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大芒王,SE黑白雙煞X10。

因為寫過很多篇關於Nexus One的Blog,亦有在信報寫個相關文章,唱好有關Android Phone如何前途無可限量云云,很多朋友都以為我是Android 平台的擁躉,又或者是,我的客戶中,必定有生產Android平台 的手機品牌。 但事實並非如此,首先我為人孤寒,不會頻頻換機,但另一方面,我個人向來對新款手機都有濃厚興趣,兼且作為做廣告及營銷的行內人,Android平台,更是不容忽視。 目前為止,我還是以在辦公室內借同事的Android機 來試玩為主,因為我在一家網絡廣告公司上班,當中有不少負責技術開發的同事,他們當中,又十居其九都是Google紛絲,順理成章,很多都會因為Android是Google的產品,Android手機甫推出,他們不少人已紛紛從其他如WM及Symbian等平台轉會(但iPhone用家除外)。 不要少看這個表面上較為狹窄的市場,試問你身邊有否屬於這類「電腦奇俠」的朋友,你又有否在每次購買新電子科技產品時,向他們問問意見?他們購買決定的影響力,實在不容忽視。更何況,在電子科技領域內的兩大宗教派系,是為Apple與Google,我頗肯定後者的光環效應,絕對有能力引發其信徒,一起狂熱追捧Android。 雖然事實上,第一輪的Android用家,極有可能會是以熱愛電子科技的宅男宅女為主,到了第二輪,即今年下半年打後,我相信便會迅速兵分兩路,分別是中低價的大眾化市場,以及較高端的智慧型手機市場,Android平台的手機,會因為有大量不同品牌紛紛開始推出,因而大規模搶灘,小眾不再,入屋在即。 於今年年初的CES大會上已初露鋒芒的SE X10,在網上討論區亦備受談論了多個月,大家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其1GHz速度Snapdragon處理器、480×854像素的4吋特大屏幕、還有SE手機向來最引以自豪的高質素鏡頭,今次給你來個810萬像。 一直只聞樓梯響,等了又再等,直到最近才終於在港推出,造價五千以上,以價格定位而言,走的明顯是高端路線,但如果可以配合在Nexus One造勢的附近時間面世,其上市活動相信會更有氣勢。 老友Jansen第一時間借了一台黑色版X10試機,我二話不說便借來把弄一番,身邊有朋友說此「芒」太大,但我年紀不少,可能開始有點兒老花,第一眼驟看此色彩鮮艷奪目的4吋LED大「芒」時,反而覺得剛好。 於是,我也馬上借來了一台白色版的X10試機,拿上手,純白半光澤的機殼很有「無印」feel,高級!再拿起黑色版來比較一下,又發覺其啞黑磨沙的機背卻有一股較sophisticated的味道,各有千秋,確實,針,從來沒有兩頭都利。 立即開機測試其介面觸感,老實說,用慣了iPhone的話,你未必會習慣,但Sony Ericsson的強項之一,就是在customized的介面設計上,起碼能首先在觀感上吸引用家。 我對此機未有運行最新的Android 2.1,亦不以為然,請教過公司內的「電腦奇俠」,他們便異口同聲說穩定性壓倒一切,廠方customized一個介面需時,以Android 1.6作為開發平台情有可原,而且相信作業系統更新亦是遲早問題,不用急。 初接觸此機,覺得其輕觸流暢度甚佳,暫時向同事借過來試用的幾部Android手機中,可能只有Nexus One可以媲美。 接下來幾天,這部X10會與我如影隨形,待我試真後才向大家報告。

Android大芒王,SE黑白雙煞X10。 Read More »

Twitter見證歷史,微博成美國國會圖書館文獻。

平日我很少轉貼人家的文章,但鑒於有不少國內朋友都看不到這篇Twitter的官方網誌,我唯有破例如下轉載。 原文網址: http://blog.twitter.com/2010/04/tweet-preservation.html Tweet Preservatio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is the oldest federal cultural instit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 is the largest library in the world. The Library’s primary mission is research and it receives copies of every book, pamphlet, map, print, and piece of music registe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ently, the

Twitter見證歷史,微博成美國國會圖書館文獻。 Read More »

對稱就是醜 — Nissan日產新車款Cube平面廣告

Cube 是日產Nissan自1998年已推出的一款Mini MPV,造型趣怪,最大特色是車尾L型的後窗設計,左右不對稱,與傳統「四四正正」(四平八穩地對稱)的設計搞對抗。 這系列的廣告就是告訴我們此車的顛覆設計概念,更要來句佻皮反話Symmetry Sucks,,抵譭對稱之物為醜醜醜。 對稱就是醜!要像Nissan的Cube,不對稱,才有型。

對稱就是醜 — Nissan日產新車款Cube平面廣告 Read More »

吉百利「巧之煉克力師」

很久以前在網誌介紹過吉百利的猩猩王扮Phil Collions打鼓廣告,然後又有由兩位小朋友演出的「戚眉戚眼」MTV,兩者都是吉百利巧克力的網上短片搞作Glass and a Half Full Productions的作品,一律以娛樂性先行,賣產品次要。 最近,吉百利又有新搞作,今次雖然都是玩無厘頭,但卻是拿產品的煉製過程來開個大玩笑,片名叫Chocolate Charmer,但如果給我改,我會叫做「巧之煉克力師」,英文就是Chocolate Alchemy。

吉百利「巧之煉克力師」 Read More »

音樂+波鞋?真係有得諗! Nike Music Shoes

雖然我的最愛還是adidas original,但Nike+ 跑鞋依然是我的跑步良伴,因為Nike + iPod再幫我計算埋跑程里數卡路里,實在絕到無倫。 就好比少林功夫+足球係「有得諗」一樣,將音樂加入跑步這元素,然後設計出這既有軟件又有硬件的產品,我覺得只有Nike和Apple這兩家以創意為主道的公司,才可實行,你試下叫Samsung加adidas夾,想起就覺得有點怪怪。 以下的宣傳片來自日本 Nike,賣的是Nike 最新款的Free Run +跑鞋,但卻沒有講什麼那個功能或產品特色,純粹 build音樂加波鞋這association,愛好音樂的、追潮流的、喜歡跑步的一網打盡。 請不要和我考究這是真還是假的(其實在波鞋內裝個Midi Controller,當然是可行),總之但求過癮,看得開心,就是這短片的成功真蹄。 看完短片,你可能有興趣再知多一點,所以,你會先被引到這個網站,下載影片或直接與Facebook或Twitter的朋友分享。 要認識產品,就到這裡。

音樂+波鞋?真係有得諗! Nike Music Shoes Read More »

此港龍不同彼飛龍

站在標誌設計的角度而言,港龍不及飛龍。 但若站在品牌的角度來看,港龍就高出飛龍幾皮。因為,建立品牌不能憑空虛構大空,只有口號標誌沒實際行動更沒口碑,一切也是徒然。 說回港龍。我92年入行做廣告,當年我選擇了同期大部份大學畢業生還是不太看得起亦不太願意做的中國大陸市場入行,肥田太擠,所以我喜歡找瘦田來耕,一做,便差不多四年。 當時,我幾乎每個月都要遊走北京、上海或廣州平均一至兩次,雖然說的只是廿年前左右,但那個年代大上大陸工作,絕對不能和今天相提並論,旅途刻苦得多呢。 我自問絕非嬌生慣養,所以每次老闆要我臨危受命,叫我上大陸西跑東奔時,我都一定會義不容遲,說去馬上就去,但唯一一件事情,我還會是有所要求的。 「飛大陸,我一定要搭港龍。」 不是說笑,有次出發前,我發覺做admin的那位同事可能為了省那一千幾百錢,沒有幫我訂港龍機,我幾乎和她反面,罵她冷血無情,完全不顧及我家有高堂,尚未娶妻,大好青年一名。 請原諒我這樣說,想當年,搭港龍機上大陸,我才會覺得有安全感,更何況,我要犧牲我的私人時間遠行去工作而不是去遊玩,這是我唯一的小小要求,公司無理如此待薄員工。 就是如此這般,多年來,每次上大陸工作,我都是搭港龍機,搭不到的話,我九成扯火。 這個星期二,適逢港龍二十五周年銀禧紀念,我「無端端」被朋友請了去參加他們剛剛和JW Mariott精心泡製的新菜色的試菜會,算是和港龍結緣差不多廿年以來,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但話說回來,搭了這麼多次港龍機,一直也沒多注意他們的餐飲水平(我只留意他們的空姐一般都較年輕),加上近年我也很少去大陸公幹,我只覺得國泰的飛機餐水準肯定過得去,卻不知道原來港龍的餐飲,早已委託由JW Mariott統籌,屬五星級大廚級數。 事發當日,除了旅遊記者,主要都是食評家和專欄作家,我居然被安排了坐主家席,坐在我左邊是陶傑,對面是鄧達智,右邊是JW Mariott總廚Hector,身邊還有港龍CEO James 同周融,感覺上,真的有少許覺得自己是路人甲。 當曰我試足前菜加主菜共九道,想否認自己有食神的話,實在有點兒那個。主菜的羊架及牛柳,肉質鮮嫩口感一流,但我總懷疑,上到飛機翻熱後還會否是那回事,所以,我較為欣賞的,是相信上了機也不會差太遠的冷盤及前菜,那碟芒果牛油果大蝦,嚼下去爽口無比,鮮味跳脫,此刻想起還是回味無窮。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邀請我出席如此盛會的港龍Ivan,我不是食神蔡瀾更不是才子陶傑你居然也夠膽請我來,希望沒有累你給老闆照肺就好。

此港龍不同彼飛龍 Read More »

投資之王Jim Rogers留給孩子的禮物

我有位小書友,經常和我交流有什麼好書值得一看,但她看書的速度驚人地快,我經常會覺得自己是龜,她是兔。 這個人,是我的太太。 A Gift to My Children: A Father’s L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是她最近最欣賞的作者Jim Rogers的作品之一,Jim Rogers的書她已經有好幾本,這是當中最薄的一本,我用來回上班下班的時間讀,兩三天就讀完,但讀完後的一個星期,當中還有很多對事情的想法,一直還纏繞在我的心中,逼令我反覆思量。 Jim Rogers是國際知名的投資專家,亦是一個傳奇人物,早已退休多年但仍經常亮相於財經節目接受訪問,他的敢言作風,肯定令不少人對他既愛又恨,但我那位最近醉心於學習投資的太太,卻成了他的頭號紛絲,Jim Rogers的書,她讀完一本又一本。 某天,我這位太太更異想天開地,寄了一封電郵給這位世外高人,希望大師能收她為徒,後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Jim Rogers 居然於翌日回覆電郵,詳情我不多說,有興趣這個故事的話,你可到她的網誌一讀。 http://smalltroubleinhk.wordpress.com/2010/03/30/how-i-met-jim-rogers/ 說回這本書,這基本上不是一本講什麼投資秘技的書,而是Jim Rogers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向其兩位女兒娓娓道來一些他對人生的體會,內容涉及少許Jim Rogers在金錢世界所累積的投資智慧,但精華所在,是他對社會及人生的透徹看法。 縱使Jim Rogers這位富爸爸可以留下再多的金錢給他兩位女兒,但相比起來,這本書所留下的12段雋永箴言,卻肯定是這位慈父可留給女兒們最寶貴的禮物。 作為一名讀者,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讀這本書,覺得當中循循善誘的情感很真摯,作者的文字亦很洗煉,非常易讀,當中的哲理,又值得你再三咀嚼。

投資之王Jim Rogers留給孩子的禮物 Read More »

Lab Series Max LS

試用了Lab Series的男士護膚三步曲差不多3個月,是時候來到第三步—–潤膚。 由於我屬於油性皮膚(我想知道那個麻甩佬不是),初時我還以為,隨便找一瓶潤膚產品也可以,反正面部油脂很快便會出來,洗面後只要隨便塗上少許潤膚產品就好,面部又乾又繃緊的情況,基本上很短暫。 但後來才知道,面油分泌過盛與否,原來又與潤膚產品能否提供足夠保濕有關。 這瓶Lab Series的Max LS高效面霜,初看包裝有點嚇人,又重又大瓶,內裡份量又不多(但我也用了差不多3個月了,還未用完),有點像專為中年女士而設的那類高級護膚品,哈哈,我以為它一定「潤」到出油。 但用過後,卻發覺這產品滋潤得來,卻相當清爽,此面霜據稱能改善面部細紋(男人老狗,是鬼旦啦),但對我來說,我只知道用後面部的水份及油脂平衡感不俗。 雖然,在天氣較凍濕度較低的那一兩個星期,我還是稍嫌此產品好像不夠滋潤的,但總的來說,由於油脂分泌得到明顯改善,我的皮膚狀態,感覺上相當良好就是了。 除了我真的有點受不了其包裝以外(為什麼不可以用正正常常又較方便攜帶的支裝呢?),整體而言,這瓶Lab Series的Max LS高效面霜效果算是頗好用的,各位男士,以後你們又多了一個好選擇了。

Lab Series Max LS Read More »

Nike的「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TVC

互聯網時代,大家都說TVC已死,但其實,我覺得真正好的作品,有了互聯網後,生命反而可以獲得延長。 這是Nike較早前替冬季奧運會做的廣告,但近期仍然出現在各大所謂的viral video排行榜,明明是傳統TVC,卻被視為viral video,都幾有趣。可能因為影片中有血更有肉,說的不是硬銷什麼那個Nike產品或潮人潮物,而是一種人民精神,看過被感動過,無論你喜不喜歡Nike,你也想將這影片分享給其他朋友,傳下傳下,就成了所謂的viral video。 人生在世,我們都失敗過、受傷過、痛苦過,到最後,堅持再加上幸運的話,我們又可能能夠克服過、勝利過、狂喜過。 能夠不斷接受挫折磨練,就是放諸四海皆可的所謂體育精神,Just do it不是說的,而是要做的。 上面起的這個「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的題,不要以為我是亂來的,你看完這支廣告,你自然會明白。 廣告中用了The Hours的Ali In The Jungle作主題曲,我愛透以下這幾句歌詞。 “It’s not how you start, it’s how you finish. It’s not where you’re from, it’s where you’re at. Everybody gets knocked down, how quick are you going to get up?” 我將此廣告送給我那位不愛認輸亦不怕輸的太太,以及其他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的朋友們。 YouTube高清版 國內朋友可看YouKu的普通版

Nike的「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TVC Read More »

口袋裡的高清攝錄機—Sony Bloggie MHS-PM5

Sony替最近推出的MHS-PM5改了個外號叫Bloggie,當然擺明是為吸引Blogger而設吧。 針對Blogger而設,定位會不會太窄?哈,這個年頭,任誰都可以是Blogger,試問有何窄之有?更重要是,無論是外型設計和定價($1800左右),Bloggie都明顯是主打年青的貪玩一族,這件大朋友的小玩具,我反而覺得是就大眾化路線的。據知Kodak較早前推出的Zi8口袋高清攝錄機,在美國賣得成行成市,相信定位亦與這部Bloggie差不多。 我趁復活節假借了這部Bloggie回家試用,可惜天公一直都不做美,拍片的時候天色都是一片灰濛濛,拍出來的影片質素可能有點影響。 因為是走大眾化路線的機種,此機操作上比一般手機更容易上手,基本上,你不用看說明書,也應該可以在毫無難度下開始使用所有機能。 此外,機身亦相當輕便,機面面積比一部iPhone小,所以放在褲袋或恤衫袋也可感輕鬆自如。 此機號稱可以拍到1920 x 1080 30p的高清片,但在最高規格下,並不支持變焦,於是我嘗試了用720p進行拍攝,剪片則用iMovie進行,過片後再上YouTube,發覺有少許雜訊,加上未設有放手震,持機拍攝時要略有技巧。 Bloggie最大的賣點是其另附的360鏡頭,拍好片後可透過軟件拉橫成全景畫面,感覺頗有趣,但缺點是只提供PC軟件,過片後的格式亦只有WMV,所以當我再放在iMovie剪接時,畫質便又打了一個折扣。 作為一部可隨便袋在褲袋或衫袋裡的高清攝錄機,此機的賣點是其便攜性及簡易的操作功能,造型亦尚算不俗,但如果你是一名認真的拍友,對錄像質素有一定要求,此機便未必能滿足得到你的需要,說到底,$1800左右的價錢,你亦很難苛求什麼,Bloggie作為一件電子玩物,尚算不俗了。

口袋裡的高清攝錄機—Sony Bloggie MHS-PM5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