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當換樽

生平最憎見到果啲明明走到飲水機面前,但一見到水機無水就掉頭走人的男人老狗。 係呀係呀,話緊你呀,唔駛四圍望喇,你知唔知你牛龜馬大,但係又幾鬼樣衰先? 看,另外這一位宅心仁厚之男,呵,你也可稱之為宅男,雖然外表弱不禁風,卻有情有義,見各位女同事飽受無水飲的口乾煎熬,便靜悄悄地施展神功,為大家的工作間,重新注入甘露。 正所謂公司無水匹夫有責,男兒,當然要肩負起換樽之任務,各位男士,大家都應該奉換水男為榜樣哦。 換水男,加油哦,保護地球的責任,靠晒你。 各位男士,你願意成為下一個換水男嗎?

男兒當換樽 Read More »

Mr. Children 數願歌(かぞえうた)

「即使失去了一切,被絕望和痛苦籠罩著,還是可以一個個地數著那些探尋的希望。」 「數願歌」( かぞえうた)是Mr. Children為東日本大地震籌款賑災的作品,歌曲於地震發生三天後的3月14日開始創作,你可以透過日本的iTunes帳戶購買此曲,所得收益將全數捐獻為有關的賑災活動資金。 「數願歌」一開首來的,就是一個副歌(Chorus),旋律很平凡,平凡得有點讓你以為是主歌(Verse),但再聽再聽,再唱再唱,將願望再數再數,卻一一令人感動不已。 要寫一首鼓勵人心的賑災歌,又要不太煽情的話,難度其實很高呢,但Mr. Children卻做到了。 日本加油。

Mr. Children 數願歌(かぞえうた) Read More »

一塊玻璃的故事

說起企業影片(Corporate video),自覺創意無限的創作人,可能會先給你打兩個呵欠,因為這類影片九成硬銷企業形象,其執行手法,亦不外乎父慈子孝世界變得很美等這類例牌動作。 最近在YouTube看到了這支來自康寧(Corning),名為”A Day Made of Glass”的企業影片,長達5分30秒,執行手法可能比港式樓盤廣告更科幻,題材亦同樣離不開企業為人類帶來美好優質生活這例湯例水的企業遠景。 但有趣的是,我居然有耐性地一口氣地將它看罷,中間絕無快鏡飛帶。我一邊看一邊在讚嘆之餘,看看在YouTube上的數字,更赫然發現,此片放了上網才個多月,瀏覽人次已過千萬。 說起康寧,印象中少不免是廚房中那套隨時用足十年,跌過落地無數次卻依然無穿無爛的碗碗碟碟,試問大家怎會聯想到,現時我們幾乎人人一部,在街上頭耷耷手指篤篤的那部iPhone4或iPad,又或者是其他大品牌如Samsung、LG、Dell、Motorola或Acer等等的智能手機,機面上的那塊強化玻璃,原來就是康寧出品? 目前,康寧為起碼超過20個品牌280款電子產品,提供片中展示的這名為Gorilla Glass之玻璃物料,除了最廣泛應用的智能手機外,還包括LCD/LED電視、廚房電器用品及其他戶外玻璃展示屏幕。 事實上,這款不易磨損兼堅硬無比的玻璃化工物料,康寧早於60年代已經發明,直至數年前,才卻給喬布斯(Steve Jobs)在一個無意中的場合發現,驚為天人後馬上火速鑽研,最後此物料終成為了不少蘋果產品的重要材料之一,至於蘋果公司,目前亦當然成為Gorilla Glass的最大買家。 說到這裡,相信你已不用我多說,這講述康寧玻璃物料可如何應用於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企業影片,為何會如此引人入勝,為何會引來過千萬的瀏覽人次,正因為,原來有些時候,一些毫不嘩眾取寵,以平實手法告訴你一家企業的成功故事之短片,由於原來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有所共鳴,迴響固然亦更大。 康寧這家企業,真的有點像一架隱形戰機,低調內斂卻實力強橫。難怪就連向來以報導最新科技情報著稱的WIRED雜誌,也大讚此片,稱之為Design Fiction,真的是科幻得來有道理,天馬行空之餘,卻是一切皆有可能。 (原文刊登於本人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一塊玻璃的故事 Read More »

Jason Freeny的玩具庖丁解牛學

Jason Freeny是一位美國設計師,大學修讀工業設計,畢業後曾放浪周遊,期間自稱壁畫家和舞台設計,後來去了MTV電視台當Freelance道具設計和插畫師,及後又因為兒子的出生,為求生活較穩定,於是去了一家玩具公司做設計。 雖然這份工他也做得不長,但期間他卻發掘到自己的新興趣,就是創作了大量用電腦繪圖的偽科學玩具解剖圖,後來,覺得單單靠畫不過癮,索性開始動手將玩具解剖,然後自製內裡乾坤。 目前,在日間,Jason在紐約曼克頓當一名介面設計,繼續為口奔馳,到了晚上,當兩個小孩都入睡了,Jason便會開始進行他的玩具解剖創作。 我見過有些中文網站說Jason除了是一名藝術家、插畫師,更是一名整形師,我相信這純粹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只因為Jason在他的履歷表上自稱為Artist/Illustrator/Plastic Surgeon,實質上,見過Jason如何替塑膠玩具動手術,你會明白,Plastic Surgeon其實是調侃的自稱而已,看來又是Google Translate惹的禍。 Jason示範如何解剖米奇老鼠,然後以立體雕塑其偽科學假想內臟的過程,拍案叫絕。 元老級玩具角色,孖寶兄弟的人體解剖,骨格果然精奇,看看他的手臂,多粗壯。 卡通動畫Finding Nemo內的可愛小丑魚,連魚骨也在笑。 解剖Toy Story的三眼仔外星人,不知道它原來也有牙齒的。 My Little Pony也照宰可也?哎喲,我老婆看見肯定會哭。 經典玩偶角色,當然不會少了Hello Kitty,但這頭小貓還是胎兒,所以沒骨,但卻已長出頭上的蝴蝶結,原來愛美,真的是先天的。 Jason Freeny的精彩作品實在太多,請恕我不能盡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請到他的個人網站瀏覽一下,你更可順便購買他書籍、賀卡和玩具等等產品,幫補一下這位業餘藝術家。 你更可以到他的Facebook粉絲頁,看看他最新的作品製作情況,順便和他打打氣。 從事這尚未能成為生計的副業,Jason Freeny除了要很多的堅持,相信更要大家多多的支持。

Jason Freeny的玩具庖丁解牛學 Read More »

「你,是可以被取代的」老占如是說

因為當時在雅虎香港打工,工作關係,開始在Yahoo!BLOG建立了自己的網誌。 做廣告的人,十居其九都一定八八卦卦,平時看很多東西做很多research,大部份行家都喜歡收收埋埋,見到人家的好橋的話,還是留給自己作「參考」之用。 但我反而覺得,如果連普羅市民以至廣告客戶都見更得多聽更得多,接受能力就會整體地提高,你說我戇居也好naive也好,我這個人就是這樣。 因為寫那個網誌,我當時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他們對資訊的分享,看法也和我很相似,其中有位專寫高科技新媒體資訊的高人Jansen,現在成了我的同事,另外,有一位廣告界的行家老占,也成了我惺惺相惜的網友。 古人以文會友,到了這個年代,多得網誌的出現,我們又可以領略以文會友這體驗,覺得科技是冷冰冰的人,可能本人也是沒有熱血的,所以什麼也幫不了他/她,說到底,科技亦只是一件他們不懂得擅用的東西而已。 老占雖然和我一樣,最近受不了Yahoo!BLOG的垃圾留言轟炸,另起爐灶,但由於他的網誌太受歡迎,Yahoo!HK不想他走,於是索性找了他在這全港人氣最高的網站開專欄,你說他厲害不厲害? 第一篇稿「你是可以被取代的」是一貫老占的風格,字字到肉,以人家捱過苦受過氣的寶貴工作經驗,和你無私分享,各位打工仔老闆仔,不參考一下,那是你的損失。 大家不妨到這裡拜讀老占大作。

「你,是可以被取代的」老占如是說 Read More »

100% PURE New Zealand 現貨實景

做廣告,為求突出產品優點,很多時少不免會誇大其詞,又或者加一點鹽加一點醋。 所以,如果劉嘉玲告訴你她廣告上那張相沒有後期加工而你又會相信的話,那肯定是你自己太天真而已。 很多年前,看見新西蘭旅遊局的100% PURE New Zealand廣告系列,見每張美得令人目的口呆的湖光山色照片,當時我一口咬定,這肯定是Photoshop後期的加工再加工的。 直至到今年年初,多得新西蘭航空的機票贊助,我和太太展開了我們的新西蘭蜜月之旅,所到之處,親眼見盡的大自然美景,我才赫然發現,100% PURE New Zealand此言非虛,今回真正是「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了。 話說我和太太展開了新西蘭南島之旅後,每逢見到有停車位置的小路,都會八卦地去看過究竟,當中十居其九,都會發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想不到的優美景緻就會近在眼前。 我也幾乎忘記了這是什麼地方,大概就是從基督城(Christchurch)往Kaikoura的沿途吧,下車後,我倆隨浪聲去看過究竟,就見到面前這像明信片的綠油油山景,往下看,又見有一艘沖浪快艇隨激流飆過。 懶得背著單鏡機通山走了,只拿著我的DC,咔啪咔啪隨便拍了一輪照,然後便繼續上路。 見一小旅館,便順道在那裡嘆一杯咖啡吧,那裡位處山谷,一邊嘆一杯拿鐵,一邊眺望遠處,見薄霧籠罩的山丘,景緻又有另一種味道。 在個多小時內停留了的這兩個地點,不會出現在旅遊書,更不要指望跟團的領隊會帶你去。 可是呢,在有大概方向卻無絕對計劃路徑的旅途中,不斷地發現再發現,可能,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人生,也何嘗不是一個無止境的發現之旅。

100% PURE New Zealand 現貨實景 Read More »

偷聽男人心

我從來沒有興趣牽涉入港男或港女這話題的無休止爭辯,但最近看了這個特輯,認為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但希望各位女士在大罵批評之前,就當他們多愚蠢多幼稚,也不妨聽一聽他們的心底話,知己知彼。 男士們也不要覺得終於有機會發言而沾沾自喜,請大家學習一下切忌「一概而論」,下列意見,純屬參考。

偷聽男人心 Read More »

體感Gmail玩大了,有人要來玩認真。

4月1日愚人節早上,Google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說會推出一個名為Gmail Motion的新產品,還未聽過這故事的話,可以看看這一篇或以下短片。   4月1日愚人節下午,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的Institute For Creative Technologies (ICT)馬上作出回應,力証Google所言非虛,只要配上Microsoft Kinect 的體感感應鏡頭,就一切皆有可能。 以下這個,不是愚人節笑話,絕對不是說笑。  

體感Gmail玩大了,有人要來玩認真。 Read More »

「我大個要做寫信佬!」

小時候,我家在油塘灣徙置區,那個年代,隔離鄰舍都是內地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移民,我的父母也不例外。 已忘記了在那個街角或藥材舖前的小檔口,印象中有位老伯,專替我老媽和她那班潮州婆上海婆師奶朋友寫信回鄉下,你說一句,他便會重覆你那一句,有需要時,再免費略加少許形容修飾思路整理,你點頭,他落筆。 離鄉別井,家書抵萬金,可惜這要務,還是要找人代勞。原來,那個年代的新移民,不少也是目不識丁,當時做人家的文字槍手,可以混點飯吃。於是老媽千叮萬囑,叫我長大後一定要學懂寫字,識寫字,就有飯開。 後來,雖然當時我只還是小五小六,但好歹念的是培正中文小學,老媽開始覺得我要學有所成,除了幫她代筆寫家書外,經她的專業推介,後來的三姑六婆也陸續找上門來,於是,我極有理由相信,當時我已開始斷了那位寫信伯伯的米路。 長大後,我也順理成章,雖然大學念的是音樂,畢業後卻成了一名在廣告公司靠文字維生的打工仔,幫廣告客戶做文字槍手。 今時今日,我雖然不能稱得上有什麼成就,但最近在網上看見這名為「細個嘅過癮諗法,分分鐘係將來嘅大成就!」短片,卻讓我回想起上面這則童年往事。 短片中,我們先見到一名在沙灘堆沙,喊着「我大個想擔泥」的小男孩;然後,又見到有位在街角和垃圾婆爭廢紙的小女孩,大呼「我大個想執紙皮」宣言;最後,開着三輪小拖車的冬菇頭男孩,逐家逐戶去「尋桔」,然後嚷着說:「我大個想運桔」。 哎喲,大吉利是,小小年紀怎可毫無大志?創作人當然不是如此立壞心腸,原來背後各有潛台詞,「想擔泥」的那位小朋友叫貝日銘(蜚聲國際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執紙皮」的小女孩叫張茵茵(中國女首富兼廢紙回收大王,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運桔」的那位叫董浩仁(前董特首之父,一代船王兼物流業大亨董浩雲?)。這支短片,原來是一個遊戲活動的宣傳片,主辦單位是某大保險公司,如果你已為人父母,也可以炮製一條類似的短片,參加這個比賽。 「我大個要做寫信佬!」,小時候,我對老媽如是說。 (原文刊登於本人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我大個要做寫信佬!」 Read More »

Sony CEO一時口快,漏風iPhone 5將採用Sony鏡頭?

相信這絕非愚人節笑話,上星期五(4月1日),Sony CEO Howard Stringer於紐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出席科技論壇,被華爾街日報科技版記者採訪時,一個不留神,居然透露了重大商業秘密。 「由於日本地震和海嘯影響,Sony一家仙台的一家感測器工廠受損(Omni Vision),Sony本來為iPhone及iPad提供的感光元件,不得不被迫延遲。」 即使有出色的介面設計,但iPhone的硬件向來被Android用家訕笑,如果Sony真的願意與iPhone合作,傳聞於今年暑假前推出的iPhone 5,便大有可能會升呢至起碼8百萬像,用的兼且是質素甚佳的Sony鏡頭。 去年Sony Ericsson X10推出時,我曾經借機一試,發覺它8百萬像素的鏡頭,的確是青出於藍。如果Sony 和 Apple這兩家人的合作真的成事,受惠的,又會是我們消費者呢。 伸延閱讀: Jobs Looms Large as Stringer Talks Tech Sony CEO Accidentally Reveals Secret Details About iPhone 5 Will The iPhone 5 Have An 8 Megapixel Camera?

Sony CEO一時口快,漏風iPhone 5將採用Sony鏡頭?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