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Dairy

鋼鐵老師真有其人?

在朋友的facebook看到,初時還以為自己看錯, 根據台灣聯合報報導,這位來自明道中學的校長汪大久,於學校的畢業典禮中,以一身Iron Man的造型出現。 學生當然報以瘋狂的尖叫聲,以及熱烈的喝采聲回應,場面哄動,一時無兩,相信在一般學校,絕對罕見。 「鋼鐵老師」上台致詞,勉勵學生要有如鋼鐵人般的堅毅精神,迎接挑戰(但有看這電影的朋友都知道,Iron Man本人是又爛滾又自大的二世祖,後來勉強說改邪歸正,但為人正義感其實一般)。 據知,整個畢業典禮,從設計到執行,都是由學生們一手包辦,今年的主題是「明道星光奧斯卡」,比喻每位畢業生,將來都有機會在人生路途上當上最佳男、女主角。 汪校長的Iron Man盔甲,雖然用紙板製造,但卻能發光發亮,驟眼看,頗有台型。 但最重要的,就是這位校長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相信他在學校裡,一定比Iron Man真身更受歡迎。

可口可樂罐型玻璃杯,全城瘋購?

那天和一大班朋友吃飯,話題就是談起在麥當勞換購圖中一套六隻的這批可樂杯。 我說公關公司送了我一套,朋友J幾乎想揮拳打我,罵我為何在他面前說這風涼話。 原來,朋友J說女朋友終日向他嚷著要儲齊一套,所以,近來為搏紅顏一笑,便要頻頻吃麥當勞加大碼餐。 但很不幸,因為有一天工作太忙,朋友J換漏了一隻,儲不齊了。 難怪有人說,每位想儲可樂杯的女朋友背後,都有一位心甘命抵去為她哽麥當勞加大碼餐的男朋友。 說回這批可口可樂罐形玻璃杯,造型的確吸引,難怪可樂迷都為之瘋狂,但有點無奈,近來香港的排隊黨實在太猖狂,就連這本來一百幾十元的小快樂,也被他們剝削了。 我一邊在安慰朋友J,一邊告訴他:「有沒有全套我無所謂,我只想要炭灰色的那個,其他的,拿去吧。」 朋友J再次揮拳,說:「我就是欠炭灰色這個,這回我要搶了!」 唉,色字頭上一把杯。

彼思動畫25年

如果說電影是一個夢工場,動畫電影就好比夢工場中的主題公園。 動畫電影帶我們進入的光影世界,夢幻中卻充滿現實世界中的人性,五光十色,令人看得目不暇給,看來看去,你總好像未看過,再看一遍,你又會找到新趣味,一如小朋友再去十次也不會悶的迪士尼樂園,對於我來說,喜歡的動畫電影,百看不厭。 去的那天是星期六,排隊不用半小時,沒投訴了。 除了Studio Ghibli,我最喜愛的動畫工作室就是PIXAR,所以,今回假如不是為了看PIXAR「彼思動畫 25年」展覽,相信我也未必會山長水遠,從愉景灣搭船轉地鐵再轉火車到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 由中環搭地鐵到大圍再轉的士(後來才發覺可以搭至車公廟站),抵達時已經差不多兩三點,但人龍依然頗長,幸好大家也十分守秩序,不用半小時已能魚貫進場。 入場前,大家會先遇上怪獸公司的這兩位朋友和你打招呼,不知道這是否真實的體積? 幾年前到過Studio Ghibli的宮崎駿三鷹美術館(森之博物館),雖然整個場館也不許拍照,所有回憶都存在腦海中,反而令我印象更深刻。 今回的「彼思動畫 25年」,展覽場館內同樣不許拍照,雖然部份人仍一於少理,但整體而言尚算合作了,說真的,其實不許拍照,大家反而能欣賞得更專心,我的心暗地裡叫好。 這張來自UP的故事版原稿,油彩繪畫,筆觸份外有風味,在展覽館外的走廊展出。 為什麼值得我們這麼專心欣賞?因為場館內展出的400多件展品,全部都是PIXAR過去25年來作品背後的心血結晶,由不同的造型草圖、模型、分鏡的故事版等原稿珍藏,也一一網羅其中。 展覽分為兩個場館,除了大批展品外,不可錯過的,當然是那個《反斗奇兵》幻影箱,多個角色的立體塑像,以動畫的原理,以逐格動作的資態,安裝在一個大型轉盤上,然後,當轉盤以每秒一圈的速度轉動,加上光學的閃爍效果,便產生了動畫的錯覺,幻影箱內的立體塑像成為栩栩如生地活動的人物。 我在宮崎駿三鷹美術館內也看過類似裝置,這個規模較小,但也同樣出色,另人看得目定口呆。 不要忘記這幾幅要從場館高處眺望才看到的圖畫哦,有反斗奇兵3內的奸角抱抱熊。 另外,場館內亦有一個名為「藝術風景」的短片播送,內容是將多套PIXAR經典作品的故事版,以動態的形式配合音樂及音響效果展現出來,全長大概十多分鐘吧,會不停重複播放,所以亦不用爭先恐後,最後就是等一節差不多完的時候,才進場找個有利置,當上一節完畢,就不難找到座位了。 這個展覽由即日起至 7月 11日,入場費成人才20元,學生及周三更有半價優惠,不管你是否PIXAR動畫迷,作為週末外遊活動,讚! 伸延閱讀: the world of pixar 場館資訊 場館外有大量三眼仔外星人兵團,不少朋友也忙於拍照留念,大家記得它們是來自那個星球呢? 離開場館前,緊記要在出口與胡迪及巴斯光年合照留念。 彼思動畫迷不會錯過的,當然還有大量的紀念精品,最抵買的,可能是那本只售$24港元的紀念場刊。  

「你,是可以被取代的」老占如是說

因為當時在雅虎香港打工,工作關係,開始在Yahoo!BLOG建立了自己的網誌。 做廣告的人,十居其九都一定八八卦卦,平時看很多東西做很多research,大部份行家都喜歡收收埋埋,見到人家的好橋的話,還是留給自己作「參考」之用。 但我反而覺得,如果連普羅市民以至廣告客戶都見更得多聽更得多,接受能力就會整體地提高,你說我戇居也好naive也好,我這個人就是這樣。 因為寫那個網誌,我當時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他們對資訊的分享,看法也和我很相似,其中有位專寫高科技新媒體資訊的高人Jansen,現在成了我的同事,另外,有一位廣告界的行家老占,也成了我惺惺相惜的網友。 古人以文會友,到了這個年代,多得網誌的出現,我們又可以領略以文會友這體驗,覺得科技是冷冰冰的人,可能本人也是沒有熱血的,所以什麼也幫不了他/她,說到底,科技亦只是一件他們不懂得擅用的東西而已。 老占雖然和我一樣,最近受不了Yahoo!BLOG的垃圾留言轟炸,另起爐灶,但由於他的網誌太受歡迎,Yahoo!HK不想他走,於是索性找了他在這全港人氣最高的網站開專欄,你說他厲害不厲害? 第一篇稿「你是可以被取代的」是一貫老占的風格,字字到肉,以人家捱過苦受過氣的寶貴工作經驗,和你無私分享,各位打工仔老闆仔,不參考一下,那是你的損失。 大家不妨到這裡拜讀老占大作。

偷聽男人心

我從來沒有興趣牽涉入港男或港女這話題的無休止爭辯,但最近看了這個特輯,認為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但希望各位女士在大罵批評之前,就當他們多愚蠢多幼稚,也不妨聽一聽他們的心底話,知己知彼。 男士們也不要覺得終於有機會發言而沾沾自喜,請大家學習一下切忌「一概而論」,下列意見,純屬參考。

遲鈍有益,從容才會不迫。

很多年前,拜讀了渡邊淳一【鈍感力】此書,作者以個人周遭的生活例證,列舉了多個有關遲鈍有益身心的故事。 初時,以為這只是作者自吹自擂之作吧,世上怎可能有對世事愈遲鈍愈對身心有益這回事? 但近期一連串的天災人禍,加上家中湊巧又有親人離世,讓我頓然體會到,世事的確無常。 事情發生了,第一件反應應該是怎麼樣?就是要能先強忍情緒,從容面對,因為,明天還是要繼續。 「反應慢人家半拍,不怕吃虧嗎?」 誰怕誰?頂多我會搶購不到食鹽和日本奶粉、換不到商場送出的防輻射包、買不成兩小時限定可等價交換捐款的星巴克咖啡而已。 面對近期周遭的反智噪音,發覺我原來老早已習染了這「遲鈍」生活態度,居然多了少許免疫力,百毒不侵。 遲鈍,果真有益身心。

信、望、愛。

我沒有小朋友,所以沒資格批評為寶寶去搶購日本奶粉的父母,但今天讀了李怡先生在蘋果日報發表的「信任很簡單,不信任就複雜」這篇文章,覺得實在很值得和大家分享,讓大家可冷靜下來,仔細深思。 「一家以網售為主的代銷日本奶粉和嬰兒用品的香港公司,在本月 15日,通知日本生產商,原已訂購的 3,000箱日本奶粉和尿布,可暫停寄運,先供應日本其他有需要的地方。但香港公司仍會先匯出所有貨款,讓錢存進日本各生產商戶口,出貨期則任由生產商無限期押後……香港有不同的人,有搶購奶粉的,有趁機抬價的,有對日本地震反應冷漠的,也有從經銷日本奶粉而對日本人產生關顧之情的。」(閱讀李怡先生全文,請按這裡。) 文中提及的天翼堂嬰兒用品公司,是家具有良知的小企業,在香港這個大家也患上了執輸恐懼症的社會,確實難得,就趁它在瀕臨絕種之前,請大家多多支持。(閱讀天翼堂老闆寫給顧客的這篇「地震後的路」全文,請按這裡。)  

不求有誰共鳴,但求有格有型。

「從東涌到柴灣站地鐵路程中,忘我地讀着剛出爐的e-Zone,驀然地,發覺旁邊有一個在偷看我書的八公。」 「身心皆疲累,但仍要堅持做Gym去。」 「零時十分,瑟縮街角牆外暗燈,在等那個遲大到的衰神。」 「老婆走佬,在吉野家孤身走我路,一人一鍋打邊爐。」 先多得MSN,然後又有了Facebook、Twitter與Foursquare,最近再新增來自內地成員新浪微博和街旁,不知由那個時候開始,我們都喜歡忽爾化身成王家衛的電影、林夕黃偉文的歌詞,或者是村上春樹小說中等等的角色,透過寥寥數十字,將我們某時某刻於某地的心情故事,公告天下,不求有誰共鳴,但求有格有型。 我們會因私隱被剝奪被販賣而怒火中燒,但另一方面,社交網絡卻給了我一個平台,可以將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一些所見、一些所聞,幻化成游走於半潛意識的狀態文字或甚至是圖片,無意中將我們所謂的私隱,以另一個形式赤裸裸地、無條件地發放出去。 「我就是不想讓人家知道我這麼多事情,更何況,誰會有興趣知道我在做什麼?」 聽過很多這樣說的朋友,即使明明在Facebook add了我們一班朋友,卻永遠不會更新他們的狀態,就連profile picture也沒有一張。但有一天,當她/他成為人母/父,卻會開始「喪」發自己小朋友的照片甚至是影片,你自己怕被人「點相」,卻反過來好像以為每一張小朋友的臉都是一樣,私隱不私隱,可暫時拋諸腦後。因為,對於每個父母來說,子女總是他們最會毫不害羞地去炫耀的心血結晶。 到頭來,我們發現,原來人類始終是群體動物,在心底裡,我們都渴望被注意或被認同。在埋藏於某個潛意識的角落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想擁有過15 Minutes of Fame,而這個小小的慾望,因為社交網絡,任你是名人還是草根,現在都有機會實現。 「寫完e-Zone稿,心情大大好,拿拿臨約班friend一齊去醫肚。」 我一口氣用手機在Facebook、Twitter與新浪微博發了同一條貼,公告天下如是說。 (原文刊於e-Zone,本人為該文作者)

舒舒服服用Laptop

「你有將Laptop電腦放在膝上使用的習慣嗎?」 當然有,在家裡的時候,坐在沙發或床上,一邊看電視一邊捧著Laptop,我相信很多朋友也會這樣做。 我平時一般會加多一個cushion,好讓那燙熱的MacBook Pro不會熱到我的大褪,雖然勉強可以隔到熱,但cushion還是太軟了,用起來很難平衡,其實亦不太舒服。 「手提電腦置膝上,男人殺精恐不育。」(頭條日報) 最近,在報紙讀了這則嚇人的新聞。 原來,據紐約州立大學泌尿科醫生申金(Yefim Sheynkin)的研究指出,將Laptop放在膝上,電腦所產生的熱力,有可能會損害男性精子的質素,即使你加了一塊墊,殺精風險依然有,隨時更會引起男性不育危機。 看來,大家真的不得不小心哦。 但話說回來,Laptop之所以稱為Laptop,就是勝在它能方便地坐都那裡用到那裡,即使是連辦公桌也沒有的時候。 但大家也要注意將Laptop放在膝上時使用的姿勢,避免不必要的勞損,即使女士們沒有以上的「殺精疑雲」,也奉勸不要長時間放在膝上使用。 當使用的時候,也不要隨便拿一個cushion就算,一個專為膝上使用Laptop而設計的電腦墊,會讓你有更為舒適的使用體驗。 我家裡用的電腦托墊,是Logitech 的Lapdesk N700。價錢有點貴,特價的時候買,也差不多要$600,但如果你買了回家後,就會覺物有所值。 老實說,初時拿上手,我更覺得它有點笨重,但放了在膝上,使用下來,你就能感受到,它實在能讓你的Laptop更固定地置於膝上,讓使用時更舒適。 更重要的是,這電腦托墊有四層式的隔熱設計,透氣的網布纖維軟墊,放在膝上十分舒服。 配合底部這個靜音設計的散熱風扇(靠USB電力啟動),可確保你的Laptop和你的雙膝間,時刻保持通爽涼快,此外,亦有助避免電腦產生過熱的功能。 至於兩旁的那對高清喇叭,音質還可以吧,但電腦喇叭始終不是我那杯茶,若果要用電腦聽歌的話,我還是情願用耳筒。 不過,如果你真的是要捧著Laptop來看電影或聽歌,這對喇叭起碼會比你電腦內置的音質高出幾皮吧。 不知這是否為外國人設計,這個Lapdesk N700的size,真的有點像加大碼,我把我的13″MacBook Pro放了上去,也顯得十分小巧。 Netbook更不用說了,所以,依我認為,在這台Lapdesk N700放上一部17″MacBook Pro,相信都應該絕無問題。 但請恕我囉唆了,即使用得再舒服也好,使用電腦的時間也不適宜過長,每半個小時,就最好停下來休息一下哦。

夕陽醉了,跑鞋裂咀笑了。

這對New Balance 1500,在iSqaure的專門店買,是特價貨,但不是水貨。 只買了3-4個月,穿過只是20次左右,某天開始發現,這雙鞋的左右兩邊已有輕微「爆邊」現象,最近多穿了幾次,左右兩邊的裂口愈來愈大。 本來以為New Balance的鞋都應該很耐穿,一次這樣的經驗,真的完全打退了我對這個品牌的信心。 我慶幸,我只是穿這雙鞋來行街,跑步的話,就麻煩了。 「可以拿回去換嗎?」朋友都問。 買了幾個月的東西,又不是電器,當然沒有保留單據,如果有人知道這樣還可以拿回去要求退貨的話,請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