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facebook假人多

最近,有朋友沾沾自喜,話說自己的facebook帳戶,幾乎隔天就有大概是林志玲身材加蒼井空童顏,貌似台灣正妹的朋友add他,於是以為艷福無邊。 但我這個以粉碎人家美夢為樂的損友,直接向他踢爆:「那一些,九成是假人。」 「假人?機械人美女?」說到這裡,朋友開始流鼻血,唉,真係無佢收。 所謂的facebook假人,對於並非從事社交網絡營銷工作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離奇的概念,為什麼好端端的一個facebook帳戶,大家明明也有十個八個共通朋友,又有間中的內容更新,她卻會是個假人?(嗚咽) 相信大家都可能會聽過,有所謂網絡打手這地下工作。一般來說,他們就像職業殺手一樣,身份神秘,神出鬼沒,受客錢財,替客消災。 網絡打手一般可提供以下幾類服務: (一)在各大討論區上幫品牌客戶製造聲勢,扮消費者幫你唱好產品。 (二)有必要時,幫你踩入對家地盤,唱衰對手產品(這項服務涉及人身安全,可能要另付安家費)。 (三)替廣告客戶放了上YouTube的微電影長廣告四圍放Link,製造點擊。 網絡打手與一般間中都會幫品牌做打手的Blogger不同,Blogger一般一人只會飾演一角,網絡打手工作則較為艱辛,一人多角做齊路人甲乙丙丁自問自答已是家常便飯,為口奔馳,更間中要跨越不同界別,由電子產品、化妝美容、親子討論、食評影評等等,服務全方位。 近年,幾乎連灣仔賣雞蛋仔的小店都說要開facebook粉絲頁,搞一下所謂口碑營銷,於是網絡打手開始大舉南移,紛紛來到facebook搵食。 要在facebook吃得開及不被懷疑,一定要夠多朋友,而通常,只要你弄一張美圖秀秀profile pic,一口氣加入多名新朋友,要令像我上述那位朋友般中伏的話,易如反掌。 近期充斥的facebook假人,不少以中文名的亞裔辣妹為主,也不排除有金城武級數的俊男,而據聞,這一類的假人帳戶(當然,賣家依然堅持那是真人),淘寶大量有售,一般叫價每位一至兩蚊人仔,多買有折。 如果你發覺,最近你放上facebook的宵夜餐蛋飯照片乏人問Like,弄至情緒低落,不妨上淘寶淘一百幾十個facebook假人回來,廣結新好友,讓他們為自己的每個post喪Like,自信人生,是要自己爭取回來的。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facebook推「動態消息」新介面,教我如何不俾錢?

有關於facebook上「動態消息」(News Feed)推送的規律,向來也是個迷。 究竟facebook是取決於什麼基礎或邏輯,從而決定將哪些內容發放到你的個人「動態消息」塗鴉牆上,這條算術是如何操作,基本上是無從稽考的。 極其量,facebook含糊的官方答案會告訴你,那就要視乎閣下個人帳戶或粉絲頁與用戶間的互動多寡,從而運算是否合適地將最新的狀態內容,推送到用戶的「動態消息」塗鴉牆上。 因此,坊間你想會聽都不少大規模小規模,專替廣告客戶在facebook上經營粉絲頁的廣告公司,大家各執一詞,告訴你可以用什麼那種的竅門,如果計算最佳發貼時間、最適合內容類別(文字、照片或是影片),試圖提高閣下粉絲頁在用戶「動態消息」牆上出現的曝光率。 但誰不知,facebook上的運算規律變化多端兼難以揣測,到頭來,其實大家一直都是在瞎子摸象,唯一愈來愈明顯的不變定律,就是在facebook經營粉絲頁,若要持續成功,就必需要投放廣告。 Nick Bilton肯定早已看通。他是New York Times著名的專欄作者,今個月的較早時間,他便在其博客上大肆批評facebook,認為該社交網絡近月來的「動態消息」推送方法,愈來愈明顯地偏袒有投放過廣告的粉絲頁。 話說Nick一直會在他的個人粉絲頁推送其報章專欄,向來反應不俗,惟獨是今年年初開始,反應郤每況愈下,平均跌得剩下三分一,向行家打探,發覺大家都成了苦主。同時間,他亦發現facebook在「動態消息」上推送「贊助故事」這廣告模式的頻率也愈來愈高。 於是,Nick花了少許錢(美金7元而已)去投放在facebook廣告的「贊助故事」,當作是一個小實驗,結果一如所料,他的粉絲頁人流立即有所改善,升幅高達十倍。 對於早已打算用真金白銀來買人流的廣告客戶來說,這個可能是好消息,但對於普羅用戶而言,我們當然要做好心理準備,今後在facebook的「動態消息」上,將會見到愈來愈多廣告的出現。說穿了,facebook的確需要廣開財源,而在「動態消息」上讓廣告客戶投放廣告,似乎又是目前最有效的廣告模式。 執筆之時,剛過去的週四(3月7號)facebook亦宣佈了他們的新搞作,正好剛剛與「動態消息」有關,就是一個重新設計,暫時尚在測試階段的界面。 根據官方發放的圖片,發覺其中最大特色,就是這個新界面的「動態消息」內容,圖片將會大足幾倍,視覺效果主導,文字為次,空間感亦有所增強,設計更為簡潔。 更重要的是,今後無論是使用傳統電腦,抑或是手機和平板電腦的facebook app,在不同界面上的用戶體驗,將會來得更接近。 心水清的朋友,馬上覺得這「新」設計酷似Google Plus:這個由Google開發,但使用量一直未能打入主流的社交網絡,不同的是,facebook這個新介面的背後動機,當然,就是為未來的廣告模式鋪路。 既然在「動態消息」上推送「贊助故事」,算是目前在facebook打廣告最有效的模式之一,這個圖片空間較大的設計,當然會更受廣告客戶歡迎。 看來,在不久的將來,廣告客戶在facebook上打廣告,一張能搶眼球的獨家圖片或是短片,將會更形重要,隨便在網絡上把人家內容循環再用的做法,可行性愈來愈低,相信亦會買少見少。 同時間,懂得善用「社交圖譜」(Social Graph)的品牌,亦將會成為在「動態消息」上更為用戶接受的寵兒,因為,它已超越了一個「讚」(Like)。 舉個大家可能較貼身的例子,較早前舉行的渣打馬拉松前,你在facebook的朋友中,總不免會有使用Nike Plus或Run Keeper這類手機app練跑的,當他們完成練習後,往往會在facebook上自動分享他們的活動資料,譬如GPS地圖或距離等等,試想像這些內容,將來便會在「動態消息」以更搶眼球的形式出現。 如此類推,除了運動、書評、樂評、食評,或甚至是新聞網站上的文章評分,也可以透過製作facebook的分享app,以不止於一個「讚」的模式,出現在「動態消息」之上。 依我認為,這將成為廣告以外,一個更有趣的「軟廣告」模式,但當然,這方面所需要花的功夫及技術,以及與不同平台軟件上的整合,難度也較純廣告為高。 雖然有人會詬病facebook廣告愈來愈多,但同時,新版本的「動態消息」設計亦並非完全偏袒廣告客戶,今後,用戶可以更方便地透過選擇項目的介面,選取有興趣接收的「動態消息」,讓大家可在清單上篩選內容。 今後,廣告客戶若要繼續在facebook上留住消費者的眼球,優秀的獨家內容愈來愈顯得重要,純廣告純官腔公關發稿式的內容,將會進一步被新版本的「動態消息」自動淘汰。 (原文刊登於2013年3月12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沒有面的怎算是面書?

是咁的,我本來打算把這篇文起題為「沒有face的怎算是個book?」(識唱請跟住唱)。 對不起,我認我的確是個爛Gag王,但請不要噓我。 而且,我真的很有自知之明哦,在被人家噓前,我已及時先把標題改了,反正,e-Zone的編輯大哥也一定會改我的。 無論如何,希望我這篇拙文,各位無面人,你會有所得著。 有人把facebook上的profile pic當沙龍,三七面高炒chok過chok峰,也有人情願用facebook by default給你的那個藍色背景白色剪影的無面人肖像。 雖然有說各適其適,但每逢有人想add我,我總是會先敬profile pic後敬人,除非那位擺明是我無奈要接受的姨媽姑姐或親愛的客戶,否則,無面人?九成我會當你透明。 「我不想這麼高調。」朋友告訴我他的”無面”苦衷。 天哦,你以為你自己是大明星或怕被狗仔隊追的靚模嗎?你在facebook的朋友不都真的是你的朋友嗎?給你認識的朋友看看你的臉又何妨?這就好比去到日本的露天溫泉,人家個個赤裸裸走進去,你卻要堅持全套潛水衣加摔角手面具,多麼的不大方哦。 好吧好吧,如果你還是不願意以你目前的真面目示人,讓我教你七個創意方法,起碼不需要繼續用那個鬼鬼祟祟無面人肖像。 (一)小學手冊相:正所謂「童年的你必定天真可愛」,即是看你今日不太充滿神采,你總有一兩張這類的學生相吧,無有怕,只有你的多年好友能”點”到你相。 (二)背光剪影: 有看電影「一代宗師」的就知道,打大光燈背光下的梁朝偉或章子怡,即使只看到剪影也是如此有型,嫌打燈麻煩,找個烈日當空的正午拍張背光相吧,包型。 (三)微妙的倒影:雨後馬路邊的一灘坑渠水好、包公審烏盆內的烏盆也好,找個可反射出閣下倒影的表面,但不要讓人家可完全看清你面哦,若隱若現就最好。 (四)物似主人型:你不是當正自己是你家貓家狗的父母嗎?想落你們真可能有幾分神似哦,就以牠的面代替你的面吧,嫌不夠神似的話,拍照時索性把你常著的衣服給牠穿就好了。 (五)Crop神:照片剪裁是一門藝術,裁profile pic更可能是至高境界,露面露多少純粹視乎你個人的接受程度,秘訣是找個褶角位露少許面龐,畫面大量留白或zoom in爆鏡。 (六)Outfo強:還記得當年蘇永康初出道的唱片封面嗎?他就是用這個方法讓萬千少女為之著迷的,朋友飲大兩杯時,託他揸機幫你拍張照就可以了。 (七)揸機相:幾乎任何一個人拿起部單鏡機瞄著Viewfinder時都是份外型的,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大條道理遮著半邊面,沒有單鏡機的話,微單或GRD都可以哦(我老友讚神就一定話揸杯星巴克都得)。 快快照辦煮碗,影張profile pic上載facebook,不要繼續做無面人吧。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科技界名人聯手推廣電腦程式教育

有看過那一套八十年代的校園青春片Revenge Of The Nerds嗎? 那個年代,可能沒有多少人想過,這些在學校平日沉默寡言,經常被取笑的四眼電子龜,長大後,居然會學識一身好武藝,懂得寫一些本來應該只有外星人才看得明的電腦程式,剛好迎上科網熱潮,沖浪而去,不少成為新一代的商業領袖、富貴神人。 活到像我這等接近半百年歲,聽過不少朋友都説過:「年少多好,如果人生可以回帶,我希望年輕時會學曉過一兩件樂器。」 (當然,對於八、九十後而言,此命題可能不成立,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有被父母迫過去學樂器。) 而我呢?如果人生可以回帶,我多麼希望,年輕時能學懂過如何編寫一點電腦程式哦。 為什麼呢?現今世代,電腦、手機、互聯網,還有其他數之不盡如八達通或銀行提款機等等背後不可或缺的數位程式,每一日,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而除了硬件,不斷推陳出新的軟件,正如我寫這篇文時正使用的Evernote好、朋友們不斷地向我推送索命的Candy Crush也好,都是無數電腦程式員的努力成果。 這個年代,即使你自問有橋,你還是得靠這些懂得編寫電腦開發程式的朋友,去把你的想法,付諸實行出來。 事實上,來到科網世代,單純有所謂的「橋」,是真的不夠用的,看過Social Network這電影嗎?電影中飾演Mark Zuckberg的主角被指責偷橋時,有句說話我印象最深刻。 ”You know, you really don’t need a forensics team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s. If you guys were the inventors of Facebook, you’d have invented Facebook”。 最近我在facebook分享了一支短片,事後有位媽咪級同事問我:你覺得我是否應該也讓我的小孩學習一下寫程式? “I think everyone should learn how to program a computer, because …

科技界名人聯手推廣電腦程式教育 Read More »

臉書吸金新功能 推社交圖表搜尋

  今年1月15號,臉書(facebook)宣佈即將推出了一個名為”社交圖表搜尋”(Graph Search)的新功能,暫時仍屬Beta測試階段,尚未正式開放予所有用戶。 雖然筆者已登記試用,更直接向臉書亞太區的高層要求,看看有否機會插隊,但美國公司始終有規有舉,登記後,成功參與試用純屬抽樣進行,我公司的下屬與我差不多時間排隊登記,上星期她已經開始試玩,我還在苦等當中(本文刊出當天,我的Graph Search功能終於開通了)。 在網絡上早已看到外國科技博客們舖天蓋地的評論,我亦在同事的帳戶嘗試了一會兒,感覺這搜尋器功能果然強勁。 臉書內的搜尋功能,向來備受詬病,但試想一下,如果你玩臉書已有數年,你與你身邊親朋好友於臉書曾經分享的一切,如今都可以易如反掌地重新翻出來,這會否成為今後你上臉書的活動之一? 「有朋友去過新西蘭旅行嗎?有那一個熱點和那一家餐廳值得去?」在臉書上發問這類問題,十分平常吧。但現在,你只要用”社交圖表搜尋”,就能夠翻查出閣下的臉書朋友中,有誰去過新西蘭旅行,他們又有去過那幾個景點。 你只要往臉書裡找「我朋友中去過新西蘭的」、或者是更仔細一點「我的男/女性朋友中去過新西蘭的」、「我在信報的男/女同事去過新西蘭而又喜歡運動的照片」,如此類推,就能夠透過朋友中過去在臉書上活動,按照人物、地點、照片和興趣,找到不同組合歸類的「社交」內容。 聽起來,有少許像互聯網界令人聞風喪膽的人肉搜尋,但事實上,不少人每天在臉書上載照片、打卡、更新個人動態,當然還包括你曾經讚(Like)過的粉絲頁,以及你的個人資料標籤(在那兒上班上學與那誰有親戚關係),某程度而言,臉書早已嚴如我們的社交生活簡史,與我們息息相關。 雖然黏貼度高,但部份用家使用臉書,可能是較為被動的。除了偶爾更新個人狀態,平日可能都是以看看朋友近況更新(News Feed)上的內容。 新增了這”社交圖表搜尋”功能後,就有可能會增加這類用戶的活躍度,同時亦鼓勵了用戶在臉書上的逗留時間。說穿了,用戶愈活躍,臉書能透過其中打廣告的機會便愈多。 2012年臉書及谷歌(Google)的廣告營收分別為50億和500億,今回”社交圖表搜尋”夥拍的搜尋廣告平台,亦只不過是微軟的Bing(內地譯作”必應”),在搜尋廣告的領域上,臉書暫時相信仍難以與谷歌匹敵。 可是,”社交圖表搜尋”推出後,由於搜尋內容有可能涉及朋友圈子中的旅遊、飲食、購物、找工作(你可能都試過在朋友間打聽某某心儀機構有否空缺,是不?),或甚至是交友等有商機可尋的活動,於是便大有機會瓜分這類垂直網站,或甚至是谷歌的部份廣告收入。 要留意的是,有別於一般入門網站或搜尋引擎,用家在使用臉書時,是處於一個個人帳戶登入狀態進行的,由於擁有了更詳盡及個人化的用戶數據,廣告客戶進行針對性的精準廣告投放,較為有利。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分析用戶行為和喜好,是為兵家必爭之地。 相信在短期內,臉書不會過於急切地將”社交圖表搜尋”這功能商品化,但類似谷歌在搜尋引擎或其他服務如電郵(Gmail)或地圖(Google Map)出現的關鍵字廣告,大有可能成為臉書的新廣告收入來源之一。 “社交圖表搜尋”的廣告模式還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在臉書進行社交營銷的廣告客戶而言,今後用戶的每一個”讚”或”分享”,均將別具意義。 就等同在進行關鍵字廣告前,品牌要先做好網頁SEO(搜尋引擎優化),確保自家網站會出現在搜尋結果的較高位置一樣,臉書SEO也同樣重要,而成功與否,將取決於粉絲們的一舉一動。 在這裡,我建議各經營臉書粉絲頁的廣告客戶們,可先作好以下四項基本準備。 (一)整理品牌資訊:粉絲頁內如類別標籤、有關概述、聯絡方法等等資料,一定要填妥及保持更新。 (二)了解粉絲喜好:除了你的粉絲頁,你的粉絲還喜歡那些粉絲頁?他們的喜好為何?了解後,考慮能否在粉絲頁創建的內容上,更加配合他們的口味。 (三)爭取紛絲互動:增加紛絲數目之餘,也要製作更多可促進粉絲互動的內容,每個”讚”、”分享”或”留言”,都相信會直接影響搜尋結果。 (四)鼓勵打卡活動: 零售或餐飲有關的粉絲頁,應定期進行打卡的推廣活動,獎勵活躍打卡的粉絲,品牌上載的照片,也謹記標籤地標位置。 雖然臉書營銷變數繁多,但以上皆其實皆為基本功夫,為迎接”社交圖表搜尋”這項新功能,亦是時候趁機修理一下了。 (原文刊登於2013年2月29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2012年十大社交網絡事件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2012年接近尾聲,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和YouTube都分別發表了於該社交網絡內的2012年大事回顧,熱鬧情況,與Google的全年熱門搜尋榜不相伯仲。 事實上,在社交媒體上以病毒式傳播爆發的事件,某程度而言,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當下不少社會運動、公眾輿論、文化品味等數之不盡的事情。 以下是我個人選出的2012年社交網絡十大事件,看看有否一件會與你息息相關? (一)江南Style 不想再提還是不得不提,就是這位其貌不揚,舞姿古怪,卻成為了互聯網音樂史上最呼風喚雨的韓國藝人。 正當那些與時代脫節的唱片公司,還不斷在YouTube上狙擊非官方的上載MV和音樂,PSY的這首Gangnam Style卻無數次被複製及惡搞,任改任抄,反而造就了此曲大紅。 其接近7億的YouTube點擊數字,逾493萬的按讚次數,已納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這一曲成名的故事,再次証明了,在網絡世界,任何小人物都有機會竄紅。話說回來,作為上市公司主席的兒子,PSY的富二代背景,其實本來殊不簡單。 (二)微博反腐 告密或舉報者不去官門,直接在社交網絡上,以匿名或甚至是以實名帳戶揭發貪腐官員的惡行,近期這個內地現象,絕對非比尋常。 因為在巡視延安大車禍時被拍下一張笑臉,繼而被人肉搜尋,發現他擁有的11隻瑞士名表的陝西表叔,只是冰山一角。此現象最近令不少內地官員聞微博色變,但在隨時可被政府取締的媒體建制下,微博能否繼續替天行道,還是成疑,畢竟,貪腐官員都已經成為驚弓之鳥,微博反腐,可能前路坎坷。 (三)奧巴馬連任 四年前,乘著社交網絡的崛起,奧巴馬的競選團隊透過這新媒體游擊戰,間接令他擊敗對手,成為史上首位被譽為最懂善用網絡造勢的美國總統,堪稱President 2.0。 涉取了上回教訓,今回共和黨候選人朗尼之團隊明顯有備而來,紛紛與奧巴馬在社交網絡上開戰,好不精彩。 論網絡人氣及戰術,奧巴馬及其團隊始終略勝一籌,技術性擊倒對手的一刻,奧巴馬總統與夫人米歇爾喜極相擁的一張標題”Four More Years”的圖片,旋即在網絡上被瘋傳,僅僅數小時,在推特上已被轉發超過81萬次,30萬人按讚,成為推特史上之最,人氣非僥倖。 (四)學民思潮 「你可以響應他們、否定他們、頌揚他們或抹黑他們,但唯一你不能做的,就是忽視他們。」 套用當年蘋果電腦這經典廣告文案來形容他們,相信是最貼切不過,黃之鋒與他一班90後同學,手無寸鐵,憑藉社交網絡的力量,召集起無數支持或甚至是反對他們的民眾,集會好遊行好,動員能力與聲勢之浩大,都遠勝於不少有財團背景支持的政客們,說明了這個社交網絡的年代,草根再不可以是被忽視的一股力量。 (五)紅牛太空笨豬跳 極限運動(Extreme Sports)早已成為紅牛(Red Bull)這能量飲料的代名詞,但說到贊助這類運動,今回絕對稱得上是全球最驚人的創舉,43歲來自奧地利的極限運動員Felix Baumgartner參與紅牛平流層計劃(Red Bull Stratos),搭乘特製的氦氣球升空,然後從39公里的高度進行自由落體飛行。 這個歷時4分22秒突破音速的瘋狂笨豬跳,全程透過YouTube串流直擊播放,觀看人流最高一刻接近8百萬,Felix著地那一刻的圖片,在臉書被瘋狂轉發2萬9千次,逾21萬人按讚,留言也有過萬。當日在推特上,有過半話題都是與此活動有關,除了各大媒體官號,不少名人藝人也參與討論,2012年10月14日這一天,Felix Baumgartner肯定是全球社交媒體最紅第一人。 (六)倫敦奧運 今年8月的倫敦奧運會,堪稱為首屆社交網絡奧運會SociOlympics,當觀眾在透過傳統媒體欣賞奧運盛況之時,數以億計的對話也同時在臉書、推特及微博等社交網絡同步密集式爆發,期間也間接釀成了一場官方與非官方奧運贊助廣告商的牙骹戰,即使在場內贏盡眼球。 來到社交網絡上,官方贊助單位沒有絕對優勢,能夠掌握得到全球運動迷頃刻情緒的,即可於數秒間爆發網絡話題,非官方贊助運動品牌Nike正是最佳例子,論社交網絡人氣,非金牌莫屬。 (七)微信崛起:從手機短訊起家,及後加入了多方的社交元素及功能,微信在2012年於中國大陸終於進入了引爆點,氣勢一時無兩,大有超越微博之勢。今年12月14日﹐騰訊主席馬化騰便透露﹐微信登記用戶即將邁向3億。更有趣的是,微信於今年4月從音譯WeiXin易名為WeChat,並推出18個語言版本,大有積極面向世界之意。 雖然,微信可能是首個由中國出發,意圖攻打國際市場的社交網絡,可是,鑒於中國政府對媒體的嚴密監控,始終令部份人士對微信的私隱有所保留,微信是否可信?最近成為海外熱門話題,能否邁向國際,還看今朝。 (八)臉書上市:成立僅僅八年,坐擁全球超過10億用戶的社交網絡龍頭”臉書”,於今年5月於納斯達克上市,絕對是社交媒體界的大事一宗。由開始時每股發行價38美元,直至上市當日一度飆升至45美元,及後出師不利,先遇上納斯達克交易所技術故障,後有被傳於上市前刻意隱瞞該公司營收增長乏力訊息的指控。 今年9月,股價一度插水至17.55美元,及後受第三季財報利好因素影響,一直被市場人士詬病的移動廣告業務,增長超出市場預期,”臉書”股價稍為回勇,升幅達19%至23.23美元。 執筆前的周五交易日,”臉書”收市價為26.81美元。相比起另一互聯網界龍頭谷歌(Google),”臉書”在廣告業務上的可持續競爭力始終仍有一段距離,2013年的兵家必爭之地將繼續是移動廣告業務,”臉書”仍需努力。 (九)圖片分享成主流:2012年是不少新進社交網絡邁進引爆點的一年,以圖片分享作主打的Pinterest,正是其中佼佼者。 它的成功,除了說明多圖少字的分享將成為未來社交網絡的一大趨勢外,讓內容更方便於不同移動設備上瀏覽的用戶體驗,更直接影響了當下不少網站設計的品味,這種方塊式並主要是由上而下拖曳的瀏覽方式,將取代昔日以動畫式主圖吸引眼球的設計,成為2013年的主流。 (十)手機快拍登封面:以智能手機快拍圖片,即時透過Instagram上載作直擊報導,已成為了不少外國主流傳媒分秒必爭的報導手法。 今年10月,超級颶風「桑迪」席捲美國東岸,釀成嚴重破壞,美國時代雜誌TIME的攝影主編 Kira Pollack,破天荒將其Instagram官方帳號開通予5名業餘手機快拍達人,讓他們將即場拍攝到的颶風「桑迪」圖片,上載上網,其中之一,更成為了時代雜誌的封面圖,新聞攝影的歷史,重新被它改寫。 (原文刊登於2012年12月18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手機快拍、靚相快執 Snapseed

手機快拍,其中一個好玩的過程,莫過於即時在手機上修圖,然後上載上facebook或Instagram。 嫌Instagram內的濾鏡人有我有,熟口熟面,於是,我開始使用其他不同的照片後期工具。 在iOS平台上,當中用得最多的,首選Camera+,作為取代原廠的攝影app,暫時,我還未找到一個比它好的。 拍攝一定用它,但還是嫌Camera+的照片編輯功能未夠仔細,於是嘗試找其他的替代app,問了十個iPhone Photographers,十個有九個推薦了Snapseed(第十個會推薦iPhoto)。 Snapseed好用之處,十隻手指數不完。 說起手指,我就是尤其喜歡它可以用指尖「捽」下「捽」下的人性化介面,除了基本的光暗、對比、白平衡、飽和度等,更可作局部或整體調較。 其他如移軸、散景、剪裁、水平等等效果,也應有盡有。當然,好些特別的個性濾鏡,也包括其中。 如果你是iPad用家,你更會愛死了Snapseed,因為一個價錢,你可以一App兩用。 因此,即使作為一款造價US$4.99的iOS Paid App,推出一年,Snapseed仍吸引了9百萬名下載用戶。 如此好用軟件,最近被Google+收購,上星期最新版本,介面變動不大,只加入了更多的懷舊相紙及菲林效果的濾鏡和相框,當然,可直接匯出分享照片的平台,多了Google+。 但嚇了一跳的是,原本US$4.99的價格,現在免費,同時Android版也免費下載,雙響炮齊放。 Facebook收購了Instagram,據說Twitter也正與某手機攝影軟件密斟(說時遲那時快,已推出,詳情按此),無獨有偶,Google+最近新增了群組功能之餘,也同時推出了Snapseed的Google+新版,此舉想必與其社交媒體發展有關。 看來2013年社交媒體界的兵家必爭之地,一定會繼續是手機快拍及網絡照片分享有關的平台。 以下是小部份我用Snapseed修圖的舊作,全部iPhone拍攝。有興趣的話,也不妨到我的Instagram帳戶多多交流哦。 iOS 下載連結 Google Play 下載連結    

潮流興Unfriend

  「我尋晚KO了起碼廿個。」 「我仲犀利,最近歲晚大清貨,送客上路過百位,其中包括我老闆。」 「邊個夠我狠?我大義滅親,送走唔少屋企人。」 以上疑似電影「人肉叉燒包」或「沉默的羔羊」之對白,全部真人發聲,是我最近不止一次,在搭車搭船搭地鐵甚至是行山時聽到的。 他/她們難掩興奮地所講話題,不是打War Game或Diablo,而是在互相較量,大家最近在facebook上,unfriend了多少個friend。 本來,在facebook上九成都只是泛泛之交,所謂的朋友,就連「得閒約出來飲茶」這類敷衍說話都不用說的,試問相煎何太急? 但偏偏就是,某一天,大家發現部份facebook朋友,突然變得面目可憎,去到一個地步,要非與他們絕交不可。 以下是常見導致「被絕交」的七宗罪,看看你自己有沒有份? (一) 愛玩Game,常中Spam: 這類朋友,有點像電影中的喪屍,他/她們時時刻刻也在facebook上浮游,終日卻默默無言,只沉迷於大量如開酒店耕田泊車之類的遊戲。喪屍特色之一,就是會不停把喪箘散播,廣發邀請;特色之二,就是他/她們其實是行路不戴眼的,所以會經常中那類如Dislike Button的典型facebook陷阱,中了毒,下一步就是累街坊。 (二)人地開趴地,你入場放屁:當人家在facebook興高采烈地談論某餐廳東西多好吃某電影多好看時,你這不速之客卻走進來拋下一句「我試過食到曱甴」或「看到一半我就瞓了」之類的晦氣話,英文諺語有句The skunk at the picnic,指的就是這類人,你想繼續留他/她在朋友圈嗎? (三)Tag人成癮,Tag到剋人憎:把人家整容前或極樣衰的咸豐年舊照放上facebook,還要怕我的現任另一半看不到,tag完再tag? 又或者,你像某政黨的朋友們一樣,成功爭取了什麼雞毛蒜皮事,公告天下時,又怕你這新post朋友會看不到,如是又逐個tag,一個post,tag足成村人。 (四)有病不尋醫,話畀facebook知:有病,其實第一件事是應該要休息,或者第一時間去看醫生的,但有些朋友,生病的時候,第一時間卻偏偏要先在facebook公佈,除了搏同情或為請病假提供在場證供外,我真的找不到一個更好理由。朋友,我不是不想知你有病,但有病的話,拜託你還是先去看醫生,而不是呻到花兒也謝了。 (五)衰鬼波士,facebook當正CCTV:老闆主動在facebook add了你,你以為會更容易升職加薪?其實你老早心知肚明所為何事,於是你努力扮勤力,日日晨早九點前在公司扮打卡,又頻頻扮OT完再加句我要做好呢份工(查實明明去了蒲),好了,工轉了,戲演完,老闆拜拜。 (六)弊傢伙,facebook有隻偷窺魔:有些朋友明明add了你,卻立即人間蒸發,平時不會like你的post,更完全不會留言,看看他/她的wall,簡直就像是寸草不生的荒廢國度。但某天,一班舊朋友相聚,言語間,卻發現他居然對大家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實在令人心寒哦。 (七)負能量洗版,密罵當三番:那些怒罵港女狂插毒男的負面新聞,他/她一定會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然後加連珠炮發惡毒說話煽風點火 ,務求將該post不斷重複置頂,令罵戰升溫。在他們的世界裡,人生是苦短的、前路是茫茫的、老闆是無良的、工作永遠是忙到要死的(但還是有時間上facebook哦),哎喲,寫出來我連自己都開始受不了,再見了,分手吧。 我非聖人也,以上「被絕交」七宗罪,我絕對也有可能犯過,但希望我的老友叔伯兄弟姊妹們高抬貴手,unfriend前,拜託通知一聲,好讓我死得瞑目。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微信微營銷時代

內地上不到facebook及Twitter,人人網、開心網等等受歡迎程度也今非昔比,所以近期談及社交網絡,仍離不開一支獨秀的微博。 最近,新浪微博換了新版面,也新增了好些功能,試用過後,發覺其意圖要成為facebook與Twitter混合體這動機,愈來愈明顯。 但微博的困局,亦一如facebook與Twitter,用戶人數縱使再增長,盈收方面,始終仍未找到一個用戶和廣告客戶皆大歡喜的商業模式。 微博營銷雖然火紅,但能否持續下去,還是一個大問號。 微博營銷一波未平,最近內地又有新話題登場,是為微信營銷。 微信是什麼?它是一個透過智能手機提供即時短訊服務的應用程序,香港人較熟悉的Whatsapp或Line,就有類似功能。 可是,微信除了文字短訊分享的功能外,野心其實更大。語音短訊,一種類似對講機的功能,就是令微信火速竄紅的原因之一。 當然,語音短訊並非微信首創,但微信厲害之處,除了有騰訊QQ撐腰的海量用戶群外,更有技術上支援的強大後盾。 難怪微信推出才短短一年多,僅僅433天,用戶便突破一億,據說,在香港下載數字也達到一百萬。 微信最近剛剛推出了4.3版本,又熊吞了好些新功能。基本上,你可以說得出的智能手機社交網絡應用程序,只要是外國大熱的,類似人家已有的好些功能,它都老實不客氣,照拷貝可也。 由一對一及群組的文字及語音短訊、透過手機數據傳送的語音及視像通訊、多媒體內容分享、狀態更新、群組內以至陌生人社交圈等等,看來,微信的野心,明顯就是要為SoLoMo(Social-Local-Mobile)營銷舖路。 品牌透過設立官方微信帳戶,邀請消費者加入,就能夠對粉絲進行點對點溝通,到達率可達百分百,作為客戶服務的平台,相當方便。 可是,始終微信的社交化屬性,與微博或甚至是facebook及Twitter大不同。 主流的社交網絡如微博等,是非對等的單帳號多向關係,而微信與用戶間,則為對等的雙向關係,微信對話的廣播性,只限於已加入該帳戶的用戶,而用戶與品牌間若有對話的話,都是止於點對點的私底下情況中進行,口碑傳播有所局限。 品牌進行微信營銷,首先,要替官方微信帳戶進行粉絲大規模徵集,粉絲未有儲夠一定人數,事倍功半。 (近期見內地不少品牌如星巴克或Nike等,都陸續在宣傳海報上印上官方微信帳戶的QR Code,邀請微信用戶,加入品牌帳戶於好友清單內,就是其中一個方法。) 再者,由於粉絲接收資訊的到達率是百分百,微信營銷所發訊息,不適宜太頻繁,如果都是非客製化純宣傳的垃圾資訊,即使是隔天一條,都容易對用戶製造成干擾,不勝煩擾的話,隨時會與品牌帳戶絕交。 所以,既然用戶都是選擇性地接受品牌透過微信所發出的訊息,品牌必先從用戶的角度設想,寧缺勿濫。時間性、相關性,都要比起在做微博營銷時所發的內容,更為精準。 基於以上幾點,加上智能手機的屬性,筆者認為,微信的最大潛力,在於客製化及或定點地域化的客戶服務,而並非以廣播式宣傳的營銷手法。 除了定時或定地點向粉絲提供優惠及實用資訊外,品牌更可以透過微信,作為手機會員卡及優惠券的發放平台,免卻了自行製作及管理品牌手機應用程序的煩惱。 雖然下載數字已達一百萬,微信在香港使用的滲透率仍有待考驗。但作為一個透過移動平台進行營銷的試點,我仍然是會鼓勵各品牌話事人儘管一試的,起碼可以考驗一下,貴公司品牌在手機平台能否與消費者互動的實力。 說到底,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需要時間累積,所以,愈早開始和消費者打關係愈好。 (原文刊登於2012年9月11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網絡創品牌 社交建口碑

屈指一算已是第五屆,一年一度,由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的eCMO論壇,剛於上星期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行,今年以「品牌創建及危機管理」為題,與會嘉賓講者合共13位,出席人數超過300人。 CMO者,首席營銷官是也,顧名思義,eCMO論壇正是為從事數位營銷的業界朋友而設。此論壇一年比一年熱鬧,討論踴躍,可見數位營銷在香港愈來愈備受重視。 論壇由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劉燕卿女士作開幕致詞,她以最近加拿大麥當勞在社交網絡流傳的一支影片為例,片中麥當勞公司的營銷人,居然來了一個自我「踢爆」。 她在麥當勞買了一個漢堡包,然後直接拿到廣告製作公司的攝影棚內,如數家珍地,向觀眾解釋進行廣告拍攝的前期及後期加工。 當然,事前事後的漢堡包,賣相相差甚遠,可是,麥當勞公司的營銷人卻是希望透過此片,向公眾交代:雖然廣告內的漢堡包都經過美化粉飾,但所有食物材料,其實還是取材自麥當勞餐廳的。 劉女士以此為例,正是想說明,今時今日,在這個社交網絡盛行的年代,創建品牌已不能再憑大賣廣告自吹自擂,每個企業都要提高產品的透明度,以更人性化和軟性的手法,與消費者進行相向接觸。 消費者對媒體內容的選擇,愈來愈來得主動。Google香港的總經理Philip Chan亦指出,目前不少家庭的媒體娛樂,隨時起碼是三個屏幕:電視、手機、平版電腦,同時交替進行,而其中,網絡視頻的收視率,更是直逼傳統電視媒體。 在香港,單單是YouTube,每個月便已經起碼接觸到超過250萬名觀眾。 來自PCCW媒體部的副總裁Lofai Lo則認為,當舊媒體遇上新媒體,媒體人或營銷人必須捨棄以自我為中心的硬銷心態,必須換上如產品開發者般的腦袋,不斷以創造用家價值為思考前題,從而研發媒體產品。 論壇上他以1083這傳統電話查詢服務為例,當來到智能手機的世界,單把服務硬搬過去已絕對不行,必須要反覆思量,如何在用家體驗的角度,創造更多附加價值,即使在產品上滲入廣告元素,道理都是一樣。 智能手機在香港大行其道,滲透率極高,亦間接造就了本地手機營銷公司Cherrypicks的崛起,該公司的行政總裁Jason Chiu在論壇上便提出了O2O(Online-To-Offline)這概念,在香港,30%的手機用戶有透過手機搜尋及購物的習慣,他認為只要透過智能手機普及這優勢,便能夠與傳統的戶外或平面媒體相結合,把商機直接變成購買行為。 該公司所開發的如iButterfly、TownCheck及即將推出的SmartD等智能手機軟件平台,便把隨時隨地用手機上網這習慣,轉化成向消費者提供適時適地性的購物優惠或產品推介。 今屆論壇亮點之一,相信是非來自芬蘭的憤怒鳥(Angry Birds)高級副總裁Henri Holm莫屬了,究竟憤怒鳥在營銷上有什麼成功訣竅?他先解構整個遊戲的核心,就是要向用家說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雖然故事骨幹簡單,每一次還是講述憤怒鳥為奪回被偷去的鳥蛋,如何向惡魔豬報復的橋段,但故事卻可以由此出發,推出不同的季節性版本,由萬聖節或甚至中國人的中秋節都可以。 最近的創舉,更是與美國太空總處合作,由地面打到上太空(當然,這其中相信是有關機構的贊助內容)。但萬變不離其宗,玩法、故事可以很簡單,先引人入局,但要駕馭這遊戲,就絕非易事,同時,又要配合不時更新的版本內容,保持新鮮感,這樣就能繼續抓緊用家的心了。 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單憑一個手機為主開發的遊戲,憤怒鳥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角色,週邊產品無孔不入,更成功進軍電影和主題公園遊樂場,Henri一語道破:不斷累積紛絲,才可建立品牌,但回報不一定要直接來自紛絲(即無需急於向用家收費),建立好品牌,就可以從中獲得更高回報。 到了今天,憤怒鳥已經成為了一個媒體平台,獲得世界各地無數品牌的青睞,吸金?無難度。 雖然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國際品牌,國泰航空卻是這類公開論壇的稀客。作為該品牌的數位及社交網絡營銷經理,Ali Bullock其實平日也甚活躍於社交網絡圈。 目前,他的團隊為該企業管理多個不同的社交網絡帳戶,單是在facebook,便已經有19個為照顧不同市場而設的粉絲頁,合共有35萬粉絲追隨,除此之外,在Twitter及微博,你也不難找到該品牌的足跡。 Ali指出,雖然目前社交網絡已成為品牌營銷不可或缺的部份,他卻認為,品牌經營者切忌為做而做,必先要進行內部溝通,制定好工作目標。以國泰航空為例:一)建立品牌口碑;二)提高客戶與品牌參與度;三)電子商貿;四)客戶服務;五)危機管理,這都是該公司社交營銷團隊的主要目標。 但話說回頭,由於目前群眾較習慣(或主動要求)透過企業的社交網絡進行溝通,品牌建立和管理社交網絡帳戶,已面臨一個事在必行的境地。而好像國泰航空這類大企業,更加需要主動地監察網絡上的品牌口碑,有必要時,盡量讓客戶服務人員參與,提高整個客服過程的透明度。 即使是投訴,只要處理得宜,社交網絡上的客服管理,往往較傳統渠道具更正面的效果。 今屆eCMO論壇嘉賓眾多,演說及討論超過7小時,請恕筆者未能將每位嘉賓的演說逐一節錄,唯會上大部份嘉賓也提出了兩個重點: 一)透過數位媒體(其中包括社交網絡及智能手機)建立品牌,其成效及重要性已不亞於傳統媒體。 二)在網絡世界管理品牌口碑,切忌單向處理,否則商機便隨時會變成危機,反之亦然。 (原文刊登於2012年7月3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