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Media

舉報能否杜絕網絡假新聞?

不得不歸因於那個出人意表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自從特朗普當選後,Facebook馬上受到美國政府及各方的施壓,要認真對待網絡假新聞在FB上的散播。上星期四,FB正式宣布一系列的fact check(事實查核)措施,除了一般用戶可以舉報,FB更將會與Snopes、FactCheck.org和Politifact等第三方的fact check機構合作,標籤任何已認定為假新聞的網絡文章。雖然用戶仍可在News Feed(動態消息)分享這類內容,卻會看到類似「此乃假新聞」的標籤。 此外,由於不少假新聞的網站都是由所謂的Content Farm(內容農場)經營,其存在生態正正就是會不擇手段地吸引網絡瀏覽量,或是盜取別人的文章,或是以譁眾取寵的文章標題,從中換取廣告利潤。因此,FB亦將會採取措施,讓這類網站的連結絕迹於FB的News Feed,杜絕他們的廣告「米路」。 但我始終認為,Content Farm這問題實在太難杜絕。除了這些網站本身,在社交網絡上散布這類內容信息的,還包括無數的FB假帳號,當中可能包括機械人操作的殭屍帳號,也可能是人手批量操作的活躍帳號。它們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為Content Farm發送或傳染內容;若要舉報假新聞,其實也應該舉報這些散布假新聞的帳號。 此外,分享假新聞內容的,還包括我們身邊的FB活躍分子。我個人的FB朋友圈中就有不少這類人,只要覺得標題有趣,他們便會囫圇吞棗地把文章分享開去,誰不知他們卻已成散布假新聞病毒的幫兇。 再者,網絡打手也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舉報機制可以被對手惡意濫用,這也向來是網絡五毛黨的慣常伎倆。FB有了這個標籤舉報機制後,他們要搗亂抹黑混淆視聽,隨時更方便。 目前FB打擊假新聞的措施,還是姿勢多於實際,個人暫時還是不太看好。我覺得網絡民智才是最重要關鍵。作為網民要學懂分辨真偽,以及辨識Content Farm,不要隨便分享譁眾取寵的內容,才可減少假新聞的傳播。 《原文刊登於2016年12月23日 晴報專欄 | 進擊中的Social | 我是本文作者》

《2017年十大社交媒體營銷話題》

除了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社交媒體近年更以爆炸性的速度成長,成為廣告、營銷和公關等兵家必爭的平台,愈來愈有「錢」途。事實上,單單在過去兩年,全球企業在社交媒體投放的廣告支出,已有接近兩倍的增長。來自美國市場的數據,社交媒體廣告支出由2014年的160億,增加至2016年的310億,而其中,接近七成,都是屬於Facebook的天下。宏觀一點看,以全球網絡廣告市場計,當中起碼有七成或以上,大概就是Facebook與Google平分春色的天下,兩者叮噹馬頭,唯獨是在社交媒體這片土地上,Facebook始終佔有絕對優勢。 在香港,有說2017年將會是傳統與網絡媒體廣告的分水嶺,今年6月,在PwC發表的《2016–2020年全球娛樂及傳媒展望》中,便預計在2017年,香港的廣告市場中,網絡廣告的整體收益,將會超越電視廣告,大家的注目點,難免還是放在熱門話題的社交媒體之上。 展望2017年,作為廣告界中人,以下十大話題,是我對香港社交社交媒體未來趨勢的個人觀察,純粹討論,並非預測。 1.廣告針對低頭族 全球手機用戶人口即將邁向23.2億,網絡廣告整體增幅最快的,是為手機廣告,社交媒體也不例外,接近八成的廣告收入,就是來自手機上出現的廣告,再聚焦看看,但凡較為接近年輕人的社交媒體,譬如Instagram和Snapchat,都一律只出現於手機之上,可見手機優先已屬必然。在這個年代做營銷,沒有一個針對低頭族的策略,肯定會落後大市。但在新機上打廣告做營銷,絕對不可以在電腦上做的那一套搬過去就算。無論是廣告的創意、呈現模式、圖文比例、用戶體驗都大不同,如果你的企業網頁不夠Mobile-Friendly(在手機上瀏覽的用戶體驗是否夠好,而並非看到就夠),就連Google的搜尋排名也會被受影響。2017年不用再和大家談什麼Mobile First,因為Mobile老早是個Must。 2.電視廣告預算進一步被瓜分 2016年年中,100毛製作了網絡視頻廣告《情深咖啡未曾飲》,除了令《黎明白咖啡》街知巷聞,亦促使下半年有更多廣告客戶勇於嘗試,投放更多資源在網絡視頻廣告製作上,包括動用一線明星名人代言。除了製作費加碼,廣告客戶投放到社交媒體廣告上的媒體預算,亦愈來愈闊綽,一則由於Facebook的自然到達率(Organic Reach)屢創新低,二則為了保證收視,再者,如果純粹以跑收視數字計,由於社交媒體廣告隨時更化算,以至部分廣告客戶愈來愈大刀闊斧地,把昔日投放在電視廣告的媒體資源,進一步轉移到社交媒體上。但要留意的是,網絡視頻廣告的說故事手法,實在與傳統電視廣告大相徑庭,不應相提並論。 3.Facebook動不動也Live 與YouTube在網絡視頻上分一杯羹還不夠,見視頻直播大有可為,加上人氣視頻直播App Periscope的母公司Twitter近期銀根短缺,Facebook Live目前正全力搶攻市場視頻直播市場。除了個人用戶愈來愈流行玩視頻直播,各大品牌的宣傳活動,視頻直播亦將會成為指定動作。在香港,2016年便曾經有某大國際銀行信用卡,在網上舉行視頻直播遊戲節目(其實是預先錄影),此外,還有其餘數之不盡的視頻直播公關宣傳秀。Facebook Live其實也不止於廣播式的視頻直播,網絡即時公投、視頻答問活動等互動模式,相信亦會於不久將來,成為不少廣告客戶的熱門社交媒體營銷手法。 4.Instagram抄襲Snapchat 各大社交媒體平台本來應該各有特色,唯獨是近年由於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各大主流平台的差異性反而愈來愈少。Facebook自2012年收購Instagram以來,一直以不變應萬變,唯見競爭對手Snapchat迅速崛起,成功在年輕人市場搶灘,為了補救Facebook進一步流失的年輕用戶,於是便以Instagram出招,作為對壘Snapchat的武器。今年年中經過多次的版面更新,明目張膽地將Snapchat的功能倒模,基本上,兩者的功能已愈來愈接近,而Snapchat亦於2016年年底前出招,「反抄」Instagram的回帶功能,姑勿論誰勝誰負,Instagram在部分Snapchat尚未成為主流的亞洲市場,以香港為例,將會進一步蠶食本身已極小圈子的社群,加上可以與Facebook透過同一平台落廣告,對主流廣告客戶而言,Instagram還是較為吸引。 5.社交媒體KOL化 所謂的KOL(Key Opinion Leader 關鍵意見領袖)其實並非什麼新事物,昔日的專欄作家,各行各業的達人,都可以稱得上是KOL,但來到社交媒體的世界,由於新一代KOL聚集了大批忠實粉絲,他/她們每次發言,曝光率和傳播效果,都更容易得以量化,因此,便有了所謂的自媒體的誕生,部分廣告客戶亦會視贊助KOL為媒體購買活動之一。本來,KOL可貴之處,就是他們的獨立身份及真實性,而並非媒體費愈高、曝光率便愈高的純商業廣播媒體,可惜,因為缺乏規範化,KOL質素良莠不齊本身實無可避免,即使近年備受追捧,但其專業性及成效始終成疑,有流量,卻未必有效果。只不過,因為品牌始終仍喜歡找來KOL造勢,預料此風將會持續,又或者會衍生出其他如「微KOL」一類以量取勝的變種模式,而坐擁較大廣告預算的廣告客戶,會開始盤算KOL營銷的回報率,是否值得投資,一些讓KOL廣告投資回報更容易規範化的監察機制,亦將會因而應運而生。 6.社交媒體企業化 除了朋友的層面,社交媒體亦開始衍生出垂直化的企業群組,其中以工作相關的企業平台,譬如Facebook的Workplace、Microsoft的Teams,以及備受不少Startups用家歡迎的Slack。與LinkedIn大不同,這類企業社交媒體平台,主要為單一企業或團隊的成員及客戶而設,是封閉式的平台,有點像WeChat的企業版。雖然,企業社交媒體的商業模式,暫時與廣告無關,收入來自訂用費,但當日後當企業更習慣使用社交媒體,相信亦會讓企業更明白社交媒體的互動模式,間接有利社交媒體營銷經濟。 7.社交媒體機械人化 人工智能涉獵的範圍太多太廣,這裡只討論ChatBot人工智能助手/聊天機械人。由於社交媒體即時通訊的興起,加上Facebook推波助瀾,ChatBot雖然本來並非什麼新事物,卻因為更成熟的用戶體驗,加上更成熟的人工智能聊天引擎,不久的將來,ChatBot將會進一步成為電子商貿不可或缺的一項工具,透過ChatBot作簡單的查詢、訂購產品和服務,只會愈來愈普遍,透過數據分析用戶行為,ChatBot更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量身定做的產品和服務,但說到底,人工智能的語言學習能力需時,粵語方言難度更高,以香港而言,2017年相信還只是一個測試期。除了Facebook,各大科技公司包括Google、Amazon、Apple都會繼續在人工智能助手/聊天機械人這領域上角逐。 8.社交媒體內容VR/AR化 VR(虛擬實境)與AR(擴充實境)不再只是電子遊戲世界的把戲,更會成為品牌說故事的手法,而其中,人工智能在識別面孔及地點方面的雲端運算,亦擔綱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網絡世界上出現的VR/AR內容,將會變得愈來愈普遍,Facebook、YouTube、Snapchat等社交媒體平台,亦會進一步廣泛地應用這兩項科技,發展初期,成功與否始終與本身內容有關,而投資在製作內容上,一般所費不菲,亦隨時涉及IP(知識產權),因此,預計在娛樂事業譬如電影及遊戲等商業類別的營銷上,相信會較為廣泛地應用。 9.社交媒體廣告精準化 :對於出售大眾化產品或服務,加上又沒有進行電子商貿的企業而言,大眾營銷始終是主流,這是不爭事實,但當營銷愈來愈分眾化,加上電子商貿交易,廣告能夠直接轉化成商業行為,此時,精準營銷便大派用場。從前的所謂精準營銷,只懂用同一條廣告一律跟蹤瀏覽過品牌網站的消費者,但透過社交媒體的行為數據分析,未來的精準營銷將會在廣告的內容上,有更多精準化多元化的訊息,即使是同一個消費者,在不同的時間和狀態下,都會有機會接受到截然不同的廣告訊息,針對性的時間、內容、喜好等,將會令社交媒體廣告更有效。 10.社交媒體即時通訊化 部分用戶開始厭倦凡事公告天下的社交媒體廣播生活,但仍享受網絡社群的圍爐取暖,於是開始進一步走向朋友圈的私訊即時通訊模式(停一停想一想,這其實又是社交媒體面世前我們的網絡溝通模式),Facebook老早已洞悉先機,除了於2014年把Facebook Messenger成為獨立軟件,翌年更索性成立獨立部門,開發Messenger軟件的新功能及商業模式,有用慣WeChat的朋友,會覺得這只是一個簡單版,你當然又可以說這是Whatsapp的強化版,但我相信Facebook即使收購了Whatsapp,短期內仍不會把這私訊平台高度商業化,反而在Messenger上,根據你和朋友的私訊內容而推送的廣告,已經開始低調地推出。Facebook廣告,將會進一步地千變萬化、無孔不入,我們要進一步向免費午餐說再見。 《原文刊於2016年12月29日/2017年2月7日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我是本文作者 | 本文作者梁志成爲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關公再見2016

聖誕假期前,收到蘋果日報果籽的訪問邀請,主題大概是《2016年關公災難回顧》,記者小姐先給我問題,我以書面回應,然後透過電話訪問。 我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回應得很認真的說。 今天見那篇報導見街,可能我的回應不太合乎該報預期的答案吧,我回應的部分,完全隱形。 反正我都已經書面回應了,不想白白浪費,以下是我當時的書面回應,大家看完蘋果日報那一篇專題後,還有興趣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的話,不妨也看看我的分享。 1. 研究公關大概多久? 稱不上很有研究,只是八卦及有留意。我並非公關專業人士,只是做了廣告超過20年,近年又專攻社交媒體營銷,客戶的社交媒體帳號究竟是廣告公司還是公關主理,目前還是有太多灰色地帶,我只是被逼踏了半隻腳進入所謂的公關地帶,第一次要處理較辣手的公關危機,應該是2013年的路姆西事件,當時的客戶是宜家家居。 2. 2016年的公關災難好像很多… 你如何看? 不見得,我覺得只是網民及傳媒愈來愈投入參與「食花生」,而社交媒體又是愈來愈大眾化、娛樂化。 大部分的所謂公關災難,只是網民在社交媒體茶餘飯後的話題,一包花生,通常只夠吃一個星期,個人覺得大部份都不值一提。 嚴格來說,大家稱為的公關災難,只可以說是公關危機或事件,與災難還有一段距離,可以稱得上災難,一定是牽連甚廣,影響深遠。 3. 常見公關災難是網上居多?! 與廣告有關嗎? 拜社交媒體所賜,任何人都可以有一個發聲渠道,因此,這個年頭的公關災難,通常都在網絡爆Seed,然後如病毒般擴散。 公關災難不一定與廣告有關,只是廣告本質就是要招惹目光,出事機會亦自然較多。 此外,因為抽水文化蔚然成風,有很多品牌或企業都喜歡在臉書頁抽水,而間中,抽著卻抽著火水。 4. 現在的公關災難與以前有甚麼不同? 從前,可能開個記招公開交代就可以了事,現在,網絡上有很多人會對你窮追不捨,揮之不去,醜事,不止傳千里,單向溝通的官方公關稿,以前向各大傳媒發稿就可了事,現在,貼上社交網絡,非但不會化險為夷,只會淪為網民洩憤的標靶。 5. 2016有沒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例子? 選5個? 為甚麼? 其實大部份被稱爲災難的,我都不見得算是真正災難。 香港2016年,如果要選真正具災難性結果、而且對社會有較長遠影響的,我只會選「Lancôme取消何韻詩演唱會風波」,因為自此事件後,不少廣告客戶對選擇藝人代言時,會更加有意識地作自我審查,而不少藝人為保飯碗,變得愈來愈畏首畏尾,這件事件,牽連不止香港,更是上到國際層面,是史詩式的災難場面,可以開戲。 6. 可否簡單歸納現在的公關災難主要是甚麼原因或甚麼範疇?! 政治? 抽水出事? 還是甚麼? 一)自討苦吃:政治人物或大企業經常肉麻當有趣,在社交網絡上,抽水遇著火水。 二)仇家太多:公營機構政治人物企圖在社交網絡上與網民打成一片,卻反而成為被反對者窮追猛打機會。 三)過份官腔:雖然對與錯有時是主觀的,但面對群情洶湧的網民,為了緩和情緒,有時企業或公眾人物也需要考慮先致歉,後解話,不少傳統公關的處理手法還是流於官腔態度,以為單方面發聲明就已經可以了事,但誰不知,這個年代的公眾,未必會照單全收。 7. 如何可以化解這些公關災難? 坦誠對話、誠懇應對、回應要快而準,不要拖拖拉拉做縮頭烏龜,期間不失輕鬆應對,化干戈為玉帛。

2017年社交網絡十組關鍵詞

一、Mobile Advertising:看各大數碼平台的收入增長便知,這年代做廣告要先照顧好低頭族,單買手機媒體還是不夠,創意、設計、用戶體驗等,都要為手機用戶度身訂造。 二、Live:由從前的地標打卡、即時圖文分享到今天的視頻直播,現場直播不再是大台獨家,一部可上網的手機、一些簡單的器材,人人都可當直播主持。 三、Retargeting:只要你上過某品牌網站,留下了點點足迹,相關廣告就會對你步步追魂。預計這類針對性廣告將進一步在社交網絡無孔不入,譬如Messenger。 四、AR/VR:圖文視頻都已太普通,為了誘使大家在社交網絡逗留更長時間,更多富娛樂性的虛擬技術將會被應用於Facebook及Snapchat等平台。 五、Instagram Vs Snapchat:這兩個平台在2017年將繼續爭持不下,前者會繼續抄襲後者,後者又會反攻,加入新的功能甚或是「反抄」。 六、Enterprise Social Networking:不少startups用家老早已經在使用Slack,FB和Microsoft亦已經加入戰團,企業版社交網絡,間間公司都要有。 七、ChatBot:聊天機械人並非新事物,但當各大科技企業都在人工智能這領域上搶灘,透過社交網絡行為數據分析,尤其在客戶服務上,這舊酒將會在任何短訊平台上換上新瓶。 八、Messenger:社交網絡的下一波。當大家都已經玩厭了粉絲頁,信息內更私密化、更針對性的軟性廣告內容,將會陸續出現。 九、KOL:雖然市面上湧現了大量不太關鍵又不太有意見的領袖們,開始令KOL這關鍵詞淪為笑柄,但相信各大廣告客戶對他們仍會繼續樂此不疲。 十、Paid Social:Organic reach玩完,大家是時候乖乖進貢,否則你post什麼都無人問津,那些先前買了大批假粉絲的帳號,將會頓成苦主,粉絲愈多,人流愈冷清。 原文刊登於2016年12月30日晴報《進擊中的Social》,本文稍作更改。

網絡新聞誰來監察?

又是假新聞一則,圖片來自這裡 話說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口術,勸喻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等要乖乖地幫手杜絕假新聞在網絡廣傳,要幫手過濾,或甚至負責監察新聞真偽。 佢係空軍一號你唔係,佢講嘢大家當然要聽,於是,各大社交網絡及互聯平台老頂立即跟進,除了設立用戶舉報機制,更會透過人工智能,監察網絡活動,譬如有關某話題的搜尋數量突然大增,有疑似話題新聞爆發前的徵兆,系統便會發出警號,此外,也會增聘人手,擔綱網絡編輯。 此舉表面上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卻引起部分新聞從業員間的爭議,問題是,以Facebook為例,作為一個本身為用戶純粹提供社交工具,而並非是內容供應商的網絡平台,當承擔起新聞審查這角色時,除了商業模式馬上變質,更備受爭議的是,由Facebook來監審新聞的真偽,是否恰當?有關新聞內容的Fact-check(事實核查),為什麼不是由傳媒機構自行負責? 再說,在新聞工作室裡面所謂的Fact-check,本身不是非黑即白這麼簡單的一回事,或者是隨便由普通市民舉報就可辨認真偽,豈可草草了事?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的創辦人兼資深新聞工作者Jessica E. Lessin在紐約時報撰文,盡數Facebook替新聞真偽審查把關的隱憂。 該文作者更指出,作為傳媒機構,每天隨時要處理成千上萬的Fact-check,雖然也偶有出錯,但傳媒機構可貴之處,就是其發放新聞消息的可靠性,而並非其可觀性,傳媒人要先自律。 而更令人值得憂慮的,是有別於白紙黑字的傳統紙媒,網絡上的內容出錯,網站可於事後神不知鬼不覺地修改,先出文後核查這風氣,愈來愈普遍。歸根究底,舉凡任何傳媒機構的責任編輯,斷不能隨便為求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眼球,從而發表捏造或不盡真實的故事。 問題是,隨著紙媒的沒落,轉型網絡後的新聞媒體,網絡流量過份依賴像Facebook這類的社交網絡,求流量心切,於是往往重Like不重質。 追加閱讀:Facebook Shouldn’t Fact-Check

網絡假新聞,誰是幫兇?

圖片來自這裡 有別於傳統媒體機構需要負上法律責任,在社交網絡發表個人言論,或甚至是散播未經證實的消息,向來都是一個三不管地帶,加上有言論自由這道德高地作後盾,網絡發言演變成網絡造謠已是屢見不鮮,再加上,網絡一窩蜂的「分享」文化,愈是有話題性、愈是有 sound bites、愈是能夠正中讀者情緒下懷的新聞消息,便愈有機會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被廣傳在社交網絡。 剛剛過去的美國大選,大選前夕,便有大量「假新聞」充斥於社交網絡(當中以Facebook及Twitter為主),又或者是Google搜尋結果首頁,其所誤導的,不單是升斗市民,還包括了主流媒體。 上星期四,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開腔,公開譴責社交網絡「假新聞」的嚴重性,尤其是在大選前的幾個月內。翌日,曾堅稱「假新聞」在Facebook被廣傳只屬極少數、並且未不足以左右選舉大局的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終於在個人帳號上表示,該社交網絡將會嚴肅正視「假新聞」,包括一連串的監察機制,減低未經證實的消息廣傳的機會,其中更會過濾那些經常發放「假新聞」的粉絲頁或網站,除了會禁止售賣廣告,消息亦會遏止流通。 在輿論壓力下,Google及Twitter同樣作出聲明,將會採取相應措施處理網絡「假新聞」,但問題是,即使有尖端的網絡科技去為大家過濾「假新聞」,流言的散播又是否能夠被完全杜絕? 說到底,Facebook,或甚至是其他互聯網工具背後的運算機制,某程度助長了流言的散播速度,正正因為,這個時代的新聞,內容往往以吸引眼球,以及能否跟隨大眾主觀意願的情緒為優先,愈多人廣傳、被廣傳的速度愈快,被「發現」的機會就會愈高。群眾的眼睛,從來都不一定雪亮,大家亦會在不自不覺間,成為了羊群中的其中一頭羊,間接成為網絡假新聞的幫兇。

媽媽的幸福滋味

雖然我的媽媽已經離開多年,但我還是對母親節這日子相當投入,較早前,為客戶社交平台製作的一個社交媒體小項目,我亦使盡九牛二虎之力。 母親節這大日子,當然不要媽媽操勞,自己廚藝又欠佳的話,出街吃一頓豐富的晚飯是常識吧。 但我一直好奇,那些在酒樓食肆打骰的大廚們,在這大日子當然會忙過不停,當他們在設計母親節菜單期間,會否會想起自己的媽媽,菜式靈感會否來自她? 為此,我走訪了客戶旗下三間食肆的大廚,以「媽媽的幸福滋味」為主題,製作了一系列的內容,我發覺,原來每位大廚的成長路途,媽媽也的確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媽媽的幸福滋味故事 – 利園一期安南羅姑娘:一隻蝦頭都不要浪費】 「我係越南華僑,15歲左右,就開始喺屋企經營嘅到會小生意幫媽媽手,一家8兄弟姊妹,送貨烹調都要一手包辦,我亦邊做邊學,經常聽到啲客讚我媽媽所煮嘅食物,開始對呢一份滿足感… Posted by Hysan Place及利舞臺at Lee Gardens on 2015年4月30日 【媽媽的幸福滋味故事 – 利舞臺「莆田」何師傅:要做出讓人想念媽媽煮菜嘅原味】「福建菜唔賣弄花巧,但好考心機,係名副其實嘅心機菜,就好似家人為我哋悉心烹煮嘅一頓家常飯一樣,真正係啖啖心機,表面上再簡單嘅菜式,背後所付出嘅心機,卻一啲都不… Posted by Hysan Place及利舞臺at Lee Gardens on 2015年4月29日 【媽媽的幸福滋味故事 – 利舞臺翠亨邨大廚海哥: 最難忘媽媽煮嘅鹹菜炆牛腩】「小時候,媽媽只教過我學做饅頭,其他時候,廚房係媽媽嘅聖地,唔會畀我哋越池半步。」「記憶中最難忘嘅味道,係媽媽煮嘅北菇炆雞翼同埋鹹菜炆牛腩,尤其係後者。」… Posted by Hysan Place及利舞臺at Lee Gardens on 2015年4月27日 此外,因為內容都是放在社交平台,我們團隊也設計了一系列的小廣告,將媽媽比喻為較Google 、Facebook及Instagram更厲害的人肉網絡平台,為母親喝采。 本來我個人最喜歡Google那個版本,但最後,勝出的居然是Facebook那個,看來在網絡世界,這個年頭,拿Facebook做比喻似乎更能引起大家共鳴。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今天會渡過一個愉快的母親節。 Before Google, your mom was the only person who could answer your …

媽媽的幸福滋味 Read More »

應節/贈慶社交營銷內容

但凡在任何節慶或盛事期間,都是社交網絡營銷發功的好時機。 有一些內容,你可以在事前好好構想、雕琢,然後在適當時機,安排在最佳時間出招,就能正中下懷。 此舉除了能更易在這些重要日子引起粉絲共鳴,同時,更不失為品牌提升、深化、或鞏固形象的好方法。 重點是,品牌不應純粹「抽水」,而是真正的借力打力,為品牌創造社交影響力。 譬如,以下來自商務出版的【新年必讀:文青如何以文人方式回應姨媽姑姐的新年提問?】,選擇在年廿八出招,可能是為了針對有「過年遇上姨媽姑姐焦慮症」(如我等)在過年前帶來的溫馨提示,過年前,先熟讀。 內容啜核到肉,同時,又不失文青風範,作為一家老字號的出版社,商務出版此Post,可謂莊諧並重,既應節,又合乎品牌形像。 另一種情況,是人算不如天算的,就是當遇上突發事件,立即以品牌的角色回應,與民同樂好,與民同愁也好,總而言之,能夠令消費者覺得你是和他們同聲同氣,正所謂可以”跟你做個Friend”。 譬如,下面來自麒麟啤酒的【麟到開心年初二登場】,「一番爽快」這句話,除了一矢中的,並且能語帶相關,道出了品牌和產品的特質,以及其常用廣告語。 同時,在諷刺時弊間,仍不失品牌大將之風,並非低俗的純惡搞或負面情緒宣洩,粉絲看到,固然「一番爽快」。 發貼的時間性,當然亦很重要,過了年初二,這段新聞便可能降溫。就我的觀察,平日大部份麒麟啤酒的Facebook Post都是在中午發的,很少在晚上發貼。 至於當日年初二的貼,其實早已發佈,但為了回應這段「一番爽快」的新聞,麒麟啤酒的專頁趕緊在晚上11點再次發貼,由於不少網民的情緒還在亢奮狀態中,麒麟啤酒一出招,固然令大家更進一步亢奮。 但只要稍為留意粉絲的回應,就會發覺,網友進一步的亢奮升溫,只會淪為純粹的負面情緒宣洩,麒麟啤酒的粉絲頁很快便會吸引更多同類留言,對品牌而言,變成幸災樂禍和落井下石,未必是好事。 這個時候,品牌應該見好就收,再深想一層,物色下一個「一番爽快」的事件了。

Like即是空,空即是Like。

在互聯網世界,自從Facebook發明了那個豎起大拇指的”Like”這玩意後,世界各地的朋友都為之著迷,為博紅顏一Like,每次發Post,大家都會施盡渾身解數。 可是,有Social Media專家告訴我,相比起東南亞國家或甚至是台灣等地,據數字顯示,對於「派Like」這活動,香港可說是吝嗇之都。 天啊,香港不明明是善長之都嗎?每逢天災人禍,各界朋友都樂於慷慨解囊,正所謂多多益善,少少無拘,即使不是童子軍,也樂於日行一善哦。 究竟是什麼原因,會導致香港Facebook用戶惜Like如金?莫非大家會覺得隨便「派Like」,會有失身份? 大有可能,表面上,雖然香港人相當洋化,但內心深處,我們還是是極含蓄的龍的傳人,有別於西方國家的朋友,說句讚美人家的話當食生菜,我們還是會把讚美說話藏在心裏,公開在Facebook給個”Like”,尤其是如果身為長輩的,更好像會有失儀態。 再加上,有些香港人是份外害羞表態的,也有股立場潔癖。支持好不支持也好,有心就好了,凡事何必公開力撐?若果有人知道我撐藍不撐綠,可能會招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哦。 本來,香港人惜Like如金,理應不會影響社會經濟家庭和睦,但卻苦了一班在Facebook做廣告搵食的朋友,因為,不少廣告客戶或老闆都是「認Like唔認人」,在Facebook進行的推廣活動,幾乎都要「跑Like數」。 這可能是數位廣告(又可稱之為網絡廣告)的迷思之一吧,客戶所花的媒體或製作費,雖然一般較傳統媒體為低,但對於宣傳成效,要求卻往往高出幾皮,為什麼?就是因為有「數」可尋,來到Facebook營銷,順理成章,當然也是有「Like」可尋。 評估所謂的ROI(Return on investment),表面上,純粹「跑Like數」可能是最容易的,之不過,大多數人廣告客戶卻未必有太深究,每一隻Like,表面上沒有好Like、弱Like或廢Like之分。 但其實,已經開始有精明的廣告客戶,不會再盲目追Like,而且,除了Like的數量,也會開始講究Like的質量,因為,大家都心裡有數,網上的賣Like的情況,相當普遍。 上淘寶看看就知道,執筆之時,剛剛踏入2015年,純粹Page Like,最新市價為3塊錢人民幣100隻,若果有指定地區的Like,或者是指定動作,包括Like圖、Like片、轉載、留言等等,全部服務明碼實價,任君選擇,還要說明「下單即做,不需要等」,非常專業。 為滿足龐大的客戶需求,這類我們行內人稱為Click Farm的血汗工場,其實一直也存在,從前,是幫網站點擊橫額廣告,製造大受歡迎的假象,今時今日,不少Click Farm也加入Facebook的按Like大軍,除了中國,在亞太地區,不少Click Farm的基地,都是來自印度、菲律賓、印尼,當旗下員工,也有不少為遍佈世界各地的海外僱傭,難怪,即使在香港,大家的粉絲頁都經常會出現大量印尼姐姐。 有求便有供,都是拜部份不願意花錢花時間去好好經營Facebook內容、同時又要盲目追Like的廣告客戶所賜。 雖然,Facebook在香港依然旺場,但我還是苦口婆心,勸喻客戶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Facebook,更不要盲目追Like。有看清楚條款細則,你就會知道,那管你坐擁十萬粉絲,Facebook上的所有東西,其實永遠都不屬於你,話事權,始終都是在Facebook手上。閣下粉絲頁即使有再多粉絲,Facebook也可以隨時像「唧牙膏」般控制你的曝光率,留下買路錢,買點廣告,水喉才會一點一滴為你打開,在未來日子,開水喉費,肯定會愈來愈貴。 為了要與假Like黨抗衡,我建議大家久不久實驗一下,不要惜Like如金,也不要偏食,無定向地喪Like一整天,看看Facebook會派什麼Feed給你,擔保你會有意外收穫。 專欄名字:廣告吐槽 作者:Rudi Leung 標題:【Like即是空,空即是Like】 (原文刊登於ELLEMEN雜誌2015年2月號,本網誌版可能略有修改)

2014香港社交網絡大事回顧與展望

今年的香港,我們一起經歷了一個大時代,不管你取態如何,喜歡與不喜歡都好,在這個城市,社交網絡界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已經踏入了一個引爆點階段,沒有人可以忽視。 慣性收視,一台獨大,是香港特色,同時,也是不同界別媒體的生態,可能是,香港人實在太忙,在媒體平台的選擇上,一邊有所不滿,卻一邊繼續偏食。在香港,要數社交網絡平台,Facebook依然是主流,即使是近年愈來愈人氣的Instagram,其實也是Facebook旗下分支。 但要注意的,是Facebook對其他社交網絡的「排他性」也愈來愈強,其內容曝光率的運算模式,亦集中令更多願意付費的廣告商受惠,加上明年即將進一步限制具宣傳性的內容曝光率,所有廣告客戶都要接受,免費午餐不再。 在香港,其餘的外國選擇,譬如像Twitter、Vine、Pinterest或剛剛登陸香港的YELP,始終還是停留在小眾階段。至於專業平台LinkedIn,在香港亦似有起動跡象,但由於走高檔媒體路線,大部份廣告商依然卻步,用戶使用行為亦偏向被動,某程度仍屬另類小眾。說到龐大的中國社交網絡平台,由於用戶未能暢所欲言,加上緊張的政治氣氛籠罩下,亦間接令一度廣受歡迎的微博,逐漸在香港市場式微。 雖然平台逐漸收窄,但言論卻是百花齊放,Facebook逐漸成為自媒體,或者是網絡原生媒體挑戰傳統媒體的主力平台,主流新聞媒體即使如TVB,亦多次因報道被指責有所偏頗,繼而遭網媒及普羅網民猛烈批評,新聞客觀中立性備受質疑。這個時代,由於人人24小時「在線」,人人一部智能手機就隨時當記者,在社交網絡資訊爆棚的情況下,表面上,新聞透明度似乎增加,但同一時間,就同一事件,卻隨時可以衍生出不同立場者的多個不同詮釋,良莠不齊在所難免,作為新聞讀者,頭腦需要更加冷靜。 以下是筆者列舉了過去一年,個人認為在香港較具代表性的社交網絡大事件,不知道,當中又有那一件又曾經與你擦身而過? 一)香港社交網絡用戶,重新認識Twitter 由西方及至中東國家,或甚至是我們的彼岸台灣,在每次大型社會運動期間,由於它的實時性、公開性、國際社會關注性與訊息密集性,Twitter往往成為了箇中推波助瀾的核心社交網絡平台。本來,Twitter在香港,因訊息內容是英語為主,以至向來只是一小撮居港外國人,或者是較西化的本地人的小眾社交網絡。可是,今年於9月至12月期間的「雨傘運動」,尤其是在事件爆發的初期,Twitter卻罕有地擔綱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第一,在召集群眾,以及實時在告急期間互通消息方面,Twitter頓然成為了一個廣播及指揮平台,雖然訊息混亂,但仍發揮了一定的組織作用。第二,由於不少國際新聞網絡,都會透過Twitter的實時內容,作為第一手新聞的參考,不少運動群眾亦明白到,可藉此而提高國際社會就該事件作出關注,於是便紛紛將運動有關的圖片或文字,實時地於Twitter海量發放和轉發。我的個人帳號內容,便先後被不同國際新聞網絡的記者包括CNN轉發。 二)社會運動,現場與社交網絡同步發生 由於社交網絡的實時性質,加上大量用戶自發性地上載即時內容,雨傘運動期間,社交網絡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傳統媒體,又或者可以說,即使是傳統媒體,也要依靠社交網絡平台,作為推動其網絡頻道最新內容的瀏覽量推動引擎。讀者則一邊透過社交網絡追蹤事件,同時也於現場見證實況,虛擬與現實,同步雙軌進行。 三)網絡媒體,更趨社交媒體化 無論是由傳統轉戰網絡的媒體出版,或者是在網絡原生的新媒體,社交網絡都扮演著一個更重要角色,是網絡瀏覽量的催化儕,是網絡生態重要一環。不少傳統媒體的網站,為了與讀者進行互動,亦為了吸引人流,因而同時要兼營一個Facebook粉絲頁,在英語為主流的國家,還要有Twitter,如果社交網絡平台經營有道,更隨時有機會成為媒體廣告收入的分支,或者是為廣告客戶提供附加價值,在集團經營的社交網絡上,一手包辦內容創造、傳播、宣傳等,在云云本地傳媒中,今年尤其以「新傳媒」最為積極,動作最多,值得同業效法。 最近登場的HKTV,由於本身具備了社交網絡的話題性,甫一登場,已經成為了觀眾每天在Facebook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就連最近與麥當勞合作的植入廣告,也成為了大家在Facebook的討論熱點,可想而知,即使是賣廣告,這個年頭,也需要創造成社交網絡話題。 四)後「主場新聞」時代,網媒繼續上路探索 的確是曇花一現,可是,「主場新聞」依賴博客提供內容的獨特經營模式(雖然是借鏡自Huffington Post),其實某程度已影響了不少新聞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一段日子,「主場新聞」的網絡內容,是不少朋友在Facebook分享的主要新聞之一,隨時超越主流媒體。突然結業前,該網站亦開始受各大廣告客戶的垂青,本來前景開始向好。有趣的是,「主場新聞」本身的Facebook粉絲頁亦經營得不俗,即使已經停止內容更新,依然坐擁超過27萬的粉絲,是個獨特的媒體現象。踏入後「主場新聞」時代,網媒依然繼續探索其生存空間,以及廣告及商業模式上的突破。 「香港獨立媒體網」、「獨立媒體」、「輔仁媒體」、「熱血時報」等等,雖然離主流仍有距離,但由於其內容的社交話題性,以及平台管理人懂得運用Facebook粉絲頁構成其媒體生態一環,因此仍具備一定影響力。另一方面,也不要以為只有支持社會運動的網媒才有市場,「港人講地」及「幫港出聲」等維穩派,其實亦有一定的支持者,聲音不容忽視。 編按:2014年12月22日,「主場新聞」宣佈重新上路,易名「立場新聞」,執筆之時為2014年12月25日早上,短短四天,尚未發表過任何實質內容,其Facebook粉絲頁已累積超過3萬3千多名粉絲,社交話題性依然。 五)Facebook粉絲頁,也可成為獨立媒體 為了保持一定的社交網絡影響力,這個年頭,上述的網絡原生媒體或傳統媒體網絡版,同時也要兼營一個Facebook粉絲頁。但另一個有趣現象,就是有些網媒基本上是可以完全沒有網站,亦無需透過社交網絡帶動站外瀏覽量,Facebook粉絲頁是純粹如媒體般獨立運作。當中的表表者,可能就是明明是主打週刊實體書,卻聰明地透過Facebook粉絲頁聚集粉絲,擔綱實體書推廣的「100毛」,這個獨特的生態模式,在未來的日子,實在值得其他傳媒或營銷人士探討,到底凝聚社群重要?還是帶動網絡瀏覽量重要?經營模式亦有什麼不同?當中,又能否孕育出另一種商業模式? 六)網絡短片,將成社交網絡主流內容模式 網絡影片,不再被YouTube專美,一、兩分鐘,甚至是只有數秒鐘的網絡短片,逐漸成為了另一種廣受社交網絡用戶歡迎的內容展現模式,繼Instagram可上載15秒短片後,Facebook亦高調地推出短片廣告模式,實行與YouTube分一杯羹,近月來,如果在Facebook分享YouTube短片,「能見度」已大大減低,知情識趣的粉絲頁經營者,開始直接上載影片,試圖爭取更多眼球。經過一年醞釀,2015年相信是Facebook社交短片的成熟期,平台經營者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製作短片,難度挑戰,愈來愈高。 七)冰桶挑戰,爆發社交網絡捐款潮 2014年不得不提的是社交網絡盛事,背後推波助瀾的,除了是社交網絡的病毒式傳播,更重要的,是當中參與人士點名式的「人傳人」社交網絡影響力,直接影響了這一趟善舉的成果,除了娛樂圈,香港不少企業界的名人也不甘後人,積極參與。一如上述所言,直接在Facebook上載的原生短片內容,亦成為在社交網絡內容成功爆發的因素之一。當然,此活動亦蔓延至其他平台包括新浪微博、Instagram及YouTube,但不容忽視的,還是此活動除了發揮了社交網絡的短片優勢,同時,在平日充斥互相攻擊爭拗的言論以外,社交網絡圈亦罕有地大規模展現出人性善良及關懷社群的一面,值得鼓勵。 八)小圈子社交網絡湧現 大型社交網絡如Facebook及中國的微博走向主流,成為廣播式社交平台,另一邊廂,社交網絡亦走向小圈子法發展,WeChat、LINE或其他新興如Snapchat、Telegram、Firechat等即時通訊平台,由於也有群組聊天及發放消息功能,逐漸吸引了部份用家「轉台」。由於時間多花了在小圈子社交網絡,在主流社交網絡包括Facebook逗留的時間亦相應減少,這是任何媒體都難以扭轉的命運。 九)Facebook積極為中國企業,打開世界脈絡 最近頻頻對中國伸出友誼之手,當然不是為了打入中國巿場,Facebook此舉,其實是為了打中國本地企業的主意。事實上,近年中國企業透過在Facebook建立粉絲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早已成為新一輪的社交網絡廣告商機,今年Facebook在香港高調插旗,成立主理大中華市場的團隊,當然也是為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而鋪路。 十)Facebook unfriend潮,是撕裂還是分眾? 一場社會運動,引發了對壘陣營的群眾,紛紛因政治取向不同意見相左而在Facebook上互相unfriend,有媒體監察者認為,雨傘運動導致社會出現撕裂,但其實,在社交網絡的所謂朋友,關係本來就是相當脆弱,所謂的網絡絕交,其實只是一次自動分流分眾的行為。社交網絡上,不同意見者各據一方,只會聽到同聲同氣的聲音,某程度,社交網絡表面上言論開放,其實,卻愈來愈像多個分隔開的密室,對方的聲音,未必聽到,值得大家反思。 (原文刊登於2014年12月27日及2015年1月6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本人是該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