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olumn

向瓶裝水說再見

近年,幾乎每次與新相識的客戶開會,話匣子都由我放了在桌面的可循環使用水瓶(簡稱「隨身瓶」)開始。 「不用客氣,我自己帶了水。」 人家問我要喝點什麼,我通常就是這樣回答的。 為了個人健康也好,為了減少不必要浪費支持環保也好,城市人自備「隨身瓶」,早已成為一股默默地起革命的生活態度。 因此,無論在辦公室、健身室,或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攜帶一個「隨身瓶」,在不知不覺間,已演變成一種都會時尚。 由從前孤獨的我自備水瓶,到近來身邊已見愈來愈多朋友跟我一樣,加入了這個「隨身瓶」的行列。 原因無他,由昔日只可以在售賣專業戶外運動的專門店搜購,到現在於不少售賣生活百貨的時尚點,你也可以選購得到林林總總的「隨身瓶」,選擇多之餘,設計也愈來愈顯時尚。 到外國的網站或博客網看看, 不同品牌的「隨身瓶」的消費者評測,已成熱門話題。 說到「隨身瓶」,我暫時最喜歡的,還是首推SIGG這品牌。 很難想像,這個於1908年成立的百年品牌,能夠想像到今天會以如此形式修成正果。 SIGG 鋁鎂合金隨身瓶,輕便、防漏,更可以盛載電解質飲料、果汁,或甚至是其他碳酸飲料(可我還是建議多喝水),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尺碼上,SIGG 在圖案設計及相關配備上的選擇,也是多得令人眼花瞭亂。 不知不覺間,SIGG更已經成為設計師喜愛的塗鴉畫版。 在圖案設計選擇之多的程度,對於講求時尚的朋友來說,已愈來愈難找到能抵抗得到它誘惑的原因。 SIGG其實不用賣廣告,替她免費宣傳的,就是那些經常被狗仔隊偷拍到的荷里活明星名人,在週末逛街時,拿著這設計隨時比他們更搶眼球的「隨身瓶」,早已成為這些潮人的標誌。 如果你嫌鋁鎂合金的隨身瓶太笨重,不妨可以考慮一下Bobble這品牌,其設計者,是素有「塑膠詩人」之稱的Karim Rashid,在他的鬼斧神工下,就連本來最普通的環保隨身膠水瓶,都可以忽然變成潮物。 Bobble的設計極之簡約,渾圓曲線的透明水瓶,帶點佻皮,頂頂有一個有多種鮮艷顏色選擇的瓶咀,下面居然還有一支像過濾棒的小裝置。 其實,看見”Make Water Better”這一句的產品標語,你大概已猜到,Bobble不止是生產膠水瓶而已,這設計得有型有格的「隨身瓶」,更是內有乾坤。每個水瓶的瓶蓋,都會設有一個活性炭濾水器,能夠將自來水淨化,去除雜質兼水中的氯,變成合乎NS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42衛生水平的可飲用食水。 Bobble採用可100%循環再用的BPA Free塑膠製成,每個活性炭濾水器可用300次,大概可以用兩個月左右。 我試過覺得這炭過濾後的自來水,味道居然不錯,可是,如果你渴得要命,想喝得痛快的時候,你可能會對Bobble的過濾速度有點不耐煩。 但願今後大家都會少買瓶裝水,多用「隨身瓶」,自備「隨身瓶」更並非是一時潮流,而是一種持續的生活態度,地球會因此而感謝你。 (原文刊登於Esquire中文網–時尚先生網專欄,本人是上文作者)

向瓶裝水說再見 Read More »

林家Diva初長成

大概是十多年前吧,幾乎已忘記了是那些年,聽at17那兩位小妹妹的歌時,我是真心覺得,香港樂壇,其實沒人家說得那麼地青黃不接哦,有歌藝有音樂才華又夠青春無敵,大家還想要什麼? 只可惜,香港樂壇,總是要與娛樂圈掛勾,而偏偏,at17就是做不成紙上明星那一類材料,直至三年前,at17拆夥,娛樂版才終於找到點兒什麼不和的文章可做。 拆夥後,林二汶留守香港,盧凱彤出走到台灣,各自繼續用音樂告訴樂迷:「我們很好,不用擔心。」 一向嗓子得天獨「厚」的林二汶,單挑第一張專輯WANNA BE,夥拍一班合作多年的樂手,稱兄道弟不特止,更要直接以老公相稱,Eman & the HusBand,以樂隊姿態,繼續發聲。 由at17的「變變變」少女,林二汶搖身一變,成為了「逃離鋼筋森林」的大都會新女性,唱的不是卡啦OK的cantopop,而是當年林憶蓮都曾經走過的路線的2013年回歸版—-代表香港時代女性的成熟聲音。 第一張專輯WANNA BE,歌路上,主要是AOR(Adult Oriented Rock),有點Jazzy,亦帶點Funky,都是聽Simply Red和Swing Out Sister那類都市味濃的歐美好聲音長大的話,你會懂的。 暫且與HusBand分手,第二張專輯On The Go由粵語轉向普通話主打,合作的班底,除了依然有敲擊樂好手荒井當監製,還有周耀輝包辦大部分的歌詞外,音樂人才更來自五湖四海。 其中最突出的,是剛於今年第25屆台灣金曲獎中,摘下最佳新人獎的中國唱作人兼結他好手李榮浩,除了與荒井雙龍出海,擔綱編曲,他更參與了專輯內大部分的結他及鍵琴演奏。 整體的音樂風格,則繼續沿著上回歌路,都市感覺韻味依然濃郁,亦滲入了一兩首較為大路的情歌。 1.最後 打頭陣的第一首歌,卻刻意名為最後。直接了當的一句結他Riff劈頭,鋼琴略帶含蓄地伴著,奇特的synth lead寥寥一句來和應,再來一把低音大提琴低吟地搭訕,歌曲初展開,樂器配搭簡而有力,直至第一次進入副歌,full band才正式登場。 旋律略帶點淡淡哀愁的苦澀味,一直抑壓著的感情到最後開到荼靡,愛到再聲嘶力竭也無效,唯有放手。 2.夕陽生活 Funky的低音電結他Riff先聲奪人,切分音節奏的和音進入,鼓擊響起、齊齊進入Verse 1,二汶端出一套Funk天后氣派,冷艷得有點意想不到。 走過Verse 2,進入了Chorus,主音電結他與低音電結兩位師兄弟一同歸位,同一個結他Riff齊奏,其實有點像是Verse 1的變奏。 樂段重複,高低音兩支結他Unison,chok下chok下的horn session加入(這個班底頻頻出現於香港演唱會,亦曾於「我是歌手2」中亮相),令節奏感倍加醒神,樂曲的整體氣氛亦生色不少。除了整體音樂及演繹風格,另一驚喜位,作曲人原來是倫永亮。 3.Do You Love Me 專輯的第一首主打歌,由老拍檔盧凱彤寫歌,有點像是上回”WANNA BE”的延續,同樣是帶點Jazzy的R&B路線。 結他riff穿插於溫暖的電鋼琴中,再來幾句長笛的即興旋律對話,份外喜歡bass line的groovy,與鼓擊節奏chok得天衣無縫。 一開聲,林二汶的聲線忽然變得嬌嗲扭擰起來,可能是心理作用吧,唱腔居然變得有點盧凱彤的影子。 歌詞方面,夾雜了粵語、普通話和英語,是否是為了打開大中華市場而鋪路? 4.危險動作 林二汶親自撰寫旋律,伴著非常直接了當的結他Strumming Pattern,歌曲副歌漸入佳境,演變成英倫輕搖滾的節奏。 中段的電結他solo,將樂曲推進高潮,像過山車般攀上高處然後急速墮下,然後又再上軌,重複副歌醞釀另一輪高潮的氣氛,最後第二副歌的大合唱,很有演唱會尾聲的感覺。 5.出嫁詞 專輯進入下半部,音樂氣氛開始平靜下來。 很有舞台感覺的一首歌曲,我幻想著一個燈光調暗了小舞台,林二汶一人站在鋼琴師旁,被spot light直射著,鋼琴伴奏徐徐響起,和我們講一個待嫁女兒的心情故事。 第二次進入副歌部分,同一旋律,演繹卻變得戲劇化起來,舞台燈光亮起,林二汶表現出她唱功如何在音域伸展上的遊刃有餘,聲嘶卻未見力竭,最後,歌曲回歸平靜,舞台燈光熄滅。 6. 最幸運的人

林家Diva初長成 Read More »

神Fie其技

Selfie風潮席捲全球,由美國總統以至深水埗霞姨,人人隨時隨地,無論在獨自去偷歡,抑或是三五成群,辰時卯時,拿起手機Selfie一下已是常識。 有學者追溯Selfie之風,始祖其實是蒙娜麗莎,那個神秘的微笑很明顯就是望著鏡頭的自拍神情,那位姓達名文西之男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麗莎的人肉自拍神器。 只要有神棍, 人人都可以係Selfie神。難怪,最近連行山人士的拐杖、差館阿Sir的警棍、丐幫教主的打狗棒,都一律被Selfie神棍取替,後會無期。 要得道成仙,成為Selfie神人,除了Selfie神棍、Selfie神機、Selfie神油之外,你還要學懂三五招式,始可獲Like無數,於一眾神人中脫穎而出。 見你人品好又有誠意,好,就讓我過你幾招。 第一招,無病呻Fie。無論你真病好假病好,當你的朋友見到你一個病樣臥在床上,此時此刻來個Selfie,我見猶憐之心必定蜂擁而至,Like=問候。 第二招,目露兇Fie。擺出一個疑似被狗仔隊追然後回眸一「啤」的霸氣表情,Like=喂呀。 第三招,愛心爆Fie。當你拖阿婆過馬路、幫阿伯執紙皮箱、於港鐵讓座之時,緊記有圖有真相,Like=欽敬。 第四招,無心睡Fie。以高炒角度(用自拍神棍更佳),自導自演一齣海棠春夢,重點是要繼續閉目裝睡,Like=起身返工喇。 第五招,招兵買Fie。以45度斜角高炒, ChokChok可憐之眼神含羞望向鏡頭反方,若為少年十八,可考慮GEM式金魚嘴賣萌,Like=兵仔揮手區。 第六招,羣鶯亂Fie。三五知己,各人擺出一個不同姿勢,同場異夢,儼如基利戰隊列陣。Like=玩呢啲。 第七招,等一個人咖Fie。本來買定兩杯Latte等他,誰知等足半小時,於是連簽名咖啡杯公開tag他,自拍抗議。Like=今次有人要被星巴了。 說到底,正所謂「欲練神功,必先自Phone」,想成為自拍神人,一部用慣用熟,兼具強勁高像素前置鏡頭的Selfie神機,實在是居家旅行之必備良Phone,欲知今期流行那誰,詳情請參閱今期e-Zone手機大全。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神Fie其技 Read More »

7不思議社膠網絡行為

小學老師都有教我們,切勿誤交損友,來到網絡世代,更要步步為營,誤膠損友,膠誤一生。 以下7不思議社膠網絡行為,是他也是你和我,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可免則免。 1.劇透膠:你開開心心看完星星大結局,也要體諒那些連第三集都未看到的朋友,為大家提供劇情輔導,沒有人會多謝你,但我最討厭的,還是與美國沒時差的你,你第一時間看完今個禮拜最新一集Game Of Thrones,立即公告「阿邊個最後無事」、「點解連邊個都要死呀」、「你唔好以為邊個係好人」。難怪,當Google 「劇透」二字,最佳答案會是「劇透死全家」這溫馨提示。 2.求Like膠:作為一眾可愛B仔狗仔貓仔的父母,我明我明,大家都只不過想各位朋友派下Like,正所謂Like尚往來,其實我也從來不吝嗇。只不過,當你走火入魔,成為狂Po派,一日最少五次,最近還參加了「愛心BB靚相日日鬥Like大行動」,逼朋友每日陪你洗版,見Like數落後大市,就Tag齊全體小學同學然後人人邀Like,你真的為了想贏到兩箱奶粉而出賣朋友? 3.表態膠:不知何時開始,無論你是撐三叔或是愛蘋果,支持私煙BB抑或是靜心妹妹,你除了要急於在Facebook表態,你更喜歡逼其他毫無性格如我等一眾無膽匪類,不得不開誠佈公,甚者,更會直接tag齊我及眾街坊,逼大家非表態不可。其實我想知,你是否認為在Facebook上表態才代表夠決心?Facebook表態其實值幾錢斤? 4.早知膠:正所謂「有早知,無乞兒」,事後孔明是你的強項,無論我放什麼上Facebook,你的回應十居八九都是「係人都知」、「一早都知」、「老早話你知」等冷言冷語。對待你這類先覺先知的朋友,我會直接問你下期六合彩頭獎號碼,你每次卻是無言,何解? 5.厚多膠:坐地鐵,見到有人偷食了兩粒果汁橡皮糖、有人裝睡不讓座給婆婆、小朋友打尖霸位等惡行,你第一時間拍照Po上Facebook,然後用判官口吻,與一眾花生友口誅筆伐,一口咬定人家罪該萬死。但依我認為,既然做得厚多之士,你就不要鬼鬼祟祟,和人家當面對質吧,那怕被罵厚多士?說不定,下次生果動新聞,主角就是你。 6.受害膠:你老闆虧待你、你老公冷落你、就連個天都針對你,你是天生的受害者,但你很幸運,每次呼天搶地公開譴責的時候,身邊總有人鼓勵,叫你Add多一點Oil。但其實,在Facebook上聲援,其實與吃花生無異,稍為關心你的朋友,這個世上,有件東西叫電話。做受害膠和經常聲援受害膠者,一般交情,好極有限。 7.邀請膠:中學同學邀請大家出來吃的生日飯局,你每次都零回應,但每次有新Game上場,你要江湖救急找朋友借運,你卻可以連環向所有朋友喪發遊戲邀請。夠了夠了,我對自己是否像某某劇集那個角色、又或者你剛剛參加了的團購活動,完全沒興趣,你再邀請我,就真係要和你絕膠了。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7不思議社膠網絡行為 Read More »

方大同的《危險世界》其實有多危險?

由第一張專輯 Soulboy 開始留意方大同。 相信是與他的成長背景有關吧,發覺他的音樂備受歐西流行樂薰陶,歌曲中,音樂素材取自50年代至80、90年代,像台於老店內的 Jukebox,橫跨好幾個十年。 手到拿來,他又隨時會 Stevie Wonder、Marvin Gaye、James Brown、Michael Jackson、Eric Clapton、或甚至是 John Mayer 上身,結他、鍵盤、爵士鼓都玩得一手。 看過方大同的現場演出,總覺得此子雖然身形單薄得像新馬仔,音樂力量卻十分強橫,更似有三頭六臂,什麼都想涉足、什麼音樂崗位都要撈一把。 在華語樂壇而言,雖然我不想拿陶喆來和他比較,但以「歐西流行節奏怨曲」的曲風定位而言,可能目前還是他們兩位做得最出色了。 只是,就音樂種類變化而言,方大同似乎來得更「貪」,更想作更多不同的探索,除了 R&B、Soul、Funk、Blues Rock、Hip-Hop,以至 Michael Jackson 式的電子舞曲,音樂尋根的寬度很大,像似要把從小累積的音樂體驗,以自己的聲音逐一重塑一遍。 出道接近十年,音樂技巧愈見成熟,製作預算方面,亦聽得出似乎愈來愈有本錢了。這張最新專輯「危險世界」,編曲之豐富,班底陣容之強勁,更聽得出,可能是他最具野心的一次。 單單在混音方面,便已經找來了 Phil Tan、Fabian Marasciullo 及 Ken Lewis,這三位曾經先後與 Usher、Rihanna、Janet Jackson、Kayne West、JayZ 等大牌國際級樂手合作過的大師級人馬來負責。此外,還有 Benjamin Wright 這位曾經與 Michael Jackson 及 Justin Timberlake 合作的編曲大師,也為專輯內撰寫了弦樂的部分。 《危險世界》是專輯的主題曲,順理成章亦是第一首主打歌。樂曲的前奏,以「倒帶」混音的弦樂聲效,緊湊地連接兩個小節的十六分之一音符展開序幕,頗有史詩式大作品的氣勢,結他如利劍般甫一展開,單刀直入的電子節拍,方大同亦開口就唱,樂曲 A-B 段交替,C段副歌來個變調,氣勢頗有 Scream 那個時期的 Michael Jackson 的影子,這首歌,相信沒有多少個人敢在 K房點唱。 全曲六分多鐘,後半部卻用了接近三分鐘的時間來作純音樂間奏,層次豐富得令人「耳」不暇給,編曲技巧之賣弄,更有點接近在炫技的感覺,氣勢之磅礡,聽起來,亦像是科幻大電影的配樂。 一般

方大同的《危險世界》其實有多危險? Read More »

數碼排毒

最近,有位朋友和我說:「今個禮拜開始,我打算要連續detox三個週末。」 我好心地回應說:「好事嚟嘅,見你面如死灰又帶點水腫,其實都係時候。」 朋友目露凶光地說:「我呸,沒想到你這麼沒常識,我那來需要排毒美顏佬?此detox不同彼detox,我這療程叫digital detox。」 真的是一百歲唔死都算新聞,原來,除了求其在產品名稱前加上organic這個字就可以賣貴大大話話三十巴仙外,現在digital也成了新貴。這一個,相信你懂的。 的而且確,digital detox是近年歐美各地崇尚靈性生活天人合一之樂活一族的至「潮」活動。最近,我見連矽谷宅誌WIRED也有專文報導,苦口婆心嚷著叫大家要及時進行數碼排毒,洗滌心靈,我終於開始覺得,事態嚴重。 平日,我們「毒」前「毒」後地取笑那些對數碼產品及社交網絡科技瞭如指掌的朋友,同時間,當我們遇上數碼生活上的疑難雜症時,這些「毒」友頃刻又會化身成超級英雄,拯救閣下脫離於危難。如今,大家的數碼生活已經如魚得水了,我們卻反轉豬肚就是「毒」,呼天搶地去鼓吹數碼排毒。 即使是digital detox這個名字,已經被美國一個專門舉辦「數碼排毒營」的公司註冊。參加一個週末療程,平均索價大概是一部32G iPhone5S的價錢,由此可見,這已經發展成一宗大生意。 所謂的「數碼排毒營」,不外乎在營內禁止任何使用數碼電子產品--包括智能電話電腦數碼相機等,進食的每一餐當然又是organic麥皮生果等一類的健康食品。此外,每天重點,就是要強制性地參加多個瑜伽、冥想、團隊交流、人生教練講座,諸如此類等活動。 但正所謂有圖有真相,上他們的網站,你還是會見到不少有關這個「數碼排毒營」的團友照片,當然,去完參加「數碼排毒營」,在臉書上「堅公佈」一下是常識。 較早前,星巴克在內地也發起了一趟「抬頭行動」,鼓勵大家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暫且放下手機,不要做個低頭族,十分有意義。我見內地網民也相當踴躍參與,紛紛在微博上發了多張V字手勢照片以表支持,是的,低頭不低頭也好,重點是,大家還是要先做低頭族用智能手機透過社交網絡上向大家「堅公佈」。 你需要數碼排毒嗎?其實我也間中會自行修煉,譬如,久不久我會跌了部iPhone而暫時被逼用回我那部NOKIA 3210啦、上錯一個連屋企都收不到3G4G的電話台啦、電腦只用IE6同BING弄至無心上網啦、齋睇e-Zone卻謝絕灣電旺電等數碼勝地進行柏拉圖式的靈欲分流啦。 還有,我最近開始學人養白鴿,希望有朝一日不用發電郵,改用飛鴿傳書,雖然,我還是找不到如何可同時Cc多人之方法。 像我這樣,久而久之,習慣了後,你就會懂得自然排毒,毋須假手於人。到時,大概又可省回一筆,多買一部iPad mini「毒」一下了。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數碼排毒 Read More »

方塊音樂詩人 Moby的音樂習作【Innocents】

Moby第十一張專輯【Innocents】,唱片封面及內文圖片,一概由他個人包辦。 由Punk Rock及地下音樂開始,後來開始當DJ玩混音,浮浮沉沉,一直都抗拒商業主流,最後,一個不留神,因為1999年一張徹底地成為商業主流的大碟【PLAY】,意想不到地,一下子間, Moby這名字成為了世界各地流行榜的寵兒。 話說當年大碟【PLAY】推出後,銷售成績平平,於是,Moby便與唱片公司的宣傳人員四出叩門兜售,有大食大,由廣告公司製片、電影製作公司、製作紀錄片的電視節目監製、最後完全乏人問津的歌,就索性免費送給慈善機構作宣傳影片主題曲。 Moby的想法,可說是十分單純其實也十分計算,反正唱片銷量已打定輸數,與其等奇蹟出現,不如索性把歌曲的播放版權賣出去或甚至是送出去,讓歌曲暴光率最大化,有錢賺固然好,無錢賺也不打緊,最重要就是給多些人聽過他的作品。 結果,幾乎是同一時期的八、九個月間,Moby的作品,先後成為了各大電視廣告、電視節目、紀錄片、新聞宣傳片、獨立實驗短片、電影宣傳片等等,無數畫面的背景音樂,打開電視,步入電影院,總有一首你會聽過。 相信和大部份人一樣,我也是因為電視廣告,初次接觸包括”Porcelein”和”Find My Baby”等Moby的作品,後來,我也再BBC電視台的節目Promo,以及多齣電影配樂中,聽到Moby的作品。 最後,18首輯錄在【PLAY】的歌曲,忽然間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耳熟能詳的作品,樂迷紛紛「追」回來聽,最後,此大碟錄下了過全球千萬銷售紀錄的佳績,但事實上,據稱,單單是播放版稅,單件逐首歌逐首歌賣出去的播放版權利得,積少成多,尚未計算唱片銷量,Moby已經是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一下子紅了,Moby繼續有貨賣,接下來的專輯【18】,真的又是有足本18首歌,夫子自道的主打歌”We Are All Made Of Stars”流行榜上成績斐然,足見他作為一位創作人旺盛的生產力。及後的專輯【Hotel】和【Last Night】,氣勢開始回落,對上兩張專輯【Wait For Me】和【Destroyed】,樂迷的反應及外間的評價也是一般。 Moby的音樂製作,向來是喜歡一手包辦,作品中,除了電子合成的「電氣化」聲效,他也喜歡滲入大量如Gospel、Soul、Blues,甚至乎是Country色彩的素材,作為點綴作品的素材,Moby往往更喜歡索性將人聲詠唱的單句片語進行數位取樣(Sampling),然後左拼右拼,反覆地以不同形態組合,出現在歌曲之中。 Moby做歌的方法,有點像名方塊詩人,工工整整的音樂片段,經常以八個小節為一個單位,隨時可自由以不同層次的音樂結構,進行重複前後左右的搭配,變化多端。 可能正因為這樣,若果要剪裁Moby的作品成不同長短篇幅,甚為方便,他的作品經常備受影片監製或配樂剪接師的青睞,其實不無因由。 為了宣傳新大碟,Moby扮鬼扮馬,跳落泳池玩自拍。 出道廿多年,今年來到第十一張專輯【Innocents】,向來都是以紐約客自居的Moby,由東岸跨到另一邊廂,來到美國西岸的洛杉磯,進行專輯製作,此外,本來習慣自己一腳踢的他,更破天荒協同著名英國監製Mark ‘Spike’ Stent(曾替Lady Gaga、Coldplay、U2、Madonna、Bjork擔綱製作的音樂猛人),此等動作,是否希望能來一點突破? 事實上,我覺得卻剛好相反。【Innocents】是一張把當年【Play】專輯內部份作品中,彌漫著低調沉溺中板節奏的「Moby風」聲音,事隔差不多十四年,再來一次重新演繹。 就連和弦的進行,也居然有不少似曾相識的片段,不要計較有否驚喜,可是,如果昔日的Moby是你那杯茶,此新作卻反而會較上幾張專輯,令人來得更有親切感。 我先一口氣在跑步期間將整張專輯聽了一片,然後再回帶逐一細聽,憑記憶,印象最先聲奪人的,是巧妙地運用了靈氣逼人的女聲演繹的幾首作品。第7軌的”Don’t Love Me”,有點Portihead的味道,藍調、騷靈的歌詠由Inyang Bassey霸氣演繹,此女歌手曾於上回【Destroyed】專輯中出現。第9軌的”Saints”,進場的氣勢,令人想起Grace Jones的”Slave to the Rhythm”,Inyang Bassey的無歌詞純音演繹,被數位取樣後,成為了樂器的一部份,穿插於歌曲之中,令原本冷冰冰的電氣化樂音,增添了不少人氣。 第2軌的”A Case For Shame”,則由來自加拿大的黑人女歌手Cold Specks主唱,她騷味十足的嗓音,令歌曲磁性滿溢。透過數位取樣的混音處理,Cold Specks再於第10軌的”Tell Me”中登場,全曲低調沉溺,令人想起Massive Attack的陰暗風。 打破了Moby鍾情於客席女主音的宿命,這張專輯也引入了男聲客席,獨立民謠歌手Damien Jurado,全曲以假音人身份演繹的第3軌”Almost Home”,歌曲略帶鄉謠色彩,副歌部份令人感到如沐春風,跑步到尾聲路途上聽到此曲的話,想必別有一番韻味。 另類搖滾歌手Mark Lanegan參與第11軌”The Lonely Night”,低吟的嗓音,彷彿在描繪了一個寂寞夜晚,在漫長的美國公路上獨自駕行的畫面,上網找一找,果然給我在 Vimeo找到一支在美國西岸公路沿途拍攝的Time-lapse影片。

方塊音樂詩人 Moby的音樂習作【Innocents】 Read More »

社交網絡「堅公佈」

要成就一代宗師,要經歷「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三個人生階段。 來到互聯網的社交網絡,即是正所謂現代人的江湖地,要成就就一代社交達人,你也要經歷「堅分享」、「堅晒命」、「堅公佈」這三個階段,才可臻於至高境界。 「堅分享」和「堅晒命」,這兩方面較容易理解,亦屬最普遍。一言以蔽之,就是無論事無大小無關痛癢有理無理有趣無聊,你都事必動不動就順手沾來,在社交網絡向眾人「分享」或「晒命」。 「堅分享」者,以替他人作嫁衣裳為多,原創為次,見人家分享了的貼文,只要有十個八個「讚」,即使事不關己,也必定不甘後人,未看先分享。 譬如,男士分享了有關女性生理週期的衛生資訊。 「堅晒命」者,則一律為個人情感抒發,甚者可極盡浮誇之能事,小確幸隨時會被多啦A夢的「神奇放大電筒」照一照,成為大確幸,充份反映出知足常樂這優良美德。 譬如,去瑞士旅行被國泰升級坐寬敞得令人感到寂寞的頭等艙。 「堅公佈」這方面,是近期社交網絡發展至今邁進的另一境界,昔日只屬名人富豪藝人上市公司主席皇室成員等等所專有。 譬如,王菲與李亞鵬分手、李開復老師患病,這些本來是極為私人的事情,由於他們是公眾人物,也要無奈地將這消息公告天下,但隨著時代的演變,他們所選擇的公佈渠道,不是CCTVB也不是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記者招待會,而居然會是新浪微博。 如今,即使是平民百姓如我等,開誠佈公是常識,任何個人人生大小里程碑。 譬如「八號風球我有返工」、「我正式宣佈同iPhone分手轉投Android」,或者是「XXX是我的新女友」等等。 若果你沒有在社交網絡上「堅公佈」,第一,這些已發生的事情無人能為你見證;第二,此等事情如確認新女友地位等將可能缺乏法律約束力;第三,套用有圖有真相這邏輯,有post有真相也絕對說得過去;第四,你可以煞有介事地進行公佈,某程度可彰顯出你個人的自信和霸氣,以及自問所擁有於社交網絡江湖地位。 有一次,筆者在某公開活動的場合,遇上久未見面的神級朋友,聊起對方近況,他馬上拋出一句:「我不是已經在facebook公佈了嗎?」說時帶點責罵語氣,原來,朋友對於我未有留意他在社交網絡的公佈,有點介懷。 筆者建議,但凡約見任何新知舊友或久未見面的客戶老闆,交談前,最好還是先翻查一下對方於過去十個月來在facebook上所發的貼中,有否任何「堅公佈」內容,打開話匣子前,便可避免被視為無知或對對方生活漠不關心,看來,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社交常識了。 (原文刊登於791期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社交網絡「堅公佈」 Read More »

激光中的Pet Shop Boys – Electric

  樂迷,的確是極其偏心又具雙重標準的。 一方面,他們會取笑Backstreet Boys或New Kids On The Block,今時今日應該改名做Backstreet Uncles或Old Cakes On The Block,轉個頭來,Pet Shop Boys(PSB)這一隊明明是更老餅的組合,卻好像從來沒慘被「改朵」。 Boys仍是Boys,音樂主腦Chris Lowe今年53歲,主音歌手Neil Tennant今年58歲,兩位大叔年齡加起來老早過百,唱足三十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寵物店男孩,還是以男孩自居。 讓時間回帶,1981年,還在音樂雜誌Smash Hits當樂評的Neil Tennant,於某電子樂器店遇上當時還是建築系學生的Chris Lowe,二人一見如故,一拍即合便決定去馬要組織樂隊。 1984年推出風格備受Hip-Hop影響的Synth Pop單曲”West End Girls”,只在英美等地舞曲榜曇花一現,成績平平,緊隨推出的”One More Chance”,樂迷反應依然一般。 1985年簽約EMI,PSB推出”Opportunities (Let’s Make Lots of Money)”依然未見起色,監製Stephen Hague於是將”West End Girls”重新製作和混音,加入了好些音色更成熟、層次感更豐富的電子取樣樂器聲音,再加上音樂錄像MTV的推波助瀾,”West End Girls”旋即成為英美兩地多個的流行榜的冠軍歌,日後更成為英國流行樂音樂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 今年PSB的最新大碟(第十二張),剛剛脫離EMI旗下的Parlophone,成立屬於自己的唱片label x2,音樂路上,繼續舞照跳。 與今回的Electric專輯推出時間相隔不足一年,PSB上張專輯Elysium,部份樂評指它音樂過於平庸、中慢板的節奏又讓人感到騷不著癢處,此外,找來擅長製作R&B及Hip-Hop,先後為Kanye West、Jay-Z及John Legend等效力的Andrew Dawson作為專輯監製,太過迎合美國市場口味,更被認為是敗北之舉。 再加上,據Chris Lowe與Neil Tennant最近某訪問中透露,最新大碟Electric內好些作品的概念,原來早於製作Elysium專輯前經已煉成,於是有小心眼者就認為,顯而易見,兩老就是沒有把最好的東西留歸底,與上家東主的告別作,絕對有留力之嫌。 坦白說,我對此說法就不盡認同(起碼我覺得Elysium內有一半歌是不俗的),我覺得此專輯並非如外間批評得那麼差,專輯點題曲Leaving,就是我近期長loop的PSB作品十大之選。 好吧,既然見大家對不慍不火的中慢板歌曲諸多不滿(是的,據Neil Tennant說,有樂迷曾經在iTunes Store就Elysium此專輯留言狠批,大喊受不了,要求下一張專輯可否「多些嘭嘭聲同埋激光中」”more banging and lasers”),既然樂迷開到口要求,於是,PSB今回便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徇眾要求,索性去到盡,全力注入強勁跳舞節奏及電子能量。

激光中的Pet Shop Boys – Electric Read More »

回應【2012商品說明條例】: 為免被控,情願自宮。

已正式生效的【2012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 (修訂) 條例】(這才是官方正名啊,我真的一字不漏),除了弄得全港一眾對誠實豆沙包有恐懼症的不良商人聞風喪膽外,其實更牽連甚廣,就連一眾小本經營賣10蚊一碗碗仔翅或18蚊一碗鮑魚粥的小販也風聲鶴唳,恐怕誤墮法網,一律要效法賣10蚊八粒的「假燒賣」東主,索性在任何出售產品名前加一個「假」字或者是「仿」字,又或者要更加「畫公仔畫出腸」。 舉個例,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可能會見到大量如「其實都唔係咁熱而且根本都無狗嘅熱狗」、「不含雞尾只會甜死你雞尾包」、「四十歲前無物業是廢柴物業代理」等等一類的商品說明及店舖名稱出現,全港商戶,人人齊吃誠實豆沙包,就算沒鬼拍你後尾枕,大家依然會自己拍住上。 不要以為這新修訂條例只會影響一般商戶,蓋此例一開,一眾從事網絡打手或槍手之人士,或甚至是「專業」blogger 一干人等,也要受到法律約束,無一倖免。 簡單地說,以後但凡任何商戶委託上述人士於網絡論壇或個人部落格或甚至是面書上從事無論唱好唱衰對家等活動,必先利申。根據海關及相關專業人士建議,大家要張貼於社交網絡上的內容加上如「此乃贊助內容」、「此乃廣告」、「此乃鱔稿」或「此地無銀」(不好意思,最後兩句是我手多創作的)。 「我是歌手」這節目在中港台熱播,為支持港府推廣這新修訂條例,我建議網絡界可以弄一個「我是槍手」真人秀,叫一眾網絡紅人甚至是社交名人濟濟一堂開誠佈公,叫大家猜一下他們經常在社交網絡分享的吃喝玩樂身光頸靚,到底有那一些其實是有贊助的,猜中有獎。 如果你是從事槍手活動又賴死不肯向公眾利申,不要以為你可以繼續逍遙法外,瞞天過海。當局已經嚴正聲明,在必要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發起「獵blog行動」(對不起,這個行動口號又是我多手創作的),對可疑目標進行放蛇,假扮廣告商戶,對閣下進行金錢利誘,並免費奉上該公司價格高昂的產品或服務,但求博客會知情識趣,好好扮演一名誠實顧客,賣花讚花香,向公眾們給力推介之餘,千萬又不要作任何利申說明,以免讀者覺得報導不夠中肯。 東窗事發,關鍵時刻來臨,博客疑犯及放蛇官員所有交收過程及whatsapp對話,都會一一成為呈堂證供,哎喲,差點忘了告訴閣下,違反【2012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 (修訂) 條例】,最高刑罰,可被判罰款港幣50萬及入獄5年。 我幻想著自己被重判收監,聽到鐵窗關上那一刻的鏗鏘回音,心裡徐徐響起「無自由,失自由,傷心痛心眼淚流」這尹光大師名曲,為免以身試法,於是我馬上把曾經發表過有可能觸及此法的blog文,一一加上利申聲名,我甚至在考慮,應否將我的部落格名稱,由「廣告風涼話」改成「查實真係廣告風涼話」,為免被控,情願自宮。 (原文刊登於784期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回應【2012商品說明條例】: 為免被控,情願自宮。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