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

杜蕾斯SOS Condoms套套快遞服務

在某個講座場合中,我有幸遇上@快書包的徐智明—這位在內地首創書籍快遞服務的創業家。 @快書包的服務很簡單,到他們的網站或微博(現在微信也可以)訂貨,只要你身處各大指定中國城市的市中心範圍,星期一至五,上午九點到下午六點,無論你在家裡、餐廳、辦公室、或甚至是公園(可能公廁都可以),@快書包 都會在一個小時內將貨品送到,使命必達。 @快書包由最初的暢銷書和雜誌,到後來連零食、洋酒與雜貨也賣。情人節?當然有賣花啦,當我說笑問徐智明有沒有賣過廁紙或者避孕套,嘩哈哈,他居然說有,但廁紙毛利太低,所以只有試過賣避孕套,只可惜生意欠佳,最後失敗收場。 這個當然,情到濃時,乾柴烈火,要對方苦等一個小時?感覺可是一萬年般漫長哦。 我不肯定Durex杜蕾斯在打算提供這個避孕套快遞服務前,有沒有認真考慮過什麼叫如箭在弦,這個服務最後又會否同樣失敗收場,話說回頭,看完這個有關SOS Condoms服務的廣告後,我又真的是在神推鬼擁下,下載了這個app,然後又上了他們的網站一看。 使用這個服務,只需三個步驟,一)告訴SOS Condoms你的位置;二)選購所需套套型號;三)選擇快遞員。 快遞員都有得揀?正是。 整件事最頂癮的,就是這部份,Durex杜蕾斯想得十分週到,為免尷尬,快遞員會分別橋裝成Pizza速遞員、問路的遊客,以及交通警員,然後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套套交到你手上。 暫時這個服務尚未在亞洲提供,但你可以上他們的網站投票,要求盡快將你的城市納入服務範圍。執筆之時,最多人投票要求的,一如所料,正正就是浪漫之都巴黎。 SOS Condoms服務尚未來到你的城市前,我奉勸各位有需要人士,還是要預先入貨或隨身攜帶,人有三急之時,還是要自己幫自己。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老爸的謊言

出來社會工作第十個年頭,我去了美國,回到學校裡念書。 每個週末,我都會打長途電話回家,聽到的,都總是老媽子和老爸說著「沒事沒事,電話費貴,忙就不要打回來」,然後,很快便掛上電話。 每次,都不會講多過一分鐘。 另一邊廂的我,當然知道他們不是真的「沒事」,每次掛上電話後,心裡面總有點難過。 本來打算在美國留下來念MBA的,一年後,心還是放不下來,我最後選擇回到香港工作,同時在香港繼續學業。 兩年半後,爸爸媽媽都先後離開了。 父母就是這樣,辛辛苦苦把我們撫育成人,眠乾睡濕,每天都在為我們操心,到我們長大後,卻又總不想讓我們掛心。 「老爸的謊言,你聽得出來嗎?」這支公益廣告,在內地播放,創意和導演的團隊,卻是來自香港,片中所能觸動到的情感,卻是可放諸四海,每個為人子女的都應該體會到。 此片拍攝十分細膩,有幾個空鏡,有某一個停頓位,看了幾遍,還是令我看得慼慼然。 你,也有類似的體會嗎?趁父母還在,不要只打電話,去多見他們幾面吧。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可樂大追捕,結局投你所好。

「牛仔舞女大笨賊」?說的不是呂奇導演的大電影,也不是泰倫天奴的Cult片,這三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角色單位,居然可以同台演出,就是為了一瓶可口可樂。 這瓶樓高十層樓的可口可樂瓶,出現於沙漠的海市蜃樓中,牛仔、舞女、大笨賊幾路人馬,兵分三路,各出奇謀,就是為了一嚐可樂甘露,到底最後鹿死誰手? 且慢!既然這個是互聯網的互動世代,例牌也要叫大家投票選個結局吧。 嫌投票選出那隊勝出太行貨?到這個網頁,選出你心儀的隊伍,你就可以幫他們出茅招,在路上阻撓另外兩隊的行程。 每次出招都會計時,阻慢了對手的進度,直接影響賽果。其中亮點,就是那些陰險又低能的茅招片段,想看到更多片段?當然你又要在facebook或twitter分享一下吧。 廣告創意其實沒什麼特別,有趣的是,這個宣傳網頁的互動短片,完全交由YouTube執行,觀眾每次互動,都會直接增加這些短片的瀏覽次數,可謂一舉兩得(你也可說是十分屈機)。 更好笑的是,某陰招居然出現了Domino Pizza(是呀,某團隊原來最愛吃Pizza,你幫他們叫外賣,公路上直接速遞,又阻了19秒),網頁更有直接到Domino Pizza的連結,立即奉上折扣優惠。 執筆之時,舞女團隊暫時領先,你又想出陰招整蠱那兩隊?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自編自導小迷途 – 清新雋永的平治汽車電視廣告

小時候,你有試過離家出走嗎? 我試過哦,被老媽子駡,我一個人氣沖沖,從油糖村19座,走了過對面高超道的新村。 整個過程,只維持了十分鐘。 相比起以下廣告中的這位小朋友,我的確是個無膽匪類了。 天未亮,他已出發。 收拾細軟,單人匹馬,手執地圖電筒三文治,準備充足。 走過陰暗的天橋與街巻,搭過長途巴士,目標明確,昂然踏著前路去。 最後,目的地已達,原來是警局。小朋友報案,聲稱迷路。 警察叔叔往下瞄一下,一副「嗨,怎麼又是你」的表情。 到底這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此片全靠畫面配樂說故事,對白聊聊兩三句,看罷必有會心微笑。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愛是恆久忍耐

「愛是恆久忍耐。」 我在教會學校念書,自少就聽過這句話。 年少無知,當然不明所以,只記著「愛是恆久」前四個字,對著人家唱「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十個女仔,九個啱聽。 及後,人漸大了又成熟了,才開始明白,這句話的精髓所在,其實是「恆久忍耐」後四個字。 兩個人走在一起,墮入愛河很簡單 ,能否每天繼續沐浴於在愛河,才是難度所在。 畢竟,完美的浪漫童話,不可能每天在發生。 生命總有起起落落,當中,雙方時刻都要在跌跌碰碰中學習如何體諒、妥協、遷就,並持之以恆。 要學懂真正地愛,先要學好如何忍耐。 我是沒有知道多少背景的情況下,腦袋就像白紙一張地,第一次從同事J的電腦上,看到這廣告片的rough cut的。 五分鐘的director’s cut曲終人散,我除了感到一陣酸意湧上鼻子,留在我腦海裡,一整天也縈繞著上述這番感受。 廣告播出後,有朋友問我,賣的不是珠寶手飾嗎?為什麼不干脆直接說個俊男美女的浪漫愛情故事? 事實上,雖然都是要說愛情,廣告客戶與廣告公司的共識,卻是要說一個關於因愛而執著、不輕言放棄的故事。 「要愛,就要愛下去」,說的就是這個為愛堅持的主題。 故事中的鋼琴家,女友因車禍失聰,作為音樂家的另一半,不能再聽到摯愛的樂章,當然備受打擊。 極度沮喪之下,女方決絕地與對方分手。可是,鋼琴家始終不離不棄,除了學懂手語,為表達自己的心聲,更努力為女友譜出一首愛歌。 到底已經失聰的女主角,會否因為這首樂曲,再次怦然心動?

宜家派對宜家Bear

英國宜家IKEA最近推出了一個電視廣告(稱之為MV可能更貼切),童心未泯的你,保證會看得心花露放。 廣告中,先出現了一位小朋友在家裡的廚房,為準備派對忙過不停,她還有一位好拍檔,一頭可愛但體形魁梧的啤啤熊。 接著,其他的小朋友陸續登門拜訪,每一位也帶來另一名造型趣怪的大朋友,他們包括了磁力鐵甲人、恐龍哥斯拉、紅盔甲武士、紅毛猩猩王、大塊頭寶寶。 他們眾志成城,一人盡一分力,為這派對作好準備(我愛死了那個用懾石神功幫忙拿餐具的磁力鐵甲人)。 既然是宜家廣告,固然少不了大量示範產品功能性一面的鏡頭。 相信是透過後期剪接技巧及Motion Control拍攝,整個廣告就好像一鏡過拍完,全長2分48秒一氣呵成,,每一格菲林都有宜家產品,但卻絕無悶場,更不硬銷。 但與其說這是產品示範,不如說這是展現這些產品功能性一面之餘,更是說明它們如何地幫得到手(小朋友都幫到),其人性化設計的一面,一如廣告中這些好玩的大朋友。 此廣告的標題為”Playin’ With My Friends”,顧名思義,就是要說,不管你是什麼類型什麼年紀的人,大朋友好小朋友也好,只要一起來開心聚一聚,就會有很多樂趣,就一起來hang out吧! 結局嘛,就暫且賣個關子,等你們自己看吧,已為人父母的,保證更會有會心微笑。   廣告背後,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making of。 內容講述這位廣告明星啤啤熊Darren,原本是一位在宜家工作的清潔工,除了工作,他的生活本來枯燥平淡,但某一天,卻居然給上司看中了,叫他在這輯新廣告中客串。 拍攝期間,他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亦重新發現了自己。但燈火闌珊後,Darren還是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歸於平淡但快樂的生活。 用這個手法來做making of,極之罕見,亦可見廣告策劃期間的籌備心思,來自英國的Mother London,果然還是全球最頂尖的廣告創意團隊。

Inevitable,CHANEL N°5是注定會被惡搞的。

萬人迷畢彼特,最近演出了CHANEL N°5的最新電視廣告,由頭到尾,只見他站在一個近乎沒佈景的背景前,以他充滿成熟男人味的磁性聲線,讀出他對香水的「愛的宣言」。 整個廣告,都是他一個人的獨腳戲,黑白分明,完全係No Gimmick。 獨白最尾,畢彼特說:「Inevitable」,居然,一語成讖。 Inevitable的是,因為太易翻拍,於是乎,很多朋友都惡搞了這廣告。 第一個我覺得最好笑的,就是在名嘴Conan O’Brien節目中出現的這個「核突佬」版本,身體部份完全重拍,絕非求其扮一次就算。 畢彼特被惡搞變成赤裸裸的自摸「核突佬」,最後仲要用原子筆撩鼻屎,認真該煨。 第二個惡搞得頗有心思,對白也十分抵死的,就有鬼佬歡樂今宵Saturday Night Live SNL的這個版本,留意要看到尾,賣的居然係….。 本地方面,除了重新配音的那個火腩飯版本,我老友司徒夾帶的這個「一條粉腸」版,亦成為了我最喜愛的第三個惡搞版本。 一貫師傅風格,諷刺時弊,內容抵死,重點係,擺明車馬,揶揄我等低下階層的廣告從業員,唉,罵得鞭鞭有力,有血有淚。 言猶在耳,香港扮嘢(模仿)界鼻祖—-盧海鵬,近日就以70歲高齡,高難度挑戰48歲畢彼特,鬥磁性鬥Chok,為的是宣傳即將演出的蝦仔爹哋音樂舞台劇II。 鵬哥論盡香港特首國民教育音樂情人鄭子誠到世界末日,今次真係「盧海鵬試咪,笑到你瞓低」。

Nexus 7親子樂悠悠

「Nexus 7,可能是目前唯一一部可真正威脅到iPad地位的Tablet。」 不是我說的,而是很多一流評測員,包括我的偶像Walt Mossberg。 當然,這純粹是站在硬件與價格的性價比之角度來看而已。 Jelly Bean固然已經大躍進,但與iOS相比,介面流暢度仍有少許距離,至於可下載的雜誌及電影內容,以及apps等等的整個內容生態系統方面,距離暫時相差更遠。 所以,我覺得不如改口說,這台Google與Asus合作推出的Nexus 7,可能是目前真正的Android Tablet殺手。 姑勿論如何,暫時我還未有機會拿過上手親身體驗,只是道聽途說,無謂講多錯多了。 但最近看過Nexus 7的電視廣告,我卻覺得,絕對可以撼贏Apple iPad的電視廣告。 廣告中大賣父子溫情,講述和兒子一起去露營的爸爸,如何善用Nexus 7,與兒子寓教於樂。 難得的是,片中的小孩,並非如我們常在禮拜日飲早茶時見到的港孩小學雞;只要一發難,父母就會拋部iPad給他們當水泡,然後就會自閉地埋頭埋腦打機。 廣告中,爸爸用Nexus 7與兒子下棋、行山照明、野外定向(指南針)和讀小王子故事書,全程只做一些有學習意義或互動的事情,雖然徹頭徹尾,都是硬銷式的產品示範,但卻來得不落俗套,感覺清新。 背後的潛台詞,當然又是為貪玩新玩意的大男孩爸爸,可以用兒子來做藉口,勸老婆大人批准,入手一台Nexus 7吧。 各位媽打們,小心中伏(換轉我是你,我真的會心軟哦)。 伸延閱讀: From Google, the Toughest Challenger to the iPad 「親生仔」7 吋平板激試 – Google Nexus 7

小孩不笨,抽煙有理?

一般反吸煙廣告,大多會苦口婆心地,又或者是具恐嚇性地,以家長指引的口吻,試圖教育大家吸煙如何危害健康。 但事實上,對於這些害處,一般煙民其實老早心知肚明,所以,這類廣告,九成浪費公帑。 「小孩子不應這樣做,小孩子不應那樣做。」 很多連我們成年人都認為是不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往往喜歡將其成為「小孩限定」,好像認為,長大後才做,就沒有問題,又或者,沒這麼大問題了。 如果都是死路一條,為什麼18歲後就可以抽煙,18歲前就不可以?17歲又如何? 以「如果小孩也抽煙你嘔心不嘔心」作切入點,雖然不是新角度了,但泰國最近推出了這一支反吸煙廣告,用這個作反面教材,效果依然震撼。 廣告中,見兩名在街頭到處問路人借火點煙的小孩,當然成年人都會拒絕借火,然後道出大條道理。 雖然,我覺得片中大部份亮相的路人,都是預先安排的,有點兒做馬成份。 但此片卻用了真實感很強的偷拍手法攝製,讓觀眾覺得,在現實情況下,當遇上借火點煙的小孩,一般成年人都會以理斥之,大數吸煙如何危害健康種種的不是。 然後他們才赫然醒吾,垂下頭來,望一望自己食指和中指間夾著的一根煙,咦,我為什麼那樣笨,還在抽煙? 小孩不笨,為什麼成年人反而更笨? 有關此廣告的新聞報導,製作單位承認,由於涉及個人私隱,廣告中出現的片段,全屬案件重演。

世界是個遊樂場,一起來玩吧。

鼓吹人人皆可以是運動員,向來就是Nike的座右銘。 比任何一個運動品牌更早女士們招手,成功地創造了Nike Women系列後,近年又以Nike+作餌,把我等愛湊熱鬧,見人家跑我又要跑的跑步人,逐一引了出洞。 你會不難發現,近期用Nike+跑完步,然後立即在facebook公告天下的朋友,數目與日俱增。 說不定,這社交活動有一天會比吃飯前發照片更流行哦。 推出了FuelBand後,Nike+那塊藏在鞋底的電子測量器,除了跑鞋,幾乎任何Nike運動鞋都可植入。 從前,用Nike+的app跑步時,已經覺得整個體驗有點像打機(打電動),現在,Nike+這遊戲更是名符其實的「升呢」(Up Level),將任何的運動,也囊括在內。 即是說,以後,無論你是跑步、打籃球、打乒乓球、耍太極、跳舞、打麻雀(呢個我加嘅),總之是任何一項追趕跑跳碰的運動,只要你戴上FuelBand,Nike+都會幫你計分。 看完以下兩則廣告,我覺得Nike今回的野心真的很大,人人皆是運動員,當中包括了整日躲在家中玩Diablo,或者顧著在手機上打AngryBirds的一眾朋友們。 Nike用心良苦,似是想利誘他們,玩Nike+,感覺就像在打機,但除了好玩,更是有益身心哦。 靚仔,你仲掛住打機?Game on, world!! 變型金剛,電動手掣變Nike籃球鞋。 世界是個遊戲大舞台,競賽人生就像打電動,一起來玩吧。 近年Nike減少在電視播廣告,專搞這類Roadshow。很喜歡片中將Nike+晶片放入籃球鞋的那幾鏡,感覺有點像電影中毒販把毒品派給青少年的橋段一樣,哈哈,但精力過盛的年輕人中了運動毒,卻是好事哦。 較早前,Nike+還找了好些著名運動員來,示範Nike+如何與你一起做體能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