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糧出的話,你還願意做這份工嗎?
「你不是說你那個報紙專欄已經關門大吉,今年不用再寫了嗎?」老婆大人問。 話說我在某免費報紙連續寫了差不多三年的專欄,過年前,因為報紙改版,於是,我被老總請吃無情雞了。 我第一時間告訴太太,她卻幾乎想開香檳慶祝,因為,她一直覺得我工作已經夠忙,還要經常廢寢忘餐為寫稿,不喜歡我太過辛苦。 但這個早上,老婆見我放假期間,一覺醒來還在開始寫字,以為我轉過頭來,又開了一個新地盤。 這一刻,我忽然想起某位前輩的一番話。 「如果有一天沒糧出,你還願意做這份工嗎?」 當然,我那位前輩不是當我是傻子,世間上,怎可能有人願意沒工資白做? 前輩的意思,其實是說:「你究竟有多喜歡你目前這份工作?你的努力付出,是否就只可以用金錢衡量?要你心甘情愿去多勞?究竟要給你多得?」 「他賺多少我賺多少?為何我要做得比他賣力?」剛剛出來工作的頭幾年,試過不止一次,見上司比我們早下班,同事之間,就會聽到類似的怨言。 這些同事,大多是以自己酬勞的多少,來計較自己應付出的多少,出了半斤力,就希望攞足八兩,等價交換,其實,絕對是合情合理。 「我只是公司裡的小角色,工資又是最低的,為什麼我要做得比我的上司、或甚至是其他資深同事更賣力?我為什麼要這樣蝕底?」持這類想法的朋友,多的是,某程度上,我也覺得很合情理。 我們賣力地工作,為的回報是什麼?是為純粹的金錢回報?還是想為自己尋找到工作上的意義?我們的存在,又是為了什麼? 請想像一下,如果你明天沒糧出,你還願意做你目前的這份工作嗎? It’s not what you ask of me. It’s what I ask of myself.” LeBron James 著名NBA籃球員LeBron James,說過以上這一番話,無論你是一名運動員、創作人、抑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我覺得,這都值得成為大家勉勵自己的話。 “Ask me to play. I’ll play. Ask me to shoot. I’ll shoot. Ask me to pass. I’ll pass. Ask me to steal, block out, sacrif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