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

每一個生命,都有選擇快樂這權利。

為了提高社會的關注,3月21日是國際唐氏綜合症日,一個星期前,我開始陸續在Twitter看到有外國朋友用#DearFutureMom 這個Hashtag分享了一條短片。 故事發生在意大利,內容由一封致給關懷唐氏綜合症協會CoorDown的電郵開始,一名即將為人母的媽媽,發覺自己懷有一個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寶寶,內心感到無比焦慮,於是她問:「我很懼怕,我的這個小孩,將來的生活會是怎麼樣?」 於是,協會用了多名長大成人並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孩,拍攝了一系列的回應,安慰這位將為人母的媽媽。 透過這些小孩的聲音,告訴這位憂心忡忡的準媽媽:「其實你不用太懼怕,我們這些小孩子,成長的過程,雖然可能會比一般小朋友困難,但我們同樣可以帶給你溫暖的愛、同樣可以快樂地成長。」 廣告最後帶出”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be happy”這訊息,是的,每一個生命,都有生於這個世上,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的權利。 平日我不太欣賞大部份廣告公司製作的公益廣告,因為覺得他們都是為拿廣告獎而做,可是,這一支來自Saatchi Italy的廣告片,情感實在真摯,卻深深打動了我。 這廣告片除了讓我們提高對唐氏綜合症的關注外,相信也帶出了一個十分正面的訊息:「選擇快樂,其實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權利。」

每一個生命,都有選擇快樂這權利。 Read More »

Mac足三十年

雖然,我的Mac齡沒有30年,但很幸運地,我在80年代末,有機會在當時中文大學的Computer Lab內,第一次接觸到Mac電腦。 那個年代的PC,還是行DOS的Green或黑白Mon。Mac機雖然都是黑白,但介面已經是圖像化,當時,我第一次接觸Microsoft的Word及Excel做功課,就是在Mac機。 後來,我就像大部份學音樂的朋友,迷上了Mac機,但那個年代,Mac機的入場費最少兩三萬,音樂軟件,坐底八千,我家境清貧,根本買不起。 剛畢業,購置個人電腦,用的當然是黃金砌機的PC。我還是畢業了好幾年,儲夠了錢,才重新投入Mac機懷抱的。 “1984”這個有關Macintosh誕生的廣告,1984年的時候,於Super Bowl廣告時段只播過一次,卻成為全球熱話,新聞廣泛地報道,是廣告界多年屹立不倒的神話。 無獨有偶,30年後,Macintosh誕生30週年的廣告,由當年“1984”的導演Ridley Scott的兒子Jake Scott操刀。 30年前講George Orwell意識形態,30年後則純粹展示軟硬實力。 的而且確,Apple已經不再單單是昔日的一家電腦公司,而是一家與我們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企業。 廣告拍攝當日,24小時內,於5大洲15個地點同步進行,100部iPhone5S同時開工,擔綱所有拍攝工作,全片1分24秒(食正1月24日生辰)。 (當然,佢係Jake Scott你唔係,其實除了後期製作,拍攝期間亦採用了大量輔助器材及燈光,敬告各位廣告客戶,切勿隨便模仿,有樣學樣,以為慳得就慳,吩咐你的廣告公司只可以用iPhone5S拍片) 雖然各大廣告商正於Super Bowl廣告時段張牙舞爪,劍跋扈張,Apple卻連廣告費也省回,廣告只放在官網及YouTube放送,同場加映製作特輯及網站的Macintosh大回顧,收視依然高企。 我最開心,莫過於在製作特輯中見到兩位音樂界的偶像,Han Zimmer和Moby現身說法。 還有還有,已屆70高齡的TBWA\全球創作總舵主Lee Clow,30年後,像美源護髮采一樣地風采依然,在現場參與拍攝指導,一指定江山。 做了Mac友多年,我深知,坊間有不少Macintosh用家會自以為高人一等,因而看扁其他PC用家。 作為一名Mac機長期用家,我還是覺得大家應該謙厚一點免犯眾憎,多年來,我們一直是小眾,只是,我還是覺得這個平台實在愈來愈好用愈來愈易用愈來愈便宜,所以,我真的找不到其他原因要轉台去了,你呢? “1.24.14”廣告片 “1.24.14”製作特輯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Mac足三十年 Read More »

開口説愛你

從前,長輩們總是會再三叮囑,不要只打個電話就算,有機會的話,要多見一面哦。 現在,大家可能就連電話也未必會打了,發條短訊就算,或甚至是,在Facebook更新一下狀態,就指望朋友或家人會自己對號入座。 反過來看,現代人啊,無論你在Facebook的分享可以如此感性,到頭來,原來打個電話給朋友或家人,居然也是一件這樣羞於啟齒的事兒。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當我看到台灣遠傳電信的【開口說愛】廣告系列時,才會體會到一份莫名的感動,原來,最簡單的幾句親切慰問,僅僅三個字的「我愛你」,到了真的要說出口時,居然還是這麼有難度。 更有趣的是,對於我們活在社交網絡的這一代,打一個電話和家人聊天,聽到對方的聲音,感覺上,赫然也變得有點懷舊,有點像一件令人懷緬的遙遠的事。 這輯廣告,拍攝場景像個試鏡的影棚,沒有太多的修飾,也沒有什麼花言巧語,每一支短片,每一個家庭的每一個小故事,也來得真摯動人,當中,相信也會有你我的共鳴。 「現在,開口說愛,讓愛遠傳。」 死仔,快啲打返屋企問候下阿媽啦。

開口説愛你 Read More »

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大概是去年六月左右吧,金城武這一支為長榮航空拍攝的廣告片,曾一度在網絡瘋傳。 2013年最後一天,網絡上再發放了一支長達3分鐘的版本,除了導演親自重新剪輯,就連配樂部份,作曲人都是再重新編曲。 3分鐘的版本,感覺截然不同。 影片的畫面,構圖優美如畫,就連靜止中的畫面,一花一木一雲一草,都像懂得說話。 悠揚的管弦樂樂韻,伴著充滿詩意的文案,看時,我在想,如果這一支廣告,放在電影院的大屏幕看,效果會有多美好? 於是,我關上了電腦,在家裡的LED大電視上,再看一遍。 看罷,真的想馬上去旅行啊。 據說,這一支廣告,前後一共花了37天拍攝。 導演是過去十多年來,一直與金城武合作無間的廣告導演彭文淳,配樂是憑《賽德克巴萊》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作曲家何國杰。 地點除了日本奈良及法國巴黎,還有台灣的台東、彭湖、彰化及蘭嶼等地的優美風光。 實在懷念那一天,我也曾經在廣告中其中一鏡的花東稻田旁,騎著單車乘風而過。 看見  樂園… 又是時候,要認真策劃下一次的台灣單車旅程了。 去過這麼多地方,是不是真正感受過這個世界,有時,自己都不確定。 我看見了… 看見  寶藏… 看見  藝術… 看見  對話… 看見  意志… 看見  信任… 看見  樂園… 張開羽翼,往陌生的方向前進, 看見世界,看見人群。 I SEE YOU。 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你的眼界,可以轉動世界。 Read More »

與你音樂同路

近幾年,每當華燈初下,走過尖沙咀、中環、旺角的大街小巷,久不久,你都會見到一些在街頭玩音樂的朋友。 他們當中,有一把年紀的,也有年輕力壯的,有男,亦有女。 他們不是向大家討飯吃,他們只不過是把街頭當作自己的音樂舞台,那裡有聽眾,那裡就是他們的舞台。 除了營營役役匆匆忙忙的生活,原來,香港也有這可愛一面,我暗地裡覺得,這是個值得可喜的現象。 我好歹也是學音樂,食過下夜粥的,雖然,自己最終都沒完成少年時的音樂夢想,但每次當看見這些還在努力中,沒放棄過繼續玩音樂的朋友,每次路過,我都有一份莫名的感動。 今早,無意中在YouTube上看見這個廣告,那一份莫名的感動,再次泛上心頭。 廣告中,出現了那些你和我都可能在街頭見過的朋友,當中,包括了威哥、Circle、Eddie Lin、傻喇士多這些歌者,各自以個別的風格,演繹陳奕迅的舊作「我的快樂時代」。 (民歌搖滾風的「我的快樂時代」的作曲人,是90年代樂隊Black Box的林健華,作品推出時,是為1998年,那個快樂時代,還有華星唱片) 有趣的是,還有飾演路人甲乙丙的歌手名人,他們包括了黃耀明、林二汶、RubberBand、以及陳奐仁。 廣告片外,還有一系列的MOOV與你音樂同路網絡短片,讓每位演出的歌者,各自剖白一下自己的音樂故事。 我份外欣賞這系列的網絡短片,很地道,很有香港情懷,也沒有刻意賣弄創意的小聰明。 其中,尤其是威哥深情演繹的「忘盡心中情」。 事實上呢,每次在旺角路過見到威哥,其實也很想對他講句打氣的說話。 但看過這短片後,我覺得這句話,在這裡講,能發揮的效力,可能更大。 「威哥,你好正!」 如果大家都有同感,拜託也轉發一下他那幾條短片,支持一下威哥。

與你音樂同路 Read More »

永遠Perfect的Perfect Day

2013年10月27號,Lou Reed離開了我們,享年71歲。 他留下了無數足影響幾個世代的搖滾樂作品,其中,一首旋律平易近人,氣派時而頹廢萎靡時而震動人心的Perfect Day,更可堪稱為Rock Anthem中的Anthem。 Perfect Day此曲自1972年推出至今,除了先後被Duran Duran和Susan Boyle翻唱過,更先後出現在AT&T,以及最近新鮮滾熱辣的Sony Playstation 4電視廣告中,音樂魔力,跨越40年。 Duran Duran(1995) Susan Boyle(2010) AT&T電視廣告(2010) Sony Playstation 4電視廣告(2013) 電影Trainspotting經典場面,Ewan McGregor吸毒後雲遊太虛的一幕,就是用上了Perfect Day作配樂,我肯定相信,即使是Lou Reed本人,也會覺得是絕配。 電影Trainspotting(1996) 另一次的重唱經典,當然少不了1997年,英國BBC電台的宣傳片。 作為一個官方電台,BBC也要向納稅人交代,當年這支音樂錄像,星光熠熠,貫穿古典流行搖滾爵士另類鄉搖多個界別,不是向電台致敬,而是向音樂品味多元化的聽眾們說聲多謝,多得大家的支持(潛台詞當然就是希望大家繼續「磅水」支持啦)。 “Whatever your musical taste, it is catered for by BBC Radio and Television. This is only possible thanks to the unique way the BBC is paid for by you. BBC.

永遠Perfect的Perfect Day Read More »

懷舊科幻創未來 Samsung Galaxy Gear

自小看太多日本特撮及科幻片,想擁有一隻可以控制其他電子配件(我份人要求其實好簡單,機械人呀、太空飛船呀,或者智能跑車都得)、通話、及兼具多方功能的智能電子腕錶,向來是我這類宅男的死穴,很容易落搭。 所以,我不愛勞力士卻獨愛卡西歐,原因也莫過於此。 較早前,支持kickstarter小創業,買了隻Pebble智能錶。 中伏,「喊揼」之餘,我還是充滿希冀,苦候下一隻智能電子腕錶的出現。 當i-Watch還屬於天空小說虛構階段,最近Samsung Galaxy Gear,居然搶閘登場。 一般而言,我對第一代的電子產品都會抱保留態度,但這款新產品,廣告卻先聲奪人,令我看得極之過癮。 創意是這樣的,話說Samsung Galaxy Gear的誕生,其概念最遠可以追溯至40年代的Dick Tracy、及後,60年代的卡通Jetsons、日本特撮鐵甲人、70年代又有Star Trek,到了80年代電視片集Knight Rider、卡通Inspector Gadget、科幻電影經典Predator,最後,90年代,當然少不了Go Go Power Ranger啦,這些童年美好回憶中,都有已經有智能電子腕錶的原型出現。 跨越了半個世紀的「進化」,終歸大功告成,昔日的科幻橋段,今日修成正果,登登登凳,Samsung Galaxy Gear正式隆重登場。 創意不算驚天動地,但絕對瞄準了我輩宅男的心聲,看完,心裡暗爽。 除了這支Teaser,原來還有一支正片,當然就是把剛才提及的所有經典片段來個大雜燴(唯獨是不見Power Ranger蹤影,可能買不到版權吧),重溫一遍,來到今日,Samsung Galaxy Gear令願望成真(但我不喜歡最後出現的居然是一個靚女囉,當我哋班宅男冇到)。 片段中,最開心的,是見到横山光輝先生的經典「鐵甲人」,以智能電子腕錶操縱機械人的主角,就是那位小學生豆靚,想當年,試問那個細路不想成為劇中人,對住隻手錶講over over?

懷舊科幻創未來 Samsung Galaxy Gear Read More »

以生命影響生命–賺人熱淚的泰國廣告

一般情況下,朋友們平時在facebook見到的我,都總是嘻嘻哈哈,報喜不報憂的。 工作好,個人生活也好,當然,我也會遇上不如意時,但我很幸運,從小到大,每次遇上任何挫折,到最後,都總會有貴人扶持,幫我一把。 「下次遇上同樣需要幫助的,你也扶他/她一把,那就是我最好的回報了。」 有位長輩對我說過的這一番話,我一直都十分在意,而且,多年來,一直也放在心裡。 那一天,看到這輯來自泰國的影片廣告,又令我想起了她這一番話。 「施恩莫望報」是一種美德,也是讓我們這個社會,每一個個人都能發揮一點點正能量的小動力。 有些種子播下了,將來直接獲得收成的,未必是你自己,也未必是你的下一代,但如果每一個人都樂意不求回報地播種,這個社會裡,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大家總能夠有機會享受到這些成果。 在這個幾乎行每一步都要計算ROI的社會,可能你會覺得我太幼稚,但最少,我是衷心地這樣認為的。

以生命影響生命–賺人熱淚的泰國廣告 Read More »

劉華天王錶

近十年八載,可能要多得The World Is Flat這概念,即使是大如中國這市場,國際品牌也愈來愈少為亞洲地區製作廣告了。 大部份國際品牌的廣告,都是來料加工,又或者,正如看電影的朋友們,也愈來愈只喜歡看外國電影了,「親切感」這三個字,未必賣錢是事實。 昨天在看到開始有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這輯新廣告,品牌是國際頂級的luxury brand Cartier,主演的是我們熟悉的面孔劉德華,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又說劉德華老套得像鄭少秋,又說這廣告創意不及當年的鐵達時云云。 可能我也快要老得像秋官的年紀了,品味也有點老套,又喜歡聽人生哲理歌如「人善天不欺」,看見這一把年紀的劉德華主演了一輯這個級數的大品牌廣告,我居然覺得有點兒感動。 於是,我心想,是否因為這個廣告正正說穿了我這類60後的心聲? 看完廣告,再看making of,看見除了劉德華及本廣告片導演Baillie Walsh,還有另一位在片中擔綱茄喱啡的大導演杜琪峰,娓娓道來他們各人對「時間」這概念的看法。 聽到今年已經六十歲的杜sir,以足球比賽加時的短短兩三分鐘,比喻人生的最後階段,是應該更積極地踢出最精彩的一仗、還是隨便任由時間過去。有一定人生閱歷的朋友,看到這裡,自然會有不同的體會。 更重要的,是下面這支making of短片,雖然是上載在Cartier的國際官方YouTube,但杜sir及劉德華二人,繼續全程廣東話(當然有英文字幕),請恕我太過大香港,但這份「親切感」,確實令我倍加感動。老老實實,我覺得這輯making of,其實比正片的廣告好看。 繼天王椅,說Tank這款腕錶是天王錶,也相去不遠吧。當然,我相信Cartier的朋友們,未必會喜歡聽到這個暱稱的。  

劉華天王錶 Read More »

野田妹與幪面超人有個約會

一號至七號幪面超人(假面騎士),全部到齊,所為何事? 原來是約了人稱「野田妹」的上野樹里,為的不是保衛地球,而是因為野田妹終於決定要一個人搬出來住了,最近治安又不太好,唯有請各位已退役的幪面超人幫手,為她的家居做保安吧,哈哈,這樣會不會太過大材小用? 沒辦法啦,美女叫到,的確是很難「托手踭」的,那管你是幪面超人,反正,你們這七位,近年應該都沒什麼事做吧。 廣告潛台詞就是說,不用這麼勞師動眾的,有大和House,就可以幫你搞定所有家居保安啦。 想追蹤更多我所分享的廣告情報?歡迎點擊這裡加入我的facebook紛絲頁。

野田妹與幪面超人有個約會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