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毒物

奔馳中的樂與汗 | Jaybird X4運動藍牙耳機

市面上的入耳式無綫藍牙耳機愈出愈多,但一分錢真的一分貨,要追求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勁的話,一般索價港幣二千以上,很正常。 如果我告訴你,我面前這一對Jaybird X4,價錢只是港幣一千左右,聲音卻可以媲美高級貨色,我一定是在騙你。 所以我不打算騙你,這對Jaybird X4,雖然是最新版本,但賣點依然不是超級靚聲。 之不過,如果你要求一對入耳式無綫藍牙耳機,給做用來做運動時,可以粗暴地使用,這就一定是你那杯茶。 一對不怕跌、不怕汗水、不怕雨水,而且音質是「還可以」的無綫藍牙耳機,這對Jaybird X4,確實是不用想太多的選擇。 已經出到第四代,和上一代造型分別,毫不顯著,但細心點看,操控按鈕部分,換上全膠的防水物料,手感不俗,耳機上的品牌標誌,亦改成灰色on tone的顏色,變得較為低調。 Jaybird X4有很多優點,也有少許缺點,我不如直接了當,和大家逐點分析吧。 優點 強悍防水防汗:雙重疏水納米防汗塗層,IPX7防水級別,下雨下雪,甚至是1米水深壓力下也可以支持30分鐘。有朋友試過連運動衫不慎放了進洗衣機,事後居然可以當無事發生過,當然,當事人經過專業訓練,家庭觀眾請勿模仿。 掛頸式設計: 戶外運動時不用擔心丟掉,我試過配戴全無線耳塞式的粒粒藍牙耳機晚上跑步,顧住抹汗,路經草叢不慎丟掉了其中一粒。 物料輕巧:X4的防水塗層加強了,機身重量仍維持在14.7g,比起上一代X3的13.8g,幾乎沒有分別,佩戴起來,零負擔,很輕鬆。 價格相宜:高級品牌耳機的入門版價錢,運動專業的設計。隨機附送兩對COMPLY ULTRA FOAM TIPS耳綿(零售價起碼HK$50一對)、兩對大小尺碼的矽膠耳塞,以及三對用來固定耳朵佩戴位置的耳翼,交足功課了。 連線方便穩定:藍牙4.1辨認速度相當敏捷,可同時連結兩部主機,iPad與手機對換無難度。亦可以記認八部主機,暫時未試過運動期間斷線,算穩定。 續航力:官方數字,每次充電2小時,可持續8小時使用,實測大概6-7小時。此外,還可以快速充電,10分鐘充電,即可使用1小時,比起我用過的其他品牌,夠用。 缺點 音質平庸:老實說,音質只是還可以,層次感來說,不給力,中音帶點朦朧,低音強勁卻欠彈力,唯有要靠可調節EQ的官方手機App,加點味精,自己執生。 操控難捉摸:這是最令我困擾的問題,尤其是關機方面,沒有任何顯示。我經常以為自己關了機斷了線,然後再把耳機收藏好,但原來耳機繼續在待用狀態,於是,便白白把本來充好的儲電溜走。 話音朦朧:用這耳機通話,女方的聲音會變成徐小鳳,男士的聲音會變成King Sir,感覺很侷促,很古怪,所以,我會避免用這耳機作日常的hands-free便攜通話,所以只會在做運動的時候佩戴。 叉電座:X4依然指定使用這款全世界唯一獨家村的USB叉電座(佢講這樣設計才可以將重量減到最低,同時又可防水),有點不方便。上述的關機問題,亦經常令耳機長開走電,到你準備出門跑步的時候才發覺沒電,可以是很災難。希望有一天,Jaybird會出一個給X系列的收納系統,既可以自動叉電又可以收納的設計。 利申:文中產品Jaybird X4由相關品牌的客戶免費提供測試,唯本人未有收取任何產品以外任何形式的酬勞。

午間音樂小聚 @KEF Music Gallery Central

中學時代,因為家裡沒能力負擔,亦沒有空間和資格玩什麼Hi-Fi,於是,我就像《無間道》裡面的陳永仁一樣,經常在旺角深水埗一帶的音響店打躉(那個時候還未流行影音這回事)。 那是80-90年代,香港人的生活節奏還沒那麼緊張,音響店內的叔叔,即使明知我是來「混吉」的塞豆窿,依然不介意播我帶來的唱片或者錄音帶。 記得,有位叔叔說:「反正我都係喺度企啫,有人陪我吹下水,幾好。又話唔定,你大個咗,會有錢嚟幫襯我呢?呵呵呵。」 此外,中學時代,我亦是學校音樂室的地霸,與音樂老師混熟後,經常會趁午飯時間,到音樂室炸機。 後來,我當了學校銀樂隊的隊長,有音樂室的鎖匙,假期的時候,音樂室便成為了我的私人音響室。 播放音樂的器材不一定要很昂貴貴,可是,有一個可以讓你肆無忌憚炸機的空間卻很重要,但我相信,對於一般香港人來說,這是一個奢望。 現在我年紀大了,家裡有了可以播歌的私人空間,之不過,我還是念念不忘在人家的「場」炸機的日子。 可惜,時代不同了,因為土地供應的問題,這個年代的音響店叔叔,未必可以像我那個年代的叔叔一樣,有這樣的閒情,招呼入來「齋聽」半小時的街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購買音響器材,絕對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可以下的決定,消費者除了會經過三番四次的考量比較,看完又看,心思思,再看完又看,之後又會問朋友、問Google、問YouTube。 如果有家室的,最後決定行動之前,你又要諮詢家人的意見,入紙申請,尤其是,如果你這套音響,是打算放在客廳內的,那就肯定不是你一個人可以話事的決定了。 幸運地,我因為廣告行家的介紹(朋友H是負責這個品牌的廣告公司老闆),認識了KEF這個我從小就恨到發燒的品牌的朋友。 於是,我現在不用再在旺角深水埗一帶的音響店打躉,我會直接到位於中環的KEF Music Gallery炸機。 我實在太懷念當年我會趁午飯時間,拿著飯盒,躲在學校音樂室炸機的時光,雖然只是短短的半個多小時,但聽完自己喜歡的音樂後去上課,下午飯氣攻心的問題就自然地解決了。 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個機會問KEF借場,和一些朋友一起,回味一下我當年的午間短聚音樂時光。昨天,多謝KEF的朋友們的慷慨支持,我終於能夠重溫我這一份美好回憶。 與其說KEF Music Gallery是一個Showroom,不如說這是一個為樂迷而設理想示範單位。 當中,有可以讓我們發下夢的超級豪宅,也有中型的家庭空間,亦有較私密的個人音樂角落,總之,各適其適,豐儉由人。 當日我們在KEF Music Gallery炸機的音響室,是那個名為《Collector Lounge》的音響房。 多謝朋友E特意把珍藏的Bohemian Rhapsody電影Soundtrack黑膠盤帶來,在配合KEF的經典喇叭MUON先讓我們重溫了三首Queen的經典歌曲,我亦順便拋拋書包,為每首歌曲的背景,逐一介紹。 之後,便來到戲肉,播放了Bohemian Rhapsody電影內的Live Aid一幕,視覺上,當然不可以和戲院相提並論,但以音響效果而論,我覺得,絕對是超越了我當日在中環娛樂行英皇戲院觀看時的震撼。 事後有朋友更和我說,當中的現場感,好像連扮演Freddie Mercury的Rami Malek所散發出的熱汗也能夠感受到,簡直是讓人有毛管戙的感覺。 而事實上,那套雙Subwoofer的7.2.4環迴立體聲組合,加上音響房的隔音系統,效果當然是一般戲院亦難以比擬的。 再次感謝KEF的Hebe、鍾哥、Candy、和Julien的幫助,讓我過了一個小時的音樂主持癮,短短的聚會,卻是令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利申聲明:是項活動純粹自發,本人沒有收取主辦單位的報酬,我只是純粹借場一用,至於食物亦是與會朋友們自費,由KEF的朋友代勞訂購》 KEF Music Gallery地址:中環都爹利街1號12樓

Bohemian Rhapsody 音樂及電影欣賞會 @KEF Music Gallery

去年,知道電影Bohemian Rhapsody上畫在即,本來打算在上畫前,先和大家暖暖身,搞一場Queen音樂欣賞會。 最後,當然又是因為公私兩忙,暫時擱置,但我依然好認真又專業地,寫了以下這一篇Queen的作品回顧。 後來電影上畫,入場看完Bohemian Rhapsody後,果然沒有令我失望,搖滾節奏及人生甜酸苦辣令我看得熱血沸騰,看後仍念念不忘。 雖然,電影中有不少情節,是為了增加戲劇效果,而把時間軸移形換影。亦有人認為,電影刻意把Freddie Mercury的放浪生活減至最低,令一般普羅大眾較易接受。 但綜觀而言,作為Queen樂迷,同時作為一名電影發燒友,仍然是覺得這套電影的可觀性甚高。 片中有一場戲,神還原了堪稱搖滾音樂史上的經典時刻,那就是1985年,Queen在Live Aid中的22分鐘演出。 看過相關的making of,覺得這個名場面除了拍得神似,細節上亦極其講究,此外,更加添了少許想像力,用現代拍攝技巧,重現了這個現實中不可能重現的壯觀場面。 所以,我打算會搞一場午間音樂分享會,在試音室內,用藍光影碟播放上述這精彩片段,此外,亦會同場分享幾首Queen的名作。 相信大家都會忙上班,這分享敘會時間,將會由中午一點開始,兩點結束。 多得KEF的朋友H幫忙,願意借出中環 KEF Music Gallery的Collector Loungue試音室,讓我搞一場午間音樂分享會。 到時,大家可以體會一下KEF的旗艦頂級喇叭MUON的澎湃音樂感,此外,電影更會以7.2.4環迴立體聲播放,重現這場電影中的Live Aid音樂會名場面,必定猶如親歷其境。 由於場地有限,音樂欣賞會當日,我們最多只可招呼約20位朋友。 同時,為了方便大家,屆時我們會提供輕食(三文治)及飲品,每人酌量收費HK$40(接近成本價),進場前才需付費。 因需要準備食物,請收到成功登記通知的朋友,屆時務必出席。 報名請到這裡: Loading…

後手機攝影時代 | ShiftCam 2.0

自從進入手機取替DC這時代,大家買手機時,「相機」質素已成先決條件,我想,這已經是常識吧。 (但話說回來,我還是鼓勵大家拿部相機出街拍攝哦,拜託不要放棄用相機拍攝。) 專業照片分享網站Flickr,長期都會發表一個排行榜,統計上載照片中最多所使用的「相機」品牌,這麼多年來,排頭兩位的,第一位就是iPhone,第二位才是Canon。 可想而知,手機當相機,已經不是一個潮流,而是一個事實。 這也難怪,近幾年,不少朋友出門旅行(尤其是短途的),一部手機當相機就起行,早已經成為了常態。 可是,為了增強照片顏值,高像素的手機以外,有些朋友更會配備強殖裝置,而其中,又會以替iPhone量身定做的外掛鏡頭為主。 由好幾年前的olloclip開始,我先後還試玩過不同牌子的外掛鏡頭,但大部分都是真真正正的「外掛」,有點似「晾衫夾」,突兀地夾在電話外邊,間中亦有對不準手機鏡頭位置這類問題。 ShiftCam是一家專為iPhone設計外掛鏡頭的Kickstarter公司,2018摘下REDDOT DESIGN AWARD大獎,它的特色,就是把外掛鏡頭設計成手機保護殼的組件,可以隨意置入不同款式的外掛鏡頭,極之聰明。 2018年ShiftCam已經推出到2.0版本,其中有一個6-in-1 Travel Set,內藏六組小鏡頭,適合平日使用。此外,還有一個ProLens系列的五支「大」鏡。 6-in-1 Travel Set的優點,就是讓你隨身配備六組後備鏡頭,既輕便,又方便。 我每次把電話拿出來,總會引來身邊的朋友注意,感覺上,大家覺得我好像Inspector Gadget上身。 但男性用家要留意,如果平時習慣把手機放在褲袋,每次把手機拿出來的時候,你會發覺,這組6-in-1鏡頭,隨時已經黏滿衣物毛粒與塵埃。 所以,這組6-in-1鏡頭,使用前,最好不要舉機就拍,先稍稍清潔一下,才進行拍攝,就可避免不必要的矇矓效果。 六組鏡頭中,廣角鏡拍攝出來的變形效果頗為明顯,照片邊緣位置,成像亦不夠銳利。 至於那兩組10x 與 20x 的macro lenses,對焦時,雖然要有多一點耐性,難度是有的,但仍屬可用。 整體而言,使用體驗是相當不俗的,但不要對成像質素期望太高,在手機看還可以,放上大電腦屏幕,就會看到銳利度不足。 但ShiftCam這組6-in-1鏡頭的真正賣點,是在於其輕便性及多樣性,隨身攜帶可即使用,平日貪方便的話,還算是相當可取的。 相反,其餘幾支稱為ProLens的外掛「大」鏡,以拍攝質素而言,與6-in-1 Travel Set相比起來,就有點像成年人與小學雞的對比。 拿上手,除了看得出的精細做工,你還會立即體會到它們的「份量」,感覺絕不兒戲,十分專業。 將鏡頭推入Shiftcam的手機套裡,就可立即使用,簡單直接,毫不費勁。一如Shiftcam的廣告標語,SHIFT、POINT、SHOOT,就是這麼簡單。 此外,每一支鏡,都有一個磁吸式鏡頭蓋,保護鏡頭之餘,拿出來使用亦很方便。 我第一支試玩的,是Wide-Angle ProLens,用這支18mm的廣角鏡來拍攝,目測其變型絕不明顯,官方數字是少於1%,是一支外出旅行,用來拍攝風景的理想隨身鏡頭。 其次在出外旅遊時時可大派用場的,便是這支60mm Telephoto ProLens,作為一支補iPhone原有鏡頭不足的「長」鏡頭。 那個我去了油塘某Live House的星期五晚上,我在陰暗的燈光下拍攝,用「長」鏡捕捉了演出者的神韻,色調柔和,但我拿在手上的,明明只是一部手機,感覺實在奇妙,這的確是一支實用性頗高的人像鏡頭。 但各位要留意,和上述的6-in-1 Travel Set一樣,使用這支外掛Tele鏡的時候,假使想同時啟動iPhone內藏的Tele鏡,iPhone內置的影相app並不可行,你需要使用其他3rd party的影相app。 我的個人選擇,是由iPhone 3時代已經開始使用,目前已經推出到第二代的Camera+ 2,此外,我還使用較早前App Store免費下載的Obscura影相app。 除了上述兩支用途較廣的常規鏡頭,我還試用了230° Full Frame Fisheye,以及75MM Long Range …

後手機攝影時代 | ShiftCam 2.0 Read More »

念念不忘五首歌@KEF Music Gallery

因為與KEF公司的Marketing大姐H稔熟,我便曾經與一眾廣告圈好友,在KEF昔日位於銅鑼灣的Showroom搞過一次Wine-Fi小聚,那裡裝潢「四正」,格局優雅,於是念念不忘,想是別有迴響。 後來,KEF搬了去中環,Showroom命名為Music Gallery,裝潢更加「骨子」,除了旁邊仿小客廳的音樂小天地,監聽室主人房更像一個音樂圖書館,藏書甚豐。 一直想再約會三五知己,上去呷一杯紅酒、分享一些自己帶上去的好音樂,可惜各有各忙碌,一直未能成事。 於是,KEF的大姐H來個提議,邀請我上去拍片分享自己的至愛音樂Playlist。 https://www.facebook.com/KEF.HK/videos/1043584272458371/?__xts__[0]=68.ARBl8qLRyG-Hvf7_dpYehzlO_NrI6deOhdpif7rvJyptcvxFVPLOoWv-2aR-Vq5ANUs1ShsHpOq6N9XYR6dnh77OXDzaqMKFlkyhJzoXBFZgk03bGNcvU95X7IkjoKNe4DpoLjd8CoH2&__tn__=H-R 命題是,假使你要再荒島上獨自過夜,你會帶那五首歌上去陪你?你又會隨身帶些甚麼東西? 實不相瞞,我的音樂品味甚濫,要我只可以揀五首歌,我一定有選擇困難。 於是,左揀右揀,我還是舉棋不定,最後,當Dealine將至,我唯有被逼就範,嚴選了五首。 這不一定代表是我的五首最愛,也不一定是代表我的音樂品味,但可以肯定的是,五首歌在我的生命歷程上,都是意義重大,都是有著充滿畫面的回憶。 如果要大家揀?你又會揀那五首? 除了這段訪問的錄影,我也順便把原本我選了的十首歌的Playlist,放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變身大升級 | Samsung Galaxy S9+

一則真人真事。 有位我大學時代封了做偶像的教授,廿多年來,向來都知道他是Apple死忠,但最近,他卻忽然變節,因為Samsung Galaxy S9+,行了轉會大典。 而且,他還要做一個變節傳道人,周圍勸人入教,其中,包括了我這名學生。 十個廣告人有十一個會以自己是Apple死忠為榮,實不相瞞,大學時代由Macintosh SE開始接觸Apple產品,我確實也是Apple粉絲。 之不過,手機市場既然Android是主流,因工作關係,不想躲在象牙塔,過去7-8年,我已經開始iOS和Android兩邊走。 可是,我也得承認,Android手機除了當初的工作需要,到近年因為平台和硬件的成熟,選擇Android的原因已經超越了工作需要了。 我先後試用早期的Google Nexus、HTC、Sony、Huawei和Samsung,發覺各大品牌都好像主攻相機功能如何強大,手機系統和硬件的用戶體驗,反而成為次要。 幾個月前試用過Note 8,在用戶體驗方面,我給予了頗高的評價,於是,到S9+推出,我也第一時間借了一部試用。 S9+和Note 8外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基本上是成個餅印,像一部只是沒有S Pen的Note 8。 可是,在用戶使用體驗上,卻作了不少微調的改進,譬如那個指模開關的位置,今回便變得更加「就手」,系統亦多了很多個人設定優化,減少你按錯掣彈出不想見到的功能的機會。 當各大品牌的注意力都放在相機上,我最欣賞的,反而是S9+的AMOLED螢幕。 和Note 8一樣,它也採用了無邊際顯示(Infinity Display)的設計,弧形的邊框,將6.2吋螢幕的兩邊框位,推至接近無縫的效果。 加上光度飽滿而不刺眼,螢幕的視覺效果和觀感,都比我見過的同級手機為佳,除了每個早上讀文字新聞,間中我也會在手機打開Kindle app。 在S9+上閱讀文字,眼睛的感覺尤其良好,兩個螢幕拍在左右,我覺得,甚至乎是比我目前也在使用的iPhoneX好,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 S9+出機免費附送AKG耳機,手工有點誠意,不是一般贈品貨色。 此外,機身的立體聲喇叭也由AKG專業調校,「據稱」可以發出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雖然話說回來,我覺得這只是Marketing用來哄人的Jargon。 不過我還是覺得,一部可以放手掌心的手機,能發出這麼龐大的聲量,的確是很嚇人的。所以,奉勸大家要有公德心,在公眾場合使用,還是要帶上耳機。 在交替啟動不同的手機App時,流暢、快捷,可以用一個字「爽」作總結,甚至是用Browser直接上網時,S9+尤其能夠展現出其Qualcomm Snapdragon 845核心處理的能耐(我不打機,麻煩喜歡打機的S9+用家分享一下)。 人面解鎖方面,速度暫時仍不及iPhone X,但指模解鎖,已經相當得心應手,夠用。正如先前所說,指模解鎖今回設在正中位置,十分就手。 其餘一大堆基本功能,包括可使用microSD card、IP68級別的防水防塵、無線充電、耳筒插頭(當你失去了之後,你就會明白它的珍貴),大致上應有盡有,除非你硬要雞蛋裡挑骨頭,否則,真的是應有盡有。 我不得不得同意,Samsung的確沒有「唧牙膏」,已經把目前可以做得最好的功能,都放了進這部S9+內。 我一把年紀,當然不愛賣萌,所以,我本來對那個AR Emoji興趣不大。 但我發覺,這項看似無聊的功能,卻成為了我每次和朋友出來的時候,和他們的小朋友打開話題的好工具。 因為,我除了可以幫自己製作Emoji,和小朋友拍張照片,我就可以馬上幫他/她製作一套動感Emoji,逗得大家也開心。 最後,當然不得不提的,就是S9+的相機功能。 執筆之時,據稱在低光環境拍攝有更強大效能的HUAWEI P20已經推出,單看數字,S9+應該輸個馬鼻,只可惜我未能有機會拿到手試用,這一刻,不能下什麼結論。 但以機論機,S9+的可自動切換 f/1.5或f/2.4光圈的雙鏡頭,12-megapixel,相機效能其實已相當強勁,在低光環境拍攝照片或甚至是拍片,絕對無難度。 雖然,低光環境中的自動拍攝模式下,可能為了令照片減噪,有些部分的細節,會略嫌自動柔化得太重手,放上了我的27”大螢幕iMac看,當然會看到分別,但一般情況下,在手機看不會有太大問題。 用HDR mode拍攝,細緻內容的對比度相當自然,可以拍出令人讚嘆的優美景色。 此外,手持拍片的防手震效果亦十分穩定,官方網站說這部機是手機界的單眼相機有點誇張了,但稱為是一台「信得過」的DC仔,我覺得可以接受。 我絕對建議各位S9+用家,投資買一張容量較大的microSD card,尤其是當你外出遊玩的時候,這部手機,真的可以當做DC機仔傍身用。 平時我其實較少用手機拍片,但S9+的拍片能力實在太強勁,即使在所以最近旅行,我都會嘗試玩玩手機拍片。 慢鏡拍攝其實非常好玩,多得內置的DRAM buffer,可以捕捉到960fps的慢動作,效果流暢,隨便亂拍,相當有趣。 …

小變身大升級 | Samsung Galaxy S9+ Read More »

藍牙入耳好聲音

在不久的從前,無線藍牙耳筒耳機價格不菲,起碼港紙二千起跳,是一小撮人的「敗家」玩意。 但近年,晨早搭地鐵,目測見到戴著無線藍牙耳機或耳筒聽歌、煲劇的朋友,又似乎愈來愈多。 其實各大耳機品牌真的要多得Apple帶頭,狠心地由iPhone 7開始,把手機的傳統耳筒插頭閹了,自此打後,無線藍牙耳機普及的步伐,尤其是較輕巧的入耳式耳機,也因此而加快起來。 目前的入耳式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主要分為耳塞式和掛頸式兩大類,而其中再細分,又有防水運動型和非防水普通型,價格由數百元至二千元不等,豐儉由人。 我雖然耳朵只有一對,但最近卻交替試聽兩款藍牙耳機,兩款都是入耳式耳機,兩者價格相約。 (先利申,兩款耳機,都是品牌送贈給我試用,除此之外,但我並沒有從中收取其他利益。) Sony WF-1000X 靜聽更動聽 第一款要介紹的是Sony WF-1000X,這是該品牌第一款入耳式無線藍牙耳機。 事實上,為了與Bose人氣大熱的QuietComfort 35爭一日之長,Sony在降噪耳機技術上,近年開始急起直追,十分進取。 Sony耳罩式WH-1000XM2的降噪功能獲得不少音響主編的讚賞,因此,就連這款該品牌第一次推出的無線藍牙耳機,同樣也是標榜降噪,以「靜聽更動聽」作為招徠。 Sony力推的降噪技術,其實並非一味靠「靜」,重點是,這項降噪功能特色之一,就是能夠自動分析你四周環境的雜聲,再加上佩戴耳機用家身處的狀態(步行、站立、靜止等),從而更改降噪設定。 此「彈性音效控制」降噪功能其實十分貼心,讓你身處戶外,尤其是當處於步行狀態時,會在降噪之餘,不會完全隔絕譬如交通工具聲音,或甚至是附近的人聲,絕對是為用家安全設想,不愧為日本工程師的貼心技術。 體積小巧,設計平實得像無印良品多於Sony產品的WF-1000X,還是一貫的Sony平衡好聲音,解析度高、音樂感強,並非一般的電子機械聲。 WF-1000X就是充滿音樂感的一套耳機,低音紮實,彈跳力度不俗,隔聲效果,當然不能與其耳罩式耳機相提並論,但已經比一般同級耳機高出一皮。 這類的音質是相當耐聽的,我平均連續聽超過一個小時,耳朵都未有感到疲累。 想補充一下,什麼是耳機的音樂感呢?這方面大家可能覺得我說得太抽象,大體上,我會留意每件樂器及人聲的位置比例是否恰到好處,分析力是否細緻立體、聲音溫暖是否表情豐富。 因為编曲很多細緻位,亦可測試動態,所以,我平時最喜歡用John Mayer的專輯《Heavier Things》來試機。 WF-1000X藍牙的最大缺點,是連線速度有點強差人意,一邊耳機間中失靈, 更新了Firmware 1.0.7後,情況稍有好轉,但這方面,我覺得仍有改善空間。 另外要留意,當啟動「彈性音效控制」降噪功能,因為要持續監測你的活動狀態,所以非常耗電,再說,WF-1000X的電池續航力其實不算强。 Jaybird RUN 防汗防水控 第二款要介紹的,是來自運動耳機品牌Jaybird的Jaybird RUN。 我本人是Jaybird X3的用家,因為其防水防汗設計,可以用得十分粗魯。平日邊跑步邊健身邊聽音樂,都是靠它。 Jaybird始終是運動界的耳機名牌,有點像Asics之於馬拉松,不是牛頭角順嫂都認識的主流大牌子,但卻備受用家推崇。 說到音響質素,老老實實,Jaybird RUN的確不可以和Sony WF-1000X相提並論,但如果你選購入耳式無線藍牙耳機的動機,主要就是為了運動,我會直接推薦你考慮Jaybird RUN。 除了防汗防水的物料,Jaybird RUN的機身表面,還備有雙層納米塗層,即使你大汗淋漓,或者在雨中跑步,依然也不會影響到耳機操作。 用過幾個品牌的藍牙耳機,暫時認為Jaybird RUN為穩固耳機而設的魚鰭,最穩妥最好用,加上不同尺碼的耳塞選擇,佩戴起來做運動,動作更大,都仍然充滿安全感。 Jaybird X3可以同時連接兩個播放的藍牙裝置,但Jaybird RUN卻不可以,只不過,仍然可以記得四個藍牙裝置。 耳機啟動和連接藍牙的速度,我覺得還可以,幾秒就能夠啟動。但兩邊的啟動按鍵,當你在佩戴著耳機的時候,便要略為使力往耳朵按下,會弄得不舒服,操控使用體驗欠佳。 試用期間,和Sony WF-1000X一樣,間中左右連接會失靈。 電池續航力方面,Jaybird RUN明顯比Sony WF-1000X出色,一次充電可連續3-4小時(這是我的個人使用體驗,並非根據官方數字),後者則只有大概兩小時左右。 一如坊間所有的入耳式無線藍牙耳機,Sony WF-1000X和Jaybird RUN都提供了一個收藏耳機的小盒,同時亦是充電盒,兩者都大概可足夠替耳機充電大概兩次,足夠一整天使用。 …

藍牙入耳好聲音 Read More »

Samsung Note 8 神來S筆

告訴你我對Note 7的爆炸性歷史沒心存芥蒂只反映出我問了人家借機試用就只說好話的虛偽。 「但S9都已經啟動了,你還寫Note 8來幹什麼?」 老實告訴你,說起Galaxy Note 8,雖然在市面已經推出了一段時間,我還是到了最近,因爲還間中聽到周遭用家們,以及偶爾讀到外國網站的評測,才開始對這部Samsung的旗艦手機產生好奇。 最後,我還是厚住面皮,託朋友問Samsung的公關公司借機試玩。 無縫機身設計 近年坊間不同品牌的手機造型幾乎都千篇一律,根本就是一個悶局,而單單是Note 8機身兩側弧形的無邊際顯示螢幕,已算是令人眼前一亮。 初拿上手,Note 8的18.5:9修長螢幕比例,機身比平時平時用慣的手機窄身,第一次見面,又狹又長,感覺上有點突兀,雙手用姆指打起字來,需要重新習慣。 我借來試用Note 8是黑色光面,機背的玻璃加鋁合金,無縫設計,線條平滑流暢,build quality感覺良好,但機殼很快便印滿指模,手機做功是唯美的,可是機背的指模卻打了一個折扣。 機身左邊,除了音量上下兩個按鈕外,還有一個快速啟動Bixby按鍵,這個其實是類似Google Assistant的系統,由Samsung獨家研發,但我覺得很困擾,因為我經常無意中把它召喚了出來,還要每次都load幾秒。 神來S筆 作為一陽指派的後人,我即使明明買了Apple Pencil,平日也極少在我的iPad PRO上使用。 在手機上,我其實十分抗拒要「搞太多嘢」,那些又話整PowerPoint呀、砌Excel呀、畫插畫呀之類的橋段,留給廣告去給你繼續發夢好了。 但S Pen好用嗎?反正我還是認真試過了,基本上,我覺得S Pen的功能實在是太強大了,除了即使在鎖機狀態下,也可以直接在螢幕上寫memo、你還可以一邊上網瀏覽外國網站,一邊用S Pen幫你做即時翻譯、你又可以製作動畫或文字的Live Message、或者製作GIF瞬間短片,此外,Note 8本身的IP68 防水防塵級數再加S Pen的防水功能,更可以讓你在傾盆大雨下寫字(吓?真的有人會這樣做嗎?廣告真的這樣講哦),功能多到近乎得物無所用,又或者,你可能會貪新鮮,只會用一兩次。 但不得不說,S Pen具有4096筆壓水平,筆控感極佳,寫鋼筆字,真的有用鋼筆的感覺。那麼,和Apple Pencil比呢?大佬,這支筆,隨機附送,你還要苛求什麼? 螢幕賞心悅目 但在我晨早上班的路途上,當如常打開我的閱讀app,當中包括Feedly及Medium,一機在手閱讀文字時,兩旁無邊際,6.3吋的Super AMOLED螢幕,飽和度及亮度上也讓人看得舒服。 雖然平時我較少用手機看片,但這個18.5:9的螢幕比例,相較於傳統的16:9,在全螢幕的狀態下看片,畫面感覺更飽滿,更重要的是,作為首批支援Netflix HDR播放的手機,只要螢幕設定中先啟動WQHD+(2960×1440) ,就能夠欣賞到HDR高畫質影片。 我只是Netflix的普通用戶,未能欣賞高階用戶的HDR影片,但幸好YouTube也有不少4K HDR影片,在解像度選擇的設定上選項,就能夠確認到該支影片是否HDR質素。 Note 8的色彩十分柔和飽滿,畫面的對比度亦沒有過分銳利,眼睛所及之處,實在是賞心悅目,看片是一種享受。 Note 8系統中也有一個「影片強化工具」設定,可能片源關係,我又不見得有太大分別。 相機快攝入魂 相機方面,坦白說,我對Samsung手機向來有偏見,試玩過從前幾代的Galaxy S,拍攝出來的色彩都總不是我杯茶。可是,今次我有所改觀。 反正,我絕大部分的照片都會用VSCO Cam進行後製,因此,鏡頭對焦反應是否快而準,晚間拍片也能勝任,基本上我沒什麼可投訴了。 兩組前置鏡頭,一組普通鏡、一組長焦鏡,像素同樣都是12-megapixels。雙鏡頭似乎已經是這個年頭所有旗艦機的標準了,1.7大光圈亦輕易地拍攝出景深效果,廣角及人像兩個模式,讓你可以拍攝後再決定,十分方便。 Note8亦設有相機必備的Dual Pixel雙像素感光元件,並且配合1.4µm特大像素,低光環境下,對焦速度尚算流暢。 長焦鏡頭亦具備了2倍光學變焦功能,甫一按鍵,能即時拉近拍攝對象的距離,十分方便。 …

Samsung Note 8 神來S筆 Read More »

提案指揮棒 | Logitech Spotlight

雖然入行做廣告多年,經歷無數Presentation,以為自己身經百戰,但話說十多年前,我開始在HKU SPACE教書,我才發覺,若果要我站台演說個半小時(中間10-15分鐘休息,然後再戰個多小時),席間還會有學生提問,卻是兩碼子的事情,不單止臨場難度更高,體力要求亦相當高。 尤其是,我這個人,Presentation的時候總會手舞足蹈,而且,為了兼顧房室內每位同學,我又總會在場內向左走向右走。 問題來了,這個時代,一般Presentation都需要用PowerPoint的幻燈片,我走來走去的時候,誰來幫我按下一張Slide? 當時,Presenter尚未算十分普及,不是每個班房都有提供,於是,我唯有到灣仔電腦城自己找,自備一隻用來上課。 已經忘記了第一隻買的是什麼牌子,總之肯定不是Logitech,因為覺得不好用又醜樣,中伏一次後,我又買了一隻既可以做滑鼠,亦可以當Presenter用的簡報遙控器,造型像隻流線型的太空船,黑色光面,那隻才是Logitech的,除了可以控制PowerPoint的上一張下一張Slide,還可以打開滑鼠浮標,控制幻燈片播放。 印象中,買這隻Presenter時,我也許當天心情太好,於是才豪擲千金,課金過千,事後也有點後悔,學得自己太闊綽。 事實上,那個年代的簡報遙控器,缺點多多,電池的續航力很弱,而且,一般很易壞,是的,我壞了好幾隻後,我索性只用學校提供的那些又醜又笨的Presenter就算了。 最近,在客戶的辦公室,見到一隻很有「設計」味道的Presenter,重點是,簡約、輕巧,拿上手,手感甚佳。而並非從前市面上充斥著,大部分很有腦場電子產品Feel的黑膠Presenter。 打探之下,發覺居然是Logitech的產品,本來打算入手一隻自用,兩三個月後,剛剛遇上啱啱,Logitech的公關朋友知我是教書佬,於是送了一隻給我試用。 這隻Presenter名為Spotlight,外殼以具磨砂金屬感的流線型設計,按鍵只有「指標」、「下一個」及「返回」三個,簡約到不能,手頭上擁有的是碳金屬色,上網看見,還有另一款香檳金、銀色以供選擇。 把附在Spotlight底部的USB無線接收器抽出來,插進電腦,又或者,連接電腦的藍牙,就可以立即啟用基本功能,當然,事前你亦要先用Mini-USB,為Spotlight叉電。 記得一般Presenter頂部常見的Laser Pointer嗎? 對不起,可能太醜,Spotlight絕對欠奉,取而代之的,是名副其實的一個Spotlight功能,只要在電腦安裝Spotlight的軟件,按下置頂的「指標」鍵,指向PowerPoint所需注視位置,電腦熒幕周圍內容便會即時變暗,唯獨是指標下的圓形部分,才會出現一個像Spotlight般的「亮區」效果,當向著熒幕揮動Spotlight,「亮區」就會在你指揮下,隔空照射。 除了「亮區」效果外,Spotlight還可以設定「放大鏡」或者是「圈圈亮點」,十分方便,但唯一缺點,是只可以先在Spotlight的電腦軟件上設定,不能在提案期間切換。 這個「亮區」功能,非常實用,要知道,平時教書,一般課堂接近3小時,要學生持續集中注意力,跟住我的講書步伐,把重點「亮」起來,就連正好打瞌睡的同學,都馬上醒一醒神了。 Presentation的時間掌握很重要,平日我們常會依靠電腦熒幕上的計時器,智能如Spotlight,卻可以幫你倒數,並透過內部的震動,提醒你Presentation的時間已進入倒數時間。當然,這項功能,都要事前在Spotlight的電腦軟件上設定。 我認為,輕巧易用、設計簡約是Spotlight的最大賣點,最大缺點,是上述這些精彩卻實用得很的功能,都必須要透過軟件安裝才能啟動,並非完全的Plug & Play。 但對於我從前用過的所有Presenter而言,Spotlight已經是一個令我恍如隔世的大躍進了,我暗地裡想,每個辦公室、每一天、每一刻都幾乎有人正在用PowerPoint做提案,為什麼一直沒有一隻較為像樣、起碼像Apple TV遙控器般有點「設計」的Presenter出現? 這個問題,相信就連Logitech,也未必會答得到我,昨天路過腦場,我還見到一兩隻造型很「實力派」的Logitech Presenter出現。      

HUAWEI P10 Plus 奶鏡到底有幾「奶」?

Made In China這個品牌標籤不易為。 所以,近年大家已開始不會再稱它作「華為」,所有品牌識別,一律已經改稱HUAWEI,當然,對於香港人來說,要改口,相信最少還是要三五七年,就好像今時今日,相信已經很少人還會稱Panasonic作「樂聲牌」。 雖然,在中國大陸是手機界的一哥,但當HUAWEI的Marketing及PR也不易為,因為這品牌所背負的,可以是名聲,也可以是負累,尤其是在香港。 但我見HUAWEI近年除了品牌形象愈來愈國際化,它的產品定位,也刻意去掉不少大陸國產品牌常引以為傲的「高性價比」標籤,品牌所走的,是重視研發的高端形象路線,芯片也是自家研發,同時間,亦以最快速度,把最新研發的技術量產,以用心做手機的「工匠精神」,逐步逐步打響名堂。 HUAWEI P10 Plus已經在市場上推出了四、五個月,最近,我終於透過公關公司借機試用,最大原因,就是想體驗一下那個與Leica一起研發的Leica SUMMILUX鏡頭,究竟有多強勁。 有關鏡頭部分,以下是一些來自官方的重點數字: 雙鏡頭 | 2,000萬像素(黑白) + 1,200萬像素(彩色)雙鏡頭 前置鏡頭 | 800萬像素 (啟動時會自動開啟自拍或廣角群拍模式) F1.8光圈 4K影片拍攝 OIS光學防手震及低光拍攝 「人像模式」支援3D面部檢測、智能補光、膚色增強等多種技術 混合變焦技術,支援雙倍雙攝變焦 第一次用HUAWEI手機,雖然堅決不看說明書不上網找老師,卻很快已經能夠適應介面。 對於HUAWEI P10 Plus的手機造工,我亦實在沒什麼好投訴,與iPhone相比,細緻位已經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手感亦甚佳。 HUAWEI的Android介面,比我想像中來得簡潔,UI邏輯亦很容易讓人掌握。此外,令我馬上有點驚喜的,是那個快得匪夷所思的指紋識別啟動,輕輕一碰,就已經開機,速度上,感覺就像一個輕觸式按鈕,多於一個指紋識別按鈕。 可是,這個Home鍵,初時卻令我有點迷茫,原來,它所擔綱的,只是指紋辨識的解鎖功能,卻沒有平日一般手機Home鍵的作用,原有的Home鍵工作,則交由一個虛擬鍵進行。 終於搞不明白,上網找老師,才知道,Home鍵可以有三個手勢設定,作不同的指令工作。這方面,我就覺得有點麻煩。 開始進行隨便的街拍,刻意盡量交替使用不同的自動情景模式,雖然HUAWEI P10 Plus 有一個引以為傲,與Leica 合力研發的自設模式介面,可以細緻地,像相機手動模式般,調教攝影設定。 但我覺得,用手機拍攝,就是想「諗少啲嘢」,不要玩阿叔了,任何設定,我一律交由機器幫我決定。 「真的是有Leica味嗎?」,資深拍友見我在用這部手機拍照,好奇地問。 這方面,我真的不敢說,我只可以說,HUAWEI P10 Plus拍出來的照片,有點高級傻瓜機味,自動偵測模式,效果的確相當智能。 雙鏡頭已經是近年所有高端手機的指定動作,雖然有些朋友還是不太明白,請容我解釋一下,簡單點說,就是在手機內,像素較高的黑白鏡頭,負責捕捉細節;彩色鏡頭則負責飽覽所有色彩,兩者透過智能運算,就能合成色彩飽和度更高,細節更銳利的照片。 HUAWEI P10 Plus雙鏡頭拍出來的照片的色調,不算份外艷麗,甚至是,來得有點保守,用過Samsung或Sony的朋友,相信你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啟動鏡頭、對焦拍攝、低光夜攝等等,使用了超過兩個月後,依然暢順,速度亦相當理想。我不打機,但粗暴地用足一整天12個小時以上,上網、上Facebook,拍攝、執相,到晚上,電量還有兩成,續航力不俗。 烈日當空拍攝,相信難不到任何手機,效果亦不難令人滿意,但我卻喜歡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用彩色及黑白模式拍攝,照片的成像效果,卻令我相當滿意。 再找一個晚上,嘗試進行街拍,無需加上任何濾鏡效果,成像效果,沒有刻意的數碼化銳利感,的確帶點菲林機味道,暗位很實淨,色彩細節也很迷人。 啟動人像模式,拍攝面前的死物。微距對焦有點難掌控,但再三嘗試,終於成功解鎖。 純個人口味,那個虛擬的大光圈散景加美圖「人像模式」,間中硬膠,不敢恭維。雖然,我明白,對於喜歡自拍的女士而言,那是一個很吸引的功能,但我是麻甩佬一名,無福消受了。 但我始終覺得,用Android手機拍攝,對於我來說,最大的瓶頸,是來自使用第三方的後製的軟件。 我最愛用的VSCO Cam,使用體驗,無論是調整時的反應或速度,export出來的照片質素,可能是照片壓縮的問題,效果與我日常用得較多的iOS版本,有頗大出入。 事後,我索性不用任何後製,直接把照片上載Facebook,效果則稍為好了少許。 …

HUAWEI P10 Plus 奶鏡到底有幾「奶」?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