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Media

2024年10大社交媒體趨勢

2024年來了,光陰似箭,但社交媒體的變化卻快得像火箭,昨天你還以為自己錯過了某個新潮流,霎那間,今天那個潮流已經不再入流。 我沒有水晶球預測下一個潮流,但我會嘗試從大環境與大趨勢,為各位導航,一同起步,探討社交媒體在2024年的新方向。 1.文字不死,千字文成新寵 2023年最矚目的社交媒體新聞之一,就是Twitter改名為X。 Twitter超過90%的收入來源是靠廣告,Elon Musk入主後,由於他的無定向中二病,嚇走了不少廣告商,再加上他亦不打算向廣告商買帳,昔日X的廣告市場,相信會逐漸被其他競爭對手瓜分。 事實上,Elon Musk對X(Twitter)帶來的改變,令這個社交平台一波多折,至目前仍處於業務極不穩定的狀況,但相信,Elon Musk正積極改變X的商業模式,試圖把它帶往一個不需要靠廣告生存的方向。 但另一邊廂,在新力軍Mastodon和Meta的Threads帶動下,除X以外,以純文字貼文主打的社交平台,亦重新獲得關注。 X還是以英語為主流的平台,在香港,卻有不少使用中文寫貼文的用戶在Threads上逐漸活躍起來,除了不同界別的KOL,也開始有明星名人進駐。 顯而易見,乘著Instagram的優勢,Threads在滲透非英語的本地語言社交網絡上,比起X較有優勢。 而製作照片、影片或多媒體內容通常需要較高的時間成本,但寥寥數十字的純文字發言,靈感一來,就能隨興趣就寫,暢所欲言。 說穿了,在社交平台上的生態,純文字內容需要更加簡潔有力,才能吸引眼球並引發討論。 X、Threads和Mastodon等社交平台,其純文字貼文,一般都以100個字的短打為主,而Facebook這類「傳統」的社交平台,則較為偏好「千字文」內容。 你沒看錯,在Facebook上,「千字文」確實越來越常見,亦成為新的流量密碼。 Facebook此舉,動機當然是為了延長用戶停留在平台的時間,一篇有一定文字密度而又能為讀者帶來價值,能夠有機會留得住讀者的純文字貼文,一般會自動獲得較佳的自然觸及率。 純文字內容在社交網絡復興,這可能將成為網誌(Blog)的第二波。 2.新世代搜尋引擎:社交網絡 搜尋引擎霸主Google地位不保,即將被社交平台的搜尋功能取代? 這已是2022年的新聞了,Google高層Prabhakar Raghavan發表了有關「超過40%的Z世代更喜歡使用TikTok或Instagram進行搜尋,而不是使用Google搜尋引擎」這言論。 接下來這兩年的發展,證明了他的憂慮不無道理。社交App正逐漸蠶食傳統搜尋引擎的市場,並步入一個新的搜尋時代。 年輕一代傾向於直接在社交App上進行購物研究或尋找美食,這已成為無可爭辯的社交行為。 此外,社交App上的地標搜尋,由於有照片和評論的輔助,也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習慣。 香港沒有TikTok,但我們卻有越來越像TikTok的Instagram,以及不再只是中國消費者才使用的小紅書,這些平台內建的搜尋功能,已成為了年輕一代的日常使用習慣,直接挑機Google。 社交搜尋的演算法也在改變,有趣的是,昔日你以為只有坐擁大量追隨者的「大戶」才會排名在較前位置,但其實這優勢已逐漸成為歷史。 近期社交搜尋的答案排名,越來越趨向以關聯性和可靠性為關鍵,各大社交平台,包括香港較多人用的Instagram,都正朝向這方向調節其平台的演算法,這可能是非「大戶」的新秀內容創作用戶的喜訊。 3.社交影片,由碎片化轉長片化 TikTok的出現,帶動了全球的短影片熱潮,但隨用戶習慣的改變,無論是短影片或長影片,也不斷在重新定義。 有別於YouTube動不動一個小時以上的長影片,社交平台上,本來主打5至15秒的短影片,近年開始走長短兩極化,Instagram Reels及TikTok已再三延長了長達15分鐘的影片上載長度。 X更揚言,將推出高級訂閱服務,讓付費用戶上傳長達兩小時的影片,顯見用戶或內容創作者,對長影片的需求日增。 不短過一分鐘是基本,三到五分鐘的長度,已逐漸成了不少社交「長」影片的新趨勢,平台的演算法,亦傾向鼓勵這類長度的影片。 此外,用戶行為正在改變,正如上面所講,他們由傳統搜尋引擎,轉向社交平台尋找答案。 長影片更有利於深入地說好一個故事,以及對FAQ作更詳盡的解說,與此同時,長影片亦提供了電視以外的不同娛樂,正好補完了另一種娛樂內容的生態。 4.社交私密化,人人在說悄悄話 社交平台上的互動,正在轉向地下進行。 品牌帳號經營者總是在抱怨,社交平台的互動率(Engagement Rate)屢創新低,亦質疑社交平台刻意打壓了他們的自然觸及率,但他們卻忽略了,就是傳統的社交平台用戶行為,正在急劇改變。 由於社交網絡內容進一步商業化,廣告越來越多,用戶亦減少了在動態消息(News Feed)上發表貼文,亦減少了在平台進行公開互動。 與此同時,由於大家越來越注重網絡私隱,用戶之間卻多用了私訊(DM)功能,社交互動亦多了在私密的環境中發生,這個用戶習慣改變的現象,大家都沒見到,但卻正在每天發生。 就連Instagram一哥Adam Mosseri都曾公開承認,Instagram的使用率增長,主要都在Story和DM上,他亦意識到,Telegram正是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 因此,Instagram最近推出了Notes,一種只能在DMs裡存在並可以回答的文字狀態更新;亦推出了Broadcast Channels(暫時此功能只開放給有帳號認證的內容創作者),一如Telegram,可進行以一點對多點的頻道廣播。 品牌及內容創作者若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可能就要在私訊內容上多下苦功,甚至是,品牌需要把客戶服務團隊,移植到社交平台的官方帳號,鼓勵用戶透過私訊查詢問題。 品牌帳號管理者亦不應拘泥於昔日標準的互動數字,要接受新一代用戶不喜歡公開社交互動這現實。 最後,品牌必須注意,當越來越多互動都只生DM的私密空間進行,當進行競爭對手的社交網絡監察時,將會變得困難重重,因為社交監聽及分析工具,根本無法觸及對方帳號的私訊活動。 5.LinkedIn進化論:不只是名利場 LinkedIn向來都是「老闆級」用戶的名利場,但不得不留意,近年一個顯著的趨勢是,Z世代將在LinkedIn的用戶群中佔據更大的比例,成為增長最快的群體。 這些年輕用戶多半對其他主流社交平台的過度商業化內容和接連不斷的無意義爭論感到厭煩,他們更青睞於在LinkedIn上尋找與其專業知識相關的社交內容和互動。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現象是,在COVID-19期間,LinkedIn這個原本專注於職場社交分享的平台上,用戶開始多分享一些個人化的生活動態,展示職場成就以及打卡照片,已經成為新常態。 然而,在全球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之際,LinkedIn則表明了要積極回歸其作為專業社交平台的初衷,鼓勵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意見領袖,發表更多相關的專業個人見解。 …

2024年10大社交媒體趨勢 Read More »

Clubhouse成了社交網絡焦慮下的情緒出口?

雖然幾乎全世界都有人嚷著要杯葛Facebook和Twitter,叫大家移民到MeWe或其他社交網絡,但始終,目前還未有一個「新」平台不是換湯不換藥的。 事實上,社交網絡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加上現實世界的社交距離,加強了人類的社交焦慮,任大家再看100次Netflix的The Social Dilemma,大部分現代人已經社交網絡成癮,於是,還是要尋求社交網絡出口,感受到被社交連繫的心靈慰藉或情緒舒緩。 Clubhouse本身的設計雖然簡單,社交性卻很強,合乎了絕大部分互聯網產品的成功要素,但卻以一個稍為不同的模式出現,比起其他的新晉社交網絡平台,算是帶來點點新意思,難怪很快便令社交網絡一批early adopters入屋。 Clubhouse是一個開放式many to many的社交平台,即是說「很多人與很多人同時對話」,情況有點像Twitter或用戶沒有設定隱藏身份的Instagram一樣。 不過,最原始的時候,Twitter是文字,Instagram是照片,Clubhouse是說話。 目前,Clubhouse是手機app限定、iOS限定;只限發表聲音,文字免問;同時聲音不設archive,每次開Room,只限實時收聽。 在互聯網發表聲音也不是新事物,SoundCloud和Podcast也存在了很多年,但始終缺乏如Clubhouse的社交屬性,所以一直都未有爆紅。 所謂的社交屬性之一,就是平台裡面的用戶,都有一個清晰的人物關係圖,參與其中,你無需主動去發掘,平台就會透過演算法,把一些有最大機會吸引到你的內容,推送給你。 在Clubhouse的世界,目前除了只可以透過現有用戶的邀請入屋,這個機制內,更會永遠把那位帶你入屋的用戶,標籤在你的帳號上,他/她就等同你在Clubhouse的生父/母。 此外,你follow了誰,誰又有follow了你,都會清清楚楚地,任誰都看得到。演算法之餘,也將這個人物關係圖,公告天下。 於是,由誰發言,然後引發有誰共鳴,就成為了Clubhouse的一個關鍵生態。 有好些美國矽谷的網絡名人,尤其懂得玩這個社交圖譜遊戲,會吸引第二、第三度或以外社交圈子中有影響力的粉絲,然後引爆連鎖效應。 我參加過不止一次,一些由外國朋友主理的happy hour networking活動,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先圍一個圈,中間有一個蘋果箱,參與的朋友可以輪流站上去當主持人發言,分享他個人的創業或工作相關的故事。 當然,期間,負責做moderator的朋友的角色也很重要,始終,並非每一個人都有能力,一開口就談得有條有理。 再者,同一個room內,有太多人同時發言,話題不能聚焦的話,聽眾亦很快會離開。 聲音直播+聽眾互動,這種可能是電台主持的天賦能力,亦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容易掌握得到,包括一些所謂的網絡KOL。 因此,一如大部份鼓吹many to many對話的社交網絡,一般而言,超過9成或以上都總會是一些沒養分的內容。 而社交網絡焦慮下的副產品,就是讓你在不自不覺間,被餵飼了很多你其實不需要但你卻很怕會錯過的垃圾資訊。 我在Clubhouse還是新丁,暫時亦未有準備開room發聲,但我卻很好奇世界各地的朋友,是如何使用這個社交平台發聲。 以上是我目前的感想,歡迎各位交流。

IG重出元祖Icon,突然又已十年。

互聯網世界的光陰,好像比火箭飛得更快,霎眼間,Instagram(IG)原來已經陪伴了我們十年。 我還記得當初玩IG Filter時的興奮心情,那個時候,iPhone 4才剛剛面世,手機拍攝,開始逐漸取代便攜的DC,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踏入第二年左右,我亦開始陸續幫不少廣告客戶啟動了他們的Instagram帳號,那個時候,Instagram只可以用手機上載照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即時(Insta)照片分享平台。 第一代的Instagram App Icon,基本上就是寶麗萊相機的愛的替身,復古味道甚濃,亦反映出品牌強調即時拍攝的定位。 為了紀念IG面世十週年,今天,在IG App的設定中,你可以選擇多款昔日的IG App Icon,包括當年試版推出的「無名版」,懷緬一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以最新版本的簡約Graphic變奏,期間限定推出新主題版本。 登入IG App的設定版面,不斷向下滑,就會自動出現這個隱藏的彩蛋。 據說,這隻IG彩蛋只會給大家玩一個月,你的選擇又會是什麼?

萬般帶不走,唯有database隨身。

TikTok忽然離場香港的啟示 我今天會教授一個數位廣告課程,昨天晚上課程總監要求,可否追加分享TikTok營銷的內容。 我馬上準備好講義,本來,打算今晚和同學分享TikTok這近期風靡歐美新紮平台。 但世事難料,今早卻看到各大美國新聞網絡公布,TikTok即將撤離香港的這段新聞。 TikTok says it will exit Hong Kong market within days 雖然,TikTok在香港,仍然是處於小學雞階段,難以與內地、日本或韓國等市場相提並論。 非官方的數字透露,香港用戶大概有15萬人左右,其中,不少TVB大台姐仔新紮師弟都已經陸續登場。 事實上,TikTok在COVID-19疫情期間,在北美卻忽然大熱,不少荷里活一線明星、大品牌等,都紛紛登陸。 今年5月,TikTok亦聘請了Disney+串流平台的 Direct-to-Consumer & International division 總裁Kevin Mayer,成為TikTok CEO兼母公司ByteDance 的COO。 媒體普遍認為,委任Kevin Mayer成為TikTok CEO,目的是淡化該平台的中國DNA,減低北美用戶對該平台個人資料安全與否的戒心。 可是,在中美貿易戰的陰影籠罩下,如今TikTok在美國的前途,卻忽然變得岌岌可危。 The United States is ‘looking at’ banning TikTok and other Chinese social media apps, Pompeo says 已說過很多次,我經常都會向客戶說,網絡時代,廣告投放,經營社群,向來切忌過於依賴任何「大」台。 社交網絡剛剛興起時,有不少品牌,更會把大量資源投放在經營社群之上,有甚者,我親身聽過某些廣告公司,會叫客戶索性開個社交網絡就可以,連網站都不用建。 你的社交網絡帳號,永遠不會是你的Owned Media。 我更聽過不少客戶或廣告公司,會稱品牌的社交網絡帳號為Owned Media,令我感到啼笑皆非。 事實上,我不知說過很多次,說到底,這些社交網絡帳號,永遠都不是屬於開帳號的品牌的,而是屬於平台擁有人的。 平台有一天要對你刁難、要關閉、要坐地起價,主導權均不在你手,試問這何來是你的Owned Media? …

萬般帶不走,唯有database隨身。 Read More »

IG Story快閃廣告

Facebook近年成為了不少大中小廣告客戶的寵兒,原因很簡單,除了落廣告埋單的預算豐儉由人,相比起Google,Facebook稍勝一籌的,就是他們會不斷推出新的廣告產品,數位營銷的潮流瞬息萬變,廣告客戶也份外貪新鮮,這方面,Facebook的確滿足了不少人的需要。 說回Facebook的廣告產品,因為收購了Instagram,而Instagram亦無可避免地成為了該公司挑戰Snapchat的主打產品。事實上,IG Story廣告已經推出了好幾個月,雖然是IG Story廣告的翻版,但始終Facebook已經有一個很成熟的廣告投放平台,對於已經習慣在Facebook下廣告的廣告客戶或廣告公司來說,這幾乎只是一個新的投放窗口。 最近,看到廣告圈的朋友分享,知道不同的本地廣告客戶,已經也有廣告推送在IG Story之上,其中,包括HSBC、Netflix和Expedia。但要留意的,是如果要充分發揮IG Story廣告的優勢,廣告客戶就要在視覺創意上花多少許功夫。 第一、由於必定是在手機上看,無論是15秒短片好、純圖片加文字也好,畫面必須是直度,好好佔用整個手機畫面; 第二、訊息內容一定不可以複雜,一個搶眼球的簡潔畫面,一條簡單的標題,戶外廣告的3秒法則,在這裡同樣適用; 第三、目標為本最重要,這類廣告的優勢,除了幫品牌搶眼球,讓更多人認識,此外,就是一個直接了當的Call to Action訊息,以優化轉換率為目標,但一如任何廣告,貪字得過貧,所以,每個廣告創意的投放,目標應該只有一個; 第四、有別於Facebook News Feed廣告,用戶看到IG Story廣告,即使想回帶再看,也未必能找得到,所以,廣告快閃無Take 2,內容更要直接了當。 當然,歸根究底,我們要先弄清楚,Facebook和Google這兩家數位廣告巨擘,其廣告邏輯是好比兩套南轅北轍的功夫。 Facebook的優勢是較為主動,可以幫廣告客戶找到他們想針對的消費者。 而Google卻可以讓有某方面需求的消費者,找到相關的廣告客戶,更有效完成交易。 在Facebook的世界,身份最重要,而在Google的世界,意圖優先。 《原文刊登於2017年7月晴報》

IG一秒生存攻略

「老人家才會玩FB(Facebook)!」 多得較早前某家補習學校拍攝的網絡視頻,街訪了好些00後,大家都異口同聲宣布FB已步入侏羅紀時代,於是,為怕錯失下一代消費者的商機,不少當廣告客戶的朋友都問:「我們是時候開個IG(Instagram)或Snapchat帳號嗎?」 事實上,2014年左右,我已陸續替部分客戶經營IG帳號,當時,品牌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下,只可讓帳號自然增長,直至兩年前左右,IG才開始正式商業化,推出不同廣告產品。品牌現在終於開始可以在IG打廣告了,加上不斷推出如IG Stories及FollowHashtag等新功能,旋即令這社交平台成為品牌的寵兒,但問題是,站在品牌營銷的角度,此消彼長下,距離IG取代FB的日子,到底還有多遠? 我認為,投入IG營銷前,品牌經營者有幾點是先要注意的: 一、你目前的目標客戶群,主要活躍的平台在那裡?不要為了追潮流,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及浪費資源,按目前香港的情況來看,FB還是眼球集中地。 二、的而且確,按目前用戶習慣的趨勢,Engagement在FB的世界只會持續降低,廣告客戶追數的難度高了,但要留意,即使轉到另一個較受追捧的平台,這依然是一個不能改變的用戶生態。 三、除非是直接和Influencer合作,否則,作為品牌帳號,Engagement在IG的世界,隨時會比FB更低,再者,IG用戶的注意力,一般會比FB更短。 四、影像先決是IG重點,如果三秒法則適用於FB,關鍵時刻在IG就可能只有一秒,你會放怎麼樣的圖片、文字、色彩、動態影片等創意來吸眼球?直接把FB的內容放到IG?相信此路不通。 五、不要期望在IG打廣告,就可以獲得較高的Engagement,那個同樣是追接觸率的廣告遊戲,尤其是用戶注意力極短的IG Story,可是,品牌卻可以藉此建立形象,以及接觸到較年輕的社群。 《原文刊登於2018年2月晴報》

呃Like如浮雲

我曾經做過不少Regional Market的跨區域Social Media Campaign,親身體會過,即使是同一套的Creative,即使同樣在亞洲地區,在差不多比例的廣告預算分配下,用戶的反應卻會大不同。 期間,我更老早發現到,香港的Facebook用戶,原來是整個亞洲中,最吝嗇派Like、最吝嗇說一兩句正面留言的。 數字告訴我這個不容爭辯的現實,是的,香港的Facebook用戶,可能是全亞洲區最難討好的一群。 此現象近年更是每下愈況,只有有差下去卻沒有變好,加上Facebook變幻原是永恆的演算法,我在說的,已經不是再糾纏於Paid Reach和Organic Reach之間比例的問題了。 如果香港區的廣告客戶們還是拘泥於「我找廣告公司幫我做了這個post究竟有多少個人Like」這些數字上,我可以肯定告訴你,你們將會做得很痛苦。 廣告客戶和廣告公司們,都要先明白香港地用戶的特性,「睇完當Like咗」、「唔想畀人知我Like過啲乜」、「很注重私隱」等等,都是改變不了的用戶常態。 可是,做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朋友又會問我,不是賺like,究竟還有什麼數可以追? Facebook的廣告產品其實很聰明,只要你所訂的目標明確,不要得一想二(是的,每次每一組廣告的目標,都只可以有一個),你就不難通過付費廣告,達到一定目標和效果,是的,這包括你很想賺的Like。 可是,很多廣告客戶本來很喜歡的Like,到了這個年頭,其實已經再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反而,我會開始建議,客戶應多一點留意,究竟一個Facebook廣告,能夠帶來多少品牌網頁的網絡流量,甚至是對換率有多高,賺到多少個Like,其實不用太上心。 給大家一個實例,我就用以上我這個星期分享的PO來解說一下。 三天前,我在我的個人Facebook Page發佈了一篇文章,PO裡的文字,是隨便在文章中取材的選段,這個PO,要click進去,然後再轉換到我的個人Blog,才可以讀到全文。 這個PO,三天累積下來,在我的個人Facebook Page,只賺到10個Like。 但大家真的不要太上心,因為這就是現實,所以,我老早只會留意另一些人家看不到的數字,現在,我就給大家看看。 我這個PO,在沒有任何廣告的推動下,我放在文章底部的bitly link,三天累積下來,Bitly的紀錄,有200個Clicks,Facebook看到的數字,Post Clicks有193個。 即是說,Click了進了去我的Blog看這篇文章的,次數達到200次左右,但這些朋友中,相對給我一個Like的人數,比例卻少於1%,即是說,每100個進了我的網頁的朋友,同時又會好心地給我一個Like的,少於一個。 這個PO的organic reach有大概10%,CTR有6%左右,沒有投放任何廣告,這個數字其實還可以。 當然,如果我這個是Brand Page,難度會比較高,不能作Apple to Apple的直接比較,但這些數字,我相信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請容許我再重覆一次,「睇完當Like咗」、「唔想畀人知我Like過啲乜」、「很注重私隱」,就是赤裸裸的香港Facebook 用戶的特性,你太上心,你就輸了。 總括來說,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真的不需要拘泥於賺了多少個Like這回事,因為,這只不過是浮雲,這只是給人看的東西,我明白香港人很講面子,但我會奉勸你,真的不要太在意。 之不過,品牌建立用戶社群,還是很重要的,但那個地方,不再需要是Facebook或甚至是其他Social Media平台,而是應還原基本步,要先好好經營自己的網頁,以及經營用戶群的數據,不要再把重點放在社交網絡世界虛榮數據。 你賺到的Like,可能都都只是拿來給人家看的虛榮,未必能代表到真正商業成效。

在Facebook出PO聲明Facebook Does Not Have My Permission To Share Photos 是否真的有法律效用?

“Don’t forget tomorrow starts the new Facebook rule where they can use your photos. Don’t forget Deadline today!!! It can be used in court cases in litigation against you. Everything you’ve ever posted becomes public from today Even messages that have been deleted or the photos not allowed. It costs nothing for a simple copy …

在Facebook出PO聲明Facebook Does Not Have My Permission To Share Photos 是否真的有法律效用? Read More »

廣告營銷界的整蠱專家 | Burger King

自從有了社交網絡協助催生病毒式傳播,掀起大眾對「話題廣告」的注意力,不少營銷人都會花盡腦筋,意圖憑著網絡熱門的話題借勢宣傳,甚至是製作所謂的Hackvertising(惡搞廣告)。 但說到Hackvertising成功案例的鼻祖,當然不得不提美國的Burger King。 相信沒有多少個品牌能夠及得上Burger King,除了夠膽直接調侃,或甚至是揶揄競爭對手,更經常會惡搞自己,無傷大雅地,戲弄自己的顧客。 Burger King給我第一個最深印象的Hackvertising,是十多年前(2007)的《Whopper Freakout》。與其說這是一個廣告,倒不如說這是一個社會實驗。話說某一天,在某家Burger King店舖,店員告訴顧客們,本店的皇牌漢堡Whopper已經全面停售,從此消失在餐牌之上。 這其實是Burger King趁Whopper推出50週年的時候的宣傳把戲,企劃的目的,就是想嘗試「考驗」一下他們的死忠顧客,如果有一天,當Burger King的餐單上不再出現Whopper,他/她們的反應將會是怎麼樣。 實驗拍攝當日,店舖當然都已經安裝好隱藏的鏡頭,捕捉顧客當發覺停售Whopper一刻的Freakout反應。實驗結果相當成功,不少顧客果然發難,這一個PR Stunt,亦令Burger King成功上了電視及報章新聞。 開啟了這道Hackvertising之門,自此以後,Burger King這個品牌似乎變得更放肆,幾乎起碼每年一大搞,每兩個月一小搞。 2015年,Burger King以《世界和平日》作為借口,向麥當勞發出鋪天蓋地的邀請,希望能夠達成一項破天荒的合作計劃:就是把兩家人的皇牌產品,Whopper與BigMac合體,推出McWhopper。 最後,麥當勞叔叔斷言說不,計劃未有促成,麥當勞全球CEO回應,說合作可免,但可以得閒打個電話再傾。 可是,McWhopper事件已經鬧得火熱,報已上、新聞已播,Burger King再次惡搞成功,搶得全球無數人的眼球,這個Hackvertising企劃,亦獲獎無數,成為廣告及營銷界的一時佳話。 眾所周知,以餐廳的數目而言,幾乎在全世界不同的國家,Burger King都一定鬥不過麥當勞,這是個既定事實。 既然如此,Burger King便索性以自己的劣勢作為綽頭,推出了《Whopper Detour》,告訴消費者:「你肯轉軚,一仙你食Whopper」。 2018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只要在全美國14,000家麥當勞餐廳的600英呎範圍以內,打開Burger King手機訂餐app,就可以用一仙美金,買到一個價值5元美金的Whopper。當然,顧客明明到了麥當勞門口,最後,還是要乖乖地親自到Burger King的餐廳,領取用一仙美金買到的Whopper。 同時間,Burger King亦在駕駛導航app植入了廣告,當用戶搜尋附近的麥當勞的同時,就會見到最近的一家Burger King餐廳的座標。 此舉可謂一舉三得。 第一,這項宣傳促成了Burger King手機訂餐app的下載。 第二,為了獲得至著數,顧客需要登記成這手機app的註冊用戶,Burger King成功地獲得了用戶資料。 第三,Burger King透過這個惡搞活動,引發連番話題,同時,「即使店舖比較少,但為了吃到Burger King的美食,你還是值得多走幾步」這潛台詞亦呼之欲出。 今年3月20日舉行的MarketingPulse 2019,便請來了Burger King的環球品牌總監Marcelo Pascoa,作為演講嘉賓之一。 Burger King的精彩案例不勝枚舉,相信不少廣告界中人,以及營銷行家,都會對Marcelo的演講有所期待。 事實上,這位前DDB巴西的創作總監,亦曾經當過可口可樂的環球創作總監,由廣告創意人,進入了大品牌當客戶,他在Hackvertising上究竟有什麼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 由HKTDC主辦,堪稱亞洲最大型的營銷盛宴,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用我這個七折優惠的Promo Code: XRL02A3P,到這裡登記。

流行文化營銷第一人Bozoma

造型突出作風敢言 曾經被Ad Age選為50名最佳創意人之一,Fortune雜誌40位40歲以下的Disruptors,還有無數銜頭及獎項,過去十年,相信沒有多少位國際級的營銷人,人氣可以比得上Bozoma Saint John(以下簡稱Boz)。 現任Endeavor首席營銷官的Boz,是當代美國最出眾的營銷及流行文化代言人之一。她除了造型突出,出場氣勢彷如搖滾巨星,同時,亦正能量爆燈,口才了得,經常在社交網絡發聲,Soundbite一籮籮。 再加上,她作為有色人種女高管的身份,亦勇於為少數族裔及職場女性發聲,頻頻現身大氣電波,難怪是不少人年輕人的偶像。 由於人生故事迂迴曲折,她的職場傳奇,已經拍攝成紀錄片,日後將會於Starz network中播出。 縱橫廣告及營銷界 大學畢業後,Boz立即加入了廣告界,先後效力於Arnold,以及由傳奇黑人導演Spike Lee領軍的廣告及品牌營銷公司Spike DDB。 及後,她成為了PepsiCo音樂及娛樂營銷團隊的主管,這份工,她一做就做了十年,期間,亦奠定了她在流行娛樂及文化界的地位。 2014年,音樂品牌Beats創辦人之一Jimmy Iovine,親自向Boz招手,羅致她為品牌的首席營銷官。 未幾,Beats被Apple收購,Boz亦順利過渡,旋即成為Apple Music & iTunes的全球營銷主管,負責推廣Apple音樂品牌。 2016年,她以Apple首位黑人女高管的身份,出席了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以別開生面的活潑手法,向全球推銷Apple Music的新介面,在演講舞台上大放異彩,被傳媒譽為「史上最具個性的Apple高管」。 一直為女性爭取平權的她,2017年,卻戲劇性地,成為性醜聞及是非多多的Uber的Chief Brand Officer。 當Uber形象插水之際,她繼續以她一貫的樂觀兼具創造力的姿態,高調地為企業進行形象革新,並簽訂了不少策略性合作夥伴,令公司逐步納入正軌。 就連前老闆Dara Khosrowshahi(Uber CEO)在Bozoma離職前,也公開發電郵聲明大讚:「Boz在我們處於窘境的時候加入,短短一年,我們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她絕對是其中關鍵。」 美國娛樂、體育及時尚界的Rainmaker 話說Boz剛剛加盟的Endeavor,是一家非常低調,背景極之有趣的傳播集團,背後主要由WME及IMG兩家公司組成。 WME的前身WMA(William Morris Agency)成立於1898年,是美國荷里活藝人經理人公司的鼻祖,旗下經典藝人包括差利卓別靈、貓王皮禮士利、以及瑪麗蓮夢露。 WME被譽為Harvard School of Showbusiness,合作藝人包括兩大商業名導Christopher Nolan和Michael Bay、演員 Christian Bale、Mark Whalberg和Hugh Jackman,歌手則有Adele和Lady Gaga,星光熠熠,不勝枚舉。 此外,可能連廣告界中人都未必留意到,近年幾乎每年都在Cannes Lions掃獎的創意熱店Droga5,WME正是其主要投資者之一。 WME與IMG於2014年合併,更於2016年把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羅致旗下,業務範疇多不勝數,業務主要包括藝人管理、版權銷售及內容投資三大板塊。 IMG則為不少大型體育運動的幕後推手,旗下IMG Academy培育無數體育明星,其中包括Serena Williams和Maria Sharapova,此外,亦涉足時尚圈活動,簽約多名國際級模特兒,亦是New York …

流行文化營銷第一人Bozoma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