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界的東邪西毒 | Miles Davis & Chet Baker》

miles-ahead

born-to-be-blue-1

20世紀的爵士音樂界,曾經也出現過東邪西毒,他倆的音樂武功,各走偏鋒,你很難用世俗人的角度,去判斷他們的音樂技巧,是否真的如何地登峰造極,但可以肯定,無論音樂與造型,甚至是他們如流星掠過般的人生,都同樣地可以追魂奪魄,抓住萬千聽眾/觀眾的神經。

回想當年我還在上大學當全職樂評兼職學生的時代,我使勁寫了很多篇關於Miles Davis和Chet Baker的長篇評論文章,而且一直還覺得永遠寫不完,我更加是三生有幸,八十年代末,為了一睹偶像風采,曾經在香港舉行的Mild Seven Live Under The Sky爵士音樂節中,我跑了去當後台小工,在近距離見過Miles Davis真身。

無獨有偶,有關Miles Davis和Chet Baker生平的兩齣傳記式電影,《Miles Ahead》和《Born to Be Blue》,最近都相繼在美國上畫,香港的戲院,相信都未必會上了,在我苦等著Blu-ray或者是iTunes Store出現之前,執筆之時,我正開始在炮製了兩個Spotify Playlist,作為自己重溫這兩位爵士樂東邪西毒的懶人包,順便作為電影前的熱身前奏。

miles-davis-01

先介紹一下Miles Davis(1926-91)。

Miles Davis之於爵士樂,基本上就如David Bowie之於搖滾樂,他的影響力,是跨世代、跨類別的。由早期的Swing、Bebop、Cool Jazz、Third Stream、Modal Jazz、Post-bop、Jazz Fusion、Jazz Funk、Jazz Rock、Hip-Hop等等,他都不單止涉獵過,他更加是箇中領域的先行者、領導人,新音樂方向的話語權,永遠好像都屬於他的。

作為經常性的樂隊領隊,被他提攜過或因為與他合作過而成名的樂手,不單止不勝枚舉,而且是星光熠熠,隨便拿堆名字出來,John Coltrane、Wayne Shorter、Kenny Garrett、Horace Silver、Bill Evans、 Herbie Hancock、Joe Zawinul、Chick Corea、Keith Jarrett、John McLaughli、John Scofield、Mike Stern、Ron Carter、Dave Holland、Marcus Miller、Tony Williams、Jack DeJohnette,全部獨當一面,而且後來也開枝散葉,七十二家房客也嫌少。

因為音樂風格甚迥異,近乎神經分裂,單單錄音室專輯已經有48張,現場錄音更不計其數,可以想像,要形容Miles Davis的音樂風格,絕不可能可以三言兩語說完。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很喜歡Miles Davis的作品,你一定要問清楚他/她說清楚是哪一個時期的Miles Davis,否則,經驗告訴我,這位仁兄/姐九成是在「吹水」,但如果你逼我推薦,雖然取捨太難,但以下五張專輯,我認為是必聽的。

《Walkin’》:早期的經典作品,以Miles Davis All-Star的名義推出,領袖魅力,漸露頭角,當時爵士樂由Bebop伸延出來的Hard Bop,節奏與旋律都更狂燥,更急進。

《Round About Midnight》:把原有的Wow-Wow Mute前端的漏斗配件拿走,就成為了後來大家稱為的Harmon Mute,這帶有點壓抑孤獨感的獨特聲音,就是由他開創,《Round Midnight》這首主題曲則為完美示範,那種在音樂現場的煙霧彌漫、醉生夢死的陰暗沉鬱,無人演繹得比他好。

《Miles Ahead》:與Gil Evans的合作,樂隊編制較華麗,配器有點像古典室內樂,Miles Davis則像是協奏曲的主角,罕有地全程吹奏Flugelhorn,但有趣的是,他圓渾的小號聲,本身已帶幾分Flugelhorn的味道,不告訴你,一般人應該分不出來。

《Porgy and Bess》:再度與Gil Evans攜手,將Gershwin的爵士樂歌劇改編,樂隊編制更華麗,同時亦是Modal Jazz的開端,不要只聽《Summertime》,也要聽聽《I Loves You, Porgy》,這時期的他,在編曲上作出很多嘗試和實驗 。

《Kind of Blue》:把Modal Jazz的實驗性推到極致,樂手進入錄音室前,每個人只被派發一堆譜上面只有幾條不同音階和旋律的樂譜,除了《So What》之外,遊走於五個Modal音階上循環即興的 《Flamenco Sketches》,淺嚐一兩口不加冰的威士忌,隨時會讓你聽到元神出竅。

il_fullxfull.803660237_p44n

說完東邪,西毒要出場。

被譽為是爵士樂界的James Dean,Cool Jazz的標誌性人物,Chet Baker(1929-88)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名偶像派樂手,雖然絕無貶義。事實上,1953至1954年,他便連續兩年在權威爵士音樂雜誌《DownBeat》,被讀者選為最佳小號手,贏了Miles Davis,難怪傳聞他倆不和。以風格論,Chet Baker不及Miles Davis多樣化,但演奏Bebop及Swing一類音樂時,技巧仍可相提並論,雖然,這只限於他早期剛成名時期(五十年代)的演出。

事實上,Chet Baker不算得上是一名技術型樂手,聽他的現場錄音,總會聽到他好像危危乎、快要倒下來的吹奏,但他的小號吹奏卻充滿個人風格,音色清亮筆直,即興的旋律充滿歌唱性,很少顫音修飾;而他那慢條斯理、憂怨醉人的「病態美」歌聲,才是迷倒萬千少女心的必殺技,難怪大家總是最愛他演奏的Jazz Ballad,其懾人電力,直情勁過國產凌凌漆唱《李香蘭》。說他是Cool Jazz的最佳代言,真的並非浪得虛名,因為,他的Cool,真的是入心入肺,也包括了他本人浪蕩不羈、糜爛頹廢的一生。

相比起Miles Davis,Chet Baker推出過的專輯則較為零碎,有不少都是曲目重複的精選合輯,又或者是大量的現場錄音,版本多得有點混亂,而他最經典的作品,大多在Pacific Jazz及Riverside兩個Label出現。

《West Coast Live》:1953年與Stan Getz及Russ Freeman同台演出的經典錄音,是West Coast Jazz的最佳入門作品之一,那個時代大家雖然未有優皮這概念,但這些音樂,永遠聽起來都覺得很優皮。

《Jazz at Ann Arbor》:以一個標準的爵士四重奏組合,於1954年與好拍檔Russ Freeman出現在東岸的密歇根大學,剛被Down Beat讀者選為最佳小號手的他,無論自信、技術都是處於巔峰狀態,《Stella by Starlight》中他使出了最Swing的造句。這張專輯極之罕有,早期只有出現過日本版,但如今Spotify上居然出現了,Apple Music反而沒有!

《The Chet Baker Sextet》:這其實是一張精選合輯,收錄了他於1954至1957年期間在Pacific Jazz旗下的六重奏錄音,同樣是典型的West Coast Jazz,但樂隊的編製卻來得多了一點實驗性,加入了法國號、巴松管、低音單簧管、大提琴等等,在50年代來說是很創新的嘗試。

《Chet Baker Sings》:初試啼聲當歌手,老拍檔Russ Freeman全力支持,他一開腔唱出《My Funny Valentine》,世界就像要停頓下來,大家不禁會問,究竟他是一名懂得唱歌的小號手,還是一名懂得吹小號的歌手?

《It Could Happen to You》:吹而優則唱的Chet Baker,繼續以西岸爵士的靡靡之音,讓人陶醉,可能是他最重要的專輯,歌唱風格和技巧亦更見成熟,《Do It the Hard Way》完美示範了即使手上沒拿著小號的他,Scat Singing的即興旋律,也可以媲美樂器演奏。

2 thoughts on “《爵士樂界的東邪西毒 | Miles Davis & Chet Baker》”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