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普普ELEMENTS

擁有好幾件印有Andy Warhol經典絲印插畫的TEE,多年來,說我念舊也好迷戀這普普藝術也好,即使穿舊了發霉了,就是捨不得丟棄。 當日我以博客身份,與一眾文化界朋友被邀出席ELEMENTS參加「普普仲夏.Pop Art時代」的開幕酒會,我就穿上了印有Velvet Underground & Nico唱片封面的那件。 這是很多年前在紐約工作時買的,那一年,剛好在MoMA有Andy Warhol的展覽,他最有名的作品,差不多一口氣看過飽,無憾了。 香港的朋友們,看,你們現在多幸福,你只需要搭地鐵到九龍站到ELEMENTS,就可以欣賞得到Andy Warhol的真跡,其中包括了18幅絲印插畫,以及15幅家族珍藏手稿。 自少受到叔叔Andy Warhol的薰陶,James Warhola也成為了一名插畫家,今次這個「普普仲夏.Pop Art時代」展覽,同時也展出了一系列有關他與這位叔叔共處的童年回憶點滴的水彩插畫。 當中,我最喜愛那張Andy Warhol被一眾貓咪包圍的肖像,不說不知,原來Andy Warhol生前是一名貓痴,最高紀錄,就是家裡合共有25頭貓。 Andy Warhol最廣為人知的,當然就是他的Pop Art絲印插畫,但據James Warhola說,他叔叔於出名得大紅大紫前,其實主要靠繪畫大量廣告插畫為生。 他的畫技,其實也功力深厚,而且為了賺快錢,他更是摩打手,繪畫速度極快,今次展出的Andy Warhol草稿中,便有其中幾張大師的速寫作品。 不少人曾批評Andy Warhol作品過份商業化,彷彿藝術家不挨窮就是罪過,對於此說,大師有他的獨特見解。 “Making money is art and working is art and good business is the best art.” 由即日起至8月31日,「普普仲夏.Pop Art時代」展覽,將於ELEMENTS舉行,不用去MoMA,也可近距離欣賞到Andy Warhol真跡。 展出會場有一個貌似洗衣機的特別攝影裝置,自動幫你拍照留念,然後又會把你的照片變成Warhol風格,不要錯過哦。

普普ELEMENTS Read More »

Nike+跑步運動社交化

有時我已搞不清楚,我究竟是為聽歌而跑步,還是為跑步而聽歌。 大概是四年前,我開始迷上Nike+這玩意,因為自己是用家,我除了對這產品情有獨鍾,我更欣賞此產品背後的營銷策略,所以,在我於HKU Space教授的一個品牌管理碩士課程中,過去幾年,我一直都以這案例,與同學討論Branded Utility這題目。 什麼是Branded Utility呢?就是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一些產品以外的功能性服務,這可能是與產品售後應用的有關服務、配套或副產品,藉以提高你的整個用戶體驗,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並非一次過的產品交易。 Nike+就是一個很成功的Branded Utility案例。你買了一對跑鞋回家,開始練習跑步,你只要有一部iPod Nano,再加上一塊藏於鞋墊下的小小電子配件,你就可以一邊聽歌,一邊在沿途有聲音告訴你目前已跑了多少公里、燃燒了多少卡路里,以及平均速度如何等等有用資訊,回到家後,你可以將每次的跑步紀錄,上載到你的Nike+帳戶,進行圖表數據的分析和記錄。 可能因為我是一個Graph Geek,看見自己的努力成果變成圖表,我的腎上腺素激增。 最初Nike+只與iPod Nano溝通,但後來也發展到iPod Touch和iPhone之上。最新的Nike+真身,已簡化成為一個Nike+ GPS App,以GPS來記錄你的跑步數據,即是說,那管你穿的是不是Nike跑鞋,你也可以享用到Nike+全套跑步服務的Utility。 當然,到了這個什麼事情也要上facebook分享的年代,Nike+又可以讓你將你的紀錄公告天下,甚至是分享你的跑步路徑,或找朋友來為你打氣等等。一時間,跑步不再是一項獨行活動。 近年,製作iPhone或Android App,已成為不少廣告客戶的熱門宣傳手法之一,只不過,他們大部份都愛以硬銷的手法,把廣告硬植入這些App內,但Nike+的最大優點,就是以提高大家的跑步樂趣至上,先和你做個朋友,生意日後再談。是的,在這個App內,真的沒有任何產品推銷訊息,廣告更不在話下。 為了慶祝Nike+踏入第五個年頭,Nike+ GPS這本來賣$1.99美元的iPhone App,目前免費下載,我不知道這推廣會限定多久,但我覺得,這可能是比花錢賣廣告更有效的營銷手法,身邊不少非Nike跑鞋的用家,都對此App讚不絕口,間接地,Nike+將跑步文化,含蓄地騎劫了,這才是高招。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Nike+跑步運動社交化 Read More »

雙核播flash片,蘋果都俾面。

身邊有不少Android控,他們最喜歡炫耀的數百樣事情的其中之一,就是「我地可以play flash你唔得」。 也許,我早已被Steve Jobs洗了腦,但凡所有mobile device都不應該support flash,flash對我們有害無益,flash會令我們手機的「包耍」當機。 說真的,我雖然喜歡上網,但對那些有大量flash animation 飛來飛去的網站,老早已看膩,見到某大入門網站的Crazy Ad,作為一名用家,更覺討厭(但為口奔馳又無辦法)。 對於我來說,有flash無flash,本來無甚所謂。 但無辦法,有些時候用手機瀏覽某些網頁,見到好幾個窿窿,確實又有點惱人,尤其是做我們做網絡廣告的,經常想第一時間上網看看有什麼事情發生,而通常又要靠手機,哎瘋很多時候就不太方便。 來到雙核年代,相信mobile device播flash已經不是個難題,兩星期前拿到HTC Sensation這部手機,我第一時間就是考驗一下它播flash的能耐。 在家中用Wi-Fi上網,登入蘋果日報網站的桌面版,完全無問題,與在電腦上網相比,流暢度接近無分別。 當然要試播蘋果動新聞,也是直接用browser於蘋果日報桌面版上直接執行,也沒難度。影片下載速度比在蘋果日報app上播片,分別不大。 我「求其」地拍了以下試片,大家可作為參考。 補充一點,大家可能憑這影片看不到,4.3吋的qHD熒幕,睇片真的很爽。  

雙核播flash片,蘋果都俾面。 Read More »

Rankin深邃美麗的時計眼

拍過不少MV,廣告片也有不少,但最廣為人知的,當然還是攝影。 說的是Rankin這位來自英國的鬼才攝影師,我真想知道,他的履歷表,要多少版才寫得完。 由音樂、電影、時尚界,以至是英國皇室成員政界風雲人物,幾乎你可以數得出的響鐺鐺第一線名字,都差不多一定在他的鏡頭下出現過。 我隨意在他的Wiki找到的名字,就包括了Britney Spears、Kate Moss、Kylie Minogue、Spice Girls、Madonna、David Bowie、 Björk、Juliette Binoche、Lily Allen、Kevin Spacey、The Rolling Stones 、Vivienne Westwood、Cate Blanchett、Damien Hirst、Queen Elizabeth II和Tony Blair。 就連英國BBC也來為他歌功頌德,2009 年,BBC FOUR製作了一套Seven Photographs that Changed Fashion系列的紀錄片,其中就包括了Rankin這位英國國寶級人馬。   此外,Rankin也涉獵出版界,他是時尚寶典Dazed & Confused雜誌的創辦人。 要注意,這並非一般幫品牌賣廣告的消費時尚雜誌,而是藝術風格前衛,有觀點,比人走前一步的時尚界報導。 你今天才流行的,他去年已經流行過了。看過這本,其他時尚雜誌,你都會覺得只是拾人牙慧。 所以,我真的很好奇,究竟SWATCH用了多少錢,才能請得起Rankin這位猛人,來為他們設計了這個系列的腕錶。 但也極有可能,Rankin接這個project,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做一些未做過的事情。 作為一位攝影師,Rankin最好奇的,就是模特兒眼裡背後隱藏的故事,究竟他的鏡頭能夠看得有多深邃。 Eyescapes 是Rankin於2007年的一個攝影展覽系列作品,圖片中你只見多個色彩斑斕的瞳孔,美麗得匪夷所思。 Rankin挑選了其中幾款Eyescapes,作為這系列SWATCH 腕錶的設計藍本,上圖的是限量版的禮盒裝。 SWATCH的公關公司任我挑選其中一款,我當然揀了我最喜歡的黑色,中間部份的Eyescapes,是紅銅色略帶金黃,帶點迷離效果,不知會否有催眠作用?那就要請教一下Fringe的Walter Bishop了。    

Rankin深邃美麗的時計眼 Read More »

雙核機王,兩雄相遇。

  HTC Sensation與SAMSUNG Galaxy S2這兩部雙核機王,在差不多的時間推出,真有點像縮敵對壘,但由於兩家人各有捧場擁躉,一時間,兩者好像變成當年譚校長張國榮在勁歌金曲的對決一樣,好不熱鬧。 先申報個人利益,HTC的公關第一時間送了一部Sensation給我試用,但同時間,由於我們公司也有好幾位三叔擁躉入手了Galaxy S2,於是我便有機會把兩部機同時拿過上手把玩,粗略地比較一下,當然少不了---拍照留念。 以下純為初步個人感覺,要否作為參考請自行判斷,至於詳細技術評測,可參考最新一期PCM或e-Zone,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手機用家。 1)輕巧度與手感:無可否認,相比起Sensation金屬感的「墜」手,Galaxy S2的確輕巧得多,但當然也「膠」得多,這方面就要看你的個人喜好了。 2)熒幕畫質:到底Sensation的S-LCD還是Galaxy S2的AMOLED好?我覺得後者霎眼看頗華麗,但再看下去就感覺像落了籃墨水,前者色彩就較自然,但當然,這絕對涉及個人對熒幕色調喜好的問題。 3)介面親民度:Sense踏入3.0的年代,動感介面明顯是變得有點浮誇了,有點不合乎Quietly Brilliant這宗旨,但幸而速度及用戶體驗方面,還是不俗,地圖功能真的一絕,作為iPhone用家的我也沒投訴了。Samsung對比起來,在介面這方面就顯得平實了一點,變化不大。 4)上網流暢度:單看數字,就知道兩者都應該贏盡哎瘋肆。至於能否直接在瀏覽器播到flash,對於你來說是否重要,就真的見仁見智(我個人就覺得沒甚需要,反正最討厭看到煩人的廣告)。整體而言,兩部機用瀏覽器直接上網睇蘋果日報都無問題,速度對決,Galaxy S2略贏了半個馬鼻,但這半個馬鼻有多重要,就請自行判斷了。

雙核機王,兩雄相遇。 Read More »

快樂球場水上飄

我那個年代的小朋友,那管你是住屋村還是住半山,都幾乎一定踢過所謂的西瓜波(塑膠足球),那時一般都沒有正式的場地,總之一塊空地就是球場,兩個書包,一左一右就成為了龍門了。就算再簡陋也好,那裡有一班朋友做波友,那裡就是快樂球場。 快樂雖然未至於完全免費,但還只是不過一個幾毫。那個時候,大家總有着無窮的幻想力,腳上的白飯魚,感覺也可以像adidas波鞋。是的,幻想力,就是這個時候的快樂之源。 長大後,在物質愈來愈豐裕的生活中,卻赫然發現,這種幻想力反而已成為了奢侈,我們都變得愈來愈現實,客觀條件一不如意,在尋求解決方法之前,我們都會先預設了很多「如果可以有這麼樣我才可以成就那麼樣」,而不是去想一想「面前就是這麼樣,我還可以做到什麼?」客觀條件改變不了,第一件可以做亦其實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改變自己的看法。 較早前看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話說在廿多年前,在泰國的班宜島(Koh Panyee),這個寸土難求的水鄉內,有一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因為迷上足球,卻苦無場地,於是便一手一腳,找來了一些舊木版,架起了一個浮台來就都是足球場,雖然間中會被粗糙的木版刺到,盤球盤出界外便會跌到水裡,濕滑的浮台其實又搖晃不定,但他們卻玩得不亦樂乎。 心雄起來,開始要有大志,於是有人提議報名參賽,本來取笑他們的街坊叔伯婆嬸,原來老早被他們的熱誠打動,一一前來為他們打氣,更替他們準備好球衣球鞋,夾道歡送。 第一次參加正規比賽,本來戰戰兢兢,但卻漸漸發覺,當初惡劣的練習條件,反而造就了他們一身的好球技,輕功水上飄或甚至是赤腳香焦射球,都一一大派用場,就連龍門一下子間也覺得變大了易射了,於是他們連場報捷,最後打入了決賽。 賽果怎麼樣?就由大家自行發掘吧。這個故事,其實是真有其人,班宜島(Koh Panyee)足球隊,就是由這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於1986年組成,如今已是泰國南部最薄有名氣的冠軍足球隊之一。 而這支最近在網上廣傳,長達5分鐘的短片,則為泰國軍人銀行的企業形象廣告,主題是”Make THE Difference”,就是要鼓勵大家,即使是一個小小的信念,也可以成就大大的正面改變。 你的快樂球場在那裡? 那裡有好隊友,就在那裡。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快樂球場水上飄 Read More »

先賞海上夜,再嚐夜上海(ye shanghai)

小時候常光顧好些平民上海菜館,基本上是填飽肚就算的那種,所以一直以來,對上海菜的印象,難免就是肥膩多油,想起怕怕 。 但此上海菜當然不同彼上海菜,位於海港城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內的夜上海,除了獲米芝蓮一粒星的殊榮外,夜上海的賣點,更不是獨沽一味的傳統上海菜,更包含江蘇及浙江兩地菜式,也有不少中西合璧元素。 這一晚, 我從中環搭天星小輪到九龍尖沙咀,先欣賞海上夜景,然後再往夜上海赴會。 甫一進門,見餐廳格局顯出一派Art Deco風格,現代與懷舊兼備,裝潢頗有氣派,單單是吃氣氛的話,已贏最少半個馬位。 光顧的當晚,其實是由海港城的公關T姐與香港旅遊發展局設宴,同行還有多名旅遊及食家Blogger,招呼當然份外好,但菜式方面,應該都是餐牌上的例牌,相信沒有特別為我們而設,所以可以作準。 先來的涼菜拼盤,水晶肴肉及花雕醉雞是我的重點至愛。水晶肴肉做得頗精緻,味醇厚,嫩爽口;醉雞的酒香調味恰到可處,唯獨雞肉可以更鮮嫩,我覺得這方面可以改進一下。 然後上菜的海鮮類連發,帶子海鮮湯充滿魚香鮮甜,龍鬚桂魚絲口味不太濃,干燒蝦球的甜酸味恰到好處,蝦身爽口。 每道海鮮小品也出奇地清淡,份量剛好,吃得出的層次感,較合我口味。 然後來的寧波肋骨,我覺得口感和味道都是一般,沒吃多口,反而跟著上菜的奶油津白,奶油味帶出津白嚼勁,乾煸鮮筍四季豆又鹹得有道理,餸飯一流(哈,我的白飯在那裡?) 最後的壓軸,當然就是招牌名點小籠包,肉汁餡料固然是重點,但小包包的皮面實在做得韌度適中,筷子夾起不易破漏,一口吃進去湯包即破才是考功夫,席上的食家說比鼎泰豐更有水準,說時太遲,我已經沒機會添吃(殘念)。 甜品有兩款選擇,分別是椰汁西米布甸和黑芝麻烘奶布丁配花生雪糕,因為當晚有太多新朋友,我一直都斯斯文文,但到了此刻,我終於按捺不住,主動出擊,一手拿了面前黑色的那碗,就連照片沒拍就開始吃。 Crème brûlée吃得多,這中西合璧的製法,是全晚的最大驚喜,薄脆的焦糖面,混和了黑芝麻的味道,微涼的芝麻布丁與花生雪糕左右配對,一粗糙一滑溜的口感極之曖昧,味覺充滿暗湧。  

先賞海上夜,再嚐夜上海(ye shanghai) Read More »

電子世界Snob霸戰

Snob者,自視甚高之士,認為非我族類者,皆為下等之流。 避無可避,其實我們整個社會都充斥著Snob,但大家都總會抱着「寧給人知,莫給人見」這態度,所以你不會見到三間人與關刀人之間鬥誰的跑鞋跑得較快,又或者是大家樂友與大快活友鬥嘴何家的焗豬扒飯才是真正一哥。 可是,來到電子世界,Snob霸間的牙交戰卻特別多也特別明刀明槍,他們不僅像狂熱教徒,有些更像身份超然的貴族,各駐紮於自己的領域。正所謂一山不能藏二Snob,通常在每個領域中,鬥生鬥死的Snob霸主要只有兩個,兩者等同天煞孤星,相互排斥,而且經常隔空進行數落對方。 是呀是呀,我就是正在說你,e-鬆的讀者中,肯定就有不少會自認為比P師M的讀者更具潮流觸角,讀到的產品報導更是最少快對方一個星期,所以,你是電子消費雜誌Snob。 哎瘋只是一股愚弄無知婦孺的暗黑邪教勢力,只憑花拳繡腿掩人耳目,講平台開放個人設定,有我綠色機械人在,誰與爭Phone?呵呵呵,這也難怪,你們這班人就是偏偏要反潮流,看你牛龜馬大還在玩綠色機械人,說穿了,還不是你們這班四眼電子宅男的自尊心作崇?你們大家都說得太對了,你們都是手機Snob。 “Once you go Mac. You never go back.” 用過Mac機你就自以為上過天堂,很難回到凡間?Mac幾乎改變了你的事業與人生,令你的創意更強更爆燈?嗨朋友,你知道如果不用PC的話,在Office有多不方便嗎?難度你不知道PC才是電腦的共通語言嗎?你知道什麼叫顧全大局嗎?你兩家人不用爭論了,你們都是電腦Snob。 紅藍黃綠當然是宇宙最強「包耍」,而且更是不做壞事的谷歌出品,當然肯定是最快最好;哎唷,看看誰人這麼忘本?想當年你們不是個個也對火狐前呼後擁的麼?沒有火狐單挑哎E,今天怎有你的份兒?好了好了,我知我知,你們兩家人唯一合拍的時候,就是一起取笑哎E,無錯,你們就是「包耍」Snob。 除了上述的乜Snob物Snob外,其實還有foursqure vs.街旁的Check-in Snob、Twitter vs.微博的微網誌Snob、gmail vs. hotmail的電郵Snob,iPad vs. Galaxy Tab的Tablet Snob等等,如此類推,總有一Snob在左近。 但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若要人不Snob,除非己莫Snob,所以奉勸各位,無論你是支持那一方也好,自己喜歡就可以,任你批評人家批評得再有道理,Snob霸們,你比胡蠅更討厭。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本略經修改)

電子世界Snob霸戰 Read More »

港式茶餐廳「飛機餐」

小時候,記得有位在啟德機場做餐飲的親戚,印象中她應該是在PAN AM打工,久不久,她便會拿一些「飛機餐」來請我們一家七兄第姊妹吃。 想當年,大概因為家境清貧,對於我們來說,飛機餐肯定是極品,味道媲美一年只會去一次的太平館餐廳。 但長大後,終於有機會搭飛機,我才赫然發現,「飛機餐」已經成為了一個壞名詞。 對於「飛機餐」,我已經愈來愈沒要求的了,但可恨的港龍航空,近來卻接二連三地,請我去試吃他們找五星級大廚炮製的「飛機餐」,企圖把我的嘴巴寵壞。 試過他們與米芝蓮級名店合作炮製的中西菜色,今回港龍的最新力作,居然是打港式茶餐廳這張本地牌。 所針對的,當然是那些長期旅居海外的港人,或對港式美食情有獨鍾的外地朋友。 朋友S去年被公司派了去北京長駐,某個週末回港,約了他去Happy Hour,誰知他居然遲大到,問他何解,原來他甫一下機,就是第一時間飛奔去旺角某某茶餐廳打躉,先來碗魚蛋河,再來個蛋撻奶茶,於是我笑他,他搭的一定不是港龍。 港龍都算體貼,平日早有港式美食座陣,但為了一解像朋友S這類港人的「思鄉」之愁,於是便推出了這港龍港式港之味空中餐膳系列。 我對那些焗豬扒飯煲仔飯興趣一般,印象最深,是那碗牛坑腩麵和炸魚皮魚蛋河,坑腩肉酥而不鬆散,魚蛋彈牙有鮮味,麵底河粉做得相當精緻,水準當然不能與池記相提並論,但已絕非「一般」茶餐廳貨色了。 更要命的,是那杯絲襪奶茶伴上迷你菠蘿油,為什麼是迷你?當然就是想你少吃多滋味,因為後面還有雞尾包和蛋撻。 蛋撻的蛋餡,蛋味濃不太甜,味剛好,但撻皮就不夠鬆化了,皮不夠酥就不能稱得上酥皮蛋撻。 酥皮蛋撻這方面,麻煩港龍一定要改善一下,請不要少看這個小小的蛋撻哦,這可是港人聲譽命脈所在呢,下次王光亞主任再來,一定要做好一點,請他再吃。  

港式茶餐廳「飛機餐」 Read More »

為「好奇貓」而設的iPad遊戲

話說小時候剛學到「好奇心殺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這諺語,少不更事的我一直不明所以,心裡暗問為何不是「好奇心殺死狗」又或者是「好奇心殺死鳥」? 後來與好幾頭家貓相處過,終於明白箇中奧妙,世上的確有無數好奇諸事的八公八婆,但說到膽敢以身試法為好奇不怕掉命的亡命之途,就真的可能只有「好奇貓」,正如名貓評人文地貓話齋:「貓咪祖先查實來自另一個星球」。 我不肯定貓咪是否真的是被派來地球監視我們的外太空生物,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地星人卻喜歡以觀察貓咪行為作樂。 好奇心未必會殺死貓,但好奇心卻足以玩死貓,看見平日高傲的小貓被愚弄,娛樂性實在又是最豐富(寫到這裡,我有點擔心會被愛護動物協會投訴)。 話說iPad於去年面世,湧現了大量軟件開發商,製作針對成年人的多款觸控遊戲之餘,當然也愛屋及烏,紛紛推出多款由3歲到80歲也會一玩上癮的手感觸控遊戲,實行一家大細也要中蘋果毒。 最近,iPad軟件開發商更連小動物也不放過,基於平版電腦的手感觸控特性,剛好與下下愛動手不動口的「好奇貓」不謀而合,於是便有好些專為貓咪製作的iPad遊戲出現。 聰明的廣告商,專生產貓糧的品牌Friskies,立即看準機會,趁iPad2剛推出,Android亦有太批平版電腦排隊登場,於是便一口氣推出了三款專為小貓設計的「爪」感觸控遊戲,包括了一)貓咪開心魚塘;二)貓咪滋味尋寶圖;三)貓咪雜錦滋味派對。 這批遊戲還煞有介事地,說明都是經過專家研究真貓臨床實驗,保證能夠令你的貓咪玩得樂透半天,累得不會再打擾你。 品牌透過iPhone或iPad等一類的平台,製作遊戲或實用軟件來增加品牌的認知與好感度,相信在今年會繼續成為大熱。 但Friskies這個專為貓咪而設的遊戲,我雖然未有機會找一頭真貓來作試game後評測,單是綽頭,我覺得Friskies今回已經贏了漂亮一仗,至於這三款遊戲是否實用好玩?真的是貓才知道。 (原文刊登在筆者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為「好奇貓」而設的iPad遊戲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