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物語

鍵盤上的詩人:Brad Mehldau 的爵士音樂探索

從前,我一直以為爵士鋼琴好手 Brad Mehldau 只是一位很出色的 Sideman,事實上,他充當不同樂手的綠葉時,幾乎每次都像成為了另一個人。 起初,我在幾張 Joshua Redman 的爵士四重奏錄音中,留意到 Brad Mehldau 這名字,一開始我並未刻意去尋找他的個人作品,後來,我卻發覺自己走寶了。 一如 Joshua Redman 那一批90年代冒起的年輕爵士樂手一樣,Brad Mehldau 同樣都是接受過音樂學院的教育,初出道,一邊致力在捍衛 Post-pop 傳統爵士樂,試圖把當中的藝術及技巧推進更高層次,另一邊廂,卻同時嘗試尋找前衛爵士樂的新方向。 但相比 Joshua Redman一直都處於領導者的角色,Brad Mehldau卻顯得更我行我素,雖然擁有自己的鋼琴三重奏,但他偶爾還會加入其他樂手領軍的組合,亦會來點獨奏;演繹樂曲方面,涉獵範圍亦很廣,涵蓋 Post-pop、Neo-Classical、甚至是把主流流行樂包括 Radiohead、David Bowie、Oasis 和 the Beatles 的作品煎皮拆骨再重組成的 Contemporary Jazz,多方向的嘗試,數之不盡。 他與 Bass 手 Larry Grenadier、鼓手 Jorge Rossy 組成的鋼琴三重奏,已經推出了五輯名為《The Art of the Trio》的專輯,包括錄音室製作和現場錄音,三位樂手的技巧皆精湛,每張專輯的藝術價值都非常高。 表面上,這鋼琴三重奏像是承襲自 Bill Evans Trio 及 Keith Jarrett Trio 的傳統爵士樂模式,但事實上,這卻是三人在和弦、即興對話及鋼琴彈奏技巧上的突破性嘗試。 Brad …

鍵盤上的詩人:Brad Mehldau 的爵士音樂探索 Read More »

潮流電子經典10週年 | Random Access Memories

所謂的潮流事物,包括音樂,一般都只是曇花一現。《Random Access Memories》這專輯,剛好推出了十個年頭,歷久常「潮」,在流行樂壇,是一個稀有的異數。

說起來,法國Progressive Dance二人電子組合Daft Punk,本身已是一個音樂界的潮牌。90年代出道、2000年走紅,到推出第四張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除了打上全球多國的流行榜,一個月內創下賣出超過606,000張的紀錄,更於2014年格林美大獎中獲得12項提名並囊括5項大獎,名利雙收。

與此同時,Daft Punk卻決定見好就收,將組合旋風式解散,剎那間,成為音樂界的傳奇。時日如飛,這十年間,這張專輯卻好像沒有離開過樂迷,譬如,每次到生果品牌的陳列室試玩耳機或其他音響產品,Playlist上總是還會見到這張專輯,《Get Lucky》亦好像成為試機金曲。

既然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趁2013年是《Random Access Memories》10週年,唱片公司便推出了特別紀念版,原本專輯的13首歌曲以Dolby Atmos重新混音,另外追加9首從前沒收錄過的Demo和Outtake。

當然,配合現今音樂消費市場需要,這個10週年套裝,重點可能是落在這三張黑膠的版本。

事實上,這可能是Daft Punk這隊電子組合最不電子的專輯,除了把依賴Programming的編曲元素降到最低,並且加入了大量錄音室樂手,邀請到電結他之神Nile Rodgers助陣,注入了70年代的Funk元素,更加令到當中的好幾首歌曲,有著劃時代的時尚感覺。

音樂與文學之旅 | 黃妍《4891》

黃妍是極罕有的異數,有些時候,我幾乎會忘記了,她其實也是大唱片公司旗下一員,而並非Indie歌手。

來到第三張個人專輯《4891》,黃妍繼續與她的詞人拍檔王樂儀展開另一段結合音樂與文學的旅程,今回,她倆更義無反悔地,從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1Q84》出發,以創作回應創作。

音樂專輯《4891》中,黃妍與王樂儀則卻以《4891》中的八首歌曲,回應《1Q84》中的世界未日與冷酷異境,描繪出平行時空中的點與線,音樂風格主要走電子Folk Rock的氛圍。

14首秋調變奏,14道生命軌跡 | Ed Sheeran | Autumn Variations

可能大家都未必會想過,Ed Sheeran的這張新專輯《Autumn Variations》,居然會與Elgar的管弦樂作品《Enigma Variations》扯上關係。

話說Ed Sheeran在籌備這第7張錄音室專輯的期間,湊巧從父親那裡得悉《Enigma Variations》背後的故事:作曲家Elgar在構思每一段變奏的時候,都是以身邊一名好友的故事為創作靈感。

於是,Ed Sheeran亦以《Enigma Variations》為創作框架,撰寫了14首歌曲,每一首歌曲,靈感都是取材於他其中一名朋友的故事,就像是14道在秋季經歷過的生命軌跡。

從14個友人的故事出發,《Autumn Variations》探討了愛情、鄉愁、失戀、孤寂、友誼、希望與個人成長等和希望等主題,在某種程度上,這反映了疫情期間的生活縮影,製作樸實無華,卻情感真摯。

致10個美國城市州分的情詩 | Joshua Redman | Where Are We

出道30年,Joshua Redman (JR)今年再重新出發,拿著他的次中音色士風,穿州過省,走過大街小巷,見證了紙醉金迷、苦澀無力的社會兩極。 加盟Blue Note的首張專輯,題材內容都走向兩極,重新打造了好些Jazz Standard、Hard/Post Bop、Jazz Ballad,也有意想不到的Pop Rock和Folk Song。 13條音軌,當中包含了以10個美國城市或州分為題的作品,音樂素材如順手沾來,包羅萬象,充滿展現出美國不同地方迥然不同的城市氛圍。 由Bruce Springsteen、John Coltrane、Thelonious Monk、Count Basie、Rodgers & Hart以至Charles Ives等等,要幾大路有幾大路,要幾冷門有幾冷門,就像一幅接一幅令人意想不到的音樂拼圖,風格寬度甚高,亦聽得出JR花在編曲上的心思。 這位當年的哈彿大學高材生,畢業後本來獲得耶魯大學法學院招手,但最終卻選擇了當全職爵士樂手,難怪在作品中,總反映出他較為知性的一面。 就以這張專輯為例,表面上是以不同的美國城市州分為題,但實質上,是JR從不同地點的角度出發,試圖對近年美國好些社會事件及現象的反思。 專輯只有四首純音樂作品,其餘則由JR夥拍新進爵士女歌手Gabrielle Cavassa,由女聲站台當主角的歌曲,是JR的新嘗試。 在JR率領的樂隊伴奏下,Gabrielle Cavassa的嗓子甜美而饒富個性,引吭高歌長音時的vibrato,亦實在令人驚艷。 基本上,我對JR的技巧沒有可挑剔的餘地,一向欣賞JR甜美雄渾的Tenor Saxophone音色,他紮實的吹奏技術和即興造句,既可優雅得游刃有餘,咆哮起來又可以充滿爆發狠勁,風格充滿可能性,這張新專輯也不遑多讓。 JR藝高人膽大,專輯以他一人無伴奏吹響美國民謠〈This Land is Your Land〉的旋律作引子,最後伸延出如吶喊的哀號,不協調的鋼琴和弦推進,鋼琴與女聲展開戲肉〈After Minneapolis 〉的序幕,充滿張力,是對George Floyd事件發生後的陳述,中段色士風及樂隊啟動,JR即興造句充滿實驗性,效果懾人。 Bruce Springsteen的經典〈Streets of Philadelphia〉來到JR手裡,一開首的電結他前奏已經令人馬上入戲,投入這個城市勞動階層的氛圍,見有人帶著疲累的身軀,喝啖酒,步履闌珊地和你說故事。 〈Do You Know What It Means To Miss New Orleans?〉加入了客席小號Nicholas Payton與JR熱情對話,二人的即興造句,既有傳統的新奧爾良式幽默,又有新派爵士的出其不意。 John Coltrane的〈Alabama〉原作本身已經具備劃時代意味,這州分亦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Martin Luther King昔日的基地,JR用了三個音樂章節,作為描述Alabama此地的詩篇。 專輯歌曲有些話題較沉重、樂風亦較實驗性,但同時,亦有優雅的靡靡之音,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但整體來說,仍然算是易入喉的Contemporary …

致10個美國城市州分的情詩 | Joshua Redman | Where Are We Read More »

King Gnu | THE GREATEST UNKNOWN | 久違四年,王者回歸

第一次聽《THE GREATEST UNKNOWN》這張新專輯時,因為幾乎所有歌曲我都已是耳熟能詳的單曲,第一個給我的感覺,居然有點像新曲加精選,當然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誤會。 其實,King Gnu對上一張專輯《CEREMONY》,已經是2020年的事。 一如既往,樂隊花了很多心思,在歌曲與歌曲之間,插入了一些連接每首歌的短篇過門配樂,如果你一口氣把整張專輯播一次,你會有一種聆聽概念大碟的感覺。 King Gnu主腦常田大希的寫歌手法,在旋律上打破了公式化的流行曲模式,鼓手勢喜遊和低音結他手新井和輝,亦好像總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讓每首歌的編曲,都充滿創意滿溢的材料。 我尤其欣賞King Gnu的雙主音模式,美聲男高音井口理與中低音低16度的常田大希,輪流主唱或同步合唱,主唱及和音上的編排,甚至是混音上層出不窮的效果,總給你不絕的驚喜。 King Gnu為動畫《呪術廻戦》電視版及電影版創作歌曲,〈SPECIALZ〉和〈一途〉都是高能量霸氣的Indie Rock作品,很能配合這皇道動畫中的熱血氣場;〈逆夢〉則是蕩氣迴腸的大氣Rock Ballad,電結他與弦樂器的對答,充分反映出常田編曲及樂器演奏的造詣。 〈阿修羅〉和〈千両役者 〉兩首電子搖滾,前者音域上落詭異的Chorus旋律,很能配合PlayStation這電動遊戲玩味氣氛;後者像風馳電掣地飆車的音符,正好配合NTT Docomo廣告中展現的網絡高速高路氛圍。 King Gnu亦為大熱的《勿說是推理》電視版及劇場版包辦了主題曲。〈CHAMELEON〉開首井口直接唱出充滿棱角的副歌旋律,駕馭難道甚高,編曲的層次感,亦像峰迴路轉的連續劇;〈硝子窓〉則為樂隊編曲上罕有地結構簡約(但不簡單),低音結他和鋼琴略帶Jazz Fusion和Lofi Hip Hop味道,兩首都是有畫面的作品。 〈泡〉是諜戰電影《太陽不能動》的主題曲,飄逸空靈的首段,像極來自外太空的聲音,Vocoder歌聲加上多重混音的人聲,心跳聲般的鼓擊伴隨著,產生有趣化學效果的編曲。 沒想過不修邊幅的常田會接拍男士MARO洗頭水的廣告,〈2 Μ Ο Я Ο〉是一首玩味的Jazz Funk中版歌,電子化混音的歌聲,大大增加了此曲的趣味。 〈STARDOM〉是2022 NHK電視台轉播足球賽事的主題曲,前奏已能令你感受到是一首Rock Anthem,常田中段疾走助攻,與井口匯合搶攻時合唱的副歌,充滿足球場上的熱血氣氛。 〈雨燦々〉是日劇《OLD ROOKIE》的主題曲,同樣是足球運動為主題的題材,難怪歌曲的陽光氣息十足,結尾一段的大合唱,尤其充滿勵志劇的味道。 King Gnu總好像與動漫有緣,但沒想過他們會為較為兒童向的動畫《國王排名》,唱了這首氣氛輕鬆又正向的〈BOY〉。 〈三文小説〉是日劇《35歲的少女》的主題曲,是King Gnu充滿敘事感的拿手好戲,井口一開首如歌如泣的美聲男高音詠唱已是先聲奪人,編曲上亦運用了宏大的弦樂及電子SynthPad,令層次推進得攝人心魄,我會選此曲為整張專輯中,藝術層次最高的作品。

Blue Giant動畫電影配樂 | 由漫畫空想到音樂實現

《Blue Giant》是漫畫市場上罕有以爵士樂為主題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名次中音色士風手,漫畫中經常出現的音樂演奏場面,歌曲除了經典爵士樂,更有角色原創的作品。我第一次把這套漫畫拿上手的時候,一邊讀,我一邊在想:「這畫面,有聲。」

改編成電影的動畫未上畫,電影配樂已推出。被譽為日本國寶級樂手的爵士鋼琴好手兼作曲家上原廣美,包辦了《Blue Giant》動畫電影全片的配樂,推出的黑膠紀念版,我見在eBay馬上有炒家托市。

致大馬的爵士情書 | Purnama | WVC Jazz

「有不少爵士樂的演奏,都是採用我們稱為Jazz Standards的歌曲旋律,說穿了,就是把老歌作為即興演奏的載體。於是我想,那屬於我們自己的歌曲呢?我們可以用馬來西亞的音樂,來向世界發聲嗎?」

馬六甲出生,到美國求學,從小深受西方古典、爵士及搖滾薰陶的華裔爵士音樂人,也是WVC – Malaysian Jazz Ensemble的創辦人之一的Tay Cher Siang (鄭澤相) ,在一篇訪問中,透露出他製作這張爵士樂專輯的意圖和動機。

EB Duet | 歌不醉人人自醉

我自問只是一名永遠入門音響玩家。 少年時,我喜歡流連旺角的音響店,看人家發燒。 到現在,我還是喜歡到人家的Facebook、網頁或YouTube頻道,看人家怎樣發燒。 EB Duet是我經常在發燒友們的地盤看到的名字,能夠被有要求的發燒友青睞,一定的錄音質素是必然的,但我卻反而好奇,EB Duet的音樂質素又如何。 EB Duet是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二人組合,Eve Wong負責主唱,Billy Ho則身兼結他、編曲及唱片監製。 典型新一代音樂人的成名故事。 2015年,二人在YouTube頻道發表了翻唱著名馬來歌手兼演員P. Ramlee的經典老歌《Getaran Jiwa》,Eve Wong充滿騷味的歌聲、Billy Ho俐落的Fingerstyle Guitar伴奏,南洋風情的暖風陣陣,馬上令人聽出耳油。 未幾,這段音樂演出的影片被Nescafe發掘,找他們拍攝廣告MV,平地一聲雷,EB Duet成為了YouTube音樂界的網紅。 EB Duet這個版本的《Getaran Jiwa》,至今更已經累積了240萬次的播放紀錄。 事實上,馬來西亞有不少音樂人,一直致力把老歌爵士化,將馬來語或華語的老歌,當作Jazz Standard般來重新演繹,EB Duet正是其中之一。 對於有一定「聽齡」的樂迷來說,這類作品由於旋律大都耳熟能詳,加上以品味成熟的風格重新演繹,簡單的樂器編曲,配以一定質素的錄音,難怪大受發燒友歡迎。 EB Duet重新演繹的歌曲,由英語流行金曲、馬來語的經典老歌、以至是華語的懷舊情詩,一律都展現出一種如醇酒般的韻味,動聽、也耐聽。 再加上,EB Duet中Eve Wong渾厚的歌聲,實在有股懾人魅力,她一開聲,讓你實在很難不放緩心情,停下來用心聆聽。 表面上當綠葉的Billy Ho,間中也會露兩手,顯示他的Fingerstyle Guitar功架,玲瓏浮現的魚絲結他聲,同樣地,又是為音響發燒友服務。 成軍8年,EB Duet先後已推出了6張CD專輯,其中3款,更特別推出了黑膠版本,據說,每逢出現在各大音響展,銷路甚佳,每次都必定賣光。 我建議你可以先到EB Duet的YouTube頻道,感受一下二人隨意得來又專注的演出魅力,無論你是否音響發燒友,這些優美的歌聲及旋律,都必定會令你樂醉大半天。

Depeche Mode | Memento Mori 

死亡帶給我們的覺悟 相信在樂隊Depeche Mode的字典裡,絕對無「大吉利是」這四個字。 新專輯取名《Memento Mori》,拉丁語的意譯,大概就是「緊記,人死就是必然」。 休隊6年,重新上路,經歷了成員相繼離隊,老拍檔Andy Fletcher猝逝,如今只剩下Dave Gahan和Martin L. Gore兩個救火的少年,樂隊成軍43年,今天成為了一隊二人組合。 事實上,多年來的Depeche Mode,都在走不同程度的暗黑路線,探索人性的陰暗面、人生所面對的生與死,在不同時代,時刻在提醒著亂世中的我們,要時刻警醒。 今回,經歷疫情的衝擊,樂隊更毫不忌諱地,徹底地探討有關死亡這主題,雖然沉浸在死亡的主題中,但歌曲卻沒有來得太哀傷,反而令我在音符之間感到,二人對生命的希冀。 專輯以黑暗死亡的〈My Cosmos Is Mine〉展開,冰冷的電子低音,像被觸電時發出的撕裂噪音,當主音DG的旋律進入,卻像劃破長空,馬上打開了一個元宇宙。 〈Wagging Tongue〉以懷舊的合成器sequence展開,似是DM向其偶像Kraftwerk致敬的聲音,DG與MG二人的副歌合唱,聖詠般的旋律,令本來機器式的編曲,頃刻充滿血與肉。 〈Ghosts Again〉本身已是令人朗朗上口的旋律,中板synth-pop的樂風,節拍及編曲亦有著Depeche Mode80年代末既年輕又當紮時代的活力,更容易令人一聽上癮,耳朵無限loop。 〈Don’t Say You Love Me〉氣氛卻轉向愛比死更冷的冷酷異景,慢板如進行曲的節拍,歌詞充滿電影感,令我聯想到由鬼魅進行中的婚禮。 〈My Favourite Stranger〉曲式和編曲有點像回到80年代末時期的DM,帶點Punk及工業音樂風格,旋律只有寥寥一段,不斷重複卻令人洗腦。 〈Soul with Me〉是MG獨腳戲,據作者說,歌曲糅合了好幾種音樂風格,由Pet Shop Boys到Beach Boys,和弦上更參考了Kurt Weil的作品,副歌部分更明顯地受到騷靈音樂的薰陶。 〈Caroline’s Monkey〉作品中充滿隱喻,反覆的自問自答,探索的毒品對人的影響;異曲同工的〈Before We Drown〉,歌曲同樣描述酗酒及毒品對精神的摧殘,亦是兩位主音另一次的完美結合。 〈People Are Good〉是DM經典〈People Are People〉的精神延續,受Kraftwerk風格影響的電子樂風,再滲入工業音樂風,如今來得更成熟沉實。 〈Always You〉充滿層次的音樂結構,逐步架建上去,擴展到副歌部分,演變出一個宏大的音樂構圖。 〈Never Let Me Go〉以噪音音效的電結他為主要骨幹,有點Post-punk的意味,非常糜爛。 〈Speak to Me〉來到專輯尾聲,主唱者像在靈魂出竅,在天花板上俯瞰著頹廢的自己,音樂推進高潮,無邊的思緒,隨著電波聲效飄散到空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