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Pop

The National – Trouble Will Find Me 碟評

在這個連樂聲牌都要改名做Panasonic的年頭,除了National Geographic之外,可能只有這隊來自美國Brooklyn的獨立樂隊,還夠膽掛頭牌自封The National而不怕政治正確不正確。 話說回頭,The National的政治立場是很清晰的,他們就是要撐Obama,講完。 (下面這首Fake Empire的純音樂版就曾經被Obama競選宣傳片所採用) 第六張專輯,Trouble Will Find Me仍是交由旗下樂隊向以低調淒迷稱著的獨立品牌4AD發行。 主音Matt Berninger歌聲如常喃喃細語、沉溺叮嚀,低徊之處,與Leonrad Cohen的老牛聲線,不相伯仲。 今回,樂隊來與你探討一下,人到中年四張幾的困惑。 幸而,人生縱使有太多苦惱事,到頭來,The National還是拜託大家都要學習積極面對,歌曲如I should live in salt好、I need my girl也好,就是要和你探討伴侶相處之道。 音樂路線上,The National已經脫離了樂隊早期如Joy Division或Nick Cave & The Bad Seeds等之影子,有了屬於自己的聲音。 音樂風格仍是籠罩著一股低調幽暗,可是,進擊的節奏,卻令歌曲於灰暗雲霧中,沉澱著三分的積極與光明。 Demons、Sea Of Love、Graceless、Humiliation等歌曲,就讓我聯想起早期的U2與REM,充滿自省。 當你工作累了,Trouble will find me是一張很適合入夜後聆聽的專輯,它可讓你稍稍安靜下來,思考一下人生中的糾結二三事,卻又無需太沉重,就如呷一口溫暖的薄荷茶。 (原文刊登於MR雜誌2013年6月號)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要威,就要戴頭盔。

要威,就要戴頭盔。 講得出做得到,法國Progressive Dance 電子組合Daft Punk,威足十幾年,頭盔也戴足十幾年。 最近,找來不老潮童Pharrell Williams主唱,再搭上60歲的結他神Nile Rodgers,聯手炮製了今年首張單曲Get Lucky。 甫一推出,旋即成為多個流行榜冠軍,一個月內賣出超過606,000張,大有機會問鼎2013全年單曲之冠。 先不得不提Nile Rodgers,年輕樂迷未必知道他是何方神聖,他老哥除了是一代結他funk神外,他更是一名超級監製兼作曲人,1978年領軍樂隊CHIC憑一首Le Freak,全首歌幾乎靠副歌一句Freak Out!,便開創了當年的士夠格先河。 之後,Nile Rodger更炮製了Madonna的Like A Virgin、David Bowie的Let’s Dance,以及Duran Duran的Reflex等超級勁歌金曲,由七十年代紅到九十年代。 飛越時空,來到2013年,Nile Rodger攜手Daft Punk這對電子音樂怪傑創作了Get Lucky,果然是一副七十年代的Jazz-Funk-Disco模樣,除了中段的招牌Vocoder機械人歌聲,其實全曲也不太電子,MV中,見兩個機械人一個彈Bass一個打鼓,其餘大部份都是真樂器打真軍。 回歸的士夠格,當然要多得Nile Rodgers,這首歌的世界裡,絕對是他的主場,當這位老人家一柄Fender Stratocaster在手,即如退隱高手重執絕世好劍,密集Groovy的結他riff飛來飛去,例不虛發。 可是,曲風卻依然貫徹Daft Punk這對機械人寶貝的特色,旋律動聽琅琅上口,跳躍節奏,叫人一聽馬上坐立不定,心情雀躍。閉起雙眼睛,你也不難會幻想到士高內Mirror Ball正閃爍不停,光影打在躍動中人潮的衣香鬓影上,那是一個快樂無憂的年代。 Get Lucky其實已在我的Playlist快樂地狂Loop了無數次,Random Access Memories新碟剛上架,我居然整天在Spotify聽足了兩次半(有半次是繼續loop Get Lucky的)。 全張大碟,大部份歌曲都以真人樂器演奏主打,有真鼓有真電結他,鋼琴以至是管弦樂。 電子樂器聲響當然仍不絶於耳,但卻大多只成為了樂手彈奏樂器的其中一種,而並非配以大量的電腦程序,以及sampling的聲音剪貼。 除了Get Lucky,全張碟最能抓住我聽覺神經的,就是與老牌作曲人Paul Williams(此君曾寫下的經典金曲無數,最多人熟悉的,便包括了Carpenters的We’ve Only Just Begun和Rainy Days and Mondays),一起炮製的Touch一曲。 這是一首極具野心,長達八多分鐘的作品,歌曲分為多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段落。 先由具實驗色彩的電子音效打開序幕,Paul Williams弱不禁風的老人嗓子,與孤獨感的電子琴音伴奏徐徐漸進,頃刻間,弦樂推進又漸漸跳入了中板的的士高舞池,小號伸縮號單簧管繼而起舞,上山下海,倒帶音效把你捲入漩渦,急轉直上,到達高潮部份,節奏回復慢版,由Vocoder合唱重複唱出”if love is the answer, …

要威,就要戴頭盔。 Read More »

cdza隆重呈獻:扎克伯格音樂劇

先教大家一個音樂小名詞:Cadenza(華彩樂段)。 古典樂曲有類品種名為協奏曲,通常都是由一件獨奏樂器單人匹馬面對整隊管弦樂團合奏的作品,每每到了第一或最後樂章(第三或第四皆有)的高潮之處,獨奏樂手便要來一段純個人演出的即興段落(當年是即興,但後來都是預先寫好的),盡情「晒冷」,展示個人技巧,此為之Cadenza華彩樂段。 Cadenza其實與本文可能無關,但卻是cdza此實驗音樂劇團體名稱的來由。 他們的第一個作品為History Of Lyrics That Aren’t Lyrics,以串燒歌曲的模式,向大家一口氣演出多首有歌詞等如無歌詞的經典名曲(即係wa ha ha subeeduwa那一類)。 那位像林亞珍或陳淑莊的亞裔女主音,其貌不揚,歌藝卻堪稱一絕。 玩開有癮,第二個作品便索性玩History of Whistling,即是說經典口哨歌是也。 當然不會少了經典的獨行俠主題曲啦,但說真的,經這位仁兄一吹,我才猛然記起,原來這麼多首經典歌曲也有口哨獨「吹」部份。 cdza的演出,每次都只憑簡單的樂器,一個鋼琴,再加一支低音結他,再加一個主音歌手,然後一take過拍攝就成事。 雖然製作簡陋,整班演出者又有點像音樂學院的學生,但由於演出水平其實也極之專業,再加上每位表演者也交足戲,表情鬼馬,娛樂性爆燈。 再下一城,趁近期facebook又上市,Mark Zuckerberg又結婚,於是cdza以經典百老匯歌劇旋律,舊曲新詞,以十二幕走馬看花的即興舞台劇,演繹facebook簡史。 暫時,cdza只有四套作品,據官方介紹,他們承諾每隔兩個星期的星期二就會有新作,我不知這段短片會否在facebook爆數,但個人還是希望,cdza的作品會陸續有來。  

Google首頁紀念結他之神Les Paul冥壽

    大家昨天為什麼都在電腦面前玩結他? 哦,原來谷歌又來了一個互動首頁,十條結他弦線可奏出不同和弦,弦線發聲時才出現谷歌藍紅黃綠四色,這別出心裁的設計,是為紀念Les Paul冥壽而設。 Les Paul是何許人?他是一位傳奇的結他手兼結他發明家,沒有他,二十世紀的搖滾樂爵士樂的歷史便可能要改寫。 Les Paul除了是一名技巧高超的結他手,更是實心電結他,以及早期多軌錄音技術等等的開發者兼發明家,他在流行音樂的地位,可能就等於高錕之於互聯網,不少樂壇中人都會稱他為「電結他之父」。 Beatles的Paul McCartney便曾經說過,沒有Les Paul就沒有Beatles。以他而命名的Gibson Les Paul電結他,就等同結他手們的指定佩劍,Guns N’ Roses的Slash、Green Day的Billie Joe Armstrong,以及Eric Clapton等等數之不盡的大名,都是Gibson Les Paul的擁躉。 Les Paul於2009年去世,當時New York Times製作了一個特輯,除了紀念大師的一生,更有大師生前的訪問,當時年邁的他,對音樂仍充滿熱誠,每個禮拜還會去酒吧演出,令人肅然起敬。  

YMO和Michael Jackson居然都有淵源?Behind The Mask第三度復活。

Behind The Mask又一次復活。 Behind The Mask這首經典歌曲,由Chris Mosdell與坂本龍一合寫,最早出現於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1979年的大碟Solid State Survivor之內,算是YMO早期的名曲之一,日後坂本龍一也曾多次作過重新演繹。 有趣的是,適逢當時Quincy Jones正在為Michael Jackson製作Thriller大碟,聽到此曲即驚為天人,於是Michael Jackson把原曲上加了幾段新旋律,寫好歌詞,準備收錄於Thriller大碟內。 但最後由於一些版權分配的問題,這首半製成的作品,未有收錄於Thriller大碟之內。 後來,Michael Jackson的鍵琴手兼音樂會音樂總監Greg Phillinganes於他的個人大碟Pulse(1985)內,重新演繹了Behind The Mask,這版本曾於美國的R&B流行榜上個第77位。 事有湊巧,後來Greg Phillinganes亦成為了Eric Clapton樂隊的鍵琴手,此曲及後亦被Eric Clapton看中,再次重新演繹,1987年,最高曾打上英國細碟榜的第15位。 原曲的電子舞曲風,到了Eric Clapton的手上,變成了另一回事,Hard R&B及較Bluesy 的曲風,加上Phil Collins的強勁鼓擊,Horn Section的Funky節奏,音樂真是神奇,放入了不同的調味料後,可以炮製出一個如此截然不同的版本。 最近,唱片公司將好些Michael Jackson的生前遺作,重新混音,並輯錄成大碟MICHAEL,其中,當年他曾經演繹過Behind The Mask的歌聲,再次重現人間。 一首32年前的舊歌,又再一次復活。只可惜,即使科技再先進,歷史卻永遠不能改寫,這位一代音樂巨星,我們只可透過這些音樂上的蛛絲馬跡,繼續懷緬。

Apple iTunes出售Beatles歌曲,有什麼大不了?

「Apple (蘋果)又有新公佈?」 「哦,原來只是宣佈Beatles(披頭四)所有唱片,Apple (蘋果)的iTunes店即日有售,有什麼大不了嗎?」 大家可能年紀輕,未必知道Apple與Beatles的恩怨情仇,但其實,這兩家人甚有淵源。 任誰都知道,Apple CEO Steve Jobs是一名超級樂迷,除了Bob Dylan,他最欣賞的就是Beatles。 但不說不知,想當年,Steve Jobs命名自己創辦的公司為Apple,其實就正好與Beatles有關。 Beatles出版音樂的唱片公司,正好就是叫Apple Corps。如果你是黑膠年代的樂迷,買過Beatles唱片,你就一定見過以下這個蘋果招牌,出現在所有的Beatles唱片中。 作為Beatles迷,Steve Jobs便由此啟發,直接借用了Apple 這名字。 當然,對於此命名出處,還有不少其他的官方(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實因蘋果而起)或非官方的傳聞,但無可否認的事實,就是Steve Jobs本人,的確對Beatles情有獨鍾。 (江湖傳聞,當年的黎智英亦因崇拜Steve Jobs,後來命名了旗下兩大出版為NEXT和Apple,但亦有人說這是當年該集團的創作總監林振強欣賞Steve Jobs的關係。) Steve Jobs此舉當然惹來Apple Corps版權持有人對簿公堂,最後(1981年)Steve Jobs敗訴,賠錢了事(8萬美元),雖然可繼續保留Apple這品牌使用權利,但雙方達成協議,Apple Computer將來一定不會踏足唱片業。 協議後期間的多年來,Apple Computer都會間中因為產品中與音樂相關的成份,多次被Apple Corps控告,紛爭不斷。 2003年Apple Corps再次入稟控告Apple Computer,指其經營的iTunes store直接染指唱片業,違反了當年兩家公司有關Apple這品牌的使用協議,2006年,法庭最終判Apple Corps敗數。 2007年1月,在首個iPhone的Keynote大會上,除了播放了Beatles 的名曲”Lovely Rita”,在iPhone的介面中,更出現了”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封面。 同時,在Macworld 2007 大會上,Steve Jobs亦正式宣佈,Apple Computer從此改名為Apple Inc.,標誌著Apple作為一家電腦產品的時代之結束,正式邁步電子消費品的領域。 其中主打,除了iPod,當然亦包括了售賣音樂產品的渠道iTunes store。 當時已有業內人士揣測,相信這兩家Apple人已達成協議,結束多年爭拗,Beatles 即將登陸iTunes store。 一等再等,直至2010年11月15日,Apple突然在官網上事先張揚,告知天下,明天iTunes將有大事宣佈。 「13張Beatles(披頭四)的錄音室唱片,數碼復刻版,全部iTunes有售。」 眾所周知,Beatles(披頭四)的作品版權擁有人關係複雜,再加上早年兩家Apple人的品牌官司,iTunes …

Apple iTunes出售Beatles歌曲,有什麼大不了? Read More »

Lady Gaga新曲Telephone MV Product Placement逐個捉

由於歌精舞勁,加上玩形象玩得出神入化,Lady Gaga已成為近期的潮流Icon,各大名牌當然亦樂於「攝位」支持。 說的不是她新拍的廣告,而是一支疑似廣告雜誌的Music Video. Lady Gaga新曲Telephone的Music Video,全長9分32秒的Music Video,當中出現過的品牌Product Placement,最少有10個。 這齣仿如後現代版女子監獄風雲+Kill Bill混合體的迷你電影,由曾經製作多支Music Video(包括最有名的Madonna 的Ray of light)的Jonas Akerlund執導,更有Beyonce及Tyrese Gibson等重量級歌手特別客串,星光熠熠,順序出場的還包括有Heartbeats earphones、Virgin Mobile、Diet Coke、 HP Envy ‘Beats Limited Editon’ laptop、Plenty Of Fish dating site、Chevrolet、Polaroid、Wonderbread、Miracle Whip等等品牌及產品。 似乎外國的廣告客戶都較有膽識兼大方吧,因為此Music Video內,主角是監躉,內容又涉及裸露、同性戀、謀殺到最後的集體大屠殺,嘩,真係該煨過該煨,大吉利事過大吉利事。 但世事就是如此,你這麼怕負面嗎?但正所謂負負得正,這支Music Video內出現的品牌,卻忽然都「潮」起來了。 忽發奇想,如果當年Michael Jackson長達六分多鐘的Thriller也有Product Placement,又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