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5個最得我「Pin心」的Pinterest帳戶

開了個Pinterest帳戶,第一件事,當然要看看有什麼好Pin。 暫時Pinterest還是女性天下,除了女士們或女性相關的內容外,較值得Pin的帳戶,大都與設計及攝影相關的為主。 但即使我是麻甩佬一名,有好些女生取向的Pinterest帳戶,我還是認為值得大家參考一下的。 我第一個要力捧的,就是Nina Garcia。 這位大姐是誰?即使你並非時尚界中人,有看過電視節目天之驕子Project Runway的話,你一定已經略略聽過她的大名,事實上,除了上電視節目做評判外,她的正職是時尚編輯,曾經效力Elle雜誌,目前則領軍Marie Claire。出道初期,她也當過Perry Ellis和Marc Jacobs兩位設計師的公關。 Nina Garcia的Pinterest是我目前見過內容最豐富的帳戶,很多品牌相比起來也有所不及,除了主要力攻最新一季的時尚衣著及飾物外,也有以不同主題收藏最新時尚趨勢。 更重要的是,她的分類極之井然有序,如果你是好時尚此道者,又只打算跟一個Pinterest帳戶的話,釘死這個就是了。 如果你的口味較雜,你便不妨拜訪一下目前Pinterest最人氣的用家Jane Wang的Boards。 除了因為她坐擁二百多萬紛絲外,她的口味之廣,更是可能比一般的消閒購物雜誌過之而無不及,超過一百個欄目,目不暇給,所言非虛。 (靜靜地告訴你,Jane Wang其實是Pinterest創辦人之一Ben Silbermann的老媽子,難怪大家都俾面) 提起Ben Silbermann,當然不得不提他的PinterestBoards了,雖然不及老媽子Jane Wang的豐富,內容亦極之正路,但勝在整理得井井有條。 較為男生向的好些家居用品、小趣味產品、禮物、設計、趣味貼圖等等,都一一網羅其中,好歹都算是一個示範作吧。 除了個人帳戶,也有一些專業帳號是值得大家留意的。 好些雜誌報紙媒體如Time Magazine等早已進駐Pinterest,但較早前,Wall Street Journal便特意為New York Fashion Week做了一個Pinterest專頁,以一個集郵簿的形式,報導整個New York Fashion Week的花絮。 除了大會專業攝影外,當中更包含了短片,以及好些Instagram風格的snap shot,算是開創了新聞報導的先河了。 目前已經有不少品牌進駐,除了做得較為像樣的Kate Spade New York外,adidas、PUMA,General Electric等等的官方企業帳號,其實都尚在起步階段。 要數做得最出色的品牌Pinterest帳戶,可能便首推專賣有機及天然食品的Whole Foods了。 不要以為人家會一味向你硬銷他們的產品,除了可搶眼球兼令你食指大動的美食靚圖,看後會吸引你點擊往其官方網站索取食譜外,Whole Foods的Board中還有很多圖片,純粹以展現出與品牌風格及生活態度相關出發。 對呀對呀,與什麼賣廣告呀、製造官網人流通通無關,為什麼?因為這裡不是在看內容前,要逼你看爆炸出來的廣告的Yahoo!網站,這裡是社交媒體平台,大家都是來分享、來談心的。 Happy Pinning!  

用Instagram說故事

是這樣的,如果你有讀過我那一篇「來生不做蘋果人」,你會知道我對蘋果是如何既愛且恨,適逢上近期因工作需要,其實我已默默轉會Windows Phone。 之不過,正所謂「剪不斷,理還亂」,本來我以為自己既然連iTunes內 那幾百GIG歌也可以放得低,應該沒有什麼牽掛了,但想不到,我還是因一隻App而令我與iPhone繼續藕斷絲連。 那就是Instagram。 世間上有很多照片分享平台哦,為什麼一定要是Instagram?這個問題,其實就與塵世間好些感情問題一樣,關係實在太微妙,很難說得出一個具體的理由來。 我只知道,我每次我將敝宅家犬Sophie的照片放上去,總可以輕易地得到世界各地的愛犬人士或拉布拉多粉絲的起碼數十個Likes。 又或者,每次我將我在上環街頭拍到的王家衛式out foc照片分享出去,又可獲到外國朋友的讚許或甚至補一句”I love HK”,實在令小弟感到能為推動香港旅遊盡了一點綿力,其中所獲得的滿足感,遠遠又較諸於在facebook或微博上分享照片時高得多百倍。 Instagram在2010年10月推出,過了兩個月後我才開始正式接觸,那個時候我還在主力玩港產的Steply和Yahoo!的Flickr,起初覺得這不過是另一款照片分享平台吧,應該捱不過一年。 但及後的幾個月,我卻見到她在社交化方面新增的功能愈趨成熟,而且開始可以像Flickr一樣,可替照片加上不同標籤(#Hashtag),讓對同一主題有興趣的拍家,能立即眉來眼去。 加上除了那些寶麗萊式的菲林風格濾鏡,及後再追加的移軸效果,Instagram這東西不單愈來愈好玩,她更重新賦予手機快拍另一重意義。 軟件是死的,人的眼睛才是活的。作為一個提倡手機快拍的照片分享社群,除了平台上的功能事實上,我更欣賞Instagram拍家社群間的人文色彩。 即使是同一個品種的小狗小貓照片,你也可以看到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它們,如何上山下海遊車河等等,生活得是可以如何地不一樣。 街頭快拍更不用說,除了被隨意攝入鏡頭的城市潮人、巴士站旁的一張椅子、地鐵車廂內打瞌睡的老人、馬路旁邊的拾荒者,都成了無數街拍好手的攝影題材。 任你罵我崇外我也要說,在創意題材這方面,我發覺的本地Instagram用家就顯得有點乏善可陳。來來去去,我見得最多的照片,也不外乎是早餐午餐晚餐宵夜,或者是在某大商場購物後的戰利品等。 事實上,Instagram創辦人Kevin Systrom及Mike Krieger這兩位仁兄都不認為他們所創造的是一個照片分享平台,而是一個說故事的工具,一個可讓大家發掘這個世界週遭故事的工具。 執筆之時,Instagram已一歲有多了,Instagram CEO亦再次公開承諾,會「儘快」推出Android平台的版本,我期望會有更多本地街拍高手加入Instagram的行列,同時也希望Instagram會推出Windows Phone的版本。 這裡有玩Instagram的朋友嗎?有機會就多多交流一下吧,我的帳號是@rudileung。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可能略有修改)

iPhone拍友的絕密武器—Olloclip

話說有一個叫KickStarter.com的網站,裡面有很多創業人士會將自己的生意概念,放上網找人支持,這有點像團購網的概念,譬如你的產品設計需要集齊萬六蚊才成事,你就叫大家夾錢夾到夠為止。 當然,最初一起夾錢的,都會以最優惠的價錢,成為該產品首批的擁有人。 較早前,我在KickStarter.com無意中發現了Olloclip這有趣產品,但發覺團購已完成,Olloclip已經夾夠錢,可以投入生產。 於是,我留下了電郵,想打聽一下訂購方式。意想不到的,就是Olloclip身在美國的老闆Patrick幾個小時後便立即回了我的電郵,更迅速起了我底,知我是個Blogger,二話不說,就決定要寄一套Olloclip給我試玩。 究竟Olloclip是什麼?這其實是一個專門設計給iPhone4/4S的附加鏡頭,如果你喜歡用iPhone玩snap  shot,這套裝備,十分實用。 Olloclip的體積很細小,可以放在一個比台式小籠包細少許的小包包內,十分方便攜帶。 一套組件連鏡頭蓋共有四件,內包含兩個鏡頭蓋,一組正反面兩用的鏡頭,一面是魚眼鏡,另一面則為微距鏡。 另外附加一個廣角鏡,可以輕易安裝在微距鏡的那一邊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會把這個廣角鏡安上。 初時拿起我覺得有點像玩具,但用過後就發覺這組鏡頭絕不兒嬉,雖然甚具玩味感覺,但卻比LOMO更好玩。 那個魚眼鏡頭,能夠張平平無奇的景物,展現出令人感到驚嘆的效果,我最喜歡用。 另一個我較常用的廣角鏡,在狹窄的環境拍攝,也能展現出相當的逼力,當作微距鏡用,可以得出令你詫異的效果。 以下是我站在同一位置拍攝的照片,地點是ifc,我的拍攝工具是iPhone4S。  先來個正常的拍攝,我用的影相app是Camera+,但沒有加任何後期修圖。   加上了廣角鏡,入鏡位明顯拉闊了,兩邊略見弧形,但變型效果不嚴重。 魚眼鏡出場,有點像把面前東西放進了一個小雪球的感覺,拍攝這個聖誕主題,感覺份外適合。 微距鏡方面,使用初時對焦有點難度,感覺有點像用顯微鏡拍攝,所以除非你要拍花蕊、雨露或螞蟻等之類的題材,否則,平時可能會較少用。 我用微距鏡的拍了些花卉照片,平日如果在只有兩三公分的距離用iPhone拍攝,對焦會有難度,但用上了Olloclip的微距,卻可以拉得很近。 我平日使用的iPhone 攝影app,主要是Camera+和Instagram,間中也會用Pixlromatic來多一點效果上的variety。 Olloclip在Instagram看來有不少用家,用#Olloclip這hashtag可以找到不少靚相,看過後我覺得很慚愧,看來要多加練習,好好努力。 以下是幾張我用了Olloclip和以上工具,替我的客戶@hkifcmall在Instagram發表的圖片。 目前Olloclip已經在美國的Apple Store出售,香港的朋友如果想買的話,可以透過Amazon或Olloclip的官網郵購,價錢大概是70美元左右吧。 眾所周知,iPhone早已取替了Nikon D90和Canon 5D MarkII,成為了Flickr上最多人使用的「相機」,如果你都是iPhone拍友,入手Olloclip這個投資,絕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