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成了社交網絡焦慮下的情緒出口?

Photo by William Krause on Unsplash

雖然幾乎全世界都有人嚷著要杯葛Facebook和Twitter,叫大家移民到MeWe或其他社交網絡,但始終,目前還未有一個「新」平台不是換湯不換藥的。

事實上,社交網絡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加上現實世界的社交距離,加強了人類的社交焦慮,任大家再看100次Netflix的The Social Dilemma,大部分現代人已經社交網絡成癮,於是,還是要尋求社交網絡出口,感受到被社交連繫的心靈慰藉或情緒舒緩。

Clubhouse本身的設計雖然簡單,社交性卻很強,合乎了絕大部分互聯網產品的成功要素,但卻以一個稍為不同的模式出現,比起其他的新晉社交網絡平台,算是帶來點點新意思,難怪很快便令社交網絡一批early adopters入屋。

Clubhouse是一個開放式many to many的社交平台,即是說「很多人與很多人同時對話」,情況有點像Twitter或用戶沒有設定隱藏身份的Instagram一樣。

不過,最原始的時候,Twitter是文字,Instagram是照片,Clubhouse是說話。

目前,Clubhouse是手機app限定、iOS限定;只限發表聲音,文字免問;同時聲音不設archive,每次開Room,只限實時收聽。

在互聯網發表聲音也不是新事物,SoundCloud和Podcast也存在了很多年,但始終缺乏如Clubhouse的社交屬性,所以一直都未有爆紅。

所謂的社交屬性之一,就是平台裡面的用戶,都有一個清晰的人物關係圖,參與其中,你無需主動去發掘,平台就會透過演算法,把一些有最大機會吸引到你的內容,推送給你。

在Clubhouse的世界,目前除了只可以透過現有用戶的邀請入屋,這個機制內,更會永遠把那位帶你入屋的用戶,標籤在你的帳號上,他/她就等同你在Clubhouse的生父/母。

此外,你follow了誰,誰又有follow了你,都會清清楚楚地,任誰都看得到。演算法之餘,也將這個人物關係圖,公告天下。

於是,由誰發言,然後引發有誰共鳴,就成為了Clubhouse的一個關鍵生態。

有好些美國矽谷的網絡名人,尤其懂得玩這個社交圖譜遊戲,會吸引第二、第三度或以外社交圈子中有影響力的粉絲,然後引爆連鎖效應。

我參加過不止一次,一些由外國朋友主理的happy hour networking活動,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先圍一個圈,中間有一個蘋果箱,參與的朋友可以輪流站上去當主持人發言,分享他個人的創業或工作相關的故事。

當然,期間,負責做moderator的朋友的角色也很重要,始終,並非每一個人都有能力,一開口就談得有條有理。

再者,同一個room內,有太多人同時發言,話題不能聚焦的話,聽眾亦很快會離開。

聲音直播+聽眾互動,這種可能是電台主持的天賦能力,亦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容易掌握得到,包括一些所謂的網絡KOL。

因此,一如大部份鼓吹many to many對話的社交網絡,一般而言,超過9成或以上都總會是一些沒養分的內容。

而社交網絡焦慮下的副產品,就是讓你在不自不覺間,被餵飼了很多你其實不需要但你卻很怕會錯過的垃圾資訊。

我在Clubhouse還是新丁,暫時亦未有準備開room發聲,但我卻很好奇世界各地的朋友,是如何使用這個社交平台發聲。

以上是我目前的感想,歡迎各位交流。


Also published on Medium.

1 thought on “Clubhouse成了社交網絡焦慮下的情緒出口?”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