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解讀

高效能Gym鞋品牌—LANE-EIGHT

認識LANE-EIGHT這品牌,大概始於兩年前,我無意中在SCMP讀到一篇有關品牌創辦人James和Josh兩兄弟的訪問。 有點意想不到,這個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獲得國際媒體報導的運動鞋品牌,居然是來自香港的本地薑。 但正所謂「天涯何處無波鞋」,全世界在等我入手的運動鞋,無論品牌與款式,都多如天上繁星,多一個,真的都可能嫌多。 更何況,LANE-EIGHT這個新品牌,居然夠膽獨沽一味走天涯,只有Trainer AD 1這款式。 驟眼看,鞋帶的綁法,靈感疑似是來自Nike Presto,鞋底的構造,又疑似Nike Lunar的東施效顰,還有鞋身採用的一體化網織纖維物料,整體加起來,就像是一對無印版的adidas Ultraboot。 人總是先入為主的,因此第一印象,LANE-EIGHT未能勾起起我的興趣,令我認真地對她了解更多。 後來,某天路過LANE-EIGHT的Pop-up Store,拿過實物上手,發覺做工不錯,售貨員又使力解說此乃環保物料又沒有使用任何皮革云云,是名副其實的一雙Vegan鞋。 一如近年不少國際大品牌所走的ESG企業方針,LANE-EIGHT雖然只是一個初生之犢的新品牌,在製作原材料的選擇上,卻同樣講究,一律都是取諸天然的循環再造物料,當中,更把大量人為廢物升級再用。 譬如,LANE-EIGHT的鞋身,採用再生聚酯紗線製作,材料來自廢棄膠瓶;而鞋底部份的物料,則是取材自大量充斥會對海洋有害的藻類,整個生產過程,當然亦講究減碳。 說到這裡,不期然會令我聯想到,在美國名人界中大熱的AllBirds,品牌同樣走DTC(Direct-to-Consumer)和持續發展概念,兩者都是象徵著新世代品牌的特色,除了是時尚,同樣亦是吸引新一代消費者,或甚至是投資者的熱門概念。 但說到我對LANE-EIGHT這個品牌開始產生興趣,其實是由我的健身教練開始。 過去一年,我開始逐漸留意到,我慣常去的那家Gym,身邊都總有幾位Gym友穿著這款運動鞋,此外,更包括了好些健身教練。 也許你會問,做Gym穿哪款運動鞋,是否真的需要這麼講究? 純個人體驗分享,先由我家的鞋櫃說起,我的運動鞋,大概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平日上班襯衫穿的便服鞋,功能性較弱,未必合適穿來認真做運動。 第二類,是我每個星期行山時,穿來踢石踩沙的行山鞋,功能性很強,但做Gym穿的話,可能會有點笨重累贅。 第三類,就是跑鞋,除了跑步時會穿,因為上述兩類運動鞋都不太合適做Gym鞋關係,於是,跑鞋就成為了我平日的Gym鞋。 跑鞋作為Gym鞋,其實我覺得還可以,當然,還要視乎你穿的是那類款式的跑鞋。 由於某些款式的跑鞋以輕巧先行,往前跑絕對可以,但當在Gym要做一些需要左右走動或跳躍的動作,甚至是要做一些負重運動時,間中就可能會感到有點缺乏安全感。 話說某天做Personal Training的時候,我和教練J閒聊,問他有那款Gym鞋推介。 二話不說,他就向我推介了兩個鞋款,其一就是Nike的Metcon,其二就是上述的LANE-EIGHT Trainer AD 1。 前者款式,教練認為鞋身結構會較為硬淨,習慣柔韌度較高的跑鞋的我,未必會習慣,的而且確,我目測另一邊廂正穿著一雙Metcon的一位教練,走起路來,確實有點像Robot Cop。 後者鞋身造型雖然同樣紮實,但鞋身在穩定性與柔韌性之間,卻取得相當好的平衡,除了合適做Gym,做較短途10K左右的跑步訓練都不錯,加上款式較接近休閒鞋,平日上班行街也可以。 教練J於是說。 當我還在考慮,應否入手一雙Trainer AD 1的時候,卻剛好遇上LANE-EIGHT終於推出的第二款運動鞋—HIIT Trainer。 驟眼看,造型和上一代Trainer AD 1好像分別不大,設計風格依然是簡約的休閒鞋,細心看,發覺鞋身鞋舌不再一體化,獨立鞋舌之外,鞋繩亦改為較接近傳統的穿法。 設計稍作調節的鞋身結構,在鞋身與鞋底整體的穩定性上加持,為應付需要快速切換左右動作的體能鍛鍊,亦強化了內外結構的支撐力,種種細節上的改良,都是為了更切合以健身為重點的日常穿著。 Trainer AD 1鞋身相對包腳,鞋身結構較像穿襪,腳掌厚肉的話,著起來亦會較緊,教練J建議,一般人可能要穿大半個碼。 但HIIT Trainer就有點不同,因為穿鞋繩的方式,雖然依然包腳,但腳掌貼腳程度較有調節空間,因此穿起來,沒Trainer AD 1那麼緊,腳趾亦有較多鬆動空間。 因此,有朋友建議,最好選擇平日最合適的貼腳尺碼,由於鞋身柔韌度極高,新鞋穿一次就可以break in,所以尺碼來說,愈貼腳,愈好。 穿上HIIT Trainer後,入到PURE的Gym場,我真的是「自信心返晒嚟」,尤其做負重兼且要走動的鍛煉時,馬步比平時穩,安全感亦大增。 我也嘗試穿HIIT …

高效能Gym鞋品牌—LANE-EIGHT Read More »

用戶體驗即營銷

一直都想重拾黑膠唱片的樂趣,但希望一切從簡,於是,鎖定了可接駁藍牙喇叭直接出聲的唱盤。 尋尋覓覓,在網上遇上了 TONE Turntable這個來自奧地利的品牌,我獨愛她的簡約設計。 上網再找點資料,得悉這款唱盤是團隊與Pro-Ject Audio Systems合作的設計,唱針則和Ortofon合作。  本來打算直接向廠家網購,但期間,又無意中發現原來香港有網店代理ununliving,向他們的Facebook Page查詢幾次相關產品資料,回應甚快,反正都是網購,於是,我選擇了幫襯本地代理。 ununliving網店介面簡潔易明,購物和付費的體驗,尚算順暢。 兩個星期後,終於收到產品,產品包裝亦非常妥當。 但開始使用時,發覺藍牙出現了點問題,試完再試還是未能成功接駁。 於是,我馬上聯絡香港代理ununliving,並且把問題詳細陳述,兩三個小時後,已經有人回覆,並且致電給我,嘗試幫我拆解。 遇上過不少客服,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總好像覺得,問題都是出於客戶使用產品不當,於是,對客戶方多方質疑。 但客服的重點,就是要先嘗試讓客戶感覺到,他/她正在積極幫客戶解決問題,所以,應對的態度和技巧,很重要。 通話的時間差不多在7點半,相信已經是過了下班時間,致電給我的朋友,聲音聽起來很年輕,態度相當友善誠懇。 我雖然未有主動要求,但對方已經很快表示,如有問題的話,他們願意馬上換貨,但請先讓他聯絡奧地利廠方,了解一下問題所在。 翌日早上,同一位客服朋友再聯絡我,說奧地利廠方回應可能會較慢,不想耽誤我的時間,不如先給我換機。 同一天黃昏,他已經把新一台唱盤送到我的辦公室,並且馬上試機,確認唱盤運作正常才離開。 說完我這個購物體驗的故事,我想說的是,我平日幫不少客戶做營銷推廣,近年也多了一些是幫助他們做網店或網上消費的廣告。 雖然,除了網站及手機App設計,用戶體驗並非我們公司專注的一環,但通常,我們都會自行掏荷包幫襯,親身體驗一下整個購物過程,順便給客戶一些真實用戶回應。 因為,我和我的團隊都真心認為,廣告可以大隻講,但用戶體驗,才是真正落地的要點。 近年,很多品牌都會把很大很大的力度,投資在廣告代言人身上,又或者,是大規模的媒體投放,相比之下,用戶體驗卻相形見絀。 我試過幫襯某大品牌的網店,收到產品時,見到其簡陋如夜冷店的包裝,實在嚇了一跳,我心想:「平時廣告中呈現的高級形象,去了哪兒?」 有很多品牌總以為,廣告可以幫他們解決大部分的營銷問題,可是,即使作為廣告從業員,我還是覺得,優秀的用戶體驗,才是營銷最重要的一部分。 尤其是,當踏入網購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服務體驗,實體的用戶體驗(收到網購產品時的開箱體驗) ,其實,反而變得更重要。

成也數據,敗也數據。

我入行接近30年,讀過大概80本以上有關市場營銷的書籍,有些很學術、有些很消閒、有些很離地、有些觀點很過時。 有更多的,就是作者本身工作上的個人案例乏善足陳,只能靠東湊西拼,把人家的案例據為己有,歸納成所謂的個人見識,市場上,以這類的書籍為主。 為何這麼少還在熱廚房工作的業界中人會出書分享呢? 首要原因,都不外乎工作太忙分身不暇,基乎沒可能有心力和時間把書完成。 其次,又因為市場風向瞬息萬變,怕書寫得不夠快,寫好後內容可能已經過時。 最後,正所謂文人相輕,廣告人營銷人出書,總忌諱行家的閒言閒語,尤其是,當你還是在大集團企業效力的話。 諸多原因制肘下,令業界中人出書,總是步步為營,能夠把書寫好又備受業界叫好叫座的,如鳳毛麟角。 疫情巨浪衝擊下,打亂了不少的生活節奏,商業社會更是翻天覆地,要重新尋找新秩序新步伐,對生活對工作感到不安與徬徨,已經成為我們要學習面對的常態。 工作雖然稍為受阻,但此書作者王俊人(CJ Wang)在這段期間,卻未有空閒停下來,他不斷思索,試圖把個人於廣告及營銷顧問業界16年的工作經驗,以最短時間,整理成一本可以幫助到在這個後疫情期間迷茫中的營銷人、廣告人,或甚至是任何企業或中小企經營者的工具書。 是的,這確實是一本工具書,一本適合放在你的工作桌上,間中翻幾頁來參考的營銷書籍。 如果你像我當初一樣,打算把它一口氣讀完,你只不過是囫圇吞棗,未必能參透當中作者的苦心。 我有快速閱讀的習慣,但我發覺讀完此書後,我需要把某些章節所講述的策略架構再次翻閱,再三細嚼,並且嘗試應用它的策略思考模式,稍作變奏,然後在我的工作上應用。 相信作者王俊人出版此書的初心,正好就是這樣。 數據已經成為營銷界的濫用詞之一,人人都說數據如何重要,但我所見到的,數據只往往淪為上司或客戶向下屬及廣告代理「追數」、「跑數」的指標,卻鮮有企業願意投資金錢及時間在數據之上。 「數據為王」一書的作者王俊人,以他在大機構享用過昂貴的數據工具的經驗、在加上他創業以來在協助預算較少的中小企業的心得,由大數據都小數據,由一擲千金的付費數據,到手無寸鐵要靠僅有的免費工具爬數據,設計出一個邏輯思考框架,幫助大家學懂如何解讀數據、洞察數據、應用數據。 正如我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大有大做細有細做,最緊要,還是要開始做」。 當然,明白大家總是喜歡參考成功案例,因此,此書作者也有以他的第一身體驗,和大家娓娓道來一些成功案例,讓大家參考一下。 可是,正正因為營銷世界中,每個產業每個品牌每個階段每個地區每個人每個事都可以改變結果,所謂成功案例,其實未必能給你真正答案,因此,這本書內,作者王俊人亦沒有刻意給你一個「你這樣做那樣做,你就會成功」一類的明確答案。 事實上,你需要要虛心學習,採納書中的思考及策略模組,然後,整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營銷手法。 即使坐擁海量數據,也不會令你成功稱王,唯有細心分析、從小數據中尋找新洞察,滴水匯川,數據才可助你成王。 書名:數據為王 作者: 王俊人 CJ Wang  出版社:MOOK墨刻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29 ​​作者簡介 王俊人 CJ Wang SoWork摘星行銷顧問首席增長官,前奧美互動行銷副總,歷經生物、管理、網拍、國會助理、行銷代理商和北京數據分析的訓練,建構了一套科學化內容行銷的心法,致力為品牌運用內容洞察的價值。 近16 年生涯中,服務超過100 個品牌,贏得國內外創意與成效的知名獎項,創業以來,持續以投資千萬的數據經驗,為品牌塑造定位、達到成效。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 | 房慧真

壹周刊剛剛面世的時候,打開每期雜誌,第一件事,我就是會翻頁過去,讀那一期的人訪。 有很多記者,以及被訪者,好像總覺得,做人訪,可以很隨意,即興就可以,正所謂「煮到埋嚟就食」。 但我覺得,要令被訪者處於最輕鬆的狀態,以及讀者最想看到的一面呈現出來,雙方都要下點功夫。 壹周刊的人訪好看之處,就是你總會可以透過被訪者的人生,從中找到點兒共鳴,甚至是啟發。 最近我剛好上網上完Malcolm Gladwell的MasterClass課堂,當中有好個章節,也是分享了他做人訪的心得。 課堂之間,Malcolm Gladwell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就是說:「我希望被我訪問之後,被訪的朋友一定不會感到後悔,或甚至被出賣。」 無可否認,後來因為競爭劇烈,又或者是其他原因,壹周刊好、蘋果日報也好,相信都刊登過不少令被訪者後悔的訪問,這當然又是另一個話題,在這裡,我不打算詳談。 話說當壹周刊的網上版出現後,我間中都會瀏覽台灣版的人訪,雖然當初沒刻意留意到她的名字,但房慧真小姐所做的人訪,我一定看過很多篇。 最近,又由於台灣的《報導者》,我又再次讀到房慧真小姐的評論文章,以及她最擅長的人訪文章。 房慧真小姐筆下的人訪,有畫面、有近鏡、有遠景、有微距、有聲音、有燈光、有空氣、有溫度、間中,甚至有背景音樂。 閱讀的時候,我覺得,即使我作為第三者,我卻就像是乖乖地坐在她和被訪者身旁背後的小助手,認真地用腦袋做筆記。 感謝朋友F借我這本書,這個早上,我靜靜地呷一口咖啡,讀著人家的訪談對談。 這一刻,我又變回了那個乖乖地坐在房慧真小姐身旁背後的小助手,細心地消化著她和被訪者的雋語連篇的訪談,好好在心裡做筆記,好好地上了人生一課。

「耐人尋味」的黑啤

大學畢業不久,我第一份廣告公司的工作,是在太古城柏嘉大廈的奧美。 公司長期加班包晚飯包宵夜,公司會議室的雪櫃裡,更長期會有啤酒免費供應。 啤酒有兩款選擇,一係就係喜力、一係就係健力士。 可能黑啤比較重口味,喜力似乎壓倒性地比健力士受歡迎,於是,每天通常黃昏六點半未夠,喜力已經全部掃光,剩下來的啤酒,只有健力士。 出來社會大學前,我非常大鄉里,一直沒品嚐過什麼是黑啤,第一次喝,就是喝公司免費提供的健力士。 初初喝,感覺像喝廿四味,澀澀地、苦苦地,感覺實在是重口味。 但我這份人,最怕同人爭,於是,我也懶得在6點前,箭步到公司會議室的雪櫃和人家搶喜力,雪櫃有什麼啤酒我就喝什麼啤酒吧,反正都是免費的。 過了幾個月,我索性只喝黑啤,漸漸地,我由開始時喝不慣,到四年後,離開這間公司時,我已經變成無黑啤不歡。 我甚至會覺得,大部分主流品牌的啤酒,口感實在太差勁,薄、稀、酸,又有點像喝沒味又澀的汽水,難喝得要死。 相比起大部份的黑啤,有質感、有口感、有層次,感覺就好似老夫子漫畫裡面常說的「耐人尋味」。 當年在奧美喝健力士黑啤,還有一個小插曲,公司有位年過60歲的加拿大裔資深文案,造型像家鄉雞的山德士上校,是公司內像一本活動健力士百科全書,很多有關健力士黑啤的事情,我都會請教他。 跟據他的維基百科,健力士黑啤,口味其實有好幾種,50、60年代,健力士登錄來到亞洲,其實在馬來西亞也有另一個變奏版本,包裝和口味都略有不同。 後來,我去了都柏林的健力士總部的博物館,參加了一個黑啤品酒班,逐一品嚐過不同的版本健力士,居然也包括了馬來西亞版,發覺「耐人尋味」,真的各有不同。 人逐漸長大了,我終於體會到,這就正如我們的人生之苦哦,苦澀味,其實也可以有很多種。 而且,喝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最好喝的健力士,個人最首推,還是要在餐廳酒吧才喝得到的新鮮生黑啤。 喝新鮮生黑啤,一定要連啤酒泡一起品嚐,黑啤啤酒泡有點像一層滑溜溜的忌廉,透過它來品嚐帶著濃濃麥芽味的啤酒,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雖然我是健力士粉絲,但罐裝健力士,平日在香港買到的,一般而言,都並非我最喜愛的版本,味道亦有點參差。罐裝健力士生啤,我又嫌太淡太多氣。 90年代,進口啤酒在香港還未流行,所以,起初,我以為黑啤只是愛爾蘭或其他鄰近國家才有的產物。 很多年前,某個盛夏,我去日本旅行,晚上回酒店的順道,我卻在LAWSON便利店發現了麒麟黑生,一喝難忘。 那天的情景,有點像日本的CM,我走路和逼JR了一整天,帶著疲累的身軀,呷一口冰涼的黑啤,整天的疲累,就好像一掃而光。 翌日晚上,我再試了另一款惠比壽黑啤,感覺同樣不俗,但又好像不及麒麟黑啤好喝,於是,接下來的旅程,每個晚上,回酒店前,我都會路過LAWSON買一罐麒麟黑生。 相比起我喝慣的愛爾蘭正宗黑啤的粗獷,日本麒麟黑啤則較為細膩,啤酒的氣泡亦較溫文,略略清淡,在苦澀與甘甜之間,帶有一種微妙的優雅感覺。 在香港,平日很少會在超級市場見到麒麟黑生,不知道這是否季節限定。 上星期,路過惠康,我終於再次遇上了她,於是,馬上入手一打,今個盛夏,一定又要啤一啤了。 利申:我個人實在喜歡黑啤,這篇並非什麼業配文,夏日炎炎,我只是想抒發一下我這麼多年來的啤酒情懷吧。

寄出求職電郵前,10件你要注意的事

最近,公司在求職網站登了招聘廣告,像我們這家小公司,一星期內,也收到數十份求職電郵。 敝公司沒有全職HR,我就是HR的把關人。 要一口氣處理接踵而來的求職電郵,篩選的過程,時間就是最大敵人,平均每一封求職電郵,我只會用10-15秒,就要決定應否繼續花多少許時間,再讀下去。 說句實話,近年我收到的履歷表當中,佔大多數,都是採用可以在互聯網順手沾來、倒模式的樣本,看見就想打呵欠。 有關個人技能的一項,十居其九,更是以自己個人主觀評估的能量值來展示,真的是純屬參考。 我們公司招聘的,是創意相關的工作(Art Director和Digital Desinger),因此,不能單憑一張履歷表,就可以作為篩選因素,對我來說,作品才是最重要。 畢竟,從前在大企業打工時,我也收過無數求職的履歷表,所以,我也想藉此機會,順便給應徵者少少建議。 如果你應徵的是一份創意相關的工作,無論你有多少年的工作經驗,做過什麼大公司,你的作品,才是你真正能説服別人的東西。 所以,你一定要先好好整理你的作品集。 其次,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我以下的10項建議。 一)寄出你的求職電郵前,強烈建議先弄個簡單網頁,並先把作品上載,如果你怕公諸於世,可以先設定登入密碼,只限有關人等才可看到。 二)要顧及收件一方的體驗,千萬不要把龐大的檔案放上雲端,然後期望人家會下載下來慢慢欣賞,很抱歉,遇上這類CV,除非我認識你,否則我通常會直接跳過。 三)也不要把檔案龐大的附件經電郵寄給人家,因為,不是每家公司的電郵都可以有無限存儲量,你的電郵,隨時會因此被丟入垃圾郵件之列。 四)如果你來不及做網站,一定要寄附件的話,最好把作品集壓縮成少於5MB的pdf,然後,並且自己試試看,你的檔案能否輕易地在手機上瀏覽。有影片作品的話,可以先把影片上載影片串流網站,然後把連結放在pdf作品集內。 五)你的作品集也一定要精簡,不用由起初神創造天地開始,把最近最好的五、六份佳作放進去就可以,同時,作品也最好分類。 六)同時,可以為每件作品加點描述,讓人家明白你創意背後的動機,也讓人家理解你的思路,甚至是執行上的細節。 七)大部分創作都並非一個人的事,因此,最好為每件作品加上註腳,你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負責了什麼工作。 八)為你的求職電郵,寫一個能一語道出個人故事的標題,也可有助吸引收件人打開郵件。你有妙筆生花的本領當然好,沒有文采天賦也不打緊,但你碼你要清楚自己的個人定位及亮點是什麼。 九)求職電郵內文,也可以寫一個三段起、四段止的個人簡介,先解說你應徵的是什麼職位,簡述你的個人經驗,最後,給對方一個為何要繼續讀下去,或者是花時間打開你的作品集的理由。 十)你的求職電郵,隨時會因任何不知名原因被對方錯過,如果投寄後超過一個月仍音訊全無,不妨再發一個跟進電郵,或表示你的誠意,或當作是多自己給一次機會也無妨。 祝大家成功地找到你的理想工作。

如何面對不再被需要這感覺?

最近,朋友K失業了,他今年差不多50歲,在某國大企業打工,同一家公司,做了接近25年。 論經驗,他是公司同一職位中,年資最高,但又並非管理層的其中一位,可是,他不是那種職場中典型的老屎忽(恃老賣老的人)。 他做事非常賣力,辦事能力很強,平日除Gym,就是工作和工作。他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專門技術,他亦很熱衷於這份工作,工作相關的事情,亦幾乎成為了他的興趣。 最大問題,他思想有點固執又抗拒科技,他是那種若非公司逼他用智能電話,他會情願用Nokia 3310的那種朋友,當然,為了工作,他老早就範。 除了公司電郵,他平時很少上網,社交媒體更不用說,他有點近乎偏執,總是認為大部分科技產物,都是現代人浪費人生的桎梏。 雖然,這方面,他有他的道理,但我不敢苟同,因為,我相信,但凡任何事物,社交媒體好、網絡世界或電子科技產品也好,都一定有正反兩面,是把兩刃刀。 朋友K為人很有主見,平日博覽群書,天天讀報紙,因此,即使減少上網(但不代表完全不上網),他還未至於不聞天下事,因此,我還是相當敬佩他的堅持。 一場世紀疫症,公司生意大受打擊,再加上公司的急速科技轉型,某些工種,包括朋友K的工作,已經可以靠科技減省人手,他的經驗當然依然重要,但站在人力資源的成本立場,企業一定要作出取捨。因此,無奈地,朋友K成為了第一批被解僱的「老」員工。 不幸中之大幸,即使算是高薪厚職,但朋友K卻非大花筒,平日生活簡樸,算是有點積蓄。 加上公司的遣散費,其實也算不俗,一年之內,經濟上的壓力,相信不大。 可是,令他深受打擊的,就是覺得他已經「不再被需要」這事實,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電影《Up in the air》裡的情節。 我嘗試開解他,當然絕不容易,始終,由在Work From Home的某個星期五,在Zoom Call內通知已被遣散,就連回公司收拾細軟的機會沒有的那一刻開始,在他腦海內,「不再被需要」這感覺,已成烙印,揮之不去。 我嘗試給他的建議,換個角度,引導去看看目前現實,比較不同的下一步可行方案,只可惜,想法都一一被他拒絕。 事後我想,究竟我們的存在,「被需要」是否就是最重要的呢?到底「被需要」這感覺,是否只可以存在於工作之上? 如果「被需要」真的是那麼重要,我們還有什麼生活上的方式,可以為自己製造「被需要」的機會? 反過來說,我們能否放下「被需要是必需的」這想法,另覓心靈出口,放下「失去了什麼」這執念,嘗試著轉換一個「只求付出,不求收穫」的心態,這是否又會是另一條出路? 我把朋友K的經歷和上述文字,在我的個人面書頁分享,本來是想藉此提醒自己,也順便想讓大家一起,思考一下這個人生課題。 但沒想到的是,這貼文卻引來了四方八面的朋友的熱烈迴響,紛紛希望能給朋友K點點意見。 當中,有不少過來人,表示同感,也順道分享了他/她們「被退休」後,如何透過做義工、尋找新嗜好,或換條事業跑道再出發,踏上另一條豁然開朗的人生軌跡。 也有朋友覺得,我這位朋友K的經歷,基本上是自作業,物競天擇,他還可以到了50歲才被裁員,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為工作付出自己的青春,換來了晚節不保,是活該,正笨蛋。 事實上,朋友K完全不懂中文,所以,大部分網友的留言,他都不會看到,更何況,他根本連面書帳號都沒有,但事後,總結了大家的分享,我也以此作為材料,嘗試和他開解了一下。 到底,我們活在這世上,當絕大部份人,都要靠一份工作而維持生活的時候,是否真的需要依賴「被需要」這感覺,我們才能夠生存下去呢? 站在人力市場這角度,基本上,這是一個經濟學101的供求課題,我們每一個人,在職場上的價值,都是一個等價交換的過程,你能否提供市場上所需,永遠是一個角力過程。有些人比較本事,可以獲取較高的溢價,有些人卻因緣際會,只可以用低於市價的回報成交。 但交易始終是交易,商業社會始終是商業社會,即使你的工作表現是如何出色,始終有一天,你都會有機會因不同的原因而「不再被需要」,這個「滿足別人需要」的角色,其實十分被動。 換個角度,如果站在心理學上的層面來看,從我們自小長大的過程中,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渴求「被需要」這感覺,基本上,這是人性的本能。 當然,有些朋友的依賴性較高,當沒有獲得「被需要」,會感到很失落;另一邊廂,亦有些朋友卻較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不一定要「被需要」,也可以活得自在,活得精彩。 但說穿了,由我們牙牙學語開始、踏入求學時期、離開家庭的個體、到出來社會工作、及後建立自己的家庭,每一個人生階段,每一個生命中的角色,我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被需要」的原因。 現代的都市人,大多把人生超過七成的時間,都投入在工作之上,某程度而言,工作定義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位置,因此,假使有一天,當工作不再需要你,你就可能會頓然以為,自己已失去了「被需要」的原因,生命失去了重心。 只不過,每個人的人生旅程,都是一條迂迴迥異的道路,每個人所走的軌跡,甚至只有很少機會重疊,生命的重心,會隨外在及內在因素轉移。 至於工作,亦從來不應是定義我們在社會角色中的唯一因素,除了一家公司的員工、我們其實也是人家的子女、小孩或小毛孩的父母、好朋友的知音人、鄰舍的好鄰居、大自然環境的守護者,一如現在流行的斜桿族,角色有很多個,「被需要」的原因,也是數之不盡。 假使職場崗位暫時不需要你,世界也不應該停頓,你可以先把那個角色暫時放下,趁這段時間,重新規劃自己其他的角色。 嘗試沉澱一下,究竟還有那些人物或事情,因為你從前太過用心只想演好工作上的角色,你未能付出足夠的時間和心力,滿足他們對你的需要。 是的,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人與事,都是很需要你的。 對於朋友K,我沒有任何的結論,我只希望,能夠向他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輔助他繼續不至於原地踏步,繼續向前。

一個人的履歷表,不是一個人的事。

我工作了接近30年,與我共事過的同事和客戶,不計其數,如果這個年代還有電話簿的話,應該都有一吋厚。 而到了我這個人生階段,每一年,我都會收到不同公司的HR,或甚至是大學的收生部,要求我填報某君的Reference Check。 不要以為我只會為前下屬填報Reference Check,事實上,我也有幫過前上司、前客戶填報Reference Check。 國際公司,尤其注重乙方夥伴關係 事實上,有好些國際大公司,相當注重與乙方的合作關係。 試過有一次,是前客戶的準新老闆,因為她認識我,又知道我是這位她正考慮聘請的朋友的前廣告公司職員,於是,她直接打電話給我,向我查詢這位前客戶一些與工作相關的問題。 對談中,包括我對她的印象如何、她和廣告公司的相處關係是怎麼樣、平日有否無理要求、給廣告公司做簡報的時候有否條理。 以為「我是付費一方,我有無上權威」,有好些在甲方做客戶的,總以為自己高高在上,輕視與乙方的夥伴關係,。 但請緊記,不要以為只有乙方需要口碑,作為甲方,在商業社會內,其實你同樣需要的口碑,有好的名聲,你才可以找到最優秀的合作夥伴,否則,整個過程都只會是純粹的商業交易,不是合作關係。 我認識過某位著名的甲方客戶,因為她在前公司已臭名遠播,剛剛上任新公司時,她想下個下馬威,於是公開邀請各大廣告公司進行比稿,可是,她卻被大部分發出請帖的廣告公司一口拒絕。 所謂在行內的口碑,這方面,其實和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的關係,幾乎同出一轍。 世界是平的,也是圓的。 再說,在這個社交網絡時代,要在LinkedIn 找一個人,真的易如反掌。 近年,曾經透過LinkedIn和我聯絡過,邀請我做新同事Reference Check的,除了香港,也試過某些國際公司海外辦公室的HR,你隨便說得出的Fortune 500,我都遇過三兩個。 這個世界是平的,也是圓的。 如果你以為你已經遠走高飛,甚至是,即將離開了你原居的城市,離職前,你對前任僱主或同事,可以作出魯莽或不負責任的行為,我會強烈建議,你真的要重新考慮一下。 你的工作履歷表,不是你一個人寫成的,而是曾經和你共事過的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其中的。 做人沒可能面面俱圓,但也要全力以赴。 當然,這個世界,有人喜歡你,也一定會有人討厭你。 人與人之間,是否合得來,這方面,真的要看雙方有否化學作用和默契。 人生苦短,我們亦沒可能五斗米而做到面面俱圓,有意無意間,得罪了人,總是常有。 以我個人為例,雖然,自問每次離職前,我都會把所有事情交代清楚,亦從來不敢怠慢,會努力到最後一天 (我沒有試過有一份工的last day不用加班)。 甚至乎,我試過不止一次,在離職前,給公司所有同事,提供了密集式培訓,把我在這家公司累積和整理好的經驗,傾囊相授。 有人說我笨,但我卻但求心安理得。因為,我相信,出來行走江湖,一定要好來好去。 可是,我還是遇上過不快經驗。有一家公司的高層,當我呈上辭職信後、馬上與我反目、並且對外惡言中傷。 但有趣的是,這家公司的HR和新任管理層,卻三番四次,找我幫他們即將升職,或者是打算聘請的新同事做Reference Check。 證明我在這公司部分同事的心目中,我還是一名值得信賴的前員工。 目前,雖然我已經是自己公司的老闆,求職這兩個字,暫時不用出現在我的字典內。 但我仍然相信,這個世界不單止是平的,也是圓的。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Clubhouse成了社交網絡焦慮下的情緒出口?

雖然幾乎全世界都有人嚷著要杯葛Facebook和Twitter,叫大家移民到MeWe或其他社交網絡,但始終,目前還未有一個「新」平台不是換湯不換藥的。 事實上,社交網絡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加上現實世界的社交距離,加強了人類的社交焦慮,任大家再看100次Netflix的The Social Dilemma,大部分現代人已經社交網絡成癮,於是,還是要尋求社交網絡出口,感受到被社交連繫的心靈慰藉或情緒舒緩。 Clubhouse本身的設計雖然簡單,社交性卻很強,合乎了絕大部分互聯網產品的成功要素,但卻以一個稍為不同的模式出現,比起其他的新晉社交網絡平台,算是帶來點點新意思,難怪很快便令社交網絡一批early adopters入屋。 Clubhouse是一個開放式many to many的社交平台,即是說「很多人與很多人同時對話」,情況有點像Twitter或用戶沒有設定隱藏身份的Instagram一樣。 不過,最原始的時候,Twitter是文字,Instagram是照片,Clubhouse是說話。 目前,Clubhouse是手機app限定、iOS限定;只限發表聲音,文字免問;同時聲音不設archive,每次開Room,只限實時收聽。 在互聯網發表聲音也不是新事物,SoundCloud和Podcast也存在了很多年,但始終缺乏如Clubhouse的社交屬性,所以一直都未有爆紅。 所謂的社交屬性之一,就是平台裡面的用戶,都有一個清晰的人物關係圖,參與其中,你無需主動去發掘,平台就會透過演算法,把一些有最大機會吸引到你的內容,推送給你。 在Clubhouse的世界,目前除了只可以透過現有用戶的邀請入屋,這個機制內,更會永遠把那位帶你入屋的用戶,標籤在你的帳號上,他/她就等同你在Clubhouse的生父/母。 此外,你follow了誰,誰又有follow了你,都會清清楚楚地,任誰都看得到。演算法之餘,也將這個人物關係圖,公告天下。 於是,由誰發言,然後引發有誰共鳴,就成為了Clubhouse的一個關鍵生態。 有好些美國矽谷的網絡名人,尤其懂得玩這個社交圖譜遊戲,會吸引第二、第三度或以外社交圈子中有影響力的粉絲,然後引爆連鎖效應。 我參加過不止一次,一些由外國朋友主理的happy hour networking活動,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先圍一個圈,中間有一個蘋果箱,參與的朋友可以輪流站上去當主持人發言,分享他個人的創業或工作相關的故事。 當然,期間,負責做moderator的朋友的角色也很重要,始終,並非每一個人都有能力,一開口就談得有條有理。 再者,同一個room內,有太多人同時發言,話題不能聚焦的話,聽眾亦很快會離開。 聲音直播+聽眾互動,這種可能是電台主持的天賦能力,亦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容易掌握得到,包括一些所謂的網絡KOL。 因此,一如大部份鼓吹many to many對話的社交網絡,一般而言,超過9成或以上都總會是一些沒養分的內容。 而社交網絡焦慮下的副產品,就是讓你在不自不覺間,被餵飼了很多你其實不需要但你卻很怕會錯過的垃圾資訊。 我在Clubhouse還是新丁,暫時亦未有準備開room發聲,但我卻很好奇世界各地的朋友,是如何使用這個社交平台發聲。 以上是我目前的感想,歡迎各位交流。

TVB不是給ViuTV打敗,而是給自己的過去打敗。

「TVB唔係畀ViuTV打殘,而係畀自己嘅過去打殘。」 今早路過報攤,見到蘋果日報的頭版,腦海中,馬上浮現出這句話。 做人一定要向前看,你當年的初戀,已經由青春少艾變成大媽,不是說大媽沒市場,可是舉凡任何一個行業,永遠都需要可改變現狀、勇於挑戰過去status quo的新血,我們才會有進步。 找行業的既得利益者、坐享收成期者當管理層,你可以期望有什麼突破? 不久前,有一家4As廣告公司邀請我,加入集團重組後的管理層,我婉拒之餘,反建議那位區域CEO,其實可以考慮在Ad Tech或e-Commerce的Startup界中,找比我年輕的人才,沒必要找我這一些年過50的老將。 「那些人不懂廣告。」區域CEO於是說。 廣告不斷在變,我頂多會較熟悉廣告圈子的運作,與傳統廣告商會的朋友有點交情,但這並不代表,我合適營運屬於這個時代的集團廣告公司。 我現在每天都在跟年輕的同事學習、上網上課程學習、在這裡跟大家學習,如果我再回到4As廣告公司當主管,相信我很難再有這種可以持續學習、持續從犯錯中學習的空間。 任何一個行業、一家公司、或甚至是一個個人的事業的衰落,很多時,都和太過眷戀從前美好時光有關。 而大家亦好像忘記了,貪新忘舊才是人的本性,尤其是娛樂圈。 懷舊金曲致敬夜,只可以是間中點綴一下的飯後果,你,這一代還可以食老本,那,下一代呢? 回憶是會出賣大家的,過去的無限美好,現在重看,隨時會心不忍睹。 如果你真的認為,觀眾會對從前的公仔箱有感情,麻煩你試試用圖中這部電視,看看周潤發版本的上海灘。 (話說,我真的不小心在Netflix看了周潤發版本的上海灘,10分鐘不夠,就徹底把我的美好回憶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