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op

King Gnu | THE GREATEST UNKNOWN | 久違四年,王者回歸

第一次聽《THE GREATEST UNKNOWN》這張新專輯時,因為幾乎所有歌曲我都已是耳熟能詳的單曲,第一個給我的感覺,居然有點像新曲加精選,當然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誤會。 其實,King Gnu對上一張專輯《CEREMONY》,已經是2020年的事。 一如既往,樂隊花了很多心思,在歌曲與歌曲之間,插入了一些連接每首歌的短篇過門配樂,如果你一口氣把整張專輯播一次,你會有一種聆聽概念大碟的感覺。 King Gnu主腦常田大希的寫歌手法,在旋律上打破了公式化的流行曲模式,鼓手勢喜遊和低音結他手新井和輝,亦好像總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讓每首歌的編曲,都充滿創意滿溢的材料。 我尤其欣賞King Gnu的雙主音模式,美聲男高音井口理與中低音低16度的常田大希,輪流主唱或同步合唱,主唱及和音上的編排,甚至是混音上層出不窮的效果,總給你不絕的驚喜。 King Gnu為動畫《呪術廻戦》電視版及電影版創作歌曲,〈SPECIALZ〉和〈一途〉都是高能量霸氣的Indie Rock作品,很能配合這皇道動畫中的熱血氣場;〈逆夢〉則是蕩氣迴腸的大氣Rock Ballad,電結他與弦樂器的對答,充分反映出常田編曲及樂器演奏的造詣。 〈阿修羅〉和〈千両役者 〉兩首電子搖滾,前者音域上落詭異的Chorus旋律,很能配合PlayStation這電動遊戲玩味氣氛;後者像風馳電掣地飆車的音符,正好配合NTT Docomo廣告中展現的網絡高速高路氛圍。 King Gnu亦為大熱的《勿說是推理》電視版及劇場版包辦了主題曲。〈CHAMELEON〉開首井口直接唱出充滿棱角的副歌旋律,駕馭難道甚高,編曲的層次感,亦像峰迴路轉的連續劇;〈硝子窓〉則為樂隊編曲上罕有地結構簡約(但不簡單),低音結他和鋼琴略帶Jazz Fusion和Lofi Hip Hop味道,兩首都是有畫面的作品。 〈泡〉是諜戰電影《太陽不能動》的主題曲,飄逸空靈的首段,像極來自外太空的聲音,Vocoder歌聲加上多重混音的人聲,心跳聲般的鼓擊伴隨著,產生有趣化學效果的編曲。 沒想過不修邊幅的常田會接拍男士MARO洗頭水的廣告,〈2 Μ Ο Я Ο〉是一首玩味的Jazz Funk中版歌,電子化混音的歌聲,大大增加了此曲的趣味。 〈STARDOM〉是2022 NHK電視台轉播足球賽事的主題曲,前奏已能令你感受到是一首Rock Anthem,常田中段疾走助攻,與井口匯合搶攻時合唱的副歌,充滿足球場上的熱血氣氛。 〈雨燦々〉是日劇《OLD ROOKIE》的主題曲,同樣是足球運動為主題的題材,難怪歌曲的陽光氣息十足,結尾一段的大合唱,尤其充滿勵志劇的味道。 King Gnu總好像與動漫有緣,但沒想過他們會為較為兒童向的動畫《國王排名》,唱了這首氣氛輕鬆又正向的〈BOY〉。 〈三文小説〉是日劇《35歲的少女》的主題曲,是King Gnu充滿敘事感的拿手好戲,井口一開首如歌如泣的美聲男高音詠唱已是先聲奪人,編曲上亦運用了宏大的弦樂及電子SynthPad,令層次推進得攝人心魄,我會選此曲為整張專輯中,藝術層次最高的作品。

十年磨一劍 | 山下達郎神作《Softly》

讓自己沉澱了足足11年,踏入2022年年中,現年69歲的山下達郎,這位樂壇匠人,終於推出了新專輯《Softly》,同時宣布,即將展開全國巡迴演出。 雖然每次推出專輯期間,往往都是經過一段頗長的時間,但可是,作為樂迷的我,總覺得,這位半退隱的樂壇巨匠,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Softly》專輯中好些歌曲,都是在這11年來曾經發行的單曲作品,當中包括多首電視及電影主題曲。 此外,就是電視廣告主題曲,的而且確,這些年來,山下依然是廣告音樂的寵兒。 而事實上,亦相信沒有多少位音樂人的歌曲,可以像山下達郎般能夠跨越時間。 他的歌曲,在一向我行我素的風格中,卻同時能夠呼吸到時代的氣息。 因此,山下達郎橫跨了半個世紀的大部分作品,無論在哪個時候拿出來聽,時間都總好像是封存在某個時空,聲音依然是歷久彌新。 我很久已經沒有購買新專輯的黑膠唱片,可是,當我知道《Softly》專輯的推出,我卻二話不說地,馬上大破慳囊,第一時間訂貨。 拿起有份量的黑膠唱片,份外有質感,音樂甫一響起,山下達郎美妙的歌聲,又一次帶我乘搭時光機,回到愉悅美好的時光,整張專輯都沒有冷場。 15首歌,每首歌都具備主打歌的條件。 01〈Phoenix〉是差不多18年前的舊作,是為NHK節目《17 Actions for the Future》的主題曲,以最招牌的山下曲風,如聖詠合唱團的A Cappella編曲作為專輯序曲,有點像告訴大家:「我回來了」。  02〈LOVE’S ON FIRE〉是一首節奏Funky的Synth-pop作品,風格有點像當年山下曾經為偶像男團Kinki Kids創作的跳舞歌曲,旋律鋪排緊湊,由Verse帶動到Chorus,音樂一開始,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馬上會令你投入聞歌起舞的狀態。 03〈Theme of Mirai〉是細田守監製的動畫電影「未来之Mirai」主題曲,歌曲予人的幸福無限好的感覺,一如這齣動畫內溫馨洋溢的畫面,Chorus一步到位地,令人感受到如沐春風,我亦聯想到,山下曾經為愛妻竹內瑪利亞所寫過多首溫馨甜蜜的歌曲。 04〈RECIPE〉是木村拓哉主演的「Grand Maison 東京」日劇主題曲,主要運用電子程序的低音和鼓擊節奏,配合簡約的Guitar Riff及優美的和音,是90年代初期山下愛作的編曲模式,歌曲的Hook,主要落在Verse之上,一聽入腦,整首歌曲節奏輕鬆跳躍,副歌部分的假音,真的是山下只此一家(唱K會死人,切勿模仿),旋律亦是甜美悅耳。 05.〈CHEER UP! THE SUMMER〉是日劇「営業部長 吉良奈津子」主題曲,歌曲名字已經告訴了你,這是一首充滿陽光氣息的作品,進擊的鼓擊,加上山下在Chorus不斷伸延的高音域唱功,帶動了整首歌躍動的氣氛,像要把大家帶到炎夏的沙灘去。 06. 〈人力飛行機〉是一首略帶70年代韻味的鄉謠搖滾,卻是向年輕一代致意的作品,作者鼓勵大家不僅要堅持夢想,更要學習在失敗時如何欣然應對,Slide Guitar彈奏的Licks,與山下一唱一和,有點像老友記派對,像三五知己分享醇厚的美酒。 07. 〈うたのきしゃ〉是上述動畫電影「未来之Mirai」的片尾曲,是典型山下式的City Pop曲風,Horn Section為Funky的1/16節奏,注入一股音樂能量,配合振奮人心的和音,Chorus部分把大家直送往陽光普照的晴空下,聽後令人心情大好。 08. 〈SHINING FROM THE INSIDE〉是JAL夏威夷線的廣告主題曲,由歌曲開始前半拍的吸氣聲,已經知道是山下式的Doo-Wop黑人和唱曲風,70年代的懷舊美式風格,他一人包辦的A Cappella和音,高中低音都是他,低音人聲的部份,尤其令人聽出耳油。 09. 〈LEHUA, MY LOVE〉是JAL夏威夷線的另一首廣告主題曲,又是一首令人夏日透心涼的航空公司廣告歌,輕輕鬆鬆的R&B中板節奏,配合一左一右的結他Riff和Licks,一曲既畢,令你覺得時間過得實在太快。總是感到,除了寶礦力廣告之外,相信就只有山下氏有類似的魅力,可以由他的歌曲,代言任何陽光海灘的廣告。  10. 〈OPPRESSION BLUES〉是一首編曲簡約的中慢板藍調輕搖滾,無花巧的結他節奏與鋼琴襯底,藍調結他的Guitar Licks,對應着山下主唱的旋律,像兩位老友記,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有趣的音樂對話,鼓手間中亦會插嘴兩句,很有男人味的一首歌曲。 11. 〈Composition〉是日劇「第二樂章」的主題曲,在簡約的電子節奏和電鋼琴編曲襯托下,是一首情深款款的告白,山下在Verse和Chorus施出其看家本領的假音,細膩依然,令人很難相信,他其實已是一名接近70歲的長者。此曲旋律,亦令我聯想起山下曾為日劇《沒有玫瑰的花店》創作的大熱主題曲〈ずっと一緒さ〉。相信是為了配合劇情,歌曲中段音樂間奏,借來了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大旋律,實在是神來之筆。  …

十年磨一劍 | 山下達郎神作《Softly》 Read More »

日本破格新銳樂隊King Gnu

大概是在兩三年前吧,因為日劇《Innocence 冤罪律師》的主題曲〈白日〉,開始留意到King Gnu這名字。 第一次聽到此曲,就覺得這隊樂隊的寫曲模式,實在打破了很多主流流行樂的曲式常規。 歌曲分ABC三個主要分段,再追加一個D段的Outro,有趣的是,歌曲每段的旋律,都彷彿似是主角。 Verse一開始會令你誤以為是C段的副歌,是旋律令人朗朗上口的歌謠曲風格,踏入的B段也是一個Hook,進入正題的副歌C段,旋律動聽Catchy得令人雀躍。 除了曲式,編曲手法也是心思細膩,製作人彷彿要把很多想法,一口氣放入同一首歌曲內,有很多層層疊疊的細節。 而主旋律的鋪排,則交由兩位主音分段交替演譯,或者以平衡八度合唱,一位主音(井口理)是音域如女聲的美聲唱法,另一主音(常田大希)則為風格較粗獷的男中音。 較早前,在Netflix看了King Gnu音樂大腦常田大希的紀錄片《東京混沌》,讓我加深了對這位音樂鬼才的了解。 常田大希自小學習古典音樂,天賦Absolute Pitch,彈得一手專業演奏級數的大提琴 ,曾經是小澤征爾音樂塾樂團(青年管弦樂團)的成員。 初中時自組搖滾樂團,曾就讀於東京藝術大學,但於一年後輟學。 1992年出生的常田,曲詞編彈唱皆精,可以稱得上是一名全能的音樂人。 常田彈得一手超辣的結他和鋼琴,此外,對電子樂器、錄音技術亦甚有研究,兼且喜歡複雜艱深的編曲及和弦結構。 紀錄片中,便聽到他的混音師投訴,常田的歌曲,隨時就有150條以上的音軌。 King Gnu的作品,風格糅合了progressive rock、Indie-Rock、hip-hop、neo-classical,在悅耳流暢的J-Pop旋律之餘,又會來一段像Jimi Hendrix般瘋狂刺耳的電結他solo。 在《東京混沌》這紀錄片中,常田揚言希望把Stravinsky和Jimi Hendrix音樂糅合在一起,成為流行搖滾的新經典。 雖然酷愛前衛搖滾與古典音樂,卻又受到日本樂壇教父井上陽水的日本歌謠風的啟發,於是,他的作品,依然在另類與流行中,取得相當好的平衡。 King Gnu暫時只推出過三張專輯,對上的一張專輯,已是2019發表的《Ceremony》,當中包括了上述的單曲〈白日〉,如果你只打算入手一張King Gnu專輯,就是這張。 當然,對於我來說,King Gnu幾乎每張作品都各有其精彩之處,同樣值得推介。 King Gnu較近期的幾首單曲,都值得大家留意,〈一途〉是大熱動漫電影的《呪術廻戦》的主題曲,是一首令人聽得熱血沸騰的重金屬搖滾作品。 其密集式的電結他節奏,像在和你的耳朵風馳電掣,在高速公路上飆車。 同一動漫電影, King Gnu亦創作了〈逆夢〉這首片尾曲,同樣是旋律精緻大氣,編曲刁鑽的大旋律作品。 曲式上,較為接近〈白日〉的路向,但今回追加了弦樂組的伴奏,令歌曲風格更平添一份大氣的感覺。 編曲上,值得留意相信是用Moog Synthesizer彈奏的低音部分,除了牽動著歌曲的節奏動向外,這平日較少被留意的低音部分,幾乎也可以獨立來欣賞的旋律,實在厲害。 最近期發表的歌曲〈Chameleon〉,是日劇《勿說是推理》的主題曲,曲式採取了B-A-A-B的結構。 每段旋律重複時,都展現出另一個層次韻味,循序漸著,推上最後的高潮。 幾個段落,交由一組16分音符律動的節奏,令作為該日劇粉絲的我,很快會聯想起男主角每次在破案時,滔滔不絕的邏輯陳述,可見編曲上所化的心思,相當細密。 作為一隊流行樂隊,King Gnu的成員,井口理(主音)、勢喜游(鼓手)、新井和輝(低音),以及其主腦人物常田大希在音樂上的造詣,實在是深不見底。 當朗朗上口的大旋律,遇上跨越常規的曲式,並混合了多種音樂元素、結構高度繁複的編曲,可以稱得上,這就是King Gnu作品特色。

希望之歌 | 久石讓

SONGS OF HOPE: THE ESSENTIAL JOE HISAISHI VOL. 2 有了2020年備受好評的《Dream Songs》 這珠玉在前,於是,緊接2021年暑假尾聲,唱片公司乘勝追擊,推出了久石讓作品精選的第二輯《Songs of Hope》。 《Dream Songs》有好幾套較熱門的宮崎駿動畫主題曲助陣,選曲方面,亦收錄了好幾首經典配樂作品,另追加幾套電影配樂交響組曲,《Songs of Hope》則搜羅了更多大師的滄海遺珠,作品以來自幾套暢銷作品集的單曲為主,跨越30多年。 《Songs of Hope》的選曲,大致上可分為三大類,第一、經典配樂重新編曲的管弦樂、純鋼琴的錄音室或現場演奏版;第二、電影原聲配樂;第三、非配樂類的原創室樂或管弦樂現代嚴肅作品。 事實上,單憑宮崎駿及北野武御用配樂師這名銜,除了日本本地,久石讓已經是一個國際舞台上家傳戶曉的名字,但其實,久石讓的音樂生涯不止於此。 古典音樂出身的久石讓,最熱衷的工作,還是能夠擔綱大型管弦樂團的指揮,以及創作現代嚴肅管弦樂作品。 執筆之時,還有四個月才踏入71歲的久石讓,過去廿多年來,在頻繁的配樂師工作之餘,更一直活躍於各大演奏廳,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久石讓除了把好些個人的配樂作品,重新編曲並由大型管弦樂團演譯,期間,他亦撰寫過不少現代嚴肅音樂,包括兩套協奏曲和一些室樂作品。 此外,近年他更還了自己的一個心願,就是灌錄了整套貝多芬交響樂全集,此外,還包括其他陸續推出的古典樂章錄音,魄力實在令人佩服。 久石讓曾經說過:「音樂是我的生命,作曲是我人生的全部」。在全球疫情的陰霾籠罩下,今回以《Songs of Hope》為題推出這張專輯,相信就是久石讓希望透過他的音樂,為人類來帶來一點希望。 與第一集專輯的佈局不遑多讓,同樣是雙CD合共24首歌曲的超重磅精選,網羅的錄音,分別是來自多張久石讓與不同管弦樂團和室樂團合作的專輯,當中包括Orchestra Città di Ferrara、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和New Japan Philharmonic World Dream Orchestra等等。 事實上,過去久石讓曾灌錄過形形色色的多套管弦樂專輯,都是他的電影配樂重新演譯,也有以交響詩或組曲形式的新編曲,此外,更有純鋼琴及室樂演奏,版本繁多產量爆棚。 因此,這兩套精選專輯,實在是讓大家可一次過重溫久石讓經典配樂作品的好機會。與第一輯的《Dream Songs》比較,你會發覺有少部分曲目,是來自同一齣電影的配樂,但大家可以放心,兩者都是編曲截然不同的版本。 久石讓的管弦樂風格,備受Ravel一類的新古典主義作曲家影響,此外,他亦創作過不少鋼琴獨奏作品,其浪漫情懷,亦帶著Chopin如歌詠般的靈感。 大師所創作的大旋律,有著流行曲般的大眾化口味,但卻從來不落俗套。旋律簡約而浪漫,窩心之處,往往能直達你的心房,溫暖如初升旭日;表達揪心之痛,音符及和弦水乳交融,寥寥一兩段樂句,往往已可以直逼你的淚腺邊緣,含蓄而不煽情。 《Songs of Hope》專輯以北野武經典電影《壞孩子的天空》中,最為人熟悉的主題曲《Angel Doll》揭開序幕,此乃電影原聲配樂,然後,又以電影內的終曲《Kids Return》,作為CD1的總結,這裡輯錄的,是鋼琴及弦樂小組的現場演出版本。 久石讓曾經推出過一系列以《PIANO STORIES》為標題的專輯,分別有四輯,大都是鋼琴及管弦樂團的協奏交響詩,或者是純鋼琴獨奏的作品,來自這個系列的作品,這專輯內便有好幾首。 1998年的作品,《la …

希望之歌 | 久石讓 Read More »

疫情來了,更要來點好音樂。

2020年日本樂壇最紅新人-藤井風 第一次聽到藤井風的歌,印象很深刻,是在2020年的夏天。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上,我帶住口罩,在上班的路途中,透過耳機,在Apple Music的J-Pop推薦清單,第一次聽到《何なんw》(Nan-nan-w) 這首單曲。 輕爵士風的R&B節奏,聽得令人雀躍的Piano Riffs & Licks,跳蹦蹦的低音結他旋律和Guitar Riffs,令我連步伐也頓時變得輕盈起來。 藤井風的歌聲,不是刻意完美修飾的那類,他的嗓子充滿一股自由奔放的能量,後來在YouTube上聽過他的音樂會,發覺現場演出的他,歌聲與在錄音室裡的他,似乎沒有兩樣。 如果你是資深日本流行樂樂迷,你一定知道70s、80s年代盛行的City Pop一派歌手如山下達郎、竹內瑪利亞、松任谷由實等人,聽藤井風的歌,或多或少,會掀起你對這個時代的日本流行音樂的美好回憶。 流行音樂界,先後出現過很多位出色的Piano Man,國際樂壇除了殿堂級的Billy Joel和Elton John,較年輕的就有Jamie Cullum,台灣還有當年紅透的周杰倫,而去年當藤井風一出道,就馬上成為新一代日本樂壇Piano Man的代表人物。 十來歲已經在YouTube靠自彈自唱別人的歌而闖出名堂,藤井風這位天才型鋼琴小子,古典、爵士、流行皆能,既可彈得一手好鋼琴,亦是唱得之人,更喜歡在演譯人家的作品時,加入具個人風格的即興旋律。 到了22歲,藤井風終於被經理人公司發掘,召喚他從岡山縣的家鄉小鎮,向五光十色的大城市東京出發。 還是當YouTuber的時候,本來從未發表過一首原創作品,但藤井風卻以驚人的創作力,成為專業音樂人後,於2019年期間,由《何なんw》(Nan-nan-w) 這第一首單曲開始,一口氣推出了多首曲、詞、奏、唱包辦的數碼單曲,完全沒有新人的青澀,歌曲流行元素甚高,並且大受好評,令我想起當年初出道的宇多田光。 然後,到了2020年中,正式推出《HELP EVER HURT NEVER》這首張個人專輯,個人認為,當中超過一半以上的歌曲,都是單曲的材料。 專輯打上流行榜首之餘,乘勝追擊,藤井風亦於同年登上殿堂級的武道館,開了他的首個大型個人演唱會。 有如平地一聲雷,專輯《HELP EVER HURT NEVER》推出後,藤井風一直沒有怠慢下來,創作力依然旺盛,接連推出了好幾張EP和單曲。 霎眼間,已來到2021年的夏天,藤井風剛剛發表了他的最新單曲《きらり》(Kirari) ,旋律依然精彩,Disco-lite Dance的前進感,像用音樂帶著你往公路上闖蕩,節奏帶點Funk又有點Groovy,令人一聽愛上,難怪此曲被某大汽車品牌用作廣告歌之用。 去年發表的另一首單曲《青春病》(Seishunbyō),同樣是一首充滿陽光感,R&B節奏的輕快歌曲,最後一段Outro的即興吟唱,感覺上非常大氣,曲式有少許令我聯想起久保田利伸的《LA·LA·LA LOVE SONG》。 《旅路》(Tabi-ji)是藤井風寫給他中學母校師弟師妹的歌曲,本來打算在他/她們今年的畢業禮上獻唱送給他/她們,作為大家展開另一段人生旅程前的鼓勵,但只可惜因疫情關係,他未能如願以償。最後,藤井風在當地新聞電視台的直播節目中,現場用鋼琴自彈自唱了這首歌曲。錄音室的版本,和他的純鋼琴版本,分別很大,有略略的R&B Ballad味道,陽光感更充沛。 說回藤井風2020年的舊作《HELP EVER HURT NEVER》,這實在是一張百聽不厭的專輯(我聽了接近一年了),雖然擅長節奏輕快的City Pop風歌曲,但藤井風寫起大旋律的作品時,同樣是得心應手。 專輯中,《もうええわ》(Mō Ē Wa)、《優しさ》(Yasashisa)、《調子のっちゃって》(Cho Si Noccha Te) 、《特にない》 (Toku ni Nai) …

疫情來了,更要來點好音樂。 Read More »

將小說音樂化的電音組合 - YOASOBI

因為從事廣告行業的關係,我的辦公室裡,總會有幾名20多歲的年輕同事,我經常會不恥下問,請教他們近期有什麼新樂團新歌手的作品值得一聽。 去年年中左右,他們分享了幾首日本動畫的MV給我,告知我YOASOBI這個組合,只推出了兩三首單曲,在日本社交網絡界的人氣卻很厲害,組合的聽眾,更不止於年輕人。 YOASOBI這個年輕的新晉組合,由兩位90後音樂人組成,整個成名故事,一切都和網絡有關。 創作主腦Ayase一人包辦詞曲編曲和MV動畫製作,與米津玄師一樣,初時都是透過VOCALOID發表音樂,後來,他發表的歌曲在社交網絡上爆紅,於是亦動起了物色歌唱合作夥伴的念頭,來代替電腦發聲的VOCALOID。 後來,Ayase正籌備參與網絡小說網站monogatary.com一個打算把「小說音樂化」的企劃,亦需要尋找一名歌手合作,適逢ikura是一位重唱別人的歌而成名的年輕網絡歌手,Ayase透過Instagram認識了她後,便一拍即合。 因為當時二人都有一份日間的正職,於是,二人索性把樂團命名為YOASOBI(夜遊び),意指在夜間遊玩。 「小說音樂化」,再加上動畫MV,本身已經是一個很有趣的新嘗試,YOASOBI的成名作《夜に駆ける》,內容就是建立於星野舞夜的網絡小說,YOASOBI之後發表的單曲,同樣是基於小說的不同章節。 有不少樂評人認為,《夜に駆ける》更廣為樂迷認識,是因為YOASOBI被邀請了上THE FIRST TAKE這個人氣YouTube音樂頻道,他們經常會找歌手或組合作客,以一Take過現場錄音,是一個實力的競技場。 ikura的甜美得來卻充滿力量的歌聲,加上面對鏡頭時略帶忸怩的神情,很快便俘虜了不少網絡樂迷的心。 說回Ayase這位新生代音樂人的風格,主要是以節奏輕快的電音舞曲節拍為基礎,旋律很有90年代的動漫主題曲感覺,歌手一開口唱,沒有太多鋪排,就馬上是令人琅琅上口、蠢蠢欲動的洗腦式旋律。 Ayase亦很懂得掌握電子與Accoustic樂器間的整合,除了電子舞曲的節奏襯底,編曲上亦常用Accoustic結他的riff,以及密集的鋼琴音符作點綴,予人一種清新跳躍的感覺。 YOASOBI的成名,實在來得太快,還未推出專輯,已經被邀出席2020年除夕夜的《紅白歌合戰》。 踏上了成名的高速列車,2021年1月,YOASOBI終於推出了首張專輯《THE BOOK》,整張專輯的歌曲,都是來自上述的「小說音樂化」企劃,七首歌曲,各有一支動畫,把歌曲的意境和故事內容視覺化。 大叔如我,聽到 的作品時,竟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我聽完一遍又一遍,我想起了愛看日本動漫的我的無憂無慮中學時代,我赫然發覺,青春,原來也是可以跨世代的。

日本熱血高校銀樂隊

不少香港家長把子女送去學樂器,可能以為這是考入名校的入場券,雖然,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學好一件樂器,同時能夠參加樂團的合奏鍛煉,我覺得才是重點所在。 因為,透過和同學間的互動和學習,這將會是一個一生只可經歷一次的成長過程,亦會為學生的將來,成就美好的回憶。 參加過中學銀樂隊的朋友都知道,一隊優秀的樂團,從來不會崇尚個人主義,每個人都要全力追求一體性的和諧聲音。 亦不會以輩份分高下,那管你是低年班還是高年班,男生女生,全部都是講求實力。 比寶礦力廣告更有青春活力的日本高校銀樂隊演出 一如高校棒球,日本高校銀樂隊也是小說及動漫題材之一,《吹響吧!上低音號》這套日本動畫,相信有不少喜歡動漫的朋友都有看過。 亦有點像高校棒球,日本高校銀樂隊,向來是全亞洲的最高指標,樂隊的培訓、比賽和演出,基本上,就已經孕育出一個全面的音樂產業。 就以專門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而作不同難度、不同級別的編曲的樂譜為例,除了經典演奏樂曲外,為了增加學生的投入程度,選曲也極之與時並進,這音樂出版業,相當蓬勃。 基本上,你可以想像一下,時下最新的上榜流行作品,包括動漫主題曲,幾乎都在推出的一兩個月內,就會有銀樂隊編曲的樂譜出版。 YouTube分享精彩演出 我發覺,近年多了日本高校銀樂隊,會把樂團演出的錄影放上YouTube,疫症期間,大家似乎亦變得更活躍,我個人也留意得更多。 譬如在大概半年前,日本動漫《鬼滅の刃》的主題曲《紅蓮華》,甫一推出,成為流行榜大熱,網絡上,很快就見到不同的日本高校銀樂隊的演奏錄影。 這些日本高校銀樂隊的流行曲演出,瀏覽數字,絕不下於原作版本,動不動都有數十萬,以下這一個版本的《紅蓮華》,更超過140萬。 紅蓮華 TVアニメ「鬼滅の刃」オープニングテーマ曲(紅蓮華 電視動畫「鬼滅の刃」開場曲) 日本高校銀樂隊的名校-習志野高校吹奏楽部 回想我念中學的時候,也曾經是學校銀樂隊的活躍分子,期間,我亦參加音統處的青年樂團當時,幸運的我,就有不止一次的機會,見識過日本高校銀樂隊的魅力,其中,令我最深印象的,就是《習志野高校吹奏楽部》。 她們的演出,絕對是莊諧並重,演奏古典音樂時有板有眼,兼收並蓄;演奏起流行歌曲時,卻又可以邊演奏時邊載歌載舞,展現出學生應有的青春活力的一面。 無論是任何拍子、速度,節奏齊齊整整已是基本,最大的特色,是每個樂器聲部所發出的聲音,以及每個個人的音色,都相當接近,幾乎像是同一個人在重疊演奏,坐在樂隊席每一個位置的,沒有一個人,只有一隊人。 日本人凡事一絲不苟的認真,也直接反映在這些高校銀樂隊的演出之上,她們不是技術競技、亦不是鬥大聲,而是講求合奏時的完美和諧性,以及一致性。 《習志野高校吹奏楽部》在日本享負盛名,是明星級的學界樂隊,除了會參與全國的比賽和演出,間中更會在電視廣告,甚至是流行歌曲作品中出現。 學界樂壇新貴-大阪桐蔭高校吹奏楽部 除了《習志野高校吹奏楽部》,最近,我也經常留意《大阪桐蔭高校吹奏楽部》,這一隊曾經囊括四屆全國金獎的日本高校銀樂隊的YouTube頻道。 除了好些棒球賽應援、節日演出,以及一些音樂比賽的現場表演外,她們也會定期把一些在音樂室的排練演出,上載到這個YouTube頻道。 相信是因場地關係,這類演出的樂團體制,一般是30-40人左右,不會像運動會步操時般大陣仗,因此,音量亦來得收放自如。 她們在旋律的演繹,十分仔細,聲音細膩,溫暖而甜美,不會流於一般學生銀樂隊常見的粗枝大葉,頻頻爆聲這問題。 聽她們的演出,你很難不被那股充滿陽光感的青春氣息感染,如果你今天感到納悶,不妨就聽一聽以下我為大家選來的兩套名曲大串燒的演出曲,相信你一定會被這股熱血高校的管樂聲音,令你悶氣全消。 日本を勇気づける名曲メドレー (日本勵志名曲大串燒) 2020年ヒット曲をメドレーで繋いでみた(2020年日本熱門歌曲大串燒)

平成出生音樂人第一人

米津玄師《Stray Sheep》 聽米津玄師的歌,每一拍、每一顆音符,你總能夠感受到他近乎耗盡身上每一分精力的能量、毫無保留地投入的感情。 米津歌曲的旋律,表面上很大眾化的,但仍不失好些突如其來的移形換影,令人難以捉摸。當自以為是K歌之王的你以為可以跟得上,但誰知,除了轉調的位置神出鬼沒,輕描淡寫地飆上高音域的旋律,也會殺過你措手不及,這位音樂人,能量值,極高。 因此,一眾平成時代的日本音樂人之中,我幾乎可以一口咬定,米津就是當中最出色的一位。雖然其貌不揚,有點像名典型宅男,但本人卻是一名出色的舞者,並且曲、詞、編、製作可一手包辦,但實質上,他大學的本科是設計,他也畫得一手好插畫。 事實上,米津的出道,已經超過十年,當初以VOCALOID音樂軟件,配合虛擬角色Hachi這身份發表作品,到後期跳出動畫角色,以真實姓名米津玄師及真面目發片,2016年轉會到Sony,推出大賣兼備受好評的第四張個人專輯《BOOTLEG》,之後又主唱了人氣日劇《UNNATURAL》的主題歌《Lemon》,下載銷售超過250萬,迅速爆紅,正式成功晉升為一名「入屋」歌手,出席紅白歌合戰。 《Stray Sheep》是米津的第五張個人專輯,有一半以上的歌曲都像是主打單曲,包括上述的神作《Lemon》,這是一首有關懷念陰陽相隔的至親的哀歌,是劇情需要,也是米津的個人體會,米津以一副近乎是哭腔的手法演繹副歌,如泣似訴,情感澎湃。 《感電》是另一套大熱日劇《MIU404》的主題歌,風格走略偏鋒的電子爵士搖滾,旋律朗朗上口,是充滿他個人特色的上山下海的廣闊音域,節奏感令人聞歌起舞,充滿爆炸力。 說起奇特的節奏感,專輯中的《Flamingo》,同樣令人身軀無法停止晃動,見音樂錄影中米津像脫骹中行走的古怪舞步,低音結他的funky副旋律節奏,樂曲在編曲上之豐富,令人「耳」不暇給。 《Paprika》本來是應NHK2020邀約的作品,是東京奧運會的應援歌,原本是一首陽光的兒歌,今次由米津重新演譯,打造了一副同樣充滿赤子之心的日本民謠曲風情懷,我特別喜歡此曲副歌的轉調部分,令此曲增添一點不平凡的感覺。 《馬と鹿》又是另一套日劇《No Side Game》主題曲,作品旋律極之大氣,副歌部分的弦樂及戰鼓推進至歌曲高潮,你可以聽到米津無論在寫旋律及編曲上技巧的揮灑自如,驟聽起來似輕描淡寫,但細聽卻發覺是佈局細膩。 專輯主題曲《Stray Sheep》,是一首曲風帶點Cyberpunk意味的歌曲,首段的機械式鋼琴及電結他電子節奏,不協調中令人感到浮躁不安,但意想不到的,就是來到副歌卻來一個大和解,是一首略帶實驗意味的作品。

日本長青新音樂女王 | 竹內瑪利亞

80年代美好時光 如果你說,竹內瑪利亞的歌曲代表了80年代的日本美好時光,我相信,很多今天還在聽著她的歌的樂迷,他/她們的心境,依然還是活在那個陽光燦爛的年代。 她的歌聲,總令我聯想係已故的Karen Carpenter,嗓音響亮,溫柔而充滿能量,能夠用歌聲撫慰人心,就是這種的聲音。 由初期的國民美少女包裝,到後來轉型為實力派創作女歌手,70年代初期,竹內瑪利亞背後的創作團隊,除了夫君山下達郎,名單上出現過的名字,還有杉真理、铃木茂、坂本龍一、細野晴臣、高橋幸宏、大貫妙子、矢野顯子等等,清一色都是日本新音樂界的高手。 由國民美少女轉型創作女歌手 我第一張入手的竹內瑪利亞專輯,是1980年推出的《Miss M》。此專輯遠赴美國洛杉磯製作,音樂團隊包括了金牌監製David Foster、Toto樂隊的鐵三角Jeff Porcaro、David Hungate和Steve Lukather,當時所謂的Adult Contemporary剛剛在美國西岸興起,Jazz Fusion Rock的製作班底,配合日本流行曲的旋律,當年算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除了音樂班底實力雄厚,竹內瑪利亞個人也是曲詞皆精,亦彈得一手好結他,加上清新脫俗的外型,的確是樂壇難得的才女。 值得留意,山下達郎除了擔任她的唱片監製,更參與了大部分的編曲以及和音的工作,山下達郎式一人分飾多個聲部的和音風格,亦貫穿在大部分竹內瑪利亞的作品之內。 《もう一度(再來一次)》、《告白》、《Single Again》、《元気を出して(振作起來)》、《After Years》、《天使のため息(天使嘆息)》和《Camouflage》等等我的心水歌單,雖然並非每一首都是大熱作品,但每首歌的山下達郎風格,就像是只此一家的親筆簽名一樣,是天衣無縫的完美配搭。 作風低調但創作活躍 今年已經64歲,出道樂壇足足40年,可是,過去20多年,外間對她的印象,總以為她一直處於半退隱狀態。 但事實上,向來作風低調的她,和她的丈夫山下達郎一樣,顯然只是不特別享受藝能界幕前生活,只喜歡埋首專注做音樂。 間中,他們二人都會分別或合作推出新作品、主唱日劇主題曲,或甚至是為其他歌手作曲作詞,只不過,在電視綜藝節目或其他與音樂無關的活動,他們兩夫婦都是零蹤跡。 我間中只會在日本雜誌,以及網絡上看到她現場演出的照片,見她的衣著,多年來,都依然是實而不華,像一名70年代的鄉謠歌手,站在竹內瑪利亞背後,又經常會見到正在落力地結他伴奏的山下達郎,婦唱夫隨。 有關她與山下達郎同台現場演出的錄像,非但從來沒有公開以DVD或Bluray等任何形式發行,在YouTube當然就連bootleg也找不到。 唯一一次破例,是2018年,她只招待粉絲,在戲院中播放過一段極短時間的《souvenir the movie 〜MARIYA TAKEUCHI Theater Live〜》,之後,此音樂會只有以CD專輯形式發行。 Plastic Love因YouTube而成為歐美流行作品 但有趣的是,竹內瑪利亞的作品,來到互聯網時代,拜YouTube所賜,卻不斷被新一代的歌迷發掘,她的部分作品,不斷被網友二次創作或重新混音,小眾來得,逐漸變得愈來愈大眾。 1984年收錄在她的專輯《VARIETY》內一曲《Plastic Love》,更加是成為了近年備受追捧的日系City Pop洗腦神曲,典型山下達郎的funky pop rock編曲手法,電結他的節奏及旋律,都發揮了神奇魔力,賦予此曲一個永不過時的魅力,更神奇的是,除了日本,此曲亦吸引了不少歐美哈日樂迷的青睞。 2019年趁專輯推出35週年,《VARIETY》再次被重新發行,並找來了新生代視覺藝術家、廣告導演林響太朗操刀,為《Plastic Love》拍攝宣傳MV,令此曲再次登上流行榜首。 日本樂迷亦實在長情,竹內瑪利亞幾乎每一次推出的「新」專輯,即使每張精選都有重疊的歌曲,但幾乎每一次,依然又會順利打上流行榜的第一位。 紀念出道40年精選專輯《Turntable》 2019年,適逢竹內瑪利亞出道40年,唱片公司便為她製作了一套精選另追加從未收錄於專輯的冷門作品的3CD專輯《Turntable》,順理成章,同樣打上ORICON的第一位,期間,亦再度引起了新一代日本樂迷對她的關注。 三張CD,分別為《Disc1: More Expressions》出道40年的精選歌曲回顧,當中包括她於1978年初出道時期的名作。 《Disc2: Mariya’s Rarities》從未收錄於任何專輯的稀有作品,當中以重新演繹為他人作曲的作品為主。 《Disc3: Premium Covers》翻唱經典英語歌曲的課餘習作,歌曲中不少是曾經出現在山下達郎主持的電台節目《週日歌集》播放過的歌曲。 …

日本長青新音樂女王 | 竹內瑪利亞 Read More »

40 YMO 1979-2019 寫真集

三名大男孩、後來成為大叔、到了今天,大家都已是古稀老人。 因為音樂,他們的心,由1979至2019,卻好像從來沒有老過。 已經忘記了我最後一次會買寫真集是什麼時候,但這本寫真集,卻勾起了我的少年時代,在尖沙咀智源書局翻書時候的喜悅。 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愛的寫真集。 YMO玩電子音樂玩足40年,隨時各散東西又隨時歸隊,像三一萬能俠。 演出的時候,三人仍有心有力,依然有能力把不少年輕樂手比下去。 YMO的40年是一個創舉,三浦憲治先生影YMO影足40年也如是。 事實上,這本寫真集的寫真家,三浦憲治先生,跟隨YMO的足跡,跟足40年,他今年70歲,還是繼續影。 如果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試問又為何要退休呢? 我也希望自己有這麼精彩的40年。 這本寫真集,YMO迷必定珍藏,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上Amazon.co.jp訂購。 40 YMO 1979-2019 三浦 憲治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