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唯有Sony才可以超越Sony

Sony WF-1000XM4 試用評測 怕自己先入為主,WF-1000XM4到手後,我一直遲遲未動手撰寫評測,反覆使用了連續四個星期後,我覺得是時候了。 是這樣的,我的確對Sony產品的音響產品有偏好,上回神作WF-1000XM3,到目前為止,依然是我認為音響質素最平均、軟件用戶體驗最好、戴得最舒服、最合我口味的ANC藍牙耳機。 若果不是因為我的重度使用,令充電壽終正寢,我想,我那台WF-1000XM3還是我會日常隨身使用的藍牙耳機。 WF-1000XM3退役後,我一直在等新一代的出現,最近,等到幾乎花兒也謝了的時候,我終於等到。 這一代的WF-1000XM4,相比起上一代,有沒有大躍進的差別? 只是試了兩、三天,我已幾乎可以蓋棺定論 — 唯有Sony才可以超越Sony。 造型格調更高、體型更小巧 單從外表看,Sony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在設計上,要把這一代的ANC藍牙耳機,來一個大變身。 首先,充電盒明顯地細了半個碼,耳機單元的乒乓波身形,目測好像比上一代豐滿,但實質上,卻原來是縮水了差不多10%。 WF-1000XM4分別有一黑一白的顏色選擇,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手頭上的黑色。 用料上,啞色的磨砂面,無論是充電盒,或者是耳機單元,物料的質感都不會令你覺得太膠或兒戲,同時,也給你一種細緻的高級感覺。 耳機單元兩邊,你會發現各自有一個小小的銅色金屬圈,看起來,令整個單元增添了點份量,以為是一個提高格調的設計點綴,但其實,這是負責主動降噪功能的收音咪。 新一代耳棉,被動降噪效率更高 此外,令我第一時間留意到的,還有型號EP-N1000的新一代耳棉,隨機盒附送了三對尺碼,以供選擇。 這款Sony自家新設計的耳棉,採用了介乎Comply與彈性軟膠之間的物料,以聚氨酯記憶泡沫及軟膠合成,具有膨脹及記憶性。 佩戴起來,實在比上一代隨機附送的耳棉,舒服得多,雖然我是Spinfit耳膠的擁躉,但我試用了一星期後,已經決定沒有更換的必要。話說,有坊間評測發現,Spinfit耳膠用在這款耳機上,可能會影響到主動降噪的效果。 除了佩戴舒服,由於其物理上的密封性,亦讓耳機在即使未有啟動主動降噪的情況下,單憑耳棉的物理被動降噪,依然能夠提供質素相當理想的隔音效果。 在這方面,Sony做得相當認真,亦非常仔細。官方最新版本的手機應用軟件Headphones Connect,追加了一項功能,就是可讓你測試比較,跟機附送的S、M、L三對耳棉,那一個尺碼最能緊貼你的耳道,防止漏聲,令隔音效果更佳。 事實上,在相對靜態的環境下,即使未啟動主動降噪,WF-1000XM4的已經有非常出色的隔音效果。 譬如這一刻,我在家裡的書房邊聽歌邊撰寫這篇評測時,雨點打在窗外樹葉上的滴滴答答,已經9成被這對耳棉隔開,基本上,我覺得其實沒有啟動主動降噪的必要。 Headphones Connect手機應用軟件,提升使用體驗 說到這裡,不得先談一談WF-1000XM4的手機應用軟件介面設計。 在這方面,相信是因為進入藍牙耳機市場的日子夠長,走過一定的冤枉路,在手機應用軟件的支援上,我相信Sony是目前藍牙耳機市場中,在應用軟件這方面下了最多功夫的品牌。 撰文此刻,Sony剛剛於2021年9月尾更新了8.2版本的Headphones Connect手機應用軟件,同時支援其他Sony旗下的藍牙耳機及耳筒。 Sony的藍牙耳機手機軟件,大大提高了整個使用體驗,除了個人化設定比起一般同級的耳機多樣化,介面亦十分簡潔,易於瀏覽不同功能設定。 我特別欣賞那個圖像化的主動降噪個人化設定的介面設計,當啟動了Adaptive Sound Control後,軟件更會記錄你經常出現的位置,然後學習你處於該位置時的移動或靜止狀態,從而把耳機的主動降噪程度,自動轉換至較適合的設定。 當你身處交通工具上,處於靜止狀態,又或者,當你在路上行走,主動降噪都會自動進行貼心的優化,舉個例,當軟件偵測到你正在跑步,為安全起見,環境聲便會設定為最大化。 此外,當你啟動環境聲效的時候,你便可以隨個人需要,分20個Level,選擇可透過耳機進入耳朵的環境聲效。 其中,你更可以選擇Focus on voice的環境聲效,這個設定的好處,就是耳機一邊在進行主動降噪的同時,當你身邊有人在和你說話,或者附近有聲音廣播的時候,耳機都會聰明地測試到人聲的頻譜,讓即使正在聽歌的你,都能夠聽到和你說話的人聲。 此外,軟件亦有一個Speak-to-chat設定,當你在戴著耳機的時候,只要你開口說話,音樂就會立即自動停播。 軟件也提供了一個360 Reality Audio 的設定,幫你分析你的耳朵,然後提供環迴立體聲播放,但要留意,這功能暫時只限指定音樂串流平台,其中包括TIDAL,較主流的Spotify及Apple Music都未有支援。 預設不同音效場面的EQ,向來都不是我杯茶,但無可否認,Sony在這方面也做得相當出色,令我另眼相看,覺得一試無妨。 每組預設EQ,音效設定都恰好自然,有音樂品味,不會令你感到有太「為Bass而Bass、為爆而爆」的感覺,效果不會太浮誇喧染,音樂感亦是不俗。 雖然,話說回頭,在大部分情況下,我還是會把EQ關掉。 低清音檔升呢高清 Sony還有個獨門黑科技DSEE Extreme,是上個版本DSEE HX的升級版,她能夠把取樣質素較低的音樂檔案(譬如MP3或AAC)訊號重新組合,從而做到升級的效果。 但在一般出外使用的情況下,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我通常會把想聽的歌單,用最高清的音檔事先下載到手機,所以,這個功能對我來說,老老實實,用途不大。 …

唯有Sony才可以超越Sony Read More »

Sony WF-1000XM3 真無線超降噪藍牙耳機

兩年前,Sony推出的第一代藍牙Earbuds WF-1000X,藍牙連線極不穩定,續航力也弱,於是乎,傷了很多Sony粉絲的心。 但另一邊廂,Sony在藍牙降噪頭戴式Headphone方面,推出到第三代的WH-1000XM3,卻贏了漂亮一仗,成為同類型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與先吃了這潮流頭啖湯的Bose分庭抗禮。 每次搭飛機,我見到已入會Sony這款WH-1000XM3的朋友,似乎愈來愈多,梗有一位喺左近。 再回頭看藍牙Earbuds市場,兩年間,市場變化頗大,雖然,根據我個人在香港路面情況目測所見,Apple的Airpods依然是一枝獨秀,果粉比目皆是。 至於其餘一眾傳統音響及耳機品牌,包括B&O、Cambridge Audio、Sennheiser、Bose和Beats等等,已陸續加入藍牙Earbuds戰場,而且大多以高階音質作招徠。 主攻運動路線的Jabra和Jaybird,藍牙Earbuds以防汗、防跌(鯊魚鰭耳翼)等設計取勝,針對做gym或戶外運動,雖然音質平平,加上CP值高,當然又有一批忠實的捧場客。 至於Sony,在藍牙Earbuds市場中,卻未有受惠於WH-1000XM3的成功,一直都沒見一款接力產品出現,大家等了又再等,終於等到兩年後的今天。 可能基於科技上尚未成熟,Sony索性繞過了M2,一口氣由第一代跳到第三代,WF-1000XM3看來是Sony決意洗心革面之作。 推出不久,科技網站普遍給予正評,很多產品評測,矛頭都直指Apple Airpods。 Sony的產品策略,相信是想挾藍牙降噪HeadphoneWH-1000XM3成功的威勢,強調藍牙Earbuds WF-1000XM3內藏與前者有類似規格,體積卻更小更省電的QN1e整合降噪解碼晶片,令降噪及省電的效能,大幅提高。 先看看以下一些Sony官方提供的主要規格 新一代降噪藍牙晶片 配備新一代藍牙5.0晶片,音樂同步傳送至左與右兩聲道,音色大幅改善。 雙噪音感應器技術,雙重麥克風,可從四周捕捉更多環境雜音,降噪能力大增。 高清降噪處理器QN1e,高效消音,消耗功率亦更低,省電之餘,更支援24bit 192kHz的Hi-Res音頻檔。 配備6毫米圓頂型(CCAW 音圈)驅動單元,內建放大器及DAC 支援SBC及AAC 藍牙編碼。 舒適貼耳,全新設計 三點固定結構的降噪耳塞,符合人體工學設計,舒適貼耳。 提供4對混合矽膠,以及3對三重舒適耳膠的耳塞選擇。 續航延長,高達6小時 持續啟動主動降噪,連續聆聽時間高達6小時。 便攜式充電盒更可額外充電3次,聆聽時間可長達32小時。 USB-C導線可作快速充電,連接10分鐘即可延長90分鐘連續播放。  貼心設計 充電盒配備內部磁力設計,將耳機放進,啪嗒一聲即可妥善放好。 同時,充電盒亦可與NFC手機配對連線。 全新設計外型,改進盡在細節裡。 充電盒明顯比上一代造功較為精緻,印上Sony logo的玫瑰金色揭蓋,立即予人一種高級的感覺。 充電盒整體外殼則為防滑磨砂啞黑,手感甚佳(但極易黐指模),拿上手,已有一份高級的感覺。 耳機左右兩邊的Sony logo旁邊,各有一個小孔,是用作四周捕捉環境雜音的麥克風,令降噪功能更有效,當你需要聽取四周環境聲音時,效果更清晰。 右邊耳機單元,有紅點記認,是微不足道但卻細心的設計,只是被很多廠家卻忽略了。 細看之下,發覺耳機下側多了一個軟膠突位,戴上後才發現,佩戴時有助穩定單元在耳朵的位置,減低脫落的機會(這亦正正是上一代WF-1000X的問題之一)。 初時佩戴隨原機的矽膠耳塞,還略嫌有點鬆,換上另一對尺碼較合適我個人的三重舒適耳膠,感覺就舒服得多,佩戴亦更穩妥。 藍牙5.0,連接效率更高 打開Sony的專屬Headphones Connect app,不消數秒,已經成功辨認到耳機並且連接,功能設定大致上和其他Sony藍牙耳機接近。 但這一代的Sony 藍牙Earbuds,依然不支援同時連接超過一部主機,想連接另一部手機,又或者是電腦或iPad,就要事先登出已連接的主機,待另一部主機辨認一次後,下一次再連接時,才可直接登入。 但「轉機」的過程亦算簡單,啟動連接「目地的」(另一部主機) 的藍牙,左右食指同時按在耳機兩旁的輕觸面,不消兩三秒,就可連接成功。 無按鍵,輕觸式操控。 這耳機設計上的最大分別,是去除了上個版本的按鍵,轉為兩邊的輕觸式操控介面,有點像WH-1000XM3的迷你版。 左右兩邊可分別自行設定為音樂播放(跳播、暫停)、啟動降噪或語音助手(Google Assitant或Siri)三種不同指令,長按即可啟動耳機的環境收音,方便在聆聽期間與其他人交談。 …

Sony WF-1000XM3 真無線超降噪藍牙耳機 Read More »

《三首歌後,我的耳朵就被寵壞了 | Sony旗艦級藍牙無線耳機 MDR-1000X》

藍牙無線耳機有什最麼好處?基本上,我大概可以下刪最少三千字,請恕我不再多談了。然而,早期推出的藍牙無線耳機,最大的敗北之處,是續航力一般偏低,很不可靠,幸好各大品牌近一兩年推出的產品,明白到解決消費者「無電焦慮」這需要,在優化續航力上,明顯下了更多苦功。 這一刻,我一邊在寫這篇評測,一邊正佩戴著我問Sony借來的這台MDR-1000X無線耳機聽歌,這一個星期以來,平均每天兩三小時,斷斷續續計,已經有接近18小時,暫時還未發出令人掃興的缺電警號。 另一個讓新一代藍牙無線耳機更值得樂迷考慮的原因,就是各大品牌各有千秋的主動降噪技術。 能夠隨時隨地,於頃刻間獨處於隔音密室般的寧靜感覺,那種音樂體驗實在太奇妙,舉凡任何音樂愛好者,試過的話,很難不為之著迷。 MDR-1000X是Sony旗下降噪耳機的旗艦型號,造價超過三千,市場上接近價位功能的主要競爭對手,很難令人不聯想到Bose QuietComfort 35,剛好公司同事有一台,我在辦公室問他借了來試玩一下,發覺主動降噪耳機的神奇魔力,魅力實在沒法擋。 雖然未有機會同時把兩款耳機作長時間的AB比較,驟耳聽來,我發覺QuietComfort 35除了較MDR-1000X略略輕身,其「靜音」功能,亦似乎稍勝一籌,簡直有點像神奇魔術,效果令人驚訝。 請容許我先為未必熟悉「主動降噪技術」為何物的朋友補充一下,簡單而言,具備主動降噪系統的耳機,能夠發出與外界噪音頻率相約的反響聲波,從而達到如魔法般的消音效果。 純粹以降噪功能力而言,QuietComfort 35好像技勝一籌,但說到音質,MDR-1000X質素又如何? 明顯地,Sony在這方面下了更多的苦功。 Sony耳機,向來以音樂感見稱。但音樂感這回事,在器材的世界裡,有時可以很主觀,因為,每種類型的音樂,每種不同人士的音樂品味、音響取向等等,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老實說,如果放在有不同牌子的試音室,隨便拿起來試聽,Sony的耳機,一般都未必及得上人家的,因為這品牌的音樂本質,向來缺乏那種馬上教你感到驚艷的味道。 Sony耳機的音樂感,決不會像一個濃妝艷抹的女子,但卻總會讓你樂得花多點時間咀嚼,這正好是我多年來都鍾情於這品牌耳機的原因。 認真拿回家試用這台MDR-1000X後才知道,此耳機配備了一個Personal NC Optimiser,我姑且就把它翻譯成「客製化降噪優化系統」吧,這大概是與一般我們常見的家庭影院擴音機自動校準類似的系統,當你按住耳機的NC鍵兩秒,耳機便會發出幾下電子聲波,探測佩戴者的耳朵的形狀,以及與耳機的距離,從而調校出最優化閣下耳朵的降噪效果。 進入寧靜狀態的一刻,感覺真的是很神奇。於是,我才發覺,啟動這個Personal NC Optimiser後,MDR-1000X的降噪效果其實不比QuietComfort 35遜色。 配備40mmHD驅動單元晶鍍鋁高分子振膜技術,支持高析度音樂播放,Apple Lossless及FLAC這類高清音樂檔,當然考不起Sony-1000X,我還是那一句,是一貫Sony飽滿的音樂感,樂器、人聲表情豐富。 但要試真她的能耐,一定要試Hi-Res音樂檔,因為MDR-1000X支援LDAC,比一般的藍牙無線傳送速度快三倍,最高傳輸速率達到990 kbps,播放一般可以上網輕易買到的96kHz/24bit解析度的Hi-Res音樂檔(一般CD也只不過是44.1kHz/16bit),藍牙4.1無線傳輸傳送Hi-Res音樂檔,這方面Bose QuietComfort 35就做不到了。 播放器材方面,iPhone不能播放Hi-Res音樂檔,幸好我有一台支援LDAC的Sony ZX100 Walkman,我手頭上擁有的96kHz/24bit Hi-Res音樂檔不多,只有十數張,較新的有宇多田光的《Fantôme》,其餘,每次試機都一定要拿出來招呼新器材的,還有Diana Krall的《Wallflower》。 當溫柔甜美的女聲,溫暖地傳進你的耳朵,加上就像在你身旁一拍接一拍在晃動中的鼓擊,那種樂器在空氣中的水乳交融,實在是一種難以言喻地感動的聽覺享受。難怪很多朋友都說,當你領略過Hi-Res音樂的完美音樂「質感」後,你的耳朵就會被寵壞。 MDR-1000X的音樂聲響不喧染不浮誇,平衡感、溫暖感都很好,所以,聽得久了也不會累,這就是我認為有音樂感的耳機的最大分別。 但相信未必有這麼多朋友會像我那麼「神心」,會把CD轉換成Apple Lossless音檔,又或者會上網買Hi-Res音樂檔回來,然後過檔到其他隨身聽或手機上。這個年頭,相信大部份朋友的聆聽習慣,不外乎Spotify、Apple Music或KKBox等一類的音樂串流服務(當然,還有較少眾,可達到CD質素的Tidal)。 而這類音樂檔案,最高質素的,一般可達320kbps的MP3(Spotify),256Kbps的AAC(Apple Music)。Sony很貼心,為了照顧大部分主流用家的需要,配備了一項名為HX (DSEE HX) 的數碼音質提升技術,目的是針對類似MP3或ACC一類的壓縮數碼音樂檔案,修復這類制式的檔案,在壓縮期間流失了的最高最低兩端音域的音頻。 除了慣常的320kbps,我亦刻意找回一些我從前用CD翻過來的192Kbps AAC檔,相對用普通耳機聆聽,發覺音質的確有明顯改善,Dynamic Range有所提升下,細心聽聽整套Drum Set,Bass Drum和Hi-Hat一高一低兩端的立體感,無可否認真的奇妙地增強了,相比之下,的確比我用開的《h.ear on》系列 MDR-100AAP有所提升,重點是,雖然被「強行催谷」,音色尚算自然飽滿,平衡感亦佳,平日出入聆聽,已經是上乘享受了。 MDR-1000X的外型設計,亦延續了《h.ear on》系列耳機的耳罩式設計,但今回耳機兩邊都包上合成皮革的物料,特色之處,是除了減少了一般耳機的「膠」感,感覺稍為高級外,最有心思的,是此耳機將部分操控按鍵,隱藏在右邊的耳罩旁邊,用手指輕輕Tap一Tap,或者用手指向上下掃動,就可以控制音量、跳歌或停止播放,唯獨是這些不同手勢的「秘技」,可能雖然少許時間熟習。 機身上唯一可見的三個按鍵,設於左邊耳罩的下方,另一貼心特色,是你可以選擇兩款包括人聲,或周圍環境聲的靜音模式轉換,讓你不用脫除耳機,也可以繼續和身邊的朋友交談,又或者,繼續留意身邊所需要聽到的訊息。 又或者,如果在戶外或路上使用,透過耳機兩邊的拾音器,依然可以留意到身邊的聲音,那就較為安全了。 …

《三首歌後,我的耳朵就被寵壞了 | Sony旗艦級藍牙無線耳機 MDR-1000X》 Read More »

《h.ear》式低調好聲音

趁天氣還有點點涼,近排出門聽歌,還是經常以on-ear耳機為主。 嫌一般的on-ear耳機太笨重?最近,Sony為大家帶來一個輕便的選擇,說的是Sony《h.ear》這品牌系列的新款耳機,《h.ear》目前有兩款on-ear(有線及無線),以及兩款in-ear型號的耳機,看見它整個系列色彩鮮艷的lineup,設計簡約時尚,有別於其他Hi-Fi友味較濃的Sony耳機,加上相對「平易近人」的售價,定位明顯是鎖定年輕人的便攜音樂市場。 從Sony收到了《h.ear》系列的MDR-100AAP,是一雙炭黑色的on-ear有線耳機,開箱後發覺內裡有個硬盒,包裝很有Hi-End耳機的感覺,耳機拿上手卻很輕盈,雖然是膠製品,但很喜歡這啞色的炭黑,高級得來很低調,以價論貨,大概港幣千五蚊左右的價格,單憑觀感,性價比已相對地提高。 我用來測試的音樂播放工具,除了我的老爺iPod Classic(依然好好聲呢),分別還有Sony的Hi-res Walkman NWZX100,以及Xperia Z5 Premium手機。 音樂檔方面,除了平日在手機常聽的Spotify,採用上最高規格的320 kbit/s制式,其餘一律是Apple Lossless。 我主要聆聽的音樂種類,除了日本流行樂如Mr. Children、MISIA及小田和正,還有我的最愛John Mayer等類似的英美搖滾,爵士樂和古典音樂也少不了。 由於《h.ear》系列標榜是Hi-res Audio ready,所以我也先找來了Diana Krall《Wallflower》的高清檔,在NWZX100上進行煲機。 在MDR-100AAP上播放著的《Carlifornia Dreamn’》,Diana Krall充滿哀愁的歌聲充滿穿透力,聚焦在正中央,鋼琴靜悄悄地擁抱著背後的弦樂組,座落在音樂廳內,堂音渾圓甜美,整隊爵士樂團進入鏡頭,未有太搶鏡,但節奏仍然鏗鏘有勁。 除了「好聲」,選擇一雙耳機時,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我的第一項要求就是要「舒適」,太重、太侷、太硬的on-ear耳機,就算音質多發燒,我也無福消受。 戴在頭上,這雙《h.ear》on-ear耳機帶來的,是相當舒適的聆聽體驗,我在辦公室連續聽了個多小時,耳朵還未有感到疲累,兩邊耳罩內的海綿,把耳朵包得貼貼服服之餘,隔音效果也相當優秀。 《h.ear》on-ear的阻抗為24 Ω at 1 kHz、靈敏度103 dB/mW、頻率響應5–60000 Hz,用手機推高清的Apple Lossless檔,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內裡的40毫米高清驅動器單元,配合鈦塗層圓拱形振膜,大大抑制了不必要的振動,令音質相當剔透清晰。 近年,「防纏繞導線」彷彿成了不少主攻主流便攜耳機市場耳機的指定動作,《h.ear》on-ear也不例外,鋸齒形設計的導線,除了避免你的耳機和導線扭纏不清,更兼具智能手機線控及咪高峰功能,一個按鍵,便可設定為轉換樂曲或控制聲量的功能,更方便作免提通話之用,雖然這樣說,但戴著這個耳機講電話,總又是有點怪怪似的。 如果你平日出街聽歌,主要都是用手機聽類似Spotify的320 kbit/s串流音樂檔,我的耳朵告訴我,聽某些類型的音樂作品,尤其是爵士樂,這耳機是一個不俗的選擇。 為了考驗耳機對處理普通音檔的能耐,我在Spotify聽日本爵士鋼琴好手HIROMI的新作《SPARK》,她的彈奏有點神經質,間中投入到接近敲打琴鍵的瘋狂狀態,由高潮激昂之處,至低位細膩旋律造句,與另外兩位樂隊成員的對答,爵士低音和爵士鼓的定位皆清晰無論,動態感很強。 轉戰Coldplay的最新專輯《A Head Full of Dreams》 ,樂隊的聲響雖然仍然相當華麗,電結他和電子合成音效包圍著主音歌手Chris Martin的聲音,音質就似乎壓縮得太厲害,很多細節位都變得有點矇糊,當然這不能怪罪於耳機哦。轉聽我自己用CD轉檔的Apple Lossless檔再聽一次,耳機就生猛起來了。後來我也試聽了Suede《Night Thoughts》,也有類似的情形出現,高音部分尤其未見突出,中頻人聲與樂器之間也有點混濁。 就這樣吧,我會形容《h.ear》on-ear是一雙文質彬彬的耳機,不浮誇,帶點低調,音色老老實實,高音高亢之處,伸延性略嫌收斂,未夠清脆,但中低音實淨醇厚如美酒,節奏不含糊,有punch有勁而不會太aggressive,平衡感是我杯茶,音樂現場的空氣感也很遼闊。 秋天快來了,趁天氣還有點涼,出門聽歌,這雙《h.ear》on-ear耳機,還有一陣子可以當我的音樂伴侶。

鏡頭相機新世紀,可換E Mount鏡之Sony QX1。

因為整組單元的form factor實在破格,在公眾場合拿這部Sony QX1出來使用,注目度很高,相識與不相識的朋友都會問:「這是什麼來的?這東西與一部小相機比較,又怎麼樣?」 與其說這是一台新型號相機,不如說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拍攝模式。 若果你硬是要惦念著傻瓜機的快速啟動,無反機的輕巧便利,請容許我斬釘截鐵,QX系未必是你那杯茶。 QX系完全是另一種的拍攝模式,主機就是鏡頭及感光元件,觀景窗熒幕及操作調控則主要交由外置手機,兩者可分可合。 若純以鏡頭作主導,QX系的鏡頭相機,可大大提高鏡頭取景角度的便利性,或甚至是,將攜帶鏡頭拍攝與負責構圖的工作,在有限的距離內,分別交給兩名使用者同步進行。 這已經是Sony QX系的第二代,第一代的QX100我也有借過來試用,雖然攝影質素與RX100接近,但我對器材的態度,是它來遷就我而不是我來遷就它,勉強無幸福,初時有點心動,但最後我還是說服不到自己。 來到第二代了,今次這台QX1在form factor上試圖有更大突破—就是可以換鏡,或者說,貴客請自備鏡頭。   剔走了鏡頭後的QX1,卻完全未有瘦身的跡象,由QX100原先一體連鏡時的179g,增磅至目前的216g。 重量來自那裡? QX1整體的結構,最大的分別,除了內置了一枚GN4閃光燈外,還有一枚NP-FW50 專用鋰電池,即是Sony NEX系或與a5000/a5100系使用的同款電池,續航力當然更持久,可拍攝達440張照片。 沒有內置鏡頭的QX1,最大的亮點是可直接搭配E Mount鏡頭(A Mount需另加接環),內置的一枚2000萬有效像素的APS-C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尺寸亦由QX100的13.2 x 8.8 mm,大幅提升至23.2 x 15.4 mm。 感光元件夠大,相機最高感光度亦可達 ISO16000,加上支援P/A/S 拍攝模式,以及可拍攝RAW檔,令QX1更能發揮到媲美一般E Mount鏡頭相機的高畫質影像效果,對於E Mount用家來說,實在是非常吸引。 除了可換鏡頭,使用體驗上的最大不同,是今回配合QX1推出同步更新的PlayMemories 5.0手機app,手機連接單元的速度,明顯地比上一代QX100的時候大幅改善,透過Wi-Fi,大概需要5秒左右,NFC的話,3秒左右便可接通。 此外,操作介面亦經過重新設計,調教光圈 、ISO、EV曝光補償亦輕而易舉,操作一如手機攝影app,整體而言,尚算流暢易用。 除QX1主機外,Sony亦特別給我借來一支1.8/24光圈的蔡司鏡,鏡身頗為墜手,將鏡頭接上主機再夾實手機,因為頭重尾輕的關係,初時要習慣一下如何主要靠單手(左手)握鏡進行拍攝,但長時間單手托住鏡頭,久了會有點累,這方面,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相比起QX100,操控速度流暢度,顯然已經來了個大躍進,但追焦仍偶有失手,咔啪與咔啪之間依然稍有遲緩,所以,不要奢望可連環快拍,又或是追蹤拍攝難以捉摸的小朋友及小動物。 近攝取景靜止物件、刁鑽角度則絕對可得心應手,無痛直接過相往手機,同時間,需要上載往社交網絡的話,更是絕無難度。 使用了好幾天,開始稍稍適應了它的對焦和拍攝速度,基本上,照片的成像質素,與一般NEX級數的無反機分別不大。 你大可當作,平日只需要帶一支E Mount鏡在身,便可以拍攝出相當於一台無反相機的照片質素,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手持鏡頭,嘗試更多不同實驗角度的拍攝體驗。 我相信,對於E Mount用家而言,QX1實在具備一定的吸引力,我會索性將它定性為一件專為E Mount用家而設的攝影玩具,這樣說,相信也不算過份。

Selfie女王Killersoap | Xperia C3

十個女仔,九個認細,十個用Sony手機嘅女仔,九個都話貪影相靚。 其實,通常我都唔好意思問清楚,究竟佢哋係覺得影出嚟啲相靚,抑或係拍得佢哋靚。 總之兩個字講晒,貪靚,講完。 所以,今次這一部打正牌頭是Selfie利器的Xperia C3,我就覺得絕對就是為貪靚的女士而設,可是,作為男士,給我用的話又會不會變得很乸型呢? 還好還好,這部機除了薄荷綠和白色之外,還有我較喜歡的啞光黑。 Xperia C3屬於入門機,價位定在二千多而已,但做工用料毫不馬虎。 首先,最煞食的,就是號稱PROselfie Cam的500萬像前置鏡頭,25mm 廣角,追加前置LED柔光補光燈,配合5.5吋1280 X 720 高解像度大芒,機背的防滑手塑膠物料,伸手玩自拍,無需自拍神棍,一大班朋友迫在一起,依然拍得起。 更厲害的,是那個還原靚靚自拍mode,神不知鬼不覺,幫你自動美圖,你可以堅持自己沒有用美圖秀秀,原原本本,你就是雪完美。 但作為男人老狗,用前就要考慮清楚,我試過連鬚根都唔見埋,頓然覺得自己變了如花,有點難以接受,所以,雖然我都有嘗試自拍,最後還是關了那個自動美圖mode。 至於那些內置的AR照片編輯模式,花樣百出兼極之卡哇伊,神乎其技,超級好玩,可是呢,這些精彩的變萌機會,實在是不屬於我,我還是留給女士們玩吧,我怕會嚇親街坊。 以下是我破天荒的自拍照,除了我一個男人加一條老狗外,我也嘗試將這台Xperia C3手機放了在一些出其不意的地方,然後進行自拍,我發覺此機前置的25mm 廣角鏡,實在好玩又有用。   我實在驚訝(認真mode)這部才二千多的入門手機,鏡頭可以有如此質素。 此機配備Sony自家製的Exmor RS Sensor,除500萬像的前置鏡頭,800萬像的後置鏡頭也交足功課,我是Sony NEX7系的捧場客,這Sony味的色澤,是我那杯茶。 我不用多說,自己看我所拍下的相版,成像相當銳利,全部直出無執相,朋友在Facebook看見,紛紛問我為何又買新相機這麼敗家。   可能因為是入門手機吧,此機只配備1GB RAM和8GB ROM,沒插外置記憶卡的話,你裝多幾個app,就已經肯定爆memory。 尤其是,這是一部自拍手機,你一定會有聊無聊拍拍埋埋大堆照片,所以,我會強烈建議你買一張32GB快讀記憶卡,同時將可以在外置記憶卡上運行的app,以及所有照片檔,全部搬過去,信我,你一定不會後悔。 用了這台Xperia C3接近三個禮拜,感覺上,界面仍相當流暢,因為機身輕薄,單手mode使用,一陽指亦無問題。 2550 mah電池的續航力,還好,一般情況下,我用得很粗(不斷拍照和上最大食的Facebook),也可以捱過一整日,晚上臨睡前一般用剩15%,平日傍身的尿袋,得物無所用。 我最大投訴是這部機的size,5.5 吋芒雖然悅目,拿上手手感亦不錯,但作為天天穿牛仔褲身形又接近哈比人的我,把這手機放在前面褲袋,方方正正的尖角位,就令我行動起來就有點不方便,放在後面褲袋,我又怕它會拗柴。 如果你是Selfie女王(為什麼是女王而不是男神?自己諗),平日又喜歡用手機拍照多過用手機打機,我覺得這台Xperia C3,相信是目前這個價位的最佳選擇之一了,各位Selfie女王,這將會是妳的自拍神器。 伸延閱讀:有了自拍神機,當然也要學曉自拍神技,較早前我寫了一篇【神Fie其技】,各位自拍好友,可作參考。

無印良Phone: Sony Xperia S

那管你近年韓風強勢過東瀛風,對於經歷過Walkman洗禮的我的那一代人,對Sony這品牌,總是還有點情意結的。 已經是第三次試玩Xperia手機,但這一次卻份外興奮,事關這是事隔與Ericsson合併多年,第一台再次掛正Sony招牌的手機(印象中最後玩過的那一部,是賣相似足Walkie Talkie的小露寶)。 我覺得SE(Sony Ericsson)變成Sony是件好事,最低限度,從此Sony手機可以更名正言順大賣日系,而日系潮風,始終永遠會有一批捧場客,尤其是造型先決的女性用家們。 再說,雖然明明是大芒機,相比起Arc略厚,但厚度仍只有10.6毫米,重量亦可維持在144 克,女孩子拿上手,感覺也很輕鬆。 此機分別有黑白兩色,但我想也不用想,問Sony借機時,指定要試玩白色。 這個白色塑料機殼,據稱採用了納米防污技術,呈半啞面,設計簡約得近乎有點潔癖,拿上手,感覺實在太「無印」太「深澤直人」了(愛不釋手)。 為這產品拍些blog照時,拍得停不了手,覺得自己實在有點像戀物狂,原因無他,從那個角度看都好,這台Xperia實在好看。 亮點之一,當然是機身底部的那條透明bar,於待機狀態中「喚醒」她時,會見到微微地滲透出來的白光,有心思的設計美感,實在令人感動。 但其實,這不是花瓶的裝飾而已,這條透明bar的內裡乾坤,其實是手機的天線,是有用途的設計,絕對實用。 手頭上這台Xperia S還是運行 Android 2.3.7 ,稍後可升級至 4.0。 介面而言,與我上手試用過的Arc相差無幾,但由於這台機採用的是雙核心處理器(Snapdragon S3),流暢度當然高出幾皮 。 4.3吋的屏幕極之艷麗,機身雖薄,但屏幕做得極貼鏡面,光澤溫暖飽滿,Bravia Engine亦果然名不虛傳,播動感720p 高清片,流暢無窒格。從垂直角度觀看,色澤美艷到不能。 但說到底,現時手機買家最緊張的,除了外型及基本功能,便要數相機質素。 於待機狀態中,只需要1.5秒,便能直接啟動相機拍攝,相信這是目前宇宙最強的了。 對焦速度尚可接受,用屏幕觸控追焦對焦,極之方便,營造前後感景深散景,無難度。 用指尖觸控玩「拉焦」,將焦點拖前拖後,移左移右,十足超級傻瓜機,十分好玩。 指尖落在對準的物件,放手,照片自動拍攝,對焦和拍攝速度極快,有一刻,我幾乎忘記了拿著那一部其實是手機。 Panorama 向來是Sony小DC的強項吧,現在移植了到手機,質素一點也不輸蝕。 但操控很講手勢,由左至右,移動得太慢的話,間中會出現上下的灰bar。 玩票地隨便拍了幾張,縫合得尚好接受,變形不算嚴重,唯有站在船上拍的那一張,因為在航行中,持拍時搖晃不定,水平線變形。 Xperia S擁有1,200 萬像素 Exmor R 背照式相機,不算是同級中規格最高,但始終鬥數字最無謂,有圖有真相。 某個星期日早上,拍攝了以下一些snap shot,當天天色有點灰暗,但圖片拍出來色澤仍相當飽滿。 圖片放了上facebook,朋友紛紛問我用什麼機拍,我笑說那只是部DC仔,那部DC仔叫Xperia S。 (點擊可觀看原圖,全部照片沒有經過任何剪裁及後期加工)

一個相愛 不相見的故事

從前的老闆總是教我,我們做廣告的,賣的,不是產品,是一個夢。 只不過,不知道從那個時候開始,香港人,連做個美夢,都開始會嫌奢侈。 (樓盤廣告的不算,因為他們賣的,不是夢,是一般普通人負擔不起的海市蜃楼) 今天早上,負責這個廣告的朋友,把這支三分鐘的片子放了上facebook,叫我看看。 看罷,我突然覺得,原來在香港,居然還有廣告客戶會認為,做廣告,還是要給消費者留點空間,遐想一下的。 要知道,在這個凡事講求實際的年頭,賣浪漫,比起那些下下赤裸裸地,要和人家鬥大鬥快鬥強鬥勁的廣告,其實需要更多勇氣。 既然,好歹還算是一個廣告,有產品穿插其中,是理所當然的,但都算適可而止了。 最低限度,你沒有在重要關頭,會見到一個字幕或旁白(還要是黃志淙靚聲演繹的)來告訴你,像什麼千四萬像素呀、雙核心處理器呀、獨有防滑防花機殼等等的賣膏藥內容。 而且,空鏡嘛,還是蠻多的。 如果,你都是看安達充漫畫長大的,這類留白畫面的浪漫,你會份外欣賞。 說回這個廣告,說的,其實是一對處於「冷靜期」的情侶的一個平凡故事,有趣的是,這段「冷靜期」,長達一年。 究竟這段「冷靜期」的數百天當中,會發生什麼事? 這段短片原來只是序幕,還有五集要大家追下去。 哦,幾乎忘記了告訴大家:It’s a Sony。

人生有個Geek友真正好…..極!

去年第一次在Social Media Week當主持,反應不俗,今年自告奮勇,翻叮。 一如所料,大家都說,不如再找些本地Blogger聚首一堂,分享一下吧。 可是呢,我深感大家都覺得Blogger就是Social Media的代名詞,反而令我更想來點突破。 有留意社交媒體的朋友都知道,其實過去一年來,社交媒體圈子愈來愈熱鬧,分享平台愈來愈多元化,各有各精彩,社交媒體達人,已不止於Blogger。 還只談Blogger的話有點落伍,於是我便有了一口氣過,找來品牌、傳統及電子媒體、網絡短片及博客界等等的社交媒體達人,和我們一起分享社交媒體的應用心得。 我把這個活動命名為Geek Chic Gadgets,正因為我覺得但凡玩電子產品的,上網「蒲」社交媒體找「朋友」幫手或分享心得,絕對是指定動作,因此以用這個界作話題,一定不用愁。 在此,先要多謝香港海港城的營銷及公關團隊(Karen、Vicky、Carrie、Ocean、Cindy等等),除了為我提供及安排場地外,更在背後發功,在策劃及宣傳上,全力支持我這次的活動。 活動當日,我先用「大家身邊總有位Geek友」來打開話匣子,然後請來了第一位的嘉賓,來自Sony Mobile的總經理Michelle。 Sony Mobile(前稱Sony Ericsson)是香港最早進駐facebook紛絲頁的品牌,目前坐擁接近七萬五紛絲,是全港手機品牌中最高。 說起搞facebook紛絲頁,很多品牌開始時都顯得投鼠忌器,我問Michelle,當年facebook在香港方興未艾,怎樣說服老闆放手讓她搞? 「唔駛錢(不用給錢)!」 Michelle果然快人快語,細說當初起動Sony Mobile 紛絲頁時,全部自己親力親為,由落筆寫post、回應紛絲、以至第一時間把參加完公司產品發佈會或將活動的內容放上facebook,都是一手一腳,自行包辦。 目前,她整個營銷、公關、及客服團隊,都極之投入經營品牌的粉絲頁。更重要的是,無論線上線下的活動,Sony Mobile 的紛絲頁都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整合位置,絕對是本港社交媒體營銷的典範。 緊接Michelle,是我特別從台灣請來的Vista(在此又要特別鳴謝香港海港城幫我找到機票和酒店的贊助),他除了是台灣社交媒體的活躍份子,正職其實是數位時代的執行編輯。 Vista在數位時代的文章,我經常也有拜讀,與他結緣,卻是由三年前HP在北京舉辦的一場博客活動而起。 席間,我問Vista為何台灣的社交媒體會發展得如此蓬勃,據他分析,除了facebook的確盛行外(台灣坐擁超過一千二百多萬用戶),台灣社會普遍對社交媒體的接受程度亦相當高,很多小商家都會抓緊機會,作出更多嘗試,平民化後的結果,就是更了解,更容易接受就是了。 所以,除了大企業外,你也會見到不少中小企,或甚至是政府部門,都會積極嘗試,使用社交媒體作溝通及宣傳之用。 此外,台灣方面的博客們,一般也較為團結,同一興趣的朋友,經常會有聚會,進行交流。這一方面,香港博客就顯得較為自我。 Vista認為,來年台灣除了在智能手機的應用上會更上一層樓外,平板電腦的普及化更會加劇。 畢竟,台灣有不少靠製造筆記薄電腦起家的廠商(生產量曾經是全球第一呢),具備豐富的生產經驗,在平板電腦這個風潮上,將肩負起帶動的作用。 第三位嘉賓Jansen,除了是香港著名科技博客外,更是我的老友兼同事。他甫一開咪,便二話不說,與我們來個對博客生活愛與恨的真情對話。 話說Jansen平日經常被品牌公關邀請出席活動和飯局,應接不暇之餘,更有時經常被誤以為是不務正業,無需上班,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逃離工作現場,參加在辦公時間舉行的活動。 實質上,博客撰文多數都是為了興趣,當被人家看作參加博客活動是工作的一部份,兼且被視為全職博客般看待時,往往會產生反效果,令博客生厭。 此外,作為持續對話的一部份,品牌找博客試用產品,切忌急於影響對方撰文的內容,不疾不徐,不壓不迫,多溝通多跟進,雖然頗考功夫,卻是最好的方法。 第四位嘉賓石先生,同樣是有雙重身份的朋友,他除了是香港著名科技博客外,他的正職,其實是著名科技網站engadget中文版的高級編輯。 石先生先與大家分享了網站與傳統媒體報導手法的大不同,前者務求要最新最快,同一篇報導,在短時間內,隨時會有多個更新版本。 因為,除了補充追加新資料外,也常有更正內容出現,譬如最近數碼通於短時間內更改其數據計劃服務,他們便要在同一篇報導內,作出更新內容。 另一個觀察,石先生認為內地朋友對科技資訊極之渴求,同時亦更樂於溝通和互相「過料」。 正因如此,他個人及engadget也開了個微博帳戶,自此亦很快便認識一批內地的科技博客界朋友,有些更曾經見面。 最後一位嘉賓,便是近期在YouTube極人氣的司徒夾帶師傅待(原名學鳴)。 想當年,他和一班同學仔在YouTube尚未出現的年代,便已經成立了UMovie這個網絡短片製作的組織,一眨眼已有十年。 學鳴本身對影片製作,心中明顯有一團火,席間,我們由網絡短片,談論到近年在內地及外國都陸續興起的微電影,但當說到靠拍片為生,學鳴便顯得有點壯志未酬。 當然,任誰從事創作的,即使不吃人間煙火,都總希望會有機會能夠靠點兒收入,來支持自己的嗜好。 但根據學鳴所講,即使他目前製作的影片隨時動輒過十萬點擊,可是若要透過香港最大的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分享點兒廣告費,機會暫時還是零。 更甚者,他們花了多年心血設立的影片頻道,更一度被YouTube封殺,一切也要重新開始過,連上訴的機會也沒有。 目前UMovie其實也有從事一些廣告製作,作為主要收入,其餘時間,他們便會繼續拍攝短片,嬉笑怒罵,娛人娛己。 有機會的話,大家不妨支持一下,到UMovie的短片網,按多幾個Like吧。 後記:每次辦完活動,做主持的好,做講者的好,事後總覺得可以做得好一點,很想有Take 2。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真心希望,我可以帶動更多與現場觀眾的互動,令他們對我請來的嘉賓發問更多。 我是一個喜歡多說話多做事的人,因為我相信,多一點分享多一點討論,我對事情的看法,就會多了更多層次。 希望下一次,我會做得更好。明年Social Media Week見。

Sony Alpha A65—中低階價錢,中高階體驗。

某天,無意中在Google+我所follow的某幾位攝影師的貼中(搜尋Photographers Lists,你會找到大量可follow的circles),接連發現了他們剛入手了Sony Alpha A65,還post了好些照片出來毒人,一直有興趣體驗一下Sony半透鏡系統的魅力,如是心血來潮,馬上問代理借機試用。 「為什麼不索性借用A77?」代理問。 因為打算借來旅行,不想拿人家一部過萬的機出門了,況且,A77與A65擁同樣規格的一片CMOS,成像質素,不會相差大遠,加上機身亦較輕巧,旅行就更適合了。 在云云中價數碼單反機中(哦,是的是的,數碼單電才對),A65明顯是個較為冷門的選擇,行貨價定位,介乎Canon 60D及Nikon D90之間,但就規格而言,卻已遠超過交足功課的份量。 先看看規格,2,400 萬象APS Exmor CMOS及最高感光度ISO 16,000(與旗艦機A77一樣)、10fps 高速連拍、15 點對焦、GPS、1080PFull HD 錄影,還有個可垂直翻轉的3″ LCD熒幕,淨機造價七千港幣左右,性價比實在高。 焦點之一的10fps 高速連拍,取機時第一時間試過,正如很多評測都說過一樣,拍攝後要呆等10秒左右,對於我來說,作用不大,也不多談了。 雖然是塑膠機身(淨機身重543g,比A77輕110g),但使用起來,手柄grip位手感極佳,完全沒有塑膠機的玩具感覺。 借了機後,馬上起行。我趁過農曆的時候,和太太去了馬來西亞回她家鄉探親,順道也去了郊遊。 除了kit鏡外,代理還給我借來了一支16-80mm的蔡鏡,後來決定,整個旅程,就這樣一鏡走天涯。 可能給先前的4/3機或Sony的NEX系寵壞了,放進背包上路去,行山時到半路我有點後悔,因為,配上蔡鏡後的A65,原來也有點沉重。 我們一行五人去了新古毛(Kuala Kubu Baru)的吉令河瀑布(Sungai Chiling Waterfall),由於沿途要經過迂迴曲折的熱帶雨林,更要涉水走過六條溪澗(其中部份更要浸過半身),不想拖慢大隊進度,所以當抵達目的地時,我才把相機拿出來拍攝。 拍攝時,也沒有玩什麼濾鏡效果了,全程光圈先決,方便至上。 感覺上,A65的操作與我擁有了好幾年的A350接近,也追加了與NEX系有點兒相似的介面,操作極之容易,接近傻瓜機。 對焦速度還可以,但不知是否心裡作用,速感總好像不及較早前試玩過的NEX5N流暢。 抵達吉令河瀑布時,已是正午,面對剛好在頭頂頂的烈日當空,本來有點苦惱,但A65仍給我帶來了很接近當天目光所及的自然色。 雖然避不了烈日下的陰影,但瀑布的淙淙流水拍攝出來,成像仍十分細緻銳利,也沒有艷麗奪目的藍天與綠葉,老老實實,就是這樣。 人物拍攝,膚色自然柔和,一貫的Alpha風格,未必人人也喜歡,卻正好是我那杯茶。 涉水走過溪澗走了個多小時,來到這裡,見面前的瀑布景色如此漂亮,隨便拍了些照片,我已忍不住要收好相機,赤腳下水享受一下大自然這清泉。 年初二,我與太太一家人去了馬六甲,當天也是烈日當空,抵達時也剛巧是正午,太陽猛得有點兇,但既來之則安之。 馬六甲位於馬來西亞半島的西海岸,是該地最早的一個貿易港口,華洋雜處,更曾經先後被葡萄牙、荷蘭及英國等國家殖民統治,所以城中有不少別具特色的建築物。 因為是農曆新年假期,遊客甚多,到處都擠得水洩不通,人頭湧湧,想避過人潮,拍攝有點難度。 但我仍嘗試不斷舉起相機,希望能捕捉到多少大城小景的人文風景。 由於幾乎是舉機就拍,A65的15點快速對焦,此刻發揮了實際功用,速度感應良好。 遊客必到之地,我們也有去皇家海事博物館及蘇丹皇宮參觀,不知為何,這裡的博物館室內光線都極之微弱,好吧,就正好可考驗一下A65在不打閃光燈下的拍攝力。 出來的效果一般,我又再次覺得反而不及NEX5N,不知是否又是我的心理作用? 總結: 已經用了A350差不多四年,作為Alpha機的入門用家,當然一直都在考慮應該在什麼時候升級。 A55推出時曾經心動過,但後來見NEX系推出,我一直也在兩者間猶豫不定,始終,一台相機,對於我來說,只是旅行時的記錄功具,所以,我還是會輕便先決的。 這台A65,以中低位價格,展示了接近高階型號A77畫質的魅力,當然,在功能上還有不少地方難以一概而論,但對於大部份如我者,想由入門單鏡機晉一級的消費者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吸引的選擇。 可是,我再回頭看那部香港終於有行貨的NEX7,我,又再次舉棋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