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

奔馳中的樂與汗 | Jaybird X4運動藍牙耳機

市面上的入耳式無綫藍牙耳機愈出愈多,但一分錢真的一分貨,要追求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勁的話,一般索價港幣二千以上,很正常。 如果我告訴你,我面前這一對Jaybird X4,價錢只是港幣一千左右,聲音卻可以媲美高級貨色,我一定是在騙你。 所以我不打算騙你,這對Jaybird X4,雖然是最新版本,但賣點依然不是超級靚聲。 之不過,如果你要求一對入耳式無綫藍牙耳機,給做用來做運動時,可以粗暴地使用,這就一定是你那杯茶。 一對不怕跌、不怕汗水、不怕雨水,而且音質是「還可以」的無綫藍牙耳機,這對Jaybird X4,確實是不用想太多的選擇。 已經出到第四代,和上一代造型分別,毫不顯著,但細心點看,操控按鈕部分,換上全膠的防水物料,手感不俗,耳機上的品牌標誌,亦改成灰色on tone的顏色,變得較為低調。 Jaybird X4有很多優點,也有少許缺點,我不如直接了當,和大家逐點分析吧。 優點 強悍防水防汗:雙重疏水納米防汗塗層,IPX7防水級別,下雨下雪,甚至是1米水深壓力下也可以支持30分鐘。有朋友試過連運動衫不慎放了進洗衣機,事後居然可以當無事發生過,當然,當事人經過專業訓練,家庭觀眾請勿模仿。 掛頸式設計: 戶外運動時不用擔心丟掉,我試過配戴全無線耳塞式的粒粒藍牙耳機晚上跑步,顧住抹汗,路經草叢不慎丟掉了其中一粒。 物料輕巧:X4的防水塗層加強了,機身重量仍維持在14.7g,比起上一代X3的13.8g,幾乎沒有分別,佩戴起來,零負擔,很輕鬆。 價格相宜:高級品牌耳機的入門版價錢,運動專業的設計。隨機附送兩對COMPLY ULTRA FOAM TIPS耳綿(零售價起碼HK$50一對)、兩對大小尺碼的矽膠耳塞,以及三對用來固定耳朵佩戴位置的耳翼,交足功課了。 連線方便穩定:藍牙4.1辨認速度相當敏捷,可同時連結兩部主機,iPad與手機對換無難度。亦可以記認八部主機,暫時未試過運動期間斷線,算穩定。 續航力:官方數字,每次充電2小時,可持續8小時使用,實測大概6-7小時。此外,還可以快速充電,10分鐘充電,即可使用1小時,比起我用過的其他品牌,夠用。 缺點 音質平庸:老實說,音質只是還可以,層次感來說,不給力,中音帶點朦朧,低音強勁卻欠彈力,唯有要靠可調節EQ的官方手機App,加點味精,自己執生。 操控難捉摸:這是最令我困擾的問題,尤其是關機方面,沒有任何顯示。我經常以為自己關了機斷了線,然後再把耳機收藏好,但原來耳機繼續在待用狀態,於是,便白白把本來充好的儲電溜走。 話音朦朧:用這耳機通話,女方的聲音會變成徐小鳳,男士的聲音會變成King Sir,感覺很侷促,很古怪,所以,我會避免用這耳機作日常的hands-free便攜通話,所以只會在做運動的時候佩戴。 叉電座:X4依然指定使用這款全世界唯一獨家村的USB叉電座(佢講這樣設計才可以將重量減到最低,同時又可防水),有點不方便。上述的關機問題,亦經常令耳機長開走電,到你準備出門跑步的時候才發覺沒電,可以是很災難。希望有一天,Jaybird會出一個給X系列的收納系統,既可以自動叉電又可以收納的設計。 利申:文中產品Jaybird X4由相關品牌的客戶免費提供測試,唯本人未有收取任何產品以外任何形式的酬勞。

跑步,其實很勵志。

廣告可以騙人,但運動卻很誠實,那管你跑的是10K還是半馬,你都起碼要真真正正地流過汗、付出過。 有人說,這個年頭,很多藝人都是因為覺得跑步很潮,於是才來湊熱鬧。 但我反而慶幸,如果跑步能夠成為一件潮流事,我覺得對於這個城市來說,一定是一件好事,多於一件壞事。 因為從來都沒聯想到盧巧音會做運動,如果她只是笑嘻嘻地去跑個10K,我可能還會藐佢,但現在她還宣布要跑全馬,這件事,就突然變得很勵志了。 「喂,盧巧音都跑全馬喎,你仲有藉口話自己唔得?」 如果突然有一天,連JUNO都出來說要跑全馬,我就覺得整件事更勵志,香港更加有正能量了。 「跑步,其實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 我腦海已經馬上有畫面。

2018香港馬拉松跑友跑鞋普查

話說2017年,渣打香港馬拉松終於有一個大型國際運動品牌贊助,而我作為一名廣告人,出於好奇,實在很想知道這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會否對消費者帶來直接影響。 再加上,因為我個人亦喜歡跑步,更是一名波鞋發燒友。 於是,去年我在自己的臉書頁上製作了一個問卷,嘗試了解一下。 去年的結論是,一如所料,兩大跑友熱愛的跑鞋品牌,ASICS和MIZUNO,由10公里賽事領先至全馬,唯官方贊助品牌NIKE在半馬方面表現尚算突出。 踏入2018年,今年繼續獲得各方網友跑友的意見,在設計問卷的時候,我加入了更多深入了解跑友的問題,此外,更不得不再三多謝《運動筆記hk》的主編,給予我好些專業意見。 上年我一共收集到534個樣本,今年,我除了把問卷放在自己的臉書頁,也放了上《長跑長友》的臉書群組,更重要的,《運動筆記hk》的主編也有在其臉書頁分享了我的問卷,所以,今年反應更加熱烈,一個星期,已合共收到1,151個樣本。 為此,我要向每一位幫我填問卷及分享過的朋友致謝。 先利申,因為工作關係,我認識部分運動品牌負責營銷和公關的朋友,但我卻和他/她們並無任何商業來往,製作這篇問卷的目的,亦純粹是作為我個人觀察的紀錄,並非商業行為。 此外,由於我個人朋友圈子的關係,加上熱衷回應問卷的朋友,相信大多是全馬及半馬跑友,某程度上,我這個問卷的結果,我會大膽視之為「認真跑友」的答案。 因為今年獲得更多「認真跑友」的支持,收到問卷居然以全馬跑手為主,所以,今年的統計結果,對於「認真跑友」、或者是正積極成為「認真跑友」的跑友來說,可能更具參考價值。 根據渣打香港馬拉松的官方資料,以下是2018年三項主要賽事的參加名額: 全馬:18,500 半馬:20,500 10公里:35,000 今年渣打香港馬拉松,你參加了下列哪一個路程的賽事? 我所收集的樣本中,男士為主,佔了超過七成。 跑手所參加的賽事項目,45%以上是全馬、差不多35%是半馬,10公里跑手接近20%。 因此,我所收集的樣本,跑手比例幾乎是大會參賽名額的相反。 賽前你有參加過任何跑會或跑步訓練嗎? 我個人平時有在週末或下班後練跑的習慣,同時也有參加一個星期一次練習的跑會,我的個人體驗是,由教練的指導下,與其他跑友一起練習,即使不參加比賽,都能夠給我更多的進步動力,如果想長跑長有,我覺得參加跑步會是絕對值得的。 今年的參賽跑友中,有超過60%在賽前有參加過跑會或其他的跑步訓練,雖然各有前因,但這亦證明了,大部分「認真跑友」,為了爭取更好成績,又或者是想作好更佳準備,在賽前都會參與訓練。 你有參加過由運動品牌舉辦的跑步訓練活動嗎? 近年各大運動品牌為了宣傳,都開始參與更多社區運動活動,其中包括贊助跑步訓練,今年參賽的跑友當中,有接近26%的朋友都參與過類似活動。 你知道自己腳型是屬於…. 未必所有跑友都懂得按自己的腳形,從而挑選更合適的跑鞋,平時亦不一定有留意自己跑鞋的耗損狀況,於是今年亦加入了兩條相關的問題,主要目的,其實不是單純的想了解到跑友的跑步姿勢,而是根據某些資深網友/跑友的建議,認為這些問題有助提高跑友對這方面的關注。 結果顯示,有超過51%的朋友,認為/知道自己是正常足弓,至於扁平足跑友,也有22%,約有10%朋友卻不知道此為何物。 你有留意到你的跑鞋磨蝕位置主要在那裡? 有15%的跑友一直都沒有留意跑鞋磨蝕情況,而38%以上的跑手留意到磨蝕的主要為後外側位置,情況最為普遍,此外,有19%的跑友認為磨蝕位置尚算平均。 以下這篇文章,值得各位跑友參考: 《圖解!「鞋底磨損」8種類型,看出你的跑步姿勢哪裡有問題》 比賽期間,你有邊跑邊聽歌嗎? 聽歌本來是一個很個人的問題,有關在跑步期間應否聽歌,不同朋友也有不同見解,我的音樂朋友J,今年也有參加全馬比賽,他便笑說過:「跑步沒歌聽,痛苦得要死」。 但我認識過一些資深跑手,會對跑步聽歌予以反對,他/她們普遍認為跑步期間,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腳步聲,步伐有否過度用力,其次,也要專注留意四周環境,避免意外發生,這都是相當重要的。 可能今年問卷樣本的跑友中,全馬跑友佔了大多數,而全馬跑友中,不聽歌跑步的為主,以至今年跑步聽歌人數的比例,比往年的38%更低,今年跌至28%。 比賽前及期間,你有否使用以下其中一款手機App或電子工具記錄你的跑步狀況嗎? 除了注重日常運動健康,也順便方便在Facebook呃Like,可記錄運動質素資訊的電子產品,近年已成潮流,手機App之外,運動電子手帶或電子錶,都是不少熱愛跑步行山踩單車的朋友們的必備工具。 今年的馬拉松跑友中,GARMIN成為了一枝獨秀的寵兒,有超過52%跑友在比賽期間使用,成為今年的大熱,陪伴跑友多年的NIKE+則有超過18%使用者。 令我詫異的是,平日也見到不少朋友佩戴的運動手帶Fitbit(3%),以及Apple Watch(8%),可能由於其功能關係,比我預期中少跑友在比賽期間使用。 說到底,論其專業性及運動資訊的豐富,GARMIN還是比這兩者高出幾皮,成為跑手主要選擇,亦是無可厚非。 你有沒有於賽前或賽後,分享照片至社交網絡? 個人認為,某程度上,社交網絡上的分享,促進了更多人享受參加像渣打香港馬拉松這類大型運動比賽的樂趣,辛辛苦苦完成了賽事,試問有多少位朋友能夠忍手不來一張自拍? 當作是個人的人生記錄也好、在朋友間炫耀一下都好、刷存在感都好,我覺得這都未嘗不是一件人生的美好事。 即使我的跑友樣本以「認真跑友」居多,今年的跑友中,有超過76%的朋友,在賽前或賽後都有分享照片至社交網絡。 你曾經在以下哪個社交網絡平台分享照片或短片?(可選超過一個選項) 而分享的平台中,一如所料,Mark Zuckerberg是大贏家,我也有理由相信,Facebook和Instagram有助促進馬拉松體育活動的宣傳。 有92%以上的朋友都有在Facebook分享,此外,Instagram也有不少,超過42%,第三位便要數到WeChat,有超過10%。 最後,終於來到大家可能最關注的跑鞋部分。 去年我沒有細分跑手比賽組別,但我今年將三項主要賽事,分開來問跑友所穿戰靴的品牌。 全馬跑手,你穿著下面哪個品牌的跑鞋參賽? 即使沒有大賣廣告,主要靠口碑及跑友教練的推薦,結果差不多35%的跑友都選擇了ASICS,接近20%選MIZUNO。 雖然在馬拉松前廣告不算特別給力,但今年也好歹開始做少許宣傳,同時亦沒有再硬推那些貽笑街坊的明星跑手的adidas,有15%以上的跑友穿上了「三間」戰靴,緊貼在第三位,有參加全馬的跑友目測觀察,不少「三間」跑友都是穿著Adizero Adios這款較為專業的鞋款。 NIKE跑鞋向來被「認真跑友」詬病「睇得唔跑得」,今年「關刀」也急起直追,除了在每個項目都有贊助跑手出賽,而且亦獲得佳績外,在全馬賽事中,也有11%的跑友穿著關刀戰靴出征。值得留意,NIKE在2017年的Breaking2挑戰,雖然未能打破兩小時這紀錄,但仍算雖敗猶榮,亦顯示出品牌對「認真做好跑鞋」的野心,VAPORFLY …

2018香港馬拉松跑友跑鞋普查 Read More »

渣馬跑友跑鞋普查2017

先利申,我的公司並沒有任何運動品牌的客戶,做這個調查,純粹個人興趣。 但我本身是一個Sneakers Geek,對波鞋很有興趣,我喜歡adidas Original和Puma的經典波鞋,也喜歡穿Nike的跑鞋行街街,之不過,平時認真跑步的話,我主要還是穿Asics或者是Mizuno。 今年是的渣打香港馬拉松2017,大會贊助是Nike,算是第一次有一個較為像樣的運動大品牌贊助,賽前亦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宣傳,於是我便很好奇地想,這會否影響到參與跑手的品牌選擇? 如果你問我,全馬或半馬的跑手們,應該不會因為廣告或品牌公關活動而影響到他/她們的選擇,最少,Nike未必能夠輕易過到跑步教練那一個關。 可是,作為一個大眾品牌,貫徹品牌的經典格言”If you have a body you’re an athlete”,我覺得Nike瞄準的,主要是新跑手或者所謂的休閒跑手,這類休閒運動員,市場潛力,以數量計,一定比認真的跑手為之高。 但一如由70年代尾80年代初開始的Nike Women一樣,針對了一個較為大眾的藍海,長線看,才是商機所在,當然,這方面,要看得很長線,因為要培養社群、孕育普及文化,要投入很多資源,外面亦未必見到。玩短線的話,品牌通常只會找幾個大明星助威,催谷一下曝光率就搞定。 因為好奇,我在渣打香港馬拉松2017賽後,在我的私人臉書帳號及個人臉書頁發了一個問卷,想理解一下跑手的跑鞋選擇,真的要感謝幫手廣傳的朋友,短短兩天,我搜集了超過500個樣本。   樣本中,主要是全馬及半馬的跑手,男女性比例是6成半對3成半,接近8成朋友有在賽前或賽後分享照片到社交網絡,專心跑步,沒有聽歌的朋友超過6成。 說到大家可能最有興趣的結果,還是要說到跑鞋。 一如所料,Asics一直領先,佔了接近3成、Mizuno則有超過2成半、大會贊助Nike排第三,佔超過1成半、緊貼在後面的是adidas,也有超過1成、New Balance有接近半成,其餘零星出現了的小眾選擇,還有跑步運動店力推的Brooks、Saucony和Hoka One。 細心一點看,全馬絕對就是Asics和Mizuno的天下、半馬是Asics遙遙領先,Mizuno及Nike緊貼在後面、10K領先的是Nike,其次是差不多平手的adidas和Mizuno。 雖然我這個樣本只有500多人,未必夠代表性,但某程度,卻證實了我先前的假設,就是認真的跑手依然會選擇Asics和Mizuno,而10K的輕跑手中,Nike卻佔了一定優勢。 而我對調查的結論是,作為第一年的大會贊助,Nike當然沒那麼快會影響到跑友的品牌選擇,說到底,跑鞋的質素能否給予跑友信心,還是最重要的關鍵。 事後有網友說,除了跑鞋,跑步運動服的市場也很龐大,同樣是兵家必爭之地,我為什麼沒有問這方面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跑步運動服由於涉及的品牌,種類隨時會比運動鞋為多和複雜(一個人上下身內外可以同時穿幾個品牌),為了簡化問卷,所以我今次沒有作這方面的深入調查,可能下一年我會考慮一下。

人生就是要不斷遇上令你想半途放棄的斜坡

我的太太是大馬華僑,幾乎每年的農曆新年,我都會陪她回馬來西亞一趟,和她的家人共聚天倫。 大馬是個美食天堂,我年廿九抵達,及後的主要節目,都不外乎吃和喝,正所謂「出得來行,預咗要還」,年初三不用拜年,於是一早起來,便被太太拉了去Lembah Kiara效野公園跑步。 甫一起步,就發覺面前盡是斜坡,加上30多度的炎熱天氣,實在舉步維艱。 跑了差不多40分鐘,以為接近尾聲,會開始有點好日子過,但誰知,面前原來又有另一個「長命斜」。 抵不住雙腿的無比酸軟和熱浪透頂,我終於喘著氣停了下來,誰知,停下來不夠5秒,身旁便有個身影飆過,我眼尾瞄到一名身材瘦削的老伯的瀟灑背影,他身穿一件螢光顏色的汗衣,腳踏一雙白底藍間的Asics,款式很basic,但看到他小腿結實的肌腱,從容的步伐,就知道他是一定是高手。 瀟灑伯回頭向我和太太點頭打招呼,然後向我們揮手說”Com’on! Let’s go”,他年紀明顯比我們大一截,雖然,單憑他筆直的背影未必看得出來,但從面容看,目測他起碼有60歲以上,聽到一位長輩為我們加油,令我們感到有點不好意思,於是,硬著頭皮,我們又馬上起步追上去。 沿途上,瀟灑伯再三回頭,眼神像敦促著我們—–不許放棄。最後,我們終於來到斜坡終點,可以鬆一口氣,往下走過去,就是最後的大直路。 但瀟灑伯卻選擇了往右走的小路,轉身前,他向我們豎起大拇指,說了聲”Well Done”,然後就揚步奔向另一個斜坡去。 在他的背影消失前,不到30秒的時間內,我的腦海在想,這個世界,天使真的無處不在,他們總會在你最沮喪、最想放棄的一刻,在你面前,以不同的相貌出現,敦促你不可以放棄。 由我中學時代苦練樂器、面試樂團、考大學、找工作,到近年,獨自創業,每個人生階段,我不知道曾經遇上過多少遍瀕臨放棄的考驗。 可是,每次即將放棄,我總又會幸運地,遇上叫我不要放棄的天使。 天使有時是一個我熟悉的面孔、也會是一個我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或甚至是,一把在我腦海中聽到的聲音。 新一年,新開始,希望大家今年,當遇上瓶頸、當你即將想放棄,你總會遇上那個叫你不要放棄的天使。

兩個廣告人/跑步人的自白

平日,在臉書中,經常見到朋友跑完步後大汗淋漓還要裝帥的selfie,更少不了的,當然還有參加馬拉松賽事起步時或路程上或衝線前後的威武英姿。 類似的指定動作,實不相瞞,我也做過不知多少遍,天啊,我還因此而上過雜誌,現在回想起來,真尷尬得想找個洞躲進去。 很帥嗎? 從前我也以為自己這樣是很帥的,但當我重讀完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後,我就開始明白,跑步,其實真的是一件十分個人、或近乎是應該很謙卑的事情。 跑途上,你只有你自己。 除了身體會老老實實地告訴你,你的身體今天狀態如何,期間,也可以讓你暫時與這個世界隔離,得到頃刻的安靜,甚至乎是心靈的治癒。 我不知道大家在跑步的路途上,心裡面會在想什麼,又或者,根本上,只是腦袋一片空白。 可是,我卻會經常這樣地幻想----每一個在這地球上這一刻正在一步一步前進中的跑者們,我們的心靈,都可能是相通的,而且,我們的每一步,都會像驅動著地球中央履帶下的齒輪般,正在幫助我們的地球在運行著。 是的,我大膽地相信,假使地球上有一刻沒有人正在跑步,地球停轉日這一天,就會馬上來臨。 就像我和這兩本書的兩位作者,除了因為大家都是廣告人、又同樣是喜歡跑步,大家就總好像是有點兒聯繫一樣,雖然,閱讀他們的文字之前,我們素未謀面,但看他們的書,我總覺得和他們有某程度上的精神聯繫。 香港網友常說的男人的浪漫是「豆腐火腩飯」,我想,對於我來說,所謂的男人的浪漫,可能就會是----在跑步的路途上,我與一個我完全不認識毫不相關、迎面走過的另一位跑者,在彼此奮力前進的一刻,向對方微微點個頭,默默地和對方說一聲加油。 盧建彰Kurt先生是台灣知名廣告導演,我很欣賞他所拍過的廣告片,其中包括替蔡英文競選期間出現的《願你平安》、《人民大聲公》、《台灣隊加油》等等。 此外,我也拜讀過他有關透過廣告說故事的兩本大作《會說故事,讓世界聽你的:說一個動人故事,勝過跳針長篇大論!》和《文案力:如果沒有文案,這世界會有多無聊?》。 我深受啟發之餘,更是穫益良多,所以,我也在以半威逼利誘的情況下,「要求」我公司的同事們,要好好拜讀這兩本好書。 《跑在去死的路上,我們真的活著嗎?》是盧建彰Kurt的新作,內容是他以第一身的角度,把自身過去在跑步期間所啟發出對個人、對家庭、對工作、對國家、對地球的反思,表面上看似很個人,但卻令讀者如我很有共鳴。 事實上,我也間中會在跑步的時候,選擇聆聽由主持人分享故事的Podcast而並非音樂,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在想,如果這本書也有一個聲音導航的Podcast版,你說會多麼棒。 試想想,這就像有位朋友,在你一邊跑步的時候,一邊在你的身邊和你聊天一樣,而這位朋友,都是做廣告的、都是喜歡跑步的,步伐和你很協調,他會和你吐吐槽、說說笑,然後,在分岔路口,他和你說聲再見:「朋友,明天再跑」。 《我在跑步》是另一位台灣知名廣告人,台灣奧美的執行創意總監龔大中兄2013年的作品,那個很像周星馳電影配角般的「全聯先生」廣告系列,就是他的大作,在他領軍下,台灣奧美出現了不少令我們香港同業羨慕的精彩作品。 話說他在幾年前,就在他37歲生日前,向公司請了三個星期的假,進行了一趟台灣環島的跑步之旅,他打算用自己的雙腿,收集台灣這美麗島嶼的跑步風光。 說起來,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很男兒當入樽(台灣好像譯作灌籃高手)般的熱血故事,試問我們這些終日營營役役,每天都生活在供樓交房租壓力中的香港打工仔,有多少個能夠膽任性地做這回事?這不是男人(其實女人也可以)的浪漫又是什麼? 因為曾經在香港奧美打過工,於是跟台灣奧美的同事還有點聯繫,趁去年聖誕節前的公司旅行,我冒昧地要求拜訪人家的辦公室,最後,我們公司的團隊,居然有幸跟這位大家都很欣賞的創意人龔大中兄分享創意心得。 席間我告訴龔大中兄,我曾經在香港的書展中買了他的大作《當創意遇見創意:創意人龔大中的創意發現誌》,卻找不到《我在跑步》這本書,回港後,二話不說,龔大中兄就已經把他的這本大作速遞給我。 就是以他的文字,就是以他的雙腿,龔大中收集了23段台灣的跑步風光,每一段路,平均10公里左右。 除了台灣的優美景緻,那些在「跑途」上遇上過的人和事(告訴你也未必會相信,他竟然在跑步的時候遇上過村上春樹),也是台灣令人嚮往的風景之一。 還有,就是在跑步期間,有關於龔大中的人生、有關於工作的隨想,一路在他「吸吸吐、吸吸吐」步伐之間,沈澱出來的思緒,無論你是否一名廣告人,都會感到共鳴。 讀完這兩本書,你不會因此而更懂得跑,但對於我來說,卻好像增加了多一點跑步的動力,尤其是,在週末晨早,我還想賴床,不想動身去跑步的時候。 渣打馬拉松在即,今年我雖然沒有參加,但我也希望,能夠在這裡,以這篇網誌,為你們加加油。 以下是一個我會不斷更生的Spotify Playlist,歡迎大家分享,又或者,給我一點意見。 如果你有用Nike+,我會建議你先選擇Shuffle Mode,讓軟件在我精挑細選的40多首歌曲中,隨機為你選曲,讓你每次練跑,都會有一系列充滿新鮮感的配樂。 是的,每一個人的跑步人生,都可能會很隨機地,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人生配樂。

成熟型格大叔的至愛 | New Balance 990

New Balance(1906)、Puma(1924)、adidas(1949)、Nike(1964)….。 不是最近看見New Balance的110周年企劃,我從來沒留意過,這個來自美國波士頓的品牌,原來較諸其餘的經典運動品牌,更老。 想當年,New Balance 990推出的時候,便是以一百元美金的標價及Made In USA作定位,事隔30多年,目前在美國標價平均一百七十元美金左右,加幅不算離譜。 雖然,我自問是一名波鞋控,但實不相瞞,我從來沒有買過一雙超過一千塊(港幣)的波鞋。 不是我負擔不起,而是,我總覺得,花一千塊買一雙波鞋,說到底,都是用來穿得很粗的,實在有點兒奢侈。 更何況,對於那些大熱潮款,我從來都沒興趣追捧,人人都覺得潮的,也通通不要預我。 可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想放縱自己,奢侈一下的話,我唯一的選擇,一定會是這一雙New Balance 990。 這一雙灰色的「阿伯」鞋,1982推出,至今已經來到第四代,但款式,其實都好像沒變過。 無他,這可能並非像余文樂那類潮人會穿的款式,而是那些像坂本龍一、李宗盛,美國總統奧巴馬、又或者是Steve Jobs這類人士獨沽一味愛穿的長青款式,有關於潮流,他們都沒興趣和大家一追再追。 時日如飛,我也終於到了這個成為大叔的年紀,亦好像開始懂得欣賞New Balance 990的成熟低調,還有那堅持美國製造的人手工藝,對於一個品牌來說,頑固,是一種美德。 最近990的第四代推出,#‎990V4‬ 這個hashtag充斥了整個網絡,在社交網絡上,也有些紀錄片開始流出,令我對這個品牌,以及這個經典款式背後象徵著的品牌精神面貌,產品了強烈的興趣。 首先打頭炮的,是New Balance Logo及品牌定位的原創人Terry Heckler。 在以下片中,這位品牌設計大師,如數家珍地,解釋了New Balance鞋款以數字命名的由來。 坂本龍一已經當了New Balance的代言一段日子,那個年頭,New Balance的slogan是單一個字Achieve。 而事實上,以下這支廣告片中,我始終覺得坂本龍一一身黑色西裝內襯黑TEE、然後腳踏一雙灰色的New Balance,絕對是型到無朋友的。 以下這支短片,坂本龍一和大家分享他對「一」這個數字的觀點,在片中,他正在彈奏的音樂,正好是差不多10年前,他曾經拍攝的New Balance廣告的配樂。 那首作品名為Ngo,這首歌曲,在他的專輯《Chasm》出現過,但我不喜歡專輯內的混音版,這個出現在廣告內的版本,只有在單曲唱片中出現。 最後,來到李宗盛,初時看見,有點詫異,因為這條「短片」,足足長達十多分鐘。公司的年輕同事說:「我只可以捱到一分鐘。」 這支不知應該算是紀錄片還是廣告的網絡影片,打正旗號的,不是990,而是一個名為《New Balance 110周年 X 李宗盛 “每一步都算數”》的特別企劃,在網絡只是看到簡體字的版本,相信是為內地市場而製作,片中李宗盛也是穿著一雙990,一灰一黑。 在片中,李宗盛與我們一起回顧了他創作生命中路經的五個城市,由東京、溫哥華、香港、吉隆坡出走,最後回到台北老家。 也許,來到某個年紀,人總會開始回望過去,審視自己走過的每一段路,這個故事,由李宗盛娓娓道來,尤其有說服力。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這句廣告標語,有點文青的感覺,有網友批評:「這和賣波鞋有什麼關係?」。 的而且確,這個系列的「廣告」,令我想起了”Keep Walking”的Johnnie Walker,我不會說它是抄襲,但大致上是英雄所見略同吧,是看後感覺猶有餘韻的那一類品牌概念,這個年頭,可恨已見得太少。 也許,這個年頭,大家都喜歡追捧能找到那位最潮最吃香的大明星代言的廣告,運動品牌,不是要說什麼運動精神、更不要說品牌內涵,卻要紛紛追趕潮流,我暗地裏覺得,這個時代的運動品牌,總缺乏了一點能鼓舞人心的溫度。 出現了日本的坂本龍一、台灣的李宗盛之後,我在想,如果來到香港,我們可以找誰來說個故事? 我的心頭,開始有點納悶。

啟動着地一刻的愉快感|PUMA IGNITE

跑步的心態,人人不同,平日,我就喜歡作中距離練跑,大概10公里以內,出一身汗,身體部份肌肉略帶點酸軟,然後踏著愉快的步履回家就好。 從前,剛開始學跑步,總愛聽著歌去跑,但後來才發覺,跑步時其實亦要注意步伐有沒有發出沉重的聲響,因為這會影響到跑步的質素。 所以,近年跑步時,起碼在開始首兩三公里,我都盡量不會聽歌了,到我掌握到步伐的節奏,控制到落地不會過份用力後,我才會開始用較微音量聽點跑步勵志歌。 穿了這雙PUMA送給我的IGNITE已經個多月,累積了大概十次左右的中距離試跑,發覺這雙跑鞋,很能夠切合我目前的跑步心態。 初次試跑,跑了2公里左右,發覺自己比平日更快進入狀態,着地時的步伐聲明顯輕了,即使沒有音樂的推動下,步伐節奏也掌握得更快。 IGNITE的電視廣告有點誇張,除了動用宇宙最強的飛人Usain Bolt,更把這雙跑鞋比喻為燃點速度爆炸力的火引。但對於我目前的跑步心態,反而未能引起什麼的共鳴。 對於我來說,一雙平日用來練跑的跑鞋,它的首要責任,就是保護我雙腳,所以,鞋身結構的穩定性十分重要;同時,也需要能夠提高我的跑步樂趣,對於有些朋友來說,可能速度至上,但至於我,卻更講求跑步時雙腳着地一刻的愉快感。 什麼是着地一刻的愉快感呢?這其實是我十分個人的感受。 第一,這雙IGNITE讓我無論在腳踭或腳前掌着地的時候,都有感覺很輕鬆的回彈力,緩震效果亦相當理想(鞋底採用了嶄新的PU物料,而並非一般跑鞋使用的EVA膠,回彈力更強),當我在使用不同的速度調節跑姿時,我覺得鞋底的軟膠,尤其是腳踭部份,亦好像在幫助我調節着地力度。 第二,整對跑鞋的物料極之輕盈,鞋身亦相當貼腳,鞋舌沒有像一般練習用的跑鞋般刻意墊厚,但依然舒服,因為整體讓每次想提腿加速時,都變得份外輕鬆。 第三,因為整體跑得更慳力,跑起來,就更有動力了,平時我最怕的長命斜,試跑時提腿也變得輕鬆得多。 唯一美中不足,是IGNITE鞋身較為修長,穿了5、6次後,發覺鞋身前方,開始略嫌有「鬆動」,要把鞋繩綁得更緊。 雖然,每個人的腳形都不一樣,很難一概而論,但還是建議各位跑友在試鞋時,不妨考慮同時試穿小半號。 這已經是我第四雙試穿過的PUMA跑鞋,IGNITE應該是目前質量最好,最適合大眾化市場的一雙練習用跑鞋。

每個人都有一個「跑」故事

先旨聲明,明天的渣馬,我不會跑。 原因大概就是像是情人節那一天我偏偏不喜歡送花一樣(其實是怕貴),或者,我只是想找個借口而已唔,又或者,參與人浪式的比賽,總有些人喜歡,又有些人會不喜歡就是了。 但跑與不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原因吧。 不如就Let The Run Tell You Why,自己去過跑一趟步,多少就有點兒體會。而對於喜歡跑步的朋友來說,或多或少,跑步就像是聽歌一樣,可以很個人,也可以很合群,每個人的原因都很不一樣。重點是,你能不能夠持之以恆。 這裡有一些跑者,各自分享了屬於他們的故事,作為跑者的你,又有什麼故事呢? 有些時候,其實我也搞不清我是為了跑步而聽歌,還是為聽歌而跑步的。 今年的渣打馬拉松,無論你是跑還是不跑,所為的又是什麼原因,我也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剛好在Spotify上精心挑選好的跑步歌曲Playlist,看看這裡有沒有你的心水歌? 直至到你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人生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馬拉松,所以,不要停下來。 這個Let The Run Tell You Why的Spotify Playlist,我會定期為大家更新,敬請繼續關注。

黑夜「螢」跑 Skechers GOrun2 Night Owl

在跑步鞋的世界,你可能怎樣數也不會數到Skechers這品牌的,坦白說, 至少我是真的這樣想的。 更何況,第一次見到GOrun2 Night Owl這雙黑底發青光螢光漆膠邊的夜光跑鞋的顏色配搭,以鞋論鞋,以款論款,實在有點不敢恭維。 但,鞋不可以貌相。 未試跑,先試穿行街。鞋身極為輕盈,鞋面及左右兩邊採用的彈性透氣尼龍網面,後踭設計較一般跑鞋略為低筒,鞋底物料充滿遊刃彈性,整雙鞋的構造也相當富彈性,彷如穿上一雙襪。 踏踏步,包圍及承托感卻極之不俗,鞋型貼腳之餘,亦固定得相當穩陣,意想不到地有安全感。 鞋身前半部略寬,讓腳掌有足夠活動空間,落地時甚舒適,長時間穿著,亦不會侷腳。 再在Gym試跑幾公里,感覺上,幾乎不用break in,已經可以上街去跑了。 某個周末黃昏,在家附近的後山試跑一小時,鞋身的螢光物料預先已吸夠了光,天色入黑後兩邊發亮,效果非常突出,終於明白,黑底螢光漆這個配搭,原來「螢」得有道理。 再說,這窩釘狀的浮粒鞋底設計,抓地的性能亦相當好。 先後分別穿過普通厚度及較厚身的短筒跑襪,發覺普通厚度跑襪感覺更佳,鞋底及鞋墊的緩衝性能足夠讓你感到安心,雖然我和你都未必是赤足跑友,但貼地的cushion的感覺有多好,這個你懂的。 戶外試跑20-30公里左右後的戰績,鞋踭有點輕傷,看來要改善一下跑姿。 Skechers GOrun 2 Nite Owl這款跑鞋的設計,原型基本上是GOrun 2,我認真地試著了兩個月後,事後上網到Runners’ World找資料,才發覺在美國地區的跑友,對這元祖款式及其他類似的跑鞋型號如GOrun Ride2(向品牌公關求證,此款式較GOrun2多25% Resalyte™ 物料,援震力較強,更適合作一對訓練鞋),評價甚高。 之不過,平日見Skechers在香港的廣告宣傳,一直都是主打非專業的偶像明星路線,專業折扣減,亦實在很難予人一個較為認真專業的運動品牌形象。 拜讀外國跑友網站的高度評價,才赫然發現Skechers近年一直主打Performance跑鞋及戶外運動鞋,只是自己一直卻是孤陋寡聞,有眼不識泰山。個人親身體驗後,更覺所言非虛。 多謝Skechers的香港代理送了這一雙跑鞋給我試穿,給了我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一雙GOrun 2 Nite Owl,相信將會是我2014年上半年最常穿的跑鞋。 但老老實實,香港適宜跑步的街道,普遍有街燈,路線暗極有限,太暗,你也未必夠膽跑,所以我覺得,選一對色彩夠鮮艷的GOrun 2或GOrun Ride2,其實也可以。 伸延閱讀 Runner’s World Review GOrun Ride 2 The Running Swede Review GOrun Ride 2 Happy Feet Review GOrun Ride 2 Nite O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