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O

電子音樂101 | Logic System 三部曲

都說facebook已成了銀髮族的天堂,較早前,我無意中follow了今年已經68歲的松武秀樹,他近期愈來愈活躍的facebook page。 被譽為YMO (Yellow Magic Orchestra) 第四位成員的松武秀樹,是70、80年代最早玩電子音樂的先驅之一,對同期及後來出現的SynthPop,影響深遠。 那個時代的電子音樂人,大概可分為兩大類。 兩大電子音樂人門派 第一類是傳統琴師出身,電子琴鍵只是他們的新樂器,譬如Wendy Carlos、Vangelis、富田勳(松武秀樹師傅)等等,他們作品的音樂性,一般相對較高。 第二類,就是介乎於音樂與技術層面的電子音樂人,他們是典型的電子音樂器材控,為了開拓聽眾耳朵的幻想空間,除了在電子聲響方面,會作更多的設計與實驗性嘗試,他們甚至會在硬件上,進行多方的技術改造與創造。 當中包括Giorgio Moroder、Jean Michel Jarre、Kraftwerk、松武秀樹等等,再數下去,當然又少不了Robert Moog這位電子樂器的發明家。 電子音樂程式員 要知道,那個時代,電腦尚未普及,更遑論用電腦做音樂創作。 所以,做電子音樂的製作過程,除了編曲演奏,還包括硬件設計,以及電子樂器的聲音設計設定(那個時候的Syncthesizer,聲音要由演奏者自行設定,沒什麼罐頭聲音可用)。 此外,電子音樂人還需要應付大量的Programming工作,這類工作,真的有點像電腦程式員,要透過一部類似音樂打字機的機器Sequencer,逐粒音符,以及按節奏長短大小力度以數字輸入,然後控制不同的電子樂器,進行自動演奏,至於電子鼓「鼓機」,同樣需要大量消耗人手的輸入程序。 以上這類工作,對於大部分的音樂人來說,技術性層面的要求可能太過高,而且,工序亦可能會太流於機械化,於是,才有了音樂程式員這分工。 新時代電子樂器,造就新一代音樂人 松武秀樹可能是70年代最出色的音樂程式員,因此,當YMO成立之初,以及坂本龍一剛剛開始出道的時候,基本上,松武秀樹可以稱得上是他們背後的電子調音師兼音響工程師。 當其時,日本電子樂器品牌Roland,剛推出了一部名為MICRO COMPOSER MC-8(1977)的音樂器材,正正就是當時最厲害的Sequencer,與此同時,電子鼓Roland TR-808 (1980) 亦剛剛出現,成為了不少電子音樂人趨之若鶩的新星,而這兩件電子音樂的超級武器,都是松武秀樹常用的器材之一。 在最早期的YMO世界巡迴演出中,你總會在台上後中央,見到松武秀樹被一大堆電子樂器包圍,出去這些樂器,有點像幾個書櫃般的電子零件組合。 當各樂手在努力彈奏音樂的同時,松武秀樹也在背後忙着操控大局,除了把提醒節奏速度的訊號發送到各人的耳機,確保大家不會甩掉拍子。 他亦要同時一人分身多角,控制着已預先寫好在程式的音樂部分,期間,他還要製造一些像魔術般的環境電子音效。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工作,除了需要有技術工程的知識,更要有相當的音樂常識。雖然,大家可能都以為,電子音樂都是冰冰冷冷的,但其實,電子音樂總是還有她具人性化的一面。 開天闢地,Logic System三大經典專輯 最近,松武秀樹一口氣把他早期的三張經典專輯《Logic》、《Venus》、《Orient Express》,重新發行成數碼版本,當中包括各大音樂串流平台。 Logic(1981)電子跳舞音樂 《Logic》(1981)可說是電子音樂界開山闢石的作品,80年代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有稍為「蒲」過下Disco的,即使你對日本流行樂一竅不通,你一定聽過松武秀樹的經典名作《Domino Dance》,當時他化名為Logic System,推出了一張以純音樂為主的專輯。 封面有一個竹林作背景的插畫,中間的其中三支竹卻是鶴立雞群,是一支銀色的金屬機械竹,有點像日本插畫師空山基的水銀金屬感,似乎松武秀樹是想讓全世界知道,這是一張具備東方色彩的電子音樂。 勁舞節拍的《Domino Dance》,是一首劃時代的作品,在那個Disco還是黑人音樂Funk基因主宰的時代,松武秀樹可說是開了電子機械節奏舞曲的先河,歌曲的節奏重複,旋律也只有簡單的兩段,沒什麼高潮起復,所以很合適為舞池配樂,一聽就令人想手舞足蹈。 中間有很多很含蓄的電子聲效變化,其中包括當時流行的「食鬼」PacMan遊戲的音效。更有趣的是,就像早期的YMO作品,你很難將她們歸類為那個國籍的風格。 專輯內除了《Domino Dance》,還有像《Clash》和《Logic》等等,都是後來經常被紀錄片或其他影片,採用為配樂的作品之一。 要留意的,是松武秀樹雖然是這專輯的監製和編曲人,但卻並非主要的作曲人,川上了才是居功至偉,松武秀樹的工作,較多是屬於技術層面的支援。 Venus (1981)電子音樂交響詩 舞曲意味不及《Logic》,在差不多同期推出的專輯《Venus》(1981),部分歌曲卻展現出松武秀樹深受他的老師富田勳的影響,編曲相對較為管弦樂化。 專輯的同名作品《Venus》,便有點像一首電子樂的交響詩,有如作品的序曲,歌曲編排,顯得相當大氣。 這張專輯遠赴美國LA的Yamaha R …

電子音樂101 | Logic System 三部曲 Read More »

40 YMO 1979-2019 寫真集

三名大男孩、後來成為大叔、到了今天,大家都已是古稀老人。 因為音樂,他們的心,由1979至2019,卻好像從來沒有老過。 已經忘記了我最後一次會買寫真集是什麼時候,但這本寫真集,卻勾起了我的少年時代,在尖沙咀智源書局翻書時候的喜悅。 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愛的寫真集。 YMO玩電子音樂玩足40年,隨時各散東西又隨時歸隊,像三一萬能俠。 演出的時候,三人仍有心有力,依然有能力把不少年輕樂手比下去。 YMO的40年是一個創舉,三浦憲治先生影YMO影足40年也如是。 事實上,這本寫真集的寫真家,三浦憲治先生,跟隨YMO的足跡,跟足40年,他今年70歲,還是繼續影。 如果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試問又為何要退休呢? 我也希望自己有這麼精彩的40年。 這本寫真集,YMO迷必定珍藏,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上Amazon.co.jp訂購。 40 YMO 1979-2019 三浦 憲治 (著)

80年代日本City Pop的好時代

電子合成琴鍵煞有介事地,響起四個小節的前奏,像在向大家發問,讓人屏息兩秒後,忽然響起Funky的節奏結他,其他節奏部分同步起動,一把歌清亮悅耳的嗓音,唱出了一首穿越時代的歌曲,那是1984年的作品,而我,卻在2019年,在YouTube推薦清單上,看到這首歌曲全新拍攝的PV(Promotional Video)。 日本創作歌手竹內瑪利亞1984年推出了大碟《VARIETY》,專輯內的非主打歌《Plastic Love》,後來成為了被不少樂迷發掘出來的滄海遺珠,近年,更多得互聯網(尤其是YouTube)的推波助瀾,不斷被網友重新混音或翻唱,隨著日本City Pop的再度興起,不少同期的日本流行歌曲都再次成為一代潮物,除了日本、東南亞國家,就連西方國家的樂迷也來湊熱鬧。 到底日本City Pop這由70年代崛起,以至80年代蔚然成風的音樂品種,魅力究竟在哪裡? 請大家先和我一起倒帶(哈哈,未用過卡式帶的讀者可能不知道我在說什麼,不知道的話,問問你的爸爸媽媽),回到80年代中,我正在上高中與大學期間的一段時光。 那個時候的我,開始沉醉於音樂世界,有兩個地方是我經常流連的,第一,是位於尖沙咀,專門經營進口日本書籍、漫畫、雜誌,以及唱片的智源書局;第二,是位於廟街的精美唱片。 那個時候,我哪來零用錢經常幫襯?但我卻偏偏因為經常在這兩個地方流連得多,經常和人家搭訕的關係,認識了智源書局店員V小姐,以及精美唱片店員M先生,可能那個時代的香港社會還未這麼功利,即使我不是什麼常客,卻因為對日本實力派的音樂品味臭味相投,大家談得份外投契。 除了會第一時間告訴我有什麼新唱片,有或者快將大減價的「死貨」會在何時上架,更重要的是,他/她倆間中會把自己的珍藏,幫我錄製成卡式帶的新歌加精選。 80年代的資訊還沒這麼發達,除了偶像派的歌手和組合,本地雜誌亦絕少談及其他日本的樂隊種類,我對一大堆日本實力派樂隊和歌手,包括Off Course、YMO、高中正義、松任谷由實、大貫妙子、山下達郎、竹內瑪利亞等名字的認識,主要歸功於這兩位朋友。 此外,當時商台港台的兩大日系DJ:區潔玲和張麗瑾,也有肩負起日本流行樂知識的推廣這工作,印象中,當時,她倆會把我最喜歡的這日本流行樂種稱為「新音樂」,而其中,City Pop大可歸納為「新音樂」的其中一類。 日本City Pop,成長於泡沫經濟庇護下的日本80年代,音樂所呈現出來的氛圍,就是洋溢一片美好生活的質感,也間中會帶點城市人的疏離感,以及是紙醉金迷的感覺。同期間,這邊廂的香港,社會上普遍的氣氛也是不錯的,即使面對回歸中國的壓力,加上我那個年代還是學生的關係,80年代給我留下的印象,總的來說,就是像日本City Pop呈現出的景象,銅鑼灣三越百貨地庫的Ice Fire、尖沙咀的伊勢丹百貨,都給我留下美好回憶。 City Pop也有其畫面性,大部分歌曲的前奏一響起,你就會不難聯想到,漫畫City Hunter(城市獵人)中出現的東京大都會繁華場景,又或者,日本時尚雜誌如《POPEYE》、《an an》、《non-no》等等內頁中,出入於六本木街頭,衣著時尚光鮮又有品味的年輕城市人。 說起City Pop,更不得不提兩位氣質相近的插畫大師鈴木英人與永井博,他倆是不少City Pop音樂人御用的唱片封面插畫師。City Pop樂壇兩位殿堂級人物,山下達郎及大瀧詠一,都分別有找兩位插畫大師合作,某程度上,為他們的音樂作品,作出了具象化的色彩定調。 透過兩位插畫大師的作品,你可以聯想到的,面前永遠是一片藍天白雲,如果不是懶洋洋地坐在沙灘或泳池邊,就是開著開蓬車,在棕櫚樹的婆沙樹影中,前往沙灘的路途上,洋溢一片加州氣氛的插畫,亦令不少City Pop的作品更有畫面。 不少樂評家都認為,日本City Pop的誕生,是始於70年代初,樂隊SUGAR BABE於1973年成立開始,隊中領軍的靈魂人物人山下達郎和大貫妙子,以及其他先後在不同階段出現過的名字,伊藤銀次、村松邦男、寺尾次郎、上原裕等等,對日本樂壇的影響力,可說是橫跨了幾個世代。 同期間,與前者的友好音樂人,先後多次易名的樂團TIN PAN ALLEY,樂團成員細野晴臣、鈴木茂、林立夫、松任谷正隆、佐藤博等樂手,都是這個時代的日本樂壇新音樂界的中堅分子。事實上,在組成TIN PAN ALLEY前,細野晴臣已經和大瀧詠一、鈴木茂和松本隆,組成了音樂風格較偏向民謠搖滾的傳奇樂隊Happy End。 這個時代的這一批日本新音樂音樂人,大家都正在處於探索階段,同時又形成了一股無形的音樂力量,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互相組成不同樂隊,音樂風格交叉感染外,互相之間,亦好像是音樂上的盟友。 除了大貫妙子,另外還有一位才女型的女唱作人,就是喜愛在鋼琴前自彈自唱的荒井由實,她開始與同期漸露頭角,後來,她下嫁了松任谷正隆,改名松任谷由實,婦唱夫隨,更成為樂壇多年來的佳話。 竹內瑪利亞是比起這一批音樂人略遲出道(70年代尾)的另一位City Pop代表人物,由於樣子和嗓音皆甜美,又懂得作曲、填詞和彈奏結他,加上曾於慶應大學主修英語,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後來下嫁山下達郎,二人於音樂上合作無間,同時兼顧台前和幕後。 音樂風格而言,日本City Pop樂手備受英美兩地的R&B、AOR、Smooth Jazz、Folk Rock、Soft Rock、Funk和Soul等樂類的洗禮,雖然作品一般不涉政治意識,但同時亦透過歌詞,除了都市戀情的類別,也間中會展現出當代知識分子的知性一面,可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文青。旋律中,大多洋溢著對未來的美好盼望,朝氣勃勃的元素。 當你心情欠佳,又或者某個週末遇上惡劣天氣,來一首City Pop的歌曲,感覺就像呷一口冰涼的雞尾酒,馬上令你如沐春風,心曠神怡。 剛剛開始接觸音樂的那個高中時代的我,對日本City Pop情有獨鍾,除了因為旋律動聽,我更喜歡咀嚼歌曲中混合了很多類型音樂品種的編曲手法,精緻的配樂,每件樂器的彈奏都來得十分緊湊,無論歌者的歌聲和編曲,都呈現出一股時尚的帥氣。 同一首歌曲,被港台的唱片公司拿來改編後,即使歌手如梅艷芳般的出色演繹,但作品出來的音色,總是與原作有所距離,或多或少,我相信是編曲和錄音水平,以及投入在樂手上的資源有關。 由於City Pop的核心人物大都兼任幕後,因此,充斥著偶像歌手的日本主流樂壇,仍然備受City Pop的主腦人物影響。他們既可站在幕前,亦可以在背後造星,即使是80年代的偶像歌手,近藤真彥、松田聖子、中森明菜、藥師丸博子、菊池桃子等等,也有名作出自這班City …

80年代日本City Pop的好時代 Read More »

HOSONO HOUSE | 細野晴臣一人樂隊

大部分流行樂隊中的低音結他手,總好像是要站在鎂光燈不直接照耀到的位置,明明是個重要角色,卻要處處把焦點讓給其他樂隊成員。 當然,間中也有例外,傳奇低音結他手中,就有Paul McCartney、Sting,還有我這裡想談談的細野晴臣。 眾所周知,細野晴臣是傳奇電子樂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低音結他手,但當主音歌手的位置由高橋幸宏擔綱,成員中又有萬人迷坂本龍一,卻很少人會留意到,細野晴臣才是YMO的發起人。 總是覺得,細野晴臣每次面對鏡頭時,他那雙終日都處於半夢半醒狀態的眼神,像極漫畫家藤子不二雄A筆下的人物,神情似笑非笑,態度愛理不理。 事實上,除了是YMO三子中最年長,成立樂隊前,細野晴臣亦老早在流行樂壇中薄有名氣。他與大瀧詠一、松本隆和鈴木茂於1970年組成的民謠搖滾樂隊Happy End,可以稱得上是近代日本流行樂的奠基石,亦帶動了日本City Pop的誕生,與他同一伙的樂手們,還有矢野顯子、大貫妙子、山下達郎等人,日後一一都對日本流行樂壇影響深遠。 亦因為經驗老到關係,難怪在YMO成立初期,大部分作品的音樂方向,都是由他掌舵。 細野晴臣初出道時期的作品,充滿輕爵士、民謠搖滾、藍調等,他經常掛在口邊的所謂「異國風情」— 以東方人美學角度演繹西方音樂的元素,之後他亦沉醉在電子音樂、電玩音樂、環境音樂,電影配樂等等的個人音樂世界,由60年代末期到現在,跨越半個世紀。 有趣的是,除了不斷作不同類型的偏鋒音樂的嘗試,細野晴臣亦可能是YMO三子之中,最擅長炮製主流歌謠曲的音樂人,80-90年代,他先後為多名偶像歌手,包括松田聖子、小泉今日子、森高千里、柏原芳惠等等,度身訂造多首流行榜冠軍的歌曲,其中,中森明菜一曲《禁區》,更是成為她的首本名曲之一。 近年冒起的人氣歌手/演員星野源,亦與細野晴臣成為忘年之交,二人亦師亦友,多次同台演出。 基本上,今年已經71歲的細野晴臣,除了繼續我行我素,做自己喜歡的另類音樂之餘,其實亦從來沒與主流文化脫節過,可以離地,貼地亦可。 最近Spotify和Apple Music都開始陸續將細野晴臣的個人專輯上架,其中包括較早前推出的,分別在亞洲電影大獎、以及日本電影金像獎中獲奬的《小偷家族》電影配樂。 細野晴臣為《小偷家族》創作的電影配樂,感覺就像空氣,民族樂的節奏、民謠、微模、環境音樂、輕爵士等元素彌漫出陣陣氛圍,與導演是枝裕和溫柔中卻帶著無情的控訴如影隨形,沒有過份的賣弄和花巧,幽默段落亦只是恰到好處,簡約旋律自然與畫面融合,沒有喧賓奪主。 《Hosono House》是細野晴臣於1973年發表的一張個人專輯,那個時候,他只有26歲,隨著樂隊Happy End的解散,他在位於琦玉縣狹山市的家中,以簡單的樂隊組合,錄製了他這張首次以單飛名義推出的作品。 當時參與協力製作的樂手,包括了鈴木茂、林立夫、松任谷正隆這批後來影響了整個時代的日本流行樂壇的音樂人,著名監製松任谷正隆,正正就是新音樂女王松任谷由實的夫婿。 在時隔46年的今年,亦適逢是細野晴臣出道樂壇的50週年,細野晴臣把《Hosono House》這張專輯重新演繹,作全新專輯發行。 相信除了是錄音技術進步了,細野本人的樂器技巧亦進入化境了,今次的重新演繹,演出、編曲、錄音、混音等等,都由細野一人包辦,基本上,他就是一個人組成的細野樂隊。 與1973年的版本11首歌的歌單一樣,但細野卻和大家開個玩笑,整張專輯的歌曲順序,卻是完全逆轉進行。兩者相比,1973年的經典聲音,現場彈奏的樂隊即興感較強,節奏較為率性隨意,2019年的版本則顯得較為電子化和精緻,電子鼓部分聲音,亦接近細野與高橋幸宏的電子習作組合Sketch Show,但同樣地,爵士色彩的和弦進行,民謠搖滾風格的結他編曲,還有那一股懶洋洋美國西岸加州的氣氛,依然沒變。 我為了將兩者比較一下,於是在Spotify弄了一個Playlist出來,新舊版本交替聆聽。 我發覺除了旋律外,編曲中的細節位的旋律或音樂動機,都被細野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模式全新演繹,聽時我不禁讚嘆,細野先生果然是一名厲害的編曲高手。 1.《相合傘~Broken Radio Version~》 是一首簡短的音樂序曲,重複的輕爵士結他Riff,開始時聲音像從一台破爛的舊收音機發出,電流中的噪音,感覺上,是帶聽眾來一次時光倒流。 2.《薔薇與野獸》 前奏的半音階上升hook,為歌曲營造出詭異的氣氛,及後這個半音階上升hook,繼續穿插於歌曲段落的轉接部分,中板節奏襯托著不羈的旋律搖曳地前進,很多像剪貼般出現的隨機音效,即興的輕爵士電結他獨奏,亦帶出了一陣陣亦暗亦晴的夏日氣氛。 3.《桃色戀愛》 原曲是一首鄉謠輕搖滾,新版本卻變成一首簡約主義的電子流行樂,Downtempo的電子節奏與低音,聲音很有Sketch Show的影子,電子化的低音Pattern就是細野的標籤。這是一首很討好耳朵的歌曲,細野懶洋洋的歌聲,像半夢半醒,旋律很有70年代日本City Pop的特色。 4.《居無定所失業低收入》 與歌曲的標題暗示相反,潦倒的生活,沒有反映在歌者的聲音內,輕搖滾節奏反而帶點輕鬆幽默感,旋律及編曲的氣氛,卻是給人一種樂得自在,無憂無慮的感覺。 5.《福氣臨門  鬼怪退散》 這是一首節奏輕鬆得像迪士尼卡通電影插曲般的作品,複合節奏帶點南美風情,樂器亦帶點民族風味,像在舉行部落儀式,以歡愉的歌聲和輕鬆的節奏,驅鬼迎神。 6.《Party》 這是一首現場演奏的舊錄音,只有細野先生的一人獨唱,伴以鋼琴獨奏,收音效果有點粗糙,卻帶出了一種世紀初美國老歌的懷舊味道。 7.《度過冬季》 細野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抱著結他自彈自唱的民謠歌手,有點像James Taylor的味道,即興的scat singing是神來之筆,或多或少,此曲反映出細野本人的民謠音樂根源。 8.《結束的季節》 從原版的民謠曲甦醒過來,搖身一變,成為了一首充滿加州陽光氣息的純音樂,由Acoustic Guitar當主角,配以簡單的節奏,在氣息安逸的生活中,享受著美好的天氣,結他的弦線聲實在讓人有陣陣如沐春風舒暢的感覺。 9.《CHOO …

HOSONO HOUSE | 細野晴臣一人樂隊 Read More »

黃色魔法 交響40年 | Yellow Magic Orchestra 40th Anniversary

70年代末,在我母校培正附近的窩打老道山YMCA,門口有兩部電動遊戲機,有一部同學們戲稱為「嘭蕉嘭蕉」的電動遊戲機,畫面背景是一個馬戲團帳幕,當中有兩個玩雜耍的火柴人,左右交替跳著搖搖板彈高,遊戲目標,是要跳上頂頂撞破上面的氣球。 那時都只是站在其他小朋友後面,看著人家打電動,但我對這個電動的背景音效卻印象深刻,除了搖搖板上火柴人一上一落的「嘭蕉嘭蕉」,還有就是火柴人失手直墮地面身亡一刻所奏起的哀樂。 這段我印象深刻的聲效,後來居然在一隊樂隊的唱片中出現,那就是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這首音樂,叫《Firecracker》,話說此曲旋律原作人是Martin Denny,是有名的美籍Exotic音樂作曲人,這首歌的旋律充滿外國人眼中的東方味道,原曲是用類似東南亞的竹片琴演奏,很有原始的民族特色。 但《Firecracker》到了YMO手上,卻像變魔術般,把當時小朋友流行的電動音樂,變成有型有格的電子音樂,中段更來一段像協奏曲華彩樂段的古典鋼琴。當時的YMO,可能已有把音樂直接輸往英美市場的雄心,有點刻意要把外國人眼中帶著「土氣」的東方元素,來個嚇你一跳的華麗轉身,成為了樂隊橫空降世的第一首單曲。 今年是YMO成軍的40週年,低音結他手細野晴臣、鼓手兼主音歌手高橋幸宏,以及鍵琴手坂本龍一,三位師兄弟都開始陸續歸位,包括好些即興現場演出。 《Yellow Magic Orchestra》(1978):回帶40年前,YMO第一張與樂隊同名的專輯,網上找到的初代日本版黑膠唱片的封面圖,封條上是大大隻字寫著細野晴臣。顯見當時樂隊剛成立時,名氣最大的,就是細野晴臣,事實上,除了作曲編曲彈奏低音結他,細野同時亦身兼此專輯的監製及混音。 每次提起YMO,大部分人都會聚焦於坂本龍一,但其實,樂隊成立初期,三人中最年長的細野晴臣,才是樂隊的靈魂人物兼召集人。 事實上,細野晴臣亦可能是最早意識到,電動遊戲將會影響一代人的音樂人,《Yellow Magic Orchestra》這首張專輯中,亦注入了一些電動音樂元素作音樂前奏及間場,包括《The Circus》及《The Invader》這兩款電動遊戲,回想當年,作為中學生的我,第一次聽到這種音樂,實在感到異常興奮和震撼。 當其時,參與《Yellow Magic Orchestra》這專輯的重量級音樂人,還有開創Jazz Fusion先河的結他手高中正義,至於為樂隊電子合成器程序編排及編曲的松武秀樹,更加可以稱得上是YMO的第四號人物。 首張專輯以純音樂的電子搖滾及舞曲為主,細野晴臣一人包辦了《Simoon》、《Cosmic Surfin’》、《Mad Pierrot》三首各具電子前衛色彩的作品,是他尋找新音樂風格,實驗意味較強的階段;《Tong Poo東風》則是坂本龍一漸露頭角的大規模電子樂曲,編曲有點像管弦樂般豐富,是日後最常被演出的YMO曲目之一;樂隊亦試驗流行曲演唱的作品,《La Femme Chinoise中國女》是由高橋幸宏操刀。 《Solid State Survivor》(1979):是YMO乘勝追擊的傑作。唱片封面上,各人身穿紅色的疑似解放軍裝束,和一個模特兒人形攻打四方城。延續了上張純音樂為主的東方電子曲風,高橋幸宏作曲的電子純音樂舞曲《Rydeen》,幾乎成為了日後YMO的主題曲。坂本龍一和高橋幸宏合寫的《Behind The Mask》亦衝出國際,被Michael Jackson(事隔多年後才公開推出)及Eric Clapton改編。 《Public Pressure》(1980):雖然是一張現場演出專輯,、卻是YMO的一個里程碑,因為這是樂隊首次出國到英美等地巡迴演出的實況記錄,YMO三子之外,演出樂手,除了電子合成器主腦松武秀樹,還有坂本的前妻矢野顕子擔綱鍵琴手與和音,不得不提,還有Jazz Fusion電子結他手渡邊香津美。當年第一次聽,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隊我本來以為是錄音室樂隊的冰冷電子樂團,現場演出,居然可以這麼充滿樂隊默契的火花,每首歌曲的能量感亦大增。專輯除了收錄了YMO首兩場專輯的多首重點作品,也出現了坂本龍一個人首張專輯內的名曲《The End of Asia》的YMO版本。 《×∞ Multiplies》(1980):單單是封面就已經充滿劃時代意識,YMO三子人像無限重複出現,個人認為是眾多YMO專輯最經典的封面設計。歌與歌之間的Snakeman Show是一個虛構的清談節目,音樂方面亦充滿實驗性,作品像《Nice Age》和《Citizens Of Science》等,亦注入了Psychedelic/Punk Rock及New Wave等元素,部分樂評人批評這專輯是姿態多於實際,音樂上另類內容,亦令部分樂迷無所適從。 《BGM》(1981):經過上張專輯的放任與實驗後,YMO再次回到電子搖滾的初衷。外間盛傳當時開始作個人海外發展的坂本龍一,逐漸與細野晴臣及高橋幸宏若即若離,各有心病。《Cue》便正好是細野與高橋聯手撰寫的歌曲,目的是要向坂本展示二人的音樂意向,有點冷戰意味。為此,坂本亦以他的出道作《1000 Knives》,以及以細野70年代曾經名噪一時的樂隊名稱命名的《Happy End》回禮。整張專輯以冰冷低調的電子程序編曲作主調,演繹具流行意味的旋律,開創了另一種新風格,影響了後來無數歐美地區的SynthPop樂隊。 《Technodelic》(1981):繼續承接上張專輯的曲風方向,工業意味的機械聲音亦更明顯,坂本的《Taiso體操》我是先從細碟聽到,封面設計充滿日本懷舊的Pop Art味道,音樂卻是一首電子New Wave作品,樂曲內容,基本上就是日本式的大媽舞。《Key》是在細野與高橋再次聯手撰寫的佳作,旋律很有日本歌謠曲味道,但編曲卻很前衛獨特,密集式的電子低音,成了日後的風格之一。此專輯亦開始滲入了不少Ambient編曲元素,在流行旋律之餘,仍有點前衛電子實驗意味。 《Naughty …

黃色魔法 交響40年 | Yellow Magic Orchestra 40th Anniversary Read More »

坂本龍一《async》透過音符探索生死迷思

中學時代,因為瘋狂地迷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如魔法般的電子音樂,三位主腦成員,高橋幸宏(主音及鼓)、細野晴臣(低音結他)、坂本龍一(琴鍵),各自的獨立作品,我也沒有放過,雖然,坊間要找他們的個人專輯,其實很難。 由於坂本龍一是最有型最帥的一位,加上他在東京藝術大學研究院畢業的學術背景,有「教授」的這有型稱號,我這份人比較膚淺,於是,YMO三子之中,我對他的作品,份外情有獨鍾,我上理髮店,也是拿著他的照片,叫髮型師照剪可也。 那是80年代,市面上能夠找到的坂本龍一唱片,實在是寥寥可數,再加上,作為一名窮學生,我當然負擔不起日本版水貨,於是,我唯有向在台灣讀書的朋友,以及在智源書局工作的朋友求助。 那個年代,台灣的海盜版卡式帶,除了主流音樂,就連坂本龍一的作品,也可以在光華商場(相當於我們香港的信和商場)買到,海盜也真有品味。 此外,智源書局是當年香港貨色最齊全的日本書店,客人間中也會訂唱片,在那裡上班的朋友,認識不少日本朋友,要找稀有日本音樂,總有窿路。 於是,我便曾經千方百計地,由1978年開始坂本龍一的第一張個人專輯《THOUSAND KNIVES》開始,很有恆心地逐一集齊,包括《B-2 UNIT》、《音樂圖鑑》、《Left Handed Dream》《未來派野郎》《未來派野郎》、《NEO GEO》等專輯,其中有部分是坊間找到的唱片,更多是自製的卡式帶,我還有一盒《Media Bahn Live》現場演出的VHS帶,這批專輯的名字,我不用Google也數得出來。 1983年,坂本龍一在大島渚執導,David Bowie擔綱主角的經典電影《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中,除了粉墨登場,也包辦了片中配樂,原版的電影配樂,黑膠唱片當年在香港很容易找到,但以純鋼琴演奏片中配樂的《CODA》,行貨卻沒有出現,契而不捨的我,托朋友的日本友人,給我翻錄了一盒卡式帶,回想當天,收到的時候真的感到如獲至寶,幾乎想哭。 而坂本龍一這位我崇拜至極的音樂人,在荷里活漸露頭角後,開始製作更多的電影配樂,《The Last Emperor》(1988年)、《The Sheltering Sky》(1991年)、《High Heels》(1991年)及《The Wuthering Heights》(1992年)等等,主題旋律都是大氣之作,開始展現大師風範。 事實上,坂本所寫的旋律極之簡約,音符的節約程度,近乎吝嗇,雖然間中使用不協調的無調性手法,但音樂結構,和弦著墨好像多一個小節也嫌多,謹慎非常。正正因為吝嗇,反而令他的音樂,有種神奇的治癒力量。 事有湊巧,坂本1998年為三共製藥的廣告主題曲《Energy flow》,單曲大賣了超過一百萬,有人笑說,其音樂治癒力,隨時遠勝廣告中所推銷的藥品。 大學時代主修電子音樂及民族音樂,坂本龍一處處流露他備受無調性音樂、微模音樂等較具實驗性的現代聲音影響,他曲風中顯現出的空靈氣質,亦是超凡脫俗,媲美現代音樂大師武滿徹,同時,他的音樂哲學,亦深受John Cage的Avant Garde樂派影響。 我第一張擁有的坂本龍一的CD,是1989年的《Beauty》,這是一張糅合了日本及非洲民族音樂、電子音樂、Fusion Jazz、Rock、古典等多元化音樂元素,我覺得這是他成名後的最高峰傑作,《Amore》是我聽一萬次都不會厭的作品。 回帶看坂本龍一大概於2005年左右,替New Balance代言的一輯電視廣告,影片內,見全身黑西裝腳踢NB扶住一台單車,出入紐約的舊式工廠大廈,那個時候,坂本教授,雖然已是中佬一名,但他那頭杜拉格斯式分界的白髮,應該仍可以迷倒萬千美少女,我除了把那首主題曲《Ngo》長期放在iTunes內翻聽,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他是型爆輪的NB代言人,志明春嬌內的余文樂也望塵莫及。 一眨眼間,今年已經65歲的坂本教授,2014年因咽喉癌引退,稍作小休,謝絕公開演出後,很快已重出江湖,參與幕後工作,除了於2015年參與了奧斯卡大片《The Revenant》,以及《我的長崎母親》的電影配樂。 今年更推出個人全新專輯《async》(對上一張專輯《Out Of Noise》已經是8年前),與大家探索生與死的意義,一息尚存,永不言休。 我在YouTube看了他被NHK訪問的片段(有英文翻譯配音),發覺臉龐瘦削的他,的確滄老了不少,一頭銀髮,白得無可再白。 但談起他的新作品,他在新專輯內發掘的新聲音、以及幾件稀有的樂器珍藏,他又雀躍得像個帶點稚氣的年輕人,一時間,你會忘記了,坂本其實已經是一名65歲的古稀老人。 專輯由節奏極緩慢,BPM 70左右的《andata》展開,開首由鋼琴彈奏出簡樸淡然的旋律,後半部由教堂風琴換入取替鋼琴,配合背景的電子聲效及經處理的環境聲,有點莊嚴的宗教意味,教人心境平和。 《solari》用電子鍵琴,在中音域以八個小節的重複和弦進行,循環不息,期間滲透出像光影般的高音區的副旋律,結構充滿簡約的冥想意味。 《ZURE》的電子合成聲音,令人聯想起YMO時代的電子實驗作品,整首作品只重複了兩個和弦進行,中間加插不同的電子噪音和聲效。 坂本的鋼琴作品,向來備受法國新古典作曲家Erik Satie的影響,《ubi》又是另一個例子,哀傷的鋼琴旋律,重複如警號的鈴聲,襯托著電子樂器營造出的環境聲,有點像齣悲劇電影的場面。 簡約重複的鋼琴和弦,配合電子環境聲效,層層疊疊的人聲朗讀,成為了《fullmoon》渾然天成的聲音,也娓娓道出了此專輯的主題。“Because we don’t know …

坂本龍一《async》透過音符探索生死迷思 Read More »

Michael Jackson【Xscape】神級遺作 打入凡間

商業社會就是這樣,要賺,就一定要賺到最後的一分一毫,那管大家都可能已感到累透,開到荼蘼。 Michael Jackson離開了已經差不多5年,惦念著他的樂迷,包括我在內,當然仍然大有人在。 有關MJ而衍生的副產品,譬如再版再版再再版的錄音、書籍、音樂劇、紀錄片等等,繼續長賣長有,唱片公司、音樂出版商,怎可能對MJ這金礦坐視不理? MJ的未發表作品,更加是個金礦。 已經忘記了是在那裡看過的訪問,據說,當年MJ的創作全盛期,Quincy Jones為他監製了他音樂事業高峰的三大專輯:【Off the Wall】、【Thriller】和【Bad】,創作力澎湃的他倆,除了在製作每張專輯前,會起碼聽超過過六、七百首demo,然後,MJ也會為每張專輯,試唱試錄試製作大批歌曲,為每張專輯準備足夠可作挑選的「存貨」,隨時都有二、三十首。 所以也難怪,這階段的MJ專輯,差不多都像人家某某歌手成名後的精選作品。同時,你也會明白,以【Thriller】為例,為何人家一張專輯九首歌曲,可以有七首成為上榜單曲。 據說,在MJ的創作過程中,只要靈感一到,他就會找些樂手來,先做個創作大綱,然後,一邊試彈試唱,一邊尋找更多靈感。 Quincy Jones曾經在訪問中,便透露他們這一對金牌音樂拍檔,當年比喻這創作過程為「寶麗萊」,就是先隨意影下一大堆試拍,看看效果,然後才從中精挑細選,繼續鑽研、改良、重組。 暫時未有一個官方的數字,告訴大家MJ所遺留下來的音樂「寶麗萊」,數量究竟有多少,大家只可以肯定,數量肯定不菲。但當中涉及的音樂出版公司,關係相信亦錯綜複雜,要推出MJ專輯,相信要經歷重重關卡,說易行難。 於是,過去幾年間,就有不少「有心人」,將一些MJ的未發表作品,放上互聯網供大家欣賞。 事實上,這張最「新」專輯【Xscape】,已經是MJ離開後,第二張官方發表的遺作專輯,前作名為【Michael】,我認為出得有點倉促,就連專輯名字也欠缺誠意。 但話雖如此,專輯內仍有我當年極喜歡,被YMO (Yellow Magic Orchestra)唱出名堂的”Behind The Mask”,事隔多年,終於有機會聽到傳聞中的MJ原版,第一次聽到,震撼依然。 但說到專輯內的其餘作品,就真的是乏善足陳了,說到底,我認為太像是MJ的倉底貨,除了”Behind The Mask”,其他歌曲當年未被選上,作為次選作品,當中一定有其因由。 今回整張【Xscape】專輯合共只有8首歌曲,如果你購買的是iTunes的Delux版,還會包括了歌曲原版的demo,另追加一首特別混音,Justin Timberlake客串合唱部分的”Love Never Felt So Good”。 “Love Never Felt So Good”可能是整張專輯中,旋律最易討好又最易令人聞歌起舞的作品,尤其看過其MV的話,當中洋溢的快樂節拍,實在令人很難不喜歡這歌曲。 原曲demo灌錄於1983年,大概是Thriller推出後開始進行宣傳期間吧,那個時候的MJ,聲音仿如天籟。當年灌錄的demo之內,負責彈奏鋼琴的是Paul Anka,感覺上,像是個即興場合,唱者伴奏者雙方也來得相當隨意,活像是兩位老朋友,湊巧聚在一起,彈彈琴、夾夾歌,編曲簡單純粹,相信真的是一個demo錄音。 重新混音後,感覺上,大家都像與MJ回到【Off The Wall】專輯中,像”Rock With You” 那類教人無憂無慮的80年代,編曲上,那伴隨著電子節拍的悠揚弦樂聲響,明明是很80年代的士夠格的,但聽起來卻一點也不落伍,當然,加上了Justin Timberlake的合唱和音部分,整首歌曲更加是立即摩登起來了,Timbaland的監製功力,鬼斧神工。 “Slave To The Rhythm”是挾Sony旗艦智能手機上市廣告聲勢推出的作品,據聞在歐洲推出時宣傳鋪天蓋地,亦被用作廣告宣傳歌曲。原曲本來打算收錄於1991年的Dangerous專輯,被篩出來後,事隔20多年後,今天才再次重見天日。 我覺得即使是當年的demo,其實完成度頗高,現在聽起來也不覺落伍。當然,新版本的配樂高壓節奏編曲,令全曲來得更有氣勢。但MJ的叫喊口技,較為重手過火,聽得令人有點累,其實可以酌量減少。 有關此曲,網絡上還流傳了一個MJ與Justin Bieber的合唱版本,聽說出來的效果監製不滿意,所以未有收錄於專輯中,但有心的樂迷,卻剪輯了一個似模似樣的MV,在YouTube發佈。 想一睹原版MV的精彩演出的話,其實,MJ的官方YouTube VEVO頻道,有一個是來自Billboard音樂頒獎典禮的片段,當中,居然有一個用Hologram投射出一個虛擬MJ,配合現場舞蹈的演出的MV,像真度極高,十分精彩。 “A …

Michael Jackson【Xscape】神級遺作 打入凡間 Read More »

XSOL x 坂本龍一|太陽能發動下的電子音樂

坂本龍一今年已經62歲,YMO三子中,在樂隊解散後,除了是最活躍於樂壇的一位,就外表看來,他也應該算是保養得最好的一位了。 看來,一直未有退下過音樂前線,不斷開拓新領域,多年來,亦同時積極參與反核及環保等活動,可能就是他保持活力的秘訣。 差不多十年前,向來甚少找名人代言的New Balance,也專誠到紐約找他拍了一輯廣告,廣告中,已經是五十出頭的坂本龍一,穿起New Balance的型棍造型,絕對不亞於余文樂。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上個月,我和很多坂本的粉絲一樣,在他的Twitter帳號 @ryuichisakamoto 得悉他患上喉癌的消息。 同時,經理人公司亦宣佈,坂本將暫時停止所有工作,包括將不出席由他當藝術總監的北海道札幌國際藝術節。 坂本龍一拍廣告,向來都有一定的叫座力。 自2012年起,開始為太陽能工程企業XSOL當代言人,最近,這一輯相信是在紐約拍攝的廣告,可能是他暫別樂壇前的最後作品了。 廣告中,在鬧市中心的廣場一隅,工作人員先架建起太陽能發電設備,同時間,亦準備好多台古董電子樂器,搭建成一個臨時音樂舞台。 西裝筆挺的坂本龍一到場,頃刻間,一人分身有術,走到不同的電子樂器面前,逐一彈奏。 音樂風格,是典型坂本式的簡約電子,同一樂句,不斷重複,然後在每次重複中,加入不同的音樂元素。 音樂是純電子化的,背後發電,卻是太陽能量。 由電子音樂界的一代宗師,來為太陽能工程代言,忽然間,整件事就變得高科技得來,卻又同時充滿著人性化的感覺了。 主題曲方面,當然又是由坂本包辦,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到XSOL的官網下載。

坂本龍一 【THREE】碟評

由高中開始學聽音樂,坂本龍一的作品,我幾乎是每一張也是不會錯過的。 這張以「三」為題的近作(封面圖案卻像是個『川』字,也不排除可能有這含意),說的其實是三重奏,坂本教授再度夥拍曾經合作過Morelenbaum 2 / Sakamoto: Casa(如果你聽累了Lisa Ono,我鄭重向你推介此專輯)的巴西大提琴家Jaques Morelenbaum,再加上小提琴家Judy Kang,組成了這個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三重奏組合。 專輯所演繹的,清一色都是坂本龍一的經典舊作,俗語稱炒冷飯。但炒冷飯又何妨?心水清的樂迷,老早知道坂本教授已有前科。 的而且確,過去二、三十年來,他總是喜歡久不久就翻一翻櫃桶底,把好些陳年舊作拿出來作重新演繹,您可以批評他過度沉溺好自戀也好,可是,死忠樂迷如我者總是比他更樂此不疲地,像中了魔咒般,繼續照單全收。 事實上,坂本筆下旋律大部份都甚為簡約淺白、卻甚委婉動人,除了有點洗腦效果,更總有一股令人百聽不厭的魅力,每次聽,都像是第一次聽。 就以經典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主題曲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為例吧,由12/8拍子的前奏,進入2/2拍子的主題,整首作品,幾乎就只是一句旋律的重複變奏與伸延。反復再聽,你又卻會像被捲入旋渦般,被這首優美的音樂,一次又一次,重新帶入如夢般的意境。 除了多年前的純鋼琴版,這專輯內的三重奏版本,暫時已成為了我目前的最愛。坂本教授在拍子及速度的處理上,採取了一種較為隨意及緩慢的節奏來演繹。現場演出感較強,三人靠默契、隨即興、憑感覺來把關,大部份時間,都由鋼琴來牽動,大提琴與小提琴的造句、呼吸也與之相呼應,如天上行雲,反映在流水中的光影上。 專輯首軌Happy End,是坂本早期個人專輯及樂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 時代的名曲,他後來也多次以純鋼琴演繹,節奏向來輕快,但今回這個版本,速度卻是慢了差不多一倍。 坂本好像要將一份美食料理,從小碟分散在另一隻大盤子上,抽絲剝繭,要你慢慢地逐點逐點去咀嚼品嚐。 Tango一曲最初在Smoochy專輯出現時,是為電氣化的Bossa Nova版,後來,又出現過與大貫妙子合作的鋼琴配女聲版,當然也少不了後繼的多個純鋼琴版吧。 至於與這個最新版本類似的三重奏演出,其實已早出現在數年前坂本於歐洲演出的現場錄音內,之不過,在編曲上,前者較為隨意,今趟在樂器間的編排分工及旋律對唱上,則來得較為緊湊。每次聽此曲旋律,我感覺上都好像有新發現,藕斷絲連間,發現了小如一條毛髮般的差別,也會令我雀躍得可以。 在這個炎夏的星期六早上,天花的風扇在轉動,呷一口清茶,聆聽坂本這些動人的樂章,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意境,又是再多一次的「第一次」。 (原文刊登於MR雜誌2013年7月號)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YMO和Michael Jackson居然都有淵源?Behind The Mask第三度復活。

Behind The Mask又一次復活。 Behind The Mask這首經典歌曲,由Chris Mosdell與坂本龍一合寫,最早出現於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1979年的大碟Solid State Survivor之內,算是YMO早期的名曲之一,日後坂本龍一也曾多次作過重新演繹。 有趣的是,適逢當時Quincy Jones正在為Michael Jackson製作Thriller大碟,聽到此曲即驚為天人,於是Michael Jackson把原曲上加了幾段新旋律,寫好歌詞,準備收錄於Thriller大碟內。 但最後由於一些版權分配的問題,這首半製成的作品,未有收錄於Thriller大碟之內。 後來,Michael Jackson的鍵琴手兼音樂會音樂總監Greg Phillinganes於他的個人大碟Pulse(1985)內,重新演繹了Behind The Mask,這版本曾於美國的R&B流行榜上個第77位。 事有湊巧,後來Greg Phillinganes亦成為了Eric Clapton樂隊的鍵琴手,此曲及後亦被Eric Clapton看中,再次重新演繹,1987年,最高曾打上英國細碟榜的第15位。 原曲的電子舞曲風,到了Eric Clapton的手上,變成了另一回事,Hard R&B及較Bluesy 的曲風,加上Phil Collins的強勁鼓擊,Horn Section的Funky節奏,音樂真是神奇,放入了不同的調味料後,可以炮製出一個如此截然不同的版本。 最近,唱片公司將好些Michael Jackson的生前遺作,重新混音,並輯錄成大碟MICHAEL,其中,當年他曾經演繹過Behind The Mask的歌聲,再次重現人間。 一首32年前的舊歌,又再一次復活。只可惜,即使科技再先進,歷史卻永遠不能改寫,這位一代音樂巨星,我們只可透過這些音樂上的蛛絲馬跡,繼續懷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