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

後手機攝影時代 | ShiftCam 2.0

自從進入手機取替DC這時代,大家買手機時,「相機」質素已成先決條件,我想,這已經是常識吧。 (但話說回來,我還是鼓勵大家拿部相機出街拍攝哦,拜託不要放棄用相機拍攝。) 專業照片分享網站Flickr,長期都會發表一個排行榜,統計上載照片中最多所使用的「相機」品牌,這麼多年來,排頭兩位的,第一位就是iPhone,第二位才是Canon。 可想而知,手機當相機,已經不是一個潮流,而是一個事實。 這也難怪,近幾年,不少朋友出門旅行(尤其是短途的),一部手機當相機就起行,早已經成為了常態。 可是,為了增強照片顏值,高像素的手機以外,有些朋友更會配備強殖裝置,而其中,又會以替iPhone量身定做的外掛鏡頭為主。 由好幾年前的olloclip開始,我先後還試玩過不同牌子的外掛鏡頭,但大部分都是真真正正的「外掛」,有點似「晾衫夾」,突兀地夾在電話外邊,間中亦有對不準手機鏡頭位置這類問題。 ShiftCam是一家專為iPhone設計外掛鏡頭的Kickstarter公司,2018摘下REDDOT DESIGN AWARD大獎,它的特色,就是把外掛鏡頭設計成手機保護殼的組件,可以隨意置入不同款式的外掛鏡頭,極之聰明。 2018年ShiftCam已經推出到2.0版本,其中有一個6-in-1 Travel Set,內藏六組小鏡頭,適合平日使用。此外,還有一個ProLens系列的五支「大」鏡。 6-in-1 Travel Set的優點,就是讓你隨身配備六組後備鏡頭,既輕便,又方便。 我每次把電話拿出來,總會引來身邊的朋友注意,感覺上,大家覺得我好像Inspector Gadget上身。 但男性用家要留意,如果平時習慣把手機放在褲袋,每次把手機拿出來的時候,你會發覺,這組6-in-1鏡頭,隨時已經黏滿衣物毛粒與塵埃。 所以,這組6-in-1鏡頭,使用前,最好不要舉機就拍,先稍稍清潔一下,才進行拍攝,就可避免不必要的矇矓效果。 六組鏡頭中,廣角鏡拍攝出來的變形效果頗為明顯,照片邊緣位置,成像亦不夠銳利。 至於那兩組10x 與 20x 的macro lenses,對焦時,雖然要有多一點耐性,難度是有的,但仍屬可用。 整體而言,使用體驗是相當不俗的,但不要對成像質素期望太高,在手機看還可以,放上大電腦屏幕,就會看到銳利度不足。 但ShiftCam這組6-in-1鏡頭的真正賣點,是在於其輕便性及多樣性,隨身攜帶可即使用,平日貪方便的話,還算是相當可取的。 相反,其餘幾支稱為ProLens的外掛「大」鏡,以拍攝質素而言,與6-in-1 Travel Set相比起來,就有點像成年人與小學雞的對比。 拿上手,除了看得出的精細做工,你還會立即體會到它們的「份量」,感覺絕不兒戲,十分專業。 將鏡頭推入Shiftcam的手機套裡,就可立即使用,簡單直接,毫不費勁。一如Shiftcam的廣告標語,SHIFT、POINT、SHOOT,就是這麼簡單。 此外,每一支鏡,都有一個磁吸式鏡頭蓋,保護鏡頭之餘,拿出來使用亦很方便。 我第一支試玩的,是Wide-Angle ProLens,用這支18mm的廣角鏡來拍攝,目測其變型絕不明顯,官方數字是少於1%,是一支外出旅行,用來拍攝風景的理想隨身鏡頭。 其次在出外旅遊時時可大派用場的,便是這支60mm Telephoto ProLens,作為一支補iPhone原有鏡頭不足的「長」鏡頭。 那個我去了油塘某Live House的星期五晚上,我在陰暗的燈光下拍攝,用「長」鏡捕捉了演出者的神韻,色調柔和,但我拿在手上的,明明只是一部手機,感覺實在奇妙,這的確是一支實用性頗高的人像鏡頭。 但各位要留意,和上述的6-in-1 Travel Set一樣,使用這支外掛Tele鏡的時候,假使想同時啟動iPhone內藏的Tele鏡,iPhone內置的影相app並不可行,你需要使用其他3rd party的影相app。 我的個人選擇,是由iPhone 3時代已經開始使用,目前已經推出到第二代的Camera+ 2,此外,我還使用較早前App Store免費下載的Obscura影相app。 除了上述兩支用途較廣的常規鏡頭,我還試用了230° Full Frame Fisheye,以及75MM Long Range …

後手機攝影時代 | ShiftCam 2.0 Read More »

Point & Shoot隨身攝錄機 | HTC Re Camera

不得不承認,還是拜GoPro所賜,令”Action Cam”這玩意近年備受追捧,除了名門正宗的GoPro外,後繼加入陣營的,還有Sony,兩個品牌,都是主打高級及專業用家路線。 此外,又有一大堆國產凌凌漆代表,當中以山狗、小蟻最有名,當然,見有市場,大堆不知名的淘寶貨色亦充斥市場。 云云大廠品牌中,HTC肯定是一個異數,相信大家也不禁問,為何一個手機品牌,也要加入Action Cam的行列? 當大家在發出很多疑問的同時,今年8月,HTC Re Camera在美國35th Annual 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摘下了一枚設計獎項,從此,在Henry Ford Museum佔有一個永久展覽席位。 HTC的這部Re Camera,在市面上已經推出了超過一年,但我還是在最近,於LOG-ON看見包裝相當可愛,機身有多款顏色選擇的它,才開始引起我的興趣。 與其說Re Camera是一部Action Cam,不如說它是一部Pocket Video Cam。 除了顏色走Lego般的塑膠玩具風外,Re Camera的造型亦十分趣緻,坊間很多網友都叫它做「水喉通」,我就覺得它更像潛水鏡,非常盞鬼。 拿在手裡,對著人家Point & Shoot,由於完全不像一部相機,對方的反應,可能會更自然。 作為一部小小攝錄機,Re Camera十分輕便,只有66.5 克。隨便放進恤衫袋、西裝袋、行山功能褲的側袋也可以,女士們,把這個放在手袋,和多放一支唇膏差不多。 外表像玩具,卻可拍攝1080p全高清影片、慢鏡也可以拍到720p高清,相機方面,1600萬像素配146° 超廣角鏡頭,最高光圈為f/2.8,夠用。 記憶體方面,使用microSD 卡,最高支援128GB,方便拍攝大量影片。 話說回來,既然目前大部分高階智能手機都已經可以做到這個規格,純粹站在一般拍攝的角度來看,初步測試,Re Camera未有為我帶來任何深刻印象。 但大概你可以視這Re Camera為你手機的鏡頭伸延,透過專用手機app,連接Re Camera,手機屏幕即時變為監察視屏,兼且可調節所有設定,近年開始流行Live Stream,Re Camera也有這項功能,即時直播,相當方便。 嘗試過它的超廣角功能,但魚眼的效果頗厲害,除非你視此為一種風格,否則建議不要應用在人物拍攝上,否則人人都隨時變成Star Wars內的Jabba。 你大可使用手機屏幕作觀景器,但一如所有Action Cam,拍攝的時候,都要在「盲拍」的狀態下進行,Re Camera也不例外,習慣了有觀景器拍攝屏幕的用家,要重新適應。 學習「盲拍」,手持拍攝時,只要把Re Camera拿在胸前位置,並且接近目光的水平線,拍攝出來,便會與「看到什麼拍到什麼」較為接近,Point & Shoot其實沒甚難度。 我較為喜歡它的慢鏡拍攝,即使是靜止的畫面,陽光的細微變化,也會創造出不俗的效果,但要留意,當進行慢鏡拍攝,Re Camera只可以拍到720p 96fps的畫質。 但說到底,我覺得Re Camera最實用的地方,就是不用加上什麼防水docking,就可以潛入達一米深的水底作短時間(30分鐘)拍攝,IPX7防水驗證的級數,大概相當於Sony Xperia …

Point & Shoot隨身攝錄機 | HTC Re Camera Read More »

鏡頭相機新世紀,可換E Mount鏡之Sony QX1。

因為整組單元的form factor實在破格,在公眾場合拿這部Sony QX1出來使用,注目度很高,相識與不相識的朋友都會問:「這是什麼來的?這東西與一部小相機比較,又怎麼樣?」 與其說這是一台新型號相機,不如說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拍攝模式。 若果你硬是要惦念著傻瓜機的快速啟動,無反機的輕巧便利,請容許我斬釘截鐵,QX系未必是你那杯茶。 QX系完全是另一種的拍攝模式,主機就是鏡頭及感光元件,觀景窗熒幕及操作調控則主要交由外置手機,兩者可分可合。 若純以鏡頭作主導,QX系的鏡頭相機,可大大提高鏡頭取景角度的便利性,或甚至是,將攜帶鏡頭拍攝與負責構圖的工作,在有限的距離內,分別交給兩名使用者同步進行。 這已經是Sony QX系的第二代,第一代的QX100我也有借過來試用,雖然攝影質素與RX100接近,但我對器材的態度,是它來遷就我而不是我來遷就它,勉強無幸福,初時有點心動,但最後我還是說服不到自己。 來到第二代了,今次這台QX1在form factor上試圖有更大突破—就是可以換鏡,或者說,貴客請自備鏡頭。   剔走了鏡頭後的QX1,卻完全未有瘦身的跡象,由QX100原先一體連鏡時的179g,增磅至目前的216g。 重量來自那裡? QX1整體的結構,最大的分別,除了內置了一枚GN4閃光燈外,還有一枚NP-FW50 專用鋰電池,即是Sony NEX系或與a5000/a5100系使用的同款電池,續航力當然更持久,可拍攝達440張照片。 沒有內置鏡頭的QX1,最大的亮點是可直接搭配E Mount鏡頭(A Mount需另加接環),內置的一枚2000萬有效像素的APS-C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尺寸亦由QX100的13.2 x 8.8 mm,大幅提升至23.2 x 15.4 mm。 感光元件夠大,相機最高感光度亦可達 ISO16000,加上支援P/A/S 拍攝模式,以及可拍攝RAW檔,令QX1更能發揮到媲美一般E Mount鏡頭相機的高畫質影像效果,對於E Mount用家來說,實在是非常吸引。 除了可換鏡頭,使用體驗上的最大不同,是今回配合QX1推出同步更新的PlayMemories 5.0手機app,手機連接單元的速度,明顯地比上一代QX100的時候大幅改善,透過Wi-Fi,大概需要5秒左右,NFC的話,3秒左右便可接通。 此外,操作介面亦經過重新設計,調教光圈 、ISO、EV曝光補償亦輕而易舉,操作一如手機攝影app,整體而言,尚算流暢易用。 除QX1主機外,Sony亦特別給我借來一支1.8/24光圈的蔡司鏡,鏡身頗為墜手,將鏡頭接上主機再夾實手機,因為頭重尾輕的關係,初時要習慣一下如何主要靠單手(左手)握鏡進行拍攝,但長時間單手托住鏡頭,久了會有點累,這方面,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相比起QX100,操控速度流暢度,顯然已經來了個大躍進,但追焦仍偶有失手,咔啪與咔啪之間依然稍有遲緩,所以,不要奢望可連環快拍,又或是追蹤拍攝難以捉摸的小朋友及小動物。 近攝取景靜止物件、刁鑽角度則絕對可得心應手,無痛直接過相往手機,同時間,需要上載往社交網絡的話,更是絕無難度。 使用了好幾天,開始稍稍適應了它的對焦和拍攝速度,基本上,照片的成像質素,與一般NEX級數的無反機分別不大。 你大可當作,平日只需要帶一支E Mount鏡在身,便可以拍攝出相當於一台無反相機的照片質素,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手持鏡頭,嘗試更多不同實驗角度的拍攝體驗。 我相信,對於E Mount用家而言,QX1實在具備一定的吸引力,我會索性將它定性為一件專為E Mount用家而設的攝影玩具,這樣說,相信也不算過份。

Sony RX100M3-小黑鋼完美升級

自問不是什麼攝影控,旅行拍照留念,雖然是我最享受的一件事,但我從來都不會是器材先決,近年,為了減少負擔,所攜帶的器材,由單反到微單,愈來愈清減。 所謂的拍攝樂趣,方便輕巧,也是另一種樂趣,所以,對於我來說,有些時候,其實手機快拍也不錯。 剛過去的六月底七月初,來了一個長週末假期,走了去高雄和墾丁一趟,帶了平日常用的Sony NEX7和一支標準鏡上路,出發前,順便問Sony借了一台剛推出的RX100M3,本來,目的是想多一台後備的小相機,方便譬如在拍攝食物那一類場合使用。 但誰知,到達民宿,隨便拍拍,一開始後,我便機不離手,全程使用。 晚上回到民宿,透過Wi-FI過相到手機,效果喜出望外,上載了好幾張試拍的照片到我個人Facebook,一下子便有超過160個Like,除了因為墾丁風景太動人,由於我也有標明用什麼相機拍攝,所以,看來這台RX100M3的「叫座力」也不容忽視。 到了第二天,我原先的那一台主打機NEX7,已索性收了在行李箱,留在民宿內,我的背包中,只有一台RX100M3。 朋友問,這台新版的RX100,究竟有什麼新功能?說句實話,其實,我真的沒特別考究。 既然用的是point-and-shoot 小相機,我只想把心思放在捕捉美好時刻之上,其餘一切,我都會交託給相機處理,享受風景之餘,不用花太多心神在拍攝設定上,只是專心構圖,感覺原來也很棒。 我只知道,來到了第三代,表面上,RX100M3最大的分別,是新增了一個電子觀景器,以及原來的Hot Shoe位置,變了一個可彈出的閃燈。 而且,背後的反mon,如今可以去到180度,有什麼用?當然就是拍selfie啦。只要把mon反到180度,就會自動進入3秒倒數拍攝模式,真的是科技以人為本。 RX100M3拿上手,小巧,實淨。作為男性,我的手掌其實略小,所以,拿著這台機,手持感還好。 但單手持機拍攝時,總是缺乏了點安全感,使用之時,很怕會「跣」手,去到墾丁沙灘,用得我提心吊膽。 但說到拍攝體驗,第一個小時內,RX100M3已馬上給我一個「驚艷」的感覺,完全把我征服。 無論是快門速度、成像的銳利度,質素都相當平均、優秀,小黑鋼卻有大黑頭的霸氣。 什麼也不用做,全程自動模式選擇,拿上手就拍,在戶外環境拍攝遼闊遠景,這枚等效 24-70mm f/1.8-2.8的蔡司鏡頭,發揮了24mm廣角端的最大優勢。 相機輕巧,舉手就拍,也增加了拍攝角度的可動性,可能性亦隨之而增加。 面對逆光環境,自動進入逆光拍攝模式,畫面色澤的處理能力,暗位的銳利度,同樣令我感到驚訝,效果出眾。 逆光拍攝,居然拍出癮來,追隨著光線的方向,乘著光影旅行,反而找到一些平日未發現的可能。 在低光源的室內環境拍攝,內藏的1吋感光元件,果然名不虛傳,即使是拍攝近物,營造景深效果,自動微距對焦無難度,成功率甚高。 某個下午的雨後,天色依然灰暗,雨後小路上的泥地間,出現了好幾隻小螃蟹,近距離微距追蹤,居然也給我「生擒」了好幾隻。 自動偵測的場景選擇,雖然方便,但間中會失手。 拍攝人像,如果站在遼闊的風景前,人物主角要站得很前,才會自動選擇為人像拍攝模式。 否則,由於廣角關係,經常會自動進入風景模式。有些時候,還是自行選擇為佳。 小相機的最大優點,就是拿起來將鏡頭對著人時,不會那麼嚇人,我試過好幾次近距離與小花貓搭訕,拍攝成功率近乎100%。 此外,更不用說找路人甲幫忙拿機拍攝了,平日拿著大單反去旅行的朋友,這個你懂的。 來到高雄及墾丁,這台RX100M3陪伴著我經歷了5天旅程,短短相聚,還機前,實在有點依依不捨了。 (筆者按:本文評測相機由Sony借用,本人並無收取任何稿費等酬勞)

舌尖上的手機

好的好的,我承認,其實我和一眾港男港女潮童潮叔的都沒什麼區別,吃飯前,我總喜愛先拿手機出來,拍張照。 我的心態是,萬一有天我食物中毒,我還可以死有對證,免於死得不明不白。 拍攝食物照片,你當然可以又單鏡相機又打燈,但我不是什麼Food Blogger或美食達人,不想阻礙人家起筷,所以,還是手機快靚正就算。 除了Instagram,因為也喜歡玩Food Spotting,所以往往會把食物照片裁成正方型,方便上載。 拍攝美食,因為貪方便,我幾乎獨沽一味,只用iPhone app Hipstamtic內的Foodie SnapPak。 此特別為Hipstamtic製作的Filter(你也可以說它是虛擬鏡頭及菲林),掛上了David Loftus的大名(名廚Jamie Oliver的指定攝影師),當然就是為拍攝美食而特製。 透過此卷菲林拍攝出來的美色照片,都有一種濃味化不開的垂涎感覺,照片周邊的矇矓景深,也虛擬地製造了少許大光圈的微距散景效果,美味構圖,易過借火。 這套Foodie SnapPak軟件玩了差不多一年,每次拍攝,它還是可以給我驚喜,這正好就是Hipstamtic隨機效果的特色吧。 以下是我拍攝過的部份美食照片,希望各位Food Blogger大哥大姐及美食達人們不要見笑,多多指教哦。

GXR A12 之50mm定焦攝力

GXR的確是小眾玩意,用的朋友不多,難怪我每次拿這部機出來,明明是低調的「黑魂」造型,卻總可以引來不少艷羨目光。 實話實說,我沒有擁有過一台GXR,但卻三番四次被毒癮甚深的朋友引誘入局。 某天,在facebook上見到朋友A用GXR拍的相,我終於按捺不住,翌日厚著面皮,打電話給Ricoh的marketing大員要求借機一試。 看過不少評測大讚,我也想體驗一下GR LENS神鏡下的魅力,於是,我指定要試用那支A12 50mm Marco鏡。 初拿上手,被他在對焦時發出的機械聲嚇了一條,對焦速度,要稍為適應一下。 把玩期間,GXR的金屬機身,給予我實實在在的手感,鏡頭與機身的平衡感,不俗。 先向GXR系統不太熟悉的朋友解釋一下,與一般的可換鏡頭相機不同,Ricoh的GXR概念,是將鏡頭及感光原件,做成需要一起替換的模組,機身只負責基本操作。 A12的意思,是代表此機擁有一片大概是千二萬像素的APS–C感光元件,將一片媲美一般入門單反的大幅CMOS,收納在一個大概接近Canon G12尺碼的機身內,難怪,這塊小黑魂,攝力會如此強悍。 以下照片,我全部用RAW拍攝,然後直接從LightRoom export,除了作過適量剪裁,沒有經過任何調色處理,是原汁原味的GXR。 這支50MM鏡最強之處,是它具驚人的近攝力之餘,又不用擔心廣角變形。 拍攝人像(對不起,圖中也有我的愛犬Sophie),移動前景後景對焦,都能夠輕易拍攝出優美的朦朧散景。 進行近距離拍攝,先試拍Table Top物件,啟動微距,除了焦點的細膩位,周邊營造出的散景效果也相當自然。 如果我是Food Blogger,一定會愛死它。 週末去了稔樹灣附近的小農莊買菜,再測試一下GXR的近攝力。 我找了些放在檯頭的菜來拍,自然光下,本來怕會太暗淡,小番茄的色澤,依然甜美。 走近田地間的小物件,再拍。 那個下午天陰陰雨濛濛,本來擔心拍出來會灰灰暗暗,但得出來的效果,卻又超乎我想像中地飽滿細膩。 我沒有靚模,所以只好再叫小狗Sophie擺post。 小狗的毛色和肉眼看見的很接近,她今年就要八歲了,兩鬢開始帶點兒斑白。 週末在愉景灣的跳虱市場,湊巧遇上街頭音樂會。 下午接近黃昏,當日天色很灰暗,嘗試point & shoot,拍跳躍中的敲擊樂手,不容易拍到對焦清晰的照片,這張還好。 晚上九時多,做完gym,歸家去,路過中環,下著悶人的毛毛雨。 凝聚著濕氣的夜中環,我嘗試追逐微弱的燈光,手持拍攝下,間中難免鬆郁濛,但難得GXR的夜攝力,原來也很給力。 後記: 借機兩個多禮拜,天氣都一直欠佳,沒機會拍點陽光燦爛的日子,有點兒可惜。 但一如在網上看到人家的評測照片例子,Ricoh 鏡頭下的色澤,的確有一種獨特的味道。 紅色不會太紅,黃色不會太暖,色彩成像也十分踏實,與我們肉眼看到的,相當接近。但喜歡它或不喜歡它,大多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是一部老老實實,逼你專心拍攝的相機,操作上,可能不如其實接近級數的4/3或EVIL機般輕易上手,而且,你更要多一點點的耐性。 把它當作傻瓜機用,你未必能夠不費神地拍到理想中的照片,但若果你肯花點耐性,盡量多嘗試不同的手動設定,掌握了少許訣竅後,便不難得心應手了。

用Instagram說故事

是這樣的,如果你有讀過我那一篇「來生不做蘋果人」,你會知道我對蘋果是如何既愛且恨,適逢上近期因工作需要,其實我已默默轉會Windows Phone。 之不過,正所謂「剪不斷,理還亂」,本來我以為自己既然連iTunes內 那幾百GIG歌也可以放得低,應該沒有什麼牽掛了,但想不到,我還是因一隻App而令我與iPhone繼續藕斷絲連。 那就是Instagram。 世間上有很多照片分享平台哦,為什麼一定要是Instagram?這個問題,其實就與塵世間好些感情問題一樣,關係實在太微妙,很難說得出一個具體的理由來。 我只知道,我每次我將敝宅家犬Sophie的照片放上去,總可以輕易地得到世界各地的愛犬人士或拉布拉多粉絲的起碼數十個Likes。 又或者,每次我將我在上環街頭拍到的王家衛式out foc照片分享出去,又可獲到外國朋友的讚許或甚至補一句”I love HK”,實在令小弟感到能為推動香港旅遊盡了一點綿力,其中所獲得的滿足感,遠遠又較諸於在facebook或微博上分享照片時高得多百倍。 Instagram在2010年10月推出,過了兩個月後我才開始正式接觸,那個時候我還在主力玩港產的Steply和Yahoo!的Flickr,起初覺得這不過是另一款照片分享平台吧,應該捱不過一年。 但及後的幾個月,我卻見到她在社交化方面新增的功能愈趨成熟,而且開始可以像Flickr一樣,可替照片加上不同標籤(#Hashtag),讓對同一主題有興趣的拍家,能立即眉來眼去。 加上除了那些寶麗萊式的菲林風格濾鏡,及後再追加的移軸效果,Instagram這東西不單愈來愈好玩,她更重新賦予手機快拍另一重意義。 軟件是死的,人的眼睛才是活的。作為一個提倡手機快拍的照片分享社群,除了平台上的功能事實上,我更欣賞Instagram拍家社群間的人文色彩。 即使是同一個品種的小狗小貓照片,你也可以看到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它們,如何上山下海遊車河等等,生活得是可以如何地不一樣。 街頭快拍更不用說,除了被隨意攝入鏡頭的城市潮人、巴士站旁的一張椅子、地鐵車廂內打瞌睡的老人、馬路旁邊的拾荒者,都成了無數街拍好手的攝影題材。 任你罵我崇外我也要說,在創意題材這方面,我發覺的本地Instagram用家就顯得有點乏善可陳。來來去去,我見得最多的照片,也不外乎是早餐午餐晚餐宵夜,或者是在某大商場購物後的戰利品等。 事實上,Instagram創辦人Kevin Systrom及Mike Krieger這兩位仁兄都不認為他們所創造的是一個照片分享平台,而是一個說故事的工具,一個可讓大家發掘這個世界週遭故事的工具。 執筆之時,Instagram已一歲有多了,Instagram CEO亦再次公開承諾,會「儘快」推出Android平台的版本,我期望會有更多本地街拍高手加入Instagram的行列,同時也希望Instagram會推出Windows Phone的版本。 這裡有玩Instagram的朋友嗎?有機會就多多交流一下吧,我的帳號是@rudileung。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可能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