My Column

2024年10大社交媒體趨勢

2024年來了,光陰似箭,但社交媒體的變化卻快得像火箭,昨天你還以為自己錯過了某個新潮流,霎那間,今天那個潮流已經不再入流。 我沒有水晶球預測下一個潮流,但我會嘗試從大環境與大趨勢,為各位導航,一同起步,探討社交媒體在2024年的新方向。 1.文字不死,千字文成新寵 2023年最矚目的社交媒體新聞之一,就是Twitter改名為X。 Twitter超過90%的收入來源是靠廣告,Elon Musk入主後,由於他的無定向中二病,嚇走了不少廣告商,再加上他亦不打算向廣告商買帳,昔日X的廣告市場,相信會逐漸被其他競爭對手瓜分。 事實上,Elon Musk對X(Twitter)帶來的改變,令這個社交平台一波多折,至目前仍處於業務極不穩定的狀況,但相信,Elon Musk正積極改變X的商業模式,試圖把它帶往一個不需要靠廣告生存的方向。 但另一邊廂,在新力軍Mastodon和Meta的Threads帶動下,除X以外,以純文字貼文主打的社交平台,亦重新獲得關注。 X還是以英語為主流的平台,在香港,卻有不少使用中文寫貼文的用戶在Threads上逐漸活躍起來,除了不同界別的KOL,也開始有明星名人進駐。 顯而易見,乘著Instagram的優勢,Threads在滲透非英語的本地語言社交網絡上,比起X較有優勢。 而製作照片、影片或多媒體內容通常需要較高的時間成本,但寥寥數十字的純文字發言,靈感一來,就能隨興趣就寫,暢所欲言。 說穿了,在社交平台上的生態,純文字內容需要更加簡潔有力,才能吸引眼球並引發討論。 X、Threads和Mastodon等社交平台,其純文字貼文,一般都以100個字的短打為主,而Facebook這類「傳統」的社交平台,則較為偏好「千字文」內容。 你沒看錯,在Facebook上,「千字文」確實越來越常見,亦成為新的流量密碼。 Facebook此舉,動機當然是為了延長用戶停留在平台的時間,一篇有一定文字密度而又能為讀者帶來價值,能夠有機會留得住讀者的純文字貼文,一般會自動獲得較佳的自然觸及率。 純文字內容在社交網絡復興,這可能將成為網誌(Blog)的第二波。 2.新世代搜尋引擎:社交網絡 搜尋引擎霸主Google地位不保,即將被社交平台的搜尋功能取代? 這已是2022年的新聞了,Google高層Prabhakar Raghavan發表了有關「超過40%的Z世代更喜歡使用TikTok或Instagram進行搜尋,而不是使用Google搜尋引擎」這言論。 接下來這兩年的發展,證明了他的憂慮不無道理。社交App正逐漸蠶食傳統搜尋引擎的市場,並步入一個新的搜尋時代。 年輕一代傾向於直接在社交App上進行購物研究或尋找美食,這已成為無可爭辯的社交行為。 此外,社交App上的地標搜尋,由於有照片和評論的輔助,也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習慣。 香港沒有TikTok,但我們卻有越來越像TikTok的Instagram,以及不再只是中國消費者才使用的小紅書,這些平台內建的搜尋功能,已成為了年輕一代的日常使用習慣,直接挑機Google。 社交搜尋的演算法也在改變,有趣的是,昔日你以為只有坐擁大量追隨者的「大戶」才會排名在較前位置,但其實這優勢已逐漸成為歷史。 近期社交搜尋的答案排名,越來越趨向以關聯性和可靠性為關鍵,各大社交平台,包括香港較多人用的Instagram,都正朝向這方向調節其平台的演算法,這可能是非「大戶」的新秀內容創作用戶的喜訊。 3.社交影片,由碎片化轉長片化 TikTok的出現,帶動了全球的短影片熱潮,但隨用戶習慣的改變,無論是短影片或長影片,也不斷在重新定義。 有別於YouTube動不動一個小時以上的長影片,社交平台上,本來主打5至15秒的短影片,近年開始走長短兩極化,Instagram Reels及TikTok已再三延長了長達15分鐘的影片上載長度。 X更揚言,將推出高級訂閱服務,讓付費用戶上傳長達兩小時的影片,顯見用戶或內容創作者,對長影片的需求日增。 不短過一分鐘是基本,三到五分鐘的長度,已逐漸成了不少社交「長」影片的新趨勢,平台的演算法,亦傾向鼓勵這類長度的影片。 此外,用戶行為正在改變,正如上面所講,他們由傳統搜尋引擎,轉向社交平台尋找答案。 長影片更有利於深入地說好一個故事,以及對FAQ作更詳盡的解說,與此同時,長影片亦提供了電視以外的不同娛樂,正好補完了另一種娛樂內容的生態。 4.社交私密化,人人在說悄悄話 社交平台上的互動,正在轉向地下進行。 品牌帳號經營者總是在抱怨,社交平台的互動率(Engagement Rate)屢創新低,亦質疑社交平台刻意打壓了他們的自然觸及率,但他們卻忽略了,就是傳統的社交平台用戶行為,正在急劇改變。 由於社交網絡內容進一步商業化,廣告越來越多,用戶亦減少了在動態消息(News Feed)上發表貼文,亦減少了在平台進行公開互動。 與此同時,由於大家越來越注重網絡私隱,用戶之間卻多用了私訊(DM)功能,社交互動亦多了在私密的環境中發生,這個用戶習慣改變的現象,大家都沒見到,但卻正在每天發生。 就連Instagram一哥Adam Mosseri都曾公開承認,Instagram的使用率增長,主要都在Story和DM上,他亦意識到,Telegram正是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 因此,Instagram最近推出了Notes,一種只能在DMs裡存在並可以回答的文字狀態更新;亦推出了Broadcast Channels(暫時此功能只開放給有帳號認證的內容創作者),一如Telegram,可進行以一點對多點的頻道廣播。 品牌及內容創作者若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可能就要在私訊內容上多下苦功,甚至是,品牌需要把客戶服務團隊,移植到社交平台的官方帳號,鼓勵用戶透過私訊查詢問題。 品牌帳號管理者亦不應拘泥於昔日標準的互動數字,要接受新一代用戶不喜歡公開社交互動這現實。 最後,品牌必須注意,當越來越多互動都只生DM的私密空間進行,當進行競爭對手的社交網絡監察時,將會變得困難重重,因為社交監聽及分析工具,根本無法觸及對方帳號的私訊活動。 5.LinkedIn進化論:不只是名利場 LinkedIn向來都是「老闆級」用戶的名利場,但不得不留意,近年一個顯著的趨勢是,Z世代將在LinkedIn的用戶群中佔據更大的比例,成為增長最快的群體。 這些年輕用戶多半對其他主流社交平台的過度商業化內容和接連不斷的無意義爭論感到厭煩,他們更青睞於在LinkedIn上尋找與其專業知識相關的社交內容和互動。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現象是,在COVID-19期間,LinkedIn這個原本專注於職場社交分享的平台上,用戶開始多分享一些個人化的生活動態,展示職場成就以及打卡照片,已經成為新常態。 然而,在全球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之際,LinkedIn則表明了要積極回歸其作為專業社交平台的初衷,鼓勵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意見領袖,發表更多相關的專業個人見解。 …

2024年10大社交媒體趨勢 Read More »

AI領航 數碼廣告呈新視野

對上一次數碼廣告影響營銷的轉捩點,可以回溯至2000年左右,消費者旅程(Consumer Journey)這營銷概念的崛起,但隨著Apple於2020推出的iOS 14私隱設定更新,令廣告商戶在收集消費者行為數據上大打折扣,廣告追蹤失效,令數碼廣告界一時間方寸大亂。 但隨著過去兩年Generative AI(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簡稱GenAI)的迅速發展,不單改寫了廣告創意、內容製作的流程,甚至亦重新啟動了消費者旅程在營銷活動中的關鍵作用。 霎那間,AI(人工智能)已經由科幻小說中的空想,搖身一變成為現實世界中一種實用而強大的工具,GenAI大大加強了營銷人及廣告商戶創建內容的效率,令內容營銷、廣告AB Testing等,更容易降低成本和擴大規模。 除了文字,GenAI更可生成圖像及影片,過往需要動用拍攝團隊、聘請模特兒的製作,如今都可以由電腦代勞,透過龐大的圖片及影片庫,生成無數的廣告內容。 GenAI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讓企業能即時理解及回應客戶的網絡查詢,聊天機械人,亦越來越不像個機械人,與顧客的溝通與互動,變得越來越自然和友善。 展望2024年,GenAI將如何重新塑造數碼廣告領域,並且對不同企業帶來什麼意義? GenAI與數碼廣告媒體的交匯點 在數碼廣告的範疇內,GenAI正在革新數碼廣告的製作、投放和與目標顧客群互動的方式。 透過GenAI協助內容生成,能迅速自動化製作出數千種的創意變奏,並快速地進行不同廣告內容或模式的版本測試,以廣告的有效與否,同時進行優化。 AI的強項,在於深化學習和預測分析,因此能更有效地,預測消費者行為和市場趨勢,讓廣告在最合適的時間、針對最合適的目標、並以最貼心的廣告訊息,在網絡媒體進行投放。 數碼廣告的前景,亦與主流的數碼媒體平台發展息息相關,其中,GenAI亦正在改寫這些平台的歷史。 Meta和Google,兩大數碼廣告產業的龍頭,早已集結企業的重點資源,押注於數碼廣告科技的GenAI應用。 Meta力推廣告生成工具 先說坐擁Facebook、Instagram及Whatsapp三大平台的Meta,今年10月,Meta已在其Ads Manager中,推出GenAI創意內容生成功能,即使你沒有設計基礎,也可以量產化製作廣告,其主要功能包括: 一) 背景生成:提供一張產品圖片的PNG格式,交給GenAI處理,即可自動生成多個以不同背景形式展現的廣告內容,為針對不同的目標客群,自動化進行廣告創意版本的替換及投放的優化。 二)圖像調整:GenAI可助你裁剪及擴展原圖背景,讓廣告內容能因應不同廣告投放時的版面,自動化修圖補圖,改成最佳比例。 三)文案代筆:根據你所提供的文案原稿,自動化生成多個不同方向的文本,針對不同目標群的喜好,進行客製化修改,並且量化地生成多個版本。 相信這些工具對於預算及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尤其有用,除了讓廣告商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同時亦幫助他們大幅提高了生產力。 Google重點於廣告投放自動優化 另一數碼廣告龍頭Google也不甘示弱,正在將生GenAI整合到其廣告解決方案中,以優化其Performance Max廣告解決方案的表現,以下是其中的應用: 一) 廣告投放:透過GenAI分析海量的消費者行為數據,當廣告商戶在Google的廣告網絡上投放時,系統將自動化地,協助廣告商戶選擇能對指定目標消費群具最大影響力的頻道,進行投放及同步優化。 二) 互動體驗:品牌在其網站上加入聊天機器人,當顧客與其互動,GenAI可生成相應的文字,並配以客製化的產品照片回應,大幅增強廣告內容的互動性和針對性。 三) 對答搜尋:搜尋引擎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已大幅提升,透過GenAI,文字搜尋將會由昔日的關鍵字主導,演變成更人性化的對答式互動體驗。 四) 數據分析:海量數據分析是AI的強項之一,但更上一層樓的是,透過互動對話的摘要,GenAI可以探索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為廣告商生成具價值的洞察。 五) 自動執行:GenAI亦可用於自動化回覆提案要求(RFPs),將重複性的機械任務自動化,譬如將廣告及營銷內容,即時進行本地化,自動生成不同語言翻譯。 在GenAI領域上的應用,Google主要集中火力在強化其廣告解決方案,並為廣告商及整個互聯網生態,提供更多附加價值,深具遠見。 結論:GenAI是否真的如此美好? 當GenAI成為人人唾手可得的工具,參與門檻降大幅低了,亦代表要突圍而出的競爭天花板亦無限提升。 過分依賴GenAI「生成」廣告的商戶,將會成為面目模糊,差異性越來越低的品牌;消費者們亦並非無知,他們會逐漸漠視這些靠大量GenAI生成的廣告內容。 再加上,GenAI內容生成還存在不少未有清晰解決方案的版權、法律,以及涉及抄襲等道德問題,其中的灰色地帶,依然有不少未知之數。 在未來,AI不會淘汰人類,AI只會淘汰不懂善用AI的人類。 原文刊登於2023年10月28日信報專欄《經管錦言》,我是本文作者。

2023年數碼廣告回顧與前瞻

數碼媒體國際新形勢 數碼媒體及營銷經歷了過去十年的高速增長,2020爆發疫情後,期間在各行各業都需要進行數碼轉型的催谷下,無論各國政府及企業,都為業界造就更多發展新機遇。 可是,踏入2022年第三季,各大數碼媒體龍頭都紛紛陷入泥沼,舉步維艱。 總結2022年,幾大數碼媒體公司,分別都是以宣布全球大裁員、市值萎縮、廣告客戶忍著淚說Goodbye等事件結束。 究其原因,無可避免的,是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加上不明朗的國際政治局勢,以及各國因未走出疫情陰霾而帶來種種對前景利淡因素,就連勢頭一向造好的數碼廣告業,在2022年亦不能置身度外。 iOS加強保護用戶網絡私隱,數碼廣告備受牽連 其中,社交媒體龍頭Facebook母公司Meta,經歷了企業歷年營收最大挫折的一年。 Meta股價從2021年的最高位,大幅下挫超過三分二,全球裁員過萬。 一邊廂,受Apple iOS的用戶私隱緊箍咒影響,令本來以廣告成效大打折扣,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從前主力靠Facebook廣告「返數」,直接獲取埋單點擊的電商和中小企。 另一邊廂,Instagram亦被社交媒體新貴TikTok搶盡風頭,2022年期間,Instagram不斷出招回應,試圖吸引新一代用戶,卻惹來原有的忠實用戶不滿,被批評東施效顰。 此外,另一社交媒體龍頭Twitter,2022年亦遇上該平台史上最慘淡的一年,經多個月的多番擾攘後,2022年10月,終於被Elon Musk私有化,公司高層馬上被撤,裁員過半,機構內部人心惶惶。 Elon Musk的無定向作風,亦令無數廣告商戶聞風喪膽,紛紛宣布撤資或叫停所有廣告,當中包括三大汽車品牌General Motors、Ford和Audi、廣告大客戶多年Twitter忠粉Mondelēz,以及國際媒體廣告集團IPG旗下的Mediabrands。 Elon Musk嘗試扭轉Twitter商業模式,希望減少對廣告的依靠,試圖以實名制「藍剔」帳號認證,直接向用戶荷包埋手。 但出師未捷,卻馬上引起所謂的Twitter「藍剔」之亂,大量獲「藍剔」的冒充帳號紛紛湧現,當中更涉及大量名人及品牌機構,遭到用戶狂轟。 經歷2021年的強勁升勢,來到2022年下半年,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亦因廣告營收不似預期而持續下滑,本來勢頭強勁的YouTube,廣告收入在2022年Q3亦罕見地出現微跌。 Apple iOS用戶私隱緊箍咒對Google的影響,相對不及Meta般嚴重,但全球用戶普遍對網絡私隱倍加重視,亦間接影響整個Google廣告生態的營運。 原本打算在2023年,讓Chrome完全解除第三方Cookies,但在2022年年中,Google卻突然宣布,完全去Cookies化計劃將延遲至2024。 除了背後還有一籃子的廣告設定,尚未找到完善的解決方案外,究其因由,我相信必然與2023年預計廣告整體收入增長放緩有關。 在前景不明朗的因素下,Alphabet兼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在2022年第四季宣布將精簡人手架構,原先於年初計劃新增的職位大減50%,全球亦要裁員大概一萬人。 2023年廣告營銷的增長火車頭 數據顯示,即使在一片不利好的消息籠罩中,數碼媒體依然是全球廣告業的增長火車頭。 根據eMarketer預測與分析,2022年全年計仍然達到5674.9億美元,相比起2021年的5225億美元,升幅雖然大幅收窄,面對經濟衰退,仍略有微升。 全球數碼廣告大贏家,Google及Meta繼續保持其的寡頭壟斷地位,2022年分別坐擁1,684.4億,以及1,126.8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至於第3至5位,曾分別為410.1億美元的Alibaba、379.9億美元的Amazon、290.7億美元的ByteDance(TikTok及抖音的母公司)。 值得留意,Alibaba和Amazon本業雖然是電商,但其平台的廣告營收,卻一直穩步上揚。 事實上,因為掌握了消費者購物的龐大數據,數碼零售業媒體(Digital Retail Media)一直在靜靜地起革命,相信這將會是繼社交媒體之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數碼營銷渠道。 回來看看香港的市場,HKTVmall、 Carousell、Price.com.hk等等, 都可說是本地數碼零售業媒體的潛力股。 事實上,過去幾年,有不少品牌亦開始投入更多廣告資源在電商平台,展望2023年,相信他們會獲得更多關注。 數碼影視平台新形勢 訂閱制的影視平台發展漸見瓶頸,於是亦正尋求另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一向標榜無廣告的兩大龍頭Netflix和Disney+,2022年Q4在差不多同時間宣布,將另設有廣告插播帳號的新收費模式。 願意多付一點月費的用戶,當然可繼續享受無廣告內容,但用戶亦有權選擇收看廣告,以換取一個月費較便宜的會籍。 暫時尚未知道,當新收費模式全面推出時,Netflix和Disney+會否收緊會籍分享的使用權限,因為,當緊箍咒一出,極有可能有助增加兩個平台的訂閱人數,但亦可能會有反效果。 某程度上,訂閱制的影視平台,將會與連線電視Connected TV爭奪廣告客戶,兩者都因為透過網絡傳送,能夠以用戶的口味、收看習慣等數據,從而進行有利於投放有針對內容的廣告。 我們一天只有24小時,但搶眼球的媒體內容,卻持續爆發性地增長,相信在2023年,所謂的主流媒體,會進一步被削弱,觀眾的分眾化程度,亦只會有增無減。 與此同時,消費群的差異性,亦會因而進一步細胞分裂。 這個時代,再沒有一個可大殺三方的大媒體平台,亦更難再出現什麼家傳戶曉的天王巨星。 但反過來看,事實上,數碼營銷亦更合乎目標消費群細分化的時代,觀眾口味的分眾變化,其實更有利數碼廣告行業的未來發展。 反而,要調節心態的,是那些過往一直依賴大台就可以大殺三方的廣告大客戶,這個時代,隨著受眾的媒體使用習慣更難以捉摸,所以,他/她們的工作,只會更忙碌。 香港數碼廣告平台兩大龍頭 香港沒有TikTok,中國大陸的各大數碼平台,對香港本地市場影響亦有限。 …

2023年數碼廣告回顧與前瞻 Read More »

Web3品牌營銷攻略2022

不少互聯網觀察家指出,踏入2022年,Web3已進入了一個引爆點,氣勢銳不可當,情況一如當年Web1的Dot Com潮、Web2的社交媒體潮。 每次有類似的新科技潮出現,總有人會持觀望態度,亦有人不甘後人:先插旗,後盤算。 有趣的是,今回的Web3浪潮,率先插旗的,不再只是那些平日最趕潮流的公司或品牌。 反而,好些作風較審慎的大企業,卻成為了Web3浪潮的先頭部隊,在香港,便包括了滙豐銀行、港鐵公司、新鴻基有限公司等等。 當然,不得不提,就是新世界發展的行政總裁鄭志剛先生,他可稱得上是Web3領域的早期積極投資者之一,配合他對藝術品的獨到眼光,順理成章地,他亦成為了NFT數碼藝術界的先行者。 此外,在這股Web3浪潮下,有不少品牌,都試圖以發行NFT,或進入Metaverse等模式,作為品牌打響Web3的第一炮,獲得宣傳效果。 以香港為例,兩大米線餐廳連鎖店譚仔和三哥,最近便攜手合作,推出慈善NFT;電訊盈科與香港電訊,一起進駐The Sandbox元宇宙。 究竟品牌如何可以於Web3衝浪,趁勢打造品牌形象,甚至是拓展新一代消費市場的商機? Web3的由來 我們先來快速回帶,簡述一下Web3為何物。 Web3這概念,早於90年代尾已被提出,Ethereum共同創辦人Gavin Wood,亦在2014年重申Web3概念,他以一句話Less trust, more truth,總結他對未來互聯網的發展願景。 事實上,過去幾年,多番個人資料外洩,個人數據被企業收割等事件曝光後,群眾對社交媒體,以及其他互聯網巨頭,早已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 種種事件,令Gavin Wood認為,單憑政府,已再沒法有效地,監管各大互聯網科技產業和企業。 他相信,唯有透過區塊鏈技術,才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的理想,讓用戶的網絡私隱獲得保障,同時,亦令內容創造者的利益,不被長期剝削。 Web3如何創造贏家共享 最近,社會學、商業策略及品牌營銷觀察家Ana Andjelic,便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撰文指出,在Web3「贏家共享(winners-share-all)」設定的模式下,產品、服務、市場和交易等,將由所有參與者,一起共同建立、共同治理,共同受益。 據她分析,目前被各大品牌最常採用的三大Web3商業模式,包括了 (一)虛擬產品;(二)虛實混合產品;(三)分散式擁有權。  (一)虛擬產品 最常見的模式,是品牌與現有的虛擬產品供應商或平台合作。發行NFT、或者是製作可於如Roblox、Fortnite、Decentraland或Sandbox等平台應用的虛擬產品。 用戶可以用數字錢包,購買由品牌發行的NFT,作為虛擬世界內的貨幣,或者是品牌會籍。此外,用戶亦可為其個人的虛擬角色,添置品牌服飾,或甚至至改變外觀。 事實上,不少知名奢華品牌,以Kering集團為例,便有一個專責Web3團隊,為旗下品牌如Gucci和Balenciaga,在不同的虛擬平台,買地開店,並推出虛擬產品。 品牌涉足這領域,除了可成就一個全新商機,更可捷足先登,洞察新一代消費者的行為。 (二)虛實混合產品 混合虛實各自的優點,品牌亦可以藉著區塊鏈技術,用數字訊息來為實體產品增值,創造獨一無二的真正珍藏。 譬如,美國NBA便發行了一系列的NFT「閃卡」,當中記載了無數NBA賽事中關鍵時刻的微視頻,除了實體的「閃卡」,還收藏了相關時刻及球員的數據資料。 有關的數據及交易協議,一旦上載到區塊鏈,內容便不可以被修改或複製,及後任何的二次銷售,所有交易記錄都能夠追溯,因此,更能突顯其收藏價值。 (三)分散式擁有權 這是一種較為進取的品牌管理模式,其交易策略,並非由企業每次向客戶售賣一件產品,而是讓多個不同的客戶,可以透過區塊鏈,同時共享某個產品的部份擁有權。目前,於數碼化媒體平台中,類似商業模式,屬較為常見。 此外,對於傳統品牌而言,Ana Andjelic亦認為,將來可預見會更普及的商業模式,共有三大類。 共享購物車 第一類就是共享購物車,買家可以聯同其他對相同產品有興趣的買家,一起和賣家協商,獲取雙方同意的最後定價。 賣家定價按市場潛力推算 第二類情況,概念較為接近團購。賣家可透過顧客群的過往購買訊息,以及瀏覽數據,更有效地評估其購買量,從而可向第三方的製造商,商議更合理的價格,賣家同時減低儲存貨品風險,此模式較合適中高端的品牌和消費品。 買家共享擁有權 第三類情況,則可應用於奢侈品牌。買家毋須擁有一件價格高昂的產品的全部,卻可以份額購買產品的部份擁有權,與多名買家共享擁有,當產品價格上升,買家便可透過轉售而獲利。 最後,Ana Andjelic亦分析到,目前眾多參與進入Web3領域的國際品牌,無論是商業模式,抑或是技術應用,仍處於初期開發階段。 唯各大品牌正積極地,學習如何透過NFTs、分佈式擁有權平台、以及區塊鏈等技術,與客戶一起創造價值,再並非如昔日般,單憑透過單方向的商業交易獲利。 未來來了沒有? Web3肯定已來,重點是,Web3目前及可見的將來,到底有多少的潛力,可待我們一起探索?當中又有哪些可行的商業模式?而並非純粹的商業綽頭? 原文刊登於2022年6月18日信報《經管錦言》,我是本文作者。

林一峰 | 雙林出海 | 子曰

2003年,香港活在SARS的陰霾中,就在那個時候,我和很多香港人一樣,遇上了林一峰的《The Best Is Yet To Come》,每次感到心裡憋悶,聽完這首歌,我就會頓然釋懷。 除了是一名勤力的創作人,一峰也會改編別人的歌,除了對其他創作人致敬,亦會視之為個人音樂造詣的「練劍」習作。 前作《細水如歌》清一色的陳百強,今回的《子曰》,則一律是林子祥作曲的13首原創作品。 是的,相信很多樂迷都可能忽略了,初出道的林子祥,其實為他個人及其他歌手,寫過不少經典旋律,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創作歌手。 雙林出海,其實彼此各有共通之處,兩者創作的旋律,以及其「非情歌」類的人生哲理歌,對香港人來說,總有一種治愈的氛圍。 但演譯林子祥的歌曲,絕非易事,單單以他遊走於真假音之間的三個八度音域,若非藝高人膽大,一般歌手都未必夠膽「犯險」。 相對於林子祥較為豪邁粗獷的歌聲,林一峰的嗓子則較為婉約清亮,加上重新的創意編曲,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樂迷而言,大家大可把這些歌當作是新曲來欣賞。 有趣的是,〈分分鐘需要你〉明明是一首小情歌,鄭國江老師的歌詞,來到一峰的手裡,卻演譯成一首可跨越男女男男女女之間的愛情,甚至是表達親情的作品。 同樣是鄭老師的歌詞,〈誰能明白我〉道出了少年人追求夢想旅途中的鬱結,交由一峰演譯, 以率直的搖滾編曲,變成一名壯志未酬的中年漢子的吶喊。 林振強先生也是林子祥的長期拍檔,戇直少年心聲的〈究竟天有幾高〉和〈沙漠小子〉,前者變成了一首氣氛帶點神祕的電音小品,副歌部份和音花了很多心思,實在悅耳動聽;後者則以極具Cinematic的編曲,層層漸進,很有畫面的演譯。 〈這一個夜〉是廣東歌中少有的藍調作品,一峰把聽眾帶到美國西部某個小鎮的酒館現場,一人分飾幾角,用幾把不同的嗓音詠唱,像幾個人各自地自彈自唱,酒不醉人人自醉。 〈海市蜃樓〉和〈活色生香〉都是當年林子祥兩首最高難度的首本名曲,前者的Samba,後者的Tango,節奏感難掌握得好,音域亦闊得可讓歌者隨時氣絕身亡。 一峰嘗試把兩首舞曲注入更多的異國情懷,前者巴西街頭嘉年華、後者的中東民族樂器及旋律,編曲上的難度向原曲挑機之餘,歌手也同樣向高難度挑戰,花了很多心血在轉換唱腔上的層次鋪排。 (原文刊登於HiFi Review音響雜誌6月號,我是本文作者)

2021社交網絡新常態

不用我多說,對全球大部份人而言,2020就像是被偷走了的一年。 「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在危機出現時逆轉命運的機遇」,2020年年中,有位客戶對我如是說。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地政治氣候彌漫不安,天像要快塌下來的同時,懷疑人生之際,我身邊卻見不少營銷界朋友,每一刻都正在積極應對。 過去十多年,對於不少公司來說,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還只是一個籌備中的願景,2020及至2021年,相信已演變為現在進行式,而且步伐速度,沒有放緩跡象。 社交網絡界噪音依然此起彼落,部分網絡平台嘗試洗太平地,進行自我審查,卻引來更大爭議,令美國大選掀起的網絡罵戰,火上加油。 期間,美國政府亦不斷拿矽谷龍頭企業開刀,主流社交網絡面臨訴訟危機,動盪中,有更多用戶,陸續投向向零星的新紮社交網絡平台,大台光環開始褪色。 人們在開始紛紛自問:「我們還可以相信,未來會更好嗎?」 新興社交網絡,群起圍爐取暖 社交網絡當初出現時,致力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發展下來,近年卻因種種原因,成為了無數社群對立、仇恨言論、虛假消息、陰謀論等等的散播之源,比起傳統大眾媒體,無論是滲透力、擴散力,甚至是殺傷力,其效果都來得愈來愈凌厲。 社交網絡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作為一個商業媒體,內容由誰監管、如何監管,又成了一個難以釐清的議題。 一場美國世紀大選,一眾主流社交網絡,群起令某候選人的言論禁聲,當中是否涉及政治偏頗,立即惹來更多爭議,有理更是說不清。 大家都期待其他選擇,於是,主流社交網絡開始被部分人捨棄,新興社交網絡趁機出動,在美國,MeWe、Parler及Gab等等,開始成為這個反Facebook、反Twitter、反主流社交網絡浪潮中,不同朋友的另類選擇。 MeWe、Parler及Gab三大新興社交網絡 事實上,這三大新興社交網絡已經出現了好幾年,但正值美國大選及社會矛盾無休止的爭拗下,這些社交網絡卻以崇尚言論自由、不過濾不審查的旗幟,馬上吸引了不少期望可「暢所欲言」的用戶。 但很可惜的是,集結在這類新興起的三不管地帶用戶中,又包括了大量陰謀論信徒、激進政見人士、種族主義者等。 這些新進社交網絡平台中,在香港,暫時以MeWe較為獲得廣泛關注,我見不少人氣網絡KOL,由於對Facebook的不滿,亦已經紛紛進駐插旗。 但有趣的是,拉隊離開,試圖在MeWe另建城邦的用戶們,由於流量主要還是在Facebook,目前仍然是積極靠Facebook推送MeWe的新建內容,此現象,相信還是會持續一段時間。 任何社交網絡開始流行起來的時候,都一定是以小眾用戶為主,MeWe當然也不例外。 我還依稀記得,當年我還在Friendster活躍中的時代,我同樣沒想過,另一邊廂剛剛有朋友邀請我加入的Facebook,兩三年後卻居然會迅速崛起,所以,MeWe會否成功,目前仍然是言之尚早。 零廣告零演算法就是最好? 在這反大台浪潮中,不少人會視演算法為社交網絡的萬惡之首,但說穿了,除了賣廣告,演算法的原意,其實是優化用戶體驗的一個重要功能。 強調沒有演算法,不根據你的一舉一動個人喜好而推送內容,這又是否會帶給用戶最佳體驗?這個一定沒有絕對答案。 哪裡會是個天堂?暫時我看到的是,大家會一邊留在原有的主流社交網絡中謾罵,一邊同步尋覓其他的新興網絡地盤,聯繫同道中人,互相圍爐取暖。 正如Netflix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所言,在數碼時代,當你使用的網絡服務是免費的,你的個人資料,就難免成為平台賺取營運資金的資源,你,就是被出售的產品。 再思考一下,在這個數碼時代,社交網絡,或甚至是如Whatsapp這類通訊軟件,老早已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可是,為什麼卻偏偏沒有多少人願意,每個月繳付大概一杯咖啡的價錢,付費享用平台服務? 大部分習慣了免費午餐的用戶,始終不明白,營運一個社交網絡,用戶每分每秒都在上載海量的照片、影片,用戶人數愈多,營運成本便會幾何級數增加。單憑網絡人氣,以及極少部分的付費用戶,始終難以維持一個幾何級數增長的營運成本。 另一邊廂,社交網絡為大眾提供免費服務,用戶活躍度愈高,在網絡上賣廣告的能力就愈高,這個商業模式,在可見的未來,我相信會持續不變。 社交網絡廣告依然強勁 2020年疫情浪潮中,世界各地的廣告商,依然在社交網絡加持投放廣告,就連較小眾的Snapchat和Pinterest,都在這段期間受惠,股價節節上升。 展望2021年,雖然未必會再有大幅增長,但我卻敢大膽預測,即使面對反壟斷法的訴訟,Facebook依然會是社交網絡界獨領風騷的廣告平台,旗下的Instagram亦會進一步備受廣告客戶青睞。 同時間,Alphabet也會繼續以YouTube為主打,用更多樣化的廣告模式,急起直追。 2020年,Brian Cha迅速成為香港街知巷聞的一個名字,他在YouTube疲勞式轟炸的強打廣告,加上大量YouTuber趁機「抽水」的內容,肯定是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他的故事亦證明了,要成名、要接觸到全港的主流觀眾,除了TVB,原來YouTube也可以。 新的競爭者會持續出現,但在廣告營銷的世界裡,社交媒體廣告,在未來最少5年,依然會是數碼廣告的中流砥柱。 第三方Cookie消失,隨時對社交媒體廣告更有利? 隨著世界各地政府加強對互聯網私隱的管制,消費者對個人網絡行為被追蹤的防禦性,亦變得愈來愈高,全球接近7成互聯網用戶使用的瀏覽器Chrome,於去年年初正式宣佈,將會於2022年之前停用Cookie。 另一邊廂,Apple手機最新版本的iOS,讓用戶可自行取決,是否願意被廣告商或媒體代理追蹤,現存於Apple手機的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識別碼,將因此形同作廢,執筆之時,Facebook仍然為此與Apple交涉及高調抗議。 從多方面的因素看來,以往透過較低成本獲取的第三方Cookie數據,從而購買和追蹤目標網絡用戶,成功大量投放個人化廣告的時代,即將告一段落。 擁有品牌網站,並同時有經營電商服務的廣告客戶,將會進一步加強經營他們的第一方數據,針對現有或潛在用戶的行為和喜好,全天候量化製作個人化的廣告。 因此,企業內,銷售、營銷、IT三大部門,必須加快攜手合作的步伐,整合三方面的數據,梳理成為企業的第一方數據。 可是,並非每個品牌或企業,都擁有龐大資源營運第一方數據,同時,亦並非每個品牌都有經營電商,如是者,品牌的社交媒體帳號,無論是Facebook或者是YouTube,對於廣告客戶追蹤目標消費者來說,將會繼續扮演重要角色,成為整合第一方數據的資源之一。 社交媒體與品牌網站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密切,前者可透過社交廣告、內容營銷,針對廣大目標消費群,並且尋找類似的潛在客戶,為品牌網站提供更多流量;後者則可持續累積有關用戶習慣、興趣與行為的第一方數據,方便可以量化地,進行個人化鎖定的廣告追蹤。 從前,廣告商主要依賴第三方Cookie,以目標消費群的行為,從而鎖定投放廣告;現在,廣告商卻要積極地鎖定目標消費群的關注內容,製作大量與品牌相關的內容,吸引更多自然流量,配合社交媒體個人化鎖定的廣告,亦可累積更多第一方數據。 話說回來,無論是第一方數據,抑或是上述的內容營銷,同樣需要有更長遠策略和目標,建立所需的時間及資源亦會更多。 因此,廣告商必須一改過往按產品季節推廣的思考模式,重新部署策略,面對這個全天候營銷的大環境改變。 至於Google及Facebook,兩大巨頭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沒有了第三方Cookie,隨著5G的普及化,下一波的社交媒體個人化鎖定的廣告戰場,第一方數據的收集,隨時會是手機戶外廣告兩邊走。 直度短影片成為社交娛樂主流 社交網絡往往要走在潮流尖端,因此,總是會隨著新一代年輕用戶的口味而改變。 Stories內容在Snapchat、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經歷幾年的發酵,已成為社交分享的新常態。 另一邊廂,主要用手機觀看的15秒直度短影片,亦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零食式娛樂(Snackable …

2021社交網絡新常態 Read More »

80年代日本City Pop的好時代

電子合成琴鍵煞有介事地,響起四個小節的前奏,像在向大家發問,讓人屏息兩秒後,忽然響起Funky的節奏結他,其他節奏部分同步起動,一把歌清亮悅耳的嗓音,唱出了一首穿越時代的歌曲,那是1984年的作品,而我,卻在2019年,在YouTube推薦清單上,看到這首歌曲全新拍攝的PV(Promotional Video)。 日本創作歌手竹內瑪利亞1984年推出了大碟《VARIETY》,專輯內的非主打歌《Plastic Love》,後來成為了被不少樂迷發掘出來的滄海遺珠,近年,更多得互聯網(尤其是YouTube)的推波助瀾,不斷被網友重新混音或翻唱,隨著日本City Pop的再度興起,不少同期的日本流行歌曲都再次成為一代潮物,除了日本、東南亞國家,就連西方國家的樂迷也來湊熱鬧。 到底日本City Pop這由70年代崛起,以至80年代蔚然成風的音樂品種,魅力究竟在哪裡? 請大家先和我一起倒帶(哈哈,未用過卡式帶的讀者可能不知道我在說什麼,不知道的話,問問你的爸爸媽媽),回到80年代中,我正在上高中與大學期間的一段時光。 那個時候的我,開始沉醉於音樂世界,有兩個地方是我經常流連的,第一,是位於尖沙咀,專門經營進口日本書籍、漫畫、雜誌,以及唱片的智源書局;第二,是位於廟街的精美唱片。 那個時候,我哪來零用錢經常幫襯?但我卻偏偏因為經常在這兩個地方流連得多,經常和人家搭訕的關係,認識了智源書局店員V小姐,以及精美唱片店員M先生,可能那個時代的香港社會還未這麼功利,即使我不是什麼常客,卻因為對日本實力派的音樂品味臭味相投,大家談得份外投契。 除了會第一時間告訴我有什麼新唱片,有或者快將大減價的「死貨」會在何時上架,更重要的是,他/她倆間中會把自己的珍藏,幫我錄製成卡式帶的新歌加精選。 80年代的資訊還沒這麼發達,除了偶像派的歌手和組合,本地雜誌亦絕少談及其他日本的樂隊種類,我對一大堆日本實力派樂隊和歌手,包括Off Course、YMO、高中正義、松任谷由實、大貫妙子、山下達郎、竹內瑪利亞等名字的認識,主要歸功於這兩位朋友。 此外,當時商台港台的兩大日系DJ:區潔玲和張麗瑾,也有肩負起日本流行樂知識的推廣這工作,印象中,當時,她倆會把我最喜歡的這日本流行樂種稱為「新音樂」,而其中,City Pop大可歸納為「新音樂」的其中一類。 日本City Pop,成長於泡沫經濟庇護下的日本80年代,音樂所呈現出來的氛圍,就是洋溢一片美好生活的質感,也間中會帶點城市人的疏離感,以及是紙醉金迷的感覺。同期間,這邊廂的香港,社會上普遍的氣氛也是不錯的,即使面對回歸中國的壓力,加上我那個年代還是學生的關係,80年代給我留下的印象,總的來說,就是像日本City Pop呈現出的景象,銅鑼灣三越百貨地庫的Ice Fire、尖沙咀的伊勢丹百貨,都給我留下美好回憶。 City Pop也有其畫面性,大部分歌曲的前奏一響起,你就會不難聯想到,漫畫City Hunter(城市獵人)中出現的東京大都會繁華場景,又或者,日本時尚雜誌如《POPEYE》、《an an》、《non-no》等等內頁中,出入於六本木街頭,衣著時尚光鮮又有品味的年輕城市人。 說起City Pop,更不得不提兩位氣質相近的插畫大師鈴木英人與永井博,他倆是不少City Pop音樂人御用的唱片封面插畫師。City Pop樂壇兩位殿堂級人物,山下達郎及大瀧詠一,都分別有找兩位插畫大師合作,某程度上,為他們的音樂作品,作出了具象化的色彩定調。 透過兩位插畫大師的作品,你可以聯想到的,面前永遠是一片藍天白雲,如果不是懶洋洋地坐在沙灘或泳池邊,就是開著開蓬車,在棕櫚樹的婆沙樹影中,前往沙灘的路途上,洋溢一片加州氣氛的插畫,亦令不少City Pop的作品更有畫面。 不少樂評家都認為,日本City Pop的誕生,是始於70年代初,樂隊SUGAR BABE於1973年成立開始,隊中領軍的靈魂人物人山下達郎和大貫妙子,以及其他先後在不同階段出現過的名字,伊藤銀次、村松邦男、寺尾次郎、上原裕等等,對日本樂壇的影響力,可說是橫跨了幾個世代。 同期間,與前者的友好音樂人,先後多次易名的樂團TIN PAN ALLEY,樂團成員細野晴臣、鈴木茂、林立夫、松任谷正隆、佐藤博等樂手,都是這個時代的日本樂壇新音樂界的中堅分子。事實上,在組成TIN PAN ALLEY前,細野晴臣已經和大瀧詠一、鈴木茂和松本隆,組成了音樂風格較偏向民謠搖滾的傳奇樂隊Happy End。 這個時代的這一批日本新音樂音樂人,大家都正在處於探索階段,同時又形成了一股無形的音樂力量,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互相組成不同樂隊,音樂風格交叉感染外,互相之間,亦好像是音樂上的盟友。 除了大貫妙子,另外還有一位才女型的女唱作人,就是喜愛在鋼琴前自彈自唱的荒井由實,她開始與同期漸露頭角,後來,她下嫁了松任谷正隆,改名松任谷由實,婦唱夫隨,更成為樂壇多年來的佳話。 竹內瑪利亞是比起這一批音樂人略遲出道(70年代尾)的另一位City Pop代表人物,由於樣子和嗓音皆甜美,又懂得作曲、填詞和彈奏結他,加上曾於慶應大學主修英語,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後來下嫁山下達郎,二人於音樂上合作無間,同時兼顧台前和幕後。 音樂風格而言,日本City Pop樂手備受英美兩地的R&B、AOR、Smooth Jazz、Folk Rock、Soft Rock、Funk和Soul等樂類的洗禮,雖然作品一般不涉政治意識,但同時亦透過歌詞,除了都市戀情的類別,也間中會展現出當代知識分子的知性一面,可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文青。旋律中,大多洋溢著對未來的美好盼望,朝氣勃勃的元素。 當你心情欠佳,又或者某個週末遇上惡劣天氣,來一首City Pop的歌曲,感覺就像呷一口冰涼的雞尾酒,馬上令你如沐春風,心曠神怡。 剛剛開始接觸音樂的那個高中時代的我,對日本City Pop情有獨鍾,除了因為旋律動聽,我更喜歡咀嚼歌曲中混合了很多類型音樂品種的編曲手法,精緻的配樂,每件樂器的彈奏都來得十分緊湊,無論歌者的歌聲和編曲,都呈現出一股時尚的帥氣。 同一首歌曲,被港台的唱片公司拿來改編後,即使歌手如梅艷芳般的出色演繹,但作品出來的音色,總是與原作有所距離,或多或少,我相信是編曲和錄音水平,以及投入在樂手上的資源有關。 由於City Pop的核心人物大都兼任幕後,因此,充斥著偶像歌手的日本主流樂壇,仍然備受City Pop的主腦人物影響。他們既可站在幕前,亦可以在背後造星,即使是80年代的偶像歌手,近藤真彥、松田聖子、中森明菜、藥師丸博子、菊池桃子等等,也有名作出自這班City …

80年代日本City Pop的好時代 Read More »

三個你要經常聽新歌的理由

「這個年頭,大概已沒什麼新歌/新樂隊/新歌手值得聽吧。」 這句話,我覺得比粗口(髒話)更難聽,年輕的時候,聽到年紀比我大的朋友或長輩對我這樣講,那個時候,我就已經很害怕,自己有天會變成有這種想法。 到我年紀稍長,我發覺我身邊的同輩,有些已經成為「資深」樂迷的,也開始每隔兩天就嚷著「新不如舊」這類話,可是,我卻對這種想法更愈來愈抗拒。 本來,聽音樂是很個人的選擇,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大同。但相信大家都會觀察到,絕大部人,大概過了30歲後,就會開始集中只聽自己習慣聽的音樂品種,甚至是,只重複地自己從前喜歡聽的曲目,我個人是覺得很可惜的。 人的耳朵有沒有惰性?當然有。 隨著人的年紀愈大,我們的耳朵,會偏好地只選擇聆聽自己熟悉的聲音,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你的耳朵,其實是需要不斷尋找一些新衝擊,甚至是,你間中要挑戰一下自己的音樂底線,才可以令你的腦袋持續活躍,保持年青。 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醫學院之一,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家名學府,也有從事不少音樂治療,以及音樂與腦神經關係的研究。 話說某天我無意中從該醫學院的網頁,讀到一篇題為”Keep Your Brain Young with Music”的文章。文中指出了音樂與腦健康的密切關係,我們可以需要透過聽歌,或者是彈奏樂器,用來替腦袋做運動,所聽所彈奏的歌愈不熟悉愈好,音樂結構愈複雜也愈好。 先不要說音樂對治療高血壓、焦慮、痛症等等的潛在功效,早有不少研究指出,音樂具備可提高集中力、記憶力、精神警覺性等等「補腦」效用。 稍稍學習過音樂的朋友們,大概亦會知道,音樂其實具備相當的數學性,音符與音符之間、和弦結構、節奏拍子,其實都是數字遊戲,而且具備一定的邏輯,以及如建築美學般的結構。 當你在聆聽的時候,即使沒有刻意地、具意識地去消化音樂,可是,你的大腦,其實會自動自覺進行運算。因此,但凡結構和節奏愈複雜、你的耳朵愈不熟悉的音樂,你的大腦就會被逼進行更繁複的運算,你亦需要更多的「腦力」,這情況,就有點像幫腦袋做伸展、做健身運動。 Johns Hopkins醫學院更曾經使用fMRI,掃描多副聆聽音樂期間的大腦,學者們發覺,爵士音樂對腦袋不同領域,尤其可以產生多種不同刺激。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爵士音樂除了具備即興性,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連串性較難估計、同時亦經常會出現令聽者不易捉摸的複合節奏,因此,這些聲音對腦袋運算力的考驗,難度亦相對更高。 但你其實不用刻意選擇聆聽爵士樂,研究指出,只要聆聽不熟悉的歌曲,甚至是對耳朵有一定挑戰難度的音樂,都可有助令你的腦袋保持年輕。所以,經常發掘新歌來聽,同時打開你的耳朵和腦袋的伸展性,才是最重要。 類似有關腦神經與音樂的研究,在2009年的紀錄片 My Music Brain 中亦有作過深入討論。由於對這方面的研究充滿好奇,再加上作為一名出色音樂人,Sting亦曾經自動請纓,把他的腦袋被fMRI掃描,讓科學家們研究一下這位音樂天才的腦袋,究竟是如何運作。 Sting亦曾經指出,踏入50歲後,為了保持腦筋活躍,他積極嘗試駕馭一些難度較高的樂器,譬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古樂器Lute (魯特琴),並且嘗試推出古典音樂風格的專輯。這可能是今年已經67歲的他,依然保持極佳音樂造詣狀態的原因之一。 接觸新音樂雖然很重要,可是,間中懷緬一下,聽一些從前喜愛的歌曲,也是一件美好事。事實上,我久不久也會把一些自己珍藏多年的舊唱片拿出來聽,一下子間,就像回到昨日美好的日子,那種感覺,其實很美妙。 再者,因為年輕時對大部分作品的認識有限,現在加上互聯網發達,上網找資料容易得多,於是,若果想重新認識一些經典作品,現在就可以用更加抽絲剝繭的角度去欣賞了,樂趣當然又是截然不同。 這個年頭,由於有了Apple Music、Spotify,或者是我最近終於入局的Tidal,無論是你要「主動地」,或甚至是「被動地」發掘新歌來聽,都變得輕而易舉。 音樂串流平台的推薦歌單,我覺得簡直是一個奇妙旅程,今時今日,大家都可以輕易地隨機發掘未聽過的新歌,音樂世界,更是無遠弗屆。 當中,三個音樂平台我也有使用,我認為Spotify的推薦最知我口味,但長期只聽Spotify的歌單,卻可能會令我有音樂偏食的情況。 此外,我亦見到網絡上有人批評Tidal背後的algorithm運作不夠完善,派給你的歌曲間中並非你所要求的品種,譬如你已經說明要聽純音樂,還會給你推薦有歌詞的歌曲。 可是,反觀Tidal的推薦歌單,往往卻給我較多驚喜,無論是音樂種類,抑或是樂手的名字,都有好些較冷門的選擇,我亦喜歡在他們的Staff Picks歌單中隨機地尋寶,話說回來,我發覺Tidal對新晉歌手尤其寵愛有加。 最近Tidal給我的推薦歌單,便包括了只有18歲的英國獨立女歌手Arlo Parks的Cola,剛20出頭的爵士樂界神奇小子Jacob Collier、已經不再是新人但新專輯依然給人驚喜的Esperanza Spalding、集Soul/Funk/R&B/Blues於一身的Deva Mahal、美國EDM-pop二人組The Chainsmokers、College Rock樂隊The National等單位及歌手的新曲,這種體會,就像在沒有任何前設的期待下,走進了一家少許陌生,但是充滿驚喜的音樂超級市場。 今天開始,我建議你每天最少一次,走入一家陌生的音樂超級市場,隨機地聽一首新歌,我不敢保證能夠保持你的腦袋年輕,但最低限度,一定能拓展你的音樂品味和欣賞聽力。 參考文章:Johns Hopkins Medicine:Keep Your Brain …

三個你要經常聽新歌的理由 Read More »

用愛去見證幸福與友情

eason and the duo band – L.O.V.E. 上天真的是會份外眷顧某些人,他/她們除了得天獨厚,天生條件甚好,凡事更好像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輕易做到,而且還要獲得萬千寵愛。 當然,這可能只是我等凡人在圍城外看著看著,一廂情願以為的事實。 話說有朋友見我在臉書分享了Eason新專輯的報導,我大讚好聽,但她卻忿忿不平地說,其實唱得比陳先生好的,尤其是現場演出,大有人在,大家就是沒有他這麼好運。 我覺得,始終音樂不是競技賽呢,論技巧及現場演出,看過大陸不少的音樂真人騷,有不少參賽者都隨時比Eason厲害。 Eason不是神,但Eason始終就是Eason,在他現場演出水準最高峰的時候,一開聲就具有攝服聽眾的魅力,而他的聲音,亦和無數聽眾經歷過一段美好日子,累積下來,現在真的可能修成正果了。 但人始終會老,Eason現場演出大不如前是個事實,可是我們沒可能期待他,永遠會擁有一樣的體力和唱力,譬如,他不可能再像十年前般現場唱浮誇。 2010年的《DUO》世界巡迴演唱會的香港站,慶幸也有在場,除了主角Eason,我更欣賞的,其實是背後這隊duo band的精彩演出,除了位位都是絕世音樂高手,所有成員的熱情投入與默契,才是讓作為現場觀眾的我,看得無比投入的主要原因。 聽說當時這個跨越兩年的《DUO》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出多達66場。大家可以想像,事後,eason and the duo band成員之間,相信已孕育出工作以外的非一般友情。於是,演出結束過後,他們已暗地裡盤算,將要以同一音樂班底的樂隊名義,並由成員各自交出作品,一起製作一張專輯能夠記載這段關係的專輯這概念。 這概念沉澱六年後,《eason and the duo band – L.O.V.E.》專輯姍姍來遲,而令人感到婉惜的,是其中一位樂隊成員,結他手盧凱彤已經離開人世,只是,音樂精神,始終不滅。 專輯中的Eason,無需要再唱得聲嘶力竭青筋暴現,全程都展現出一副從容不逼的平實態度,也不用特別賣弄唱功技巧,雖然,他還是間中會很頑皮,還是會反斗叫囂。 《破壞王》 Horn section的unison咆哮,一開首就來個先聲奪人,既funky又鬼馬的節奏,是監製王雙駿的拿手好戲,他充滿彈跳力的bass guitar,撩起了整隊樂隊人人都想動起來的氣氛,再加上這個歌名及歌詞,老早就猜到是充滿佻皮的玩味。Eason的演繹也刻意來得不修邊幅,全曲以高能量的節奏推進,像個音樂遊樂場,每位樂手、和音歌手都一起瘋狂地投入,中段突如其來一段小提琴獨奏,你以為斯斯文文的小提琴不會投入這大癲大肺的氣氛?她就是要來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這首歌,樂手玩得,聽眾也覺得好玩。 《海裡睡人》 搖曳蕩漾中的7/8拍子,聽起來時,舒服得像在半睡半醒之中。盧凱彤加上孫偉明四手同創的這組合實在罕有,verse旋律簡約得只有寥寥三、四顆音符,進入chorus時,也依然是簡約優美得可以,正正就是愈簡約,演繹的難度就愈高,Eason在每顆音符內,以柔和歌聲貫注入一百匹馬力的感情,與清脆密集的鋼琴伴奏相映成趣,像在淡如止水的湖畔中央(Eason),泛起波光粼粼(鋼琴手孫偉明)。 《漸漸》 6/8拍子的旋律,在淡淡然中,暗藏無比傷感,這類傷感情歌,向來都是Eason的拿手好戲。作曲人是和音成員中的張傑邦,編曲在起承轉合間,滲入了很多細節,horn section與Eason的音樂對答,像把歌手的痛楚一下一下陷入心裡,全曲在後半部推至高潮後,突然把spotlight回落在鋼琴手與Eason身上,首尾呼應一下之後,音樂又旋即再次邁向另一個感情高峰,歌者離開後,樂隊還是要繼續下去,像是遙遙看著他的背影,反而令人倍感寂寥。 《敬菸》 有小飛俠之稱號的結他高手蘇德華,算得上是Eason的前輩了,這首由華哥創作的歌,發揮了不可思議的化學作用,歌曲以一闋country blues slide guitar的獨奏展開,像在荒蕪的美國高速公路上,兩位音樂高手,坐在pickup truck的後面,點起一支煙,互敬一口,騰雲駕霧中,開車著走過漫無邊際的滄海桑田。Eason亦把自己的聲音,放到最毫不修飾的狀態,最後,他更索性把自己的聲音變成一把blues guitar,與和音歌手即興互jam。 《蠢》 the duo band突然間像70年代的溫拿樂隊上身,與Eason來一首懷舊青春流行搖滾,曲風好像刻意向60、70年代的樂隊致敬,歌詞也明顯是想告訴大家,做人有時輕鬆一點,笨一點又如何?何必下下這麼「精」?蠢其實並非「精」的反義詞,在這首歌裡面的世界,只是叫大家不要太過「宮心計」。 《瘋狂的朋友》 沒想到,鼓手恭碩良交出了的,居然是一首輕輕鬆鬆的中板作品,拉丁節奏亦充滿喜感,各人都像處於飲大了兩杯半醉半醒的狀態中,懶洋洋的感覺之間,笑聲亦不絕於耳。恭碩良的鼓擊濺起無數浪花,節奏”chok”到副歌尾聲,outro部分,敲擊樂手Chris Polanco以他半鹹半淡的普通話,衝出來加入和唱,令歌曲的歡樂氣氛,推到更高峰。 《Run》 和音成員岑寧兒曲詞包辦的英語作品,她以如天使般的歌聲,讓歌曲注入了一股空靈的氛圍。樂曲主線只靠一支acoustic guitar伴奏獨擔大旗,男女聲同步吟唱,高音中音兩個聲部,產生出奇妙的化學效果,像兩個截然不同的平行時空,有兩個人在對話。中段弦樂的間奏,帶大家飛往天上翱翔,是個神來之筆,但驀地裡,音樂最後又回到凡間,然後再次進入空靈的氛圍。 《龍舌蘭》 …

用愛去見證幸福與友情 Read More »

2018年數碼廣告風雲及前瞻

一個既定事實,就是社交媒體的光環已逐漸消失,無論是廣告客戶或者是用戶們,對社交媒體的熱情亦驟減,熱鬧情況,明顯不及三、四年前。 可是,單憑宏觀數字看,2018年全球數碼廣告仍然持續向好,收入更首次超越電視廣告,高達2,203億美元,佔全球廣告媒體支出38.3%(Dentsu Aegis Network Ad Spend Report)。其中社交媒體廣告冒起,大大話話已有超過十年光景,過去五至六年,正式踏入了一個引爆點,廣告收入飆升,根據eMarketer報導,預料Facebook 2018年全年營收將達544.4億美元,升幅高達36.3%,明年預料升勢放緩,但依然可威脅到數碼廣告界一哥Google的領導地位。與此同時,這兩個新世代廣告媒體市場的天之驕子,不少問題亦隨之出現。 廣告圈也風起雲湧,集團WPP創辦人兼CEO Martin Sorrell 突然下馬,引發了集團旗下多家廣告公司及部門的整合風潮,新任CEO Mark Reed銳意令整個廣告集團走向數碼化,揚言今後集團要禁止使用「數碼」二字,因為這個年頭,廣告不應再以數碼或非數碼(傳統)之分,所有Commerce亦應該是e-Commerce。但新老闆磨拳擦掌之際,卻先宣布將要來個全球瘦身勁炒3,500人,WPP是廣告界的龍頭,此舉具備示範作用,Winter Is Coming絕非危言聳聽,人心惶惶在所難免。 雖然最後在WPP走得不太風光,但Martin Sorrell始終不是省油的燈,廣告沙皇已立即另起爐灶,搖身一變轉型為數碼廣告人,新公司S4 Capital主攻Programatic Media Buy及大數據策劃的Digital Content Marketing兩大範疇,還要擺明車馬說不會再染指盈利屢創新低的傳統Creative Agencies,並且狠批那些老字號傳統廣告公司已死,某程度上,這亦可能是對業界未來發展的重大啟示。 《社媒數碼   多事之秋》 事實上,2018年的社交媒體及數碼廣告界,負面消息多籮籮。YouTube網紅拍攝並上載自殺遺體影片,被猛烈抨擊之餘,亦引發新一輪網絡廣告安全憂慮;網絡假新聞繼續纏繞整個數碼媒體界,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事件,更是牽連甚廣,引發連串訴訟風波;Google及Facebook兩大數碼媒體龍頭CEO,先後被美國國會聽證會傳召質詢;歐盟推出GDPR個人資料保護法辣招,直接威脅到歐洲數碼廣告市場的發展;Facebook影片數據篤數疑雲,繼而引發連番集體訴訟,期間被逼令一些內部「黑心」電郵曝光,進一步影響該社交網絡之形象;2018年踏入第四季,Google旗下社交網絡Google Plus終告關門大吉、執筆之時,Facebook又再次傳出被黑客盜竊個人用戶資料,篇幅有限,不能盡錄。 可是,Google及Facebook這兩大互聯網廣告界龍頭,依然壟斷了2018年全球數碼廣告收入過半江山。當中,多番涉及個人私隱事件訴訟的Facebook,尤其被各地政府窮追猛打,更有政客揚言,建議應考慮透過反壟斷法,逼使Facebook分拆旗下業務。可是,即使負面新聞不絕於耳,這寡頭壟斷之局面,在可見未來繼續是牢不可破,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目前為止,還沒有被他們做得更合乎成本效益,正所謂更高「性價比」的社交及數碼廣告產品。 這一邊廂,用戶們終於發現,社交及數碼網絡服務並非免費午餐兼且問題多不勝數;另一邊廂,廣告客戶亦開始質疑數碼廣告數字上的真確性,大家開始對社交及數碼媒體出現信心危機,過去十年的天之驕子,剎那間,會否隨時被打落凡間? 說穿了,社交及數碼媒體已經與大部分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沒可能回到從前,但正所謂變幻原是永恆,2019年相信會是整個社交及數碼廣告界的梳理整頓期,在賺取豐厚廣告費用之餘,各大社交及數碼媒體平台,首要條件,就是要重拾用戶及廣告客戶的信心,同時要承擔起保護公眾利益的責任,最後,就是要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包括廣告客戶)。 《信任為先  其餘免談》 因為出現了信心危機,因此,除了媒體平台,這亦是一個是整個數碼廣告業界需要正視的問題。從前,因為社交網絡的病毒性傳播效果,在網絡上吹風、放煙幕、甚至是放誤導消息,都是不少廣告或甚至是媒體中人常用的傳播伎倆,更嚴重的是,當這些不道德的操作,再加上數碼廣告極之有效的廣告推送,所能達到的傳播效果,可以隨時倍增,這亦是過去一年備受爭議的不少個案所在。 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事件令這爭議白熱化,部分用戶及廣告客戶,亦開始對網絡個人私隱略略提高了警覺(雖然,我覺得大部份普羅用戶還是會繼續懵然不知或不聞不問),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議員們對各大社交及數碼媒體CEO咄咄迫人的質詢,其實也反映了位高權重的議員們,一方面對網絡世界的無知,另方面亦對數碼科技持不理性的惶恐態度,兩個世代人所產生的矛盾,一時間不易解決。 各大社交及數碼媒體平台的高層們終於明白到,不可能再以為自己是上帝,其中,被首當其衝的Facebook,對廣告埋單客戶亦訂下了更嚴謹的審查制度,尤其是政治廣告。同時,他們亦大舉招聘人手(2018年第三季財報顯示,其人力資源支出較去年多了40%),輔以人工智能工具,追查及打擊假帳號、假新聞等不良訊息傳播。 Facebook品牌專頁的organic reach的演算法,亦進一步被收緊,事實上,去年大家在Newsfeed上所見到的廣告,數量已大幅減少,操作品牌專頁亦愈來愈困難,廣告商亦不再會是「有錢就可以任性」,未有能提供令用戶有興趣的廣告內容,曝光會被進一步的自動減低,此舉一定會對Facebook的廣告收入有短期影響,但長遠而言,這才是以用戶體驗優先,讓用戶重拾對社交網絡廣告信任的正途。 預料在2019年,廣告商將減少在Facebook上盲目追Like,除了成本愈來愈高之外,因為再多的Engagement,似乎亦未必能兌換成實質的生意,對廣告商而言也開始愈來愈沒意義。 香港區的Facebook用戶,吝嗇派Like冠絕全亞洲,看完內容不派Like是主流文化,這是難以扭轉的社會現實。再加上,用戶口味的轉變,能否靠一個Facebook Page經營社群,開始意義不大,反正網絡世界資訊流量太高,一般用戶已經不會有閒情刻意走進品牌的Facebook Page閱讀內容。 不再糾纏於建立社交社群,直接為用戶提供個別有用資訊或娛樂、高水平經反覆測試的Branded Content,串聯直效廣告,將會成為一個更有效的廣告模式。 但奉勸各位品牌話事人,在部署任何廣告攻略前,永遠要把品牌網頁及客戶數據放在重點首位。花錢做廣告前,先好好經營網頁和CRM(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 《電商廣告 乘勢崛起》 上述廣告審查上的轉變,整體而言,會對以電商主導的品牌或企業可能較為有利。所謂廣告的質量,除了見仁見智的創意,沒有實際得過,當用戶看到合眼緣的產品、又有合理的價格或甚至是特別優惠後,可以直接點擊選購。純粹為了譁眾取寵而獲得大量網絡流量的廣告,娛樂至上,依然會是網絡世界的主流風氣,但我覺得,電商賣貨推貨的廣告,或甚至是能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廣告,將會陸續在不同的廣告平台中更加成形。 2018年的Black Friday、Cyber Monday、雙11購物節等等,除了在世界各地都看到整體數字繼續上升,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用戶透過手機直接訂購的趨勢,亦同樣在各地市場飆升。如何透過優化的手機用戶體驗,以及互動內容吸引消費者,將會是2019年的重點。 說到底,因為網絡世界人人可發言的特質,電商也必須要好好經營口碑,提高用戶對他們的信任,昔日單純靠一方面唱好的廣告模式,將會愈來愈難做,亦未必可行。用戶對看到的廣告是否有信心,相信廣告內容的真實性,這方面將會是2019年網絡廣告界的一大課題,除了社交平台的日常操作,廣告商也要承擔起一定責任。 但廣告始終不可能一味硬銷產品,要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先令大家加深對產品及品牌的了解,用故事打動人,然後才用產品和合理的價格吸引消費者,在不同的接觸點進行整合式的游說,才是廣告的不二法則。 著名網絡分析師Mary …

2018年數碼廣告風雲及前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