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觀點

迷你黑武士Darth Vader

看「星球大戰」(Star Wars)長大的朋友,相信有不少都是大反派「黑武士」(Darth Vader)的粉絲,印象中,小時候,我都試過拿個膠袋笠住個頭,扮黑武士講話時重重的「唞氣」聲。 相信廣告人中都不乏「黑武士」粉絲吧,他的形象多次被廣告人借用過橋。 最經典一次,可能要三年前美國Superbowl期間的這一支Volkswagen電視廣告,內裡出現了一個自以為可以用念力控制爸爸那台新車的小小「黑武士」。 最近,小小「黑武士」再次出動,但今次卻是超級迷你版,廣告商是近年賣「星球大戰」玩具發過豬頭炳的Lego。 同樣玩「黑武士」的黑色幽默,那個熟悉的「黑武士」旋律一起,同樣「力」拔山兮,一出手,馬上一兩撥千斤,技術性擊倒任何大男人。

迷你黑武士Darth Vader Read More »

當青花瓷遇上米奇

一眨眼,原來已經來到迪士尼的90週年,今年為慶祝米奇老鼠大壽,炙手可熱的本地設計師兼插畫家Dorothy Tang(鄧卓越),特別炮製了這套限量版的米奇紀念品。 這套設計精美的紀念品,糅合中國青花瓷藝及其花紋風格,配搭經典米奇老鼠的造型,中西合璧,一起擦出充滿藝術性兼潮流感的火花。 透過好朋友,我幸運地獲得了其中三款紀念品,當中包括瓷碟、咖啡Mug及保溫水壺。 實在太漂亮,應該只會留作珍藏,不會捨得用了。 作為香港人,我更份外倍感自豪,因為Dorothy Tang始終是土生土長的本地設計師,見她近年推出愈來愈多與國際品牌的合作,實在可喜可賀。

當青花瓷遇上米奇 Read More »

【五一黃金周|龍友大戰強國人動畫】幕後主腦DDED專訪

「這個年頭,香港廣告創意一代不如一代」,很多行家都這樣說。 如果純粹以本地廣告獎的標準而言,我絕對同意。但如果你問我,新一代廣告創意人,是否真的一代不如一代,這點我可以卻可以絕對否定。 的而且確,要讓創意「見光」,這個年頭,無論營商環境及客戶氣氛,都讓難度增加了不少,不要誰怪誰,大家都有責任。 這一邊箱,廣告創意人要為口奔馳,繼續唯命是從,製作著自己未必認同的創意。同時,廣告公司又有「獎」數要追,於是在主動或半推半就或被迫去做「飛機稿」(為了入廣告獎而製作的廣告,一般製作費由廣告公司主力或全數承擔)。 另一邊箱,搵食之餘,也有部分廣告創作人會自尋出路,進行課餘式習作,因為不用擔心打奬不打獎,也不用顧慮廣告不廣告,只要為創意找到出口,就好。當然,由於這是自發創作,動力皆源自個人心中一團火,難度,其實反而更高。 較早前,見有位名為DDED網友製作了一支網絡短片「爛尾的紅VAN動畫」,諷刺那套坊間評論好壞參半的港產片「那夜凌晨 我坐上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短片用上Lo-Fi如8-bit的電動動畫風格,抵死啜核,言簡意賅,不消兩日,便在網絡瘋傳,更被推上蘋果動新聞。 最近,當強國人揚言五一留金,港人誓言奉陪街拍,雙方弩張劍拔之際,DDED再下一城,為民出手,製作了另一支風格相類似的「【五一黃金周】龍友大戰強國人動畫」。 劇情嬉笑怒駡,「屎」橫遍野,雙方大戰未開始,已預視了箇中的荒謬,有識之士,無論那一方都好,未包容,先和解。 經我明查暗訪,發覺DDED幕後主腦原來是新一代的廣告人,而且與我有過一面之緣,於是,趁「五一黃金周」在即,我馬上和他做了一個網絡專訪,讓大家認識一下這位廣告界隱士和他的創作動機。 路迪涼:「點解改個名做DDED?」 DDED:「DDED = “ Diu design 衣啲 ? ” 是自譏,一些創作人不屑本地硬膠文化,認為那是低俗無聊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而我的實驗是嘗試去把自己的設計技巧結合那些所謂的硬膠文化,看看能產生什麼化學作用,而形式暫時是以動畫為主,而我稱它為MK動畫。」 路迪涼:「你嘅正職係?」 DDED:「數碼廣告人。」 路迪涼:「做咗幾多年嘢?」 DDED:「好多年啦… (唔講得唔得?haha…)」 有關【五一黃金周】龍友大戰強國人動畫 路迪涼:「由構思到製作,你用了多少時間完成? 」 DDED:「2日…」 路迪涼:「是否都是工餘時間?」 DDED:「是,就是剛過去的星期六日。」 路迪涼:「你的創作動機是什麼?想出名?想發洩?想練習?想實驗?想大家反思?」 DDED:「一邊是自High,一邊是剛才所說的實驗。而為何選擇這個題材是因為覺得本身件事已經好好笑… 有大陸網民聲稱5.1會帶小朋友到香港大便,然後香港又有網民發起黃金週攝影比賽,成件事就像一場屎戰即將要爆發,我覺得很適合做成一個戰鬥遊戲,而遊戲當然可以打大佬和選擇不同的角色才好玩吧!」 路迪涼:「你所使用的軟件工具是? 」 DDED:「AI + Flash + Premiere。」 路迪涼:「你覺得這動畫有那些成功因素?」 DDED:「時機吧,當大家熱烈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剛好有段能引起大家共鳴的動畫,而且能把荒誕的事情變成幽默,負面的情緒也能轉化做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吧。」 路迪涼:「如果不是動畫而時間許可,你會推出遊戲版嗎?」 DDED:「不會了,遊戲和動畫是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個動畫好笑是因為你可以很快就看到開始和結局,但如果把它製作成遊戲版,就沒辦法表達這種效果了。」 路迪涼:「你怎樣看網絡惡搞內容製作?你喜歡原創還是二次創作?」 DDED:「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發表你的作品, 而惡搞這種形式是較容易引起共鳴,所以很多人都選擇而這種形式創作,而且門檻不高,只要有創意再加一點技術已可以發表而更有機會成名,對創作而已這是最好的時代,百花齊放,每個人都可以是創作人。對於我個人來說原創還是二次創作只是不同的表達方式,最重要是你想表達什麼。」 路迪涼:「你覺得工餘創作是否重要?對你日常的全職工作有否幫助?」 DDED:「對我來說是很重要但也不容易,我們這個行業工餘時間已經不多,如果連休息時間也要做創作,可能不是人人做到。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自我創作的平衡,當平日的工作不能滿足你的創作意欲時,工餘創作就是你發洩的地方,把平日不能用的好點子在工餘創作時瘋狂地釋放出來,而日常的全職工作卻人格分裂般的變回另一個自己,這就是我常用的自我平衡手法。如果一旦失衡,就很容易對創作失去方向和熱誠。」 路迪涼:「你認為創作人參與社會議題相關的創作是否重要?」 DDED:「每個人都應該留意社會時事,創作人也應該把自己的專長用在適當的地方,創作的力量可以是很大的。」 路迪涼:「最後,請你用文字演繹一下『包容』這兩個字。」 DDED:「我相信所有看完我那個MK動畫創作的朋友已是對我給予的最大『包容』,謝謝。」

【五一黃金周|龍友大戰強國人動畫】幕後主腦DDED專訪 Read More »

小波牛大世界,超級球星急急如律令。

作為一名港佬,每次告訴人家我沒興趣看足球,九成會被人覺得我扮型,甚者直情覺得我乸型。 雖然我真心沒興趣看足球,但三句不離本行,有關足球的廣告,每次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基本上,我可以扮「吹到兩嘴」的足球界明人知識,其實都是要多得各大運動品牌的足球廣告。 就好像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大片,那管你是關刀、彪馬、或三間,每支廣告片我都照單全收,每一次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有趣的是,幾乎每一屆的世界盃,星光熠熠的一眾球星們,若然他們在廣告上的表現愈出眾,反而就會在球場愈失意,「你都咪話唔邪」。 等足四年,Nike的世界盃大片終於出籠,和上屆一樣,超過四分鐘的足本大長篇,先來個全球網民優先場,電視觀眾,麻煩等一等。 今次的故事,開首落在兩班街童的波地牙骹戰,那一隊贏了,那一隊就可以留下來,霸佔整個球場。 甫一開波,兩班街童波牛,人人球星上身,開口埋口說自己像「阿邊個邊個咁好波」的時候,說時遲那時快,小波牛真的陸續化身成Cristiano Ronaldo、Neymar Jr.、Wayne Rooney、Zlatan Ibrahimović、Gonzalo Higuaín、Eden Hazard、Andrea Pirlo、Gerard Piqué、 Andrés Iniesta、Mario Götze、Thiago Silva、Thibaut Courtois、Tim Howard、David Luiz等等,真係數球星都數到眼累(這個名單,我當然都是上網找回來的)。 Nike旗下星光熠熠,除了足球明星,也特別請來了籃球員Kobe Bryant、MMA新貴Jon Jones和Anderson Silva來做大茄。 既然有Ronaldo做廣告主角,愛屋及烏,女友Irina Shayk也做了跟得夫人,客串一角。 更好玩的大茄,居然還有無厘頭地突然出現,負責守龍門的變形俠醫,但既然都有美國隊隊員,為什麼不索性出埋美國隊長呢? 雖然我看得心花怒放,中間有些橋段,我更是不自覺地笑到「咔咔聲」,但論創作概念和說故事技巧,我認為今年此Risk Everything系列,還是不及上屆的Write The Future來得有霸氣。 至於我心目中的世界盃廣告另一經典,是為2006年三間品牌那一輯「Jose +10」。 故事背景,同樣是講述街童波牛牙骹戰,但有趣的是,兩名小朋友是在猜包揼猜球員,鬥揀卒,而陸續被召登場的,全部都是不同國家隊的國腳。 全片拍攝手法平實,硬橋硬馬真功夫,特技近乎零,唯一的特技位,同時亦是其中一大驚喜位,就是當七十年代德國國家隊隊長Beckenbauer穿越時空登場一刻…。

小波牛大世界,超級球星急急如律令。 Read More »

快樂人生的ROI

托賴,也需要經常感恩,近十年來,我的職場仕途,尚算順利。 難怪,與好些朋友,尤其是年輕同事談起,他們總以為,我是那類對事業每一步,都懂得悉心安排的人。 實話實說,我這份人,凡事都是隨遇而安,盡力而為,偶爾即使會「身痕地」冒一些小小的險,做一些份外的事情,但都是憑感覺為興趣的居多,下下計算回報的為少。更何況,我也有跌低過的日子,只是大家沒留意。 但世事往往就是如此,凡事毋須刻意追求,順流來了,順著走,逆流來了,慢慢走,又或者,停下腳步,看看四周風光吧。 昨天無心所插的柳,到頭來,某一天,卻在不知不覺間,發現原來已綠葉成蔭。 朋友見我經常出席活動演講,以為都是揀過算過,間中更會向我抱怨,認為我一定有「大細超」。其實,一般我只是看能否配合時間和地點,機構或報酬我一般也不會太多考慮。 舉個例,很多年前,在大學當老師的同事姐姐叫我去她的學校幫忙,為該校第一屆的副學士準畢業生,主講一場廣告業就業輔導和分享,當時完全沒有考慮過能獲得什麼回報,印象中,活動後,我好像獲贈了一支原子筆作紀念品,我心想,總比又是水晶膠獎座好得多了。 事後,我也不知道當日原來也在場的學院課程總監,問我有否興趣做客席講師,連正式的面試與複雜的評核都不用,我就已經順利成為了該校的老師,原來,那次的分享,某程度,就是我的面試。就是如此,我一教七年,由副學士課程教到碩士課程。雖然,兼職教師的薪酬不多,學校亦從來沒加過人工(雖然我亦不介意他們會隨量加多少),可是,可給我帶來的滿足感,非金錢可衡量。 另一次,也是被邀出席的分享講座,對象是保險從業員,主題是個人品牌管理,我除了事前要求大會不要送我一座水晶膠作紀念品外,當然亦是不計酬勞的。 事後,聽說大家對我好評如潮,我居然獲得了其中某大型保險集團的邀請,再次分享同一題目,這一次,我在演講前一兩天,才意外地獲悉,這場只有三十分鐘的演講,我居然可獲得五位數字的酬勞,試問我何德何能? 繼續說下去,恐怕我會有點像當年上電視新聞的會考九優狀元一樣地討厭,明明是一條呆呆的死書蟲,卻硬要告訴大家,他/她是如何地不著緊讀書考試,平時都是踢下波唱下歌,輕輕鬆鬆,就拿了九科A回來。 但世事真的就是如此,即管盡力而為,回報或多或少,實在難以斤斤計較。 還有,一定要做了就算,不用回頭分析太多,只管繼續往前看,你走的路,自自然然,會更闊、更遠。 年紀愈長,這體會,也愈來愈深刻。 本來老早起了以上的稿,打算趁周末整理一下才分享,可是,今天看到這來自泰國的廣告,再讀一遍上述自己的所謂人生分享,卻馬上令我有點自慚形穢。 廣告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大好人。 每一天,他總會默默無私地,幫過路上的陌生人一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雞髀出雞髀(不是說笑,劇情需要,真的有出雞髀)。 的而且確,出點綿力,微不足道,試問又何足掛齒?做了就算,每天如是。 於是,旁白那位也看不過眼,如是說…. What does he get in return for doing this everyday? He gets nothing. He won’t be richer. Won’t appear on TV. Still anonymous. And not a bit more famous. 可是,究竟是什麼動力,能驅使他會繼續無私奉獻,只付出,卻不問回報? 相信他自己也沒有答案,他,亦好像沒想得太多。 到某一天,一個接一個的小奇蹟出現,終於讓他領略到,他先前所播下的種籽,在不知不覺間,已逐一開花結果。 快樂的真諦,這個ROI,居然是可以大得如此美麗。 可是,這快樂人生的ROI,卻是一條我們窮一輩子也沒法子算出來的方程式。 想當初,你的付出(投資),目標回報是什麼?這條數,怎樣計? 我們都是凡人,付出過,當然都希望有回報,能夠給更多人知道,備受認同或表揚,當然更好。

快樂人生的ROI Read More »

每一個生命,都有選擇快樂這權利。

為了提高社會的關注,3月21日是國際唐氏綜合症日,一個星期前,我開始陸續在Twitter看到有外國朋友用#DearFutureMom 這個Hashtag分享了一條短片。 故事發生在意大利,內容由一封致給關懷唐氏綜合症協會CoorDown的電郵開始,一名即將為人母的媽媽,發覺自己懷有一個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寶寶,內心感到無比焦慮,於是她問:「我很懼怕,我的這個小孩,將來的生活會是怎麼樣?」 於是,協會用了多名長大成人並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孩,拍攝了一系列的回應,安慰這位將為人母的媽媽。 透過這些小孩的聲音,告訴這位憂心忡忡的準媽媽:「其實你不用太懼怕,我們這些小孩子,成長的過程,雖然可能會比一般小朋友困難,但我們同樣可以帶給你溫暖的愛、同樣可以快樂地成長。」 廣告最後帶出”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be happy”這訊息,是的,每一個生命,都有生於這個世上,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的權利。 平日我不太欣賞大部份廣告公司製作的公益廣告,因為覺得他們都是為拿廣告獎而做,可是,這一支來自Saatchi Italy的廣告片,情感實在真摯,卻深深打動了我。 這廣告片除了讓我們提高對唐氏綜合症的關注外,相信也帶出了一個十分正面的訊息:「選擇快樂,其實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權利。」

每一個生命,都有選擇快樂這權利。 Read More »

每個人都有一個「跑」故事

先旨聲明,明天的渣馬,我不會跑。 原因大概就是像是情人節那一天我偏偏不喜歡送花一樣(其實是怕貴),或者,我只是想找個借口而已唔,又或者,參與人浪式的比賽,總有些人喜歡,又有些人會不喜歡就是了。 但跑與不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原因吧。 不如就Let The Run Tell You Why,自己去過跑一趟步,多少就有點兒體會。而對於喜歡跑步的朋友來說,或多或少,跑步就像是聽歌一樣,可以很個人,也可以很合群,每個人的原因都很不一樣。重點是,你能不能夠持之以恆。 這裡有一些跑者,各自分享了屬於他們的故事,作為跑者的你,又有什麼故事呢? 有些時候,其實我也搞不清我是為了跑步而聽歌,還是為聽歌而跑步的。 今年的渣打馬拉松,無論你是跑還是不跑,所為的又是什麼原因,我也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剛好在Spotify上精心挑選好的跑步歌曲Playlist,看看這裡有沒有你的心水歌? 直至到你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人生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馬拉松,所以,不要停下來。 這個Let The Run Tell You Why的Spotify Playlist,我會定期為大家更新,敬請繼續關注。

每個人都有一個「跑」故事 Read More »

Mac足三十年

雖然,我的Mac齡沒有30年,但很幸運地,我在80年代末,有機會在當時中文大學的Computer Lab內,第一次接觸到Mac電腦。 那個年代的PC,還是行DOS的Green或黑白Mon。Mac機雖然都是黑白,但介面已經是圖像化,當時,我第一次接觸Microsoft的Word及Excel做功課,就是在Mac機。 後來,我就像大部份學音樂的朋友,迷上了Mac機,但那個年代,Mac機的入場費最少兩三萬,音樂軟件,坐底八千,我家境清貧,根本買不起。 剛畢業,購置個人電腦,用的當然是黃金砌機的PC。我還是畢業了好幾年,儲夠了錢,才重新投入Mac機懷抱的。 “1984”這個有關Macintosh誕生的廣告,1984年的時候,於Super Bowl廣告時段只播過一次,卻成為全球熱話,新聞廣泛地報道,是廣告界多年屹立不倒的神話。 無獨有偶,30年後,Macintosh誕生30週年的廣告,由當年“1984”的導演Ridley Scott的兒子Jake Scott操刀。 30年前講George Orwell意識形態,30年後則純粹展示軟硬實力。 的而且確,Apple已經不再單單是昔日的一家電腦公司,而是一家與我們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企業。 廣告拍攝當日,24小時內,於5大洲15個地點同步進行,100部iPhone5S同時開工,擔綱所有拍攝工作,全片1分24秒(食正1月24日生辰)。 (當然,佢係Jake Scott你唔係,其實除了後期製作,拍攝期間亦採用了大量輔助器材及燈光,敬告各位廣告客戶,切勿隨便模仿,有樣學樣,以為慳得就慳,吩咐你的廣告公司只可以用iPhone5S拍片) 雖然各大廣告商正於Super Bowl廣告時段張牙舞爪,劍跋扈張,Apple卻連廣告費也省回,廣告只放在官網及YouTube放送,同場加映製作特輯及網站的Macintosh大回顧,收視依然高企。 我最開心,莫過於在製作特輯中見到兩位音樂界的偶像,Han Zimmer和Moby現身說法。 還有還有,已屆70高齡的TBWA\全球創作總舵主Lee Clow,30年後,像美源護髮采一樣地風采依然,在現場參與拍攝指導,一指定江山。 做了Mac友多年,我深知,坊間有不少Macintosh用家會自以為高人一等,因而看扁其他PC用家。 作為一名Mac機長期用家,我還是覺得大家應該謙厚一點免犯眾憎,多年來,我們一直是小眾,只是,我還是覺得這個平台實在愈來愈好用愈來愈易用愈來愈便宜,所以,我真的找不到其他原因要轉台去了,你呢? “1.24.14”廣告片 “1.24.14”製作特輯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Mac足三十年 Read More »

開口説愛你

從前,長輩們總是會再三叮囑,不要只打個電話就算,有機會的話,要多見一面哦。 現在,大家可能就連電話也未必會打了,發條短訊就算,或甚至是,在Facebook更新一下狀態,就指望朋友或家人會自己對號入座。 反過來看,現代人啊,無論你在Facebook的分享可以如此感性,到頭來,原來打個電話給朋友或家人,居然也是一件這樣羞於啟齒的事兒。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當我看到台灣遠傳電信的【開口說愛】廣告系列時,才會體會到一份莫名的感動,原來,最簡單的幾句親切慰問,僅僅三個字的「我愛你」,到了真的要說出口時,居然還是這麼有難度。 更有趣的是,對於我們活在社交網絡的這一代,打一個電話和家人聊天,聽到對方的聲音,感覺上,赫然也變得有點懷舊,有點像一件令人懷緬的遙遠的事。 這輯廣告,拍攝場景像個試鏡的影棚,沒有太多的修飾,也沒有什麼花言巧語,每一支短片,每一個家庭的每一個小故事,也來得真摯動人,當中,相信也會有你我的共鳴。 「現在,開口說愛,讓愛遠傳。」 死仔,快啲打返屋企問候下阿媽啦。

開口説愛你 Read More »

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大概是去年六月左右吧,金城武這一支為長榮航空拍攝的廣告片,曾一度在網絡瘋傳。 2013年最後一天,網絡上再發放了一支長達3分鐘的版本,除了導演親自重新剪輯,就連配樂部份,作曲人都是再重新編曲。 3分鐘的版本,感覺截然不同。 影片的畫面,構圖優美如畫,就連靜止中的畫面,一花一木一雲一草,都像懂得說話。 悠揚的管弦樂樂韻,伴著充滿詩意的文案,看時,我在想,如果這一支廣告,放在電影院的大屏幕看,效果會有多美好? 於是,我關上了電腦,在家裡的LED大電視上,再看一遍。 看罷,真的想馬上去旅行啊。 據說,這一支廣告,前後一共花了37天拍攝。 導演是過去十多年來,一直與金城武合作無間的廣告導演彭文淳,配樂是憑《賽德克巴萊》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作曲家何國杰。 地點除了日本奈良及法國巴黎,還有台灣的台東、彭湖、彰化及蘭嶼等地的優美風光。 實在懷念那一天,我也曾經在廣告中其中一鏡的花東稻田旁,騎著單車乘風而過。 看見  樂園… 又是時候,要認真策劃下一次的台灣單車旅程了。 去過這麼多地方,是不是真正感受過這個世界,有時,自己都不確定。 我看見了… 看見  寶藏… 看見  藝術… 看見  對話… 看見  意志… 看見  信任… 看見  樂園… 張開羽翼,往陌生的方向前進, 看見世界,看見人群。 I SEE YOU。 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