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olumn

神奇後座小司機

我平日不太喜歡見到的情景,就是當父母帶着孩子出外,自己各忙各的時候,就索性給小孩子一部iPhone或iPad作玩伴,任他們埋頭埋腦地玩得天昏地暗,讓小朋友學習獨立自行打發時間之餘,又不會騷擾到父母繼續忙著飲茶、打電話、或者睇八卦雜誌。 我家裡沒有小孩,所以我覺得我沒資格批評,我更明白,如果你正在開車,坐在後面座椅的小朋友如果又吵吵鬧鬧的話,配合香港每六步塞一步的路面交通情況,真的是佛都有火。 但請勿煩躁,如果你正好是經常要開車接載小朋友的父母一族,今次我有貼心好介紹。 「神奇後座小司機 Backseat Driver」!!!!(請以多啦A夢的聲線朗讀出來) 這是一個iPhone app,由Toyota旗下的一個附屬新品牌ToyToyota研發,是針對為人父母的車主而設。 程式啟動後,小朋友就可以透過GPS,在iPhone上尾隨着卡通世界裡的爸爸車Papa Car(畢竟,日本還是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開著自己的小座駕進行模擬駕駛。 當小司機路經不同的地標,譬如在真實世界中的餐廳或建築物等等時,就可以拿到積分,積分儲得愈多,小司機就可以為其小座駕增添更多補品,換條車軚、加對定風翼,或者塗上迷彩戰衣顏色之類都可以。 最後,由於Twitter在日本大行其道,小司機的每一次模擬駕駛旅程,當然又可以在Twitter同步,與其他網友分享(但如果換了在香港的話,分享鍵就應該加入facebook及微博了)。 其活動模式,有點像我先前介紹過的Nike+ GPS,同樣是注入了活動、得分、路線展示、社群分享等的遊戲化Gamification元素。 一如大部份的日系設計吧,這個iPhone app的卡通介面亦弄得十分可愛,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會愛不釋手。 很難想像一般的大品牌汽車公司,會推出如此貼心又人性化的增值產品,更重要的是,小朋友,即使你的父母並非Toyota車主,只要他們有一台iPhone,你就可以下載這個app,成為後座小司機,與爸爸或者媽媽,一起開着各自的汽車,坐定定、乖乖地上路去。 到App Store搜尋Backseat Driver,或直接按這裡就可下載。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Like尚往來社交術

同事阿女滿月,我Like。 朋友J話粒暗瘡好番,我又Like。 上司M的西貢BBQ相,我必Like。 小學同學L分享的貓仔食飯相,我當然要Like。 BB有便便?你沒事嗎?這一個當然人人要Like,我更直情要召集全港九所有朋友,一齊Like。 如是者,保守估計,我每天最少會在facebook及Instagram上,平均早午晚各Like七次,三七廿一乘個三十一,每一個月,我最少會Like六百五十一次。 如果做童子軍只需要日行一善,屈指一算,我一個月已幾乎行了一名童子軍兩年所行的善。 Like都算行善?這個當然,試想像一下,你寫兩個字也好、畫兩隻龜也好、你把剛拍好的照片上載也好、分享一條YouTube片也好,凡此種種動作,朋友,不要這麼虛偽了,你不是為了但求人家一Like又是為了什麼? 你的「作品」不被Like一下,又怎知人家看過你欣賞你甚至是認同你?人生存在這個社會,被人接受被人肯定是多重要的哦,簡簡單單的一個Like,便有機會令人家的人生頓然充滿希望覺得世間有愛,你說,這不是行善又是什麼? 「我只Like朋友的東西,但我一定不會Like任何廣告。」 朋友朋友,你這個想法亦大有問題,你可知道做這些廣告背後的同志們(譬如小弟及同文讚臣),其實生活是多麼地含辛如苦的嗎? 他們和你一樣,都是勞動階層,也要為口奔馳,每天更要備受無情的客戶逼迫,追問為何他們的粉絲頁為何麼這麼少Like, 這些廣告從業員中,有些更是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試問,你忍心不高抬貴手,幫他們Like一下嗎? 更何況,按一下Like掣,一定比起你用八達通嘟一嘟所消耗的卡路里更低哦。 香港經常被詬病營商氣氛欠佳,就是因為和大家連Like一下也這麼吝嗇有關了,人家台灣和內地那一邊,氣氛就顯得很不一樣呢。 你看看何韻詩的Facebook粉絲頁吧,踴躍地Like的,大部份都是台灣的朋友,就算我Like完後給阿菇寫了「給力」兩個字,他們也會Like上Like呢。 何韻詩在微博上的百萬粉絲團更不用多說了,轉發及回應也是超「給力」的哦,香港朋友,你們是太忙還是Like得太矜持? 正所謂Like多人不怪,Like是一種友善的表達方式,一種對朋友及社區表達關懷的態度,更是一種可發放正能量的低碳活動。 只要你願意先多多付出Like,回報也會隨之而來。朋友會因為你的Like,主動過來回Like。如是者,人人Like尚往來,Like Like相報,世界才會更美好。 所以,奉勸大家,不要Like得太遲,要Like的話,就趁現在,活在Like下。 連標題在內,加上最後這段這兩個在內,這篇文合共有三十七個Like,好事成雙三八好意頭,麻煩大家看完這一篇,再多給我一個Like。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可能略有修改)

微直播北京盛會

現場直播向來是電視及收音機廣播的領域,但近年由於社交媒體盛行,一部手機或一台筆記本電腦,透過社交網絡平台如微博或推特(Twitter)等,便可以進行文字、照片甚至是影像的現場「微直播」。踏入這個一人一媒體的年代,不論是個人或企業,於社交網絡建立起的社群,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媒體,所謂廣播的定義,不斷被重新改寫。 一人一媒體的微博時代 相信和很多喜歡玩社交網絡的朋友一樣,筆者也曾經在多個不同場合的研討會或公關活動中,透過微博或推特進行微直播,但畢竟每一次,筆者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參與,所謂的「直播」,其實都只是蜻蜓點水,頂多讓沒有在場的朋友羨慕一下或調侃幾句而已,未足掛齒。 兩星期前,筆者所屬的廣告公司,有幸被著名水晶品牌施華洛世奇委託,前赴北京電視台大劇院,為其一年一度的大型產品時裝秀,統籌現場的微博直播,同時,我們也協力將這場盛會透過互聯網進行視頻直播。一般的網絡視頻直播技術會按頻譜收費,即愈多人觀看,成本就會愈高,所以我們為客戶選擇了一個以P2P分享技術的合作單位,進行視頻直播。 策劃這次微直播,事前準備的工夫其實不少。首先,我們要將當晚活動主題清晰理解,並將每個演出環節、每位超級名模的出場序 、其穿戴的水晶飾物有何特色、演出嘉賓節目內容等等,預先編寫好一個如劇本般的大綱。 現場直播的當晚,我們亦要兵分多路,除了要協調在場內奔波的攝影師,即時將他所拍好的照片送回控制台,揀相、然後盡速發放圖文並茂的微博外,同時,我們也要不停監察微博上有關是次活動的對話,尤其是那些來自名人或媒體朋友所發的微博,我們更要第一時間進行轉發或回應,好讓氣氛持續升溫。另一邊廂,筆者亦以個人博客身份,在記者席上一邊拍照,一邊按當時的現場氣氛,找個適合話題去發微博,引發更多討論,節奏極之緊湊。 同時間,我們也要不斷提醒未能與會的「觀眾」,立即登入我們的網絡直播網頁觀看視頻。在網絡直播的網頁上,最新一季相關產品的介紹也會同步出現,讓對產品有興趣的消費者,可以即時登入品牌網站,了解更多。 微直播講求即場互動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一個時尚品牌,會為一個不足一個小時的時裝秀進行微直播呢?反正記者傳媒都來了,事後透過傳統傳媒發放報道不是也可以嗎? 與傳統的現場直播不一樣,除了即時性外,受眾在接收直播的內容時,未有受到地點的限制,只要透過一部手機或一部筆記本電腦,在辦公室裏、在公通交通工具上或坐在咖啡店內,就可以欣賞現場直播。此外,更重要的是,受眾可以與在現場的參與者進行互動,而並非單向地接收內容。 在新浪微博,施華洛世奇本身已設有官方賬戶,這些都是品牌的忠實粉絲,即使未能親赴現場,他們卻有機會同步欣賞當日盛況,並與品牌進行互動,讓其與品牌的距離拉近,深化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活動當日,粉絲與品牌對話的頻繁,亦間接吸引了好些新粉絲,加入了該品牌的官方賬戶。 事實上,當晚除了擔綱演出的超級名模及表演嘉賓,這個北京盛會與會嘉賓其實也星光熠熠,而他們當中,亦有不少是坐擁數以萬計或以上粉絲的微博控,在這微博世代的一人一媒體世界,他們在現場,有不少亦按捺不住,住拿起手機、拍一張照片、即興寫一兩句感想、發一條微博。 他們的微廣播,與施華洛世奇品牌的官方微博,以及其他參與的粉絲進行互動,由於這些微廣播的發聲源頭不止一個,互動性便更明顯。 互動對話、增加粉絲以及擴大社群,對於品牌而言,相信這些都是今次進行微直播的最大收獲。 更重要的是,這次微直播中的所有精彩內容及互動對話,消費者都能很方便地在微博上重溫,這亦有助品牌於社交網絡上,累積更多品牌資產,而並非一次性的大眾媒體直播。 微直播,效果一點也不微。 (原文刊登於2011年5月24日香港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LIKE一LIKE,世界更美妙。

看見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的圖片、影片、文章或甚至有趣的動態消息,你平日有間中LIKE一下嗎?你的LIKE又有多頻密? 可知道,你輕輕在滑鼠或手機上碰一下那一個LIKE掣,可牽引起的效果,卻可以是非同少可? 此舉除了可以令被LIKE者心情更歡愉、更可以促進你與親朋戚友間的感情友誼,繼而令你的身心更健康。簡簡單單一個LIKE掣,會令你的人生充滿正能量,做個開心快活人。 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偏低,何解? 除了我們平日在facebook上分享的東西,可能佔多都充滿負能量,可LIKE性甚低外,大家一般亦對LIKE人家的東西頗為吝嗇,好像生怕隨便LIKE了,便會顯得自己低要求無品味。 如果facebook出一個DISLIKE掣,可能會較受歡迎,是的,我真的相信哦,何解? 因為較早前有個病毒app,就是用一個DISLIKE掣去引人入圈套,據我觀察,中招的朋友,大部份就是平時很少見他/她LIKE人家東西的。 你問我憑什麼去說以上這番話?你只是一個廣告佬,你是心理學專家嗎?我要DISLIKE你。 事實上,以上我這番話,我已經和人家說過很多次,但間中,總有朋友會以鄙視的口吻問我:「看來你的工作都頗清閒呢,整天都見到你在facebook上LIKE乜LIKE物」,更有人問:「你那個這個LIKE,收了人家多少錢?」 不打緊,最近,我終於找到了知音,近年以宣揚快樂訊息為品牌主題的可口可樂,居然在facebook上推出了一個Like ‘O Meter咪標,幫你統計一下你每天LIKE和被LIKE了多少遍,順便計算一下你的快樂指數。 但更意想不到的,是埃及的可口可樂,居然弄了一支極之有趣的網上短片,把類似我篇首所講述的一番理論,找來了大批學者及名人(當然你和我都未必認識),其中包括名心理學家兼腦科專家Ibrahim Elfiky等,以半認真半輕鬆的手法,告訴我們每日一LIKE的好處。 我當然不諳阿拉伯語,但即使有語言隔膜,這個廣告我也LIKE得要死,可口可樂這品牌的出現也十分含蓄,真心LIKE了好幾次。 朋友,馬上就去找些東西來LIKE一下吧。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Jay-Z自傳逐頁貼通街

這雖然已經是去年年底時的作品,但我覺得仍然值得一談。 有關於Jay-Z,當然不用我多說了,他是當今美國R&B/Hip-Hop樂壇最紅的製作人,Beyoncé的夫婿,他那首與Alicia Keys合唱/RAP的Empire State of Mind,大家即使不懂Rap,聽到副歌部份,又真的很難不跟着唱”In New York…..”那一句吧(好了好了,不用唱給你旁邊的那位朋友聽,地鐵車廂內嚴禁高歌)。 是這樣的,Jay-Z於去年11月推出了一本名為Decoded自傳,作為樂壇教父,當然一定要有氣勢,但更要有創意,於是,Jay-Z與某個合作單位,展開了一連串非比尋常的宣傳活動。 那個合作單位叫bing,是Microsoft旗下的搜尋引擎,對慣性收視習以為常的香港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但在美國,bing的用戶增長速度,不俗。 趁新書出版的同時,Jay-Z作了一個頗大膽的嘗試,就是把他整本書內的每一頁,當作大型海報般張貼於英美兩地的不同角落,任由大家先睹為快。但更有趣的是,這不同頁數版面出現的所在地,絕非一般地方,而是與文中所講述的內容相關之地。 其中的地點,包括了某條小巷街角的外牆、某個籃球架上的籃板、某個酒點泳池的池底,某系列Gucci外套的衣履、某一支放在櫥窗內的結他之外殼、某一台停泊於某條街道上的房車車身,或甚至是,某家快餐店內的食物盤及漢堡包包裝餐紙等等。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這個不是創舉是什麼? 感覺上,這有點像「蘇菲的世界」小說內的某一幕,話說蘇菲的爸爸在四周好些出人意表的地方,留下一些文字線索,讓蘇菲一一解碼和追尋。但Jay-Z更毒,他索性將他新書的整頁內文,一一印在這些匪夷所思的地方上,明明是公開展示了,兼且任人閱讀,但讀者打算要打書釘讀畢整本書的話,卻肯定是一項Mission Impossible。 好的,這個時候bing立即出動,透過一連30天在各大社交網站發放的提示,你就可以用bing的地圖搜尋,把你虛擬地帶到這些書頁出現的所在地,眼睛旅行,點擊幾下滑鼠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Jay-Z這本自傳賣得好不好,但作為個人宣傳,成果真的非比尋常。活動過後,Jay-Z的facebook個人粉絲頁,增加了超過一百萬人,執筆之時,粉絲總數超過九百萬,比全香港人口還要多。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網絡世界,在乎你創塑。

我得承認,我這份人比較眼淺,明明看的是廣告,明明看的是人家在做產品示範,看在我眼裡,因為內容真摰感人,兩支短片,每支一分三十秒,看罷,眼裡居然有點淚光。 說的是Google Chrome 最新的系列宣傳片,主題是The web is what you make of it。即是說,網絡是一個充滿著無限可能性的世界,你想這個世界怎麼樣,是好是壞,工具就在你面前(當然大部份都由Google提供),你不需要是一個名人,你也不需要是一個電腦天才,一切只在乎你想如何去塑造。 第一支短片中,我聽到一個「給女兒的情書」的父親故事,由女兒出生開始,Daniel開始設立了一個專為她女兒Sophie而設的gmail電郵帳戶,每一天,他都把初為人父的心情點滴,以文字、圖片和短片紀錄下來,然後將這些他想說給女兒的話,寄到這個電郵,好讓有天當她成長後,能夠細閱這些郵件,父親對女兒的愛,溢於言表。此片沒有什麼華麗拍攝,更有點像家庭作業,但音樂文案都配合得天衣無縫,感人窩心,因為真實。 另一支短片,講述了It gets better活動的發起人Dan Savage,訴說他如何透過互聯網,發起了一場關注同性戀年輕人於校園被欺凌的社會運動,這不僅是一項良心呼籲,It gets better project 網站和YouTube頻道,更聚集了無數來自不同階層,由草根到超級名人,都紛紛向這些年輕人致送關懷訊息,以免感到孤獨無助的他/她們,進一步被社會邊緣化。 其實這系列故事還有兩支名人短片,第一位出場的是Lady Gaga,講及她如何透過互聯網,召集所有粉絲,一起參與她的新MV演出,片中她稱大家為Little Monsters,而她自己就是Mother Monster。相對上面兩支感人短片,這一支來得較為商業化,但效果尚算不俗了,Gaga粉絲看後亦肯定會毛管戙。 另一位互聯網用戶,是一位在YouTube上名為kidrauhl的音樂小天才,他的網上音樂表演由當初只有小貓三四隻欣賞,到後來瘋狂熱爆,繼而被名音樂監製Usher賞識,之後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他是誰?我還用說嗎? The web is what you make of it 不是什麼石破天驚的概念,印象中,兩年多前也看過Yahoo! “It’s You”的全球形象廣告,其實有點類似,但相對起來,因為以故事取勝,Google Chrome 這系列的廣告便顯得更為言之有物,更並非空洞地粉飾品牌形象,雖則平實,更見高章。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Nike+跑步運動社交化

有時我已搞不清楚,我究竟是為聽歌而跑步,還是為跑步而聽歌。 大概是四年前,我開始迷上Nike+這玩意,因為自己是用家,我除了對這產品情有獨鍾,我更欣賞此產品背後的營銷策略,所以,在我於HKU Space教授的一個品牌管理碩士課程中,過去幾年,我一直都以這案例,與同學討論Branded Utility這題目。 什麼是Branded Utility呢?就是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一些產品以外的功能性服務,這可能是與產品售後應用的有關服務、配套或副產品,藉以提高你的整個用戶體驗,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並非一次過的產品交易。 Nike+就是一個很成功的Branded Utility案例。你買了一對跑鞋回家,開始練習跑步,你只要有一部iPod Nano,再加上一塊藏於鞋墊下的小小電子配件,你就可以一邊聽歌,一邊在沿途有聲音告訴你目前已跑了多少公里、燃燒了多少卡路里,以及平均速度如何等等有用資訊,回到家後,你可以將每次的跑步紀錄,上載到你的Nike+帳戶,進行圖表數據的分析和記錄。 可能因為我是一個Graph Geek,看見自己的努力成果變成圖表,我的腎上腺素激增。 最初Nike+只與iPod Nano溝通,但後來也發展到iPod Touch和iPhone之上。最新的Nike+真身,已簡化成為一個Nike+ GPS App,以GPS來記錄你的跑步數據,即是說,那管你穿的是不是Nike跑鞋,你也可以享用到Nike+全套跑步服務的Utility。 當然,到了這個什麼事情也要上facebook分享的年代,Nike+又可以讓你將你的紀錄公告天下,甚至是分享你的跑步路徑,或找朋友來為你打氣等等。一時間,跑步不再是一項獨行活動。 近年,製作iPhone或Android App,已成為不少廣告客戶的熱門宣傳手法之一,只不過,他們大部份都愛以硬銷的手法,把廣告硬植入這些App內,但Nike+的最大優點,就是以提高大家的跑步樂趣至上,先和你做個朋友,生意日後再談。是的,在這個App內,真的沒有任何產品推銷訊息,廣告更不在話下。 為了慶祝Nike+踏入第五個年頭,Nike+ GPS這本來賣$1.99美元的iPhone App,目前免費下載,我不知道這推廣會限定多久,但我覺得,這可能是比花錢賣廣告更有效的營銷手法,身邊不少非Nike跑鞋的用家,都對此App讚不絕口,間接地,Nike+將跑步文化,含蓄地騎劫了,這才是高招。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快樂球場水上飄

我那個年代的小朋友,那管你是住屋村還是住半山,都幾乎一定踢過所謂的西瓜波(塑膠足球),那時一般都沒有正式的場地,總之一塊空地就是球場,兩個書包,一左一右就成為了龍門了。就算再簡陋也好,那裡有一班朋友做波友,那裡就是快樂球場。 快樂雖然未至於完全免費,但還只是不過一個幾毫。那個時候,大家總有着無窮的幻想力,腳上的白飯魚,感覺也可以像adidas波鞋。是的,幻想力,就是這個時候的快樂之源。 長大後,在物質愈來愈豐裕的生活中,卻赫然發現,這種幻想力反而已成為了奢侈,我們都變得愈來愈現實,客觀條件一不如意,在尋求解決方法之前,我們都會先預設了很多「如果可以有這麼樣我才可以成就那麼樣」,而不是去想一想「面前就是這麼樣,我還可以做到什麼?」客觀條件改變不了,第一件可以做亦其實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改變自己的看法。 較早前看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話說在廿多年前,在泰國的班宜島(Koh Panyee),這個寸土難求的水鄉內,有一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因為迷上足球,卻苦無場地,於是便一手一腳,找來了一些舊木版,架起了一個浮台來就都是足球場,雖然間中會被粗糙的木版刺到,盤球盤出界外便會跌到水裡,濕滑的浮台其實又搖晃不定,但他們卻玩得不亦樂乎。 心雄起來,開始要有大志,於是有人提議報名參賽,本來取笑他們的街坊叔伯婆嬸,原來老早被他們的熱誠打動,一一前來為他們打氣,更替他們準備好球衣球鞋,夾道歡送。 第一次參加正規比賽,本來戰戰兢兢,但卻漸漸發覺,當初惡劣的練習條件,反而造就了他們一身的好球技,輕功水上飄或甚至是赤腳香焦射球,都一一大派用場,就連龍門一下子間也覺得變大了易射了,於是他們連場報捷,最後打入了決賽。 賽果怎麼樣?就由大家自行發掘吧。這個故事,其實是真有其人,班宜島(Koh Panyee)足球隊,就是由這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於1986年組成,如今已是泰國南部最薄有名氣的冠軍足球隊之一。 而這支最近在網上廣傳,長達5分鐘的短片,則為泰國軍人銀行的企業形象廣告,主題是”Make THE Difference”,就是要鼓勵大家,即使是一個小小的信念,也可以成就大大的正面改變。 你的快樂球場在那裡? 那裡有好隊友,就在那裡。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電子世界Snob霸戰

Snob者,自視甚高之士,認為非我族類者,皆為下等之流。 避無可避,其實我們整個社會都充斥著Snob,但大家都總會抱着「寧給人知,莫給人見」這態度,所以你不會見到三間人與關刀人之間鬥誰的跑鞋跑得較快,又或者是大家樂友與大快活友鬥嘴何家的焗豬扒飯才是真正一哥。 可是,來到電子世界,Snob霸間的牙交戰卻特別多也特別明刀明槍,他們不僅像狂熱教徒,有些更像身份超然的貴族,各駐紮於自己的領域。正所謂一山不能藏二Snob,通常在每個領域中,鬥生鬥死的Snob霸主要只有兩個,兩者等同天煞孤星,相互排斥,而且經常隔空進行數落對方。 是呀是呀,我就是正在說你,e-鬆的讀者中,肯定就有不少會自認為比P師M的讀者更具潮流觸角,讀到的產品報導更是最少快對方一個星期,所以,你是電子消費雜誌Snob。 哎瘋只是一股愚弄無知婦孺的暗黑邪教勢力,只憑花拳繡腿掩人耳目,講平台開放個人設定,有我綠色機械人在,誰與爭Phone?呵呵呵,這也難怪,你們這班人就是偏偏要反潮流,看你牛龜馬大還在玩綠色機械人,說穿了,還不是你們這班四眼電子宅男的自尊心作崇?你們大家都說得太對了,你們都是手機Snob。 “Once you go Mac. You never go back.” 用過Mac機你就自以為上過天堂,很難回到凡間?Mac幾乎改變了你的事業與人生,令你的創意更強更爆燈?嗨朋友,你知道如果不用PC的話,在Office有多不方便嗎?難度你不知道PC才是電腦的共通語言嗎?你知道什麼叫顧全大局嗎?你兩家人不用爭論了,你們都是電腦Snob。 紅藍黃綠當然是宇宙最強「包耍」,而且更是不做壞事的谷歌出品,當然肯定是最快最好;哎唷,看看誰人這麼忘本?想當年你們不是個個也對火狐前呼後擁的麼?沒有火狐單挑哎E,今天怎有你的份兒?好了好了,我知我知,你們兩家人唯一合拍的時候,就是一起取笑哎E,無錯,你們就是「包耍」Snob。 除了上述的乜Snob物Snob外,其實還有foursqure vs.街旁的Check-in Snob、Twitter vs.微博的微網誌Snob、gmail vs. hotmail的電郵Snob,iPad vs. Galaxy Tab的Tablet Snob等等,如此類推,總有一Snob在左近。 但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若要人不Snob,除非己莫Snob,所以奉勸各位,無論你是支持那一方也好,自己喜歡就可以,任你批評人家批評得再有道理,Snob霸們,你比胡蠅更討厭。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本略經修改)

為「好奇貓」而設的iPad遊戲

話說小時候剛學到「好奇心殺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這諺語,少不更事的我一直不明所以,心裡暗問為何不是「好奇心殺死狗」又或者是「好奇心殺死鳥」? 後來與好幾頭家貓相處過,終於明白箇中奧妙,世上的確有無數好奇諸事的八公八婆,但說到膽敢以身試法為好奇不怕掉命的亡命之途,就真的可能只有「好奇貓」,正如名貓評人文地貓話齋:「貓咪祖先查實來自另一個星球」。 我不肯定貓咪是否真的是被派來地球監視我們的外太空生物,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地星人卻喜歡以觀察貓咪行為作樂。 好奇心未必會殺死貓,但好奇心卻足以玩死貓,看見平日高傲的小貓被愚弄,娛樂性實在又是最豐富(寫到這裡,我有點擔心會被愛護動物協會投訴)。 話說iPad於去年面世,湧現了大量軟件開發商,製作針對成年人的多款觸控遊戲之餘,當然也愛屋及烏,紛紛推出多款由3歲到80歲也會一玩上癮的手感觸控遊戲,實行一家大細也要中蘋果毒。 最近,iPad軟件開發商更連小動物也不放過,基於平版電腦的手感觸控特性,剛好與下下愛動手不動口的「好奇貓」不謀而合,於是便有好些專為貓咪製作的iPad遊戲出現。 聰明的廣告商,專生產貓糧的品牌Friskies,立即看準機會,趁iPad2剛推出,Android亦有太批平版電腦排隊登場,於是便一口氣推出了三款專為小貓設計的「爪」感觸控遊戲,包括了一)貓咪開心魚塘;二)貓咪滋味尋寶圖;三)貓咪雜錦滋味派對。 這批遊戲還煞有介事地,說明都是經過專家研究真貓臨床實驗,保證能夠令你的貓咪玩得樂透半天,累得不會再打擾你。 品牌透過iPhone或iPad等一類的平台,製作遊戲或實用軟件來增加品牌的認知與好感度,相信在今年會繼續成為大熱。 但Friskies這個專為貓咪而設的遊戲,我雖然未有機會找一頭真貓來作試game後評測,單是綽頭,我覺得Friskies今回已經贏了漂亮一仗,至於這三款遊戲是否實用好玩?真的是貓才知道。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