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i

我的聖誕主題曲

198x年,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我雖然不諳日文,但已深受曲中洋溢的聖誕氣氛感染。得知歌曲內所有的和音,以及樂曲中段如聖詠般的清唱,原來皆由一人包辦,更是驚為天人。 說的,是我的一號日本音樂偶像—山下達郎的名曲Christmas Eve,這首由1983年12月14日面世的歌曲,推出以來,幾乎每逢聖誕都會上榜,可說是日本樂壇最最最最最長青的歌曲。 印象中,有好幾年的日本JR 聖誕CM,都是採用了此曲為廣告主題音樂。內容都不外乎,節日即將與愛侶重聚的期待中的浪漫溫馨。 上youtube看看,便很快給我找到了。 香港人較少要離鄉別井,不知道能否對這些廣告有所共鳴,但無論如何,就趁今年聖誕,和大家一起分享這節日溫馨吧。 JR Xmas Express 廣告串燒

我的聖誕主題曲 Read More »

Nike Cosplay 五「色」戰隊

幾乎由70年代尾打後到現在,不管你是那一個年代的靚仔,你都一定曾經和這「戰隊」系列的日本特撮電視片集擦身而過,又不管你對這來來去去也是那五款顏色的五勇士恐龍戰隊五星戰隊或Power Ranger有否任何喜惡,你也不得不承認,他們這五隻跳紮紮兼一出場便會擺陣的所謂超人戰隊,都早已成為不知跨越多少個年代的我們的集體記憶。 在香港,我們最近先有軟硬向「戰隊」致敬的唱片造型,然後「軟硬戰隊」去了賣廣告,打救老麥。 「戰隊」原產地日本呢?剛剛今早從youtube看到了一段三分多鐘的短片,見一名上班族路過秋葉源街頭,失驚無神,突然被一隊接一隊的 五「色」戰隊攔截,然後窮追猛打。 走投無路,這名戇居居的上班族,最終屈服,變成了他們的一份子,最後以一句 “play colorful”點題,充份體現出日本後現代非典型結構性的無聊力量之能耐。 不知道看慣了向來大製作大明星的Nike廣告的你,看到這支短片又有何感受?

Nike Cosplay 五「色」戰隊 Read More »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餐餐有餸加」

我比較後知後覺,還是看了8月號的「誠品好讀」的香港漫畫專題,才發現了「餐餐有餸加」這本好書的。 拿著那期「誠品好讀」,到阿麥書房打聽,陰聲細氣的店長說:一早賣清光了,等第二版吧。 過了幾星期,再訪阿麥書房,見到「餐餐有餸加」,立即獻上銀兩,回家途中,已忍不住手在地鐵翻閱,開心到丫。 雖然我和作者阿拔年齡相差超過十年,我卻驚訝我可以和他的成長經歷如此有所共鳴。 這,有兩個可能,一就是我當年的腦旬遲遲未生埋,二就是作者阿拔當年人細鬼大,五歲等如我十五歲。 認真點說吧,這本書,可說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即使是出生於不同年代,其實,只要你是一個或半個香港人,你都不難有所共鳴。因為,最低限度,即使你沒有親歷其境,故事中的好些角色,都一定有一個半個,在你左近。 看完此書(其實應該稱之為comic essay.),那夜,我想起了很多人和事,想起當年住在屋村和九龍城唐樓成長的矇糊記憶、想起張學友的「月半彎」、想起當年的SARS,最後,想起了去年離開我們七兄弟姊妹的媽媽,當然還有平日為人心急,於是連上天堂也要趕著比媽媽搶先一步的老爹。 哎喲,我都想學阿拔寫番本書,來緬懷一下哦。 作者阿拔的blog,內有原作者獨家連載的making of,睇完此書未夠喉的話,一定要到那邊坐坐。 http://hk.myblog.yahoo.com/jw!eBWW3a6aGxBnOFzhOF8L2vri178M/profile 網誌日期:2006-09-28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餐餐有餸加」 Read More »

氣海無涯,世界無邊。More Air. More World.

http://www.nike.com/nikeair/us/ 「氣海無涯,世界無邊。」 不是風雲漫畫中步驚雲的招式,而是我硬譯了Nike Airmax新廣告Campaign的slogan “More Air. More World”。 我先要再三聲明,說到買波鞋,我還是三間Original的擁躉,但說到廣告,關刀牌的作品又往往令我這個三間擁躉既恨且愛。 唔想都要講,今日又要講講關刀牌的新作。 這個宣傳網站,為Nike Airmax系列的運動鞋而設,一句廣告標語”More Air, More World”,道出了這廣告Campaign的主題。意指,新的Nike Airmax注入了更多的Air,更輕便、更舒適的運動鞋,能將你帶到更遠、更超乎你想像的領域。 按TV Spots鍵,你可以欣賞到幾支頗有趣但手法又極平實的電視廣告片。我最喜歡圖中那支,老公晨早跑步回家,緊張兮兮地告訴太太他剛才看見的警匪搏火驚險場面,誰不知,太太反而卻驚訝地回應他說:「唔係丫化,你今日走到水塘果頭咁遠?」然後鏡頭影丈夫穿著的那對新款Airmax,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外,網站中,還有兩個很值得欣賞的網上創意。你可先選擇Run on Air 或Ball on Air,然後,你便可以用電腦的鍵盤,和圖中的運動員互動,按指定的鍵,圖中就會出現不同的Motion Graphic,以天馬行空的影像,比喻著運動員可闖入的領域。 這個網站的Flash Animation及Flash Video都做得相當流暢,值得大家參考。 一個Single-minded的”What to say?” 廣告訊息攪清楚了,執行上,就是要找不同但又相關的”How to say?”,一而再,再而三地把”What to say?”的廣告訊息以最動聽的手法,打進人家的腦袋。 Nike又再次用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去向我們說明這道理。

氣海無涯,世界無邊。More Air. More World. Read More »

朋友,昨日你曾經放棄過多少個夢想?

今個星期六,從美國回港放暑假的兩個外甥和姊姊姐夫一家人,山長水遠,特地來了我在愉景灣的家。 席間,我和兩個已經十三、四歲的外甥,在我的工作室內,聊起如何用電腦做音樂,我又播了一首從前寫的歌給他們聽。 他們在興奮地叫嚷原來這個平時講話無句正經的舅父,原來居然也懂得作曲編曲之餘,我又赫然醒起來,原來,我已經不知多久沒有打開我的琴鍵了。 音樂,這個老朋友,真的和我既近且遠。 不知為何,星期天醒過來後,便一直很想聽Mr. Children的歌。 我不諳日文,但總覺得Mr. Children的歌,能給我一種溫暖的能量,尤其是,當我在懷緬從前的美好時光時,我就往往仿如可以領略櫻井和籌所寫的歌詞般,得到一份心靈上的鼓勵和安慰。 想起Mr. Children的”Kurumi くるみ”首歌,上youtube找它的MV,一聽再聽,頃刻發覺,此曲與我這刻的心情,不謀而合。 因為現實,又或者缺乏勇氣,我們大部份人,在生命的旅程中,其實都無奈地,不知多少次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這個MV,看第二次時,令我看得心頭發麻,熱淚盈眶。 朋友,昨日你曾經有放棄過甚麼夢想嗎? P.S.題外話,有看過蒲澤直樹「20世紀少年」這漫畫的朋友們,看這MV時,一定會聯想起漫畫中的主角健次及吉常等人物,是不?

朋友,昨日你曾經放棄過多少個夢想? Read More »

Nike x iPod

雖然我是三間擁躉,但在廣告及Marketing上,以創新而論,我又不得不承認關刀往往稍勝。 這是關刀的最新攪作,將最人氣的隨身聽iPod Nano與其最新型號的跑鞋來個科技上的大結合。 本來,音樂加跑步這兩沒有直接關係的兩碼子事情,立即變得順理成章 (當然,跑步聽歌是不少人的習慣)。 今後,你的跑鞋會和你的iPod Nano對話,告訴它你每次的跑步紀錄,回到家,和電腦一Syn就得。 這個網站,賣的不單是產品,賣的是一種將聽歌仔跑步去的Life Style,昇華至一種態度以至是如宗教性的行為。 當中又有Lance Armstrong和Paula Radcliffe兩位知名運動員向你傳教,信不信由你。 http://www.nike.com/nikeplus

Nike x iPod Read More »

Apple Evangelist 第一人

如果你自命是Apple超級擁躉但又不知道Guy Kawasaki是誰的話,你真的好打有限。 事實上,他正是當年Macintosh誕生之時的Marketing主腦之一,他也是矽谷商界掛著Evangelist銜頭的第一人。為了宣傳Apple這個品牌,令更多軟件發展商為Mac機寫軟件,他四出演講,登門造訪。 由於Guy Kawasaki擁有三寸不爛之舌,以及過人的演說魅力(與Steve Jobs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Macintosh不僅很快便在電腦業界打響名堂,Evangelist這新進的pre-sale推廣概念,亦為日後不少高科技企業豎立了典範。 Guy Kawasaki目前正打理著他的高科技Venture Capital公司 Garage.com,同時,他亦為一名活躍的演說家和作家,閒時更會寫Blog,由矽谷的八卦新聞以至管理學、市場學等等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說起他的Blog,有著他一貫風趣灑脫的文采,一如Mac機,極之user friendly。 他又擅長以Top Ten List的形式說故事,他的最新網誌即命名為”The Top Ten Lies of Corporate Partners”,不看,是你的損失。 The Top Ten Lies of Corporate Partners

Apple Evangelist 第一人 Read More »

1984再不是1984 — 一個Mac頭的誕生

1984是George Orwell 1949年出版的著名小說,內容講及未來世界,人類被極權政府獨裁統治,人類的一舉一動,都備受Big Brother監視和控制。 1984亦正是Macintosh的誕生年份,廣告公司亦以此1984來暗諭彼1984,認為Macintosh的面世,將會打破好比受Big Brother (IBM)壟斷的電腦世界,此1984,從此也不會再是彼1984。 說得有點玄,但這就是當年誕生時的廣告創意大綱。這支被譽為廣告史上最經典的電視廣告,找來了當年剛拍完Blade Runner的Ridley Scott當導演,片長一分鐘,當時,只在的黃金時段播出過「一次」,但卻一出轟動。 這廣告,不僅訂立了作為一個的品牌風格,更充分反映出個人的敢言作風。

1984再不是1984 — 一個Mac頭的誕生 Read More »

APPLE Think Different

除1984之外,這肯定是Apple最經典的另一Advertising Campaign了。 當年第一次在Apple的網站看到這電視廣告,已經覺得毛管戙。 日後,這不僅成為我個人最喜愛的廣告,當中的文案,更成為了我做人的座右銘,每次工作遇上不如意,拿這廣告出來看一遍,便又會雄心萬丈,充滿鬥志。 話說當年,Steve Jobs在1984年推出了震驚全球的Macintosh後,翌年,即因內部政治風波而被董事局踢了出局。 1997年,Steve Jobs回巢,除了矢志要令當時已一厥不振的Apple重振聲威外,深諳Marketing之道的他,立即找回了當年幫他想出1984那條絕橋的創作人Lee Clow (TBWA\Chiat Day),替他造勢,創作全新的品牌形象廣告。 廣告最終要傳達的訊息,是要告訴當時已所剩無幾的Mac Users們:嗨,雖然你們是最少數的一群,但,你是最好的。 從這裡可以下載這電視廣告:http://www.uriahcarpenter.info/think-different-one.html 電視廣告文案: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e’re not fond of rules. And they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status quo. You can

APPLE Think Different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