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觀點

寶寶小驚喜,媽媽大成就。

與惠氏這個客戶甚有緣。 十多年前,我還在Bates達彼思當小文案時,便參與過一支為內地市場而製作的電視廣告。 當時少不更事,創意可能做得很膚淺,說起內容,我現在居然可以全無印象了。 十多年後,再次在現任的廣告公司遇上這客戶。 我還是吊兒郎當,尚未當人爸爸,卻又要再次代入父母心情。 幸好,近年身邊很多好朋友都加入了父母行列,和他們談多了,再多得他們在facebook上的「密集式」分享,多少開始領略到他們的感受。 不需要什麼天才兒童式的才藝表演,發覺在facebook上很多朋友,都會為小寶寶每天做過的一件不同的小事情,因而雀躍非常,更要公告天下,希望大家都來Like一下。 我一邊笑他們真的煩死人,一邊卻暗地裡替為他們打一下氣,給一個Like。 歸納了這些觀察,於是我們便向客戶提案。畢竟我當年也是文案出身,於是我寫了以下這一段文字,希望能打動客戶。 小寶寶成長旅程,每一天都充滿不同大小的驚喜;這些點點滴滴的小小驚喜,往往就成為媽媽含辛付出的原動力。 惠氏學習驚喜頻道,為嘉許寶寶的學習成就而設,同時,亦讓背後默默耕耘的媽媽,獲得肯定和表揚。 因為,虎媽媽好、龍媽媽也好,她們的百分百付出,百分百都是為了寶寶的將來。 就是這樣,我們為客戶建立了一個YouTube頻道,並製作了以下這兩支宣傳短片。 已經很久沒碰過不直接賣產品的Brand Campaign,多謝惠氏這客戶,再次給我這個機會。 各位朋友,希望在這個平台能見到你的分享,到時,我一定會給你按一個Like的。 但大家記住,我們只要真情演出,不是要才藝表演哦。 P.S.我要特別多謝我們的創作總監Eric,他除了為製作這條段宣傳短片而廢寢忘餐外,更和他的女兒粉墨登場,製作了以下示範短片。全部真人演出,絕無特技效果。 伸延閱讀:Wyeth Hits YouTube For Parent Engagement

寶寶小驚喜,媽媽大成就。 Read More »

尤達大師沖合味道杯麵,用的是念力。

小時候,我最羨慕Luke Skywalker,因為佢可以得到Jedi老祖Master Yoda尤達大師的真傳,教他用念力,將整隻X-Wing戰機在沼澤升起。 “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星戰迷不記得這一幕和上面那句說話的話,就真的沒資格做星戰迷了。 繼高達之後,合味道杯麵原來還請過Master Yoda出關,幫大家整壺靚滾水沖番個合味道杯麵醫肚,用的,當然又是念力。 “Always in motion, is the future” “Believe in your own power, you must” 看!簡單兩句說話,就道出如此人生哲理(Master Yoda的重口味英語口音及怪雞文法,我自少聽慣)。 這個廣告,相信是繼續向地震後重建的日本市民說聲加油,打打氣,肚餓?就整個合味道杯麵醫肚,然後再努力啦! 廣告內,Master Yoda先把合味道杯麵騰空拉過來,然後,再施展渾身解數,將巨型熱水煲,橫空升起,準備就緒,沖番個靚杯麵。 最後,最正果句依然係Master Yoda的經典對白”May the force be with Japan(You)!” 日本加油!( 哦,不是不是,是加滾水!)

尤達大師沖合味道杯麵,用的是念力。 Read More »

林一峰新西蘭「發現新我」之旅

2009年8月6號,由新西蘭航空香港facebook page開張的那一天開始(去timeline看看就知道啦),這個都一直是我最「上心」的客戶之一。 眨眼間已經超過兩年,老老實實,如果繼續搞一些小遊戲靠小恩小惠去呃Like,現有粉絲或新粉絲都未必會理你,而新西蘭航空作為一個香港人眼中仍屬較小眾的航空公司,我覺得,最實際還莫過於先加深大家她的認識。 要去新西蘭旅行再加上要在當地轉機周圍去,首選當然是新西蘭航空,但我想,究竟可以用什麼方法令大家「未出發,先興奮」? 最初的構思,是我們會乘搭新西蘭航空的飛機,在新西蘭四處去,拍攝好些有趣短片,然後在每條短片片尾,都會和facebook page上的粉絲有所互動,譬如儲夠Like才去片或答對相關問題有獎等等。 主要目的,除了讓消費者對新西蘭航空的航線,以及新西蘭的旅遊熱點加深了解,更希望與粉絲有更多對話。 後來我想,不如找一個既喜歡旅行,在facebook或其他social media上也有一定人氣的藝人,作為campaign的亮點吧。 我用一柱香的時間,便立即鎖定了「旅遊系」音樂人林一峰,認為他是不二之選,然後連同整個策劃向客戶cold call獻計。 客戶雖然與我看法一拍即合,但正所謂好事多磨,我們前後籌備了差不多半年,最後於今年才正式成事,真的是少一點毅力也不行哦。 既然名為林一峰新西蘭「發現新我」之旅,林公子當然會做一些平時大家較為少見到的活動。 而活動的主旨,其實也是想向大家傳遞一個訊息:所謂旅行的真諦,就是遠離自己熟悉的國度,從而尋找另一個新的自我。 還有兩個星期,這個活動就要到達尾聲,哈哈,老套一點講句,這一刻,我真的有點依依不捨。 如果你還未參加我們的抽獎活動,現在還有機會哦,快快到這裡參加吧。 以下11段片,已於過去5個星期內逐一播送,你有沒有錯過了那一段林一峰的精彩演出?

林一峰新西蘭「發現新我」之旅 Read More »

一個相愛 不相見的故事

從前的老闆總是教我,我們做廣告的,賣的,不是產品,是一個夢。 只不過,不知道從那個時候開始,香港人,連做個美夢,都開始會嫌奢侈。 (樓盤廣告的不算,因為他們賣的,不是夢,是一般普通人負擔不起的海市蜃楼) 今天早上,負責這個廣告的朋友,把這支三分鐘的片子放了上facebook,叫我看看。 看罷,我突然覺得,原來在香港,居然還有廣告客戶會認為,做廣告,還是要給消費者留點空間,遐想一下的。 要知道,在這個凡事講求實際的年頭,賣浪漫,比起那些下下赤裸裸地,要和人家鬥大鬥快鬥強鬥勁的廣告,其實需要更多勇氣。 既然,好歹還算是一個廣告,有產品穿插其中,是理所當然的,但都算適可而止了。 最低限度,你沒有在重要關頭,會見到一個字幕或旁白(還要是黃志淙靚聲演繹的)來告訴你,像什麼千四萬像素呀、雙核心處理器呀、獨有防滑防花機殼等等的賣膏藥內容。 而且,空鏡嘛,還是蠻多的。 如果,你都是看安達充漫畫長大的,這類留白畫面的浪漫,你會份外欣賞。 說回這個廣告,說的,其實是一對處於「冷靜期」的情侶的一個平凡故事,有趣的是,這段「冷靜期」,長達一年。 究竟這段「冷靜期」的數百天當中,會發生什麼事? 這段短片原來只是序幕,還有五集要大家追下去。 哦,幾乎忘記了告訴大家:It’s a Sony。

一個相愛 不相見的故事 Read More »

5個最得我「Pin心」的Pinterest帳戶

開了個Pinterest帳戶,第一件事,當然要看看有什麼好Pin。 暫時Pinterest還是女性天下,除了女士們或女性相關的內容外,較值得Pin的帳戶,大都與設計及攝影相關的為主。 但即使我是麻甩佬一名,有好些女生取向的Pinterest帳戶,我還是認為值得大家參考一下的。 我第一個要力捧的,就是Nina Garcia。 這位大姐是誰?即使你並非時尚界中人,有看過電視節目天之驕子Project Runway的話,你一定已經略略聽過她的大名,事實上,除了上電視節目做評判外,她的正職是時尚編輯,曾經效力Elle雜誌,目前則領軍Marie Claire。出道初期,她也當過Perry Ellis和Marc Jacobs兩位設計師的公關。 Nina Garcia的Pinterest是我目前見過內容最豐富的帳戶,很多品牌相比起來也有所不及,除了主要力攻最新一季的時尚衣著及飾物外,也有以不同主題收藏最新時尚趨勢。 更重要的是,她的分類極之井然有序,如果你是好時尚此道者,又只打算跟一個Pinterest帳戶的話,釘死這個就是了。 如果你的口味較雜,你便不妨拜訪一下目前Pinterest最人氣的用家Jane Wang的Boards。 除了因為她坐擁二百多萬紛絲外,她的口味之廣,更是可能比一般的消閒購物雜誌過之而無不及,超過一百個欄目,目不暇給,所言非虛。 (靜靜地告訴你,Jane Wang其實是Pinterest創辦人之一Ben Silbermann的老媽子,難怪大家都俾面) 提起Ben Silbermann,當然不得不提他的PinterestBoards了,雖然不及老媽子Jane Wang的豐富,內容亦極之正路,但勝在整理得井井有條。 較為男生向的好些家居用品、小趣味產品、禮物、設計、趣味貼圖等等,都一一網羅其中,好歹都算是一個示範作吧。 除了個人帳戶,也有一些專業帳號是值得大家留意的。 好些雜誌報紙媒體如Time Magazine等早已進駐Pinterest,但較早前,Wall Street Journal便特意為New York Fashion Week做了一個Pinterest專頁,以一個集郵簿的形式,報導整個New York Fashion Week的花絮。 除了大會專業攝影外,當中更包含了短片,以及好些Instagram風格的snap shot,算是開創了新聞報導的先河了。 目前已經有不少品牌進駐,除了做得較為像樣的Kate Spade New York外,adidas、PUMA,General Electric等等的官方企業帳號,其實都尚在起步階段。 要數做得最出色的品牌Pinterest帳戶,可能便首推專賣有機及天然食品的Whole Foods了。 不要以為人家會一味向你硬銷他們的產品,除了可搶眼球兼令你食指大動的美食靚圖,看後會吸引你點擊往其官方網站索取食譜外,Whole Foods的Board中還有很多圖片,純粹以展現出與品牌風格及生活態度相關出發。 對呀對呀,與什麼賣廣告呀、製造官網人流通通無關,為什麼?因為這裡不是在看內容前,要逼你看爆炸出來的廣告的Yahoo!網站,這裡是社交媒體平台,大家都是來分享、來談心的。 Happy Pinning!  

5個最得我「Pin心」的Pinterest帳戶 Read More »

有車牌,人人期望可達到?

話說為了一洗汽車召回風波後的頹風,豐田的第四代掌門人豐田章男,在今年十一月舉行的東京汽車展上,宣佈了ReBORN–Fun To Drive Again這個品牌的新口號。 頭炮廣告,先找來木村拓哉加北野武這對強勁搭擋,穿越時空,演繹日本戰國三傑中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假設他倆若在2011年重生(ReBORN),他們的對話又會如何。 可能怕有代溝吧,豐田這廣告造勢大會同步推出另一系列,代言的居然是「誰都喜歡你」的叮噹(你硬要叫多啦A夢的話,隨便你)。 電視廣告同樣分為三集,故事設定在某個現在的時空,叮噹身邊的角色,每位都已經大個仔大個女,人人三十出頭。 第一回【三十而立篇】:小時候,大雄(型男妻夫木聰飾)與一眾好友在工地的遊憩處閒聊,席間大家說到未來,大雄說他長大後的志願,是可以自己開車和靜宜去遊車河,窩囊的大雄怎任會考到車牌?立即引來小朋友們恥笑。 廿年後,大雄依然是那個沒用的大雄,技安(摔角手小川直也飾)始終還是那個愛欺負人的技安,但大雄還是不懂開車,要淪落到坐技安的順風車,當然,又要挨扁了。 第二回【郊遊篇】:大雄與靜宜(交響情人夢中的小提琴家水川麻美飾)郊遊去,又要搭火車又要轉巴士,還要在郊野間迷路,弄了大半天才抵達目的地,但靜宜已嚷著要回家上小提琴課去了。 此時,俊俏的牙擦仔(日劇偶像山下智久飾)突然出現,問靜宜要否搭一趟順風車? 說時遲,二人已開車揚場而去,離開前牙擦仔還恥笑大雄為何沒開車來。回到家裡大雄向叮噹(法國性格演員尚雷洛飾)哭訴,要求送台車給他,誰知遭叮噹一口拒絕,何解?因為大雄根本沒有駕駛執照。 第三回【隨意門篇】:見到牙擦仔與靜宜開車兜風去,大雄問叮噹有何方法可帶靜宜四處郊遊,叮噹提議用隨意門及竹蜻蜓,但最後還是烏龍百出不得要領。 最後,大雄決定要自力更新,學曉開車,但考車牌前,還是有請叮噹幫忙,用隨意門帶他到豐田車展。 由於廣告分三集推出,第一集出現後已爆發話題,對於其他尚未登場的角色,無論電視報章雜誌或網絡,大家也議論紛紛其餘將由誰演繹,炒作成功。事實上,這系列廣告可謂卡士龐大,除了選角啜核外,叮噹的簡約造型與選角也堪稱一絕。 廣告內容也成功地將「懂得開車」與「有車牌」等同為長大成人的象徵,駕駛更是一種成年人的專有樂趣,面對如大雄般這類不想長大的新一代,「三十而立,開車有格」這定位,十分鮮明有趣。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有車牌,人人期望可達到? Read More »

豐田的餃子維新論

就好像做人一樣,每個品牌都一定有起有跌,但最重要的,還是那一句:「在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 自2009年像滾雪球般展開的大規模產品召回風波,令Toyota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品牌蒙上陰影,但一邊在承認過錯、修補過失之餘,Toyota同時也在積極重振旗鼓。 對哦,時間是不會等人的,Toyota的第四代掌門人豐田章男,最近便在東京汽車展上宣佈了ReBORN–Fun To Drive Again這個品牌的新口號(Fun To Drive是該品牌80年代的口號)。 在改進產品之餘,同時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品牌廣告造勢。前哨先找來木村拓哉和北野武,分別飾演日本戰國三傑中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 廣告分為三集。第一回【ReBORN篇】:先以史詩式序幕手法,講述這兩位一代梟雄如何壯志未酬,未能親睹日本統一,經已黯然猝逝。繼而穿越時空,二人在2011年重生(ReBORN),在某個早上,昔日為下屬的豐臣秀吉(北野武),打電話叫醒了織田信長(木村拓哉)。 第二回【出發篇】:織田信長開著豐田60年代款式的S40 Crown,前往接豐臣秀吉一起開車上路去,在車上他倆聽著荒井由實的懷舊歌,同時,二人也摸不著頭腦地問:為何大家要在2011年重生?然後,豐臣秀吉說:他只知道,他有件要想做的事情。 第三回【 宇都宮】:原來,他們的目的地,是在宇都宮這地方的餃子店。不要以為他們只為饞嘴,席間,二人居然以餃子比喻當下日本社會現象。 大意是說:「一顆餃子,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美味餡料,但是,還需要一塊餃子皮,來把所有的餡料整合包起來;可惜現在,社會上為不同事情而爭論不休的為多(餡料),能勇於承擔及有能力出來當這層餃子皮的人卻少呢。」 「要像包餃子一樣將整個國家團結起來,真的不快一點不行哦。」最後,豐臣秀吉如是說。 任何一個財雄勢大的品牌,都懂得找名星來拍廣告出公關秀造勢。作為一個國民品牌,雖然出動了天皇巨星,Toyota卻沒有來一句「我的選擇」或「賣飛弗」之流的就當交了功課,品牌訴求卻降落在這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小國民抱負上,同時,也默默地暗諭了,豐田這個一代王者(以信長與秀吉作比喻),要致力「重生」,重塑可代表日本國民光煇歲月的承諾。 但天呀,另一邊廂,我們香港現在衝出來當「餃子皮」的兩位候選人,一個軟皮一賴皮,怎不令人擔心呢?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豐田的餃子維新論 Read More »

名「聲」語音導航

在外國住過或旅行時享受過跟著GPS自駕遊的朋友,都可能會聽過TomTom這系統。 為了讓你的旅程更愉快,除了提供GPS導航外,TomTom更重新發掘語音導航系統的潛在趣味,除了一般冷冰冰的系統人聲外,他們更提供了好些個人口味選擇。 大概是兩三年前,他們已引入了以Star Wars人物配音的語音導航內容。 想像一下,當你一邊開車,叫你轉左轉右向前行多三個街口的,居然會是Star Wars中聲音低沉、透氣聲呵呵的黑武士,又或者是英文文法全部反轉來講的絕地武士老祖尤達大師,你明明沉悶的高速公路車程,便立即生猛起來,那就不怕瞌睡了。 除了Star Wars的經典人物,TomTom後來還推出了如Simpsons、Spongebob及Looney Tunes等卡同系列人物的聲之演出,也加入了一些演藝名人,譬如在電影Speed內的大奸角Dennis Hopper、HipHop紅人Snoop Dogg,甚至是經典James Bond主角Roger Moore等(部份只屬模仿演繹,並非個人原聲)。 為了宣傳這個產品,好讓大家乖乖地給錢,TomTom製作了好些虛擬地重組現場錄音情況的網絡短片,講述服侍這班超級巨「聲」,對於錄音師來說是如何的一件苦差,好讓大家覺得物有所值(在替黑武士錄音時,錄音師便因為一時語氣太重,幾乎被黑武士用念力勒死)。 最近加盟TomTom的,是那對多次被傳言認為是同性戀,在芝麻街內陪伴著我們成長的那對布公仔Bert & Ernie。 那位出名煩過阿煩又喜歡在洗澡時玩鴨仔的Ernie,一貫地「點極都唔明」,老友Bert於是無奈的出手幫助,但同樣又是愈幫愈忙,十分惹笑。 在設計產品時,我覺得TomTom已十分聰明地,想出這個可以增加收入的增值服務(是的,每套聲音要另付百多元港幣),但另一方面,這也同時是一個相當巧妙的產品宣傳方法。 如果推出香港版本的話,大家又想由誰來為你語音導航呢? 我最想有的卡通人物,當然一定會有叮噹(多啦A夢),又或者是叫我們「衝呀衝快搶攻」的足球小將戴志偉。名人方面,如果有當年的馬路天使葛文輝加林海峰也不錯哦。 最後,由溫超來演繹星爺,當然又是絕對全無難度啦。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名「聲」語音導航 Read More »

幻彩水舞詠佐敦

我絕對有理由懷疑,負責Nike廣告的創作部,曾經自由行來過香港,見識過我們的幻彩詠香江,然後又順便過大海去看水舞間表演,最後,便回美國炮製了這個絕世表演。 是這樣的,10月20日,當全新的M8 Jordan籃球鞋正式推出時,Nike在紐約市Pier 54對開的Hudson River,在眾多紛絲及記者面前,演出了一幕幻彩水舞詠佐敦。 雖然我絕非NBA標準球迷,但那些年,我們都一起追過男兒當入樽,沉迷過幾乎所有關於米高佐敦的Nike廣告。 佐敦當然是經典,但更厲害的是,人尚健在卻被擺上了神檯的他,早已化身成那個跳起入樽的人影logo Jumpman,毋須文字,見人如見佐敦。 圖騰地位,直逼Nike那把關刀。是的,現在的Air Jordan Brand籃球鞋,連Nike關刀已經消失。 我不知道Air Jordan已經來到第幾代,近年代言每款新Air Jordan的,亦早已交由Team Jordan佐敦小隊旗下新一代的NBA運動員,極之人強馬壯。 其中一位峰頭躉,就是綽號Melo的卡梅羅·安東尼(Carmelo Anthony),亦是這場表演的主角。 節目開始,見有直升機將一名身穿白色運動服的籃球員掉進河裡,剎那間,數十呎高的巨人Melo,如魅影般於屹立在水上。 隨著他的腳步與打拍著的籃球,水面(地面)同時濺起介乎於現實與虛幻間的浪花。 大會指定動作,Melo一躍而起,入樽、扣爆籃板。轉眼間,立體投射影像去了岸邊的一排建築物,Melo繼續帶球,沿途將所有建築粉碎,再入樽、再扣爆籃板。 再三扣爆籃板後,Melo掉進大海裡,翻起數十呎高嘩啦嘩啦的浪花,現場觀眾看得目定口呆。 驚魂未定,驀地裡,整隻超巨型的M8 Jordan籃球鞋,立體地出現在海面,轉一個圈,然後以佐敦的Jumpman標誌作結束。 據報導,這個以河上水影光影展現出來的海市蜃楼,立體投射的影像足有85呎高,難怪力拔山兮氣蓋世!我們這邊廂的幻彩詠香江,頓然相形見拙,變了港孩小學雞。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幻彩水舞詠佐敦 Read More »

永不停步跑Offline

今年沒有報名任何馬拉松的比賽了,但跑步練習,還是要繼續的。尤其是,近期秋高氣爽,躲在家裡上網不到外面跑一趟,是暴殄天物哦。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嚷著要參加渣打馬拉松,但貫徹了香港精神,大家花在討論和研究買那個品牌的跑鞋的時間,又總比真正練習跑步的時間為多。 先申報個人利益(其實也沒什麼好申報),市面上所有運動品牌,沒有一個是我的客戶,我對大部份品牌的跑鞋,亦沒有什麼特別個人喜好。 New Balance、RunBird、Nike、adidas我都各有不止一對。而其實,我的云云跑友中,大部份都很少會告訴你那個品牌的跑鞋才好跑才專業的,大家所集中的注意力,很多時反而都是如何改善跑步姿態。 但話雖如此,我還是對Nike Running的廣告及營銷手法還是有點情有獨鍾,我曾經在此欄向大家推介過Nike+ Running這個Branded Utility的概念,那個Nike+ GPS iPhone app,即使我未必每次都會穿著Nike跑鞋練跑,但卻很少不會啟動我的Nike+ GPS,陪我一邊跑,一邊計算里數,當然,更重要的,還有那堆陪我練跑的歌曲菜單。 跑步季節又來了,Nike+ Running最近又有新廣告出爐,廣告中採用了一位名為Alice的女主角,故事由始至終,她一直都在跑步。 期間在途中遇到趕上來與她寒暄幾句的爸爸媽媽、祖父祖母、男朋友、小狗、好朋友、合唱團詩班團友等等,但她一概也沒有一刻把腳步放緩,和大家搭訕兩句後,便繼續加快步伐往前走。 跑步,彷彿就是Alice的人生,朋友家人為了和她一敘,唯一的方法,就是在Alice跑步的路途上,與她相聚一刻。這一幕,令我馬上聯想起當年電影Forrest Gump中的場面(事有湊巧,電影中Tom Hanks也是穿著Nike跑鞋)。 廣告暗諭:馬拉松只是人生長跑的熱身賽,最後一句廣告標語Never Stop Running,算是鼓勵大家要努力不懈吧。 上Inside Nike Running的YouTube頻道,還可以看到故事中配角的虛構訪問,從他們的角度,談一談對Alice的看法。 其中最不滿又最無奈的,當然就是被冷落了的Alice男朋友和小狗了,內容十分幽默有趣。 創意算不算很精彩呢?不算,但這則廣告,卻很能觸動到愛跑人士的心,看完這輯廣告時,會有種難以言傳的會心微笑與溫馨感動。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除了產品與服務的質素,有些時候,就是如此建立的了。 廣告當然也要賣產品,但故事中那對最適合長跑的LunarGlide+ 3 Shields,一分鐘的廣告片內,最後才出現了秒半一鏡,卻又足以令你印象難忘。要洗消費者的腦,有時不一定要疲勞轟炸尖尖尖點點點的。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永不停步跑Offline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