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解讀

Android來勢洶洶?

近年的手機市場,可說已進入了作業系統之爭的白熱化年代,型號已略成次要,作業系統是否夠多用戶,支援系統的app(應用軟件)之市場是否夠蓬勃,都會直接影響到個別手機型號,能否在市場中站得住腳。 在美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多年來都是R.I.M(Research In Motion)BlackBerry黑莓手機獨步天下,近年多了iPhone染指,地位已略為動搖,最近多了急起直追的Android平台,挾多個品牌來共同打造,來自四方八面的攻勢,已於短時間內成功搶灘。 最近,市場調研公司Nielsen發表了有關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最新數字,顯示出Android系統已成為美國霸主,市場佔有率達29%,主要由HTC、Motorola及Samsung等三大品牌瓜分。此外,Apple的iOS與BlackBerry各佔27%,微軟的Windows Mobile加上最近推出的Windows Phone 7平台,共佔10%。 值得留意的是,Android系統在年輕一族18-24歲的群組分佈中,佔有率達6%,是眾平台中最高。 相信,這是由於Android在多個品牌的上中下線產品強攻下,是唯一能照顧到低價位智能手機用家的系統,難怪最近針對年輕人而設的facebook手機,也是採用了Android系統。 大家不要看扁這專攻年輕人的低價位市場,因為他們都是市場的未來,一旦習慣了同一系統,將來升級的話,繼續沿用同一系統的機會其實甚高,以長戰線產品而成功一統江湖的,便有在亞洲手機市場依然是一哥地位的Nokia Symbian系統。 面對國內迅速崛起的山寨Android手機市場,相信各大品牌及平台都不能忽視,假使有朝農村能包圍城市,Android系統這股勢力,將可能蔓延亞洲,不容忽視。 當然,我更希望見到的,就是市場上會有更多出色的品牌,能夠百花齊放,受惠的,就會是我等的消費者。 伸延閱讀: The Android is Going to Explode in China Nielsen: Android Pulls Ahead Of RIM And iOS For U.S. Smartphone Share Who is Winning the U.S. Smartphone Battle?

Android來勢洶洶? Read More »

皇上無話兒,奧斯卡大獎九成有份兒。

The King’s Speech在香港上畫了,戲名被翻譯為「皇上無話兒」,有朋友說譯得不倫不類,但我反而覺得總比直譯的「國王的演講」,或甚至是變了動作片的「王者之聲:宣戰時刻」來得更有心思。 向來喜歡看歷史人物傳記的電影,加上欣賞Colin Firth和Geoffrey Rush兩位好戲之人,而且對素來專演另類角色兼有位怪人男友Tim Burton的Helena Bonham Carter飾演皇后一角,這個組合,已經足以吸引我入場觀看兼且充滿期待。 這齣描述英皇喬治六世於二次大戰爆發前登基的心路歷程之皇室歷史宮幃劇,沒有飛機大炮,更沒有華麗的皇室舞會,大部份戲都簡陋的斗室內發生,全靠Colin Firth和Geoffrey Rush這對演技派雙雄鬥戲,間中加入如Helena Bonham Carter此等不搶戲的綠葉陪襯。 Colin Firth和Geoffrey Rush畢竟不是劉德華和梁朝偉,兩位仁兄只可以鬥演技卻不能(或極困難)鬥靚仔,可是呢,電影就是這樣神奇的東西,一個懂說話的鏡頭擺位、一句妙筆生花的對白、一個無語的神情,兩位演員的大鬥戲便追得我目不暇給,拍爛手掌。 劇中最大陣象的,便可能是由英國BBC電台借出的古董收音機器材了,這批歷史文物,不用多加描述,一看而知,想當年,收音機廣播是對人類歷史文明多重要的一件事情。 Tom Hooper並非典型的荷里活大片導演,他拍過好幾套電視mini-series,其中HBO的John Adams已可謂他最有名的系列了,但不知是否其英國牛津大學英文系的出身,他的作品中總有點典雅的含蓄氣質。 電影中採用了不少古典音樂樂章,穿插在片中皇太子(當時未登基)和語言治療師的地獄式鍛鍊情節,以及電影結束時作為片末曲,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第一樂章 “Concerto for Clarinet in A Major: Allegro”的確是神來之筆。 我沒甚興趣預測什麼奧斯卡賽果了,但向來美國人總是對這類文藝劇情片情有獨鍾的,所以,說到獎項的話,相信「皇上無話兒」九成有份兒。

皇上無話兒,奧斯卡大獎九成有份兒。 Read More »

初到貴境奧克蘭(三)—奧克蘭動物園

在奧克蘭市中心休息了一晚後,翌日早上和太太拿了租車,才正式出發,展開我們的新西蘭北島之旅。 看看附近有什麼觀光熱點,GPS上顯示出位於市中心西邊的奧克蘭動物園(Auckland Zoo),不多想,如是即出發去也。 奧克蘭動物園(Auckland Zoo)是全新西蘭最具規模的動物園,拿過不少優質及環保獎項,給$20新西蘭元的入場費,便可以參觀內裡超過700頭的動物和117種不同品種的植物,如果悠閒地慢慢欣賞,大概你可以在這裡享受大半天的時間。 整個動物園面積雖然不算特別大(約50英畝),但卻很有空間感,當天是星期日,遊人其實不少,大部份更拖男帶女,全家出動。 可是,我卻又不會感到特別擠擁和吵鬧,加上當日天公繼續做美,天色很藍但不算太炎熱,天氣如此好,難怪遊客及動物們的心情,也好像份外好。 我自少也很喜歡看動物,今次更有機會可以和它們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拍照拍了大半天,滿足感,真的滿瀉了。 動物園內有一家三口的長頸鹿,有興趣的話,遊客可以在餵飼時間幫一幫手。 站在露台上,長頸鹿見有食物便馬上把頭伸過來,真正的近距離接觸。 動物園內,於不同的崗位都見有不少義工,熱心地向大家講解有關動物的冷知識。 我站著的位置,剛巧有班小朋友在向這頭老虎大哥打招呼,吵醒了它,立即報以怒目。 貓鼬實在是很有趣的動物,半蹲着凝望遠方的樣子,若有所思。 與我們平日在香港見到的家長很不一樣,這裡的父母較願意讓小朋友與動物有更多身體接觸。

初到貴境奧克蘭(三)—奧克蘭動物園 Read More »

關鍵二號—-iPad2

前天,不少美國傳媒已經收到Apple的邀請函,確定於3月2日會有大事發生。 單單看此圖,一句”Come see what 2011 will be the year of”,配合大大隻2字,還有背後隱約見都的 iPad狀物件, iPad2已是呼之欲出。 此外,刻意選擇在2號亮相iPad第2代,更可見Apple公關確實高章(最初傳聞日子本來是Steve Jobs的生日2月24號)。 較早前,看過外國網站的這篇5 Reasons To Wait For iPad 2.0,早已說得言之鑿鑿,叫大家一定要等,看來此言非虛矣。 截至2010年12月,iPad第一代的銷量達到1,480萬台,營收達46億美元,但面對來自各方競爭對手包括Samsung、Motorola、R.I.M.等虎視眈眈,這平板電腦第二波,相信將於3月2日正式揭開戰幔。 此外,本來大家也預料會在3月2日出現的升呢MacBook Pro,昨天晚上已搶閘發售。 15/17 吋型號均具備2.3GHz 四核心 Intel Core i7 處理器,加上將速度提升至 3.4GHz 的 Turbo Boost 及高達 8MB 共享 L3 快取記憶體,執行應用程式的速度,據說會較上一代頂尖機型快達兩倍,超強。 作為工作機,看來MacBook Pro已愈來愈可以取代桌面電腦。

關鍵二號—-iPad2 Read More »

不求有誰共鳴,但求有格有型。

「從東涌到柴灣站地鐵路程中,忘我地讀着剛出爐的e-Zone,驀然地,發覺旁邊有一個在偷看我書的八公。」 「身心皆疲累,但仍要堅持做Gym去。」 「零時十分,瑟縮街角牆外暗燈,在等那個遲大到的衰神。」 「老婆走佬,在吉野家孤身走我路,一人一鍋打邊爐。」 先多得MSN,然後又有了Facebook、Twitter與Foursquare,最近再新增來自內地成員新浪微博和街旁,不知由那個時候開始,我們都喜歡忽爾化身成王家衛的電影、林夕黃偉文的歌詞,或者是村上春樹小說中等等的角色,透過寥寥數十字,將我們某時某刻於某地的心情故事,公告天下,不求有誰共鳴,但求有格有型。 我們會因私隱被剝奪被販賣而怒火中燒,但另一方面,社交網絡卻給了我一個平台,可以將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一些所見、一些所聞,幻化成游走於半潛意識的狀態文字或甚至是圖片,無意中將我們所謂的私隱,以另一個形式赤裸裸地、無條件地發放出去。 「我就是不想讓人家知道我這麼多事情,更何況,誰會有興趣知道我在做什麼?」 聽過很多這樣說的朋友,即使明明在Facebook add了我們一班朋友,卻永遠不會更新他們的狀態,就連profile picture也沒有一張。但有一天,當她/他成為人母/父,卻會開始「喪」發自己小朋友的照片甚至是影片,你自己怕被人「點相」,卻反過來好像以為每一張小朋友的臉都是一樣,私隱不私隱,可暫時拋諸腦後。因為,對於每個父母來說,子女總是他們最會毫不害羞地去炫耀的心血結晶。 到頭來,我們發現,原來人類始終是群體動物,在心底裡,我們都渴望被注意或被認同。在埋藏於某個潛意識的角落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想擁有過15 Minutes of Fame,而這個小小的慾望,因為社交網絡,任你是名人還是草根,現在都有機會實現。 「寫完e-Zone稿,心情大大好,拿拿臨約班friend一齊去醫肚。」 我一口氣用手機在Facebook、Twitter與新浪微博發了同一條貼,公告天下如是說。 (原文刊於e-Zone,本人為該文作者)

不求有誰共鳴,但求有格有型。 Read More »

東京少女之無重漂浮

無意中看到台灣博客凱撒之鷹這篇來自東京的漂浮少女的網誌,介紹了這個名為yowayowa camera woman diary的圖片網誌,內裡記載了Natsumi這位日本少女,每天透過圖片來說的漂浮故事。 每天的圖片,其實都是Natsumi的生活片段,有趣的是,每張圖片,她都是處於無重感覺的漂浮狀態。 我不懂日文,但據網誌內的解釋,yowayowa大概就是有氣無力或軟綿綿的意思,Natsumi所想在圖片中表達的概念,可能就是這種生活中的無力感吧。 這位瘦瘦的小妮子,所採用的拍攝器材,卻主要是一台「重」量級的Canon EOS 5D Mark II,迥異其趣。 拍攝的方法,相信是要用相機腳架,在跳起的時候配合連環快拍,然後揀取最完美的一張。 這個說易行難,相信大家如果試過旅行時拍攝一躍而起那一刻的照片,你也知道其實是不容易的,更何況,在這些圖片中,Natsumi都是保持著氣定神閒的「龜息」神情,莫非她真的懂得瞬間移動?

東京少女之無重漂浮 Read More »

初到貴境奧克蘭(二)—坐懷舊遊輪看日落吃晚餐

話說我和太太抵達奧克蘭市中心,已經是中午時份,check-in酒店後便隨便到市內溜一溜,因為知道翌日要開長途車,所以本來亦沒計劃有什麼行程。 走入了觀光中拿點旅遊資料,順便問一問黃昏在市中心有什麼好做,最後我們居然揀了一個極「行貨」的觀光活動,就是乘坐懷舊遊輪看日落吃晚餐。 平時近乎沒可能會去做這麼Touristy的事情,但見這天的天氣實在好得如此感動,好,不想太多了,就上船吧。 上船後,卻發覺原來出海後,在海港遙望奧克蘭市中心的日落,居然是可以如此優美浪漫。況且,船上的Four Course Dinner(主菜是Stone Grill燒烤)也做得毫不馬虎,週末價埋單承惠89新幣,玩足3個小時,算是不俗了。 事後我覺得,旅行這回事,有時真要多抱點「反正都來了,何妨試一試」的開放態度,當然,你要下下做個最精明的消費者,在雞蛋裡找骨頭,不難。譬如,用餐的時候,負責搞氣氛的那位酒廊歌手,唱得實在糟糕。 但為什麼我會樂而忘返呢?很簡單,多從好的地方欣賞,滿足感,自然就會湧過來。 兩個人能否盡情這3個小時的quality time,其實,很視乎你持什麼心態。出來旅行,就是這樣。 類似的遊輪晚餐活動,其實還有其他選擇,當日我選了的,就是這艘黃昏7點啟航的Waipa Delta,個子小小,蠻可愛的。 出海後回望海岸,見一片漂亮的藍天,陽光很猛烈,雲也顯得份外淨白。 新西蘭人熱愛水上活動,見不少人亦趁黃昏撲浪去,遙望沿小山丘而建的小屋,真的希望有天能擁有其中一所。 夕陽照得海面一片金黃,遙望奧克蘭市內小得像玩具天空塔(Sky Tower),感覺妙極。 正宗StoneGrill石頭燒烤料理,用料新鮮,重份量,當然,如果你硬要用Groupon的價錢比較的話,你會吐血的,但出來旅行,不要算太多了。

初到貴境奧克蘭(二)—坐懷舊遊輪看日落吃晚餐 Read More »

H&M 鬧市施魔法

我認我認,你平日見我十年如一日地牛記笠記,對時裝知識近乎穿久保零。 但我知我知,H&M是近年的街霸潮牌,除了打破了平貨沒好東西這道理之外,更極之懂得搞cross-over那事兒,每一次都會拍中一個「大碼頭」,不是名人名設計師就是矜貴名品牌,那管你出動菲傭印傭先頭部隊再搭家爺仔乸排隊掃貨,當中最後又有多少位消費者能成功搶灘,總之每次出手幾乎都例不虛發,像葉問師傅般中中中,大排人龍後成功見報,省回不少廣告費。 只要名氣夠大,那管那是否人家的貨尾設計,香港消費者都可能會呼之若狂,然後自動排隊獻上銀兩,可是在歐洲呢,由於競爭較劇烈,H&M可能還要再加多兩錢肉緊,搞搞新意思作為招徠。 較早前,便在網上看到這個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H&M新落成的旗艦店,剛剛舉行了一場別開新面的戶外宣傳活動。 H&M今次不和大家玩排隊,卻在入夜後與大家在戶外玩魔術,在這H&M旗艦店大樓外,這座充滿歷史特色的六層高建築物門前,他們以立體的投影手法,將整個外牆幻化成如大衛高柏飛變法般的舞台,一刻將整座建築物變成一個禮物盒,來一條巨型絲帶將它打開,一眨眼間,又把每個窗戶粉飾為小女孩的玩具屋,比愛麗斯夢遊仙境更夢幻,精彩得令人目不暇給。 整個活動演歷時三分半鐘,與其說這是廣告,不如說她是集音樂、音響設計、美術與科技大成的表演藝術,就有點像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般的演出,不同的是,這次H&M的表演,純粹以立體投影進行。 你可能會問我,如此大陣象,大灑銀兩後只有三分半鐘演出,值得嗎?人家當然沒這麼笨,多得YouTube,這個年頭,但凡任何精彩短片都隨時不止有九條命,現場直播後,大家不單可以上YouTube隨時重溫外,觀眾更可以是無遠弗屆,任你排隊排完頂多見報一兩個星期,這個H&M魔法演出,相信大家起碼會在網上分享及討論一段日子 ,H&M今回有賺。 (原文刊登於本人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H&M 鬧市施魔法 Read More »

iPhone Nano將會比原版平一半?

江湖早有傳聞,叫iPhone Nano也好,iPhone Mini也好,一台平價版的iPhone,出現只會是遲早的問題。 近來面對Android的八面夾攻、Nokia與Microsoft的雙龍出海,再加上HP打算把Palm OS東山再起,Apple可能終於感到多少壓力了。 最近據華爾日報某知情人士誓神劈願地指出,其實去年已見過這台iPhone的試版真身,機身除了細iPhone一半,價錢也將會是iPhone 的一半,最快應該會於今年內,與升級版iPhone 4同時推出。 (有趣的是,此iPhone 迷你版的Project Code,其中一個居然為N97) 此外,Apple的MobileMe收費服務,亦將會於今年內,將部份的雲端儲存服務,改為免費。 有興趣的話,可到這裡閱讀原文。

iPhone Nano將會比原版平一半? Read More »

初到貴境奧克蘭(一)—市中心溜一溜

從香港直航到奧克蘭,加上時差,抵達時已接近中午。 過關十分順暢,可能知我們是遊客,關員更份外友善,一聲Kia Ora,便立即打破隔膜。 踏出機場,便立即可找到Super Shuttle的車站,從機場到市中心,不用一個小時,頭一個人的車費是$25新西蘭幣,多加一個人才合共$32,快捷、方便、舒適。 我們由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到新西蘭的目的還是想多看湖光山色,奧克蘭只是中途站,所以只打算過一晚夜,休息一下,翌日便立即租車上路。 Check-in酒店後,便隨便在市中心內隨處逛逛,發覺奧克蘭市中心交通其實亦十分方便,有多條以不同顏色及圖案辨別的巴士路線,似乎都是特別為遊客而設。 市內亦有不少觀光中心,除了有不愁不夠用的旅遊資料可免費索取外,更可以透過這裡報名參加不同的本地觀光團,十分方便。 由機場到市中心四處逛,奧克蘭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relax得來,整個城市卻井然有序,極有效率,並非如我想像中的慢條斯理。 而始終是英聯邦國家的關係,市內很多建築物都頗具英倫風味,但當仰頭盡見藍天,天氣之好,卻又讓奧克蘭這城市平添一股開朗的愜意感覺。 經過海關後,雖然沒有紅地氈歡迎,綠色的地毯上,卻印有英文和毛里語的歡迎字句。 想節省一點的話,給力推薦乘搭Super Shuttle。 每年11月至4月,是新西蘭的夏季,也是新西蘭的旅遊旺季,和幾位途人搭訕,發覺當中又以來自澳洲及歐洲的旅客為主,某來自法國的老伯伯更說,新西蘭是他們每年必到的避寒勝地。 抵達的當天是星期六下午,到處都可見到悠閒地獨自在看書或聽歌的途人,陽光是免費的,快樂也是。 市中心內巴士以不同顏色及圖案分類,路線一看就明。 不知是否旅遊心情份外好原因,隨便找來的一家路邊咖啡店,Latte美味得出奇。 看一個國家有多文明,先要拜會她的洗手間,這個不是升降機,而是門口用電子開關的「公廁」。 市內很容易找便這類民營的觀光中心,很多當地觀光團都可透過這裡的聯網系統報名,價格均一,十分方便。

初到貴境奧克蘭(一)—市中心溜一溜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