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Jobs

香港社交媒體新貴—銀髮族

互聯網的創業者,多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可能因為這樣,大家普遍會認為這只是個年輕人的天下,可是,隨着日新月異的電子電腦產品愈來愈親民易用,所謂的主流互聯網用戶,又或者是尖端科技產品的消費者已在默默地起革命,一個在較高年齡層的族群已逐漸集結起來,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主流。 看看目前互聯網界的大戶facebook在擁有最多用戶的美國情況,在其一億五千二百多萬的用戶中,佔最大塊餅的,雖然還是佔30%的18至24歲,其次是22%的25至34歲;但留意45歲以上的群組,加起來其實也有22%以上。 比較一下也坐擁了三百七十多萬人口的香港facebook用戶群,整體而言傾向更較為成熟,最大塊餅的32%則落在25至34歲,35至44歲這年齡層也不弱,佔了14%,45歲以後的群組加起來也有接近11%,兼且升勢不弱。 記得有次在網上看美國科技界著名的D Conference,便曾經聽過Steve Jobs提及,當年首次在iMac電腦上新增了iSight(Web Cam)這配置後,便意想不到地多了一班「銀髮族」的用家。 而且,在Apple Retail Store內所提供的電腦應用課程中,也來了一批為數甚多的退休人士,他們開始學習使用電腦、上互聯網,甚至是撰寫個人網誌,不是為了工作,而是透過現今平易近人的科技產品,方便用來促進與孫兒或子女的溝通。 大家還否記起當年諾基亞電話的名句? 科技以人為本。的而且確,只要是以人為本的科技,就不難無分年齡獲得眾人的愛戴。看看周遭的iPad用戶,由我們的曾特首到星期天與爺爺一起去飲茶的幾歲大小朋友,都能一網打盡。 前兩天,我看到華碩電腦的價廉物美的ASUS Transformer 已經出動,此公司曾一手牽起Netbook熱潮,所以我敢說,2011年的平板電腦市場,肯定會極快普及。 而作為一部集電子書閱讀器及多媒體電腦於一身的平板電腦,更勢將成為不少成年人,尤其是長者們的新玩具。 到時,他們可以在每天一邊嘆早茶時,一邊上網閱覽《信報》,興之所致,再到《信報》論壇一抒己見;發表完一番偉論,再順道將在報章讀到的有趣港聞,於facebook上分享給在加拿大彼邦移民三十多年的老友;靈感到了,不如又到新浪發一篇微博,然後回覆一下粉絲的回應;下午茶轉眼又到,邊呷一口奶茶,邊上TVB的網站追連續劇,又或者讀一下剛下載回來的蔡瀾散文集,樂哉。 這不是我憑空捏造的奇想,最近拜讀國際市場調研公司Synovate的Media Atlas(思緯)香港研究報告,當中就有數據顯示,香港人口中有超過一百四十萬年齡介乎50至64歲的「銀髮族」,而他們正好是目前在網誌和討論區貢獻內容的「新貴」,平日除了經常上網看東西,並與其他發表內容者進行互動,其中達四分一的「銀髮族」網民,更為積極發表內容的原創人,有文字的,更有影象的,單是去年,他們的活躍度便有達42%的增長,在社交媒體的平台上,參與率極高。 有別於上一代的「銀髮族」,他們對於新科技,更是需求若渴,31%認同擁抱最新科技產品的重要性,是眾年齡層中,比率最高。研究更指出,雖然遠不及八十後備受關注,惟不少市場推廣及企業,已開始積極籌備如何打入這「銀髮族」向來未受重視的市場。在互聯網及科技產業的世界,正好因為「銀髮族」被長期忽略,所以我覺得更加是商機無限。 因此,在品牌制定其網絡策略時,譬如在設計有關網頁、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上,也應多加考慮,看看能否化繁為簡,顧及較年長用家的用戶體驗。 就以蘋果這品牌的設計美學為榜樣,你的設計能否在用戶毋須閱讀說明書的情況下,也可憑直覺一用即曉?你的設計,能否提供愉快的用戶體驗,而並非是令人家感到自己是科技盲而氣餒? 能夠掌握到以上種種,不管是針對「銀髮族」還是「黑髮族」的市場,你的產品推廣及品牌建造,當然就更能無往而不利。 (原文刊登於2011年2月15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iPad2開售24小時,賣出超過30萬部。

iPad2在美國開售僅24小時,已經售出了超過30萬部,當中佔了70%是iPad的首次買家,相對於iPhone4初開售時23%為iPhone首次買家這數字,今回這第二代產品,在吸納新客戶方面,速度更快。 連同預先網上訂購的數目,據預計,一個月內售出1百萬部應該毫無難度(據Fortune雜誌報導,此數字可能已於開售後第一個週末達到),首三季售出1千5百萬部更是大有可能。 除了自家專門店Apple Store外,今回Apple更聯同兩大網絡供應商AT&T及Verizon幫手推貨,此外,新加入的還有Walmart,可見Apple今回銳意打入大眾化的市場。 事實上,以最低入場費的訂價而言,iPad 的確較同類型競爭對手如Samsung、R.I.M.或HP更佔優勢,雖然在可見的未來,機價更便宜的山寨平版電腦會繼續湧現,競爭對手在繼續壓價及改善產品,但以目前的Apps供應數目而言,iOS以外的其他競爭對手,暫時仍是望塵莫及,這個年頭,銷售電子產品,已經不能僅僅硬銷硬件。 此外,不得不留意的是,Apple電腦自80年代已是不少美國大學或甚至是高中的寵兒,先從教育滲透,鞏固用戶使用習慣,向來是Apple擅長的營銷技倆,iPad第一浪,除了一眾追科技一族外,更重要的是成功地吸納了大批商業,或甚至是政府機構的老闆級人馬用戶;iPad第二浪,除了在大機構中更廣泛使用外,相信在大學內的滲透率亦會加快提高。 金融時報的商學院教育版,最近便有多篇文章探討,以iPad為主的平版電腦,將如何取代傳統筆電,逐漸成為MBA學生上課必備的工具,更有文章提及,除了電子版的個案文稿和筆記可節省大量紙張外,以可閱讀6個月或更長時間為期的電子教科書,環保之餘,更可減省學生的課本支出,以及減輕背著重甸甸的課本的肩膀負擔。 今回任你再恨他大言不慚也可,我仍不得不相信喬老闆在發佈iPad2時的預言,在平版電腦這市場上,2011年依然會是iPad領先的一年。當然,作為消費者,我還是希望有更多其他選擇的。 伸延閱讀: Retailers run out of iPad 2 within hours iPad 2 sellout: The analysts weigh in Piper Jaffray: iPad 2 totally sold out, 70% to new buyers Tablet devices: iPad takes over as the lecture hall aid of choiceTablet devices: iPad takes over as the lecture …

iPad2開售24小時,賣出超過30萬部。 Read More »

關於iPad的數字魅力

任你再雄辯滔滔,口才了得,世間上,可能再沒有任何的演說內容,能夠比得上訴之以實實在在的數字,來得更可鏗鏘壓場。 Steve Jobs演說之精彩,其中在於他擅於把弄數字的力量(魅力),來增加他整場「銷售秀」的說服力。 無論你從事的是那一行業,無論你的工作崗位是否要你擔當說客,大家都要好好學習,如何能增強表達個人意見時的說服力。 先說說有關iPad的數字,看看Steve Jobs今回如何像以往般,甫一開場便展現出壓倒性的強勢: 1,500萬台iPad銷售紀錄(9個月內) 95億美元總收入 >90%市場佔有率 iPad再強,還有賴整個Apple自家製的網絡生態系統支持(潛台詞是,有錢齊齊搵): 2千5百家出版社已進駐iBookstore(坐擁強大合作伙伴群) 1億本iBooks下載紀錄(合作伙伴皆大歡喜) 2億個iTunes帳戶,每個皆有信用卡記錄(龐大潛在客戶群投以信任一票) 35萬apps可供下載(開發公司紛紛進駐,努力做apps) 二十億美元收入已盡歸App Store開發公司(有錢齊齊分) iPad前景為何如此樂觀? 80%的Fortune 100企業已經磨拳擦掌,紛紛投入製作iPad app或進行iPad營銷活動 6萬5千個專為iPad而設的app,佔整個app store的18.6% 1億台iPhone的銷售紀錄(用家中不少已經或將有可能成為iPad用戶) 說了這麼多數字,哈哈,差點漏了今回的主角iPad2: 較上一代iPad薄了33%/輕了15% 10小時電池備用 2倍速度的CPU(處理器) 9倍速度流暢播片 售$499-$829美元 相信今早已經夠多朋友在談論iPad2,我反而不想多講了。但願Steve Jobs能在發佈會後能好好休息,健康至上。 伸延閱讀: Live Blogging the iPad 2 Announcement Steve Jobs Takes Center Stage Apple’s iPad 2 Event by the Numbers Apple’s Earnings Insanely Great Jobs …

關於iPad的數字魅力 Read More »

看完Social Network,我會建議你追加觀看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大家都像早認定我一定會看了Social Network這部戲似的,好吧好吧,我終於看了。 但當我發現,原來很多像我般活躍於社交網絡的朋友們,都有透過不同途徑獲得贈券前往觀看時,我呢,反而是自己賣票入場看的。 其實對於Mark Zuckerberg的故事,像我這類網絡八卦公,當然老早透過不同的”Social Network”途徑,聽過不少了,其實早沒多大興趣。 但由於Aaron Sorkin和David Fincher這對編/導組合,反而引起我對此片有莫大興趣。 (不知道這對黃金編導拍檔是何許人的話,請點擊他們名字的連結,然後到IMDB起他們的底吧,不想多講了) 作為兩名非Facebook用戶,我覺得Aaron Sorkin和David Fincher說得實在好,大概是兩個月前吧,在TIME的訪問中,他們是如是說: Sorkin: It really didn’t have much at all to do with Facebook itself. I wasn’t on Facebook. I don’t spend a lot of time on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networking wasn’t really part of my life. But the story itself! There are …

看完Social Network,我會建議你追加觀看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Read More »

Apple iTunes出售Beatles歌曲,有什麼大不了?

「Apple (蘋果)又有新公佈?」 「哦,原來只是宣佈Beatles(披頭四)所有唱片,Apple (蘋果)的iTunes店即日有售,有什麼大不了嗎?」 大家可能年紀輕,未必知道Apple與Beatles的恩怨情仇,但其實,這兩家人甚有淵源。 任誰都知道,Apple CEO Steve Jobs是一名超級樂迷,除了Bob Dylan,他最欣賞的就是Beatles。 但不說不知,想當年,Steve Jobs命名自己創辦的公司為Apple,其實就正好與Beatles有關。 Beatles出版音樂的唱片公司,正好就是叫Apple Corps。如果你是黑膠年代的樂迷,買過Beatles唱片,你就一定見過以下這個蘋果招牌,出現在所有的Beatles唱片中。 作為Beatles迷,Steve Jobs便由此啟發,直接借用了Apple 這名字。 當然,對於此命名出處,還有不少其他的官方(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實因蘋果而起)或非官方的傳聞,但無可否認的事實,就是Steve Jobs本人,的確對Beatles情有獨鍾。 (江湖傳聞,當年的黎智英亦因崇拜Steve Jobs,後來命名了旗下兩大出版為NEXT和Apple,但亦有人說這是當年該集團的創作總監林振強欣賞Steve Jobs的關係。) Steve Jobs此舉當然惹來Apple Corps版權持有人對簿公堂,最後(1981年)Steve Jobs敗訴,賠錢了事(8萬美元),雖然可繼續保留Apple這品牌使用權利,但雙方達成協議,Apple Computer將來一定不會踏足唱片業。 協議後期間的多年來,Apple Computer都會間中因為產品中與音樂相關的成份,多次被Apple Corps控告,紛爭不斷。 2003年Apple Corps再次入稟控告Apple Computer,指其經營的iTunes store直接染指唱片業,違反了當年兩家公司有關Apple這品牌的使用協議,2006年,法庭最終判Apple Corps敗數。 2007年1月,在首個iPhone的Keynote大會上,除了播放了Beatles 的名曲”Lovely Rita”,在iPhone的介面中,更出現了”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封面。 同時,在Macworld 2007 大會上,Steve Jobs亦正式宣佈,Apple Computer從此改名為Apple Inc.,標誌著Apple作為一家電腦產品的時代之結束,正式邁步電子消費品的領域。 其中主打,除了iPod,當然亦包括了售賣音樂產品的渠道iTunes store。 當時已有業內人士揣測,相信這兩家Apple人已達成協議,結束多年爭拗,Beatles 即將登陸iTunes store。 一等再等,直至2010年11月15日,Apple突然在官網上事先張揚,告知天下,明天iTunes將有大事宣佈。 「13張Beatles(披頭四)的錄音室唱片,數碼復刻版,全部iTunes有售。」 眾所周知,Beatles(披頭四)的作品版權擁有人關係複雜,再加上早年兩家Apple人的品牌官司,iTunes …

Apple iTunes出售Beatles歌曲,有什麼大不了? Read More »

家英哥Steve Jobs上身?

實不相瞞,5-6年前我曾經到過MTR打工,雖然入職前我要過五關斬六將,才成功被取錄,但試用期未滿,我便已經悶得發慌,火速跳槽。 但世事難料,想不到從前我覺得正經到悶死人的MTR,最近居然會搞搞新意思。 最近MTR出了一個iPhone App,我覺得相當有實用,當然,我亦第一時間下載了。 但我未說完,我所講的新意思,不是這個App。 而是他們剛剛舉行的MTR iPhone App派對,席間,他們居然請來了家英哥來做司儀。 阿家英哥一身Steve Jobs 標準打扮,當正這個發佈會是Mac Expo,就連那個KeyNotes(PowerPoint)的Layout,以及Steve Jobs飲水的等等的小動作,也扮到十足十。 雖然,家英哥其實並非完全神似Steve Jobs,他那條褲實在「休」得太高,亦沒有穿著New Balance 998,但家英哥本人的佻皮鬼馬,魅力依然沒法擋,與國產凌凌柒的文西,簡直有得揮。 我並沒有幸在場,但現場一名熱心市民,拍下了以下短片,供大家欣賞,大家可以笑餐飽。

來生不做蘋果人

上星期,我在e-Zone出了這篇文,很多朋友只讀標題,所以在Facebook、MSN一見我就開始罵,說我為人如此虛偽相煎何太急云云。 哈哈,罵還罵,但勞煩大家將全文讀完才罵吧。蘋果人,我才不怕你們罵的。 「最憎蘋果人。」那管你e-Zone老編出了個Apple to Apple還是Apple to Orange的規格比較表,清楚列明iPhone規格中,幾乎每一項也遠不及其他品牌手機,兼且每次推出新型號時,通常又問題多多,最近的天線門事件東窗事發,依然死不認錯,送塊藥水膠布給你止痛就當了事,仿如浩蕩皇恩,小學生也知道這是「屈機」事件。轉過頭來,你們這些蘋果人已討論著何時會有行貨出售,還要心大心細不知應買黑色還是白色好。 「唉,可悲!」 那個iPad嗎?更無聊,連Flash也播放不到,說什麼這是隨身多媒體閱讀及網絡瀏覽器?你還要句句將軍人家Adobe,什麼?人家的做的軟件沒有娘親生出來的嗎?還有眾多學了這麼多年Flash要靠寫Flash幹活的朋友們,你怎麼可一句「不支援」就勒令人家要職業再培訓?但大家還未罵完,iPad代理商登個全版廣告說這星期五早上十時有售,連賣什麼也不用說,你們這一眾蘋果人又自動乖乖地去排隊,甘心被人當免費宣傳佈景板。所謂的蘋果「潮人」或者「人潮」不單是個現象,簡直是個異象。 「唉,笨獃!」 你永遠只會聽到有人自稱什麼蘋果人Mac人,但你聽過有人會這麼囂張,叫自己做Dell人或者三星人嗎?我還未罵完,蘋果人你實在太傲慢,你看,人家HP明明真金白銀贊助了電影Sex & The City 2內的角色Carrie,她居然明顯在整齣電影或甚至在廣告中,左閃右避生怕被人看到她在用HP,不要說電影了,她從前在電視版中,不是幾乎集集也與大大隻Logo的蘋果電腦出雙入對嗎?莫非做蘋果人才馨香一點?Carrie你怎可讓人家HP這個真命天子沒名沒份? 「唉,卑劣!」 有人說蘋果是個宗教,我覺得這根本是個邪教。試問有多少個品牌的產品,能令消費者如此喪失理智不能自已?一旦晉身為蘋果人,不少人更仿如得道成仙,繼而加入宣道行列,見人Sell人見鬼Sell鬼,全力硬銷勸人轉會,非我族類者,一律看低幾線再加冷語冷言。有人奉上銀兩買你的產品後再為你免費傳教,狂熱宗教份子更會替你四出揶揄對手以至對手的用家或全家。 「唉,過份!」 我覺得最最最離奇的,還是有些蘋果人可以當玩Barbie般把玩蘋果產品,周不時會幫她換件新衫呀、加點飾物呀,找一間屋呀諸如此類。更甚者,他們會視其蘋果產品為出雙入對的好朋友,間中自言自語,與她促膝談心,不管是男女老幼,戀「蘋」程度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蘋果人會對此病態引以為傲。 「唉,心寒!」 「唉唷,你是不是有病,自己罵自己?」 站在我背後的另一個我,看著我正在用我心愛的MacBook Pro寫這篇文,同時又撫摸著左邊的iPhone右邊的iPad時如是說。

「蘋果毒癮」易沾不易戒

(原文刊於2010年7月27日信報【 經管錦言】,我是本文作者) 「態度帶點傲慢,看扁非我族類,手中拿起心愛產品更難掩其沾沾自喜,繼而向對方賣力地硬推銷,不能自已。」 用以上這番話,除了可用來形容蘋果(Apple Inc.)的行政總裁喬布斯,用來形容蘋果一族忠誠粉絲其實亦不算過分。由大學年代開始,我好歹也用了蘋果產品超過二十年,偶爾也被朋友罵我沾染了「蘋果友」這自視甚高的傲慢態度,幸而近年蘋果粉絲的勢力範圍,已經由昔日的小眾而變成大眾,我亦不再感到孤獨。 雖然蘋果電腦在香港個人電腦市場的佔有率,相信仍屬個位數的百分比,但拜一系列的隨身音樂播放器iPod,以至近年大熱的iPhone所賜,蘋果這品牌,小眾不再。 執筆時,剛過去的周末星期五,蘋果的電子閱讀器iPad在港正式發售,一大清早,便有大批粉絲在好些連鎖電子產品店舖門外排隊守候,早上10時開售,一個小時內,多家店舖已告售罄。要知道,排隊搶購iPad的,大部分都有別於在書展中排隊買(o靚)模寫真的年輕人,而是有相當消費能力,願意付出近4000元至6000元的打工一族。這個早上,為了買iPad,這些朋友可能比平日上班更準時,甚至更願意為此翹工。 「我終於買到了!」、「在荃灣這邊還有貨哦,趕快去!」,整個早上,類似的留言擠滿多個社交網如Twitter等等的版面,好不熱鬧。 iPhone「天線門」風波 四面楚歌 事實上,在公開發售前一日,某大連鎖電子產品店,便登了一個全版廣告,只大字標題說「開始發售」,然後只報上日期時間和地點,連半句發售什麼都不用說,粉絲翌日已乖乖在門口守候。 不用如一般主流品牌般,要上山下海地大賣廣告才能達到促銷效果,無可否認,蘋果已成為任何企業經營者心目中最理想的品牌。 蘋果雖然以產品口碑好、粉絲狂熱支持見稱,但最近卻聲名狼藉,四面楚歌。剛推出的第四代iPhone,居然鬧出了所謂的「天線門」風波,這款新一代的智慧型手機,雖然功能先進設計時尚,但通話時卻有嚴重的斷線與接收問題,產品推出個多月,投訴接二連三,起初蘋果還可將訊號接收的責任,推卸給其網絡服務合作夥伴AT&T,但於7月13日「美國消費者報告」雜誌發表的測試中指出,iPhone 4的確在設計上存在缺陷,其將天線藏於機身框架的設計,只要在手持時握着其左下角,便會立即影響接收訊號,該報告更直接指出,絕對不會推薦消費者購買此產品。 由於蘋果向來批評對手不留情面,樹敵甚多,今回稍一失手,已馬上惹來各界評論的口誅筆伐。7月16日,向來自視甚高的喬布斯居然召開記者會,首次公開承認iPhone 4的設計問題。但同時,卻力陳類似的天線接收問題,蘋果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競爭對手如黑莓(Blackberry)、宏達(HTC)和三星(Samsung)等,其實都有類似缺陷。為安撫用戶的不滿,喬布斯於席間亦承諾,用戶們將可免費獲得據稱可解決這天線接收問題的保護套,而任何於三十日內購買了iPhone 4的用戶,如有任何不滿,皆可全數退款。 由於設計上的缺陷,蘋果亦於7月24日宣布,iPhone 4的白色型號將於今年的稍後時間才會推出,較原定於6月24日於五個國家發售的時間表,最少延遲了好幾個月。可是,蘋果一面竭力自辯和押後第二批的產品上市時間,但另一面依然我行我素,死不認錯,就連向來是蘋果擁的《華爾街日報》科技版專欄作家Walt Mossberg,也按捺不住,指蘋果尚欠提供用戶一個圓滿解決方案及公開致歉。 iPad熱銷 第三季純利勁增 雖然加入討伐之聲不絕於耳,但與此同時,在7月16日的記者會舉行期間,iPhone 4自開售以來已賣出了三百萬部。7月20日蘋果宣發表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其營業收入及純利均大幅增長,分別為157億美元(去年同期97億美元)及32.5億美元(去年同期18億美元),今年4月才推出的iPad,目前已售出了超過三百二十七萬部。 雖然坊間不少「非蘋果迷」已對這品牌開始產生不滿,但由於早中了「蘋果毒」者甚多,毒癮亦深,任你喬布斯以再差的公關技巧面對批評,粉絲們的熱情似乎不易減退。說到底,蘋果此品牌早已成功地標誌成「潮人」的同義詞,每次有新產品發售便會自動出現「人潮」,追隨者不易流失。更何況,消費者向來都是感性壓倒理性的,區區一兩個設計上的缺陷,看來還未足以令粉絲們決心去戒除這近乎有點盲目的「蘋果毒癮」呢。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梁志成|經管錦言

世紀CEO全身裝束,承惠US$175。

先後被多份雜誌包括Fortune選為世紀CEO的Steve Jobs,有經常留意有關他新聞的都知道,蘋果教主每次出席任何產品發佈會及其他公開活動,他的造型始終一成不變。 樽領長袖黑Tee、Levi’s 501牛仔褲和灰色New Balance 992這個鐵三角組合,似乎已成為了Steve Jobs 的標誌。 我敢說任何一個人照版煮碗這樣穿,蘋果粉絲便會一口咬定你在扮其教主。 作為模仿一位名人,其實扮Steve Jobs的成本很低,以下便有人逐件計,算出這個造型的使費大概只需US$175。 這個銀碼,連一部iPod TOUCH都買不到,你說,Steve Jobs多節儉。 大家真的要向他好好學習。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

剛看了以真人真事改編的傳記式電影Amelia「艾米莉亞」,電影雖沒有一貫荷里活大製作的萬鈞劇力,但當中Amelia的獨白充滿感染力,看後猶有餘韻,實為難得佳作。 Amelia可說是二十世紀新女性的第一人,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她不僅成為航空史上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乘客,後來,她更成為第一位獨自駕著飛機成功橫渡大西洋的女機師,試想像,即使在西方的國度,那個還是重男輕女的年代,大部份女性連踏足職場的機會還沒有。 Amelia不僅是一名航空家,更是一位冒險家和思想家。她把她的航空日誌輯錄成書,其熱愛生命及勇於追求的精神,除了當代女性,更啟發了不少為追求夢想而奮鬥的人。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這番豪語,正好出自Amelia。 Amelia窮她的一生去不斷挑戰個人及人類史上的航空紀錄,最後,在一次企圖跨越大西洋的飛行中,因通訊器材的導航失靈,最終消失於茫茫的萬里長空之中,美國有關方面極力搜索,依然不果。 Amelia的失蹤,不單為她的航空事業劃上句號,更為她充滿傳奇的一生,增添了一股冒險家的浪漫。 看此片的同時,其實也勾起我對以下廣告的回憶。 當年(1997)Steve Jobs回巢曾把他踢了出局的Apple,面對當時市場佔有率已少於3%的爛攤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對還支持著Apple的用戶,發出一個清晰的品牌訊息,就是Apple的Think Different精神:「雖然我們只是極少數,但我們卻是最獨特,最有可能改變這世界的人」。 Think Different系列的電視及平面廣告,其實可說是對近代人類史中,好些改變了這個世界的人物致敬,上圖中正是Amelia本人,以下是該系列電視廣告中的文案,其中對白說至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時,畫面中正出現Amelia的當年首渡大西洋後的歷史片段。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ey’re not fond of …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