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al

Toy Story 3新角色Lots-o-Huggin Bear的虛擬懷舊電視廣告

正所謂做戲做全套,為了舖排今回Toy Story 3的新角色Lots-o-Huggin Bear,Pixar特別炮製了兩條網上短片,讓大家感受一下,當80年代Lots-o-Huggin Bear當旺時,他是如何地風光。 抵死在呢,以下兩條網片又真係做戲做全套,扮翻舊錄影帶的過片時食食地帶嘅效果,似到十足十。 更加抵死就係,仲要有埋日本版,嘩,Lots-o-Huggin Bear揚威海外,好囂呀。 呢呢拿,Lots-o-Huggin Bear在Toy Story 3內的真身造型就是如此,哎,年紀大,要拿枴仗,不復當年勇了。 再看這條預告片,你大概就可對Lots-o-Huggin Bear在Toy Story 3中擔綱的角色略知一二。 一般卡通電影宣傳不外乎在麥當勞送吓玩具,例牌有電影預告片再頂多送你一個幕後製作特輯,但PIXAR卻深明現今最流行的Social Media Marketing之理,唔講咁多,讓大家互相轉閱,先在網上製造Buzz,到電影真正上畫時,部份觀眾已對電影建立了一定關係或甚至是感情,先熱身,入場前入場後的迴響便更大了。

Nike音樂跑鞋製作花絮

較早前寫個一篇有關Nike Free Run + 的網片「音樂+波鞋?真係有得諗! Nike Music Shoes」,我和好些玩音樂的朋友都研究了一輪,究竟這些跑鞋是否真的內有乾坤,能夠啟動音樂軟件發聲,還是純粹扮嘢? 終於,來自日本Wieden+Kennedy的原作人開估了,其實片中每隻Nike Free Run +的鞋墊下面,都真的安裝了一個類似midi controller的機關,令鞋底成為一個小琴鍵,扭動不同的位置,只要有些微變化,便會啟動相應的聲音,令每隻Nike Free Run +成為電子樂器。 Nike Free Run +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那個好像格仔餅般的鞋底,其獨特的柔韌度,讓整對跑鞋仿如你腳掌的一部份。這條網片表面上是拿了幾雙Nike Free Run +來做音樂秀,但潛台詞就是要將這跑鞋的高柔韌度特色展示出來,是名符其實的product demonstration。

吉百利「巧之煉克力師」

很久以前在網誌介紹過吉百利的猩猩王扮Phil Collions打鼓廣告,然後又有由兩位小朋友演出的「戚眉戚眼」MTV,兩者都是吉百利巧克力的網上短片搞作Glass and a Half Full Productions的作品,一律以娛樂性先行,賣產品次要。 最近,吉百利又有新搞作,今次雖然都是玩無厘頭,但卻是拿產品的煉製過程來開個大玩笑,片名叫Chocolate Charmer,但如果給我改,我會叫做「巧之煉克力師」,英文就是Chocolate Alchemy。

音樂+波鞋?真係有得諗! Nike Music Shoes

雖然我的最愛還是adidas original,但Nike+ 跑鞋依然是我的跑步良伴,因為Nike + iPod再幫我計算埋跑程里數卡路里,實在絕到無倫。 就好比少林功夫+足球係「有得諗」一樣,將音樂加入跑步這元素,然後設計出這既有軟件又有硬件的產品,我覺得只有Nike和Apple這兩家以創意為主道的公司,才可實行,你試下叫Samsung加adidas夾,想起就覺得有點怪怪。 以下的宣傳片來自日本 Nike,賣的是Nike 最新款的Free Run +跑鞋,但卻沒有講什麼那個功能或產品特色,純粹 build音樂加波鞋這association,愛好音樂的、追潮流的、喜歡跑步的一網打盡。 請不要和我考究這是真還是假的(其實在波鞋內裝個Midi Controller,當然是可行),總之但求過癮,看得開心,就是這短片的成功真蹄。 看完短片,你可能有興趣再知多一點,所以,你會先被引到這個網站,下載影片或直接與Facebook或Twitter的朋友分享。 要認識產品,就到這裡。

Nike的「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TVC

互聯網時代,大家都說TVC已死,但其實,我覺得真正好的作品,有了互聯網後,生命反而可以獲得延長。 這是Nike較早前替冬季奧運會做的廣告,但近期仍然出現在各大所謂的viral video排行榜,明明是傳統TVC,卻被視為viral video,都幾有趣。可能因為影片中有血更有肉,說的不是硬銷什麼那個Nike產品或潮人潮物,而是一種人民精神,看過被感動過,無論你喜不喜歡Nike,你也想將這影片分享給其他朋友,傳下傳下,就成了所謂的viral video。 人生在世,我們都失敗過、受傷過、痛苦過,到最後,堅持再加上幸運的話,我們又可能能夠克服過、勝利過、狂喜過。 能夠不斷接受挫折磨練,就是放諸四海皆可的所謂體育精神,Just do it不是說的,而是要做的。 上面起的這個「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的題,不要以為我是亂來的,你看完這支廣告,你自然會明白。 廣告中用了The Hours的Ali In The Jungle作主題曲,我愛透以下這幾句歌詞。 “It’s not how you start, it’s how you finish. It’s not where you’re from, it’s where you’re at. Everybody gets knocked down, how quick are you going to get up?” 我將此廣告送給我那位不愛認輸亦不怕輸的太太,以及其他屢敗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戰的朋友們。 YouTube高清版 國內朋友可看YouKu的普通版

忍者亂太郎之開山劈箱—Nexus One開箱片

睇完人家的開箱片,將來真的沒信心去拍了,犀利到呢我頂。 唯一唔明,係點解三位忍者無論是那些李三腳式的踢腿動靜、或者是怪叫的「呱呱喳喳」都咁似李小龍上身?內裡有咩玄機? 果頭post完此片,我外甥仔就話見過另一條差唔多的,不過呢條係廣告,大家又點睇?

老虎狗仔示範Tony Hawk體感滑板遊戲

涼伯已經年紀不少,不可能再上街做板仔,但這個以板王Tony Hawk為藍本的新game,可能可以讓涼伯再次發威,一嘗板仔滋味。 不用手掣,踩上這個新game配備的體感滑板,你就可以花身Tony Hawk,在公園及街頭巷尾過五關斬六將,打機之餘又可以做腰部運動。 腰部運動?不要說笑了,你看你看,這支短片找來示範遊戲的這頭老虎狗仔,我又不見得它有多fit喎。 當然此片志不在此,聰明的廣告公司創作人明白,愈九唔搭八的網上短片,才愈能引起大眾留意,你看全片連logo也沒有落,但產品示範(product demonstration)就由頭帶到尾,咁先為之九唔搭八得來卻又viral有理。 又上一課了。

充滿”Sweded”味的Chrome Features影片

有看過Michel Gondry拍的Be Kind Rewind嗎?多得香港有個爛到暈的譯名「低清老翻王」,難怪此好片在港上畫時,落得無聲無色的下場。 話說片中有條怪橋,就是鼓勵大家善用手頭上僅有的資源,不要計較用最低能的技術最Cheap的手法,但求開心,不擇手段地去玩經典重拍或自家老翻的「低清」製作,這類製作大可稱之為”Sweded”影片/東西。 “Sweding is re-making something from scratch using whatever you can get your hands on.” 此片上畫期間本來有一個Mini-site,向大家示範如何用最「手作仔」的方法,老翻YouTube或Google等Website,只可惜此電影落畫後,這勁好玩的官方網站已經被剷。 受到此片的「手作仔」啟發,我們公司亦曾經用泥膠加絨布,老翻過一個MSN Messenger的介面,名為MSN Buddy部屋。 http://buddy.hk.msn.com/ 不知是否受到Michel Gondry的啟發,最近看到了Google製作的這條短片,亦甚有Sweded味。 影片中如數家珍地,向大家解釋Google Chrome的每一項功能背後,Google是經歷過什麼的構思、怎麼樣的概念,才可一一將其付諸實踐出來的。 以低科技的手法,畫公仔畫出腸地講高科技的事物,我最喜歡的是此片連豎琴演奏的配樂也是現場演出,「持技」更大部份都是手動,誠意比技術更重要,可稱得上是絕對合乎Sweding精神,不知Michel Gondry有沒有機會收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