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電擊的士高出現之前,電子音樂曾經是一個優雅的音樂品種,是七十、八十年代文青的有品味另類選擇。
不要以為我信口開河,我是非常認真的。
那個年代,不要說電子樂器,就連電腦也尚未普及,玩得起電子音樂的,我都覺得應該是富二代的音樂人、又或者是嚴肅音樂界的前衛音樂人。而玩電子音樂又有別於夾Band,通常都是很孤獨,大多數都是一個人躲在蝙蝠洞的。
那個時代還在讀初中的我,當然玩不起電子音樂,而那些大大台的電子樂器,基本上是如聖殿中高不可攀的聖物,只不過,每一次當我能夠隨便在書友仔面前拋出一堆名字,Kraftwerk、Tangerine Dream、Brian Eno、Vangelis,以及來自日本的Tomita及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我便不難看到一些為之傾慕的眼神。
七十、八十年代的電子音樂,遊走於古典、前衛、搖滾、的士夠格之間,集科幻及夢幻於一身,除了上述一大堆名字,能夠以純樂器演奏而能夠晉身流行榜的第一人,非Jean Michel Jarre(以下簡稱JMJ)莫屬。
出生於法國的JMJ,今年已經68歲,1976年令他爆紅的一張專輯,雖然是家庭式Home Studio製作(的確係有錢人的玩意),卻成功賣出一千二百萬張,及後每張專輯都大賣,我手頭上已找到一項據2004年為止的統計,當年,他已經累積了賣出超過八千萬張專輯的紀錄,名副其實是電子音樂界勁歌金曲的第一人。
即使你未必聽過JMJ這名字,但因為他的作品廣泛地被應用於廣告,以及不同的紀錄片配樂(情況有點像後來的Moby),所以你應該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他的音樂。
踏入80年代,當時得令的JMJ,最備受談論的,就是他配合雷射激光及舞台效果的大型現場演出。話說於1981年,他已經在北京、上海舉行過大型電子激光音樂會,配合中樂團,現場演出的一曲電子版本的《漁舟唱晚》,林子祥後來也有改編。想像一下,那是八十年代初, 是那個在中國買舶來貨品,還需要用外匯券的時代,北上搵人仔的外國音樂人,相信沒有多少人可以和他比。
1994年,JMJ也曾經來過香港大球場開音樂會,六百萬的製作費,想當年曾一度備受批評太貴(以當年的標準),並且成為城中話題,事事關心的無綫新聞也有報導,但當時他的幻彩詠香江式激光演出,實在是劃時代,相信亦令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
JMJ的純音樂作品,早期因為應用了大量的Sequencer:一種在電腦出現前廣泛被使用的電子音樂記錄工具,大致上是將樂器彈奏的元素,記錄成可重播、重複使用的片段,作品中有不少機械式的音樂素材,譬如,一些序列的琶音(appreggio),井然有序地重複出現,電子鼓擊節奏當然也不再話下。
但同時間,亦因為JMJ的古典音樂背景,他亦喜歡把電子樂器管弦樂化,配合純效果的電子聲音,營造出大規模的音場,有種像交響詩或者是電影配樂的味道。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早期的電子樂器,罐頭聲音選擇近乎零,所以,大部分電子音樂人都是會千方百計,用自己的方式製造聲效的。正如JMJ,他那個時候製造的原創聲音,不少都成為了後人的罐頭聲效。
雖然年紀老早超過半百,JMJ一直都沒有養尊處優,停下腳步,依然演出頻頻,間中還有新作面世。
先後於去年和今年推出的《Electronica 1 & 2 》,就有點像他回顧過去音樂生涯的作品展,找來的大批著名電子音樂人合作,更彰顯出他大師中的大師傅這地位,致敬意味甚濃。
《Electronica 1 :The Time Machine》就找來了法國電音新貴Air、前Depeche Mode主將Synthpop界殿堂級人物Vince Clarke、電子搖滾怪傑Moby、德國電音先驅Tangerine Dream、電子音樂女神Laurie Anderson、Trip Hop啟蒙Massive Attack的領軍人3D,老中青跨代跨界別,透過電子樂音,像與我們展開了一趟時光旅程。
來到《Electronica 2 :The Heart Of Noise》,同樣是星光熠熠,陣容一時無倆,18首歌曲,看見名單,未聽都興奮。
先負責暖身的,有來自法國的新進電子音樂人Rone,主題曲《The Heart Of Noise》分為兩個部分,同一主旋律,編曲截然不同,Part 1較為Cinematic,Part 2則節奏感較強,把聽眾帶進去不同畫面的世界。
Pet Shop Boys擔綱主唱的《Brick England》,是該組合一貫舞曲風格,只是程序化的電子聲效,變得較為JMJ化,副歌旋律相當琅琅上口,標準的流行榜作品。
來自加州的新一代女唱作人Julia Holter主唱的《These Creatures》,聲音像仙女下凡,Sample了的女聲,融入成為樂器的一部分,Minimal的音樂架構,帶來了一霎驚艷美感。
《Here For You》是典型的Gary Numan風格多於JMJ,中板Post-Punk加SynthPop舞曲,另類聲音,帶點陰暗、沉淪。
與電影配樂大師 Hans Zimmer聯手,JMJ又帶來了氣勢磅礴的《Electrees》,層次逐步推進,到樂曲中段,我已分不清究竟是電子音樂管弦樂化,還是管弦樂電子化。
除了Pet Shop Boys,整張專輯最具流行元素的,首推Sebastien Tellier的《Gisele》,但這流行元素,卻是來自八十年代的Synthpop樂類。
擅長玩電子Soundscapes的The Orb,炮製出來的《Switch On Leon》,糅合了其標誌性的Dub Basslines,再加上70年代迷幻電子樂音,有點像在向早年的JMJ致敬。
Cyndi Lauper現身於《Swipe To The Right》,曲風雖然有點八十年代,題材卻是有關時下交友社交APP Tinder,是一首令人聽得賞心悅耳的作品。
最後,配上了Edward Snowden驚世告白的《Exit》,高壓電子節拍,聲效也非常壓抑,是一首令人透不過氣的作品。
專輯中較為令人失望的,反而是Primal Scream的《As One》,不知道是否刻意大玩80年代後期的的士夠格音樂,風格不見突出之餘,還要有點老土。
感覺上,《Electronica 2》比《Electronica 1》精彩,亦納入了較多流行元素,但作品的水準卻較為參差,如果要你一口氣聆聽整張專輯,會有點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