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Media

當KOL遇上AI和Blockchain

回帶50年代,當時的萬寶路,由一隻女性香煙品牌,搖身一變,重新定位成一個雄糾糾的男性品牌。 及後,廣告中出現的美國西部牛仔,全部清一色,都是指定使用真正的牛仔,絕非廣告模特兒。 如果此言非虛,這就可能是Marketing歷史中最早出現的Influencer(KOL) Marketing。 與名人代言有所不同,找一些能夠影響到品牌形像的素人,使用或推薦你的產品或服務,令他/她們成為你的活動廣告,是不少品牌使用的營銷伎倆之一。 90年代回歸的Hush Puppies、Under Armour早期資助的中學和大學美式足球活動,以至是Red Bull的College Ambassador Program等等,都是先從學生入手,發掘一些在校園具影響力,或有型有款的學生,俗稱的所謂風頭躉,「低調」和間接地,把產品推銷給其他消費者。 來到Social Media時代,類似的手法更加盛行,Influencer Marketing已經演變成一個產業,好些較具知名度的Influencers,開始會有經理人,甚至是廣告代理。 亞洲地區,其中又以中國為首,Influencer Marketing是一門大生意,據eMarketer的報導,68%的中國消費者認為,他/她的購買行為有受到KOL的影響。 因為投入的資金愈來愈大,加上市場上充斥的KOL又實在是良莠不齊,Marketers也開始要求Influencer代理,或者是Influencer本人,提供有關的數據,作為支持他們投資的理據,好讓能夠對老闆有所交代。 最近,CityU MBA的同學與我聯絡,邀請我出席他們即將舉行的SHARP Forum,題目正好是【釋放 KOL 營銷力量 – 運用 AI 和區塊鏈】。 究竟近期迅速發展中的 AI 和 Blockchain 技術,如何可以為Influencer Marketing,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同時減低Marketers的不必要浪費? 講者之中,就有業界著名的Influencer徐緣和陶傑,也有新創企業Fanstime Foundation的Tadi Dong,以及AnyMind Group的Ben Chien,和大家一起探討Influencer Marketing的技術發展。 我已經報了名,你呢? 免費入場,網上報名,請到這裡。

2018年數碼廣告風雲及前瞻

一個既定事實,就是社交媒體的光環已逐漸消失,無論是廣告客戶或者是用戶們,對社交媒體的熱情亦驟減,熱鬧情況,明顯不及三、四年前。 可是,單憑宏觀數字看,2018年全球數碼廣告仍然持續向好,收入更首次超越電視廣告,高達2,203億美元,佔全球廣告媒體支出38.3%(Dentsu Aegis Network Ad Spend Report)。其中社交媒體廣告冒起,大大話話已有超過十年光景,過去五至六年,正式踏入了一個引爆點,廣告收入飆升,根據eMarketer報導,預料Facebook 2018年全年營收將達544.4億美元,升幅高達36.3%,明年預料升勢放緩,但依然可威脅到數碼廣告界一哥Google的領導地位。與此同時,這兩個新世代廣告媒體市場的天之驕子,不少問題亦隨之出現。 廣告圈也風起雲湧,集團WPP創辦人兼CEO Martin Sorrell 突然下馬,引發了集團旗下多家廣告公司及部門的整合風潮,新任CEO Mark Reed銳意令整個廣告集團走向數碼化,揚言今後集團要禁止使用「數碼」二字,因為這個年頭,廣告不應再以數碼或非數碼(傳統)之分,所有Commerce亦應該是e-Commerce。但新老闆磨拳擦掌之際,卻先宣布將要來個全球瘦身勁炒3,500人,WPP是廣告界的龍頭,此舉具備示範作用,Winter Is Coming絕非危言聳聽,人心惶惶在所難免。 雖然最後在WPP走得不太風光,但Martin Sorrell始終不是省油的燈,廣告沙皇已立即另起爐灶,搖身一變轉型為數碼廣告人,新公司S4 Capital主攻Programatic Media Buy及大數據策劃的Digital Content Marketing兩大範疇,還要擺明車馬說不會再染指盈利屢創新低的傳統Creative Agencies,並且狠批那些老字號傳統廣告公司已死,某程度上,這亦可能是對業界未來發展的重大啟示。 《社媒數碼   多事之秋》 事實上,2018年的社交媒體及數碼廣告界,負面消息多籮籮。YouTube網紅拍攝並上載自殺遺體影片,被猛烈抨擊之餘,亦引發新一輪網絡廣告安全憂慮;網絡假新聞繼續纏繞整個數碼媒體界,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事件,更是牽連甚廣,引發連串訴訟風波;Google及Facebook兩大數碼媒體龍頭CEO,先後被美國國會聽證會傳召質詢;歐盟推出GDPR個人資料保護法辣招,直接威脅到歐洲數碼廣告市場的發展;Facebook影片數據篤數疑雲,繼而引發連番集體訴訟,期間被逼令一些內部「黑心」電郵曝光,進一步影響該社交網絡之形象;2018年踏入第四季,Google旗下社交網絡Google Plus終告關門大吉、執筆之時,Facebook又再次傳出被黑客盜竊個人用戶資料,篇幅有限,不能盡錄。 可是,Google及Facebook這兩大互聯網廣告界龍頭,依然壟斷了2018年全球數碼廣告收入過半江山。當中,多番涉及個人私隱事件訴訟的Facebook,尤其被各地政府窮追猛打,更有政客揚言,建議應考慮透過反壟斷法,逼使Facebook分拆旗下業務。可是,即使負面新聞不絕於耳,這寡頭壟斷之局面,在可見未來繼續是牢不可破,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目前為止,還沒有被他們做得更合乎成本效益,正所謂更高「性價比」的社交及數碼廣告產品。 這一邊廂,用戶們終於發現,社交及數碼網絡服務並非免費午餐兼且問題多不勝數;另一邊廂,廣告客戶亦開始質疑數碼廣告數字上的真確性,大家開始對社交及數碼媒體出現信心危機,過去十年的天之驕子,剎那間,會否隨時被打落凡間? 說穿了,社交及數碼媒體已經與大部分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沒可能回到從前,但正所謂變幻原是永恆,2019年相信會是整個社交及數碼廣告界的梳理整頓期,在賺取豐厚廣告費用之餘,各大社交及數碼媒體平台,首要條件,就是要重拾用戶及廣告客戶的信心,同時要承擔起保護公眾利益的責任,最後,就是要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包括廣告客戶)。 《信任為先  其餘免談》 因為出現了信心危機,因此,除了媒體平台,這亦是一個是整個數碼廣告業界需要正視的問題。從前,因為社交網絡的病毒性傳播效果,在網絡上吹風、放煙幕、甚至是放誤導消息,都是不少廣告或甚至是媒體中人常用的傳播伎倆,更嚴重的是,當這些不道德的操作,再加上數碼廣告極之有效的廣告推送,所能達到的傳播效果,可以隨時倍增,這亦是過去一年備受爭議的不少個案所在。 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事件令這爭議白熱化,部分用戶及廣告客戶,亦開始對網絡個人私隱略略提高了警覺(雖然,我覺得大部份普羅用戶還是會繼續懵然不知或不聞不問),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議員們對各大社交及數碼媒體CEO咄咄迫人的質詢,其實也反映了位高權重的議員們,一方面對網絡世界的無知,另方面亦對數碼科技持不理性的惶恐態度,兩個世代人所產生的矛盾,一時間不易解決。 各大社交及數碼媒體平台的高層們終於明白到,不可能再以為自己是上帝,其中,被首當其衝的Facebook,對廣告埋單客戶亦訂下了更嚴謹的審查制度,尤其是政治廣告。同時,他們亦大舉招聘人手(2018年第三季財報顯示,其人力資源支出較去年多了40%),輔以人工智能工具,追查及打擊假帳號、假新聞等不良訊息傳播。 Facebook品牌專頁的organic reach的演算法,亦進一步被收緊,事實上,去年大家在Newsfeed上所見到的廣告,數量已大幅減少,操作品牌專頁亦愈來愈困難,廣告商亦不再會是「有錢就可以任性」,未有能提供令用戶有興趣的廣告內容,曝光會被進一步的自動減低,此舉一定會對Facebook的廣告收入有短期影響,但長遠而言,這才是以用戶體驗優先,讓用戶重拾對社交網絡廣告信任的正途。 預料在2019年,廣告商將減少在Facebook上盲目追Like,除了成本愈來愈高之外,因為再多的Engagement,似乎亦未必能兌換成實質的生意,對廣告商而言也開始愈來愈沒意義。 香港區的Facebook用戶,吝嗇派Like冠絕全亞洲,看完內容不派Like是主流文化,這是難以扭轉的社會現實。再加上,用戶口味的轉變,能否靠一個Facebook Page經營社群,開始意義不大,反正網絡世界資訊流量太高,一般用戶已經不會有閒情刻意走進品牌的Facebook Page閱讀內容。 不再糾纏於建立社交社群,直接為用戶提供個別有用資訊或娛樂、高水平經反覆測試的Branded Content,串聯直效廣告,將會成為一個更有效的廣告模式。 但奉勸各位品牌話事人,在部署任何廣告攻略前,永遠要把品牌網頁及客戶數據放在重點首位。花錢做廣告前,先好好經營網頁和CRM(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 《電商廣告 乘勢崛起》 上述廣告審查上的轉變,整體而言,會對以電商主導的品牌或企業可能較為有利。所謂廣告的質量,除了見仁見智的創意,沒有實際得過,當用戶看到合眼緣的產品、又有合理的價格或甚至是特別優惠後,可以直接點擊選購。純粹為了譁眾取寵而獲得大量網絡流量的廣告,娛樂至上,依然會是網絡世界的主流風氣,但我覺得,電商賣貨推貨的廣告,或甚至是能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廣告,將會陸續在不同的廣告平台中更加成形。 2018年的Black Friday、Cyber Monday、雙11購物節等等,除了在世界各地都看到整體數字繼續上升,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用戶透過手機直接訂購的趨勢,亦同樣在各地市場飆升。如何透過優化的手機用戶體驗,以及互動內容吸引消費者,將會是2019年的重點。 說到底,因為網絡世界人人可發言的特質,電商也必須要好好經營口碑,提高用戶對他們的信任,昔日單純靠一方面唱好的廣告模式,將會愈來愈難做,亦未必可行。用戶對看到的廣告是否有信心,相信廣告內容的真實性,這方面將會是2019年網絡廣告界的一大課題,除了社交平台的日常操作,廣告商也要承擔起一定責任。 但廣告始終不可能一味硬銷產品,要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先令大家加深對產品及品牌的了解,用故事打動人,然後才用產品和合理的價格吸引消費者,在不同的接觸點進行整合式的游說,才是廣告的不二法則。 著名網絡分析師Mary …

2018年數碼廣告風雲及前瞻 Read More »

對不起,惡搞你

上星期我有幸獲香港電台邀請,參與《日常8點半》的直播環節,與三位主持討論網絡惡搞及抽水文化如何影響廣告業。 的而且確,有不少專業廣告人都經常批評惡搞及抽水廣告只反映出低級趣味;但老老實實,學廣告界大師林俊明話齋︰「廣告無真理」,廣告只有觀眾喜歡或不喜歡之分,無論惡搞抑或抽水,都只不過是眾多達到廣告效果(引起觀眾注意,從而採取行動或改變行為及觀點)的手段之一,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說時遲那時快,今年聖誕,為了宣傳智能家居的聲控技術Google Assistant,網絡巨人如Google也製作了一支惡搞荷里活經典聖誕電影《Home Alone》的廣告。現時已經30多歲、當年只有幾歲大的男主角再次粉墨登場,翻炒《Home Alone》的經典橋段多一次,食正聖誕節這個時機。此片不單止在網絡,就連傳統電視媒體也引起了廣泛討論,人人樂此不疲,認為惡搞有理。 事實上,近年不少香港政府部門,由廉政公署、消防局以至天文台,都似乎一改昔日嚴肅古板的形象,對網絡文化盛行的惡搞及抽水廣告更持開放態度。雖然,我覺得部分作品只有一味譁眾取寵之嫌,但當然也有例外,譬如在節目中也有討論到,抽水抽出名堂的清潔龍阿德,我就覺得算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好例子。節目中又訪問了負責創作的團隊,他們亦意識到不能獨沽一味靠抽水出位,抽水之餘也要不忘原創;又或者,即使是抽水,也不要一窩蜂隨大隊去抽。 惡搞也好,抽水也好,都只不過是一種借力打力、緊貼潮流文化的即食手法,正所謂來得快,去得更快,但凡任何即食產品,始終多吃無益。所以作為廣告創作的手段,偶爾為之是可以,但只靠借題發揮這一招的話,實在很難為品牌樹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個性形象;說到底,即使是政府部門,也需要樹立屬於自己的品牌形象。 但話說回頭,當這個年頭,廣告公司與客戶的關係都同樣是來得快去得快,當即食手法變成了常態時,這個惡搞及抽水氾濫的廣告現象,亦是不難理解的。

長短兼施的YouTube廣告

除了歐美主流電視台的脫口秀、內地地方電視台的真人騷,還有無數網台及素人製作的娛樂資訊內容,YouTube就像一個有無數頻道的電視台。 YouTube的影片質素愈來愈高(在畫質及內容上),從前我主要只會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看,但最近,除了慣性收視的Netflix,YouTube已經成為我家中大電視的主打電視台。 好節目這麼多,難怪近期在YouTube上看片時亦發現,廣告出現的頻率高了,一些受歡迎的節目,播放期間插播廣告亦已成常規。 本地節目方面,我個人近期常看的就有《杜汶澤喱騷》,還有意想不到地精采的《港台節目》。 同一主題的影片廣告,更被製作成不同的版本,包括常見的30秒、15秒和六秒等,實行長短兼施。而且,除了”You need a website”或手機遊戲一類的網絡廣告常客外,據我觀察,也開始多了主流品牌的廣告入場。 請教過一些媒體採購的專家,聽說近期Facebook的影片廣告已經淪為用錢買流量的等價交換,廣告表現大不如前,因此部分廣告客戶亦開始轉移陣地,作分散投資,實屬正常不過。更何況YouTube已幾乎等同是Y世代及Z世代的電視台,收視率毋庸置疑。 最近讀了一篇Think With Google報告,文中指出,2019年的YouTube廣告市場將會有進一步的蛻變,由昔日只是擔綱大聲公角色(Awareness)到近期的Call-To-Action,而消費者亦已養成一個看片後即行動的習慣,譬如點擊了解更多、立即購買、登記報名等;當配合關鍵字廣告後,更能夠瞄準對產品有興趣的潛在目標消費群。 其中一個創意案例,就是在影片中正好出現了觀眾曾經在該購物網瀏覽過的產品(Retargeting),影片更提供特別優惠,但優惠會在廣告片的25秒後消失,觀眾必須及時點擊。能夠讓消費者立即行動的YouTube影片廣告,相信能夠殺出一條新血路。

購買旅遊保險習慣小調查

任誰都知道,香港人熱愛旅行,購買旅遊保險又好像是起飛前指定動作。 我隨便問過我身邊的幾位朋友,再加上做了一趟簡單的Social Listening(特此鳴謝Social Power),發覺不少人都是臨出發前一刻,才找老友鬼鬼的保險經紀朋友落單,但他們買了的到底是什麼,受保的是什麼,就連其實託保險經紀買了的是哪一家的旅遊保險,大家都是一頭霧水。 因工作關係,加上是好奇的我,於是,我寫了幾條問題,上網向網友求教。 兩日內,收到323個回應。 以下是相關的回應內容,純粹供大家參考。 差不多四成朋友一年至少出外旅遊兩次次,兩成人四次或以上,其實比例真的很高。 接近九成人都會買旅遊保險,肯定是指定動作了。 有點意料之外的,是原來有差不多六成朋友,會選擇上網自助購買,看來,這已經是個新趨勢。 八成的朋友,都可以講得出幫襯了那一家公司的旅遊保險,比我預期中多。   因為真的希望看看朋友們是否真的可以直接講得出公司的名字,我刻意不做選擇題,這題是填充題,但網友填得比我想像中混亂(上了寶貴一課),所以最後也放棄了做統計。   純粹目測,只作參考,較多朋友選擇的,分別是保誠Prudential、藍十字、蘇黎世ZURICH和AXA等等。

當品牌廣告遇上不良內容

Google除了受到各大廣告客戶的杯葛,明明是始作俑者之一的廣告媒體集團,最近也一起加入聲討Google的行列了,認為他們要「徹底」解決廣告比鄰不良網絡內容的問題,因為此現象會大大影響品牌形象,讓人誤以為廣告商支持某些仇恨、不雅、歧視言論云云。 廣告客戶都有潔癖,這當然是無可厚非,譬如他們最怕自己的廣告會出現在一個不太「企理」的版面,旁邊會有死人冧樓等風化不雅的內容。這方面,傳媒媒體可以用排版或投放時段人手過濾。但來到網絡世界,即使是同一版網頁的內容,每個人會看到的廣告都可以是截然不同。 再者,近年興起的程序化購買、網絡媒體購買都是交由機械人處理,廣告只認數字不認內容,廣告客戶只大概知道,廣告會投放給哪些事先設定了針對的群組,可是到底這些用戶會在哪版網頁或哪段視頻上見到你的廣告,卻很難100%在任何人的控制範圍之內。 尤其是有很多廣告客戶都會要求買平貨,又要流量高,又要平均曝光價夠低,在充斥海量用戶內容的網絡世界(YouTube每分鐘平均有400小時的內容被上載),如果廣告客戶還是停留於傳統媒體時代的潔癖思維,基本上我覺得已經是不切實際。 不要以為我在替Google辯護,某程度上我認為Google也好,Facebook也好,都應該好好監管用戶所上載的內容,尤其是當涉及廣告投放的。然而,那條尺究竟是如何訂、由誰訂、找誰執行,很難有一個完美的方案,譬如廣告客戶A會覺得支持LGBT的內容沒問題,但客戶B卻可能覺得大有問題。到底Google應如何決定此乃「品牌安全」內容,那將會是一個永無休止的爭論。 (原文刊登於晴報《進擊中的Social》2017/04/7,我是本文作者)

獅子銀行官方臉書頁

話說兩個多月前,獅子銀行終於開了個官方臉書頁,一眾花生友,人人等睇戲,包括我。 原因無他,除了獅子銀行是香港幾家大行中較遲開臉書頁的一家,眾人都好奇他們會如何出奇制勝;再說,這年頭,各大企業或公營機構某程度上都成了普羅市民對社會不滿的洩憤對象,樹大招風,獅子銀行沒仇家?你信嗎? 可是,這個年頭,無論是大品牌小品牌大薯小薯都好,為建立形象好、為公關宣傳也好,開個官方臉書頁已是常識吧,基本上是避無可避,獅子銀行要開臉書頁經營社群,即使一點也不容易,商業回報亦未必會立竿見影,就長綫宣傳策略而言,始終有此必要。 較早前,獅子在官方臉書頁出了一條標題《滙豐總行地底有隧道?》的貼文,惹來坊間熱烈的回應,短短兩三天已經累積了8,000多個「讚」、600多個分享,200多個留言——表面上看來,成績算是不俗。當然,「識睇一定要睇留言」,留言及分享的對話中毀譽參半。但作為一個我聽見名字本來已想打呵欠的品牌,這段貼文起碼吸引了我兩分鐘的目光。 我經常和客戶說,社交網絡世界,haters無處不在,更是避無可避,他們之中更可能混雜了競爭對手的五毛槍手。要知道,在網絡發言,人家是幾乎零成本的,所以一定要以平常心面對。發明了Net Promoter Score基準、專門研究品牌忠誠度的Fred Reichheld便認為,一個成功的品牌,必定會同時吸引正反兩面的追隨者。以Starbucks為例,便同時存在了30%的lovers及23%haters,在這社交網絡盛行的時代,兩者的發言機會均等,這最正常不過。 因此,作為品牌的管理者,不應因為有一面倒的支持者而一味感覺良好,也不要因為被haters攻擊而驚惶失措,以為關公災難會讓你萬劫不復。品牌管理者在社交網絡的首要工作,是要好好經營社群,為追隨者提供有用的資訊或娛樂,而並非視之為賣花讚花香的渠道,或更甚者,只淪為發放新聞稿的Out Tray。

P&G囑數碼媒體要規範化

原圖來自P&G公關網站 向來快人快語的P&G(寶潔)的首席品牌執行官Marc Pritchard,幾乎每次公開發言,都會觸動到營銷及廣告業界的神經。在剛過去的周日,他出席美國IAB(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的周年大會時,便以警告性的口吻指出:「P&G將要求其僱用的媒體廣告公司,以及投放廣告的媒體供應商,劃一採用MRC(Media Rating Council)的標準,今年年底前必須生效。」 令Marc覺得忍無可忍的,主要是各大數碼廣告媒體供應商各自為政的數據規格,最為他詬病的,便包括了Facebook和Google兩巨頭,一直以來遲遲都未有一套統一標準,用以釐定廣告怎樣才算是「被看過」(要知道,部分廣告商要按曝光次數支付廣告費的)。 其他罪狀,還包括平台提供數據的透明度不足,兼且又沒有被第三方機構監察,廣告表現的數據全由供應商提供,令人覺得有點兒是「自己的試卷自己改」之嫌。 根據MRC的標準,若果是顯示廣告(Display Ad),便需要有50%或以上的畫面,在屏幕上停留過最少一秒,才算是「被看過」;至於影片廣告,同樣需要有50%或以上的畫面在屏幕展示,停留時間則要有最少二秒。 雖然,MRC的一套標準也有其爭議之處,最近,就連數碼媒體界的龍頭Google也被其DQ過。但Marc卻再三要求,在不久的將來,想要繼續和P&G做生意的話,必須符合MRC的標準,不許再以「我的平台與別不同」為藉口,自己設計一套有利自己的準則。 P&G是全球最龐大的廣告商之一,近年亦積極於數碼媒體投放資源。繼去年揚言大減Facebook的精準營銷廣告,今次Marc的發言肯定又會帶來業界一定的回響。我相信,compliance之風,終於也吹到廣告界來。

候選特首臉書頁的封面圖設計

政治人物開個社交網絡帳號,作為形象工程好、廣開言路也好,老早已成指定公關動作。特首選舉戰幔展開,四位候選人中,除了林鄭月娥,其他一律開了個藍剔認證的官方臉書頁。雖然想做特首並非事必要開個臉書專頁,懂得玩臉書又未必代表你會有更高勝算,但自己擁有一個發聲頻道,起碼可以隨時主動發聲。 可能以為玩臉書就是工作一部分,不少公眾人物在剛開始加入臉書時,連個人帳號和官方臉書頁都不懂分,於是你會見到他們隨時會有多過一個帳號,絕對是公私不分;同一內容,經常都會重貼一次。三位候選特首,似乎胡國興先生是臉書新手,反而只有他罕有地只有一個官方帳號。 三位候選特首的臉書頁各有千秋,以粉絲數字計,暫時是曾俊華先生領先,有超過14萬;第二位是葉劉淑儀女士,有近80,000;第三位是胡國興先生,也有27,000。但粉絲多不代表互動和參與度高,葉劉的臉書頁便是三人中的包尾,People Talking About This不足10%。除非你純粹把臉書視為發聲筒,否則,互動還是相當重要的,這方面,我覺得胡、曾二人都算做得不錯。 至於臉書頁的封面圖設計,我覺得三位都大有改善空間。 第一、香港有接近八成臉書瀏覽量都是來自手機,三位候選人的封面圖,在手機上看時都有圖片剪裁問題,有些把重要的宣傳標語裁了一截,有些連自己的面容也裁了一半,十分業餘。 第二、反正已經有個頭像,一般我都不會建議在封面圖重複自己的肖像,即使你是超級俊男美女,也會覺得太自戀。 第三、不要把這個封面圖,當作街邊欄杆掛橫額海報的廣告位,除了看起來不夠人性化,也會太硬銷,隨時更會惹人生厭。 (原文於1月27日【晴報專欄 |進擊中的Social】刊登,本文略經編輯修改)

不用擔心,Yahoo!還會是Yahoo!

正當Verizon收購Yahoo!塵埃落定的消息甫一公佈,一時間,「Yahoo!將正式改名為Altaba」,幾乎成為了各大報章雜誌的標題,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時代周刊、波士頓環球報,今日美国日報等等。 但原來,大家都跟車太貼(包括筆者在內),Yahoo!這個陪伴著我們已經23年的名字,暫時不會消失。你使用中的Yahoo!Mail亦不會變成Altaba Mail,這只是虛驚一場。 根據雅虎財經的再三證實,將會改名為Altaba的,是還沒有給Verizon收購、名為RemainCo的控股公司,當中,阿里巴巴擁有15%股權、雅虎日本則為35%,旗下還包括一個名為Excalibur的小型專利組合。 Verizon的收購項目,包括Yahoo!旗下的搜尋引擎和電郵,以及該入門網站旗下的內容及廣告業務,包括了財經、新聞、體育等垂直平台,這些業務將會與母公司Verizon旗下的數位媒體公司AOL整合,其中還包括了Huffington Post、TechCrunch及Engadget等數位內容平台,一如這些先前被收購的平台,Yahoo!將會保留自己的名字。 Verizon的願景,當然就是想在數位媒體,尤其是以手機為中心的領域中,與目前兩大龍頭Google及Facebook一較高下。因為,如果單單以在美國的每月瀏覽人口計,Yahoo!緊貼前兩者於第三位,超過2億,而AOL亦排在第八位,超過1.5億,將來兩者加在一起,將會成為一股龐大的媒體新勢力。 但話說回頭,全球數位媒體的商業模式,今年將會進一步被程序化購買,以及社交媒體等廣告產品進一步取代,昔日以坐擁高流量首頁,輔以聲畫俱備的動感創意,從而收取昂貴廣告費的Yahoo!,此優勢將進一步被削弱。現今的數位媒體如何在廣告模式,或者是收費訂閱內容之間,尋找一個最理想的盈利空間,依然是一項無止境的挑戰。 《原文刊登於2017年1月20日 晴報專欄 | 進擊中的Social | 我是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