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Pop

Depeche Mode | Memento Mori 

死亡帶給我們的覺悟 相信在樂隊Depeche Mode的字典裡,絕對無「大吉利是」這四個字。 新專輯取名《Memento Mori》,拉丁語的意譯,大概就是「緊記,人死就是必然」。 休隊6年,重新上路,經歷了成員相繼離隊,老拍檔Andy Fletcher猝逝,如今只剩下Dave Gahan和Martin L. Gore兩個救火的少年,樂隊成軍43年,今天成為了一隊二人組合。 事實上,多年來的Depeche Mode,都在走不同程度的暗黑路線,探索人性的陰暗面、人生所面對的生與死,在不同時代,時刻在提醒著亂世中的我們,要時刻警醒。 今回,經歷疫情的衝擊,樂隊更毫不忌諱地,徹底地探討有關死亡這主題,雖然沉浸在死亡的主題中,但歌曲卻沒有來得太哀傷,反而令我在音符之間感到,二人對生命的希冀。 專輯以黑暗死亡的〈My Cosmos Is Mine〉展開,冰冷的電子低音,像被觸電時發出的撕裂噪音,當主音DG的旋律進入,卻像劃破長空,馬上打開了一個元宇宙。 〈Wagging Tongue〉以懷舊的合成器sequence展開,似是DM向其偶像Kraftwerk致敬的聲音,DG與MG二人的副歌合唱,聖詠般的旋律,令本來機器式的編曲,頃刻充滿血與肉。 〈Ghosts Again〉本身已是令人朗朗上口的旋律,中板synth-pop的樂風,節拍及編曲亦有著Depeche Mode80年代末既年輕又當紮時代的活力,更容易令人一聽上癮,耳朵無限loop。 〈Don’t Say You Love Me〉氣氛卻轉向愛比死更冷的冷酷異景,慢板如進行曲的節拍,歌詞充滿電影感,令我聯想到由鬼魅進行中的婚禮。 〈My Favourite Stranger〉曲式和編曲有點像回到80年代末時期的DM,帶點Punk及工業音樂風格,旋律只有寥寥一段,不斷重複卻令人洗腦。 〈Soul with Me〉是MG獨腳戲,據作者說,歌曲糅合了好幾種音樂風格,由Pet Shop Boys到Beach Boys,和弦上更參考了Kurt Weil的作品,副歌部分更明顯地受到騷靈音樂的薰陶。 〈Caroline’s Monkey〉作品中充滿隱喻,反覆的自問自答,探索的毒品對人的影響;異曲同工的〈Before We Drown〉,歌曲同樣描述酗酒及毒品對精神的摧殘,亦是兩位主音另一次的完美結合。 〈People Are Good〉是DM經典〈People Are People〉的精神延續,受Kraftwerk風格影響的電子樂風,再滲入工業音樂風,如今來得更成熟沉實。 〈Always You〉充滿層次的音樂結構,逐步架建上去,擴展到副歌部分,演變出一個宏大的音樂構圖。 〈Never Let Me Go〉以噪音音效的電結他為主要骨幹,有點Post-punk的意味,非常糜爛。 〈Speak to Me〉來到專輯尾聲,主唱者像在靈魂出竅,在天花板上俯瞰著頹廢的自己,音樂推進高潮,無邊的思緒,隨著電波聲效飄散到空氣裡。

U2 | Songs of Surrender

超近距離,重新認識U2 40首經典歌曲 樂隊成軍47年,U2把40首經典歌曲,編曲上盡量把棱角磨平,轉了些chord、部分歌曲降低了key、甚至是改動了少許歌詞和旋律。 伴隨著主音Bono歌聲的,只是簡單的acoustic guitar、輕巧的drum set、鋼琴或電鋼琴為主,間中加入少許輕量級和音、弦樂及銅管樂。 向來,無論是錄音室或現場演出,U2總是給聽眾一種larger than life的感覺,處處都顯出他們是一隊天團級的搖滾勁旅,而事實上,樂隊編曲的靈魂人物the Edge,亦素以擅長炮製錄音及結他音響技術效果而見稱。 但這一次的音樂回顧,the Edge一手包辦所有重新編曲,卻非常忍得手,近乎去蕪存菁。 類似的演繹手法,不禁令人想起90年代,曾經風靡一時的MTV Unplugged現場錄音系列。 《Songs of Surrender》分別推出了一套4張唱片的豪華版,以及2張唱片的普通版。豪華版的4張唱片,分別以U2四位成員的名字命名,相信是每人各自的選曲。 聽罷卻感到,與其說這次U2的音樂回顧,其實更像是樂隊靈魂結他手the Edge,以及與主音歌手Bono,兩位音樂知己唱雙簧的促膝對談。 至於樂隊另外兩位成員,低音結他手Adam Clayton和鼓手Larry Mullen Jr.,都只作有限度或被動參與(把舊錄音重新混音),話說鼓手Larry因傷患而未能參與。 我一口氣在一天內,分幾次把40首歌聽完,事後,我對每首歌的似曾相識但又有點距離這感覺,初時,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畢竟,U2的歌曲,陪伴著我有數十年,期間Bono歌聲的變化,由早期帶少許Punk Rock的狂野,到中後期,聲嘶力竭地飆高音時的雄渾爆發力,一直都在變化。 現在,當聽到62歲的他,嗓子成熟之中,雖然仍帶點火,但當演繹早期少年輕狂時期的作品時,感覺上,難免覺得有點抽離。 畢竟,向來被人覺得對世事不平則鳴的U2,對世事的看法,一定有所改變,因為世局翻天也老早不知翻了多少次,甚至乎,為此,Bono索性把部分歌詞修改了。 但請不要誤會,40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重新再造,其實都很動聽,Bono亦好像在以最接近聽眾的距離,以親密的歌聲,來與我們進行交流。 聆聽的時候,我聯想起我在愛爾蘭入住過的一家小旅館的情景,晚飯過後,在升著火的火爐客廳裡,有一頭的牧羊犬躺臥在地氈上,屋主微笑地問我:「朋友,要來杯威士忌嗎?」

2008《Fearless》vs 2021《Fearless (Taylor’s Version)》

曲目幾乎是一樣的兩張專輯,前後相隔13年,樂迷仍會願意埋單嗎? 說的是Taylor Swift的「新作」《Fearless (Taylor’s Version)》。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與前經理人的續約談不合攏,於是被前經理人把她的舊作版權,刻意全數賣給與她素有私怨的樂壇大鱷。 因為仍然擁有所有作品的出版權,於是,在兩年前,Taylor Swift決定把這批被賣掉的舊專輯,逐一重新灌錄。 Taylor Swift的鐵粉甚多,支持她把舊作重錄的聲音甚眾。更何況,她近期的兩張專輯《folklore》和《evermore》,音樂更見成熟,口碑甚佳,收納了不少新一代樂迷。 千呼萬喚,Taylor Swift第一張推出的重灌舊作專輯,先揀來她在19歲那年推出的第二張專輯《Fearless》,這可說是她的成名作,當年亦平地一聲雷,奠定了她成為鄉村搖滾界新星的地位。 我個人並非鄉村搖滾樂迷,但Taylor Swift的歌曲,卻成功吸納了像我這類主流流行樂的樂迷,無論你是那個年齡的樂迷,聽她的歌,除了琅琅上口的輕鬆旋律,你總難以不被她活力充沛的能量感染。 基本上,整張《Fearless (Taylor’s Version)》專輯內的編曲,與原作《Fearless》都幾乎一模一樣,每首歌也是原Key重唱,就連樂隊及和音,都差不多是同一班底。 Taylor Swift的動機,明顯不過,她就是要讓「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因為基本上真的是舊作重錄,那,這張「新」專輯的賣點在那裡? 年輕時的她,歌聲甜美而充滿爆發力,如今重新演譯舊作的時候,無論唱功和情感的掌握上,她也來了幾個翻的大躍進,每到副歌部分,聲線來得更剛強、更有能量。 事實上,近年Taylor Swift的作品,開始走獨立搖滾的路向,2021年版的《Fearless (Taylor’s Version)》,雖然編曲與2008年的《Fearless》一式一樣,但歌手樂手的演繹,卻微妙地,令歌曲產生了迥然不同的化學作用。 《Fearless》、《Love Story》、《The Way I Loved You》、《You Belong With Me》等當年上榜的大熱作品,可以明顯地令你聽得出,Taylor Swift的歌唱技巧,已提升到另一層次,從前彷似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她,如今已變得世故起來,聲線更是剛中帶柔,變得更搖滾。 畢竟是不同時代的錄音,整體而言,新錄音在樂器的聲音效果上,亦顯著地有更強的層次感,低音結他的聲效更是火候十足。 我聽的是24-96的HD Tracks,尤其感到Taylor Swift如脫胎換骨的溫暖歌聲,感染力加持。 除了原作的19首歌,亦追加了一首未有收錄在當年《Fearless》中的同期舊作,《Today Is A Fairytale》當時只收錄在電影原聲專輯,是一首中板的Country Pop,旋律、歌詞和歌手的聲音都點到入心,難怪當年成為了Taylor Swift第一首打上流行榜冠軍的作品。 此外,最吸引樂迷的是,還新增了6首於差不多同期創作(2008年前後),當時沒有收錄進《Fearless》專輯內,被稱爲”From The Vault”的舊作。 6首舊作雖然並非重新演譯,但旋律曲風和編曲上,還是保留了接近2008年那個時空、較接近主流鄉村搖滾的Taylor Swift的聲音。 找來了Maren Morris搭檔和唱的《You All Over Me》,是回歸鄉村搖滾歌謠之作,兩把聲音的和音重唱,旋律逐步推進,副歌部分感情尤其細膩,令人聽出耳油。 …

2008《Fearless》vs 2021《Fearless (Taylor’s Version)》 Read More »

《McCartney III》 一個人一隊Band

要數創作生命最「長壽」的音樂人,我認為,非Paul McCartney莫屬。 Macca (英國人普遍對Paul McCartney的暱稱)15歲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他的創作夥伴John Lennon ,之後Beatles的豐功偉績,相信不用我多作詳述。 1970年Beatles 解散後,Macca成立過樂隊Wings,期間亦繼續推出過多張個人專輯,創作無間斷。現年78歲的他,去年年底推出了他的第15張個人專輯《McCartney III》。 先補充一下,但凡是以《McCartney》為名的專輯系列,每一張都是Macca一人分飾多個角色,以多軌混音製作的家庭錄音,是真真正正的One Man Band作品。 雖然橫跨50年,但到目前為止,《McCartney》只推出了三張專輯,而每一次推出的年份,其實都別具象徵意味,同時,亦與他的人生重要歷程有關。 第一張《McCartney》,在1970年推出,那一年,Beatles 剛剛解散,Macca正準備重新出發。 到了《McCartney II》,推出的時間則在1980年,那一年,他的另一隊樂隊Wings亦正醞釀在翌年正式解散。 到了2020年,Macca雖然已經無Band可散,但對於全球大部人來說,這可能是極之難忘的一年,包括他在內。 Macca見反正要長時間逗留在家,於是,便萌生了在家中展開製作《McCartney III》的念頭,前後花了差不多四個月,躲在他位於Sussex家附近的農莊錄音室中,One Man Band把專輯完成。 雖然並非技術超棒的樂器高手,但Macca卻有本事彈奏多種樂器,加上多軌電腦錄音的協助,成就了他的一人樂隊自家製作。 事實上,三張《McCartney》系列的專輯,雖然都有一種像Demo錄音的粗糙感,但卻因為情感真摯,歌曲都有著一股令人聽得嘴角會帶著會心微笑的魅力。 從好幾個專訪中得知,當初獨自創作這個《McCartney》系列時,Macca都會努力嘗試,擺脫他與同期其他音樂單位創作時的風格。 《McCartney》相對較為刻意地擺脫Beatles的影子,嘗試尋找樂隊聲音以外的另一個輕搖滾方向;《McCartney II》則作了較多的實驗性嘗試,包括電子音樂,旋律上,也試圖擺脫他經常被人詬病的靡靡之音。 雖然,作為四分之一的Beatles,而且是靈魂人物,要在作品中完全擺脫Beatles的影子,實在太過艱難,這張專輯也毫不例外。 到了今回的《McCartney III》,Macca反而變得較隨意,整體上,作品也貫徹了他一向Happy Go Lucky的性格,同時,他又好像要一口氣把每件私人珍藏的樂器,逐一拿出來彈一遍,因此,專輯內的編曲,樂器的多樣性,層次感亦相當高。 作為專輯的序曲,幾乎是純音樂的《Long Tailed Winter Bird》,略帶Celtic曲風的Folk Blues,以旋律如刀鋒般銳利的Guitar Lick開首,重複地彈奏,然後不同的樂器加入,不斷推進,然後,一段和唱“do you, do do do you miss me?”像忽然從天而降,歌曲的規模繼續不斷擴張。 《Find My Way》是專輯的第一首主打歌,在MV中,見到Macca一人分飾多角角色,在錄音室內滿場飛,彈奏了多種樂器,歌曲旋律和歌詞,都洋溢他一貫的樂天性情,是Macca在疫情中試圖為大家打打氣的快樂歌曲。 Beatles樂迷一定知道,Macca當年就是樂隊中的低音結他手,在一個訪問中得知,他收藏了一支古董Kay M1 Upright Bass,是當年Elvis Presley樂隊中的低音結他手Bill Black所擁有。在《Pretty …

《McCartney III》 一個人一隊Band Read More »

搖滾公路真心英雄Bruce Springsteen

Bruce Springsteen今年71歲,最近,我除了在Netflix看過他在2016年,現場演出的獨腳戲《Springsteen on Broadway》,還有就是留意到他近年陸續新作推出,螢幕上,他的身形一貫健碩如牛,聲音亮如洪鐘,「波士(The Boss)」這個綽號,依然匹配。 老實說,當年我對他在1984年推出的大熱作品《Born in the U.S.A.》,那時少不更事的我,最初以為那只不過大美國主義者的校歌,到後來,我買了一套五張黑膠片Box Set的Bruce Springsteen & The E Street Band Live/1975–85,我才重新發現「波士」歌曲中的魅力。 Bruce Springsteen的現場演出,聽到他像震遍整個場館的歌聲,總能夠給你一股很振奮人心、很在地草根的美式搖滾氛圍。 他歌曲的旋律並不艱深,他的歌詞,敘事手法亦十分平實。歌曲中描繪的人物,往往就是普羅大眾,尤其是那些在每天在苦幹,追尋美國夢的藍領階層,此外,還有不少在大城市中被遺忘的小人物。 他的歌曲,間中也會有對社會的控訴,但更多的時候,他是會透過歌曲給大家打打氣,難怪有不少美國樂迷,都會視他為搖滾音樂的人民英雄。 《Letter to You》是他的第20張個人專輯,今次再次聯同他的長期拍檔,The E Street Band這音樂班底,一起在他家中的私人錄音室,花了四天的時間灌錄,歌曲的編曲甚至是部分的創作,都是半即興下完成,因此,整張專輯都富饒現場氣氛的活力和空氣感。 有別於迷戀永遠28歲長青不老的香港歌神,Bruce Springsteen卻展現出屬於他那個年齡與資歷應有的感性,由向已故舊樂隊的隊友致意啟發,專輯中,他亦同時探討生與死、年老、人生懊悔等等生命課題。 但不要誤會,整張專輯,風格上卻未有流露太多的傷感,反而是充滿能量,有樂也有怒,部分歌曲,會讓你感到仿如置身音樂場館,想舉手隨著節奏一起吶喊。在這個迷失的時代,「波士」試圖透過搖滾力量,為大家帶來一點實實在在的心靈安慰。 《Janey Needs a Shooter》、《Song For Orphans》和《If I Was the Priest》,無論是旋律和編曲,當中的口琴聲、hammond organ聲、slide guitar、以致是「波士」嗓音的演譯風格,都充滿著一股70年代搖滾的懷舊氣氛,亦有濃濃Bob Dylan薰陶下的情懷,當然,「波士」的能量感卻是十級加持,副歌部分更是分外振奮人心。 「波士」組成E Street Band前,其實還有另一隊樂隊Castiles,但去年,除了他以外,最後的一位成員也離開了,於是,他真真正正成為樂隊的《Last Man Standing》,同時間,《Ghosts》又是對另一位離去的樂隊成員的懷念, 《I’ll See You in My Dreams》基本上就是將懷念摯友的心情,化解成一道心靈雞湯。 專輯主題曲《Letter …

搖滾公路真心英雄Bruce Springsteen Read More »

Madonna Madame X 流行女皇回歸凡間

人始終會老。 問題是,如果,那些年,你曾經是走在潮流尖端,然後榮膺潮流教母,受到萬人景仰。 今年,你已經過了60大壽,你還很努力在開山劈石,尋找新的聲音,試圖再與天比高,你還要繼續四出巡迴演出,跳跳紮紮,演出巴辣。 人言可畏,對你批評得毫不留情的大有人在,因為,這是娛樂圈,不是樂壇。 但奇怪的是,可能是男女大不同的關係,年紀比你大,還在活躍樂壇的Bruce Springsteen、Mick Jagger,卻會被稱讚是老而彌堅。 說的,正是剛剛推出第14張專輯《Madame X》的Madonna。 我是喝MTV奶水長大的那個時代的樂迷,當時的音樂影像,重新定義了不少流行音樂人的形象,亦幾乎改寫了整個流行音樂史。 印象中,在當時的電視公仔箱,音樂錄像響起,其中最令大家為之雀躍的幾個名字,除了Madonna,就是已經先後作古的Michael Jackson和Prince。 如今,只剩下Madonna還在單打獨鬥,想起這刻,難免有點唏噓。 在今年的Billboard Music Awards中,60歲的Madonna,在後台遇上青春無敵的後起之秀K-POP少男組合BTS,在社交媒體上載合照後,居然有網民留言“LEGENDS MEET LEGENDS”。 我不知道,當年Madonna如日方中,像面前20多歲的BTS的那個年紀的時候,是否已有資格被封為LEGENDS? 我只知道,在屬於年輕人的流行音樂的世界,的確歲月不饒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亦一定是真的,這個世代,K-POP的確已經席捲全世界,包括美國。 可是,這麼多年來,我依然欣賞Madonna無論在形象,以及音樂品味上的勇敢嘗試,看她絕對超越了她那個年紀的體力的飛躍舞台演出,這麼多年來,試問有誰還可以比她更光芒四射? Madonna實在沒有像大部分在享受「收成期」的樂壇中人般,每次出場,隨便唱幾首經典歌就可以了事,有留意到的話,都知道她每次推出新專輯後的巡迴演出,依然是以新主題新形象新歌曲作主打。 不要說與她同期的,即使是她的後輩,環顧整個樂壇,我真的找不到多少名歌手,這麼多年來,可以比她更多堅持更加賣力。 Madonna的對上兩張「近作」,《MDNA》(2012)和《Rebel Heart》(2015),同樣被不少樂評批評為「口水多過茶」,銷量亦每下愈況,插水式下降。 如果你問我,Madonna近十年來的作品,相比起全盛期的她,實在需要更多時間去消化,有些作品,初聽時,你甚至會覺得不知所措。 而事實上,近兩三年,除了世界巡迴演出,這位昔日的Material Girl已經深居簡出,住在她於葡萄牙里斯本的城堡,試圖吸收不同的養分。 流行女皇回歸凡間,為小眾發聲。 新專輯取名《Madame X》,據說,這個名字,是源自Madonna在19歲時,舞蹈老師給她的暱稱。 這張專輯推出前,Madonna已煞有介事地,宣稱她這名戴上一邊眼罩,如獨眼龍海盜化身的Madame X,是一名出沒在世界各國、擁有多重身份的特工,她隨時可以以一名舞者、馬術師、教授、修女、歌手、老師、國家元首等等的角色出現。 有不少樂評人批評Madonna的Cosplay概念故弄玄虛,老實說,這張新專輯《Madame X》,我也聽了超過一個月才開始「入戲」,但我卻聽得出她的用心良苦,在專輯的概念上所尋求的突破。 這可能是Madonna目前為止,在語言上及音樂風格上最多元化的專輯,整張專輯亦涵蓋了Latin民族風、Reggaeton(Hip-hop與南美音樂的混種)、Fado(葡萄牙怨曲)、EDM、Disco、Art Pop等等不同的元素,語言上,除了英語,當中還夾雜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大家還記得La Isla Bonita嗎?)。 《Medellín》是為專輯打開頭炮的第一首主打歌,Madame X與哥倫比亞新晉歌手Maluma合唱的歌曲,全曲充滿南美風情,是她徹頭徹尾對南美音樂的愛的呼喚。 《Dark Ballet》以像特務電影般、充滿懸疑的序曲展開,音樂到達中段,卻像如夢初醒,急轉成電子管弦樂曲,背景彈奏著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組曲,Madame X則成為一名舞台上的說書者。 《God Control》以Gospel Choir的聖詠展開,然後歌曲卻變成Daft Punk風格的電子舞曲,後半部更出現了弦樂伴奏下的Vocoder歌聲,有點70年代的士夠格的聲色犬馬味道。 《Future》找來了美國年輕一代的rapper Quavo合作,歌曲內容涉獵到弱勢群體的抑壓,歌曲風格糅合了Reggae、Hip Hop及流行舞曲。 《Batuka》是一首深受位於非洲西岸的佛得角(Cabo Verde)共和国民族歌曲影響的作品,歌曲以民族合唱吟詠,以及如傳統軍鼓般的敲擊樂作骨幹,伴奏的是清一色女性的Batukadeiras Orchestra,歌曲充滿革命歌曲的意味。 《Killers …

Madonna Madame X 流行女皇回歸凡間 Read More »

Taylor Swift 給我所愛過的男孩們

「想心情持續美好,就要多接觸那些終日都充滿陽光感的人。」 所以,實不相瞞,在我的私房Energy Boost Spotify Playlist上,永遠都有幾首Taylor Swift的歌。 但拜託,請不要笑我這位大叔,為何幾十歲人還會喜歡聽Taylor Swift這類的Bubblegum Pop,其實,對於我來說,正所謂好音樂就是好音樂,為何偏要有年輕或老餅、另類或主流之分? “We don’t stop listening to new songs because we grow old; we grow old because we stop listening to new songs”。 我不怕老,但我卻很怕因為自己老了,而開始拒絕聽新歌新樂手新樂隊這心境。 當然,我知我知,Taylor Swift距離新人這身份,好像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兒。 14歲出道,今年過後才滿29歲,雖然已經不再是小妹妹,但在音樂的世界裡,她依然展現出一副活力充沛的氣息,青春,還是無敵得可以。 表面上,她是徹頭徹尾的一名金髮甜姐兒,但不要以為Taylor Swift的音樂世界只有糖衣包裝的歌曲,她的音樂世界中,其實也經常有話要說,而且直話直說,包括叫她的舊愛「唔該過主」、支持LGBT,甚至是政治議題。 我最欣賞她的,還是歌曲中經常貫注著極高的能量值。從鄉謠歌手轉型後發表她的第5張個人專輯《1989》,她的作品的流行值亦同步倍增,全球售出1000萬張銷量,在這個唱片市道,證明了好歌有市。 《1989》推出的3年後,她發表第6張專輯《reputation》,一反甜姐兒的形象,歌曲來得更反叛、甚至帶點陰暗面及咄咄逼人。專輯依然暢銷,第一個星期便售出了超過120萬張,成為美國第一名擁有4張首週百萬銷量的專輯的歌手,《reputation》雖然整體銷量不及《1989》,但卻已進一步奠定了Taylor Swift在流行樂壇的一姐地位。 今年尚未生日,執筆之時她還是28歲,Taylor Swift推出了她的第7張專輯《Lover》,依然是繼續走主流的Synth Pop及Pop Rock路線,音樂充滿她一貫的躍動能量。 見到專輯主題《Lover》,已可顧名思義,再加上封面照片如粉紅色棉花糖的雲層及大藍天,相信大家已可猜到這專輯,不會再走《reputation》的沉鬱路向,今次是再次貫注正能量。 《Lover》這專輯破了Taylor Swift的個人紀錄,創作力澎湃,一口氣帶來了18首新歌。部分歌曲內容,依然不失青春少艾的情情愛愛,但花開花謝本無常,男友多如天上繁星,Taylor Swift透過這張專輯,對她精彩的愛情路,來一次更豁達的自白。 為專輯打開序幕的,《I Forgot That You Existed》是一首像是受到Ed Sheeran流行電子搖滾曲風影響,節奏輕快跳脫,歌詞亦一派輕鬆自若的調侃態度。 《Lover》專輯中的主力音樂製作人是Jack Antonoff,他和Taylor …

Taylor Swift 給我所愛過的男孩們 Read More »

他他他都是他,一個人的床頭歌 Jacob Collier

拜託,請先不要和我討論宗教,但我真的相信,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所謂天才或神童,他/她們像是與生俱來、近乎是超人般的才華與智慧,可能是累積自輪迴過不知多少回的人生旅程的成果。 當然,後天的努力,還是很重要的。 大概是五、六年前的2013年吧,第一次我在YouTube上,聽到Jacob Collier的獨腳戲音樂才藝表現,他重新編曲和演繹了Stevie Wonder的名作《”Don’t You Worry ’bout a Thing》,他除了施展了分身術,一手包辦所有聲部的Acapella(無伴奏合唱),還彈奏了超過10種樂器(琴鍵、結他、低音大提琴,以及大量敲擊樂),整個錄音錄影製作,都是在這位還是與父母同住的少年家中寢室中進行,所有的前期後期錄音錄影都是他他他和他,那一年,他只有18歲。 最令最我驚訝的,除了是Jacob Collier演奏多種不同樂器的技巧,以及聲樂演唱的能力(是的,他14歲已經以全英國最高分數考穫聲樂8級文憑),就是他對和聲的敏銳觸覺,他有一股old soul。 YouTube上有不少自家製的Acapella影片,但在Jacob Collier自家製的音樂影片中,你卻會發現,他在那些多聲部的編曲上,花了很多心思,把原曲的和弦結構和進行,改頭換面、煎皮拆骨,反轉再反轉去重新組合。 若非對和聲學擁有相當深入的理解,以及除了古典音樂之外,對爵士及騷靈音樂也有廣泛認識,一般人很難會懂得爲旋律配搭到這麼結構複雜又到位的和弦。 或多或少,這相信與Jacob Collier成長於音樂世家不無關係。他的母親Susan Collier是在皇家音樂學院任教的小提琴手和指揮,他的祖父,亦是同校的小提琴教授。 Jacob Collier曾經在一篇訪問中透露,小時候,他在家中的娛樂之一,就是全家人一起「玩」無伴奏和聲合唱,Bach chorales就是其中之一(這正正是和聲學的寶典哦)。 話說在YouTube上發表的大批改編作品大概一年後,2013年,他被名監製Quincy Jones發掘 (一手捧紅Michael Jackson的就是他),形容他為Stevie Wonder的接班人,除了簽約他成旗下藝人,還邀請他遠赴瑞士,到Montreux Jazz Festival觀摩。 兩年後,2015年,Jacob Collier已經有機會踏足Montreux Jazz Festival舞台,這全球最多歌手雲集的爵士音樂節中,與兩大爵士琴鍵高手Herbie Hancock及Chick Corea同台演出。 期間,Jacob Collier亦因為成為了YouTube紅人的關係,受到當時還是在MIT Media Lab當PhD研究生的Ben Bloomberg注意,主動聯絡他,想為他的多聲部無伴奏和聲,研究出一套專屬的軟件和硬件harmonizer,好讓他即使在現場演出,依然可以一人分演多個角色。 這個音樂科技實驗的合作項目,最後在2016年,促成了一場在MIT演出的音樂會,整個演出的前因後果,亦被製作成紀錄片《Imagination Off the Charts: Jacob Collier comes to MIT》,如果你喜歡音樂又熱愛科技如我,這是一個值得欣賞的熱血音樂製作。 除了演繹人家的經典作品,Jacob Collier也有創作自己的歌曲,2016年,Jacob Collier終於推出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In My Room》,一如他過往在YouTube的所有演出,他依然是繼續一手包辦所有歌曲的演奏、演唱、製作和錄音。 這是名副其實的床頭歌,在Jacob …

他他他都是他,一個人的床頭歌 Jacob Collier Read More »

三個你要經常聽新歌的理由

「這個年頭,大概已沒什麼新歌/新樂隊/新歌手值得聽吧。」 這句話,我覺得比粗口(髒話)更難聽,年輕的時候,聽到年紀比我大的朋友或長輩對我這樣講,那個時候,我就已經很害怕,自己有天會變成有這種想法。 到我年紀稍長,我發覺我身邊的同輩,有些已經成為「資深」樂迷的,也開始每隔兩天就嚷著「新不如舊」這類話,可是,我卻對這種想法更愈來愈抗拒。 本來,聽音樂是很個人的選擇,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大同。但相信大家都會觀察到,絕大部人,大概過了30歲後,就會開始集中只聽自己習慣聽的音樂品種,甚至是,只重複地自己從前喜歡聽的曲目,我個人是覺得很可惜的。 人的耳朵有沒有惰性?當然有。 隨著人的年紀愈大,我們的耳朵,會偏好地只選擇聆聽自己熟悉的聲音,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你的耳朵,其實是需要不斷尋找一些新衝擊,甚至是,你間中要挑戰一下自己的音樂底線,才可以令你的腦袋持續活躍,保持年青。 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醫學院之一,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家名學府,也有從事不少音樂治療,以及音樂與腦神經關係的研究。 話說某天我無意中從該醫學院的網頁,讀到一篇題為”Keep Your Brain Young with Music”的文章。文中指出了音樂與腦健康的密切關係,我們可以需要透過聽歌,或者是彈奏樂器,用來替腦袋做運動,所聽所彈奏的歌愈不熟悉愈好,音樂結構愈複雜也愈好。 先不要說音樂對治療高血壓、焦慮、痛症等等的潛在功效,早有不少研究指出,音樂具備可提高集中力、記憶力、精神警覺性等等「補腦」效用。 稍稍學習過音樂的朋友們,大概亦會知道,音樂其實具備相當的數學性,音符與音符之間、和弦結構、節奏拍子,其實都是數字遊戲,而且具備一定的邏輯,以及如建築美學般的結構。 當你在聆聽的時候,即使沒有刻意地、具意識地去消化音樂,可是,你的大腦,其實會自動自覺進行運算。因此,但凡結構和節奏愈複雜、你的耳朵愈不熟悉的音樂,你的大腦就會被逼進行更繁複的運算,你亦需要更多的「腦力」,這情況,就有點像幫腦袋做伸展、做健身運動。 Johns Hopkins醫學院更曾經使用fMRI,掃描多副聆聽音樂期間的大腦,學者們發覺,爵士音樂對腦袋不同領域,尤其可以產生多種不同刺激。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爵士音樂除了具備即興性,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連串性較難估計、同時亦經常會出現令聽者不易捉摸的複合節奏,因此,這些聲音對腦袋運算力的考驗,難度亦相對更高。 但你其實不用刻意選擇聆聽爵士樂,研究指出,只要聆聽不熟悉的歌曲,甚至是對耳朵有一定挑戰難度的音樂,都可有助令你的腦袋保持年輕。所以,經常發掘新歌來聽,同時打開你的耳朵和腦袋的伸展性,才是最重要。 類似有關腦神經與音樂的研究,在2009年的紀錄片 My Music Brain 中亦有作過深入討論。由於對這方面的研究充滿好奇,再加上作為一名出色音樂人,Sting亦曾經自動請纓,把他的腦袋被fMRI掃描,讓科學家們研究一下這位音樂天才的腦袋,究竟是如何運作。 Sting亦曾經指出,踏入50歲後,為了保持腦筋活躍,他積極嘗試駕馭一些難度較高的樂器,譬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古樂器Lute (魯特琴),並且嘗試推出古典音樂風格的專輯。這可能是今年已經67歲的他,依然保持極佳音樂造詣狀態的原因之一。 接觸新音樂雖然很重要,可是,間中懷緬一下,聽一些從前喜愛的歌曲,也是一件美好事。事實上,我久不久也會把一些自己珍藏多年的舊唱片拿出來聽,一下子間,就像回到昨日美好的日子,那種感覺,其實很美妙。 再者,因為年輕時對大部分作品的認識有限,現在加上互聯網發達,上網找資料容易得多,於是,若果想重新認識一些經典作品,現在就可以用更加抽絲剝繭的角度去欣賞了,樂趣當然又是截然不同。 這個年頭,由於有了Apple Music、Spotify,或者是我最近終於入局的Tidal,無論是你要「主動地」,或甚至是「被動地」發掘新歌來聽,都變得輕而易舉。 音樂串流平台的推薦歌單,我覺得簡直是一個奇妙旅程,今時今日,大家都可以輕易地隨機發掘未聽過的新歌,音樂世界,更是無遠弗屆。 當中,三個音樂平台我也有使用,我認為Spotify的推薦最知我口味,但長期只聽Spotify的歌單,卻可能會令我有音樂偏食的情況。 此外,我亦見到網絡上有人批評Tidal背後的algorithm運作不夠完善,派給你的歌曲間中並非你所要求的品種,譬如你已經說明要聽純音樂,還會給你推薦有歌詞的歌曲。 可是,反觀Tidal的推薦歌單,往往卻給我較多驚喜,無論是音樂種類,抑或是樂手的名字,都有好些較冷門的選擇,我亦喜歡在他們的Staff Picks歌單中隨機地尋寶,話說回來,我發覺Tidal對新晉歌手尤其寵愛有加。 最近Tidal給我的推薦歌單,便包括了只有18歲的英國獨立女歌手Arlo Parks的Cola,剛20出頭的爵士樂界神奇小子Jacob Collier、已經不再是新人但新專輯依然給人驚喜的Esperanza Spalding、集Soul/Funk/R&B/Blues於一身的Deva Mahal、美國EDM-pop二人組The Chainsmokers、College Rock樂隊The National等單位及歌手的新曲,這種體會,就像在沒有任何前設的期待下,走進了一家少許陌生,但是充滿驚喜的音樂超級市場。 今天開始,我建議你每天最少一次,走入一家陌生的音樂超級市場,隨機地聽一首新歌,我不敢保證能夠保持你的腦袋年輕,但最低限度,一定能拓展你的音樂品味和欣賞聽力。 參考文章:Johns Hopkins Medicine:Keep Your Brain …

三個你要經常聽新歌的理由 Read More »

午間音樂小聚 @KEF Music Gallery Central

中學時代,因為家裡沒能力負擔,亦沒有空間和資格玩什麼Hi-Fi,於是,我就像《無間道》裡面的陳永仁一樣,經常在旺角深水埗一帶的音響店打躉(那個時候還未流行影音這回事)。 那是80-90年代,香港人的生活節奏還沒那麼緊張,音響店內的叔叔,即使明知我是來「混吉」的塞豆窿,依然不介意播我帶來的唱片或者錄音帶。 記得,有位叔叔說:「反正我都係喺度企啫,有人陪我吹下水,幾好。又話唔定,你大個咗,會有錢嚟幫襯我呢?呵呵呵。」 此外,中學時代,我亦是學校音樂室的地霸,與音樂老師混熟後,經常會趁午飯時間,到音樂室炸機。 後來,我當了學校銀樂隊的隊長,有音樂室的鎖匙,假期的時候,音樂室便成為了我的私人音響室。 播放音樂的器材不一定要很昂貴貴,可是,有一個可以讓你肆無忌憚炸機的空間卻很重要,但我相信,對於一般香港人來說,這是一個奢望。 現在我年紀大了,家裡有了可以播歌的私人空間,之不過,我還是念念不忘在人家的「場」炸機的日子。 可惜,時代不同了,因為土地供應的問題,這個年代的音響店叔叔,未必可以像我那個年代的叔叔一樣,有這樣的閒情,招呼入來「齋聽」半小時的街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購買音響器材,絕對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可以下的決定,消費者除了會經過三番四次的考量比較,看完又看,心思思,再看完又看,之後又會問朋友、問Google、問YouTube。 如果有家室的,最後決定行動之前,你又要諮詢家人的意見,入紙申請,尤其是,如果你這套音響,是打算放在客廳內的,那就肯定不是你一個人可以話事的決定了。 幸運地,我因為廣告行家的介紹(朋友H是負責這個品牌的廣告公司老闆),認識了KEF這個我從小就恨到發燒的品牌的朋友。 於是,我現在不用再在旺角深水埗一帶的音響店打躉,我會直接到位於中環的KEF Music Gallery炸機。 我實在太懷念當年我會趁午飯時間,拿著飯盒,躲在學校音樂室炸機的時光,雖然只是短短的半個多小時,但聽完自己喜歡的音樂後去上課,下午飯氣攻心的問題就自然地解決了。 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個機會問KEF借場,和一些朋友一起,回味一下我當年的午間短聚音樂時光。昨天,多謝KEF的朋友們的慷慨支持,我終於能夠重溫我這一份美好回憶。 與其說KEF Music Gallery是一個Showroom,不如說這是一個為樂迷而設理想示範單位。 當中,有可以讓我們發下夢的超級豪宅,也有中型的家庭空間,亦有較私密的個人音樂角落,總之,各適其適,豐儉由人。 當日我們在KEF Music Gallery炸機的音響室,是那個名為《Collector Lounge》的音響房。 多謝朋友E特意把珍藏的Bohemian Rhapsody電影Soundtrack黑膠盤帶來,在配合KEF的經典喇叭MUON先讓我們重溫了三首Queen的經典歌曲,我亦順便拋拋書包,為每首歌曲的背景,逐一介紹。 之後,便來到戲肉,播放了Bohemian Rhapsody電影內的Live Aid一幕,視覺上,當然不可以和戲院相提並論,但以音響效果而論,我覺得,絕對是超越了我當日在中環娛樂行英皇戲院觀看時的震撼。 事後有朋友更和我說,當中的現場感,好像連扮演Freddie Mercury的Rami Malek所散發出的熱汗也能夠感受到,簡直是讓人有毛管戙的感覺。 而事實上,那套雙Subwoofer的7.2.4環迴立體聲組合,加上音響房的隔音系統,效果當然是一般戲院亦難以比擬的。 再次感謝KEF的Hebe、鍾哥、Candy、和Julien的幫助,讓我過了一個小時的音樂主持癮,短短的聚會,卻是令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利申聲明:是項活動純粹自發,本人沒有收取主辦單位的報酬,我只是純粹借場一用,至於食物亦是與會朋友們自費,由KEF的朋友代勞訂購》 KEF Music Gallery地址:中環都爹利街1號1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