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蝙蝠鳥
在朋友的Twitter上看到來自加拿大網站 bite.ca的Angrybird特別版之AngryBatBirds,笑了大半天。 正義一方由憤怒鳥一族飾演,蝙蝠鳥帶頭,可憐的邪惡豬當然要淪為歹角,無個好「豬」,首領由Joker「豬」頂上,其他角色,你認得多少個?
在朋友的Twitter上看到來自加拿大網站 bite.ca的Angrybird特別版之AngryBatBirds,笑了大半天。 正義一方由憤怒鳥一族飾演,蝙蝠鳥帶頭,可憐的邪惡豬當然要淪為歹角,無個好「豬」,首領由Joker「豬」頂上,其他角色,你認得多少個?
邪惡的E.T.外星人,一下子將我們的童年美好回憶粉碎了! 更厲害的,是當年的Elliott(Henry Thomas)和Gertie(Drew Barrymore),如今也長大成人,再次粉墨登場,真的是大製作哦,瘋了。 嗨,難道你忘記了?當年E.T.電影中,這頭頭大身小的E.T.外星人,也是瘋狂愛吃Reese’s巧克力花生糖的哦,Elliott當時也是用這個做餌,引它出來呢。 這可能是較早期的置入式廣告Product Placement代表作了。
早兩天向大家介紹過由我們公司創作,為宣傳電影「關鍵第4號 」(I Am Number Four)而製作的網上短片,於一星期內便獲得了過15萬的點擊,曾經捱更抵夜製作的同事們,當然開心到不得了(大家都辛苦了)。 昨天又發現另一好消息,就是台灣東森電視台,居然也發現了這條短片,更順水推舟,幫我們解畫,說這短片與該電影關係的來龍去脈。 不知道,究竟是台灣傳媒對這類的廣告手法,比我們香港這一邊更為接受,還是隔離屋飯香(人家的飯總是較為香)? 但無論如何,獲得傳媒報導,總是一件好事,但我們更希望的是,這套電影能夠大賣特賣,然後客戶又會歸功於我們呢,哈哈(先做做夢吧,做夢對身體有益)。
【銅鑼灣藍光人】短片,引來台灣東森電視台報導! Read More »
去年聖誕節,如果你有去伊館聽HOCC Homecoming LIVE 2010,眼利的話,你可能已經發覺,何菇配帶了一對造型極之醒目,印有光明會標誌的耳機。 這其實是瑞士Logitech旗下品牌Ultimate Ears的高階Custom監聽耳機,UE向來以「音樂人為音樂人設計的耳機」作為品牌旗幟,今次為何菇度「耳」訂造了這對耳機,襯絕。 最近,我發現除了我,公司內原來還有不少何菇的粉絲,所以,今次替客戶Logitech製作的這個Ultimate Remix facebook遊戲,難怪同事們都做得份外起勁,因為這個網上混音遊戲,找來了UE代言人何韻詩擔任評判,算是有機會與偶像隔空合作了(這些年輕人真容易滿足,多好哦)。 先申報個人利益,我除了是何菇稀有的中年粉絲,Logitech其實也是我公司的客戶,所以這個遊戲,雖然我覺得我的贏面甚高,但我還是不能參加,所以,這次真的要拜託大家了。 http://apps.facebook.com/logitech-remix/
參加Ultimate Remix,贏HOCC至愛Remix大獎。 Read More »
多得YouTube這平台,再加上facebook的Share和Like的推波助瀾,拍攝網上短片,已成為近年不少廣告客戶的指定動作。 最近公司同事十分興奮,因為繼真人版【功夫滑仔】之 港版三輪哥後,我們再下一城,大鬧中環後,今次來到銅鑼灣,表面上是拍攝美女時計,但其實另有乾坤。 今次,我們企圖把近期一套大熱科技猛片「關鍵第4號 」(I Am Number Four)的主角,帶到香港鬧市,看看大家反應。 無論你是鬧好讚好,我們都照單全收。因為僅僅一星期,此片放在YouTube的幾個種籽,已經錄得超過15萬的瀏覽紀錄,假使每個click 你要靠在雅虎香港首頁登廣告,以平均不足1%點擊率的click算回來,你求其搵個中學生都識計這條數,假如我是客戶的話,我會半夜笑醒,仲要係嘈醒隔離果隻。 更重要的是,因為片中主角那雙發光的藍光手,有朋友討論這是否遊戲inFamous的宣傳片,更有不少聰明的網民,一看就認得出(踢爆)這是「關鍵第4號 」(I Am Number Four)的網上軟廣告,增加了網上討論,我們的目的,其實已經達到。 但話說回來,一如我經常強調,網上病毒短片不可能是傳統廣告的廉價替代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引發相關的網絡討論和分享,其他的營銷攻勢,還要配合傳統的廣告和公關,線上線下雙劍合璧,才是最佳拍擋。
不知為何,除了當年,很多很多年前的《數碼通》廣告外,印象中,梁朝偉每次拍廣告,他的造型,尤其是他的髮型(即使那個明明是賣洗頭水的廣告),都總是有點兀突的。 梁朝偉的演技有多好,大家已不用質疑吧,但拍廣告和拍電影始終是兩回事,你要在30秒(日韓電視廣告大多只有10至15秒)內講完一個故事,又要再加上朗誦起碼兩次產品名稱,最後補多兩句「賣飛弗」之類的贊美詞,就算你是大銀幕上的最佳男主角,當起廣告片主角的時候,卻隨時變了另一個人。 (同一道理,很多電影導演以為拍30秒的廣告片易過借火,反之,也有廣告導演以為個人爐火純青的拍攝技巧已可昇華作拍攝長片,可是,原來兩者的說故事技巧迥異,不足為外人道。) 日本可能是全球廣告市場中,最愛用名人代言的國家之一吧,每年更會頒授所謂的「全年藝人廣告代言排行榜」,2010年的廣告天王,便居然不是木村拓哉,而是日本哥爾夫球界的年輕帥哥石川遼,他全年合共接拍過17支電視廣告,憑的不是比木村更好的演技或更迷人的眼神,而是一副親切得可隨時「入屋」的四萬笑容。而重點是,不管是石川也好木村也好,即使人氣再盛,一般而言,他們的廣告演出,都不會過於喧賓奪主。 說回我們的影帝梁朝偉,最近,他也遠赴東洋,為以生產辦公室專業影印機馳名的日本企業Fuji Xerox (富士施樂),拍攝了一輯新廣告,據知,這電視廣告是為宣傳該品牌新推出的家用打印機而製作,主題是環保打印技術,將會在多個國家播放。 論造型,梁朝偉依然是廣告中一貫的靚仔斯文,但不知道是否外國的月亮特別圓,朝偉哥今回算是帥得自然,髮型亦不算兀突。廣告中,我們見梁朝偉在Nat King Cole的名曲L-O-V-E襯托下,手抱着一部打印機,瀟灑地於街中漫遊,沿路上,他施展出其一貫的迷人眼神,「電」完街口的三姑,再「電」在餐廳本來愁眉苦臉的小妹妹,大小通「電」。 忽然間,全世界都因為梁朝偉的「電」眼(不,是Fuji Xerox 的環保打印機才對,有沒有人留意?有沒有人留意?),而變得美好起來,四周都是綠油油。綠色打印,由梁朝偉發電。 (原文刊登於本人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想許個願的話,遠者你可以去羅馬許願池,近者你亦可以考慮林村許願樹。 如果都嫌遠,而你又是iPhone用家的話,最近就多了一個許願的新地標,地點就是尖沙咀的海港城。 最近我們公司替海港城製作了一個名為「甜蜜祝福許願池」iPhone遊戲,首先你當然要下載「海港城Guide」的iPhone App啦。 然後,你只要到港威商場2/F特設的互動電視屏幕前,啟動這個遊戲,以誠心許願,搖動手機並擲出你的幸運金幣,只要你能夠成功將金幣投入電視屏幕內的朱古力許願池,你就有機會中獎。 就連GIGI梁詠琪都讚好,為什麼? 因為,獎品極之豐富兼極易贏取,其中包括: Xbox 360 Kinect 套裝 「梁詠琪巡迴演唱會-香港G夜」門票 Mõvenpick雪糕劵 電影換票証 還有更多數之不盡的獎品 獎品固然重要,但玩得開心更重要。我就在facebook看到有朋友的開心留言:「互動電視屏幕太逼真啦, 剛才見到有兩母女真係以為是許願池, 拎個一元放入去, 但入極入唔到, 我話俾佢地知係要用IPHONE玩, 佢地即刻走夾唔抖。」 這個遊戲會玩到3月14日,快快來許個願吧。
說起廣告、公關、媒體及營銷業,相信無人沒聽過WPP這全球最龐大的集團,業界內好些響噹噹的名字如Ogilvy & Mather、JWT 、Young & Rubicam、GroupM、Burson-Marsteller、Landor、Wunderman等等,都早已被收歸旗下,我目前打工的數位廣告公司AGENDA,亦是其中之一。 自1986年開始任集團CEO的Martin Sorrell,每次見報我都會份外留意,並非因為我是集團內云云打工仔的其中一名關係,是因為我向來覺得Martin Sorrell每次發言都甚有見地。 再者,他的確是一名極之出色的生意人,除了對業界的一舉一動瞭若指掌,更重要的是,他對商業社會營運的大趨勢,更別具前瞻性的目光。 這個年代,懂做廣告而不懂做生意的,想有運行的話,機會極微。 剛剛在Bloomberg看到這個訪問,我才赫然發現,原來於WPP集團內,目前最龐大的數位廣告公司網絡,依次是Wunderman(10億美元)、Ogilvy One(8.5億美元),以及VML(1億美元),總營收佔了整個集團去年的28%。 以上皆為目前WPP集團內最龐大的跨地域客戶。 來年,Martin Sorrell繼續看重數位媒體的發展前景,無論是透過個人電腦或手機上接觸的網絡媒體及內容,以至是新興的社交媒體等等,都將會是重點之一。 而廣告客戶對廣告公司網絡能否提供跨地域性服務,需求亦相當殷切,數位媒體,已不再是單單的潮流而已。因此,他認為有必要將WPP旗下遍佈不同市場的多家數位媒體公司,加快速度進行整合,以配合跨國性企業的需求。 展望2011年,WPP將會把數位媒體佔企業營收目標訂於三分一或更高。而最有潛力的目標廣告市場,將會是BRICs金磚四國,當中,Martin Sorrell尤其看好印度和中國的移動媒體發展,更認為移動媒體目前雖然市場營收尚小,卻又潛力無限。此外,他亦認為mobile app將會是另一頭黑馬。 「佢係Martin Sorrell你唔係,佢講嘢你真係要聽」。各位行家,是時候作好準備了。
WPP CEO的2011數位媒體預告 Read More »
我認我認,你平日見我十年如一日地牛記笠記,對時裝知識近乎穿久保零。 但我知我知,H&M是近年的街霸潮牌,除了打破了平貨沒好東西這道理之外,更極之懂得搞cross-over那事兒,每一次都會拍中一個「大碼頭」,不是名人名設計師就是矜貴名品牌,那管你出動菲傭印傭先頭部隊再搭家爺仔乸排隊掃貨,當中最後又有多少位消費者能成功搶灘,總之每次出手幾乎都例不虛發,像葉問師傅般中中中,大排人龍後成功見報,省回不少廣告費。 只要名氣夠大,那管那是否人家的貨尾設計,香港消費者都可能會呼之若狂,然後自動排隊獻上銀兩,可是在歐洲呢,由於競爭較劇烈,H&M可能還要再加多兩錢肉緊,搞搞新意思作為招徠。 較早前,便在網上看到這個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H&M新落成的旗艦店,剛剛舉行了一場別開新面的戶外宣傳活動。 H&M今次不和大家玩排隊,卻在入夜後與大家在戶外玩魔術,在這H&M旗艦店大樓外,這座充滿歷史特色的六層高建築物門前,他們以立體的投影手法,將整個外牆幻化成如大衛高柏飛變法般的舞台,一刻將整座建築物變成一個禮物盒,來一條巨型絲帶將它打開,一眨眼間,又把每個窗戶粉飾為小女孩的玩具屋,比愛麗斯夢遊仙境更夢幻,精彩得令人目不暇給。 整個活動演歷時三分半鐘,與其說這是廣告,不如說她是集音樂、音響設計、美術與科技大成的表演藝術,就有點像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般的演出,不同的是,這次H&M的表演,純粹以立體投影進行。 你可能會問我,如此大陣象,大灑銀兩後只有三分半鐘演出,值得嗎?人家當然沒這麼笨,多得YouTube,這個年頭,但凡任何精彩短片都隨時不止有九條命,現場直播後,大家不單可以上YouTube隨時重溫外,觀眾更可以是無遠弗屆,任你排隊排完頂多見報一兩個星期,這個H&M魔法演出,相信大家起碼會在網上分享及討論一段日子 ,H&M今回有賺。 (原文刊登於本人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傳統電視廣告中常用手法之一有所謂的產品示範(Product Demonstration),就是無需多講,直接地將產品的優點展示出來。 當然又是那一句,但凡所有表現形式都不能說絕對好絕對壞。高手做的話,大家會看得拍爛手掌然後掏腰包入貨;低手做的話,可以又是另一條悶死人的硬銷爛片。 說打印效果好得幾可亂真,這個what to say十個牌子的打印機九個也做過,老丟了大牙,今次Samsung雖然炒冷飯,效果卻出奇地討好。 巧妙地大玩透視錯覺,直接了當把產品的優點說出來,製作費所花無幾,說故事技巧卻是一流,兼且極具說服力呢。 學海無涯,又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