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i

Confessions of an ex-advertising man (by David Kan)

本文是一個過氣廣告人自作聰明的創作實錄 (作者:簡兆明) What’s wrong? 小聰明取代大意念? 以前的 big idea 買少見少, 廣告行普遍認為是因為沒有 big budget。有錢先有諗頭? 即係車要擺在馬前面? 香港廣告人誤將小聰明當作大意念, 互相吹捧, 已不是一朝一夕。 抽水廣告橫行, 一個鞋抽廣告在綱絡傳為勁抽, 試問賣幾多隻才可以令營業額增長? 弊在新入行者奉為聖經, 買弄小聰明容易, 判定市場策略難, 瞄準目標創作大意念更難。 試看當下社交網絡上最多人讚的 meme 營銷帖文, 究竟有沒有長遠的 brand building 策略? 點讚的人有幾多人真的付鈔購貨? 無奈小聰明已經植入新世代廣告人及客戶腦袋, 被視為創意指標、接觸 potential customers 的平靚正捷徑, 背離 brand image 越行越遠。 這個現象被視為廣告行業自然進化的新規則, 沒有人敢坦誠相告, 因為不能傷害年青一輩創作人, 輕視他們的努力, 小聰明都要捧到變大成就, 加油! 試看最近的杜蕾斯文字廣告, 「戴咗。我真係已經戴咗。」那一輯, 先不論廣告本身是否真的不露骨, 它觸發不少粗鄙意淫留言, 那倒確實清晰地反映了網民心目中塑造的 brand image。 以後, 如果我在香港拿着盒杜蕾斯去 …

Confessions of an ex-advertising man (by David Kan) Read More »

鍵盤上的詩人:Brad Mehldau 的爵士音樂探索

從前,我一直以為爵士鋼琴好手 Brad Mehldau 只是一位很出色的 Sideman,事實上,他充當不同樂手的綠葉時,幾乎每次都像成為了另一個人。 起初,我在幾張 Joshua Redman 的爵士四重奏錄音中,留意到 Brad Mehldau 這名字,一開始我並未刻意去尋找他的個人作品,後來,我卻發覺自己走寶了。 一如 Joshua Redman 那一批90年代冒起的年輕爵士樂手一樣,Brad Mehldau 同樣都是接受過音樂學院的教育,初出道,一邊致力在捍衛 Post-pop 傳統爵士樂,試圖把當中的藝術及技巧推進更高層次,另一邊廂,卻同時嘗試尋找前衛爵士樂的新方向。 但相比 Joshua Redman一直都處於領導者的角色,Brad Mehldau卻顯得更我行我素,雖然擁有自己的鋼琴三重奏,但他偶爾還會加入其他樂手領軍的組合,亦會來點獨奏;演繹樂曲方面,涉獵範圍亦很廣,涵蓋 Post-pop、Neo-Classical、甚至是把主流流行樂包括 Radiohead、David Bowie、Oasis 和 the Beatles 的作品煎皮拆骨再重組成的 Contemporary Jazz,多方向的嘗試,數之不盡。 他與 Bass 手 Larry Grenadier、鼓手 Jorge Rossy 組成的鋼琴三重奏,已經推出了五輯名為《The Art of the Trio》的專輯,包括錄音室製作和現場錄音,三位樂手的技巧皆精湛,每張專輯的藝術價值都非常高。 表面上,這鋼琴三重奏像是承襲自 Bill Evans Trio 及 Keith Jarrett Trio 的傳統爵士樂模式,但事實上,這卻是三人在和弦、即興對話及鋼琴彈奏技巧上的突破性嘗試。 Brad …

鍵盤上的詩人:Brad Mehldau 的爵士音樂探索 Read More »

潮流電子經典10週年 | Random Access Memories

所謂的潮流事物,包括音樂,一般都只是曇花一現。《Random Access Memories》這專輯,剛好推出了十個年頭,歷久常「潮」,在流行樂壇,是一個稀有的異數。

說起來,法國Progressive Dance二人電子組合Daft Punk,本身已是一個音樂界的潮牌。90年代出道、2000年走紅,到推出第四張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除了打上全球多國的流行榜,一個月內創下賣出超過606,000張的紀錄,更於2014年格林美大獎中獲得12項提名並囊括5項大獎,名利雙收。

與此同時,Daft Punk卻決定見好就收,將組合旋風式解散,剎那間,成為音樂界的傳奇。時日如飛,這十年間,這張專輯卻好像沒有離開過樂迷,譬如,每次到生果品牌的陳列室試玩耳機或其他音響產品,Playlist上總是還會見到這張專輯,《Get Lucky》亦好像成為試機金曲。

既然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趁2013年是《Random Access Memories》10週年,唱片公司便推出了特別紀念版,原本專輯的13首歌曲以Dolby Atmos重新混音,另外追加9首從前沒收錄過的Demo和Outtake。

當然,配合現今音樂消費市場需要,這個10週年套裝,重點可能是落在這三張黑膠的版本。

事實上,這可能是Daft Punk這隊電子組合最不電子的專輯,除了把依賴Programming的編曲元素降到最低,並且加入了大量錄音室樂手,邀請到電結他之神Nile Rodgers助陣,注入了70年代的Funk元素,更加令到當中的好幾首歌曲,有著劃時代的時尚感覺。

音樂與文學之旅 | 黃妍《4891》

黃妍是極罕有的異數,有些時候,我幾乎會忘記了,她其實也是大唱片公司旗下一員,而並非Indie歌手。

來到第三張個人專輯《4891》,黃妍繼續與她的詞人拍檔王樂儀展開另一段結合音樂與文學的旅程,今回,她倆更義無反悔地,從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1Q84》出發,以創作回應創作。

音樂專輯《4891》中,黃妍與王樂儀則卻以《4891》中的八首歌曲,回應《1Q84》中的世界未日與冷酷異境,描繪出平行時空中的點與線,音樂風格主要走電子Folk Rock的氛圍。

14首秋調變奏,14道生命軌跡 | Ed Sheeran | Autumn Variations

可能大家都未必會想過,Ed Sheeran的這張新專輯《Autumn Variations》,居然會與Elgar的管弦樂作品《Enigma Variations》扯上關係。

話說Ed Sheeran在籌備這第7張錄音室專輯的期間,湊巧從父親那裡得悉《Enigma Variations》背後的故事:作曲家Elgar在構思每一段變奏的時候,都是以身邊一名好友的故事為創作靈感。

於是,Ed Sheeran亦以《Enigma Variations》為創作框架,撰寫了14首歌曲,每一首歌曲,靈感都是取材於他其中一名朋友的故事,就像是14道在秋季經歷過的生命軌跡。

從14個友人的故事出發,《Autumn Variations》探討了愛情、鄉愁、失戀、孤寂、友誼、希望與個人成長等和希望等主題,在某種程度上,這反映了疫情期間的生活縮影,製作樸實無華,卻情感真摯。

致10個美國城市州分的情詩 | Joshua Redman | Where Are We

出道30年,Joshua Redman (JR)今年再重新出發,拿著他的次中音色士風,穿州過省,走過大街小巷,見證了紙醉金迷、苦澀無力的社會兩極。 加盟Blue Note的首張專輯,題材內容都走向兩極,重新打造了好些Jazz Standard、Hard/Post Bop、Jazz Ballad,也有意想不到的Pop Rock和Folk Song。 13條音軌,當中包含了以10個美國城市或州分為題的作品,音樂素材如順手沾來,包羅萬象,充滿展現出美國不同地方迥然不同的城市氛圍。 由Bruce Springsteen、John Coltrane、Thelonious Monk、Count Basie、Rodgers & Hart以至Charles Ives等等,要幾大路有幾大路,要幾冷門有幾冷門,就像一幅接一幅令人意想不到的音樂拼圖,風格寬度甚高,亦聽得出JR花在編曲上的心思。 這位當年的哈彿大學高材生,畢業後本來獲得耶魯大學法學院招手,但最終卻選擇了當全職爵士樂手,難怪在作品中,總反映出他較為知性的一面。 就以這張專輯為例,表面上是以不同的美國城市州分為題,但實質上,是JR從不同地點的角度出發,試圖對近年美國好些社會事件及現象的反思。 專輯只有四首純音樂作品,其餘則由JR夥拍新進爵士女歌手Gabrielle Cavassa,由女聲站台當主角的歌曲,是JR的新嘗試。 在JR率領的樂隊伴奏下,Gabrielle Cavassa的嗓子甜美而饒富個性,引吭高歌長音時的vibrato,亦實在令人驚艷。 基本上,我對JR的技巧沒有可挑剔的餘地,一向欣賞JR甜美雄渾的Tenor Saxophone音色,他紮實的吹奏技術和即興造句,既可優雅得游刃有餘,咆哮起來又可以充滿爆發狠勁,風格充滿可能性,這張新專輯也不遑多讓。 JR藝高人膽大,專輯以他一人無伴奏吹響美國民謠〈This Land is Your Land〉的旋律作引子,最後伸延出如吶喊的哀號,不協調的鋼琴和弦推進,鋼琴與女聲展開戲肉〈After Minneapolis 〉的序幕,充滿張力,是對George Floyd事件發生後的陳述,中段色士風及樂隊啟動,JR即興造句充滿實驗性,效果懾人。 Bruce Springsteen的經典〈Streets of Philadelphia〉來到JR手裡,一開首的電結他前奏已經令人馬上入戲,投入這個城市勞動階層的氛圍,見有人帶著疲累的身軀,喝啖酒,步履闌珊地和你說故事。 〈Do You Know What It Means To Miss New Orleans?〉加入了客席小號Nicholas Payton與JR熱情對話,二人的即興造句,既有傳統的新奧爾良式幽默,又有新派爵士的出其不意。 John Coltrane的〈Alabama〉原作本身已經具備劃時代意味,這州分亦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Martin Luther King昔日的基地,JR用了三個音樂章節,作為描述Alabama此地的詩篇。 專輯歌曲有些話題較沉重、樂風亦較實驗性,但同時,亦有優雅的靡靡之音,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但整體來說,仍然算是易入喉的Contemporary …

致10個美國城市州分的情詩 | Joshua Redman | Where Are We Read More »

King Gnu | THE GREATEST UNKNOWN | 久違四年,王者回歸

第一次聽《THE GREATEST UNKNOWN》這張新專輯時,因為幾乎所有歌曲我都已是耳熟能詳的單曲,第一個給我的感覺,居然有點像新曲加精選,當然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誤會。 其實,King Gnu對上一張專輯《CEREMONY》,已經是2020年的事。 一如既往,樂隊花了很多心思,在歌曲與歌曲之間,插入了一些連接每首歌的短篇過門配樂,如果你一口氣把整張專輯播一次,你會有一種聆聽概念大碟的感覺。 King Gnu主腦常田大希的寫歌手法,在旋律上打破了公式化的流行曲模式,鼓手勢喜遊和低音結他手新井和輝,亦好像總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讓每首歌的編曲,都充滿創意滿溢的材料。 我尤其欣賞King Gnu的雙主音模式,美聲男高音井口理與中低音低16度的常田大希,輪流主唱或同步合唱,主唱及和音上的編排,甚至是混音上層出不窮的效果,總給你不絕的驚喜。 King Gnu為動畫《呪術廻戦》電視版及電影版創作歌曲,〈SPECIALZ〉和〈一途〉都是高能量霸氣的Indie Rock作品,很能配合這皇道動畫中的熱血氣場;〈逆夢〉則是蕩氣迴腸的大氣Rock Ballad,電結他與弦樂器的對答,充分反映出常田編曲及樂器演奏的造詣。 〈阿修羅〉和〈千両役者 〉兩首電子搖滾,前者音域上落詭異的Chorus旋律,很能配合PlayStation這電動遊戲玩味氣氛;後者像風馳電掣地飆車的音符,正好配合NTT Docomo廣告中展現的網絡高速高路氛圍。 King Gnu亦為大熱的《勿說是推理》電視版及劇場版包辦了主題曲。〈CHAMELEON〉開首井口直接唱出充滿棱角的副歌旋律,駕馭難道甚高,編曲的層次感,亦像峰迴路轉的連續劇;〈硝子窓〉則為樂隊編曲上罕有地結構簡約(但不簡單),低音結他和鋼琴略帶Jazz Fusion和Lofi Hip Hop味道,兩首都是有畫面的作品。 〈泡〉是諜戰電影《太陽不能動》的主題曲,飄逸空靈的首段,像極來自外太空的聲音,Vocoder歌聲加上多重混音的人聲,心跳聲般的鼓擊伴隨著,產生有趣化學效果的編曲。 沒想過不修邊幅的常田會接拍男士MARO洗頭水的廣告,〈2 Μ Ο Я Ο〉是一首玩味的Jazz Funk中版歌,電子化混音的歌聲,大大增加了此曲的趣味。 〈STARDOM〉是2022 NHK電視台轉播足球賽事的主題曲,前奏已能令你感受到是一首Rock Anthem,常田中段疾走助攻,與井口匯合搶攻時合唱的副歌,充滿足球場上的熱血氣氛。 〈雨燦々〉是日劇《OLD ROOKIE》的主題曲,同樣是足球運動為主題的題材,難怪歌曲的陽光氣息十足,結尾一段的大合唱,尤其充滿勵志劇的味道。 King Gnu總好像與動漫有緣,但沒想過他們會為較為兒童向的動畫《國王排名》,唱了這首氣氛輕鬆又正向的〈BOY〉。 〈三文小説〉是日劇《35歲的少女》的主題曲,是King Gnu充滿敘事感的拿手好戲,井口一開首如歌如泣的美聲男高音詠唱已是先聲奪人,編曲上亦運用了宏大的弦樂及電子SynthPad,令層次推進得攝人心魄,我會選此曲為整張專輯中,藝術層次最高的作品。

Blue Giant動畫電影配樂 | 由漫畫空想到音樂實現

《Blue Giant》是漫畫市場上罕有以爵士樂為主題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名次中音色士風手,漫畫中經常出現的音樂演奏場面,歌曲除了經典爵士樂,更有角色原創的作品。我第一次把這套漫畫拿上手的時候,一邊讀,我一邊在想:「這畫面,有聲。」

改編成電影的動畫未上畫,電影配樂已推出。被譽為日本國寶級樂手的爵士鋼琴好手兼作曲家上原廣美,包辦了《Blue Giant》動畫電影全片的配樂,推出的黑膠紀念版,我見在eBay馬上有炒家托市。

致大馬的爵士情書 | Purnama | WVC Jazz

「有不少爵士樂的演奏,都是採用我們稱為Jazz Standards的歌曲旋律,說穿了,就是把老歌作為即興演奏的載體。於是我想,那屬於我們自己的歌曲呢?我們可以用馬來西亞的音樂,來向世界發聲嗎?」

馬六甲出生,到美國求學,從小深受西方古典、爵士及搖滾薰陶的華裔爵士音樂人,也是WVC – Malaysian Jazz Ensemble的創辦人之一的Tay Cher Siang (鄭澤相) ,在一篇訪問中,透露出他製作這張爵士樂專輯的意圖和動機。

2024年10大社交媒體趨勢

2024年來了,光陰似箭,但社交媒體的變化卻快得像火箭,昨天你還以為自己錯過了某個新潮流,霎那間,今天那個潮流已經不再入流。 我沒有水晶球預測下一個潮流,但我會嘗試從大環境與大趨勢,為各位導航,一同起步,探討社交媒體在2024年的新方向。 1.文字不死,千字文成新寵 2023年最矚目的社交媒體新聞之一,就是Twitter改名為X。 Twitter超過90%的收入來源是靠廣告,Elon Musk入主後,由於他的無定向中二病,嚇走了不少廣告商,再加上他亦不打算向廣告商買帳,昔日X的廣告市場,相信會逐漸被其他競爭對手瓜分。 事實上,Elon Musk對X(Twitter)帶來的改變,令這個社交平台一波多折,至目前仍處於業務極不穩定的狀況,但相信,Elon Musk正積極改變X的商業模式,試圖把它帶往一個不需要靠廣告生存的方向。 但另一邊廂,在新力軍Mastodon和Meta的Threads帶動下,除X以外,以純文字貼文主打的社交平台,亦重新獲得關注。 X還是以英語為主流的平台,在香港,卻有不少使用中文寫貼文的用戶在Threads上逐漸活躍起來,除了不同界別的KOL,也開始有明星名人進駐。 顯而易見,乘著Instagram的優勢,Threads在滲透非英語的本地語言社交網絡上,比起X較有優勢。 而製作照片、影片或多媒體內容通常需要較高的時間成本,但寥寥數十字的純文字發言,靈感一來,就能隨興趣就寫,暢所欲言。 說穿了,在社交平台上的生態,純文字內容需要更加簡潔有力,才能吸引眼球並引發討論。 X、Threads和Mastodon等社交平台,其純文字貼文,一般都以100個字的短打為主,而Facebook這類「傳統」的社交平台,則較為偏好「千字文」內容。 你沒看錯,在Facebook上,「千字文」確實越來越常見,亦成為新的流量密碼。 Facebook此舉,動機當然是為了延長用戶停留在平台的時間,一篇有一定文字密度而又能為讀者帶來價值,能夠有機會留得住讀者的純文字貼文,一般會自動獲得較佳的自然觸及率。 純文字內容在社交網絡復興,這可能將成為網誌(Blog)的第二波。 2.新世代搜尋引擎:社交網絡 搜尋引擎霸主Google地位不保,即將被社交平台的搜尋功能取代? 這已是2022年的新聞了,Google高層Prabhakar Raghavan發表了有關「超過40%的Z世代更喜歡使用TikTok或Instagram進行搜尋,而不是使用Google搜尋引擎」這言論。 接下來這兩年的發展,證明了他的憂慮不無道理。社交App正逐漸蠶食傳統搜尋引擎的市場,並步入一個新的搜尋時代。 年輕一代傾向於直接在社交App上進行購物研究或尋找美食,這已成為無可爭辯的社交行為。 此外,社交App上的地標搜尋,由於有照片和評論的輔助,也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習慣。 香港沒有TikTok,但我們卻有越來越像TikTok的Instagram,以及不再只是中國消費者才使用的小紅書,這些平台內建的搜尋功能,已成為了年輕一代的日常使用習慣,直接挑機Google。 社交搜尋的演算法也在改變,有趣的是,昔日你以為只有坐擁大量追隨者的「大戶」才會排名在較前位置,但其實這優勢已逐漸成為歷史。 近期社交搜尋的答案排名,越來越趨向以關聯性和可靠性為關鍵,各大社交平台,包括香港較多人用的Instagram,都正朝向這方向調節其平台的演算法,這可能是非「大戶」的新秀內容創作用戶的喜訊。 3.社交影片,由碎片化轉長片化 TikTok的出現,帶動了全球的短影片熱潮,但隨用戶習慣的改變,無論是短影片或長影片,也不斷在重新定義。 有別於YouTube動不動一個小時以上的長影片,社交平台上,本來主打5至15秒的短影片,近年開始走長短兩極化,Instagram Reels及TikTok已再三延長了長達15分鐘的影片上載長度。 X更揚言,將推出高級訂閱服務,讓付費用戶上傳長達兩小時的影片,顯見用戶或內容創作者,對長影片的需求日增。 不短過一分鐘是基本,三到五分鐘的長度,已逐漸成了不少社交「長」影片的新趨勢,平台的演算法,亦傾向鼓勵這類長度的影片。 此外,用戶行為正在改變,正如上面所講,他們由傳統搜尋引擎,轉向社交平台尋找答案。 長影片更有利於深入地說好一個故事,以及對FAQ作更詳盡的解說,與此同時,長影片亦提供了電視以外的不同娛樂,正好補完了另一種娛樂內容的生態。 4.社交私密化,人人在說悄悄話 社交平台上的互動,正在轉向地下進行。 品牌帳號經營者總是在抱怨,社交平台的互動率(Engagement Rate)屢創新低,亦質疑社交平台刻意打壓了他們的自然觸及率,但他們卻忽略了,就是傳統的社交平台用戶行為,正在急劇改變。 由於社交網絡內容進一步商業化,廣告越來越多,用戶亦減少了在動態消息(News Feed)上發表貼文,亦減少了在平台進行公開互動。 與此同時,由於大家越來越注重網絡私隱,用戶之間卻多用了私訊(DM)功能,社交互動亦多了在私密的環境中發生,這個用戶習慣改變的現象,大家都沒見到,但卻正在每天發生。 就連Instagram一哥Adam Mosseri都曾公開承認,Instagram的使用率增長,主要都在Story和DM上,他亦意識到,Telegram正是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 因此,Instagram最近推出了Notes,一種只能在DMs裡存在並可以回答的文字狀態更新;亦推出了Broadcast Channels(暫時此功能只開放給有帳號認證的內容創作者),一如Telegram,可進行以一點對多點的頻道廣播。 品牌及內容創作者若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可能就要在私訊內容上多下苦功,甚至是,品牌需要把客戶服務團隊,移植到社交平台的官方帳號,鼓勵用戶透過私訊查詢問題。 品牌帳號管理者亦不應拘泥於昔日標準的互動數字,要接受新一代用戶不喜歡公開社交互動這現實。 最後,品牌必須注意,當越來越多互動都只生DM的私密空間進行,當進行競爭對手的社交網絡監察時,將會變得困難重重,因為社交監聽及分析工具,根本無法觸及對方帳號的私訊活動。 5.LinkedIn進化論:不只是名利場 LinkedIn向來都是「老闆級」用戶的名利場,但不得不留意,近年一個顯著的趨勢是,Z世代將在LinkedIn的用戶群中佔據更大的比例,成為增長最快的群體。 這些年輕用戶多半對其他主流社交平台的過度商業化內容和接連不斷的無意義爭論感到厭煩,他們更青睞於在LinkedIn上尋找與其專業知識相關的社交內容和互動。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現象是,在COVID-19期間,LinkedIn這個原本專注於職場社交分享的平台上,用戶開始多分享一些個人化的生活動態,展示職場成就以及打卡照片,已經成為新常態。 然而,在全球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之際,LinkedIn則表明了要積極回歸其作為專業社交平台的初衷,鼓勵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意見領袖,發表更多相關的專業個人見解。 …

2024年10大社交媒體趨勢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