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

成熟型格大叔的至愛 | New Balance 990

New Balance(1906)、Puma(1924)、adidas(1949)、Nike(1964)….。 不是最近看見New Balance的110周年企劃,我從來沒留意過,這個來自美國波士頓的品牌,原來較諸其餘的經典運動品牌,更老。 想當年,New Balance 990推出的時候,便是以一百元美金的標價及Made In USA作定位,事隔30多年,目前在美國標價平均一百七十元美金左右,加幅不算離譜。 雖然,我自問是一名波鞋控,但實不相瞞,我從來沒有買過一雙超過一千塊(港幣)的波鞋。 不是我負擔不起,而是,我總覺得,花一千塊買一雙波鞋,說到底,都是用來穿得很粗的,實在有點兒奢侈。 更何況,對於那些大熱潮款,我從來都沒興趣追捧,人人都覺得潮的,也通通不要預我。 可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想放縱自己,奢侈一下的話,我唯一的選擇,一定會是這一雙New Balance 990。 這一雙灰色的「阿伯」鞋,1982推出,至今已經來到第四代,但款式,其實都好像沒變過。 無他,這可能並非像余文樂那類潮人會穿的款式,而是那些像坂本龍一、李宗盛,美國總統奧巴馬、又或者是Steve Jobs這類人士獨沽一味愛穿的長青款式,有關於潮流,他們都沒興趣和大家一追再追。 時日如飛,我也終於到了這個成為大叔的年紀,亦好像開始懂得欣賞New Balance 990的成熟低調,還有那堅持美國製造的人手工藝,對於一個品牌來說,頑固,是一種美德。 最近990的第四代推出,#‎990V4‬ 這個hashtag充斥了整個網絡,在社交網絡上,也有些紀錄片開始流出,令我對這個品牌,以及這個經典款式背後象徵著的品牌精神面貌,產品了強烈的興趣。 首先打頭炮的,是New Balance Logo及品牌定位的原創人Terry Heckler。 在以下片中,這位品牌設計大師,如數家珍地,解釋了New Balance鞋款以數字命名的由來。 坂本龍一已經當了New Balance的代言一段日子,那個年頭,New Balance的slogan是單一個字Achieve。 而事實上,以下這支廣告片中,我始終覺得坂本龍一一身黑色西裝內襯黑TEE、然後腳踏一雙灰色的New Balance,絕對是型到無朋友的。 以下這支短片,坂本龍一和大家分享他對「一」這個數字的觀點,在片中,他正在彈奏的音樂,正好是差不多10年前,他曾經拍攝的New Balance廣告的配樂。 那首作品名為Ngo,這首歌曲,在他的專輯《Chasm》出現過,但我不喜歡專輯內的混音版,這個出現在廣告內的版本,只有在單曲唱片中出現。 最後,來到李宗盛,初時看見,有點詫異,因為這條「短片」,足足長達十多分鐘。公司的年輕同事說:「我只可以捱到一分鐘。」 這支不知應該算是紀錄片還是廣告的網絡影片,打正旗號的,不是990,而是一個名為《New Balance 110周年 X 李宗盛 “每一步都算數”》的特別企劃,在網絡只是看到簡體字的版本,相信是為內地市場而製作,片中李宗盛也是穿著一雙990,一灰一黑。 在片中,李宗盛與我們一起回顧了他創作生命中路經的五個城市,由東京、溫哥華、香港、吉隆坡出走,最後回到台北老家。 也許,來到某個年紀,人總會開始回望過去,審視自己走過的每一段路,這個故事,由李宗盛娓娓道來,尤其有說服力。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這句廣告標語,有點文青的感覺,有網友批評:「這和賣波鞋有什麼關係?」。 的而且確,這個系列的「廣告」,令我想起了”Keep Walking”的Johnnie Walker,我不會說它是抄襲,但大致上是英雄所見略同吧,是看後感覺猶有餘韻的那一類品牌概念,這個年頭,可恨已見得太少。 也許,這個年頭,大家都喜歡追捧能找到那位最潮最吃香的大明星代言的廣告,運動品牌,不是要說什麼運動精神、更不要說品牌內涵,卻要紛紛追趕潮流,我暗地裏覺得,這個時代的運動品牌,總缺乏了一點能鼓舞人心的溫度。 出現了日本的坂本龍一、台灣的李宗盛之後,我在想,如果來到香港,我們可以找誰來說個故事? 我的心頭,開始有點納悶。

XSOL x 坂本龍一|太陽能發動下的電子音樂

坂本龍一今年已經62歲,YMO三子中,在樂隊解散後,除了是最活躍於樂壇的一位,就外表看來,他也應該算是保養得最好的一位了。 看來,一直未有退下過音樂前線,不斷開拓新領域,多年來,亦同時積極參與反核及環保等活動,可能就是他保持活力的秘訣。 差不多十年前,向來甚少找名人代言的New Balance,也專誠到紐約找他拍了一輯廣告,廣告中,已經是五十出頭的坂本龍一,穿起New Balance的型棍造型,絕對不亞於余文樂。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上個月,我和很多坂本的粉絲一樣,在他的Twitter帳號 @ryuichisakamoto 得悉他患上喉癌的消息。 同時,經理人公司亦宣佈,坂本將暫時停止所有工作,包括將不出席由他當藝術總監的北海道札幌國際藝術節。 坂本龍一拍廣告,向來都有一定的叫座力。 自2012年起,開始為太陽能工程企業XSOL當代言人,最近,這一輯相信是在紐約拍攝的廣告,可能是他暫別樂壇前的最後作品了。 廣告中,在鬧市中心的廣場一隅,工作人員先架建起太陽能發電設備,同時間,亦準備好多台古董電子樂器,搭建成一個臨時音樂舞台。 西裝筆挺的坂本龍一到場,頃刻間,一人分身有術,走到不同的電子樂器面前,逐一彈奏。 音樂風格,是典型坂本式的簡約電子,同一樂句,不斷重複,然後在每次重複中,加入不同的音樂元素。 音樂是純電子化的,背後發電,卻是太陽能量。 由電子音樂界的一代宗師,來為太陽能工程代言,忽然間,整件事就變得高科技得來,卻又同時充滿著人性化的感覺了。 主題曲方面,當然又是由坂本包辦,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到XSOL的官網下載。

坂本龍一 【THREE】碟評

由高中開始學聽音樂,坂本龍一的作品,我幾乎是每一張也是不會錯過的。 這張以「三」為題的近作(封面圖案卻像是個『川』字,也不排除可能有這含意),說的其實是三重奏,坂本教授再度夥拍曾經合作過Morelenbaum 2 / Sakamoto: Casa(如果你聽累了Lisa Ono,我鄭重向你推介此專輯)的巴西大提琴家Jaques Morelenbaum,再加上小提琴家Judy Kang,組成了這個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三重奏組合。 專輯所演繹的,清一色都是坂本龍一的經典舊作,俗語稱炒冷飯。但炒冷飯又何妨?心水清的樂迷,老早知道坂本教授已有前科。 的而且確,過去二、三十年來,他總是喜歡久不久就翻一翻櫃桶底,把好些陳年舊作拿出來作重新演繹,您可以批評他過度沉溺好自戀也好,可是,死忠樂迷如我者總是比他更樂此不疲地,像中了魔咒般,繼續照單全收。 事實上,坂本筆下旋律大部份都甚為簡約淺白、卻甚委婉動人,除了有點洗腦效果,更總有一股令人百聽不厭的魅力,每次聽,都像是第一次聽。 就以經典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主題曲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為例吧,由12/8拍子的前奏,進入2/2拍子的主題,整首作品,幾乎就只是一句旋律的重複變奏與伸延。反復再聽,你又卻會像被捲入旋渦般,被這首優美的音樂,一次又一次,重新帶入如夢般的意境。 除了多年前的純鋼琴版,這專輯內的三重奏版本,暫時已成為了我目前的最愛。坂本教授在拍子及速度的處理上,採取了一種較為隨意及緩慢的節奏來演繹。現場演出感較強,三人靠默契、隨即興、憑感覺來把關,大部份時間,都由鋼琴來牽動,大提琴與小提琴的造句、呼吸也與之相呼應,如天上行雲,反映在流水中的光影上。 專輯首軌Happy End,是坂本早期個人專輯及樂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 時代的名曲,他後來也多次以純鋼琴演繹,節奏向來輕快,但今回這個版本,速度卻是慢了差不多一倍。 坂本好像要將一份美食料理,從小碟分散在另一隻大盤子上,抽絲剝繭,要你慢慢地逐點逐點去咀嚼品嚐。 Tango一曲最初在Smoochy專輯出現時,是為電氣化的Bossa Nova版,後來,又出現過與大貫妙子合作的鋼琴配女聲版,當然也少不了後繼的多個純鋼琴版吧。 至於與這個最新版本類似的三重奏演出,其實已早出現在數年前坂本於歐洲演出的現場錄音內,之不過,在編曲上,前者較為隨意,今趟在樂器間的編排分工及旋律對唱上,則來得較為緊湊。每次聽此曲旋律,我感覺上都好像有新發現,藕斷絲連間,發現了小如一條毛髮般的差別,也會令我雀躍得可以。 在這個炎夏的星期六早上,天花的風扇在轉動,呷一口清茶,聆聽坂本這些動人的樂章,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意境,又是再多一次的「第一次」。 (原文刊登於MR雜誌2013年7月號)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YMO和Michael Jackson居然都有淵源?Behind The Mask第三度復活。

Behind The Mask又一次復活。 Behind The Mask這首經典歌曲,由Chris Mosdell與坂本龍一合寫,最早出現於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1979年的大碟Solid State Survivor之內,算是YMO早期的名曲之一,日後坂本龍一也曾多次作過重新演繹。 有趣的是,適逢當時Quincy Jones正在為Michael Jackson製作Thriller大碟,聽到此曲即驚為天人,於是Michael Jackson把原曲上加了幾段新旋律,寫好歌詞,準備收錄於Thriller大碟內。 但最後由於一些版權分配的問題,這首半製成的作品,未有收錄於Thriller大碟之內。 後來,Michael Jackson的鍵琴手兼音樂會音樂總監Greg Phillinganes於他的個人大碟Pulse(1985)內,重新演繹了Behind The Mask,這版本曾於美國的R&B流行榜上個第77位。 事有湊巧,後來Greg Phillinganes亦成為了Eric Clapton樂隊的鍵琴手,此曲及後亦被Eric Clapton看中,再次重新演繹,1987年,最高曾打上英國細碟榜的第15位。 原曲的電子舞曲風,到了Eric Clapton的手上,變成了另一回事,Hard R&B及較Bluesy 的曲風,加上Phil Collins的強勁鼓擊,Horn Section的Funky節奏,音樂真是神奇,放入了不同的調味料後,可以炮製出一個如此截然不同的版本。 最近,唱片公司將好些Michael Jackson的生前遺作,重新混音,並輯錄成大碟MICHAEL,其中,當年他曾經演繹過Behind The Mask的歌聲,再次重現人間。 一首32年前的舊歌,又再一次復活。只可惜,即使科技再先進,歷史卻永遠不能改寫,這位一代音樂巨星,我們只可透過這些音樂上的蛛絲馬跡,繼續懷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