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

從Instagram蝗蟲到獨家村社交網絡

等了又再等,Instagram終於在今年三月推出了Android版了,可是呢,推出以來,坊間卻一直惹來不少自問正印Instagram用家呱呱叫。 任誰都知道,這個世界上,Apple Snob特別多。 眼見Instagram本來只屬iOS我等名門,地位超然。今天你居然中門大開,讓那些Android蝗蟲來分一杯羹? 即是說,我們這些上等人要與那些什麼三叔呀、索妮呀、H天師呀、無得撈娜等等一眾庶民平起平坐,當然有失蘋迷身份,試問叫人怎啞忍? 難怪Apple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Phil Schiller會如此激動,一怒之下,除了索性把個人的Instagram帳戶「自宮」,更在Twitter批評Instagram此舉,絕對是Jumped The Shark(當然不是說他們跳鯊魚啦,意思是罵他們倒行逆施萬劫不復)。 本來,一個小眾玩意,首批玩家難免會自我感覺良好。 但某一天,當小眾玩意多了一些閒雜人等,原來這班所謂early adopter的先驅者,就會頓然感到特殊身份盡失,意興闌珊,於是一走了之。 科技或潮流二三事,往往就是如此,歷史只會不斷重演。 作為Instagram愛好者,其實我喜見更多人開始加入,社群迅速成長,Follow我的帳戶,Like我的照片的朋友也多了不少,說到底,社群還是人多好辦事,執筆之時,Instagram全球用戶已超過4千萬。 我請教了Android駐港非官方領事讚神Jansen,問他老哥如何看Instagram推出Android版本此事,出乎意料之外,他居然認為:「Instagram會立即失去他原有的優越光環,此舉可能有點不智。」(說時一本正經) 但不同意歸不同意,Jansen依然玩得不亦樂乎。 事實上,大部份的科技產品都有類似的生命週期,正如收購了Instagram的facebook一樣,當初也不是只屬哈佛大學學生們的專利嗎? 到了後來,當用戶人口成長變成了公司願景的發展硬道理,不僅是其他二三四五六七流大學的學生,其他阿公阿婆阿叔阿嬸,都一律成為facebook要討好的對象之人,據悉,2012年內,facebook全球人口,大有機會直逼10億。 最近,有朋友陸續淡出facebook與Instagram等社交圈,當然,他們可能都是Social Media Snob一族,不肖與一般庶民連輿並席。 於是,他們紛紛轉向其他小眾社交網絡,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如那個容許你最多只有150個朋友,據稱擁有比Instagram更漂亮的照片濾鏡的Path。 雖然,部份用家還會是間接把他們的最新動態,透過Path更新往facebook,但個人而言,卻已很少再踏足facebook。 至於我,最近也開始和太太在玩Pair,app如其名,這個社交網絡,只可容納我和她,兩個人是也。 (原文刊登於e-Zone,我是本文作者,本網誌版略有修改)    

Path—你的隨身私人日記

你還需要多一個社交媒體平台嗎? 平台太多,時間太少,老老實實,又中又英,我一早已覺得有點社交過盛的消化不良感覺。 但工作需要,有新東西的話,我還是即管會試試看的。 目前已同時在iOS及Android平台出現的Path,推出的時間和Instagram差不多,但兩者的普及程度卻不可同日而語,直至Path 2.0版本於去年年底出現,才開始獲得較多的注意。 Path的基本概念,就是你的私人日記薄,你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到那裡上班,沿途見到什麼,和那誰一起,都可以一日透過圖片、文字、短片、GPS軌跡等等,一一記錄下來。 (Path其實也有一個音樂分享鍵,但不要太開心,以為這是類似Spotify的功能,因為你除了可以聽到由少數人已上載了的歌曲單的音樂片段外,你只可以用文字告訴大家,你正在聽什麼歌,可是呢,就連直接到我的iTunes找播放清單都不懂,這個設計是敗北。) 但不要把Path視作另一款的多媒體社交分享平台,Path的概念,與愈多人一起分享愈好的主流平台相反,她強調這是一個私人日記薄,雖然你的朋友可以過來看你的Path,但有別於facebook,他們不可以隨便把東西貼上你的Path裡。 更重要一點,Path真的希望你這本日記,只容許少數真正認識你的朋友瀏覽,所以,Path剛推出時,只限定每人只可以有50個朋友,Path 2.0推出了後,才增加至150個名額。 與陌生人搭訕?絕非Path用家那杯茶。 那麼,Path的魅力在那裡? 個人認為,Path的亮點,是那圖像化的時間軸Timeline設計,簡潔、易上手,UI(User Interface)亦美艷到不能。 還有,可能是新鮮感作崇,Path的照片濾鏡,好像有比人用我用的Instagram的那些漂亮。 拿上手開始玩後,便很容易會愛不釋手,指尖在屏幕上游上游落,很多按鍵想按一下。 到底我是否真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何時何刻都記錄下自己去過那裡、見過什麼或是在想什麼,這點我就不太肯定。 當然,如果是在旅行途中,又或者初為人父母,這又可能會另作別論。 但目前這一刻,因為開始了玩Path,相信我一定會減少玩Foursquare。 一來我向來對能否夠成為那裡的地主其實興趣不大,二來畢竟Foursquare是把個人的行蹤公告天下,我在那裡留低過腳毛這等閒事,還是在Path讓自己友知道就算了。 P.S. 到目前為止,Path還可以在內地使用,即使上不到facebook或twitter,一如Instagram,到了內地,你還可以透過Path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