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Media

海港城社交媒體發展之旅

相信沒有多少個營銷團體,膽敢以「社交媒體發展之旅」此題目來設英雄宴。 在香港,可能只有一個海港城。 很多朋友問過我了,但我還是要重申個人利益。海港城不是我的客戶,我只湊巧有一個客戶是他們的租戶,但我卻經常以多個不同的身份,和他們有點兒交流,算是成了朋友。 作為一個本地老品牌,我覺得,海港城在市場營銷上,不僅進取,手法也十分創新,所以一直以來,我也十分欣賞。 大概一年多前,Facebook品牌紛絲頁在香港尚在起步階段,當我的大部份客戶還是打聽行情,問多做少的時候,海港城便已經在Facebook插旗,與紛絲打成一片。 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如大部份Facebook的品牌紛絲頁般,一味只放促銷及產品訊息,反而是透過密集式的對話與交流,再穿插不同的單位合作及名人現身,積極拉攏紛絲,目前,海港城的Facebook紛絲頁,已累積了5萬8千人,為眾多商場之冠。 累積了在Facebook的社交媒體營銷經驗,今年年初,海港城亦到新浪微博插旗,以更進取的步伐,向國內市場搶灘。憑他們與國內媒體及中港台名人的人脈關係,短短幾個月內,海港城的新浪微博帳號 @香港海港城,已坐擁13萬名粉絲,是中港台企業帳號中最人頭湧湧的單位。 有見近月來iPhone 4成了城中寵兒,海港城亦再下一城,於上個月乘勢推出了iPhone app 海港城Guide,透過手機發放資訊和大派優惠。這個iPhone app剛剛滿月,暫時派出的第一張成績表,是為已有來自20個國家的朋友下載。 知我與海港城稔熟,於是經常有朋友向我打探人家軍情。 其實,當中沒有什麼秘密,以下是三個我經常被朋友問的問題和答案,我相信海港城的朋友亦不會介意我和大家分享。 (一)「海港城的社交媒體團隊有多少人?」 全部人,事實上,他們的整個營銷團隊,都是全民皆Facebook和微博的,就連他們的營銷大隊長@Lady嘉嘉 也有落場,寫得也很落力(其實接近沉迷) ,這一點,與大部份廣告客戶希望將整個社交媒體運作外判很不一樣,出來效果的分別,閣下自行判斷。 (二)「海港城有用社交媒體廣告公司幫他們嗎?」 當然有,但其合作的形式(香港市場由CMRS負責/國內市場則為Brandtology),主要在策略上給意見,其次就是進行網絡口碑監察,制定更精準的策略。日常的執行,責任主要仍落在整個營銷團隊身上。 (三)「如何能像海港城般,大部份活動都能獲得海量轉發?」 其實沒有一條成功方程式,只可以從反覆實驗中,找出屬於自己的成功訣竅。反應欠佳時亦不要太在意,反而要從中汲取經驗,不斷嘗試,不斷改善,就有機會愈做愈好。在網絡做營銷,一般廣告客戶會很在意數字,純為追數而追數,海港城其實很少會如此刻意,事前勇於嘗試,事後認真評估,更形重要。

微博一周年,蓋茨都賞面?

(原文刊於2010年10月5日【信報】經管錦言專欄,我是本文作者) 不經不覺,新浪微博已經踏入一周年,這個被譽為Twitter「升呢」版的國產微博或微網誌 (Micro-blog)平台,推出以來,除了要面對國內其他入門網站同業對手急起直追的瘋狂競爭外,更同時要在配合國情的「和諧」政策之同時,又要步步為營地走在社交媒體自由開放的鋼線上,左右夾攻下,於短短一年內,新浪微博首先交出的第一張成績表,是為坐擁4,400萬個帳戶的海量用戶群,在華文微博中稱冠。 在平均每天產生300萬條新貼的增長速度下,目前新浪微博已累積了超過9,000萬條微博,至於我,作為獲得了新浪微博V級認證的3萬4千多個帳戶之一,除了保持著每天也最少發一條原創微博的紀錄外,我也透過我「關注」了的好些企業、傳媒及名人帳戶,每天第一時間獲取了不少由實用以至無聊(但有趣)的資訊,當中有硬有軟,琳瑯滿目,適隨專便。 可能我們香港這邊的用戶,還是以那些「星級童鞋」及其追隨者為主(童鞋即同學的普通話諧音,國內朋友向對方親切的暱稱),但過去大半年來,我每天也在觀察,發覺這微網誌熱潮,表面上是小眾得來,其實卻很大眾,而且其生態亦不斷在蛻變。譬如,我早上最喜愛收聽的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這個以嬉笑怒罵形式評論時下熱門新聞的節目,除了討論各大報章頭條新聞外,主持人近期亦會在有意無意間,透過在新浪微博讀到的熱門話題,進行深化討論(當然還是以調侃手法為主)。 最近被「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主持人們談個不亦樂乎,談了幾乎整個早上的話題,我可以舉一個例。上個月29號巴菲特與蓋茨與一眾中國富豪所舉行的閉門夜宴,雖然謝絕採訪,但賓客席中榜上有名,分別任SOHO中國董事長及CEO的 @潘石屹 和 @張欣,卻透過他倆手上的iPhone,即時即場連環發貼,當然立即掀起了不絕於耳的話題,我之所以在二人的名字前加上@這符號,正因為這就好是二人的新浪微博帳戶,事實上,這對中國新一代的富豪夫婦,同樣為新浪微博的「星級童鞋」,他們二人分別坐擁逾201萬及76萬名紛絲,人氣不亞於不少港台娛樂圈中名人。 這跨出版媒體找報導題材的現象,並非新事物,但自從網絡上開始流行「用戶原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以來,這媒體生態便掀起了更微妙的變化,微博的出現,加上智能手機盛行的催化下(智能手機大大方便了微博的圖片和文字上載),令此現象終抵達了「引爆點」(Tipping Point),兼且一發不可收拾。年初接收彭博(Bloomberg)訪問時,CNN總裁克雷恩(Jon Klein)便一方面公開地說Twitter是其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另一便廂,CNN亦同時善用Twitter作為其宣傳平台,旗下星級主持如安德森·庫珀(Anderson Cooper)等,亦深諳透過 Twitter廣增人氣之道。據知,最近就連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編輯室,也開始透過數據分析,以Twitter內被廣推的新聞報導及熱門關鍵詞,作為該報內容話題選擇時的參考。 可是,由於要符合中國國情,在「和諧」的氣氛籠罩下,新浪微博,或者是其他國內的微博平台,未必可以像開放性較強的Twitter般,孕育出同一樣的傳媒互動生態。但當撇開政治敏感話題,由於其資訊更新的速度、海量的用戶數量、用戶群的多樣性、以及於中國市場的龍頭地位,卻令新浪微博於傳媒中,依然佔著一個不一樣的特殊位置,並且備受各界關注,成為了不少人搜尋第一手資訊的平台。 站在商業的立場,在任誰都盯著中國這龐大市場的今天,有本事吸引了如@潘石屹 等具這般份量的人氣用戶,新浪微博固然是魅力非比尋常。在香港,不少要兼顧或想打進中國市場的娛樂圈中人,早已紛紛插旗,並以此陣地作為發放新聞的非官方頻道,著名經理人@霍汶希Mani,便經常透過微博發放她的獨家消息及圖片,成為了狗仔隊們天天守候的帳戶;近期主攻大中華市場的@何韻詩HOCC,剛剛推出了她首張國語大碟,但早於過去多個月來,她已一直在微博上發佈了她整張大碟的製作過程,醞釀粉絲們的期待。 不用多說,想吸納更多國內消費者的香港商業機構如 @香港海港城、本地品牌如@莎莎網、以及旅遊業相關的官方機構與組織如@香港旅遊發展局 及 @香港海洋公園,亦早已不甘後人,紛紛進駐新浪微博,不說不知,我們的香港政府,也設有一個 @香港政府新聞網,紛絲有6萬4千多人,人氣不俗呢。 就連剛剛到了中國展開其慈善之旅的蓋茨,亦在出發前開了一個新浪微博帳戶@Gates,新浪亦當然識趣,馬上給他發了個V級用戶認證,讓大家放心「關注」。蓋茨一直於旅途上發放消息,第一身報導了他這趟慈善之旅,他所發的微博,當然都是用英語書寫的,他的微博亦實在值得一看,大家有興趣的話,可到@Gates「關注」他吧。 執筆之時,蓋茨的新浪微博有超過13萬追隨他的粉絲,但反過來,他暫時連一個人也未有「關注」。『蓋茨先生,你可以「關注」我一下嗎?我是你的追隨者 @路迪涼 哦,我很喜歡用微軟的產品呢。為什麼你不在這裡弄一個翻譯機械人呢?相信我們公司可以幫你哦。』我嘗試了以此方法,希望獲得蓋茨「關注」,但暫時未見@Gates有任何回應。

@何韵诗HOCC 是新浪微博的「好童鞋」

話說我於剛過去的星期一,獲頒新浪微博一周年的活動中,有幸成為了「星级童鞋」之一。 當天獲頒的「星级童鞋」中,不乏娛樂圈中名人,但我覺得我無謂再為人家錦上添花,一一細數了。 可是,在云云的娛樂圈圈名人中,我卻在獲獎名單上沒見到 @何韵诗HOCC 的蹤影 ,反而令我覺得有點詫異。 可能是屬於主流中的非主流關係吧,加上紛絲人數在藝人圈中並非最高(執筆之時為44萬多),不知是否這個關係,@何韵诗HOCC 未有因而獲選為「星级童鞋」,但對於這點,我卻有點保留。 本來,人家新浪微博頒了個獎給我,我不應說三道四的,而且我其實亦不太了解這個「星级童鞋」的殷選準則究竟為何,可是,我還是不吐不快,我覺得如果新浪微博真的要表揚一下對這個平台有所貢獻的用戶,@何韵诗HOCC 絕對應該榜上有名。 不用說在新浪微博尚未在香港流行的之初,@何韵诗HOCC 已仿如扮演著非官方大使般,四出叫和教人家開微博(當然其中又以娛樂圈中人為主),再者,在眾多娛樂圈的微博用戶中,她亦可算是更新得最密集最勤奮的其中一位。 此外,更不得不說,她的「微」影響力亦相當驚人,目前為止,在我發過的微博中,獲得轉發次數最高的的兩條貼(一條過千一條四百多),都是不得不多謝 @何韵诗HOCC 的轉發,才可獲得高度關注的。 一般人玩微博,尤其是藝人,都難免會太自我中心,主要以發佈個人訊息為主。 但就我的觀察,除了個人宣傳外,@何韵诗HOCC 亦會經常和她的大伙兒圈中朋友們,有不少互動的交流,她亦間中會留意草根網民如我等所發的微博,並作出回應或轉發,單是這點,我已經覺得新浪微博已應該頒一個「好童鞋」大獎給她吧。 但不要緊吧,我相信@何韵诗HOCC是不太介意有沒有獲得這個獎的,因為在不少微博用戶的心中,她的確是一個超越星級的「好童鞋」。

為什麼我會成為新浪微博的星级童鞋?

(圖片來自新浪香港) 有點像發了一場夢,剛過去了的星期一,我被邀出席了新浪微博一周年的慶祝派對,雖然大會事先張揚,我知道自己會有機會於當日的「童鞋星级礼」獲得嘉許,但頒獎那一刻,我才赫然發現,獲獎單位其實不算多,這個也算不上是什麼豬肉獎吧。 再看看其他獲獎的名人,我更加是覺得有點受寵若驚。 我獲獎的一刻,腦袋一片空白,除了多謝大會,以及那位沒有投訴我花時間寫網誌寫微博的太太外,我亦多謝了@Lady嘉嘉,她是來自@香港海港城 的管理高層,雖然她並非我的客戶,但平日卻有很多交流,今年農曆年前,她便興高采烈地嚷著叫我快快到新浪開微博,她亦順理成章,成為了我最早的所「關注」及「關注」了我的朋友。 等候領獎之餘,我亦遇了好些名人,@金培达 先生我差不多18年前做的第一支電視廣告(那個應該是幫President Food品牌為大陸市場做的肉鬆廣告),替我負責做音樂的作曲人(他還開金口主唱),之後我亦和Peter合作過好幾次,廿年人事豈止幾番新?Peter現在已經是首屈一指的華人作曲家之一,當天他還雀躍地告訴我,他最近正忙著一套音樂劇的製作,真的極度期待哦。 @金培达 先生身旁的是另一位樂壇中人@陈少琪 ,由達明一派的「馬路天使」開始,我一直也很欣賞@陈少琪 先生筆下的歌詞,而雖然我寫過的歌不多,亦從來沒有大紅過,但卻於很多年前有幸和他合作過,那就是陳曉東主唱的風吹草動。 然後,我又遇上了 @黄伟文,想不到我與他第一次對話,他的開場白居然是:「嗨,你好面善,你是否崇基人(香港中文大學其一書院)?」我答:「是呀,我跟你同一屆,和你同班上過幾百人的通識課哦。」究竟是(A)Wyman的記憶力超強,還是(B)我真的事隔廿幾年也沒怎麼變呢?後來,Wyman的回應是(B):「你事隔廿幾年也沒怎麼變(只由短褲變了長褲)」。 我不得不在此再次多謝新浪微博頒這個獎給我(雖然我仍然覺得自己在做夢),更讓我有這個機會,在頒獎當日,能夠和以上幾位神交已久的朋友敘敘舊,真的比獲獎更興奮。 Peter、少琪、Wyman,我們在微博再見!

論盡女人經 Lady 3.0

在家裡,我排行最小。 我有五個姊姊,小時候家裡還有婆婆,以及和我大姊年紀相約的姨姨,家中有一條小狗,也是乸的,至於我阿娘就當然是女人啦,所以說起來,我真的從少就在女人堆中長大的,女人經嘛,小時候由未懂事開始,已偷聽過不少。 那麼我很了解女人嗎?哎喲,那又不大見得。但我可以肯定,如果我能夠如Mel Gibson在What Women Want這電影內的那個廣告人角色Nick一樣,能夠「偷聽女人心」,香港廣告界這江山,我可以贏到的,肯定不止一半。 為什麼呢?因為相信不少女士們也承認,女性是天生的樂觀消費者,天性比男士更喜歡買東西,買起來亦夠恨夠爽快,無需道理無需藉口。所以呢,一般而言,我要再三強調,是一般而言,女性消費者的錢真的比較好賺。 更何況,我自十八年前出道做廣告以來,面對過的廣告客戶中,十居其九都是女性,香港的營銷界,幾乎是一個母系社會的小縮影。 上個星期二,我出席了由香港互動市務學會主辦的一個營銷講座,當日的主題為Lady 3.0,泛指新一代獨立自主的女性,她們如何透過互聯網及社交網絡,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或者是作為她們工作上的主要平台。 當日的主講嘉賓清一色女性,我男人老狗一名,當然沒有我份,雖然平日我說話多多,但那一天,我卻乖乖地負責做司儀。 上半場,先有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藝人兼網上商店主腦袁彌明,以及化妝師兼模特兒王穎,三位女士雖然在工作崗位上南轅北轍,但卻同樣善用了社交網絡如Facebook、YouTube及Blog等,作為工作上的宣傳、溝通與互動。個別發言後,我亦馬上主持了一段與在場觀眾互動的討論和分享。 陳淑莊Tanya是政界紅人,相信我不用多加介紹了。席間她除了分享了在競選期間,在互聯網進行宣傳是的諸多限制,同時亦提及到近期除了博客以外,如何透過在Facebook建立的群組,策動草根式的社會活動。像近期在大浪西灣事件中,網民的力量便正好發揮了正面的作用。 第二位出場的是棄娛樂圈而從商的袁彌明,她甫一開場,便立即如數家珍般,透露了她怎樣在無心插柳下,透過她在個人網誌及YouTube上分享好些美容產品的短片,進而豁出來大攪的網上商店—袁彌明生活百貨。 緊接出場的,是網界人稱「多功能美女」的王穎。她是我在Yahoo!BLOG認識的網友,我經常笑說她究竟開了多少瓣生意,她每天由星期一至曰二十四小時,工作都好像排得滿滿,但原來,她的無處不在,多少又與社交媒體有關。 下半場,則分別有來自香港海港城的營銷部主管Karen Tam、明報OL網的策略發展及市務總監Jackie Lam,以及Sony Ericsson的營銷總監Michelle Au,一起與我們分享了她們作為一名女性營銷人,如何在營銷策略上充份利用網絡媒體來進行品牌推廣,當中有不少成功例子,都反映出這三位「女當家」在工作上既心思慎密,同時在決策上亦不失大膽創新,「勇」字掛在胸前。 作為明報OL網的掌舵人,Jackie Lam與我們分析了女性網民在網絡社區熱愛分享的特色,以及她如何透過網絡社區,籌辦不同的分享活動,以至創造網上購物的商機。 以Lady嘉嘉這身份在新浪微博出現,坐擁三萬六千多名紛絲的Karen,無私地分享了她從Facebook到新浪微博,如何替香港海港城建立起一個具十多萬名紛絲的龐大網絡社群,箇中訣竅,除了她雖然身為主管,也一定會親自落場參與外,Karen一字記之若「勤」。 最後壓軸的,是來自Sony Ericsson的Michelle Au,她除了和我們分享了好幾個Sony Ericsson線上線下的成功營銷個案外(譬如很多marketers都既愛且恨的X10 Mini糖果機),她亦指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女性在選購高科技的電子產品時,你跟她們講什麼功能什麼速度什麼記憶體等等,一律也會成為「耳邊風」的,不能一見鍾情的話,其餘就免談了。 當日六位主講嘉賓,一一都的確是巾幗不讓鬚眉,口才了得,但讓我了解到多了一點的,就是女人錢表面上是很容易賺,但如果作為廣告公司或媒體代理,女性廣告客戶的錢,絕對不易賺。 就當日所聽到的幾個個案而言,發覺她們總有自己的一套本事,能「善用」所有可不費分文的資源,包括眾多的社交媒體網絡又或者是其個人的人脈網絡,從中發揮最大的效用。 想向她們的荷包打主意?你真的先要絞盡腦汁想想如何說服她們,因為她們可能會說:「我赤手空拳已能做到這地步,你還能給我提供什麼附加價值?」

Toy Story 3新角色Lots-o-Huggin Bear的虛擬懷舊電視廣告

正所謂做戲做全套,為了舖排今回Toy Story 3的新角色Lots-o-Huggin Bear,Pixar特別炮製了兩條網上短片,讓大家感受一下,當80年代Lots-o-Huggin Bear當旺時,他是如何地風光。 抵死在呢,以下兩條網片又真係做戲做全套,扮翻舊錄影帶的過片時食食地帶嘅效果,似到十足十。 更加抵死就係,仲要有埋日本版,嘩,Lots-o-Huggin Bear揚威海外,好囂呀。 呢呢拿,Lots-o-Huggin Bear在Toy Story 3內的真身造型就是如此,哎,年紀大,要拿枴仗,不復當年勇了。 再看這條預告片,你大概就可對Lots-o-Huggin Bear在Toy Story 3中擔綱的角色略知一二。 一般卡通電影宣傳不外乎在麥當勞送吓玩具,例牌有電影預告片再頂多送你一個幕後製作特輯,但PIXAR卻深明現今最流行的Social Media Marketing之理,唔講咁多,讓大家互相轉閱,先在網上製造Buzz,到電影真正上畫時,部份觀眾已對電影建立了一定關係或甚至是感情,先熱身,入場前入場後的迴響便更大了。

Twitter見證歷史,微博成美國國會圖書館文獻。

平日我很少轉貼人家的文章,但鑒於有不少國內朋友都看不到這篇Twitter的官方網誌,我唯有破例如下轉載。 原文網址: http://blog.twitter.com/2010/04/tweet-preservation.html Tweet Preservatio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is the oldest federal cultural instit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 is the largest library in the world. The Library’s primary mission is research and it receives copies of every book, pamphlet, map, print, and piece of music registe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ently, the …

Twitter見證歷史,微博成美國國會圖書館文獻。 Read More »

微博=迷博?

@何韵诗HOCC:看来香港演艺圈中的微博菌蔓延速度惊人,眼看著一个又一个幕前幕后的朋友们中毒极深,每分每秒都在拍照传相转发回应关注,茶饭不思面无血色,工作都分心了,香港娱乐圈会不会因此而突然减产或停工,危机危机!!! 早兩天在新浪微博,看來何韻詩小姐這段博文,我回應了她一句「微博怡情,迷博傷身,施主回頭是岸。」,轉眼間,她便馬上回應說,「我已經遠遠被眾人拋離喇。」 我沒有繼續追問何小姐為何玩新浪微博玩得上癮之餘,早已坐擁25,344名粉絲的她,為何要感都有壓力,怕被人家拋離。任誰都知道,何韻詩向來都被視為主流樂壇中的另類人物,特立獨行,小眾有理,試問何懼在粉絲數字上被眾人拋離? 哈哈,當然,我們都知道,何小姐只是借題發揮,說說笑而已。但根據她在演藝圈內的第一手資料,新浪微博的確是已經成功在香港搶灘,而且迅速蔓延。我更夠膽說,按目前的增長速度,新浪微博不難取代Twitter在香港的位置。 說回新浪微博,其實我也是後知後覺的,若不是有朋友在農曆年前告訴快要上去看看,我也不知原來這個國內版本的Twitter已於瞬間竄紅。 新浪微博吸引大家之處,是他們很聰明地將博客分類得井然有序,他們當中,名藝人當然少不了,其他還有不少專業人士如李開復、蔡瀾和金培達(也有按行業分門別類),更有所謂的草根博客,以及各大媒體出版如我每天最愛讀的@新周刊、@第一财经周刊的專屬博客,總之應有盡有。 更重要的一點,是有別於Twitter,在新浪微博,所有名人、企業或媒體出版等戶口,都可以向新浪獲取認証,此舉可望能有效趕走大部份混水摸魚之眾。 加上是國情關係吧,與大部份Twitter港客不同,在新浪微博裡,有不少人都是真的用140字去寫一篇精簡的博文,而並非隨手將一句「等吃邊爐(火窩)中」「今早老闆又發瘋」這一類生活隨想密集發表的,加上熱門話題的流行榜,常找你有興趣讀的主題,其實極之方便。 再者,雖然朋輩中有不少Twitter活躍份子,但始終可能由於是英文介面的關係,始終欠缺了一份親切感吧,現在新浪微博的出現,正好是一個及時雨呢。 最後,更不得不稱讚新浪的周詳部署,除了網絡版本,他們也一拼推出了智能手機版的app,iPhone、Android phone、Symbian及Windows Mobile等,總之又是應有盡有。今年Social Media的一大趨勢正好就是 Social Networking Goes Mobile,同時推出手機版,方便了用戶隨時更新上傳照片,在流量上便絕對可助微博有幾何級數的增長。 想感受下新浪微博的魅力?建議你應在人家用你的名字開了戶口前,儘快開個戶口,然後,先從微博廣場開始 http://t.sina.com.cn/pub/,找些有趣人物來「關注」,再而找些熱門話題來看看吧。 如果你是營銷或公關係的朋友,我也建議你「關注」一下@香港海港城的戶口,他們的營銷大員反應極快,除了短短時間除了已開設了「地盤」之外,更積極與消費者進行對話互動,以及不斷替其推廣活動造勢,目前已成功吸納了15,944名粉絲,氣勢與不少網絡名人不遑多讓。 http://t.sina.com.cn/harbourcity 當然,若果你也有興趣「關注」我的話,也是無任歡迎呢。 以下是我微博地址: http://t.sina.com.cn/rudileung

Canon Enjoy Photo 101

早陣子我們公司幫Canon 做了一個Enjoy Photo的Facebook Page,內裡做了不少用打印相相砌出來的手作仔短片和圖片,表面上看很簡單,但實質同事們都花過不少心血。 雖然經常要為此捱更抵夜,但同事都好像愈做愈有衝勁喎,佢地大部份都係極之勤力的80後,希望大家能夠多點支持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