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不要浪費每次面試的機會

最近,開始陸續和今屆的畢業生面試,剛好看到這套由 Tribal Worldwide Singapore 的舊同事創作的短片,當中講及應屆畢業生的一些求職挑戰,實在感到有所共鳴。 在面試的席間,聽說,有不少去年畢業的同學,至今仍未找到工作。 今年,兩屆的畢業生都一起在找工作,加上目前的世界疫情及政治動盪,相信大家要面對的挑戰,將會是難上加難。 我的公司,規模很小,只可以維持在「一圍枱」的人數,沒能力給大家太多希望,但我仍會盡最大努力,希望可以給一部分的同學一個面試機會。 而我想告訴各位同學,即使是一次面試,都是一個難得的經驗、一次認識自己的機會,千萬不要浪費人家和自己的時間,大家要好好珍惜。 所以,我懇請各位,切勿因被拒絕而被打敗,也不要輕易地放棄,能夠獲得面試機會,已經是賺了一次令自己更好的機會。 我公司有一位同事,第一次來面試,那個時候,我們覺得他不適合,未有把他錄用,但我們卻給了他一些忠實建議。 一年後,他把作品集重新整理,再次來我們公司敲門,他的作品,近乎脫胎換骨,這一次,面試後,他馬上被錄用。 目前,他已經能夠獨當一面,肩負著我們公司一些最重要的項目。 人生的路,很漫長,當中必定有起有跌、有喜有憂。 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無論順流逆流,都一定要繼續游、往前游。 回想我開公司的當初,我的太太再三叮囑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一定要給機會剛畢業的年輕人。 因此,我公司的不成文規定,就是每一年,都起碼要請一個畢業生,或者從其他行業轉過來的廣告新鮮人。 公司成立以来,我一直都履行承諾,每年都聘請過最少一名新鮮人,他們當中,有些還在我們公司,有些已經從我們這家小公司畢業,有著其他的發展。 一年一度招聘廣告新鮮人的時間又來了,以下是其中一個職位,但如果你有其他技能或想法,也不妨前來應徵。 https://gss5.hkdai.hk/display-job/1200/Associate-Art-Director.html?searchId=1593149132.29&page=1

2019香港廣告財政預算案

特區政府每年都會公布一個財政預算案,各行各業,都會視為來年發展參考資料。 其實,香港廣告界每年也有一個財政預算案,就是由Nielsen與HK2A(香港廣告客戶協會)聯手發表的《2019廣告預算調查 | Advertising Spending Projections 2019》,對於我們這個行業來說,這份報告當然更有參考價值。 今年我再次有幸,被邀出席了這個由HK2A主辦一年一度的午餐會,出席的嘉賓主要都是一些最舉足輕重的廣告客戶、媒體廣告公司、媒體出版人,還有一些廣告商會的業界人士。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普通的業界畀面派對,事實上,這個由Nielsen統籌整理的廣告預算調查,涵蓋了不同商業界別、廣告投放量最高、差不多100個的廣告客戶單位,在座大部份嘉賓,都是這個調查的被訪者或有關單位。 除了統計全港廣告客戶於2019年的廣告媒體預算,這報告更針對性地就廣告策略、媒體策劃、公司聘用等資料,抽樣對廣告客戶進行電話訪問,並作深入分析。 報告中的數字,純粹根據我的個人體會,數字極之貼地,亦反映了行內現實。 譬如,我的客戶中,以較有媒體預算的為例,去年的確在Online及傳統廣告間的取捨,作出了更平均的決定,不會再過份偏重一方,不少企劃的Media Mix,依次序都是Paid Social + Online Video(YouTube + Display) + OOH + TV,預算較緊的時候,一般會拿走TV,或者是轉投IP TV。 以下是一些報告的重點內容,各位不妨參考。 《廣告支出增幅微弱,追不上通脹》 受經濟大環境的不明朗因素籠罩,2019年廣告客戶在投資方面一般持保守態度,惟相對於2009年的經濟衰退,相對尚算穩定。 接近六成,59%廣告客戶預計廣告預算仍有望保持穩定、36%的廣告客戶預計增加預算,只有25%廣告客戶打算減少預算。 《廣告加碼,健康及個人護理一枝獨秀》 2019年廣告商將繼續透過廣告,捍衛市場佔有率,但又有喜又有愁,健康和個人護理類別產品(如藥品、醫療保健、化妝品和嬰兒產品)會有增長。 可是,房地產、金融服務及零售業務等大藍籌,卻會稍為下調。 《ROI是個關鍵詞,精準投放更加重要》 過去一年,廣告客戶首次在傳統廣告支出 (51%)及網上廣告支出(49%) ,差不多平分天下。 未來一年,因以往經濟衰退的經驗中汲取教訓,儘管客戶會繼續投資,決策時將會謹慎行事,並使用程式化廣告工具(Programmatic Tool),在適當的平台接觸目標消費群,盡力將廣告預算花得其所。 56%的廣告客戶正在投資新的應用程式,如程式化工具、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而54%的廣告客戶正在使用大數據管理服務以應對跨平台定位的挑戰,當中,41%的廣告客戶更積極整合流動支付和金融科技,應用至廣告之內。 《線上線下,廣告平分天下》 2019年,傳統媒體和網上媒體在廣告預算分配將會是 50:50,將預算從傳統轉移去網上媒體的步伐有放緩趨勢。 網上廣告預算中社交平台會佔預算支出的10.5%,比2018年的12.8%略有下降,而影片廣告佔9.9%,比去年增長0.9點。 在傳統媒體方面,電視媒體佔總預算的13%,比2018年增加了2.4點,當中以免費電視佔最大部份(11.2%)。 印刷媒體預計將保持11.7%的預算分配,而免費報紙會佔其中的一半。戶外廣告亦有所增長,佔總支出的9.1%,比2018年增長2.2點。

10個廣告行業的美麗誤會

我是1992年入行做廣告的。 我入行的時候,相信很多現時還在大學,或者是剛剛畢業的同學們,應該還未出生。 那個時候,我身邊已聽到不同的聲音告訴我,廣告這一行,開始走向下坡了,前景黯淡。 如是者,我做了好幾年,來到97後,更愈來愈多人說,廣告是夕陽工業。 沙士期間,不用多說,整個行業,都進入了人心惶惶的狀態,裁員、減薪任擇其一,已是常態。 但人總須要勇敢生存,托賴,很多前輩都說老早應該玩完的這個行業,我一做,便做了27年。 期間,我的職場人生當然也有上有落,但我的神妙旅程是,每當行業進入寒冬期,我反而都僥倖地獲得晉升機會,甚至是,後來,因轉型了做數碼廣告的關係,我避過的劫,不止一次。 27年後,我發現一個事實,就是舉凡任何行業、任何工作,無論今天你做得多成功,明天都可能有變數,用同一個方式去生存的話,任何人,遲早有一天都必定會被淘汰。 更有趣的是,現在回頭看,當年被我周遭的朋友認為是無比黑暗的日子(即90年代),現在,反而成為不少這代年輕人所嚮往的風光日子。 我眼見不少同行或前輩做得不開心,口口聲聲說新不如舊,主要原因,不外乎過於眷戀昔日風光,接受不到改變了而又不會回頭的現實。 但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噪音太多,不斷會有人向你提供不同的訊息,或者嘗試把他們過去的思維,左右你目前的想法,包括我在內。 我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在聽人家的說話前,你要先聽聽自己的心底話,先了解這一刻這一個時空的局勢,先要活在當下。 還有,就是那動人時光,真的不用常回看,看多了,隨時會造成不必要的不愉快。 3月1號下午2:30(時間待定),我將會到THEi出席一個分享講座。 我沒什麼輝煌的成績表和大家分享,所以,到時,我只打算和大家討論一下,我個人對廣告這個行業前景的一些看法,而其中,還可能包括不少謬誤。 因為,我發覺,我們廣告這行業,總是會給人很多不同的美麗誤會,尤其是對於年輕人及莘莘學子們。 所以,我打算以《10個廣告行業的美麗誤會」為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睇法,我很希望,透過討論,各位能夠對畢業後在廣告業的前景,會有多一點屬於自己的看法,更好的話,能夠有多一點的希望。 以下是我暫時先擬定的一些主題,歡迎大家接龍,幫我儲夠十個。 廣告業已經玩完? 入行一定要做4As? 去100毛打工好過去做Agency? 做Art Director唔駛識用PhotoShop? 香港廣告公司請Art Director,PolyU優先?

We Print Originals – 3間力推3D?

近年創意圈子備受討論的3D掃描及3D打印技術,幾乎任何一個品牌有本事染指,就必定有可能創造話題。 但技術及資源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主辦單位能否透過這創意科技,融入品牌的概念中。 最近adidas的企劃we print originals,除了是香港首創,我認為更有趣的,是創作單位能夠將originals這品牌,以「重塑經典」這創作概念,融入3D掃描及3D打印這兩項技術中。 在adidas位於尖沙咀漢口道的旗艦店,由9月5號至18號,正舉行「3D重塑經典展覽」這企劃,展出了多位城中潮人的3D打印手辦人形,他們當中,包括了陳奕迅、何韻詩、達明一派、周柏豪、林海峰、Shine、許志安、梁漢文、李嘉欣等等,星光熠熠,目不暇給。 幾乎每件作品都有概念,全部都是和這些名人心目中的經典事物有關,當中,又有多少也是你曾經歷過的經典事物? 當中被3D掃描的,包括了雙層巴士、郵筒、唱盤、上海理髮店的理髮椅、當然少不了,還有經典的三間波鞋。 這個展覽,全盤由來自香港的創作團隊AllRightReserved一手策劃,也動用了來自杜拜的技術團隊作支援,作為香港人,的確值得驕傲,值得大家支持。 不得不提,就是只要你在6間adidas專門店購物滿$3800,你就可以到adidas漢口道旗艦店,由專人為你進行3D掃描,並且於2-3星期後,獲取屬於你個人的迷你版3D打印手辦人形,名副其實是你的mini-me。 想擁有一具像展品般的20m高彩色3D打印手辦人形? 只要捐出$50給「願望成真基金」換取同等面額adidas禮券一張,即可體驗3D掃描,將你的3D掃描照片上載到facebook或instagram,僅記要寫上#WePrintOriginals這hashtag,獲得500個或以上的Like,你就有機會擁有這個價值$4000的個人手辦人形。 要儲齊500個Like,的確有點難度,暫時,我只儲了50多個,仍需努力。

一公升的光

我經常也會想,我們這些從事所謂創意行業的,除了鼓吹消費外,究竟有否用我們的腦袋,為這個社會或地球貢獻過什麼。 你會告訴我廣告公司也很樂意做公益廣告呢,是的是的,我也衷心希望,假使做一兩則廣告出幾篇公關新聞稿,能夠喚起公眾關注就是最好解決方案的話。 我對名人效應絕無異議,我更是欣賞那些投入公益、身體力行的藝人,但事實上,我覺得大部份主流公益團體,都過度依賴名人救地球,遠高於創意救地球。 創意真的能救地球?最近我就新聞看到一個來自菲律賓的創意個案。 話說在馬尼拉的貧民窟,居民的家,就在那終日密不透光的鐵皮屋內,即使整個社區就在嘈吵的鐵路旁邊,環境如何惡劣,他們大部份時間也情願逗留在室外,因為負擔不起電費,在大白天,家裡也是漆黑一片,伸手見不到五指、意外頻生更不在話下。 一公升的光(A Liter of Light)是一個菲律賓的志願團體,他們參考了巴西於2002年經歷能源危機期間,一些民間自發的環保燈泡土製方法,再經由一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學生加以改良,發起了這個讓馬尼拉貧民窟居民重見天日的活動。 這個創意發明很簡單,只要一個我們常見的一公升膠汽水瓶,注入清水和幾茶匙的漂白水,在一小塊鐵皮上開一個洞,把膠汽水瓶固定於中間,然後在鐵皮屋的屋頂上,也開一個尺寸恰好的洞,把這個小裝置陷進去,陽光穿透膠汽水瓶的上半部,另一邊廂,透過光線折射,曝露在家裡天花的瓶樽底部,就自動變成一顆發亮的「太陽能」燈泡。 每一顆「太陽能」燈泡,能發出相等於一顆55-60W燈泡的亮度,並可以持續使用大概10個月。目前,該組織已為大概一萬個家庭免費裝置了這「太陽能」燈泡,他們冀望,在2012年之前,能擴展至讓一百萬戶貧困家庭受惠。 這個活動的成本很低,但推廣至菲律賓全國各地,或甚至是其他有需要的國家,卻需要更多資金、志願工作者,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大量循環再用的一公升膠汽水瓶。現在有了無遠弗屆的社交網絡,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想支持他們的話,便更加方便,你可以到他們的facebook頁面(按這裡),又或者,到Twitter關注@aliteroflight 。 看完這個創意個案,我更相信,原來創意的威力,不僅僅在於創作驕人的宣傳活動,而是以創意解決問題,令有需要的人直接受惠,這遠比任何創意大獎的金牌,更值得令人鼓掌。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紐約市變「藍」

「藍精靈」是否「十分勁」?雖然歌仔都有得唱,但這方面我不是專家,請恕我不予置評。可是,這齣來自比利時經典卡通,最近以真人加3D動畫搬上大銀幕,7月29號剛剛在美國上畫,宣傳攻擊就真的「十分勁」。 首先,在開畫前個多月,電影公司便公告天下,將6月25日訂為國際藍精靈日,並號召全世界的藍精靈粉絲,一起來戴上白帽,穿上白褲,並將自己身體面口變為藍色(人體彩繪),齊齊化身藍精靈,並於24小時內,集結於世界各地不同的指定地點。 據說,電影公司打算以此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也許你會問,集體扮藍精靈這樣的世界紀錄也有爭?的而且確,2008年於愛爾蘭創下的1,250人世界紀錄,到了翌年便在威爾斯以2,510人刷新紀錄,今次由電影公司起動的,最後便4,891人創下最新世界紀錄。 到了開畫週的那個星期,藍精靈更發動起紐約市的旅遊發展局,一起來把紐約市變「藍」。由於這套電影的故事背景,正好就在紐約市,拍攝之時,相信已獲得紐約市政府的全力協助。 開畫在即,為了一起造勢,宣傳電影之餘也順道幫紐約旅發局賣廣告,所以,由7月25號開始的那個星期,紐約市政府便索性命名為「藍精靈週」,在紐約多個主要遊客必到此一遊的景點,滲入不少藍精靈卡通內的主題元素,以藍精靈為主題,進行觀光導遊。 譬如,整個Columbus Circle就變成了藍精靈村,到處都會見到那些蘑菇狀的小屋,另外更有一頭高40呎的藍精靈屹立於其中。 此外,在紐約植物公園,又會進行一項尋寶遊戲,讓遊客找出藍精靈卡通內的小蘑菇及草莓等植物。 而最壯觀的,便莫過如那項呼籲大家捐款給UNICEF的活動,發一個短訊就捐$10美元,集齊一定善款後,帝國大廈頂部就會變藍。總而言之,星期一至星期五,全個紐約市的主要觀光點,都會一律變「藍」。 但我覺得更好玩的,就是於7月29號開畫當日的早上,一眾藍精靈更闖入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為當日股市交易啟市敲鐘。美國道瓊斯指數近期節節下挫,這幾頭可愛的藍精靈的出現,算是稍為舒緩一下緊绷的氣氛吧。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