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小時候看過不少西部牛仔電視片集及電影,但始終,我對這白人世界的英雄本色毫無感覺,當中還包括,那個以西部牛仔威武形象打廣告的萬寶路。
我明白,我的老外朋友們(當中又以大美國主義的白人為主),總是對西部牛仔有多少情意結,但對於我這個龍的傳人來說,神槍手還是不及雙截棍威武。
坦白說,我本人對《Westworld》這齣70年代的電影,本身亦毫無印象,若果不是最近 HBO 重拍了這個小說家 Michael Crichton 的故事,若果主角不是 Anthony Hopkins,基本上,我連收看半集的意欲都沒有,更遑論追劇。
但真的要得多 Anthony Hopkins,因為他,誘使我看了《Westworld》的第一集,結果,我連續追了餘下的九集,除了故事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看的時候,更像腦袋被連環轟炸,幾乎每一集都有一兩個令我「嘩」一聲的劇位。此外,劇集內有多個對白甚少的場面,配樂都相當出色,而且亦發揮了劇情中必須的作用。片頭的主題曲更不用說了,欣賞這齣劇,如果你略為認識多一點當中的音樂,相信你會有更高的欣賞層次。
放心,我不打算劇透,但我也大底可以談談此劇的故事設定。話說在一個未來但又可能很接近現在的時空,有一個以南北戰爭期間,美國 Wild Wild West 作背景的主題樂園,裡面除了一花一草一木,就連所有的人物及動物,都是機械人化身的人工智能,只要花得起錢,你就可以在《Westworld》內,扮演你心目中槍法如神的西部牛仔,又或者是殺人不眨眼的汪洋大盜,機械人們都可以任你魚肉,不能反抗。
眾所周知,像 HBO、AMC 或近期如日中天的 Netlfix 等製作的劇集,老早已經是電影水平,就連配樂也是荷里活級數。《Westworld》的音樂總監為 Ramin Djawadi,這位德籍伊朗裔作曲家,曾經在大師 Hans Zimmer 的工作室打工,但很快已經自立門戶,而且老早已經憑《Game of Thrones》、《Prison Break》及《Person of Interest》等大熱電視劇集的主題曲及配樂創闖出名堂,電影配樂方面的表現也不弱,氣勢澎湃緊湊、帶點點重金屬搖滾味道的《Iron Man》和《Pacific Rim》主題曲,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很難想像,這居然都是出自同一位音樂人的作品。
說回《West World》此劇配樂,於劇集只有短短1分41秒的片頭《Main Title Theme – Westworld》,已經略略透露了少許端倪。畫面中,先出現了一台由人造人彈奏的鋼琴,演奏出節奏跌宕有致的12/8節拍的主題旋律,影片後半部,人造人的雙手離開琴鍵,音樂卻沒有停下來,鋼琴繼續演奏,鏡頭拉開,見畫面中間有一台Player Piano (自動演奏鋼琴)。此曲開首節奏聽似簡單,鋼琴與弦樂的對話,背後有暗湧無數,甚具大師風範,氣勢不亞於《Game of Thrones》主題曲。
Player Piano最早出現於19世紀末的歐洲,及後亦流行於美國西部的富有家庭及沙龍 (Saloon),所以,你經常會在好些西部牛仔電影中,在那些槍林彈雨的酒吧/妓寨中,間中會見到座落在一角的Player Piano,在自動彈奏著一些Ragtime音樂。順理成章,《Westworld》此劇的主要設定場景中(基本上是每一集),亦經常有龍蛇混雜的沙龍場面設定,而其中,Player Piano亦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
因為是機械式的自動彈奏,反而造就了Player Piano的一種獨特音色,看此劇時,如果你的耳朵夠靈敏的話,除了作曲家 Ramin Djawadi 撰寫的插曲第二主旋律《Sweetwater》(我覺得這是每次火車出現,把遊客載入主題樂園時的主題音樂),以及 Scott Joplin 的 Pineapple Rag 這類真正的 Ragtime 音樂,你會發覺劇中這台 Player Piano,還會彈奏一些距離西部世界很遙遠,大家可能似曾相識的現代流行旋律。
很詭異嗎?所言甚是,當中,包括了改編自 Soundgarden的《Black Hole Sun》、The Cure的《A Forest》、Radiohead的《No Surprises》和《Fake Plastic Trees》、The Animals的《House of the Rising Sun》,以及 Amy Winehouse的《Back To Black》。這個歌曲名單,由60年代開始,跨越幾個年代。用西部風情的Player Piano演繹這些名曲,在這些畫面出現的時候,產生了爆炸性的化學作用,那種穿越時空的荒誕迷幻,有點像電影《Inception》的夢中夢,除了會令人在電視機面前又懂得這些歌曲的觀眾感到錯愕,更可能會暗喜,當然,選用這些歌曲,其實又另有玄機,但為免劇透,我只能賣個關子。
據悉,導演及監製之一的 Jonathan Nolan 和作曲人 Ramin Djawadi,同樣對 Radiohead 情有獨鍾,除了以上兩首樂隊名曲,《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和《Exit Music (For A Film)》也分別有一個弦樂四重奏,以及一個鋼琴加弦樂的版本,兩首歌曲,尤其是作為劇終高潮的後者,都在劇中產生了令人讚嘆的化學作用,感染力非同凡響。
事實上,這套劇的配樂,還改編了不少經典的搖滾作品,Nine Inch Nails的《Something I Can Never Have》同樣是弦樂四重奏,那種詭異的氣息,令人喘不過氣來。
另一精彩改編,不得不提搖滾經典、60年代 Rolling Stones的《Paint it Black》。這是劇中的名場面之一,話說一班汪洋大盜,騎著馬匹,進入西部小鎮,畫面以慢動作描寫他們如何展開殺戮。音樂先以憂怨的鋼琴旋律展開,襯托著悠揚的弦樂作序曲,氣氛有點像山雨欲來,然後,神秘的巴松管吹奏出《Paint it Black》的經典旋律,小號出現,有點像七俠蕩寇誌內的西部牛仔,節奏突然急轉直上,萬馬奔騰,氣氛也緊張起來,然後,一輪廝殺展開,管弦樂團的木管樂組繼續咆哮,主旋律最後再次響起,廝殺過後,死傷無數,最後,只剩下巴松管、定音鼓和低音弦樂組,有如剩下來少數生還者的哀號。
劇中最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三段原創旋律,就是《Dr. Ford》一曲,此旋律描繪 Anthony Hopkins 飾演的角色深不可測,每次當此旋律出現時,那個 Diminished Seventh半音所到之處,配合他深邃詭秘的眼神,真的有種說不出的不寒而慄。套用同一個主題旋律,在《Reveries》和《The Maze》也有再次出現。
一如《Sweetwater》一曲不斷出現,《Dr. Ford》這一個主題旋律,都有在《Nitro Heist》和《Pariah》兩首插曲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現。
最後一集出現的插曲《Bicameral Mind》,亦可能劇終前的重點所在,恕我不方便劇透,但我覺得這段音樂,有點像開場片頭主題曲,以及與《Dr. Ford》的呼應。雖然,氣氛相對顯得恬靜、平和。弦樂適當地配合少許點綴的電子合成聲響,恰到好處,正如此劇的拍攝手法,明明是說未來世界的人工智能,但其科技感卻是適可以止,還是以人性為主,一如整齣劇集的配樂一樣,技巧層次已經夠深,毋須刻意賣弄。
《Reverie》作為此劇的終曲,重新改編了Debussy的這首名作,歌曲如像把聽眾帶入夢境,夢境的後半段,不協調的和弦令人略帶點不安情緒,Ramin Djawadi加入了較澎湃管弦樂,也混入了像心跳脈動般的電子聲效,平添了一份令人揮之不去的淒美感覺。
(原文刊載於MR雜誌2017年2月號,我是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