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

虎膽龍威2020之電有勁打不死

「既然我們這個產品叫Die Hard,我們今年又要搞Relaunch,不如我們就拍一個廣告叫Die Hard is Back 2020啦,請埋當年DieHard的男主角Bruce Willis,以及其他一干人等的配角出山,咁就為之Very Good啦!」 這種橋段,說出來,真的超級老土,簡直就有點像是80年代王晶電影,噏得出就噏,噏得完就拍(隨便說、隨便拍)。 說真的,我覺得80年代港產片盛世的時候,很多港產片幾個人吹吹下水吹出來的。 話說這隻叫DieHard的電池品牌,其實真有其電,而且已經有50年歷史。 時光飛逝,話說第一集的Die Hard電影(港譯:虎膽龍威/台譯:終極警探),已經是1988年的事,前後拍了五集。 電影中那位永遠逢凶化吉,連場大爆炸都炸不死他的主角Bruce Willis,今年已經65歲,在香港的話,他可以拿兩蚊去搭地鐵。 2020年找Bruce Willis出山,今時今日,還有什麼看頭? 我不知道80後90後的朋友中,會有多少位認識Bruce Willis。 但作為60後的我,想當年,在戲院看這個系列的白痴動作電影,真的看得我如痴如醉。 每次見到匪夷所思的爆炸場面,Bruce Willis飛身衝爆玻璃,都只不過是整損了少少(擦破了少許),然後又站起來再和壞人拼過的時候,我都會在電影院看得大呼過癮。 在美國的朋友說,《Die Hard》可能是除了《Home Alone》外,聖誕節期間,電視重播得最多次的電影,有點像我們過年看《家有囍事》。 所以,翻叮《Die Hard》,極有可能,不存在代溝的問題。 這支廣告片,對於熟悉Die Hard這電影系列的朋友們,有大量會發出會心微笑的笑位。 再者,Die Hard汽車電池這個名又實在改得好,直接、粗獷,非常符合這個產品的屬性。 疫症期間,雖然大家減少外出,但開車還是主流文化,汽車用品,也是必需品。 除了Die Hard,大家覺得,還有那套經典電影的名字合適成為品牌名字?

至我們親愛的香港

踏入2020第四季,疫情餘波未了,暗湧繼續一浪接一浪,很多品牌都要勒緊褲頭,減少廣告開支。 即使還會打廣告的,都是以優惠推廣、產品主導的促銷廣告為主。 但另一邊廂,仍然有一些品牌,明白到建立品牌形象,是一項全天候工程,於是,試圖透過品牌形象廣告,繼續與消費者對話。 因為,他們明白到,當競爭對手放軟腳步,反而,這是建立品牌形象的最佳時候。 純產品或促銷的廣告,效應好像是「餐餐清」。 而品牌形象廣告,卻有點像長遠投資,未必會有即時回報,但長遠而言,只要持續投入,就可以得到如複息「利疊利」的效應。 中國人向來較為含蓄,很多時候,我們更會吝嗇地,用說話直接向身邊人,表達對對方的關愛。 因此,這輯廣告,第一次看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到有點肉麻,這個反應,很正常。 但不要緊,這正正就是廣告想表達的意念,大家不需要怕肉麻,不要把目前身邊所有,視為理所當然,想表達你的愛意,就要放膽地說出來。 尤其是,在這一刻,這個城市,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更主動地,表達對家人、朋友或鄰舍們的關懷。 講多無謂,麻煩給我一個豬柳蛋漢堡餐配健怡可樂,再追加一客炸雞,我愛老麥炸雞。 (麥當勞團隊的朋友,拜託下次把影片放上網時,可以在影片內放上字幕嗎?)

You Can’t Stop Us | Nike 運動精神,無人可擋。

2020第三季Nike影片廣告 最近,每逢Work From Home,黃昏時分,我都會帶同兩隻小狗,跑上我家後面的山頭。 因為香港政府剛頒布的口罩令的關係,最近戶外運動也不能豁免,為人為己,大家都要遵守戶外戴口罩這規條。 我所住社區的居民,雖然身處山高皇帝遠的離島,但我從沿路,去到山頂,所遇上的朋友們,無論在有在方圓一公里內四面無人的情況下,還是規矩地戴著口罩做運動。 守規以外,重點是,抗疫期間,運動不會停。 今早看到Nike這個新廣告,也是想帶出運動永不止息這精神,字裡行間,亦暗地裡表達了Nike這品牌對近期世界疫情,以及種族平權等問題的關注。 運動除了讓我肉體上得到的鍛鍊,更重要的,就是透過運動,我們學習到生命的起與跌、樂與怒、喜與痛、悅與悲,無論面對任何難關,一息尚存,我們都不會因此而停下來。 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運動員,每一個人,加在一起,就可以成為一個團隊,一起領略運動精神的真諦。 90秒的影片廣告,先後出現了超過50名Nike贊助的運動員,當中包括LeBron James、Naomi Osaka、Serena Williams、Eliud Kipchoge、Caster Semenya、Cristiano Ronaldo、Giannis Antetokounmpo、Kylian Mbappé和Colin Kaepernick。 故事採用了split screen的分鏡手法,左右兩組畫面同步,來自不同領域的運動員,各自在自己的運動場上努力,運動精神,同出一轍。 娓娓道來一段旁白的,是美國國家足球隊隊長Megan Rapinoe,她是在NFL的黑人運動員以外,首位在球賽開始前唱國歌的期間,自發背向國旗下跪作無聲抗議的白人運動員,同時,她亦是一名活躍的女權份子。 文案實在寫得太動人,於是,我特意把這段旁白抄了下來,作為寫作學習。 特別留意,每一句文案,都有一個”We”,說明了,無論是個人或是團隊,運動精神,始終不是單單一個人的事。 一起堅持,一起逆轉,才讓我們變得更強。 至於標題中的那一個”YOU”代表了什麼? 是目前的逆境?還是指某些人?相信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詮釋。 You Can’t Stop Us We’re never alone, and that is our strength. Because when we’re doubted, we’ll play as one. When we’re held back, we’ll go …

You Can’t Stop Us | Nike 運動精神,無人可擋。 Read More »

廣告客戶在有限預算下,如何令合作利益最大化?

剛剛過去的週末,有朋友告訴我,在電視台的當年今日新聞片段中,見到我的出現,時為2004年。 那個時候,香港正逐步走出SARS的陰霾,但經濟依然低迷,廣告業當然是首當其衝。 當其時,我和我的團隊製作了一個系列的小廣告,而這段新聞片,是和這個廣告有關。 廣告客戶是Papyrus,廣告概念是”For truly special gifts, Papyrus”。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廣告概念會用英語? 雖然我是中文文案,但因為這是一套為TVB明珠台(英語頻道)製作的廣告,所以我的構思過程,都是用英語的 雖然我的英語很爛,”For truly special gifts, Papyrus”卻成為了我第一句面世的英語廣告標語。 說回這個Papyrus電視廣告系列,那個是Digital拍片還未盛行的時代,除了電視台的8萬8廣告套餐會用beta cam video,大部分廣告片都是菲林拍攝。 說話某天我路過公司的fax機,見到有一間名為Papyrus的公司查詢,問有否機會合作。 我對Papyrus這家在Pacific Place及Lee Garden等高級shopping mall有分店的禮品店,略有印象。 於是,我便馬上和我的澳洲裔老闆約會見客,但誰知,這個客戶原來只是買了明珠台的廣告套餐,但他覺得TVB的製作只是廣告雜誌,於是希望做好一點。 只可惜,客戶的預算真的不多。 在一般的情況下,客戶當日所給我們的預算,廣告公司已經會掉頭走人,但我和老闆見這位年紀老邁的加拿大裔客戶盛意拳拳,加上,他更告訴我們,願意給我們相當寬鬆的創作自由度。 可是,這個預算,即使我們不賺錢,論給第三方的製作成本,始終有難度。 「沒錢用菲林拍,不如就用beta cam video拍吧。」 於是,我和我的美術指導拍檔,先擬定了「Papyrus是一家專賣special gift的精品店」這個傳播核心內容,然後,就出了”For truly special gifts, Papyrus”這個語帶雙關的廣告概念。 執行手法,我們將計就計,採用了平時拍廣告片試鏡的執行手法製作,我們公開招聘誠徵自問具有”Special Gift”的朋友,所以廣告演員,全部都是來試鏡的普通人。 感謝製作公司的幫忙,在演藝學院的學生壁報板登了一個試鏡廣告,期間,亦找來不少自己的親朋戚友前來試鏡。 最後,客戶從試鏡的「演員」中,選了一批具備”Special Gift”的朋友,成為廣告中的主角。 有趣的是,試鏡的「演員」中,包括了當時還在新城電台做sales,身材已經相當豐厚的阿Bob。 試鏡時,他自稱懂得三秒減肥大法。 製作公司覺得好玩,也不介意幫忙走多一步,即使預算有限,最後,我們還是合共完成了8條15秒廣告片。 男旁白配音,是我公司的一位英文copywriter義務幫忙。 簡單的音樂和音效設計,則由略懂音樂製作的我,自己包辦。 廣告試鏡期間,我的洋人老闆,告訴了他在電視台任職的朋友,我們正在做一件這樣的事情。 那個時候,香港的整體氣氛仍然處於低迷狀態,那位朋友覺得,香港人需要在週末看一些輕鬆的新聞故事,於是,馬上安排了TVB新聞部過來拍攝,當其時,負責的記者是呂秉權。 拍攝當日,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就是原來記者行家之間會互通消息,於是,除了TVB,當日還出現了ATV和Cable TV的記者朋友。 廣告最後的迴響不俗,即使預算不多,但客戶說他很多朋友和熟客都看到,同時也十分喜歡這輯廣告,要知道,那個時候,YouTube還未出現,廣告只可以在電視機面前看。 我相信,由於明珠台的廣告費相對低,因此,此廣告在明珠台也有一定的出現頻率。 回想當年,我們團隊都只不過是抱著一個「大有大做,細有細做」的心態,去努力完成這個系列的電視廣告,期間,沒有計算太多其他的因素。 可是,為什麼當時能夠成事呢? 最重要的兩大因素,第一,是客戶給予我們相當的自由度;第二,製作公司願意在極度緊絀的預算下,專業地把整個系列的廣告執行出來。 …

廣告客戶在有限預算下,如何令合作利益最大化? Read More »

Nike致Kobe Bryant的告別式

When I retire, I want to look back the way I walked past, every day, I have paid my all! Kobe Byrant 不需要重溫昔日的精彩畫面與片段,簡單的聲音與文字,竟勝過千言萬語。 因為,長存在腦海中的記憶,原來,單靠聲音與文字,已可以令人感到歷歷在目。 人生匆匆,來到盡頭一刻,不必在乎你得到了什麼,而是要自問一聲:「你究竟留下了什麼?」 Inspiration is forever.

女人,你的名字是強者。

除了我的母親,我的個人成長歷程,都一直被不同的強勢女性影響著。 首先,我是家裡年紀最小的,住在家中,一起成長的,有五個姐姐,一個阿姨,就連那頭家犬也是乸的。 你說她們對我的成長沒影響,我一定是騙你的。成長階段,小朋友就是透過模仿學習,我只知道,我家中的所有女性都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人的要求亦如是。 她們一般雖然比較情緒化,但卻是喜惡分明,勇於表達和溝通(雖然經常火星撞地球),做起事來,又往往比我更有毅力、更有耐性。 升上中學,我開始學打壘球,由於教練是香港女子隊的教頭,我們這班初中生,平時的比賽實習對象,就是這一班已經代表香港到世界各地出賽的大姐姐,她們除了技術到家,組織能力也更特別強。 一對球隊要成功,很講求默契,要盡量減少個人化的英雄主義,這方面,女子隊實在比男子隊強。 我們這班初中的男生,雖然精力旺盛,有幾個較早熟的亦是孔武有力,但和她們對壘,我們每一次都是輸少當贏。 入到大學,我讀的是女多男少的音樂系,我發覺女同學一般都比我們這些男生合群,讀書又比我們勤力,事實上,班中成績最好的,都是女同學。 大學四年,我一直都在發夢玩耍,但我的同學裡面,已經有女同學開始要做兼職養家,比我們更早懂事。 在我的成長階段中,我就是經常如此觀察,女性們的東西,好的我會學習,我認為不合適我的,我會引以為戒。 那天我去到大學演講,有女同學問:「廣告公司是否都是男性天下?」其實我覺得,情況絕非必然,不少女性在商界上到某個位置後,會在家庭及事業間作出取捨,所以有在管理層中較少女性的情況出現。 事實上,出來社會工作,我第一家加入的廣告公司奧美,我的創作總監就是一名女的。此外,除了大老闆,所有客戶總監都是女性,團隊中高層都是女性的天下。還記得,當時奧美除了一名洋人MD,也有一名很厲害的女性GM。我在DDB工作的時候,最高領導的CEO和財政總監都是女性,Management團隊裡面男女比例,女性佔多。但宏觀去看,當去到最高領導層的圈子的時候,我見還是以男性居多。 我從來不會斗膽視任何女性為弱者,但我只覺得,在世俗的眼光裡,她們一般比我們男性有更多的負累,有更多的紅線,去到管理層的時候,因為圈子始終是男多女少,她們較難與男性平起平坐。我當過大公司的管理層,我見識過男高層在女性背後會說什麼難聽的說話,我亦親身體會過,一班男高層如何在一些要出埠的會議,刻意排擠女同事出席,對此,我亦引以為戒。 我一直都很希望,能夠創造一個男女比例平均一點的工作環境,我更希望,我的女同事會比男同事進取,做得更出色。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深深相信,唯有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們才會更懂得培養人際間的同理心,並且懂得互補其短。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今早我收到的第一個Whatsapp,就是來自我的業界好友Francis的喜訊,他所創辦的《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旗下,有一個很有意義的企劃「合廠」,最近做得有聲有色,今天更有一篇媒體的詳盡報導。 簡單來說,「合廠」是一家專們招聘基層媽媽為員工的社會企業,讓員工們可以一邊湊仔、一邊返工。當職業女性的媽媽不易為,當基層媽媽的職業女性,更是難上加難。 專聘媽媽再上班 為「合廠」出力堅持香港製造 看完上述這篇報導,我赫然想起了這一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Nike Women廣告。 表面上,廣告是鼓勵女性應從小做運動,但實質上,也有涉及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及世俗眼光探討,文案意義深長。 Nike Women - If you let me play (1995)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Nike Women再下一城,推出了這條意義不相伯仲的廣告片,還找了Serena Williams聲演以下旁白,主題就是「瘋狂的女人」。 的而且確,女士們瘋狂起上來,真的可以有拯救地球、無堅不摧的洪荒之力。 但正正就是流著這瘋狂的血,我們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有趣。 瘋狂的女人,可以很可怕,亦可以很可愛。 Nike Women | Dream Crazier (2019) If we show emotion, we’re called dramatic. If we want to play against …

女人,你的名字是強者。 Read More »

為何這年頭那麼少客戶肯投資拍TVC?

有很多和我同期的廣告行家都慨嘆,這年頭,愈來愈少客戶願意投資拍片做TVC(電視廣告),從前一百幾十萬港元拍一支TVC的「入門價」預算,幾乎已經絕跡江湖。 但我覺得,這年頭,TVC這模式,角色已變得極之含糊,首先,製作影片廣告,所用作投放的媒體,已不可能只困在我們家中的公仔箱,戶外媒體的選擇,公仔箱出現的模式層出不窮。至於網絡世界,形式之多變,更加是數之不盡,天天新款,你還以為網絡媒體很便宜?你實在太天真。 為何媒體的選擇明明是多了,客戶願意花在拍攝影片廣告的預算卻是少了? 我覺得,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則,媒體預算因媒體的選擇碎片化,投放資源需求大增,間接令廣告客戶把預算向媒體支出那邊靠,從而減少廣告製作預算。 二則,網絡世界是很難捉摸的,製作質量未必是收視保證,不少拍攝預算極低、製作粗糙的網絡影片,卻隨時都可以獲得一百幾十萬的點擊,你花一百幾十萬港紙拍完一條廣告,表現卻遠不及人家,試問叫客戶情何以堪? 先旨聲明,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察,是一個廣告界現象,但並不代表我認同這是一個應合理化的廣告規則。 參與過任何廣告製作的朋友都知道,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多一支燈,少一支燈,出來的效果也有不同。 廣告製作製作雖然是商業行為,但廣告製作亦存在她的藝術性,因此,廣告製作的標價,有如「海鮮」,很難有固定單價,亦很難量化,來到影片廣告的製作,牽涉的人與事更是千絲萬柳,永遠有很多未知之數。 有聲又有畫,一支製作出色的影片廣告,總有著她的獨特魅力,品牌形象打入消費者腦海這條數,單憑那一百幾十萬的點擊數字,難以量度。 最近,我從我認識的名廣告導演James Leung的臉書貼文,看到這一支KFC的影片廣告。 以近年香港快餐業的廣告的標準來看,何止是大製作這麼簡單? 半點都沒誇張,看過廣告後,我的而且確被這新口味令我食指大動,及後近乎朝思暮想。 過了兩天,湊巧全公司的同事亦嚷著要去吃炸雞,於是,來到KFC,我二話不說就點了個鹹蛋黃金脆雞套餐。 我除了很欣賞這廣告創意,更欣賞導演James Leung的製作功架,行有行規,我不好意思直接問他這支廣告拍了多少錢,但我肯定所費不菲。 希望我不是一廂情願,但我願意相信這個客戶真的是個還相信創意的好客戶,荷包是最誠實的,我也以行動支持。 我在排隊點餐的時候,剛巧又看到這影片廣告,才幾十塊的套餐,埋單時,我覺得份外抵吃。

木村拓哉 x 竇靖童 | Levi’s Free To Move 2019

1989年的暑假,我人生第一次出國旅行,我獨自一人去了一趟美國加州,遊歷過Levi’s的發源地三藩市。 我已經忘記了,究竟是在Target抑或是Walmart,一家類似的美式廉價百貨店,我遇上一批未經洗水的深藍Levi’s 501正在大減價,每條才不過賣$29.9美元,我二話不說,一口氣買了三條。 如是者,從那一年的暑假開始,由大學校園以至剛剛出來社會工作,我幾乎每天都是身穿一條Levi’s 501。 到了90年代中期,聽說是因為多得木村拓哉這位帶貨王,Levi’s 501再次在日本流行起來,隨著香港回歸中國,Levi’s也好像回歸香港,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潮物。 後來,我出來社會工作十年八載後,我和大部份男人一樣,開始成為中年發福的大叔,於是,自此我就不敢再穿上我那幾條身形要夠瀟灑才穿得好看的Levi’s 501(嗚嗚)。 今天,我在網絡見到狀態依然的木村,還是留著那把典型長髮,趁Levi’s(R) Engineered Jean 20周年,再次為Levi’s當代言人,分別示範試穿502、570、541、512牛仔褲款,同時又披上Trucker牛仔樓,一副日劇HERO中的久利生公平的不羈造型。 廣告中,木村還要夥拍年紀相差一大截,足可以做他女兒的竇靖童,兩個人走在一起,我完全感覺不到半點代溝,亦不像父女。 「最近沒跳舞吧?」廣告甫一開首,木村就被竇靖童挑機,在空無一人的地鐵車廂內比「舞」。 廣告中,竇靖童秉承了王菲那副愛理不理的一臉冷傲,與其說她在展示舞步,不如說她在隨意隨節奏,四肢作出Freestyle擺動。 迅速回帶2004年,話說木村因為來香港拍攝王家衛導演的《2046》,期間認識了王菲,那個時候,竇靖童才只有七歲。如果勉強要把兩個人扯上關係的話,淵源大概就可以追溯至電影《2046》。 話說在電影《2046》中,原本有一幕木村與王菲翩翩起舞的片段,但在最後出街的版本中,卻被王家衛刪掉了。有趣的是,正當這個廣告推出的同時,王家衛把這原本消失了的片段重新釋放,並且曝光於社交網絡。 回到2019年的廣告現場,除了為多個品牌代言,竇靖童亦已成為新一代音樂潮童,並且企圖出走中國,進軍日本市場;至於木村,自SMAP解散後,隨著女兒光希出道,成為傳媒焦點,他除了繼續拍劇,亦嘗試尋找新市場新路向,開了個新浪微博帳號,加上這個廣告,有傳媒直指,這正是他意圖打入中國市場之作。 雖然一把年紀,但木村跳得比竇靖童更好看,而由他身穿的Levi’s潮牛,除了瀟灑得令人沒話可說之餘,更沒有半點令人感到過時。畢竟,今年木村已經46歲。 感覺上,木村就像是Levi’s 這個老品牌,周而復始,久不久又會站出來,既是經典,又可以成為年輕一代的瀟灑潮物。 看在眼裡,我的心裡慨嘆,上天真的不公平哦,我等逆流大叔,除了羨慕,只可更羨慕。 廣告企劃日本網站

眼鏡88 | 戴起美麗人生

雖然是大公司連鎖經營,但《眼鏡88》始終可以稱得上是陪伴好幾代香港人成長的一個本地品牌,我輩不少人,起碼都會幫襯過不止一次,說起《眼鏡88》,總有點親切感。 我平時沒看電視,但昨晚卻在社交網絡看到《眼鏡88》最新一輯的電視廣告(因為很多電視聽眾朋友爭相討論),全長3分半鐘的動畫,製作是國際級數,很多朋友第一時間說聯想到Pixar,我認為這是對團隊的讚美。 故事很簡單,講述的,是兩代父女情,同時亦穿越時空,娓娓道來了香港過去30年的變遷。 那麼,廣告與產品的關係是什麼? 就是透過一副接一副,不同年代老爸佩戴過的舊眼鏡,見證了女兒的成長,亦經歷了30年的社區變遷。 不知道大家有否捨不得掉去舊眼鏡這習慣?透過眼鏡作為故事中的感情連繫,亦講述了30年來的香港及《眼鏡88》品牌的變遷,於是成就了《戴起美麗人生》這品牌 30週年的主題。 雖然是有點傳統的廣告手法,但卻是來得恰到好處,亦切合品牌氣質,親切而溫馨。 廣告中亦出現了不少令人懷緬的香港舊物,包括紅色郵筒、14座校巴、「麗園」遊樂場等等。 廣告中亦有忽然植入的廣告,赫然見到一隻鐵達時手錶,但不説可能不知道,《鐵達時》是《眼鏡88》同一個企業旗下的另一品牌,所以,出場有理。 向製作這廣告的Uth Creative Group的行家老闆D兄打聽,才得悉這廣告從賣橋到客戶拍板,已經歷了最少半年時間,而動畫的製作,更加是歷時超過半年。 在這個網絡時代,大家都在壓縮的時間表下進行創作,驟聽起來,一年多這時間表,簡直是匪夷所思。 雖然,略有製作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動畫製作其實絕對是「無得急」的,而且,時間愈多,電腦運算下的動畫質素就會相應更加細緻,用超過半年多的時間做這迷你電影的製作,其實,已經算是神速。 再者,大家亦不應該以為只不過是電腦動畫,又沒有郭富城古天樂這類大牌明星,製作費可能會比起拍片平宜。觀乎此片的質素,我相信其製作費,隨時可媲美一般的廣告大片。 負責動畫製作的公司是Nikopicto,聽說老闆是居港法國人,除了香港人,製作團隊班底都是來自五湖四海,難怪,這條動畫的風格,既有港產特色,亦具有外國風情,令人值得再三回味。 個人覺得,Uth Creative Group和Nikopicto能夠交出這佳作,廣告客戶《眼鏡88》才是居功至偉,試問,這個年頭,還有多少個客戶會有如此耐性?可以等足你超過半年?

天王何其多,四手天王只此一個?

有人說,請得起劉德華做代言,你的廣告已經成功了一半。 當然,有劉德華做代言,還不足以成為產品賣點,但天王何其多,四手天王只此一個。 上天是不公平的,想像一下,本身已經又靚仔又好人又好演技又勤力的劉德華,如果給他多添一雙手,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世界? 原來,都只不過是天方夜譚,四手天王所指的並非劉德華,而是這張模仿四手齊齊幫你按摩的「天王」按摩椅。 配樂參考了Mozart Symphony No.25的第一樂章,然後,變成了劉華版的鋼琴及小提琴四手變奏。 不是什麼偉大創意,但廣告聲音畫面都充滿娛樂性,算是大製作,加上是劉德華,我太太看得份外開心。 一個家庭,購買一張按摩椅,誰是最終決策人?OSIM當然最清楚不過。 https://www.facebook.com/HKOSIM/videos/99698408048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