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蝦餃”整多兩籠PUMA Blaze of Glory LTWT

很多朋友都同我講:「PUMA那些新款潮鞋,靚還靚,之不過好”蝦”人著囉。」 說話如常好”行”的我,好”行”也要這樣扮幽默地回應:「睇吓”蝦”邊一個人啦,蝦仔Rudi都應該OK嘅。」 何解?正因為我的衣著向來都十年如一日,牛記笠記全身UNIQLO(以前是佐丹奴),非黑即灰或藍,不太潮。 所以,平日一雙比黃膠鴨更鮮黃色的PUMA fass400跑鞋,穿上我腳,立即也被迫變得低調起來,一啲都唔”蝦”人著。 話說,那一晚被朋友邀請去了PUMA與Hypebeast搞的”點心”派對,看見兩款放了在蝦餃燒賣蒸籠裡面的的”點心”潮鞋,如是者,我覺得我終於遇上兩對絕對唔講得笑,真正”蝦”人著的波鞋。 以蝦餃和燒賣仔兩款香港地道美食作靈感,是為網上潮誌Hypebeast與PUMA合力設計”點心”系列。 鮮黃色的那一款,當然就是”燒賣”Blaze of Glory OG,順便整多一籠,就係顏式似足”蝦餃”皮的Blaze of Glory LTWT。 幾大就幾大,燒賣就燒賣,於是你估我唔到地,我問我那位在PUMA做的朋友:「可唔可以幫我整番對”蝦餃”?」 想像一下,一對蝦餃皮色絹布面的波鞋,暗藏蝦肉橙色花紋托底,你都咪話唔”蝦”人著。 Blaze of Glory原型是PUMA的跑鞋系列,有綁帶及Disc(無繩設計)兩大類,鞋型結構我覺得有點像Nike的Presto,同樣是”輕跑鞋”一族(即是叫你不要穿來認真跑馬拉松,明未?),但PUMA這款比Nike的鞋身結構較實淨,不宜踩踭。 穿了上腳,我還是一貫的非黑即灰裝束,於是乎,更”蝦”人著的波鞋,到了我腳上,依然也變得頗低調,”蝦”我唔到。 這雙”蝦餃”飆馬,鞋身極輕,上班穿,步履輕盈。 下班去gym跑treadmill的話,剛剛好,之不過呢,跑石屎路上五公里以上的話,我還是會有點保留的。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男人的浪漫」之四:白波鞋

      從前有首歌,有句歌詞唱住「最難忘你嗰套白衫白褲」,每次聽到,我都會覺得這不知是攞景抑或贈慶的,又或者是,這句歌詞其實有骨。 大佬呀,除了讀中學的男生或做醫護人員的阿Sir外,我真的無見過多少位風度翩翩的男士,會以這副白馬王子裝束行走江湖的。 但凡一個成年男人,白衫白褲,其實是極之不方便的,你知道嗎,我們平時又大汗又喜歡行旺角波鞋街,很容易弄髒哦,除非你打算天天拿你的衣服去乾洗吧。 可是呢,男人又實在是相當自相矛盾的動物,一方面會笑人家白衫白褲太Kai,另方面,明明穿在腳上是更易弄髒的,不少男士,卻偏偏又會對白波鞋情有獨鍾,有時更近乎執著。 過去十多年,我已作過無數次抽樣調查,先後問過無數60後至90後的男性朋友,當中,十居其九都告訴我,他們家裡擁有過最少一對白波鞋,部份朋友,更喜歡重覆買同一款白波鞋,時間可以橫跨半個世紀,直到永遠,多浪漫哦。 穿著白波鞋的奧義,是一定要將波鞋保持得白白淨淨,其中,更可能包括鞋底。 為了保持白波鞋的完美雪白,即使平時最不修篇幅的男士,都突然會有股歇斯底里般的潔癖,每次穿著過後,當然都會把鞋抹得乾乾淨淨,不會假手於人。 此外,他們間中更會出動到沙膠(強力擦紙膠),來清潔鞋底的膠邊,比中學時做功課更整齊。 有段日子,我更曾經試過,家中常備一支白色的大龍染皮水,用來修補鞋面上那些輕微的傷痕。 男人對白波鞋這癖好,相信應該是由白飯魚開始的,白飯魚之後,白波鞋首選,就視乎鞋主所屬年代。 不要和我爭論,60、70後的大男孩,白波鞋之選,一定是三葉的Stan Smith,無得傾。 Stan Smith這款網球鞋,主要分有人頭版和Logo版,如果穿後者版本的,一般會被前者藐視。 什麼是人頭版?之唔係就係好似龍發製藥咁,有老闆個大頭嘜印著。但同樣是大頭嘜,人家放了在波鞋的鞋舌上,卻又是有型得多。 之不過,其實,除了自己穿鞋時會看見這個大頭嘜,一般情況下,人家是不會見到的。 經典的三葉Stan Smith,60、70年代的時候,本來是法國製造,多高貴多浪漫,到後來,當然都是來自強國。 見全白Stan Smith長賣長有,到了90年代,三葉更索性連本來白底黑間的另一經典款式SuperStar,照版煮碗,推出了純白顏色,同樣大受好評。 除了三葉,我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熱切追捧的,當然少不了飆馬啦,究竟,飆馬有那款經典白波鞋? 印象最深刻的,都應該是Wimbledon這一款,雖然較為冷門,但我親眼見過發哥著過,作為當年的潮流指標,我身邊也有幾個有錢仔同學跟風入貨。 除了三葉及飆馬兩兄弟,其實還有其他小眾選擇,K-Swiss這一款,相信你都可能見過劉華著過。 此外,Band仔之選,又點少得Converse的帆布鞋呢?但這款白波鞋,要持續美白的話,難度就可能是最高了。 講起帆布鞋,其實還有Pro-Keds這款高級白飯魚,同樣地,若果不慎於下雨天著了出街,九成水洗都唔清。 最後,數到80、90後的白波鞋首選,其實皇者已是呼之欲出的,勝出的,當然就是低筒AIR FORCE 1。 第一款AIR FORCE 1於1982年面世,但真正哄動起來,我想還要到2007年,適逢AIR FORCE 1 25周年的時候。 Nike一口氣推出了大量不同顏色的復刻版AIR FORCE 1,而其中,又以全白的那一款最受歡迎,幾乎每十個大男孩,就至少有4-5個有一對看門口。 我聽聞,為了保留最完美的純白,有部份的AIR FORCE 1迷會索性永夠保存一對作珍藏,另一對,或其後買的更多對,才是用來著的,實在比女士儲手袋的更誇張哦。 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白波鞋波鞋經,不知道有沒有漏網之魚呢?以上這幾款,你有沒有儲齊?

把球給我:少年B的籃球自白

雖然涼伯已經四十幾歲人,但每次看到「男兒當入樽式」的熱血橋段,我總還是會像年輕小伙子一樣,蹦蹦跳跳,雀躍起來。 Nike籃球的最新電視廣告,主角是一名中國小男生,廣告中,他一口氣地許下了一連串的誓言,句句充滿朝氣又有霸氣,看得我血脈沸騰。 很高興看到這個動用了亞洲面孔當主角的Nike廣告,那些什麼Kobe Bryant呀、Kevin Durant呀、易建聯呀等等籃球巨星,都只不過是大配角而已,初生之犢不畏虎,雖則好勝,卻是天下最牛逼。 除了主打的1分18秒廣告,在內地及台灣的網站,我也看見由本土年輕籃球員個人演繹的15秒版本#把球給我#宣言,舖天蓋地,熱情演出。 更重要的是,這組#把球給我#的口號,已配合一連串的社交網絡活動,微博、facebook、Twitter,#把球給我#這個hashtag,將會無處不在。 #把球給我#這句話,令我聯想起「男兒當入樽式」內的櫻木花道與流川楓這對歡喜冤家,大家由最初互不傳球,到後來卻暗地裡開始有默契,#把球給我#不一定要說出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代表了隊友間的信任,以及對個人能力的信心。 「把球給我,我將還你一個總冠軍。」在微博搜一下,就發現了這句充滿自信的話,原來是來自易建聯。 運動以外,#把球給我#這句話其實也富有人生哲理:你不單要抱著滿腔的個人自信,面臨挑戰時,你更需要勇於作出個人對整個團隊的承擔,請不要誤會這是個人主義,這是個人承擔的勇氣。 年輕人,往往就是最缺乏這種被人委以重任的機會,但當機會的那一刻來了,你就一定要有足夠決心,全力以赴,要做,就一定要做到。 正如打擂台的羅新師傅話齋: 「唔打咪唔輸囉,打就一定要贏!」 給我個球場,給我雙球鞋,給我DJ,給我MC; 給我觀眾,給我對手……還有個隊友; 給我挑戰,我隨時迎戰,給我抓到破綻,我絕不會手軟; 給我個回放,給我去選秀; 給我第一輪,給我握個手,給我份合同; 給我杜蘭特,給我科比,給我個外號,給我條規矩去打破; 給我焦點,給我……不用給我風頭,我會自己去贏回來。 把球給我。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將私人體能教練帶回家裡 Nike+ Kinect Training

iOS 之成功,在於除了硬件之外,在於它所創造了的一個ecosystem,它不僅最大化了使用同系統用家的方便性,更為未來產品伸延開路。 綑綁式生態系統,難免會把部份用家拒諸門外,但既然世上沒有可討好所有人的完美解決方案,倒不如先為最忠心的用家好好服務。 Nike+誕生之初,雖然好使好用,但不少人仍不看好,因為說到跑鞋,高階跑者大多會對Nike嗤之以鼻。 要用你的app再買你的鞋另外追加電子追蹤器小副件,又玩綑綁式?此舉令更多人都敬以遠之。 之不過,發展下來,Nike+卻逐漸發展成一個ecosystem,iPod及iPhone以外,也增加了其他通路,SportBand、SportWatch以至最近的Fuel Band。 Nike+也超越了跑鞋的範疇,籃球、訓練鞋,都可以植入Nike+追蹤器。 Mobile App也製作了一個GPS版,同時兼容iOS及Android,即是說,不管你是否穿Nike運動鞋,也可以玩Nike+,玩戶外定位。 一下子間,Nike+就像打通了任篤二脈,將你所有運動記錄的數字資訊,萬劍歸宗,連結到Nike+系統,為你的所以體育活動儲分。 平日在facebook,發覺用Nike+後秀分數的朋友,似乎又愈來愈多了,Nike+雖然仍屬小眾,但開始見到點前景了。 「運動運動,唯有運動強固體魄,增進健康,請看許多運動者,誰不是,精神旺,氣軒昂!」(摘錄自培正詩集:識唱一齊跟住唱) 向來鼓吹全民皆運動的Nike,今回更銳意要打入家庭市場,入屋去也。 Nike+最近聯手Xbox 360 Kinect,推出了一款運動遊戲。透過體感遊戲做運動並非新鮮事,但當Nike+遇上Xbox 360 Kinect,爆炸力就非同小可。 是這樣的,這套遊戲軟件,就像一個私人健身教練,除了會幫你設計體能鍛鍊課程,更會透過Kinect掃瞄器,評估你的動作做得是否正確。 譬如,如果你起動的姿勢欠佳,指定的動作環節是不會啟動的,這個虛擬教練,真的是十分嚴格的哦。 當然,每次做完運動,你所有的努力、流過的汗水,都會在Nike+有個記錄。 你的成績嘛,也可以向朋友炫耀或挑戰其他人,又或者,作為自己的個人進度評估記錄。 將體感遊戲融入運動,本來就是最順理成章的,現在這套遊戲,更索性將私人體能教練這概念,打通Nike+的任督二脈,為這個品牌獨家的ecosystem,又邁進了一大步。 就連我這早已退隱遊戲機壇的老鬼,也居然因為這套遊戲,開始對Xbox有點心動了。

世界是個遊樂場,一起來玩吧。

鼓吹人人皆可以是運動員,向來就是Nike的座右銘。 比任何一個運動品牌更早女士們招手,成功地創造了Nike Women系列後,近年又以Nike+作餌,把我等愛湊熱鬧,見人家跑我又要跑的跑步人,逐一引了出洞。 你會不難發現,近期用Nike+跑完步,然後立即在facebook公告天下的朋友,數目與日俱增。 說不定,這社交活動有一天會比吃飯前發照片更流行哦。 推出了FuelBand後,Nike+那塊藏在鞋底的電子測量器,除了跑鞋,幾乎任何Nike運動鞋都可植入。 從前,用Nike+的app跑步時,已經覺得整個體驗有點像打機(打電動),現在,Nike+這遊戲更是名符其實的「升呢」(Up Level),將任何的運動,也囊括在內。 即是說,以後,無論你是跑步、打籃球、打乒乓球、耍太極、跳舞、打麻雀(呢個我加嘅),總之是任何一項追趕跑跳碰的運動,只要你戴上FuelBand,Nike+都會幫你計分。 看完以下兩則廣告,我覺得Nike今回的野心真的很大,人人皆是運動員,當中包括了整日躲在家中玩Diablo,或者顧著在手機上打AngryBirds的一眾朋友們。 Nike用心良苦,似是想利誘他們,玩Nike+,感覺就像在打機,但除了好玩,更是有益身心哦。 靚仔,你仲掛住打機?Game on, world!! 變型金剛,電動手掣變Nike籃球鞋。 世界是個遊戲大舞台,競賽人生就像打電動,一起來玩吧。 近年Nike減少在電視播廣告,專搞這類Roadshow。很喜歡片中將Nike+晶片放入籃球鞋的那幾鏡,感覺有點像電影中毒販把毒品派給青少年的橋段一樣,哈哈,但精力過盛的年輕人中了運動毒,卻是好事哦。 較早前,Nike+還找了好些著名運動員來,示範Nike+如何與你一起做體能練習。

Nike+ FuelBand 運動,原來也是求分數

自從2006年推出Nike+以來,我一直都是她的擁躉,無他,因為她既巧妙地結合了我最喜愛的兩種活動—-聽歌和跑步,同時又可以把我跑過多少公里、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甚至是我曾經跑過的路線以GPS記錄下來。 因為用上了癮,如果有天沒帶著Nike+的跑鞋或遇上iPod無電而我又去了跑步的話,我會覺得那一程練習是蝕了的。 我一直也在想,除了跑步之外,假使Nike+能夠兼具記錄其他如行山或做瑜伽等其他運動,你說多好? 農曆年期間,發現Nike+真的推出了這樣的一件產品,名為Nike+ FuelBand,她是一隻塑膠腕計,能夠把你任何身體活動所消耗過的卡路里,24/7地記錄下來。 即是說,無論你是跑步、打籃球、踩滑板、行山、上樓梯、跳舞、耍太極、打麻雀(當真?唔知得唔得,作住先)等等,何時何刻,只要你一動起來,Nike+ FuelBand就會開始和你算帳,你的活躍指數,多動多得。 正如此產品的廣告標語所說:Life Is A Sport. Make It Count。 一如Nike+一樣,你可以將這些數字,與手機、其他mobile device或電腦同步,然後紀錄在Nike+的雲端數據庫內。 當然,在這個社交年代,你又會不忘將你的成績廣告天下,我想,當Nike+ FuelBand的數據出現在facebook timeline上時,對於那些sports geek來說,相信是一個「晒命」(炫耀)的好機會哦。 據官網資料說,現在網上訂購的話,首批Nike+ FuelBand將會在今年2月22日收到,但售價一點也不便宜,承惠美元$149,大概折合港幣$1,156。 如果Nike香港要找代言的話,除了唱動起來的郭富城外,我建議不如找幾位特首候選人,比試一下他們各人的身體力行活躍指數,看看誰最賣力親身落區、看看誰最齋吹無行動。 伸延閱讀: Nike+ Fuelband官網 吹神嫂徐濠縈被邀前往美國參加Nike+Fuelband意見領袖派對的網誌 科技雜誌WIRED UK的報導”Nike unveils Fuelband, its 24/7 fitness”  

幻彩水舞詠佐敦

我絕對有理由懷疑,負責Nike廣告的創作部,曾經自由行來過香港,見識過我們的幻彩詠香江,然後又順便過大海去看水舞間表演,最後,便回美國炮製了這個絕世表演。 是這樣的,10月20日,當全新的M8 Jordan籃球鞋正式推出時,Nike在紐約市Pier 54對開的Hudson River,在眾多紛絲及記者面前,演出了一幕幻彩水舞詠佐敦。 雖然我絕非NBA標準球迷,但那些年,我們都一起追過男兒當入樽,沉迷過幾乎所有關於米高佐敦的Nike廣告。 佐敦當然是經典,但更厲害的是,人尚健在卻被擺上了神檯的他,早已化身成那個跳起入樽的人影logo Jumpman,毋須文字,見人如見佐敦。 圖騰地位,直逼Nike那把關刀。是的,現在的Air Jordan Brand籃球鞋,連Nike關刀已經消失。 我不知道Air Jordan已經來到第幾代,近年代言每款新Air Jordan的,亦早已交由Team Jordan佐敦小隊旗下新一代的NBA運動員,極之人強馬壯。 其中一位峰頭躉,就是綽號Melo的卡梅羅·安東尼(Carmelo Anthony),亦是這場表演的主角。 節目開始,見有直升機將一名身穿白色運動服的籃球員掉進河裡,剎那間,數十呎高的巨人Melo,如魅影般於屹立在水上。 隨著他的腳步與打拍著的籃球,水面(地面)同時濺起介乎於現實與虛幻間的浪花。 大會指定動作,Melo一躍而起,入樽、扣爆籃板。轉眼間,立體投射影像去了岸邊的一排建築物,Melo繼續帶球,沿途將所有建築粉碎,再入樽、再扣爆籃板。 再三扣爆籃板後,Melo掉進大海裡,翻起數十呎高嘩啦嘩啦的浪花,現場觀眾看得目定口呆。 驚魂未定,驀地裡,整隻超巨型的M8 Jordan籃球鞋,立體地出現在海面,轉一個圈,然後以佐敦的Jumpman標誌作結束。 據報導,這個以河上水影光影展現出來的海市蜃楼,立體投射的影像足有85呎高,難怪力拔山兮氣蓋世!我們這邊廂的幻彩詠香江,頓然相形見拙,變了港孩小學雞。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永不停步跑Offline

今年沒有報名任何馬拉松的比賽了,但跑步練習,還是要繼續的。尤其是,近期秋高氣爽,躲在家裡上網不到外面跑一趟,是暴殄天物哦。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嚷著要參加渣打馬拉松,但貫徹了香港精神,大家花在討論和研究買那個品牌的跑鞋的時間,又總比真正練習跑步的時間為多。 先申報個人利益(其實也沒什麼好申報),市面上所有運動品牌,沒有一個是我的客戶,我對大部份品牌的跑鞋,亦沒有什麼特別個人喜好。 New Balance、RunBird、Nike、adidas我都各有不止一對。而其實,我的云云跑友中,大部份都很少會告訴你那個品牌的跑鞋才好跑才專業的,大家所集中的注意力,很多時反而都是如何改善跑步姿態。 但話雖如此,我還是對Nike Running的廣告及營銷手法還是有點情有獨鍾,我曾經在此欄向大家推介過Nike+ Running這個Branded Utility的概念,那個Nike+ GPS iPhone app,即使我未必每次都會穿著Nike跑鞋練跑,但卻很少不會啟動我的Nike+ GPS,陪我一邊跑,一邊計算里數,當然,更重要的,還有那堆陪我練跑的歌曲菜單。 跑步季節又來了,Nike+ Running最近又有新廣告出爐,廣告中採用了一位名為Alice的女主角,故事由始至終,她一直都在跑步。 期間在途中遇到趕上來與她寒暄幾句的爸爸媽媽、祖父祖母、男朋友、小狗、好朋友、合唱團詩班團友等等,但她一概也沒有一刻把腳步放緩,和大家搭訕兩句後,便繼續加快步伐往前走。 跑步,彷彿就是Alice的人生,朋友家人為了和她一敘,唯一的方法,就是在Alice跑步的路途上,與她相聚一刻。這一幕,令我馬上聯想起當年電影Forrest Gump中的場面(事有湊巧,電影中Tom Hanks也是穿著Nike跑鞋)。 廣告暗諭:馬拉松只是人生長跑的熱身賽,最後一句廣告標語Never Stop Running,算是鼓勵大家要努力不懈吧。 上Inside Nike Running的YouTube頻道,還可以看到故事中配角的虛構訪問,從他們的角度,談一談對Alice的看法。 其中最不滿又最無奈的,當然就是被冷落了的Alice男朋友和小狗了,內容十分幽默有趣。 創意算不算很精彩呢?不算,但這則廣告,卻很能觸動到愛跑人士的心,看完這輯廣告時,會有種難以言傳的會心微笑與溫馨感動。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除了產品與服務的質素,有些時候,就是如此建立的了。 廣告當然也要賣產品,但故事中那對最適合長跑的LunarGlide+ 3 Shields,一分鐘的廣告片內,最後才出現了秒半一鏡,卻又足以令你印象難忘。要洗消費者的腦,有時不一定要疲勞轟炸尖尖尖點點點的。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復刻「回到未來」夢幻號球鞋

那些年,我們都在旺角波鞋街門口看球鞋,但只看不買。 正所謂「男孩愛球鞋」,畢竟唸書的時代不是每一個人都家境富裕,可以負擔得起為孩子買一雙他們心中夢幻號球鞋。 大品牌當然都深明此理,為了一圓當年小男孩的夢,每隔十多二十年,總有好幾款經典球鞋復刻再現,價價一般由數百至僅僅過千,是負擔得起的小奢華,讓當年望門只可望門輕歎的小男孩,今天終可彌補那個少年時代的小遺憾。 過去這些年來,三葉草adidas就一直令我等當年的窮小子,圓了不知多少個美夢。復刻的經典球鞋,不斷輪迴再世,好像永遠出不完。 另一邊廂,Nike當然也不甘示弱,兼且更懂得借經典搞品牌營銷之道,最近的復刻經典,更絕對是夢幻中的經典,因為,這是一雙從來沒有在現實世界中出現過的球鞋。 1989年推出的電影「回到未來II」,劇中男主角邁克爾.J.福克斯,為了拯救他未來的兒子,乘時光機去到2015年的未來世界。其中經典一幕,就是Michael J. Fox穿上了一雙不用繫鞋帶,只需按一個電子感應鍵,便會自動調節鬆緊的Nike球鞋,這雙球鞋還有閃燈,並用上了像太空衣的物料製作,酷得非比尋常。 想當年,相信不少男孩都在電影院裡看得雙目發光, 並一廂情願地,希冀Nike真的會推出這一雙球鞋。事隔二十二年,這一雙夢幻號球鞋的真身終於出現,但它卻有非常任務在身。 事實上,這位當年在「回到未來」電影系列中硼硼跳跳的傻小子Michael J. Fox,1991年被診斷患上帕金森氏症,由於病情日益嚴重,直至1998年將病情公開後,他開始半退出演藝圈,同時,卻成立了一項資助帕金森氏症治療研究的慈善基金,並且身體力行,到處進行遊說,喚起各界關注。 Nike其實於去年早漏出風聲,已將當年電影內這雙球鞋的設計專利註冊,到了最近,更正式宣佈生產了1,500雙限量版「回到未來II」球鞋,取名為2011 Nike Air Mag,並放了在網站eBay上拍賣發售。所有收入,都會撥入Michael J. Fox的慈善基金,而Google創辦人之一的Sergey Brin,更會按所籌得善款數字,如數捐出同等金額。 據說投標價平均由3,500至10,000美元不等,也有說英國音樂人Tinie Tempah 出價37,500美元入手了一雙。暫時未見有最新善款數字的公佈,但相信Nike此舉已屬雙贏,既可以做慈善,亦有助宣傳品牌。 看過網上有關此球鞋的短片,造型沒錯是完全復刻了電影中的道具的,但電子感應自動索帶的未來科技尚沒有出現,LED閃燈亦只屬聊勝於無的「高科技」裝飾。雖則如此,看見此夢幻號球鞋的誕生,確實已令我輩的大男孩非常興奮,不知山寨版會否在淘寶出現? (原文刊登於Esquire中文網–時尚先生網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Nike+跑步運動社交化

有時我已搞不清楚,我究竟是為聽歌而跑步,還是為跑步而聽歌。 大概是四年前,我開始迷上Nike+這玩意,因為自己是用家,我除了對這產品情有獨鍾,我更欣賞此產品背後的營銷策略,所以,在我於HKU Space教授的一個品牌管理碩士課程中,過去幾年,我一直都以這案例,與同學討論Branded Utility這題目。 什麼是Branded Utility呢?就是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一些產品以外的功能性服務,這可能是與產品售後應用的有關服務、配套或副產品,藉以提高你的整個用戶體驗,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並非一次過的產品交易。 Nike+就是一個很成功的Branded Utility案例。你買了一對跑鞋回家,開始練習跑步,你只要有一部iPod Nano,再加上一塊藏於鞋墊下的小小電子配件,你就可以一邊聽歌,一邊在沿途有聲音告訴你目前已跑了多少公里、燃燒了多少卡路里,以及平均速度如何等等有用資訊,回到家後,你可以將每次的跑步紀錄,上載到你的Nike+帳戶,進行圖表數據的分析和記錄。 可能因為我是一個Graph Geek,看見自己的努力成果變成圖表,我的腎上腺素激增。 最初Nike+只與iPod Nano溝通,但後來也發展到iPod Touch和iPhone之上。最新的Nike+真身,已簡化成為一個Nike+ GPS App,以GPS來記錄你的跑步數據,即是說,那管你穿的是不是Nike跑鞋,你也可以享用到Nike+全套跑步服務的Utility。 當然,到了這個什麼事情也要上facebook分享的年代,Nike+又可以讓你將你的紀錄公告天下,甚至是分享你的跑步路徑,或找朋友來為你打氣等等。一時間,跑步不再是一項獨行活動。 近年,製作iPhone或Android App,已成為不少廣告客戶的熱門宣傳手法之一,只不過,他們大部份都愛以硬銷的手法,把廣告硬植入這些App內,但Nike+的最大優點,就是以提高大家的跑步樂趣至上,先和你做個朋友,生意日後再談。是的,在這個App內,真的沒有任何產品推銷訊息,廣告更不在話下。 為了慶祝Nike+踏入第五個年頭,Nike+ GPS這本來賣$1.99美元的iPhone App,目前免費下載,我不知道這推廣會限定多久,但我覺得,這可能是比花錢賣廣告更有效的營銷手法,身邊不少非Nike跑鞋的用家,都對此App讚不絕口,間接地,Nike+將跑步文化,含蓄地騎劫了,這才是高招。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