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rmet

「耐人尋味」的黑啤

大學畢業不久,我第一份廣告公司的工作,是在太古城柏嘉大廈的奧美。 公司長期加班包晚飯包宵夜,公司會議室的雪櫃裡,更長期會有啤酒免費供應。 啤酒有兩款選擇,一係就係喜力、一係就係健力士。 可能黑啤比較重口味,喜力似乎壓倒性地比健力士受歡迎,於是,每天通常黃昏六點半未夠,喜力已經全部掃光,剩下來的啤酒,只有健力士。 出來社會大學前,我非常大鄉里,一直沒品嚐過什麼是黑啤,第一次喝,就是喝公司免費提供的健力士。 初初喝,感覺像喝廿四味,澀澀地、苦苦地,感覺實在是重口味。 但我這份人,最怕同人爭,於是,我也懶得在6點前,箭步到公司會議室的雪櫃和人家搶喜力,雪櫃有什麼啤酒我就喝什麼啤酒吧,反正都是免費的。 過了幾個月,我索性只喝黑啤,漸漸地,我由開始時喝不慣,到四年後,離開這間公司時,我已經變成無黑啤不歡。 我甚至會覺得,大部分主流品牌的啤酒,口感實在太差勁,薄、稀、酸,又有點像喝沒味又澀的汽水,難喝得要死。 相比起大部份的黑啤,有質感、有口感、有層次,感覺就好似老夫子漫畫裡面常說的「耐人尋味」。 當年在奧美喝健力士黑啤,還有一個小插曲,公司有位年過60歲的加拿大裔資深文案,造型像家鄉雞的山德士上校,是公司內像一本活動健力士百科全書,很多有關健力士黑啤的事情,我都會請教他。 跟據他的維基百科,健力士黑啤,口味其實有好幾種,50、60年代,健力士登錄來到亞洲,其實在馬來西亞也有另一個變奏版本,包裝和口味都略有不同。 後來,我去了都柏林的健力士總部的博物館,參加了一個黑啤品酒班,逐一品嚐過不同的版本健力士,居然也包括了馬來西亞版,發覺「耐人尋味」,真的各有不同。 人逐漸長大了,我終於體會到,這就正如我們的人生之苦哦,苦澀味,其實也可以有很多種。 而且,喝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最好喝的健力士,個人最首推,還是要在餐廳酒吧才喝得到的新鮮生黑啤。 喝新鮮生黑啤,一定要連啤酒泡一起品嚐,黑啤啤酒泡有點像一層滑溜溜的忌廉,透過它來品嚐帶著濃濃麥芽味的啤酒,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雖然我是健力士粉絲,但罐裝健力士,平日在香港買到的,一般而言,都並非我最喜愛的版本,味道亦有點參差。罐裝健力士生啤,我又嫌太淡太多氣。 90年代,進口啤酒在香港還未流行,所以,起初,我以為黑啤只是愛爾蘭或其他鄰近國家才有的產物。 很多年前,某個盛夏,我去日本旅行,晚上回酒店的順道,我卻在LAWSON便利店發現了麒麟黑生,一喝難忘。 那天的情景,有點像日本的CM,我走路和逼JR了一整天,帶著疲累的身軀,呷一口冰涼的黑啤,整天的疲累,就好像一掃而光。 翌日晚上,我再試了另一款惠比壽黑啤,感覺同樣不俗,但又好像不及麒麟黑啤好喝,於是,接下來的旅程,每個晚上,回酒店前,我都會路過LAWSON買一罐麒麟黑生。 相比起我喝慣的愛爾蘭正宗黑啤的粗獷,日本麒麟黑啤則較為細膩,啤酒的氣泡亦較溫文,略略清淡,在苦澀與甘甜之間,帶有一種微妙的優雅感覺。 在香港,平日很少會在超級市場見到麒麟黑生,不知道這是否季節限定。 上星期,路過惠康,我終於再次遇上了她,於是,馬上入手一打,今個盛夏,一定又要啤一啤了。 利申:我個人實在喜歡黑啤,這篇並非什麼業配文,夏日炎炎,我只是想抒發一下我這麼多年來的啤酒情懷吧。

咖啡囊環保不環保?

曾經有段日子,大概是六年前吧,太太送了我一台Nespresso,之後我就開始經常幫襯,但每次丟棄那些用完即棄的咖啡囊的時候,我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罪疚感,無論George Clooney在廣告內多麼的瀟灑,我還是覺得自己不能夠這麼地瀟灑。 因此,我擁有的那台Nespresso機壞掉後,我一直遲遲都沒有買過另外一台。 後來,我讀到以下這篇文章,得悉原來這些用鋁金合和膠製成的咖啡囊,需要150-500年的時間,才可以自然分解,對自然環境有著難以修補的傷害。 Former Nespresso boss warns coffee pods are killing environment 由於使用用完即棄咖啡囊的咖啡機愈來愈流行,除了Nespresso,也有不少其他品牌加入市場,今年年中,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推出「綠色採購指南」,市內正式全面禁止出售及使用這類咖啡囊。 Hamburg bans coffee pods and disposable packaging 我不是環保專家,但作為消費者,在購買這類產品之前,其實亦應該多了解一下,究竟在我們方便自己之餘,是否有令地球增添了不必要的沉重負擔。 我們這些做廣告的,終日在鼓勵消費,我老早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在自己好控制的範圍內,我覺得還是需要有多一點的自我醒覺。 除了Nespresso,有好些較具環保意識的企業,都開始積極研究如何能夠生產出更符合環保的咖啡囊材料,可是,在解決方案尚未出現之前,我還是選擇不會繼續使用咖啡囊咖啡機。 話說,經朋友介紹,我已經開始使用家用的即磨咖啡機,除了咖啡更味美,用完的咖啡渣,我還可以用作家中盆栽的肥料。

媽媽的幸福滋味

雖然我的媽媽已經離開多年,但我還是對母親節這日子相當投入,較早前,為客戶社交平台製作的一個社交媒體小項目,我亦使盡九牛二虎之力。 母親節這大日子,當然不要媽媽操勞,自己廚藝又欠佳的話,出街吃一頓豐富的晚飯是常識吧。 但我一直好奇,那些在酒樓食肆打骰的大廚們,在這大日子當然會忙過不停,當他們在設計母親節菜單期間,會否會想起自己的媽媽,菜式靈感會否來自她? 為此,我走訪了客戶旗下三間食肆的大廚,以「媽媽的幸福滋味」為主題,製作了一系列的內容,我發覺,原來每位大廚的成長路途,媽媽也的確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媽媽的幸福滋味故事 – 利園一期安南羅姑娘:一隻蝦頭都不要浪費】 「我係越南華僑,15歲左右,就開始喺屋企經營嘅到會小生意幫媽媽手,一家8兄弟姊妹,送貨烹調都要一手包辦,我亦邊做邊學,經常聽到啲客讚我媽媽所煮嘅食物,開始對呢一份滿足感… Posted by Hysan Place及利舞臺at Lee Gardens on 2015年4月30日 【媽媽的幸福滋味故事 – 利舞臺「莆田」何師傅:要做出讓人想念媽媽煮菜嘅原味】「福建菜唔賣弄花巧,但好考心機,係名副其實嘅心機菜,就好似家人為我哋悉心烹煮嘅一頓家常飯一樣,真正係啖啖心機,表面上再簡單嘅菜式,背後所付出嘅心機,卻一啲都不… Posted by Hysan Place及利舞臺at Lee Gardens on 2015年4月29日 【媽媽的幸福滋味故事 – 利舞臺翠亨邨大廚海哥: 最難忘媽媽煮嘅鹹菜炆牛腩】「小時候,媽媽只教過我學做饅頭,其他時候,廚房係媽媽嘅聖地,唔會畀我哋越池半步。」「記憶中最難忘嘅味道,係媽媽煮嘅北菇炆雞翼同埋鹹菜炆牛腩,尤其係後者。」… Posted by Hysan Place及利舞臺at Lee Gardens on 2015年4月27日 此外,因為內容都是放在社交平台,我們團隊也設計了一系列的小廣告,將媽媽比喻為較Google 、Facebook及Instagram更厲害的人肉網絡平台,為母親喝采。 本來我個人最喜歡Google那個版本,但最後,勝出的居然是Facebook那個,看來在網絡世界,這個年頭,拿Facebook做比喻似乎更能引起大家共鳴。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今天會渡過一個愉快的母親節。 Before Google, your mom was the only person who could answer your …

媽媽的幸福滋味 Read More »

京都直送,幸福滋味|中村藤吉香港店

託美食家朋友D的鴻福,5月15日才在香港正式開幕的中村藤吉香港店,我居然在人家營運測試的第一天,有機會打尖去親身體會一趟。 京都,相信是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主打的旅遊勝地,而熱愛京都的朋友,又很難沒聽過「中村藤吉」這響噹噹的名字,各地抹茶控慕名而來,經常大排長龍已屬家常便飯。 宇治彷如綠茶的代名詞,中村藤吉亦是誕生於於京都宇治成立,始於1854年,時至今日,已經是第六代傳人。 秉承一貫日本人對傳統的執著,「中村藤吉」一直致力推廣日本茶道,其培植茶方法,堅持「不遮陽光的露天栽培」,它的綠茶口味帶獨特的芳香馥郁,而且不說不知,這出品更是日本天皇的貢品,可以稱得上是神級茶品料理。 雖然那天是朋友D請客,她千叮萬囑叫我盡情點菜,但始終是午飯時間,下午還要開會,所以,我也吃得相當收斂,我先點了一個綠茶烏冬套餐輕食,然後追加一杯抹茶芭菲。 據知朋友D解釋,除了部份每天由京都本店空運直送的核心食材,就連店內的大部份物件,即使是細節如枱面的墊布或茶杯,同樣都是京都直送,務求讓整個體驗,與京都本店接近。 面前的這碗綠茶烏冬,上台時,未吃烏冬,我先呷一口和暖的清湯,淡淡清幽的滋味,滿載一份幸福感覺,舌尖上的窩心。 幼滑煙韌的烏冬,入口茶味甘美,咀嚼起來更是彈牙爽口,份量剛好,少吃多滋味,就是這種滋味。 套餐同時奉上了一碗灑上海苔粉的白飯,顆顆珍珠米飽滿潔白,雖然有點樸素的清淡感覺,一口呷一口,卻是溫溫過喉,暖暖入胃,剛剛吃完,已經想添碗再來。 當然,以上這些其實都只不過是前菜,真正主餐,其實是綠茶甜品。 先來一點前奏,其實,套餐已附送一小杯抹茶果凍,杯中更有一顆白玉丸子,以及少許紅豆蓉。 輕嚐淺酌,前奏過後,接下來,當然就是要試一下在Instagram上呃Like必備的抹茶芭菲。 這是一個口感讓人百感交集的甜品,說它是甜品,本來會令我卻步,因為我向來都不嗜甜,但抹茶果凍及雪糕甜中帶甘香的口味,已抵銷我對「甜」的抗拒。 事實上,這個「中村藤吉」的鎮店之寶抹茶芭菲,甜度適中,令我這非嗜甜動物,也吃得一發不可收拾。 美食家朋友D建議,品嚐此人間極品,必須一羹到底,一口氣把當中的多層滋味稍稍混和。 由忌廉、綠茶蛋糕、紅豆蓉、玄米脆脆粒、白玉丸子、綠茶果凍等等、直搗黃龍至底部的綠茶雪糕。 當中的軟、脆、韌、冰、鬆、腍等,讓我的口感經歷幾重天,朋友D繼續在旁解釋,但我吃得相當專注,話亦沒多說,已經吃完,齒頰還留著綠茶香,回味無窮,但實太過滿足,看來要擇日重賽了。 店名:中村藤吉香港店 地址: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00號The One 18樓

NOM 不只是肉丸

如果是商務午餐,我特別喜歡約朋友到中環SOHO一帶,除了有較多特色小餐廳外,人流旺中帶靜之外,一般格調也是不俗。 開張只有數個月的NOM(全名為Not Only Meatballs),最近剛推出了一個特色午市餐單,定價HK$178,每個星期都會有新餐單,走的是高檔路線,相信是我今後的選擇之一。 開宗明義,改了這個鬼馬的名字,就是要告訴大家:「第一,NOM是主打意大利菜;第二,我們的招牌菜是肉丸,但我們賣的卻不只是肉丸。」 餐廳的格局是走紐約風的Contemporary Dining精緻路線,高格調但不扮嘢,午間柔和的陽光滲入餐廳,感覺很輕鬆自若。 午市餐單亦十分簡約,主要分成前菜、主菜及甜品。試菜當天下午,我們一行五人,幾乎各點一款,然後各自交換輕嚐。 上菜時,來自意大利的大廚Fabrizio Napolitano出來介紹,每碟菜的份量不算多,上菜的Presentation做得十分精緻,放上Instagram上,含LIKE量極高。 大廚則解釋他們不會用太過fancy的食材,除了本地市場直接入貨外,大部份食材都是來自意大利、澳洲及新西蘭的小農場,一律不經大集團之手,算是一份小小的堅持。 我們幾乎試吃了整個餐牌上的前菜沙律,印象較深的,是那一道芝士烤南瓜,真正色香味俱全,不甜不膩,芝士配合酸奶醬,剛好將味道中和。 主菜方面,我們分別品嚐了肉質口感極佳的Slow Cooked Chicken Cacciatora、也試了極之香口的Panfried Mackerel Fillet。 當然,最後少不了他們的招牌菜Ultimate Meatball Sandwich,我只淺嚐了三分一,但美食當前,後來卻忍不住口多吃了一件。 此肉丸潛艇三文治最大特色,除了口感相當柔嫩鮮美的肉丸,不得不大讚一下上面塗上的一層奶酪醬汁,不單完全沒有喧賓奪主,更加是讓肉丸的滋味推上另一層樓。 大廚Fabrizio好像嫌我們一班大男人吃得不夠飽,於是另外追加一道New Zealand Short-Ribs、Prawn Sliders,此外,也有當作「小吃」Organic Parma Ham,不要被這肥美的部位嚇得卻步,入口即溶,肥美但不肥膩。 那天因為下午要開會,只嚐過佳餚,未嚐半滴美酒。試過菜後,我已經決定了公司的聖誕派對,就在這裡包場舉行,到時,一定要不醉無歸。 OPERATING HOURS: Lunch: 12:00 – 14:30 (Mon – Fri) Dinner: 18:00 – 00:30 (Mon – Sat) Closed on Sundays and PH Lunch ADDRESS:1-5 Elgin Street, Central, …

NOM 不只是肉丸 Read More »

豬肉佬漢堡,未食唔知身體好。

想像一下,第一次與女友家長見面,雖然你不是住屋村,而且有工又有樓,但如果,你的職業是: A)在Green Sunday工作有抱負有理想的大好青年;又或者係 B)在一家叫什麼Butchers Club的摩登豬肉佬公司工作的漢堡煎烤員 你估,女方家長會覺得那一位未來女婿較有前途? 正所謂百貨養百客,不要問我最佳答案是什麼啊,相信你自己會心裡有數。 但我卻可以肯定的是,Butchers Club這一家膽敢以摩登豬肉佬做定位的香港本地公司(雖然班底全部鬼佬),實在是打破了豬肉佬就一定係麻麻甩甩似足國產凌凌漆這定律。 「喂喂喂,人哋明明賣牛肉漢堡,點解要叫人哋做豬肉佬?c’mon baby….Butchers的翻譯是屠夫。」 查實即係咁,香港地,我們從小都大,都是這樣稱呼街口那位賣肉的豬肉佬叔叔的,當然,除了豬肉,他也明明又賣牛肉又賣羊肉。 言歸正傳,當初認識Butchers Club這品牌,完全是靠口碑,我認識好幾位「老香港」外國朋友,連續不知多少個週末,紛紛輪流在Facebook分享類似 #終於排到隊食ButchersClubBurger 的「晒命」照片,同時,也識趣地幫手打卡,務求讓大家知道此店在何方。 我專誠路過了好幾次,但都被那條排得幾乎去到對面Burger King的長龍嚇走,唯有放棄。 就在那個佔中第二星期的星期五晚上,我終於趁人少少,拜託了做美食公關的朋友G,帶了我去一嚐這遠近馳名,排隊排到嚇死人,同時又貴到到嚇死人的「豬肉佬漢堡」開餐。 看看餐牌,幾乎是沒選擇,漢堡就是漢堡,街坊快餐格局,入門價至少一百蚊,貴得匪夷所思,但見場內依然人頭湧湧,小小的店,迫得水泄不通。 「就整個經典漢堡算啦」我說。 「講呢啲,梗係要柯打secret menu啦!」朋友G鬼馬地說,說時遲那時快,立即以流利鬼仔英語落柯打。 於是,未幾,端上枱面的,除了鴨油炸薯條及一個經典漢堡外,其餘兩款漢堡,可能就只有我這位老饕朋友G才懂得點的秘密餐單。 原來,這個每個月更新一次的secret menu,只可以透過店內的QR Code解鎖才見得到,聽聞店員很有原則,你就算你話你係李嘉誠個仔,都未必肯睬你。 說回這兩款漢堡,分別就是Wu Tang Burger和The Return of the Mac。 介紹此漢堡前,請先讓我解釋一下,為什麼這裡的漢堡會貴得如此驚人。 Butchers Club Burger內的漢堡扒,材料採用最少花了三十天風乾的「乾式熟成牛肉」(Dry-aged beef)製作,全部來自澳洲新南威爾斯的草飼牛,絕對是高級貨色,而且每件都精挑細選了牛冧肉、牛肩肉及牛腩等部位,混合手打而成,每件漢堡扒,淨重160gm。 芝士一律美國進口,麵包方面,則由前四季酒店行政糕餅總廚Gregoire Michaud的Bread Element自家製作,再加上自家創製的滋味汁,雖然貴了少許,但卻就是連一粒芝麻都落足靚料。 我不會說她物超所值,但說到物有所值,相信店長絕不會感到汗顏。 因為在我面前的兩款特色漢堡包飽滿得太嚇人,於是我唯有罕有地舉起刀叉來,扮斯文地細心品嚐。 但未開始吃,我卻聽見身旁的外籍女顧客深深不忿地罵她的男友「廢柴」。 「點解人哋有呢款?點解你唔識得點人哋果兩款漢堡?」 我當然只一笑置之,於是,我在兩對充滿妒忌怨氣的眼睛怒視下,被逼扮作面帶慚愧地,心裡面,暗喜地盡情開始品嚐。 Wu Tang Burger其實是Kim Chi Burger,酸酸辣辣的泡菜,再加上沙拉醬,讓牛味濃郁的霸氣略略收斂,份量再重,都忽然醒胃起來。 漢堡扒肉身十分鬆軟腍熟,入口即化,口感甚佳,牛肉味雖濃卻不滯,泡菜點綴實在是神來之筆,醒神開胃。 The Return …

豬肉佬漢堡,未食唔知身體好。 Read More »

人在中環,穿梭四廈嚐美饌。

我雖不愛夜蒲,蘭桂坊也不是我杯茶,但我卻是大愛中環。 中環,對我來說,總是有一份繁華與優雅間的獨特魅力,那份情懷,總令我想起「金枝玉葉」第一集內所呈現出的中環氣氛,總是看不厭。 如果你翻查我的Foursquare打卡記錄,相信我十居其九,都在中環,愛得義無反悔。 中環的核心地段,有四幢華廈,分別是置地廣場中庭、置地歷山、置地遮打、置地太子。 表面上,四幢具標誌性的中環建築物,好像是各據一方,但置身其中,你會發覺四者原來是緊緊相連,華麗風姿,一脈相承。 因為工作關係,這個週末下午有幸參加了置地廣場的美食博客活動,穿梭這四幢華廈內的四家高級餐廳,品嚐了四款以「四幢華廈」作靈感的創意美食及特色雞尾酒,大快朵頤之餘,更有機會親身參與其中,落手製作。 第一站,位於置地廣場中庭的Urban Bakery Works,期間限定的作品,是為4 Buildings 1 Bite Croissandwich牛角三文治,每天限量出爐,必先預留。 四款材料,先以該店招牌的牛角酥為主體,餡料分別有他他醬龍蝦作主打,另配魚子醬、半熟溫泉蛋。 他他醬龍蝦的爽脆口感,被溫泉蛋融化於口腔中,及後魚子醬的濃郁鹹香突襲而來,鮮味一發不可收拾。 實在太好吃,旁邊的朋友忙著在談天說地,我卻在默默地享受,可惜真的是限量製作,真的想再來安哥。 第二站,來到位於置地遮打,我平日很少在白天裏出現的ARMANI/AQUA,我們被安排在貴賓廳,主廚特別炮製了這款LANDMARK CHATER Hawaiian Forest創意沙律。 材料分別有以西瓜做成的啫喱、番茄醬、烤金槍魚、白魚子醬、夏威夷調味醬汁。 主廚親身示範後,大家都躍躍欲試,自行落手炮製屬於個人的這款創意沙律。 席間,大家都對這款本來純作點綴的白魚子醬份外感興趣,向主廚打聽,才知道這是極具法國特色的食材,所謂的白魚子醬,其實是蝸牛卵,鹹得有道理。 緊接第三站,我們回到置地廣場中庭,來到享負盛名的米芝蓮星級店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今次,我們學習如何調製一款集東西方特色的創作雞尾酒。 取名LANDMARK ATRIUM Cocktail,包括了中國桂花黃酒、古巴冧酒、美國紅蘋果汁、再加些食用金箔作點綴,就完成了這款極顏色既華麗優雅,又可讓你味蕾間感受到一陣陣跳躍衝擊的雞尾酒。 只一瞬間,腦袋在轉動了。 第四站,亦是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位於置地太子,位處偏幽的英式食店Alfie’s,調酒師特別設計了一款名為LANDMARK PRINCE’S的雞尾酒。 基本材料,分別為帶雜莓香味的V.S.O.P.、干邑橙酒、肉桂等,用雞尾酒調杯調較好後,將晶瑩剔透的美酒,注入香檳杯內。 最後才混入香檳於其中,再以草莓作點綴,望著望著,杯內緩緩升起的氣泡,呷一口,口腔內立即散發出一種蹦蹦跳的感覺。 頃刻間,雖然明明是星期六的下午,我們卻有點像在週五提早Happy Hour的氣氛。 中環週末的下午,氣氛就是如此迷人。

清、新、淡、雅的日本料理【半島酒店今佐Imasa盛夏鮨會席】

人家說,要品嚐真正的日本料理,必先體會其「清、新、淡、雅」。 我這晚第一次光顧半島酒店的今佐Imasa,目標明確,就是為了要體會一下這究極精緻的日本料理。 【盛夏鮨會席】是該店今夏至九月底、逢星期一至四的限定料理,想隨時walk-in進去嚐這套餐,對不起,恕不受理。 店長建議,閣下最少要一天前預訂,原因無他,據說,主廚每晚凌晨才會致電到日本築地魚市場落單訂貨,材料於翌日空運抵港,除了確保最新鮮,更盡量避免浪費食材,是一份美麗的堅持。 由於幫我訂枱的是美食達人不眠王子,甫一入座,已有特別招呼的黑糖薑梅酒,作為餐前醒胃之用。 起菜前,店長特別提醒,希望我和太太兩人這晚能夠有充裕時間,慢慢享受。品嚐日本料理,心情要有空間,不可以急,因為,料理的廚房也沒法子急。 其實,既然要安坐下來吃一頓晚飯,真的要慢慢享受哦,不然的話,吃快餐就可以了,是不?那些下下趕著客人要個半小時內交枱的中環高級餐廳,就絕對沒這luxury。 主菜登場前,先有前菜=溫泉玉子海鮮梅素麵、刺身=薄切油甘魚、煮物=日本溫室蕪菁(大根)薩摩雞、燒物=煙燻銀鱈魚。 四道料理順序奉上,賣相款款精緻,連伴碟也各具特色,「清、新、淡、雅」這四點,味覺上視覺上都做到最好,未吃主菜,已經滿足了六成。 主菜登場,店長叮囑要順序品嚐的,分別是穴子、牡丹蝦、白蝦、生鱈場蟹棒、縞鰺(深海池魚)、拖羅、北海道海膽。 我的味蕾記憶中,除了曾經在北海道小樽吃過某家與海鮮市場連體的小壽司店外,我再從沒吃如此鮮味的刺身,每吃一口,我都感到,海鮮在我的嘴巴裡躍動。 最後,一碗熱騰騰暖胃的大蛤味噌汁、然後再來一球抹茶雪糕配十勝紅豆作甜品,為這盛宴劃上完美句號。 這季節限定的【盛夏鮨會席】料理,不算便宜,每位客人盛惠$828,但以半島今佐這級數來說,單是主菜已差不多是這個價了。難怪食家個個讚抵吃,實在不無道理。 前菜=溫泉玉子海鮮梅素麵,追加粟米天婦羅及黑糖蕃薯 刺身=薄切油甘魚,配秘製柚子汁及輕燒青椒 煮物=日本溫室蕪菁(大根)蒸釀免治薩摩雞 燒物=蘋果木煙燻銀鱈魚 主菜=穴子、牡丹蝦、白蝦、生鱈場蟹棒、縞鰺(深海池魚)、拖羅、北海道海膽 甜品=抹茶雪糕配十勝紅豆 利申:除了因為托不眠王子的鴻福,店長請我們喝了杯餐前酒及點兒清酒外,這餐盛宴全費連加一,一律自付,埋單時我也識趣給了相約於餐飲的小費。這篇網誌,只是我個人對如此出色精緻的日本料理,以及其優秀服務的衷心敬意,我一定會再去光顧。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情人節限定—白い草莓

託朋友T的福,今日終於有機會一嚐白草莓(白い草莓)的滋味。 一般草莓表面都是紅色,但此乃特別品種,即使是成熟了,外面還是白色的。 外表白晢的果皮果肉,表面卻隱約可見點點如少女雀斑般的紅果籽,造型實在浪漫可人。 原來,白草莓是近年日本水果界的新貴,全日本便只有十個果園能夠有本事成功栽種,按照日本慣例,當然又是限量發售,貴精不貴多,每顆零售價承惠840日元。 所以,今日在辦公室收到,由於太興奮,打開包裝後,我很快便一口吞了落肚,照片也沒有拍上幾張,實在抱歉。 幸而,味蕾間的感覺,吃後良久,還存留在齒呷之中。 白草莓美妙之處,是品嚐之時,實在讓人有股如沐清風的滋味感,箇中芳郁清淡的鮮甜,滲透著微微的草莓酸,味道慢慢地在嘴巴裡散開,吃後餘韻猶存。 少吃多滋味,一顆心太軟。多吃一顆,我怕我的嘴巴會被寵壞。 此白草莓是今年情人節東海堂的季節限定,嫌送花老套?不如試試這一套。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正宗老墨Mr.Taco Truck

十年前,出來社會工作後的第十個年頭,我回到校園,跑了往美國加州生活了一年,重新領略一下窮學生的生活滋味。 除了在宿舍飯堂開餐,間中想豪一點,找抵食兼飽肚的「大餐」,選擇除了唐餐(中國餐),就一定是墨西哥餐了。 在加州,墨西哥移民人數眾多,所以,要找街坊墨西哥餐廳,易過找「些粉」(7-eleven)。 但連鎖式經營的墨西哥餐廳,不單止不便宜,其實也離不開炸炸辣辣這類的掩眼法(即是不用太多新鮮材料都可以瞞天過海),所以,我經常會幫襯的,多數會是那類新移民家庭式經營的小餐廳。 在美國,墨西哥餐廳和唐餐的命運一樣,不做得價廉物美,就很難站得住腳。 奇怪的是,在香港,可能因為墨西哥餐屬少衆口味,於是不少反而是走高檔路線,吃過一兩家燭光晚餐的墨西哥餐,感覺不是味兒,於是唯有放棄。 「你又知我鍾意食墨西哥嘢?」 剛轉了工的公關H,說有好介紹,是他的新客戶Mr.Taco Truck,哈哈,正好就是我久違了的墨西哥餐。 約了在蘭桂坊附近的分店試菜,看見簡陋的門面,像家頗「豆泥」的街坊快餐店,老老實實,未開餐前,真的不敢抱太大期望。 閒話少講,一邊等上餐,一邊先來支墨西哥啤,哈,居然小店也會跟足墨西哥風味,啤酒瓶頸塞了顆青檸。 餸啤酒,當然先來一碟「焗至尊脆片」Super Nacho,一吃就知道,粟米片絕非一般現成包裝的行貨,據大廚Eligio說,全部自家新鮮烘製,難怪脆而不油、香而不膩。 配料也沒有過份喧賓奪主,平時落得雜亂無章的配菜醬料,全部份量均勻,啊,對不起,沒有大大”Pat”的Sour Cream,Salsa Sauce也沒有過份搶味。 話口未完,「香汁豬柳芝士薄餅」 Spicy Pork Quesadilla已上桌,一口吃得下,份量剛剛好,Tortilla薄餅當然也是自家製,內裡夾著少許Mozzarella Cheese,惹味!。 但不要被Spicy這個字誤導了你,大廚Eligio再三強調,以為墨西哥餐是無辣不歡,絕對是個美麗的誤會。 要辣的話,食家可嘗試沾沾伴菜的新鮮醬汁(主要成份是不同種類的辣椒和蕃茄),但切忌問他拿Tabasco,因為這是Made In USA的快餐口味,加進他的家鄉美食中,就等同侮辱了他老哥。 但整晚要數我最愛的,還是那道招牌菜「墨西哥夾餅」TACO。 一般美式快餐的TACO,都會用烘得脆脆的Tortilla薄餅,但識貨人士都會知道,正宗墨西哥餐的TACO薄餅,一定會是鬆軟綿綿的。 四款口味都讓我大飽朵飴,因為菜肉搭配份量適中,多吃不滯。 當中要數美味感接近滿分的,首推龍俐柳及節日限定的馬亞豬(Mayan Pork),據說主料需要過夜醃製,難怪如此入味。 吃得飽飽的,大廚問我們還否有空間試甜品,個人推介的是墨西哥鬆軟粟米糕(Mexican Corn Bread)。 我向來不嗜甜,但也忍不住這美味誘惑,因為,粟米正是我的大愛哦。 大家又知不知道,其實如果要追溯粟米的根源,其實就是來自遠古的墨西哥?難怪幾乎每款墨西哥菜色,都是無粟米不歡啦。 整體而言,這晚的食物都十分有水準,有點「禾稈冚珍珠」的感覺,但對於Mr.Taco Truck這小店,我還是有以下少許個人意見。 一般香港人對墨西哥餐認識有限,建議可將餐牌略為簡化,並為每道主打招牌菜色,加上少許詳細說明。 見當晚發現大部份食客都是外賣,堂食較少,或多或少,可能與座位過於像本地舊式快餐點般街坊有關,建議可考慮改善一下。 品嚐特色美食,氣氛很重要,也建議餐廳內可播點墨西哥音樂,增加氣氛。 佳節臨近,Mr.Taco Truck和旅遊作家兼慈善家項明生先生合作,推出了這個名為「十天感恩:墨西哥聖誕大餐」,只要在12月26日前惠顧中環分店,店主會將部份所得收益捐給小母牛組織作慈善用途,趁這個特別的日子,既可品嘗正宗墨西哥餐,又可做點善事,何樂而不為? Shop B, 14-15 Wo On Lane, Central (LKF District) T: 2810 0888 F: …

正宗老墨Mr.Taco Truck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