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rmet

舌尖上的手機

好的好的,我承認,其實我和一眾港男港女潮童潮叔的都沒什麼區別,吃飯前,我總喜愛先拿手機出來,拍張照。 我的心態是,萬一有天我食物中毒,我還可以死有對證,免於死得不明不白。 拍攝食物照片,你當然可以又單鏡相機又打燈,但我不是什麼Food Blogger或美食達人,不想阻礙人家起筷,所以,還是手機快靚正就算。 除了Instagram,因為也喜歡玩Food Spotting,所以往往會把食物照片裁成正方型,方便上載。 拍攝美食,因為貪方便,我幾乎獨沽一味,只用iPhone app Hipstamtic內的Foodie SnapPak。 此特別為Hipstamtic製作的Filter(你也可以說它是虛擬鏡頭及菲林),掛上了David Loftus的大名(名廚Jamie Oliver的指定攝影師),當然就是為拍攝美食而特製。 透過此卷菲林拍攝出來的美色照片,都有一種濃味化不開的垂涎感覺,照片周邊的矇矓景深,也虛擬地製造了少許大光圈的微距散景效果,美味構圖,易過借火。 這套Foodie SnapPak軟件玩了差不多一年,每次拍攝,它還是可以給我驚喜,這正好就是Hipstamtic隨機效果的特色吧。 以下是我拍攝過的部份美食照片,希望各位Food Blogger大哥大姐及美食達人們不要見笑,多多指教哦。

小確幸咖啡館

十個廣告人,七個會向你抱怨他們的工作如何辛苦如何想轉行。 然後,當中又有幾個會間中發開口夢說:「希望能在四十歲前,提早上岸退休,然後在中環Soho開一家小咖啡館吧。」 但結果,十個廣告人,十個都會繼續庸庸碌碌大半生,然後驀然回首,問:「究竟誰偷走了我的咖啡館?」 你心目中那一家理想咖啡館的你正一邊在和熟客聊天一邊在泡咖啡的燈光柔和角落,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問題是,你願意把目前的高薪厚祿放下,重新歸零,由最瑣碎的小雜工開始做嗎? 同事M,是我上述的十個廣告人中的第十一個。 未夠三十歲,出走廣告行,隻身去了澳洲,在彼邦的咖啡館中打小工,順便學泡咖啡,同時,偷師學習咖啡館營運。 一年後,山窮水盡,回香港面對現實,一邊找老本行的廣告公司工作,一邊參加咖啡師比賽。 無心插柳,比賽期間被人賞識,打本與他合作,開店賣咖啡、也同時賣工業用及民用的咖啡機。當然,不脫廣告人本色,也做自家品牌的咖啡豆。 此外,也為不同的餐廳,提供咖啡製作材料兼顧問的一條龍服務,也有在店內搞一些咖啡講座。 與其說這是一家咖啡館,不如說這是一家咖啡文化小展館。店內只有一張長長的木枱,兩邊就是咖啡器材的展示空間,可以容納的客人不多,但在寸金尺土的中環,小店經營,已算奢侈。 某個偶然的星期五黃昏,路過中環Soho,想起同事M,於是上去打了一個招呼。 喝了兩杯由他親手用全手動的Espresso Machine製作的醒神Latte,再追加品嚐一下蒸餾及滴餾咖啡兩款截然不同的獨特韻味。聽同事M滔滔不絕地說他的咖啡經之餘,也聽了他的創業小故事。 當一家小咖啡館的老闆,其實不一定如大家想象中的浪漫,廣告人當起小店老闆,也不可能再如昔日花客戶的錢般浪費。當十元八塊也是從自己的荷包拿出來時,真正的創意,反而就逼出來了。 咖啡館的品牌標誌做得頗有詩意,據說,也是在網絡找到的自由人設計,所費無幾。 小本經營,當然也沒可能花錢打廣告,自己開個Twitter帳戶,與幾位美食達人聊起來,產品做得不俗,口碑有人免費幫你傳,然後傳媒報導,也自動陸續上門。 辛苦嗎?我問。 「好辛苦哦,不過,很快樂。」 說時,我和他各自都呷了一口Latte,濃濃的Espresso透過暖滑的奶泡送到我舌尖,感覺太棒。 我暗地裡在想,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小確幸哦?難怪,那一刻,我只呷一小口Latte,就可以如此快樂。 有興趣的話,路過也好,特意專誠要去一趟也好,不妨到到那裡,看看你可不可以也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小確幸。 Rabbithole Coffee and Roaster address: 2/F, 26 Cochrane St., Central, Hong Kong. tel: (852) 2581 0861 hours: 11:00 – 19:00 follow us: facebook – twitter      

舌尖上的「雞飯」

我們香港人開口埋口叫的「海南雞飯」,來到新加坡,人家通常叫「雞飯」就是了,不用加上「海南」二字。 究竟馬來西亞的雞飯才是正宗,還是新加坡雞飯較好味,這已是涉及國家外交層次的爭議性話題,我這名站在中間的小巿民,在牆與雞蛋之間,我還是不靠任何一邊站為妙。 但我夠膽說,在香港,幾乎在所有餐廳賣的雞飯,包括如雷貫耳的文華酒店,又或者其實我也頗欣賞的海南少爺,水準都遠不及我今天來到這一家文東記。 對呀,是較為街坊的文東記,而不是新加坡觀光局推薦的文華酒店(其實上次來的時候已領略過他們的高級雞飯,但我覺得,還稱不上如大家所講的天上有地下無)。 「唉,文東記水準其實已大不如前了。」操得一口英式口音英語,而不是叮叮噹噹Singlish的的士司機大叔,一副雞飯老饕的口吻如是說。 文東記Boon Tong Kee在新加坡一共有七家店,本來打算去入住的酒店Oasia附近的那一家的,但司機大叔堅持說River Valley Road的那一家才是最好味,連他本人也經常到那一家買打包外賣。 「入鄉要隨俗,唔係好孤獨。」不要和地道老饕鬥氣了,就聽他的。 抵達時已經是下午二時多,還是人頭湧湧。看來真的來對了,好吧,就先來一個二人份的雞飯例牌。 我的習慣,是先吃一口米飯。用鷄湯煮成的白飯,燈光下細看,粒粒剔透,吃一小口,一陣陣雞油鮮香裹著的小飯粒,細嚼起來,白飯一小口,已是一流享受。 不沾醬料,先嚐一小口雞肉。芳香的鮮雞味,刺激味蕾深邃之處久違了的美味回憶。 多年已不敢碰的連肥雞皮(脂肪呈啫哩狀),也通通連肉照吃可也,已經不想理會什麼膽固醇不膽固醇了。 自己也會間中下廚,略懂煮雞的難度。太熟,像蔡瀾先生話齋,似在嚼爛布,太生,雞血腥味很嚇人。 文東記的雞,雞肉鮮味之處,簡直是會讓你的舌尖跳舞。口感如綿,一吃難忘。 說到吃雞飯,佐料也是主打之一。兩大護法:黑壓壓、七成接近凝固狀態的醬油,以及用薑蓉、辣椒和雞湯熬製的辣醬,如果畫龍需要點睛的話,這一黑色一橙色的兩小碟大概就是了。 斬件上桌的一碟雞,不要忘記了墊底的黃瓜片,早已沾了鮮雞味,又是人間美味。 不消十五分鐘,我和太太兩口子已KO了整碟雞和兩碗雞油飯,嘴巴被寵壞了,回到香港真的不知怎麼辦。

極新味拉麵 味覺四重天

一直以來,絕少在那些不務正業的日式料理店點拉麵吃。 何謂不務正業呢?就是那些又做居酒屋、又賣壽司、又弄爐端燒、再順便兼做日式放題諸如此類的店。因為他們弄出來的拉麵,味道大多像即食麵。 不要少看那些我父母那輩可能會認為只是味精湯的湯底、被喚作叉燒卻明顯未被叉過來燒的那兩三片豬肉、還有本來是主角卻又往往淪為配角的拉麵,這鐵三角要做起上來,其實是功夫多多的哦,不是專門店,只求其在廚房一隅兼做的話,真的萬萬不能。 近年香港人愈來愈嘴刁了,拉麵專門店開得成行成市,那管你是在大街還是小巷,有點口碑的,排隊的人龍也必然絡繹不絕。 一風堂的中環店啟業後,我立即成了該店常客,但拉麵狂迷老友卻對我說,不到他們位於尖沙咀的總店嚐一嚐不行哦。 即使是連鎖式經營,拉麵專門店就是拉麵專門店,每一家分店的駐場師傅不同,弄出來的拉麵口味都有分別呢。 可是,路過這尖沙咀總店幾次,看見那條瘋狂的人龍,自問沒這個能耐,只可敬而遠之了。 某個黃昏,美食達人不眠王子忽然私訊,問我有否興趣到一風堂尖沙咀總店試食,知道不用排隊,自己掏荷包都會去吧,我當然一口答應去馬。 此店的駐場師傅是型男KUDO SAN,甫一坐下,他先向我們推介三款夏日限定的涼盤小吃。 先端上的,是【卡邦拿風味菠菜沙律】,菠菜圍著中間的一隻半熟溫泉蛋,賣相鬼馬,有點像個小鳥巢。 師傅再三叮囑,要先夾起少許混著脆麵條和芝麻醬的菠菜,淺嚐一下,然後才把中間的溫泉蛋、醬料、叉燒脆片、芝士粉一一撈起來,再品嚐,口味就是截然不同,這亦正好就是卡邦拿式的風味了。 未試過這種做法的日式沙律,爽配脆,口感很有趣。 但所謂的卡邦拿意粉風,除了都用了雞蛋及芝士粉外,在味道而言,我其實不太明白它們的共通點究竟在那裡。但反正新鮮的菠菜這樣子吃起來,感覺實在太棒,芝麻沙律醬混入了蛋黃,濃郁而不膩,兩個人分,份量剛好。 第二款送上的,是為【自家叉燒卡爾帕喬】,又是另一味意式風格的前菜(嗨,我們不是來吃日式拉麵嗎?),平時的卡爾帕喬(Carpaccio),主要都是用牛肉或魚做,用日式叉燒做的,還是第一次吃。 這四片叉燒,其實是一風堂拉麵裡的招牌薄切,採用豬肩的部份,肉身激瘦 ,用來做冷盤,肉味甘香卻又不會太乾身。 用這薄切叉燒起捲放在上面的柚子果凍、我大愛的芫茜和洋蔥絲,夾雜其中輕微帶點辣的調味粉,有嚼勁之餘,口味清新的柚子果凍的少許酸酸甜甜,奇妙地把叉燒甘香美味帶到另一個境界。 最後一款前菜,是用雞美酒杯端上的【脆蝦伴沙律醬】,賣相十分漂亮,有點像一朵綻放中的花兒。 鮮蝦外表很脆,內裡卻是恰到好處,剛剛好熟而不透,保留了如白灼蝦般的爽口感覺,我問KUDO SAN是用什麼方法炸的,他居然板起了臉,一本正經地說:「對不起呢,這是秘密。」 吃得少許辣的話,僅記要把炸蝦沾上少許混有紅椒粒的蛋黃醬料,齒頰間嚼破紅椒粒的那一下微辣衝擊,感覺甚棒,中伏後,馬上來一口冰凍的生啤,夏日開心鬼就是我也。 前菜少吃多滋味,終於來到這一晚的主角,「麵王」【極新味拉麵】終於登場。 相片也沒怎麼認真拍了,拉麵始終要趁熱吃哦,於是,一邊聽KUDO SAN指導的進食鑑賞四步曲,一邊我就已經起動了。 是的,據KUDO SAN說,品嚐這一碗「麵王」,一共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步:先稍嚐一下它以秘製豬骨湯及雞湯熬製的湯底,同時夾一小撮拉麵,單純地先品嚐一下原味的湯底和小麥麵條。 第二步:將伴在麵旁的鰹魚味茶碗蒸蛋弄碎,繼而將昆布、薄脆牛蒡、黑木耳、半熟蛋等等配料混和,傳統和式料理的調味風,一下子便散發出來。 第三步:加入另外附上的骨膠原蛋白,讓它溶化於湯底內,清淡的柚子味,呷一啖湯,吃一口半肥瘦的叉燒,把味覺的享受,帶上另一個層次。 第四步:還在回味骨膠原蛋白香濃而不膩的美味,便要進入最後階段,將柚子胡椒混入湯底,微酸微辣的感覺,剎那間,味蕾正在唱歌。 先前我還在想,誰會願意付上$108港元去吃一碗拉麵呢?經過我這一輪的味覺之旅四步曲,把湯底喝光來個美人照鏡後,我覺得這真的是物有所值。 據知,原來「麵王」大有來頭,是為一風堂創辦人河原成美自家創製,他本人亦於2007年因此而獲得「拉麵大王」這稱號。 今回在香港店「復刻」,全因紀念一風堂在香港啟業一周年,每天只賣100碗,連同上述的三款前菜小吃,一律為一風堂尖沙咀本店限定,7月31號後就會說再見,錯過了的話,就不知什麼時候可以重遇了,你還等? 後記:當晚飯局事出突然,所以沒帶相機,剛好最近買了Hipstamatic那套專拍食物的Foodie SnapPak,於是全程手機拍攝。 即使當日場地燈光略暗,但出來的效果還好,看來,以後出來飯局,我可以繼續偷懶,不帶相機了。

私密咖啡店

話說很多年前,在旅行作家兼攝影師張耀先生的【咖啡地圖】一書的序中,讀到以下這一番話。 「咖啡館需要空間,香港沒有空間,咖啡館需要時間,香港沒有時間。」 從此,這四句說話,就像魔咒般封印了在我的腦袋裡,幾乎反過來都懂得念。 的而且確,在香港這個既沒有空間又沒有時間的城市,再加上地產霸權當道的城市,不要說咖啡店,就算是經營一家普普通通小店,也很艱難。 「有什麼好的咖啡店值得介紹?」 知我喜歡泡咖啡店,經常有朋友這樣問。 老老實實,除非你是過境旅客,一般情況下,其實我都很不太願意「洩露」那幾家我愛去的咖啡店的地點。 雖然,我很希望這類小店生意夠好,能夠維持下去;但另方面,我又怕若果他們客似雲來,我除了會很難找位外,我更怕業主會乘機加租,累得小本生意難以繼續經營。 於是乎,通常我會索性轉移視線:「聽說那裡有家Starbucks環境也挺好哦。」 但說起Starbucks,相信不少人都會Coffee Snob上身,然後嗤之以鼻。 不得不承認,去到外地,我可能都會是這樣的一個Coffee Snob,但人在香港,我又不得不感謝Starbucks在帶動這股咖啡文化/潮流上所作出的貢獻。 近年,香港出現了不少規模較小的咖啡連鎖店,甚至是小本經營的樓上咖啡店,某程度上,我覺得都是拜Starbucks所賜。 所以,我還是很喜歡光顧Starbucks的。 「那最近你最喜歡去那一家Starbucks呢?」 就是照片中這一家了,這裡真的旺中帶靜,落地玻璃,樓底極高,以香港這彈丸之地而言,嘩,奢侈到有點像在看樓盤廣告中的示範單位。 這一家新店,位於中環核心地帶,找到的話,就是你的福份(shhhhh…..但不要讓太多人知道哦)。 在那裡遇上我的話,點個頭就算了,但拜託不要和我打招呼或寒暄三兩句,更不要吵吵鬧鬧,人家還正在埋首書中的黃金屋呢。

初戀紅豆冰

永遠懷念,某年仲夏,還穿著中學校服的我,在窩打老道上那家紅寶石餐廳嚐過的紅豆冰。 透過窄窄的飲管,我起勁地把每一粒冰凍的紅豆啜到嘴裡,甜蜜蜜,透心涼。 說來老套,但那一份「梳乎」滋味,的確,有點像初戀。 多年後,紅寶石餐廳已不知去了那裡。想重拾初戀滋味,試過在不同的茶餐廳叫杯紅豆冰,可惜,每次都沒有好結果。 為了保留美好回憶,從此決定,不碰紅豆冰。 這一晚夜,多得不眠王子邀請,我去了一趟星巴克的小茶敘。 想不到,在星巴克,我再次遇上初戀情人。 遙望著她,我略帶點兒靦腆神色,雖不知所措,卻欲拒還迎。 闊別多年,見她轉變良多,看來走了一趟去東瀛。 當年的花奶,如今換來甜中帶甘的宇治抹茶;當年硬如石頭的冰塊,如今變成入口即溶的沙冰。 軟棉棉,甜蜜蜜,卻又粒粒分明的紅豆,蕩漾在抹茶沙冰之中,初戀的感覺再回來,剎那間,已解我相思多年之苦。 寒暄過後,我親暱地叫她一聲紅豆冰,她說:「哥,我如今不叫紅豆冰,我叫紅豆綠茶星冰樂。」 「你無嘢嘛?」 回到現實,我悶哼一聲,心裡想:「這個名太難記,對不起,下次在星巴克再遇,我會繼續叫你紅豆冰。」  

Greyhound Cafe—Fusion泰國菜

Greyhound Cafe 在香港初來報到的時候,在網絡及坊間聽到劣評如潮,但據聞後來已大有改善,於是一直蠢蠢欲試。 週末飯局,本來打算拜會在我地頭ifc的那一家,但約了的中學波友都是九龍人,最後決定轉陣,去了尖沙咀海港城。 去過泰國旅行的香港朋友,大多會去過Siam Centre或Paragon購物,對Greyhound這個泰國國民潮牌,當然不會陌生。 用Greyhound這個品牌攪飲食,走的依然是既有泰式特色,亦有國際大都會時尚感的路線,「行」一點的講法,就把她稱之為Fusion泰國菜吧。 禮拜五晚上到訪,抵達時人多得離譜,幸好我預先一天已預訂,時間一到,六人大檯,未齊人都即可入坐。 朋友們先拿了檯,自己則遲到了十五分鐘,見一眾老友已經差不多KO了兩、三碟招牌小吃。 老友們都算夠義氣,各留了一件給我,脆炸單骨雞翼頗惹味,但我覺得太過乾身,有點失望,但薄切三文魚配泰式辣汁,卻馬上挑起食慾,餐前小吃,這款不可不吃。 熱身小吃後,開始點菜,我們都是第一次到Greyhound吃飯,望著餐牌苦惱之際,餐廳經理立即親自走過來作店長推介,先前不是有人說招呼強差人意的嗎? 明明客似雲來,伙計都忙得頭昏腦脹,我們居然也獲得如此特別招待,看來今晚走運了。 經理Henry向我們推介了幾款不單單是最受歡迎,而是同事們自己都最愛點的菜,上菜速度極快,六名大漢吃完一round,再來一round。 先點飲品,店長再三推介,幾乎要說沒點會後悔的,就是Greyhound Cafe 特色凍檸茶。 杯中那幾塊大大的冰粒,全部其實都是錫蘭紅茶加香草精製的茶膽,加半顆清檸,喝到底,酸甜適中,茶味依然香濃。 第一碟上檯的,是泰式銀魚柳意大利麵,用泰式銀魚柳的海鮮鹹味吊味,混合了鮮茄、少許辣油來炒意粉,這個組合頗新奇。 最吊詭的,是當中帶點綴作用的綠色小胡椒粒,嚼下去真有點「中伏」的感覺,這味菜,我建議要用啤酒伴吃才爽。 馬沙文咖哩汁配牛膝,咖哩汁惹味而不辣,味道相當溫和,牛膝炆得極腍兼入味,但份量頗細,看見時已想獨食。 後來不出所料,我們幾兄弟玩了一圈五餅二魚,即發覺骨多過肉,每人可以分到的份量,少得實在可憐。 吃了這麼多重口味的美食,於是來一個越式鮮蝦雞肉米紙卷。薄薄的春卷紛皮,再加一層生菜,內裡包著鮮蝦、雞絲,還有少許爽口豬皮。 口感清爽而有嚼勁,再點少許甜酸醬吊一吊味,更是開胃,是當晚最有驚喜的一道小吃。 期間我們還叫了一大堆像泰式炒河及沙爹等一類的例牌菜,水準不俗,只可惜,都好像是給減肥OL吃的份量,一班大男人,狼吞虎嚥,快閃清碟。 於是,我決定要獨食了,問店長有什麼好介紹,他推薦了同事下班宵夜的最愛,泰式燴牛肉及牛丸湯河粉。 湯底有濃郁牛肉味,鮮甜絕頂,當中又混雜了好些惹味的泰式香料,味覺層次,吃得我再三回味。 當我把湯河連湯嚥下去,不得了,帶點嚼勁的小爽脆口感偷襲到來,問店長那是什麼?哦,原來是炸豬皮,很含蓄又古惑的味覺享受呢。 這,可能就是泰國菜最迷人之處了。  

早午餐一起來?來一客班尼迪克蛋。

在美國生活過一年,當時是窮學生一名,我住在UC Berkeley的學生宿舍兼搭食,但每逢週末,宿舍飯堂一般便沒有宿生包伙食的早餐供應。 但反正大家通常週五週六都會玩得夜,翌日又會遲點兒起床,所以那段日子,一到週末,我也會開始習慣不吃早餐,等到11到12點左右,便到學校附近的鬼佬茶餐廳,吃美國人流行的所謂Brunch,一餐當兩餐吃。 當時,我最回味的Brunch Menu,便要首推班尼迪克蛋 (Eggs Benedict) 。 回到香港,試過很多家餐廳,但所吃過的班尼迪克蛋都一律難以下嚥,與我隨便在美國找一家地道餐廳吃過的,質素都相去甚遠,試過怕怕。 班尼迪克蛋的來源,眾說紛紜,但較多人的說法,是話說上個世紀末1894 ,有位名為Lemuel Benedict的華爾街股票broker,在一個前晚喝得大醉的翌日早上,踏入了Waldorf Hotel吃Brunch,由於餐牌上沒有合胃口的,於是他便吩咐廚房做一份私房Brunch,要有兩片牛油吐司、兩隻水煮荷包蛋、另加幾片煙肉,再在上面淋上蛋黃醬。 後來,酒店餐廳內的老闆改良了此創意餐單,用烘焙過的英式鬆餅(English Muffin)代替吐司、火腿代替煙肉,然後命名此為Eggs Benedict,並從此加了入餐牌裡,之後更世界風行。 姑勿論班尼迪克蛋是否真的由New Yorker發明,但可以肯定的,就是這聽起來像麥當勞煙肉蛋漢堡的班尼迪克蛋,製作應該難度有限,可是,我在香港吃來吃去,就是吃不出味兒。 那天週末在中環的Linguini Fini和朋友吃Brunch,本來已吃得半飽,但姍姍來遲的班尼迪克蛋一到,我居然立即食指大動。 吃過後,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這裡的班尼迪克蛋,能再次勾起我對此品的食慾,除了烹調方法與我在美國吃過的一模一樣外,更主要原因,還是那兩隻新鮮的農場蛋。 尺碼和賣相有點像馬來西亞流行的葉子媚包(何解?心照),這對蛋的份量亦頗為重手。一刀落下,蛋漿爆出,夾雜另人開胃的自家秘製蛋黃醬,蛋味甘香而不膩。 本來打算和旁邊那位遲到的仁兄對分,但吃了一口,覺得實在太美味,最終決定獨食,一於事後才去跑步減肥。 Linguini Fini以紐約派的意大利餐風味和有機食材馳名,剛推出的Brunch Menu其實還有很多好東西,但個人推介,還是來一客班尼迪克蛋,再來一杯Latte,這個週末早上,堪稱完美。 先告訴大家,六人以下,這裡不設訂位,不想等位的話,除了要早點來,就可能沒其他辦法了。 Linguini Fini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39號The L Place 1樓 電話:2857 1333    

廣東茶居飲晚茶

在廣州和馬來西亞都試過,在香港,好像還是第一次,說的是飲晚茶,在晚上吃點心。 問廣東茶居的老闆娘Mona,為什麼這裡早午下午茶晚市任何時段都可以叫點心,一副大家姐般口吻的她笑說:這裡遊客多,就當方便一下大家吧。 位於尖沙咀海港城的廣東茶居,其實我已去過好幾次,湊巧也大多是因為有外國朋友或客戶來港,要找一個既「企理」又地道又可以訂檯的地方飲茶(誰不知蓮香夠地道?),最後總又是來到這裡。 所以,這晚廣東茶居的老闆娘設宴款待一眾美食博客,點了他們最暢銷的點心和菜色來,為免人家難受,我也要交點兒戲,頻頻做個初回品嚐吃得驚喜的反應。 不要罵我虛偽,這是做人的基本禮貌哦。(當然,吃得津津有味卻肯定是真的。) 廣東茶居的招牌蝦餃燒賣水餃雲吞當然都試過,豬肉是手琢而非機碎,吃起來不會粉粉的,咬勁當然大有不同,蝦也堅持不用雪藏的,爽口兼還有蝦汁,一嚼下去,鮮味飛撲出來。 我大愛的點心,就是煎蘿蔔糕,手切蘿蔔絲每條差不多有尾指般粗,落足重料,煎得也不算重手,不油不膩,茶樓少有。 那個冰梅烤小骨,我當然也有試過,排骨也是老闆娘吩咐廚房每天去街市買回來的,新鮮排骨就是不會一嚼下去就骨肉分離,肉質亦一定要嫩口,嚼得纏綿。 可能我喝了兩口香檳關係吧,感覺上這晚的冰梅醃得略酸,口味輕少許,可能會更好,但新鮮的排骨實在太美味,當晚在座的美食達人Food Junkies和我於是要求追加。 避風塘豬手七成是肥豬肉,但炸得十分香口,這個菜,惹味得來很危險,我只敢吃了一小塊,然後只可眼巴巴看著人家清碟(哭)。 我向來嗜魚,這晚我吃得最多的,當然就是那碟順德欖角炒龍躉球。順德有魚米之鄉之稱 ,而順德人炮製的魚饌,一般較少使用香料,而是多用欖角或豆豉這類天然佐料吊味。 老闆娘說欖角用來炒菜,是順德人的至愛,皆因開胃又醒神,我絕對同意,一碟美人照鏡後,麻煩追加一碟。 吃到這裡,我其實已經飽得差不多要鳴金收兵了,其他的如金牌炸子雞、豉油皇炒麵、白灼爽滑鮮腰膶等菜色,吞吐量有限,我只好輕嚐淺嚼。 當晚相信是最名貴的菜色—蟹肉炒桂花翅,我更加只是蜻蜓點水,畢竟,真的不想再吃魚翅了,無福消受。 總括而言,其實我一直對廣東茶居印象頗佳,認為那是不扮嘢兼價錢合理的高級廣東小菜及飲茶好去處。 這晚除了有香檳招呼外,我也不見得老闆娘Mona有為我們特別加料,平時自己來的時候,水準就是這樣。 下次去廣東茶居,除了招牌點心,我更強烈推薦三道菜:一)順德欖角炒龍躉球 二)冰梅烤小骨 三)金牌炸子雞。

紐約派意式風情Posto Pubblico

跟太太說好,今後每兩個星期最少和她吃一頓燭光晚餐,但我不是美食控,於是向做飲食業的朋友G打聽,他二話不說,就向我推介了Posto Pubblico。 我說要訂星期五的晚飯時間,他起初面有難色,但最後終於搞定,訂了八點半,抵達後見人頭湧湧,等了差不多廿分鐘才有位。 相信我們已是第二輪的晚飯客了,但觸目所見,仍見人龍,香港地,不用排隊不用訂位就能找到好吃的東西,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了。 等位時,發覺一奇怪現象,就是有好些像是熟客的朋友,一直都待在等位區的酒吧,明明有位輪到他們了,他們也耍手說沒關係:「先讓其他人吧,不急。」 如是者,到我們埋單離開前,他們還在摸著酒杯底嘻嘻哈哈,賴著不走。 當晚看來有一半似乎都是Posto Pubblico的熟客,侍應奉上餐牌,我這類習慣了幫襯平民食肆的老套怪,一看就覺得有沒有搞錯,怎麼選擇那麼少? 還好,友善的侍應向我解釋,這是他們餐廳的風格,餐牌上都主要是最基本的例牌,平日客人主要會點當日廚師特選,材料新鮮入手即設計的菜牌,說時遲,他已經不知在什麼地方變了一塊黑板出來,向我們逐一推介。 約略告訴了侍應我們喜歡吃那一類東西,然後就由他發板好了。 麵包和沙拉,以及前菜小吃的Tempura Risotto Ball,很快已一一奉上,侍應再三強調:我們的所有用料,都是Organic的,我們的麵包工場,就在餐廳樓上。 希臘式的清菜沙拉很鮮味,Goat Cheese口感獨特,混上香醋和橄欖油產生的化學作用,非筆墨能形容,醒胃。 Tempura Risotto Ball的製法奇趣,香脆的表面,內裡卻藏混和了起司的意大利濕飯,黏黏地帶點兒咬勁,一邊吃一邊咀角帶笑。 主菜來了,手打的Pasta,口感有點粗糙,但又是好咬勁的哦,cream base的意粉汁味道有點淡,不膩,以青豆和少許的煙肉吊味,妙極。 最後上台,伴碟有一隻巨型黑蘑菇的草飼牛牛扒,肉汁比我們吃慣油滋滋的穀飼牛為少,甚至略帶點乾身,但肉質卻很鮮嫩,不肥不膩,有嚼感。 近年其實開始少吃肉,但如果只吃這種質素的,可能可以增加Quota。 最後,這裡其實連給小費也是很美式的:一律沒有加一服務費,多少適隨專便。 見招呼如此周到,當然,我最後給的小費也是紐約價,按單收費加15%就好了。 事後,我把照片放了上facebook,住在紐約的朋友C問我什麼時候又來過,後來她才知道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她說Posto Pubblico的室內裝潢與氣氛,實在太像她在紐約去過的好幾家意大利餐廳。 她明明笑說不想被人家罵New York Snob了,但最後又忍不住加了一句:住在紐約最開心之處,就是到處都有這一類型的特色小餐館呢。 Posto Pubblico G/F, 28 Elgin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852 2577 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