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Film

成為一個偉大的普通人

一家大企業,要為有特殊需要人士「做啲嘢」的話,香港地,通常都係會派下飯啦、捐啲錢啦、做下義工啦,我覺得,這都是好事。 但除了這些指定動作外,企業還可以做什麼? 最好最好最好,就是在設計產品或服務的時候,可以考慮到有特殊需要人士的需要,然後透過產品和服務,讓他/她們的生活,活得更美好。 大概在6年前,第一次看到Apple的《Accessibility – Sady》這一條短片,透過一名有特殊需要人士,分享她如何因電腦及流動科技而改善生活,或甚至是改變人生。 Apple – Accessibility – Sady (2016) 看後我大受感動,雀躍地拿著這支影片,在某個會議上,向某大國際集團的管理層,發表了一番偉論,嘗試說服他,先不要談廣告,不如一起先「做啲嘢」吧。 最後,客戶把我的話轉告了CEO,幸運地,提議獲得接納,CEO亦願意從產品的設計上,加入某些元素,作為服務某些有特殊需要人士之用。 12月3日就是International Da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Apple再次發功,推出了《The Greatest》這支新影片。 這一次,影片中參與演出特殊需要人士,更加人強馬壯,每個角色迥異其趣。 有關Apple專為特殊需要人士而設計的accessibility功能,當然亦無處不在。 當中,包括了screen reading、screen magnifying、noise recognition、door detection,以及當然少不了的Siri召喚啟動。 這個世界上,不同的人、每天都面對著不同的生活挑戰,而這影片中的朋友們所表現出的樂觀積極,實在令人為之動容。 作為觀眾、亦作為用家,暗地裡,我亦對Apple這公司萌生更高的敬意。 The Greatest (Audio Descriptions) | Apple 《The Greatest》有兩個版本,一個Audio普通版,但我會推薦給大家看有Audio Descriptions的這個版本。 這一個版本比較特別,正正就是為了某些特別人士而設。 Apple讓視覺有挑戰的朋友們,可以直接「聽」得到這個廣告,於是來了這個神來之筆的版本,實在是一絕。 This is insanely great。

Apple完整示範,何謂Full-funnel Marketing廣告。

Apple 剛剛推出了新版本M1 Chip的 iPad Pro,同時,也在官方的網絡帳號,差不多同步發放了三支廣告宣傳影片。 是的,不是分階段,而是同步發放。 這是一個相當完整的Full-funnel Marketing廣告示範,所以,我也想趁機和大家探討一下。 Upper Funnel – Thematic Video 第一支,是較為傳統的形象廣告影片,我暫且把她歸類為主打的主題廣告片Thematic Video。 這算是大製作,有點劇情、有點故弄玄虛,未到最後,你也未必知道甚麼葫蘆賣什麼藥的那一類。 雖然2021年還要來職業特工隊真是有點老土,但製作還算是吸睛的,結局亦算出人意表的,只不過,不想劇透了,自己看。 Middle Funnel – Product Video 第二支,就是大部份科技產品、汽車或大部份High Involvement 類的產品常見,要把產品的功能、優點如數家珍的產品目錄式內容。 一般而言,這類影片,我會稱之為Product Video。 在這裡數白欖是必要的,但即使是數白欖逐一把賣點說出來,但Apple始終是Apple,數白欖得來還是有品味的。 Lower Funnel – User Endorsement Video 第三支,為避免品牌過於自吹自擂,於是找來了大批真實用家的分享、評價,令消費者作最後考慮的一刻,加強說服力。 Apple的確高招,找來了一班iPad Pro的終極用家–程式編寫員,現身說法,雀躍地告訴你,這部iPad Pro如果讓他/她們發揮無限創意。 個人認為,這是通常埋門一腳,最需要有力度說服消費者埋單的一招,一般品牌,通常用特別優惠之類的手法,但貴為Apple,繼續要動之以情。 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完整的Full-funnel Marketing廣告示範,除了這三支影片,相信在Lower Funnel的內容營銷攻略,Apple還會有其他後著,當中,不一定繼續是影片,可以是社交媒體的Sponsored Ad,又或者是Display Ad。 不少廣告客戶或甚至是廣告公司,在策劃一個Campaign的時候,往往都會把火力集中在Upper Funnel,下面兩層Funnel的廣告或營銷內容,往往淪為副產品。 這方面,大品牌來說,Apple向來做得相當成功。一般而言,Apple每推出一個新產品,都幾乎會有一系列的內容營銷,照顧Marketing Funnel的每一步,而且,越接近埋單的Lower Funnel,有些時候,力度隨時會越強。 而重點是,當很多Marketers還在看著自己的Marketing Calendar,盤算什麼時候推出什麼廣告內容的時候,消費者根本不會等你,在網絡時代做廣告,你一定要連消帶打,三管齊下。 這是網絡時代,最有效的廣告模式,事實上,很多e-Commerce,或者是網絡品牌,都會走這個廣告套路,只是規模各有不同,而且並非每個品牌都有預算做大製作,拍大片。 最近我在Marketing Interactive發表了一篇關於Full-funnel Marketing的文章,寫得更為詳細,大家有興趣的話,也不妨看看。 …

Apple完整示範,何謂Full-funnel Marketing廣告。 Read More »

馬來西亞華人賀年廣告2021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國家,華人是馬來人之外的第二大民族,佔了國家人口超過20%,因此,每年的農曆新年,都算是當地的大節之一,每一年,更少不了大家爭相談論的賀年廣告。 大概是2000年代,馬來西亞國營油公司Petronas開了先河,每逢農曆新年,當地各大品牌或大企業,都幾乎會推出一輯微電影式的電視廣告,各領風騷,熱鬧情況,有點像美國的Superbowl。 這類的新年微電影廣告,大都是以講述倫理親情、人情味為主,很少會硬銷任何產品,廣告的目的,除了是建立品牌的親和力外,廣告主旨大多是想喚起民眾對一些傳統價值觀的關注。 再回望香港,我們的生活節奏相對急速,廣告客戶亦大多較為實際,加上製作成本及媒體費高昂,做這類只在節日播放的賀年廣告,對於廣告客戶來說,變得相當奢侈。 對比起來,香港這城市的農曆新年廣告,主要仍然是以大鑼大鼓,嚷著叫大家「食玩買」的居多。 #PETRONASCNY​ 2006: My Son 想當年,Petronas的農曆新年廣告,充滿人文氣息,由傳奇廣告人Yasmin Ahmad主理的廣告,當年更多次獲得國際廣告大獎,藝術水平甚高。 今年,即使疫情依然嚴峻,馬來西亞的農曆年廣告,仍是相當熱鬧,雖然,論創意水平,似乎已不及當年Yasmin Ahmad的作品,但華人社會所強調的人際關係,情懷依然。 因此,作為每年一次的溫馨點綴,我還是相當欣賞馬來西亞的廣告客戶,每逢佳節,仍然願意投資製作這類講述人情味與親情的廣告。 在這個賺錢掛帥人吃人的商業社會,當地的廣告客戶,起碼盡了少許社會責任,嘗試叫大家停一停,諗一諗,讓大家反思一下,人活在世上,我們所追求的,除了財富名聲,最重要的,還有些什麼。 趁這個機會,我也想祝各位網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同時,可以趁這個假期,多點關心我們的家人、朋友和鄰舍。 Prudential CNY 2021 – Happiness is a place within you RHB Chinese New Year 2021: Love Carries On Maxis CNY 2021 – Little Lion  The Last Dance – CNY 2021 Digi CNY 2021 – From the Heart

Nike “You Can’t Be Stopped”

你,就是永不止息。 一場世紀疫症,把整個地球的運作,近乎癱瘓。 但即使2020沒有奧運,運動員的運動生命,還是要堅持下去。 面對逆境,即使我們都是個普通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更需要擁有如運動員一般的精神和意志。 2021開始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們一起去探索,一個屬於我們「為了什麼」的意義。 以下是本廣告的英文文案,一年既始,我也嘗試練習一下,把廣告的獨白翻譯成中文,請多多指教。 Behind everything we do is a ‘why.’ You can do it to raise your game or to raise the whole game. Sometimes you just gotta prove you can do it again, again and again. Do it to set the bar, set a record. Do it to set an example. …

Nike “You Can’t Be Stopped” Read More »

一名特技人的前半生

Apple “Shot on iPhone” 9分鐘直度微電影 一 名 特 技 人 的 前 半 生 Apple是厲害的,先有個動人故事,再用上這個鑽石級數陣容的製作團隊,傾盡人力物力拍攝,成就了這部可以拍片的iPhone 11 Pro獨擔大旗,成為焦點角色。 神乎奇技的,其實不是iPhone 11 Pro,而是整個製作團隊。 導演是何許人?Damien Chazelle這個名字你應該不會陌生,即使你沒看過Whiplash,起碼都看過La La Land。 看完主片,你很難忍得住不追看那個Behind-the-scene,我看完不禁問,「真係點到你唔服」? 廣東人有一句話說:「妹仔大過主人婆」,用來形容這個在一部iPhone 11 Pro背後的大製作,實在貼切。 除了講iPhone 11 Pro的拍攝能力,這支廣告片更想告訴大家,直度影片的時代,已經來臨。 這一支9分17秒的廣告片,就來了一個完美示範,試想像一下,如果一套荷里活級數的電影,用直度拍攝和播放,這個「世界」,將會是什麼模樣? 當然,直度影片還是只合適在手機上看,在戲院或大電視屏幕播,都只是開玩笑。 但重點是,喜歡看和拍直度影片的,還有TikTok這一代。 哦,對不起,TikTok可能會被美國總統趕盡殺絕了,但幸好,Instagram於日前已經推出Reels。 與其說這是一支廣告片,不如說它其實是一支特技廣告片,技術和技巧都實在厲害,一不留神,很容易會令人誤會,一部iPhone真的可以拍攝出這個級數的影片。 所以,拜託各位廣告客戶或廣告公司,不要看完這支廣告片就問製作公司為什麼iPhone都拍得這麼好,為什麼你還要收我那麼貴的攝影器材租機錢。 廣告拍得這麼好,還是很值得觀看的。 再說,由最初的照片,到後來的影片,然後到現在的直度影片,Shot on iPhone這個創意平台,我覺得只有Apple才會認真地做得這麼持之以恆。 市場上的同類品牌,似乎只有Apple明白,品牌建立,是需要時間累積。 Shot on iPhone,信不信由你,但示範給你看了好幾年,很難不入腦。 Shot on iPhone by Academy Award® Winner Damien Chazelle – …

一名特技人的前半生 Read More »

You Can’t Stop Us | Nike 運動精神,無人可擋。

2020第三季Nike影片廣告 最近,每逢Work From Home,黃昏時分,我都會帶同兩隻小狗,跑上我家後面的山頭。 因為香港政府剛頒布的口罩令的關係,最近戶外運動也不能豁免,為人為己,大家都要遵守戶外戴口罩這規條。 我所住社區的居民,雖然身處山高皇帝遠的離島,但我從沿路,去到山頂,所遇上的朋友們,無論在有在方圓一公里內四面無人的情況下,還是規矩地戴著口罩做運動。 守規以外,重點是,抗疫期間,運動不會停。 今早看到Nike這個新廣告,也是想帶出運動永不止息這精神,字裡行間,亦暗地裡表達了Nike這品牌對近期世界疫情,以及種族平權等問題的關注。 運動除了讓我肉體上得到的鍛鍊,更重要的,就是透過運動,我們學習到生命的起與跌、樂與怒、喜與痛、悅與悲,無論面對任何難關,一息尚存,我們都不會因此而停下來。 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運動員,每一個人,加在一起,就可以成為一個團隊,一起領略運動精神的真諦。 90秒的影片廣告,先後出現了超過50名Nike贊助的運動員,當中包括LeBron James、Naomi Osaka、Serena Williams、Eliud Kipchoge、Caster Semenya、Cristiano Ronaldo、Giannis Antetokounmpo、Kylian Mbappé和Colin Kaepernick。 故事採用了split screen的分鏡手法,左右兩組畫面同步,來自不同領域的運動員,各自在自己的運動場上努力,運動精神,同出一轍。 娓娓道來一段旁白的,是美國國家足球隊隊長Megan Rapinoe,她是在NFL的黑人運動員以外,首位在球賽開始前唱國歌的期間,自發背向國旗下跪作無聲抗議的白人運動員,同時,她亦是一名活躍的女權份子。 文案實在寫得太動人,於是,我特意把這段旁白抄了下來,作為寫作學習。 特別留意,每一句文案,都有一個”We”,說明了,無論是個人或是團隊,運動精神,始終不是單單一個人的事。 一起堅持,一起逆轉,才讓我們變得更強。 至於標題中的那一個”YOU”代表了什麼? 是目前的逆境?還是指某些人?相信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詮釋。 You Can’t Stop Us We’re never alone, and that is our strength. Because when we’re doubted, we’ll play as one. When we’re held back, we’ll go …

You Can’t Stop Us | Nike 運動精神,無人可擋。 Read More »

抗疫,運動仍需努力。

即使世界運作暫時停止,我們的身體,卻不能靜止,運動,還是要繼續。 世界各地全民抗疫持續,近期因為多了人在家工作,有些國家更是要求嚴守保持社交距離,於是一眾運動品牌,都紛紛發起呼籲,鼓勵大家持續在家勤做運動。 較早前,就在YouTube看到 #PlayForTheWorld 這支短片。 片段中,在世界不同角落的運動員,分享了他/她們在抗疫期間,留守家中仍堅持運動的照片和短片。 在云云國際級專業運動員當中,LeBron James、Ramla Ali和Sara Hughe等等之外,還居然包括了,來自香港,出現了半秒的曹星如。 To those playing in living rooms To those playing in kitchens To those playing in bedrooms To those playing in driveways To those playing in basements To those playing in hallways We may not be playing together We may not be playing for our countries …

抗疫,運動仍需努力。 Read More »

Nike致Kobe Bryant的告別式

When I retire, I want to look back the way I walked past, every day, I have paid my all! Kobe Byrant 不需要重溫昔日的精彩畫面與片段,簡單的聲音與文字,竟勝過千言萬語。 因為,長存在腦海中的記憶,原來,單靠聲音與文字,已可以令人感到歷歷在目。 人生匆匆,來到盡頭一刻,不必在乎你得到了什麼,而是要自問一聲:「你究竟留下了什麼?」 Inspiration is forever.

唔扮嘢,做自己 2019

「唔扮嘢,做自己」這句流行語,可能幾代的香港人都聽過,但事實上,這是差不多20年GIORDANO的經典廣告標語。 原創人是廣告界及作詞界的一代宗師,自稱「林伯」或「洋蔥頭」的林振強先生,這句說話,來自向來快人快語我行我素的他,甚有說服力,亦貫徹他長存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形象。 話說,80年代尾至90年代初,那個時候,GIORDANO從國際大廣告公司挖角,找來了林振強先生當公司的創作總監。 市場上,大部分客戶方的In-house廣告創作部,都只是負責流水作業式的廣告製作,但當年的GIORDANO,卻是市場上的奇葩,經常出現家傳戶曉的佳作。 我大學畢業,千方百計想入行做廣告,便曾經自薦到GIORDANO見工,雖然獲得當時的創作總監楊志超先生接見(他是林振強的Art Based拍檔),可惜未有被取錄。 我當時一直耿耿於懷,希望有一天可以做GIORDANO的廣告,尤其是,當我聽到「唔扮嘢,做自己」這句廣告標語的時候,我簡直是像元神開竅,想出了很多想法出來,希望可以向林振強先生獻計。 我當然未有如願以償,事隔多年,我見到「唔扮嘢,做自己」這句廣告標語再次出現在GIORDANO的廣告燈箱上,於是我想,不知道有否機會讓我向林伯致敬? 命運讓我認識了GIORDANO的客戶,雖然人家有In-house廣告創作部,平時較少外判給廣告公司,但我還是死纏難打,讓客戶接受了我自我邀請的一次合作機會。 「唔扮嘢 做自己」出現於那個美好的80-90年代,當年還可以有個叫做「今夜不設防」的節目,上得這個節目的各大娛樂圈名人,都真的是可以做到「唔扮嘢 做自己」。 可是,數今天的風雲人物,還有多少個人,能夠膽背負上「唔扮嘢 做自己」這口號? 當年有半隻腳踏在娛樂圈的林伯,寫得出「唔扮嘢 做自己」這句話,他亦是講得出做得到。 說穿了,「唔扮嘢 做自己」這句人生座右銘實在是說易行難,那天我和朋友聊起這句話,大家都覺得,綜觀這個人人都怕說錯話然後被人在社交媒體聲討的世代,任何一個人可以奉行「唔扮嘢 做自己」而又還可以吃得開的,我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多少個我們熟悉的人物來。 GIORDANO這一次把「唔扮嘢 做自己」這句廣告標語再搬出來,除了是想向林振強先生致敬,不知是否想藉此喚起香港人,重新反思「唔扮嘢 做自己」這精神背後,究竟意義何在? 我反覆思量了一整晚,我認為「唔扮嘢 做自己」不應該是一個區區的口號,而應該是一種生活實踐。 於是我想,我們的身邊,究竟又有沒有一些朋友在奉行這精神之餘,又同時能夠讓生活活得更美好,甚至是影響身邊的朋友? 最後,我在很短的時間內,找來了四個單位的朋友,試圖讓他/她們發聲,講述一下他們對「唔扮嘢 做自己」的睇法。 雖然,他/她們並非有粉絲無數的KOL或大明星,但我卻很欣賞他/她們「唔扮嘢 做自己」的生活態度。 除了GIORDANO的客戶,以及和我一起自編自導自演自擔自抬的Hungry Digital團隊,我更要感謝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的朋友魏華星及蔡展煇先生,助我穿針引線,聯絡了其中兩個單位的人物,而且還出心出力,協力支持。 這個企劃,雖然並非什麼大創意大製作,但卻是我希望為2019年的香港,記錄下來的聲音,我希望這些屬於香港的人與事,可以被大眾聽見。同時,這亦符合了GIORDANO的品牌理念。 林伯,多謝你。

女人,你的名字是強者。

除了我的母親,我的個人成長歷程,都一直被不同的強勢女性影響著。 首先,我是家裡年紀最小的,住在家中,一起成長的,有五個姐姐,一個阿姨,就連那頭家犬也是乸的。 你說她們對我的成長沒影響,我一定是騙你的。成長階段,小朋友就是透過模仿學習,我只知道,我家中的所有女性都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人的要求亦如是。 她們一般雖然比較情緒化,但卻是喜惡分明,勇於表達和溝通(雖然經常火星撞地球),做起事來,又往往比我更有毅力、更有耐性。 升上中學,我開始學打壘球,由於教練是香港女子隊的教頭,我們這班初中生,平時的比賽實習對象,就是這一班已經代表香港到世界各地出賽的大姐姐,她們除了技術到家,組織能力也更特別強。 一對球隊要成功,很講求默契,要盡量減少個人化的英雄主義,這方面,女子隊實在比男子隊強。 我們這班初中的男生,雖然精力旺盛,有幾個較早熟的亦是孔武有力,但和她們對壘,我們每一次都是輸少當贏。 入到大學,我讀的是女多男少的音樂系,我發覺女同學一般都比我們這些男生合群,讀書又比我們勤力,事實上,班中成績最好的,都是女同學。 大學四年,我一直都在發夢玩耍,但我的同學裡面,已經有女同學開始要做兼職養家,比我們更早懂事。 在我的成長階段中,我就是經常如此觀察,女性們的東西,好的我會學習,我認為不合適我的,我會引以為戒。 那天我去到大學演講,有女同學問:「廣告公司是否都是男性天下?」其實我覺得,情況絕非必然,不少女性在商界上到某個位置後,會在家庭及事業間作出取捨,所以有在管理層中較少女性的情況出現。 事實上,出來社會工作,我第一家加入的廣告公司奧美,我的創作總監就是一名女的。此外,除了大老闆,所有客戶總監都是女性,團隊中高層都是女性的天下。還記得,當時奧美除了一名洋人MD,也有一名很厲害的女性GM。我在DDB工作的時候,最高領導的CEO和財政總監都是女性,Management團隊裡面男女比例,女性佔多。但宏觀去看,當去到最高領導層的圈子的時候,我見還是以男性居多。 我從來不會斗膽視任何女性為弱者,但我只覺得,在世俗的眼光裡,她們一般比我們男性有更多的負累,有更多的紅線,去到管理層的時候,因為圈子始終是男多女少,她們較難與男性平起平坐。我當過大公司的管理層,我見識過男高層在女性背後會說什麼難聽的說話,我亦親身體會過,一班男高層如何在一些要出埠的會議,刻意排擠女同事出席,對此,我亦引以為戒。 我一直都很希望,能夠創造一個男女比例平均一點的工作環境,我更希望,我的女同事會比男同事進取,做得更出色。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深深相信,唯有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們才會更懂得培養人際間的同理心,並且懂得互補其短。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今早我收到的第一個Whatsapp,就是來自我的業界好友Francis的喜訊,他所創辦的《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旗下,有一個很有意義的企劃「合廠」,最近做得有聲有色,今天更有一篇媒體的詳盡報導。 簡單來說,「合廠」是一家專們招聘基層媽媽為員工的社會企業,讓員工們可以一邊湊仔、一邊返工。當職業女性的媽媽不易為,當基層媽媽的職業女性,更是難上加難。 專聘媽媽再上班 為「合廠」出力堅持香港製造 看完上述這篇報導,我赫然想起了這一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Nike Women廣告。 表面上,廣告是鼓勵女性應從小做運動,但實質上,也有涉及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及世俗眼光探討,文案意義深長。 Nike Women - If you let me play (1995)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Nike Women再下一城,推出了這條意義不相伯仲的廣告片,還找了Serena Williams聲演以下旁白,主題就是「瘋狂的女人」。 的而且確,女士們瘋狂起上來,真的可以有拯救地球、無堅不摧的洪荒之力。 但正正就是流著這瘋狂的血,我們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有趣。 瘋狂的女人,可以很可怕,亦可以很可愛。 Nike Women | Dream Crazier (2019) If we show emotion, we’re called dramatic. If we want to play against …

女人,你的名字是強者。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