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吐槽】現實中的廣告狂人真的那麼狂?
圖片來自這裡 播足幾乎8年,合共7季92集,今年5月17號,美劇《廣告狂人》(Mad Men)終於來到最後一幕,最後一集播出時,全美國有超過330萬觀眾同步觀看。未看的朋友們,不用擔心,我不會在此劇透。 這可能是電視史上最受廣告行內人歡迎的劇集,美國權威廣告業內讀物AdAge ,長期有專題報導相關花邊新聞及劇情最新動態,因此,當初在觀看第1輯時,我還以為這只是小圈子口味,臭味相投的廣告人才會對號入座,看得過癮。 但誰知,《廣告狂人》不僅令收費電視台AMC鹹魚翻生(當然還有緊隨的Breaking Bad),此劇更先後囊括93個獎項及271個提名(資料來自IMDB),說明了這個由50末展開的故事,橫跨60年代及70年代初,愈看愈令人看得心神嚮往,已經超越了廣告業內揭秘框框。 《廣告狂人》的故事背景,是那個百廢待興的戰後新社會,Mad Men的意思,是來自當年50年代末,紛紛在紐約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開廣告公司的一班自稱Mad Men的廣告人,是的,麥迪遜大道,就是美國廣告界的英雄地,相當於我們金融界的中環,香港廣告界,我會勉強說是太古坊吧。 廣告行業令人憧憬之處,就是最起碼在表面上,廣告人往往是走在時代尖端,是一個令人憧憬的時尚行業。由於其懷舊時代背景,《廣告狂人》那個背景時代,資訊沒這麼發達,而廣告人又是有機會接觸到最新事物的一小撮人,於是看起來,便是份外地型英帥。 但事實上,《廣告狂人》這套劇,沒有劇力萬鈞的姿態,也沒有太多高潮迭起,有些時候,尤其是頭一兩季,更是刻意玩悶。 什麼是刻意玩悶呢?印象中就有一幕,話說主角一家人把車停泊在中央公園一旁,然後在草地上野餐,老公老婆在抽煙飲啤酒依偎著,一對小朋友活像活動佈景版,一幅典型老套的American Dream圖畫,整場戲好像漫無目的。可是,當他們離開一刻,卻居然像毫無羞恥之心地,把野餐布一揚,讓所有野餐帶來的垃圾一口氣棄掉在草地上,男主角更把喝罷的啤酒罐擲向青青草地的遠方,我想,這可能是導演及編劇的神來之筆,說明現在我們的生活文化,得來並非一朝一夕。 劇中的廣告人,除了俊男美女是主流外,生活也實在放任瘋狂,在辦公室內,經常煙不離手,日光日白也可以在躺在沙發上喝酒,當然,還少不了想做就去做的性愛場面,還有,那個在職場上男專女卑白人至上的年代。 這套劇所描繪的人性及社會現象,就是來得如此地赤裸,而我們一般習慣了看的電視劇,可能基於文化差異,又或者是為免招來道德塔利班投訴的關係,某程度都會給刻意淨化或神話化。 更有趣的是,劇中除了主角的公司名稱是杜撰外,其餘出現的主流廣告公司都是實名,McCann、BBDO、DDB、Y&R 之類的名字經常左穿右插,就連當中的產品及品牌,包括了 Lucky Strike、Kodak、Volkswagen、Cadillac、Playtex、Chanel、Gillette、American Airlines等等,一一都是貨真價實,於是,大家會好奇,編劇是否收了這些公司的錢? 事實上,在芸芸品牌中,除了Heineken是曾經真金白銀付了植入廣告費外(但最後卻是不歡而散),其餘都是順手沾來,事前亦未有徵詢有關單位。 外國劇評人普遍認為,此劇迷人之處,就是其如何地貼近現實世界,由於在60至70年代初,我還是處於一條精蟲蛻變成鼻涕蟲之間的狀態,何謂那個時代的現實世界,我實在不太理解。 之不過,相信每當任何一名現代廣告人在公司受盡上司和客戶煎熬時,觀看一、兩集《廣告狂人》,又實在有多少舒緩減壓的作用,最低限度,那實在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美好的黃金時代,大家總可能會希冀,始終一天,我都會成為有型有款,腰纏萬貫的《廣告狂人》。 (原文刊登於ELLE MEN 2015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