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電影—LUMIX ムービー 一眼

我不知道以下這三輯根本就像是家庭影片的作品,是否真的用上Panasonic LUMIX的單鏡機GH1拍攝,但無論如何,由於畫面所呈現的情感如此真摰,毫不矯揉造作,配合上優美的歌曲,要觀眾不被打動,實在太難。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1WZDxWk9V4/ 第一段片:鏡頭下,母親眼裡的寶寶,目光很溫柔,感覺上,寶寶就是她的全世界(此片是由這兩個可愛寶寶的母親拍攝)。 第二段片:攝影師浅川英郎鏡頭下,捕捉了女兒出嫁當天,那位外表冷峻的父親,眼眸裡對女兒依依不捨的慈父目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OSviAfWH-U/ 第三段片:主演的是美人阿姨樋口可南子,明明在多篇新聞稿中讀到有這版本,但我在網上找了很久,發覺都是被殺掉了的壞連結。幸好有偉大祖國的土豆網,雖然沒有高清版,但這生還版本還是值得一看的。 最後這段片,相信是去年的作品,雖然並非同一系列,但都是以慈父依依不捨地,用相機捕捉了女兒出嫁一刻這心情的故事,那位慈父的演出亦實在精湛。 三段廣告片都極其窩心動人,如果真的都採用LUMIX的單鏡機拍攝,那就是童叟無欺的產品示範了,亦正好是我經常喜歡掛在口邊的兩句「產品硬示範,情感軟演繹。」 當今廣告已成虛偽極致,假大胸大品牌動不動也大聲疾呼地叫嚷請君入甕,以上幾支廣告片,沒有刻意顛覆的創意,亦沒有賣弄任何小聰明,卻充滿大家也久違了的一股人民氣息。 看厭了下下怕你會嫌他不夠型不夠潮,開口埋口也說自己是型人潮選的數碼相機廣告,看看這大品牌所拍的小品,感覺一如清泉。

單反電影—LUMIX ムービー 一眼 Read More »

Huawei IDEOS是Google Nexus One的Mini-me?

實不相瞞,向來我對Huawei(華為)這品牌之神秘背景,可能遠超於其產品。作為世界五大通訊設備企業之一,加上CEO任非正的軍人背景,以及此企業的「部隊式」管理文化,難以令不少三姑六婆如我者,對「華為是否與解放軍有關」這八卦傳聞談得喋喋不休。 美國政壇中,更有陰謀論者,以此有關Huawei(華為)的謠傳大造文章,極力阻撓該企業於美國正參與移動網絡營運商Sprint的項目競標。 暫時我懶理這宗中美政治的小風波,但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Huawei(華為)這流動電子產品品牌,一如其企業向來的低調作風,已默默地在電子消費產品的市場中起革命。 我身邊的不少朋友們,像那些IT奇俠電子神童宅男宅女們,恤衫袋公事包都總隨身有一隻Huawei(華為)生產的Pocket 3G Wi-Fi Router,看得我心癢。 大半年前,江湖更一直時有傳聞,繼HTC之後,Google已找來了Huawei(華為),作為Nexus Two的代工生產商。 事實上,目前,大部份Android手機生產商的市場策略,是不與iPhone硬拼,推出定價接近但略平宜於iPhone的高端手機的同時,亦進取地向入門級smartphone市場大舉進軍,放棄所謂的中階市場,以下肥上窄的三文治式策略,上下夾攻,擴大Android平台的佔有率。 Huawei(華為)最近終於推出了旗下的第一台Android手機IDEOS,雖然沒有公開揭盅此是否乃Nexus Two,但觀乎其設計及機背含蓄的with Google標籤,兩家人的關係已不言而喻。(智能手機專家加里另有專文作出詳細比較) 究竟這台運行最新Android 2.2作業系統的迷你版Nexus One有什麼能耐?為何cnet UK又會給它四星評分?(五星為滿分) IDEOS的基本規格: Android 2.2系統 2.8-吋電容式熒幕(320×240-pixel) 3.2百萬像素鏡頭 802.11n Wi-Fi 7.2Mbps HSPA數據傳送 Bluetooth GPS mini-USB 我問代理借了一台IDEOS來試玩,初拿上手,放在掌心,感覺上,是小巧得來卻有點「墜」手(約100g重),機身偏厚但有手感。 除了有幾款可換殼的顏色機背外,設計上是極之簡約而絕無花巧的,我想,這大概是貫徹了Huawei(華為)的作風吧。 雖然不支援 Multi-Touch及Flash,但換來的是較為順暢的觸控體驗,基本上,上網的速度也十分流暢,下載YouTube片速度相當不俗,Android 2.2特有的動態牆紙,亦可支援。 機內未設有內置記憶體,拍攝照片的話,需要另外配置microSD卡,但其實其鏡頭拍攝水平亦相當一般,所以亦沒所謂吧。 可是,深想一層,目前一台IDEOS才造價$1,880,基本功能已應有盡有,性價比甚高,你還可苛求什麼?加上Wi-Fi Sharing功能,難怪我身邊有朋友早已將此機當作後備手機,又或者是Pocket modem般使用。

Huawei IDEOS是Google Nexus One的Mini-me? Read More »

我愛大耳牛

天氣開始逐漸轉涼,又到了可以將我的入耳式耳塞收入櫃筒,讓我的大耳牛耳筒出場的時候。 耳筒又會和天氣有關?這個當然,大熱天時,不要說是大耳牛,就連一般中型的頭戴式耳筒,我戴起上來也一定會馬想變成蒙古皇帝打仔——大汗踏細汗,不是說笑。 其實,平日聽歌,我很少用來用去都是同一對耳筒的,因為基本上,一般質素較好的耳筒,每一對其實都有自己的性情,獨特的音色。 但講到要好好享受音樂,大耳牛始終高出入耳式幾皮,這是物理性的關係,無得鬥。 這對來自Sony新副品牌PIIQ的MDR-PQ1,我已試聽了近一個月,煲了三十六個小時以上。 論造型,其街頭塗鴉文化的設計,明顯是針對愛聽流行曲的年輕人,於是乎,我亦刻意先用了好些搖滾及電子舞曲元素較強的日系韓系流行曲來為她開光,音樂檔案全部以320kbps的解析度從CD轉檔。 用一般封閉式大耳牛耳筒,我最怕是過份浮誇的所謂低音震撼,從而令耳筒的音質有點「燥」底,聽得人心都煩。 於是我刻意用有點「燥」底的BOA的兩首新歌Hurricane Venus和Game測試,MDR-PQ1播放出的電子低音旋律,有質感,味精亦不會過濃。電擊低音鼓的節奏紮實中仍遊刃有餘,彈跳力強勁。 整體而言,樂器與人聲音色取得不俗的平衡位,唯獨高音部份不夠突出,但就音樂感而言,這類節拍強勁的歌曲與MDR-PQ1又實在匹配。 之後我亦試了些以acoustic 樂器為主的歌曲,椎名林檎與斎藤ネコ合作的「平成風俗」就最適合不過,碟中運用了大量Big Band爵士樂的編曲元素,面對如此豪華的音樂大場面,MDR-PQ1未有怯場。 聽打頭陣的Gamble一曲,椎名林檎的「燥」底歌喉忽然溫柔起來,融化於澎湃的管弦樂中:幾首編曲較簡單的歌曲,低音大提琴的牛筋味不俗,爵士鼓的Cymbals 和Hi-hat有金屬光澤,光亮得來不刺耳。 唯一美中不足,是其中音部份略顯侷促,高音部份,可以更清更銳的話就更好。 值得留意,MDR-PQ1兩邊音鼓的設計是略略向後傾斜,除了為了獲得更佳的貼耳享受外,相信目的是在耳筒內營造更強的音牆效果。 此耳筒阻抗達70 Ω,我先後用了我的音響組合、電腦、iPod和iPhone進行反覆鑑聽,前者不用說,後兩者一般更大概只需用六成音量已能輕鬆推動,所以,可見MDR-PQ1應該是特別為照顧隨身聽音響器材而設的。 我的結論是,MDR-PQ1這耳筒雖然在設計及用色上略帶浮誇,但音質上卻沒有過份渲染,以音質而言,我更覺得她其實是相當溫文,與Sony的DJ系列耳筒不同,有著Sony一貫錄音室鑑聽耳筒的忠實特質,是為「日式溫柔」。 最後,也有要彈一下的地方,就是如此巨型的大耳牛耳筒,明明是預了讓你帶出街用的,為什麼會連跟機袋也沒有一個?況且,此耳筒完全不能摺疊,要隨身帶著使用就真的有點不方便哦。

我愛大耳牛 Read More »

潮熊熊抱Coke Zero

皆因我為人節儉(查實是孤寒),本來,對那些什麼潮牌,我一概沒甚興趣,但某天,當我手上拿起一罐新近的特別版Coke Zero,發覺罐上那隻樣衰衰、幪著眼、抱著另一頭小熊和一支電結他的啤啤熊插圖時,我便按奈不住,開始為此卡通公仔進行網上人肉搜尋大起底。 多得MILK誌帶來的潮流養份,UNDERCOVER這日本裏原宿我沒理由未聽過,其主腦人高橋盾(Jun Takahashi)我也略有所聞,只知道他向來喜愛黑底反白的「潮配」(你睇你睇,佢著衫真係得呢兩隻色),所以,找他來為原本也黑墨墨的Coke Zero設計限量版汽水罐,本來已事半工倍,經我明查暗訪下,發覺除了此罐,原來還有下文。 請得起高橋盾這位潮人設計師,你覺得Coca-Cola會就這樣便宜了他?不叫他起碼交底四五件設計品,根本無可能讓他過關,於是乎,大家就見到以上這一批Coca-Cola Zero® x UNDERCOVER的潮流精品。 本身也酷愛音樂的高橋盾,特別設計了這頭名為Blind Fold Bear的抱抱結他啤啤熊,配合”Zero Makes Noise”這概念,除了限量版Coke Zero罐外,還設計了牛仔褲、iPhone套(不用擔心,有齊iPhone 3G和 4)、Tote Bag和短袖TEE等等精品潮物,當然,設計一律是高橋盾最愛的黑底反白。 有換購了Tote Bag的朋友對其質量讚不絕口,更說絕非東甩潮誌近期那些免費附送的潮流「贈品」可比擬(當然,人家話明免費,還可以要求什麼呢?)。 我第一眼就看中了那件黑TEE,所以實不相瞞,執筆之前,我其實老早已使「橫手」,威逼去了可樂上班的舊同事,特別幫我預留了一件(但其實我個個月已有進貢啦,家中雪櫃最少買定半打Coke Zero),其他朋友若果有興趣的話,就可以參考以下換購方法。 奉勸各位,國慶在即,換購快手! 由即日起至10月17日,只要你在各大超市或便利店,購買Coke Zero產品滿港幣25元,就可以憑收據到UNDERCOVER專門店換購。 Coca-Cola Zero® x UNDERCOVER主題專門店 地址:柴灣嘉業街18號B座地下11號舖 電話:2881 8002

潮熊熊抱Coke Zero Read More »

@何韵诗HOCC 是新浪微博的「好童鞋」

話說我於剛過去的星期一,獲頒新浪微博一周年的活動中,有幸成為了「星级童鞋」之一。 當天獲頒的「星级童鞋」中,不乏娛樂圈中名人,但我覺得我無謂再為人家錦上添花,一一細數了。 可是,在云云的娛樂圈圈名人中,我卻在獲獎名單上沒見到 @何韵诗HOCC 的蹤影 ,反而令我覺得有點詫異。 可能是屬於主流中的非主流關係吧,加上紛絲人數在藝人圈中並非最高(執筆之時為44萬多),不知是否這個關係,@何韵诗HOCC 未有因而獲選為「星级童鞋」,但對於這點,我卻有點保留。 本來,人家新浪微博頒了個獎給我,我不應說三道四的,而且我其實亦不太了解這個「星级童鞋」的殷選準則究竟為何,可是,我還是不吐不快,我覺得如果新浪微博真的要表揚一下對這個平台有所貢獻的用戶,@何韵诗HOCC 絕對應該榜上有名。 不用說在新浪微博尚未在香港流行的之初,@何韵诗HOCC 已仿如扮演著非官方大使般,四出叫和教人家開微博(當然其中又以娛樂圈中人為主),再者,在眾多娛樂圈的微博用戶中,她亦可算是更新得最密集最勤奮的其中一位。 此外,更不得不說,她的「微」影響力亦相當驚人,目前為止,在我發過的微博中,獲得轉發次數最高的的兩條貼(一條過千一條四百多),都是不得不多謝 @何韵诗HOCC 的轉發,才可獲得高度關注的。 一般人玩微博,尤其是藝人,都難免會太自我中心,主要以發佈個人訊息為主。 但就我的觀察,除了個人宣傳外,@何韵诗HOCC 亦會經常和她的大伙兒圈中朋友們,有不少互動的交流,她亦間中會留意草根網民如我等所發的微博,並作出回應或轉發,單是這點,我已經覺得新浪微博已應該頒一個「好童鞋」大獎給她吧。 但不要緊吧,我相信@何韵诗HOCC是不太介意有沒有獲得這個獎的,因為在不少微博用戶的心中,她的確是一個超越星級的「好童鞋」。

@何韵诗HOCC 是新浪微博的「好童鞋」 Read More »

為什麼我會成為新浪微博的星级童鞋?

(圖片來自新浪香港) 有點像發了一場夢,剛過去了的星期一,我被邀出席了新浪微博一周年的慶祝派對,雖然大會事先張揚,我知道自己會有機會於當日的「童鞋星级礼」獲得嘉許,但頒獎那一刻,我才赫然發現,獲獎單位其實不算多,這個也算不上是什麼豬肉獎吧。 再看看其他獲獎的名人,我更加是覺得有點受寵若驚。 我獲獎的一刻,腦袋一片空白,除了多謝大會,以及那位沒有投訴我花時間寫網誌寫微博的太太外,我亦多謝了@Lady嘉嘉,她是來自@香港海港城 的管理高層,雖然她並非我的客戶,但平日卻有很多交流,今年農曆年前,她便興高采烈地嚷著叫我快快到新浪開微博,她亦順理成章,成為了我最早的所「關注」及「關注」了我的朋友。 等候領獎之餘,我亦遇了好些名人,@金培达 先生我差不多18年前做的第一支電視廣告(那個應該是幫President Food品牌為大陸市場做的肉鬆廣告),替我負責做音樂的作曲人(他還開金口主唱),之後我亦和Peter合作過好幾次,廿年人事豈止幾番新?Peter現在已經是首屈一指的華人作曲家之一,當天他還雀躍地告訴我,他最近正忙著一套音樂劇的製作,真的極度期待哦。 @金培达 先生身旁的是另一位樂壇中人@陈少琪 ,由達明一派的「馬路天使」開始,我一直也很欣賞@陈少琪 先生筆下的歌詞,而雖然我寫過的歌不多,亦從來沒有大紅過,但卻於很多年前有幸和他合作過,那就是陳曉東主唱的風吹草動。 然後,我又遇上了 @黄伟文,想不到我與他第一次對話,他的開場白居然是:「嗨,你好面善,你是否崇基人(香港中文大學其一書院)?」我答:「是呀,我跟你同一屆,和你同班上過幾百人的通識課哦。」究竟是(A)Wyman的記憶力超強,還是(B)我真的事隔廿幾年也沒怎麼變呢?後來,Wyman的回應是(B):「你事隔廿幾年也沒怎麼變(只由短褲變了長褲)」。 我不得不在此再次多謝新浪微博頒這個獎給我(雖然我仍然覺得自己在做夢),更讓我有這個機會,在頒獎當日,能夠和以上幾位神交已久的朋友敘敘舊,真的比獲獎更興奮。 Peter、少琪、Wyman,我們在微博再見!

為什麼我會成為新浪微博的星级童鞋? Read More »

GUCCI GUILTY「原罪」香水新廣告

大概不想讓CHANEL N°5的史詩式大電影廣告專美吧,GUCCI終於也不甘示弱,找來畫而優則導的Frank Miller,拍攝其最新一輯的女性香水廣告,產品是為GUCCI GUILTY。 單單是GUILTY此命名,已擺明車馬,要語不驚人誓不休,很火很爆。 漫畫大師Frank Miller曾將其經典作Sin City搬上大銀幕,開創了別樹一格的漫畫式美學電影風格之先河,功德無量。 電影中角色一律採用藍/綠幕拍攝,然後配以大量漫畫手法繪製湊併動感澎湃的唯美背景,最後以電腦合成,功得完滿。 雖則風格略走偏鋒,但「畫功」實在令人讚嘆,美指中人,人人只有讚極少人敢彈。 Sin City後,Frank Miller亦監製了叫好叫座的戰狼300,據知,Sin City 2亦已在製作中。 由風格偏鋒的Frank Miller執導,已經不難成為話題之作,選角方面,GUCCI亦似乎勇字在心頭,女主角Evan Rachel Wood雖然絕非大紅大紫,但亦屬話題性人物。 除了身為死亡派搖滾樂手Marilyn Manson背後的女人外(二人於2010年剛剛訂婚),近年她最為人熟悉的演出,便可謂是HBO電視劇True Blood中的野艷吸血殭屍女皇。 True Blood剛播完第三季,此劇向來被批評為極盡渲染色情暴力之能事,殭屍女皇此角色亦是既咸濕又毒辣的大奸角之人,GUCCI居然看上Evan Rachel Wood作為產品代言,選擇都可謂另類兼膽色過人。 GUCCI作為如此的大品牌,有此膽色,我真心由衷佩服,世間上多幾個這類的大廣告客戶,廣告界會更有趣。 長達一分鐘的導演剪輯高清版。 國內朋友可看Youku版。 廣告內容其實亦頗走鋼線,話說Evan Rachel Wood在虛擬城市的高速天橋上,駕著她的「惹火」開蓬跑車(這開場白又讓我想起Speed Racer電影),招搖過市。 途經一酒吧,遇上俊男Chris Evans(電影Fantastic Four內的霹靂火),不見由是何,一見就撻出火,兩人立即纏綿起來。 但南柯一夢,原來剛才電光火石間所擦出的火花,都是Evan Rachel Wood被GUCCI GUILTY誘發的情慾幻想而已,罪過罪過。 可以留意一下,整支廣告的大部份背景和配角都是黑白的,只有女主角和產品,是散發著微微的金黃,作為產品暗示,這電影語言表達得清晰不過。 主題曲方面,用上了當年Depeche Mode的名作StrangeLove,由Friendly Fires這新進英倫Dance Punk樂隊重新演繹,風格迷幻,較原曲與此廣告風格更切合。 用StrangeLove此曲為此產品點題,一句”I give in to sin”,擺明道出帶罪惡感的另類愛戀,我認為此實在乃神來之筆,度得很準很到位,鼓掌。 Friendly Fires演繹StrangeLove全曲。

GUCCI GUILTY「原罪」香水新廣告 Read More »

由電飯煲到耳筒PIIQ—Sony品牌煉金術

你們猜,Sony第一件出產的產品是什麼? 不是原子粒收音機,更不是電視機,而是上面這台於1946年5月7日誕生的「電動煮飯器」,今時今日,我們簡稱「電飯煲」是也。(圖片及資料來源) Sony創辦人之一井深大(Ibuka Masaru),將一具傳統的木製飯桶改裝,在底部連接上鋁電極,接駁電流後,便成為這個現代「電飯煲」的初號機。 如果換了是今天,Sony可能會將此命名為RiceStation吧。 時至今日,Sony旗下的電子消費產品不計其數,更有趣的是,Sony很喜歡以副品牌(Sub-brand)的營銷策略,在不同的領域中開拓經營。 近年已成為業務中流砥柱的PlayStation不用說、手機SE、手提電腦VAIO、電視影音BRAVIA、數碼攝影Cyber-shot等等,都已經發展成獨當一面的品牌。 可是,我最懷念的,還是首推當年PDA界的經典,後來卻無疾而終的CLIÉ (讀作 “KLEE-AY” )。 多得近年的手機聽歌熱,隨身聽文化回歸,於是多個品牌的耳筒和入耳式耳機,都相繼入場爭一杯羹。 說起耳筒,雖然Walkman的氣勢已不可同日而語,但Sony在音響界仍有一定的地位,上圖這台肥水不流別人田的CD900ST(日本獨賣,不出口),更加是日本所有專業錄音室內的指定標準,是品牌的真正旗艦級產品,地位超然。 以我的愚見認為,Sony可能見大玩街頭塗鴉文化設計的耳筒品牌Skullcandy,虛有其型但音質平庸也能大賣,有點眼紅吧,於是最近便推出了這個全新的副品牌PIIQ (讀音Peek),希望能在這市場中搶灘。 設計上,PIIQ系列的耳筒用色大膽,出齊螢光黃綠紅,明顯也是想是走街頭塗鴉文化路線,同時亦背靠Sony的大名,在音質上給大家多點信心。 暫時PIIQ系列在香港推出了四款耳筒,主打的款式,相信是兩款頭戴式耳筒,MDR-PQ1和MDR-PQ2。 我手頭上正在試用的,是PIIQ系列頂級型號的MDR-PQ1 。拿上手的第一印象,我覺得在網上及平面廣告中的圖片(包括我拍的這兩張),實在有點虧待了這耳筒。 產品真身的物料,做工相當精美細緻,我更特別喜歡耳筒調節鬆緊部份,用上了魔術貼的設計,十分方便體貼。 這耳筒才剛剛來我家報到,熱身需時,待我煲足兩至三個星期後,我會再向大家作詳細報導,下會再續。

由電飯煲到耳筒PIIQ—Sony品牌煉金術 Read More »

Kindle鬥iPad的比較式廣告,戇居又何苦?

什麼?能夠在烈日當空下用Kindle讀書,這個居然也可以成為iPad Killer的殺手鐧? 就算讀傳統書本,我也知道在烈日當空下看是一定會壞眼的,可能我見識少,但我老媽自少也是這樣教我的,所以,我一定不會左在泳池旁曝曬兼看書,如果我有小朋友,他/她這樣做的我會打鑊佢。 更何況,iPad或其他大部份的熒幕電子產品,都有不少副廠生產的防反光保護貼哦,可能美國那邊沒有先達廣場或高登吧,所以廣告中的那位iPad仁兄,只可無奈地繼續被身旁那位用Kindle的女士恥笑了。 還有,為什麼那位iPad仁兄會在泳池旁穿T-shirt?扮老套乎? 看完這個廣告,我不禁對Jeff Bezos有點失望。 言猶在耳,Jeff Bezos兩個月前在Bloomberg接受Charlie Rose訪問時,還誓神劈願地說,絕對不會把iPad當作自家Kindle的競爭對手,大家各有各做,各有各市場云云。 轉過頭來,居然有這樣垃圾的一個廣告出街,重點還要是,這回是對著iPad幹的。 基本上,但凡這類的比較式廣告,我都覺得只會是那些有著「二奶」心態的品牌才會做的,但我覺得,Amazon沒有這個必要。 學老黎話齋:「要贏人,先要贏自己。」拿一個無關痛癢的賣點來取笑人家,何苦? 以下是訪問精華片段: 想重溫整個近40分鐘的訪問,要到這裡。

Kindle鬥iPad的比較式廣告,戇居又何苦? Read More »

溫文儒雅的「輕量感」入耳式耳機–UE700

因為以iTunes作為我的音樂管理庫,所以平日我的便攜音樂播放器,順理成章便是以iPod Classic或iPhone為主。 說到耳筒,除了天氣較熱的日子,一般我會盡量用頭戴式耳筒,但當天氣太熱,我便會使用入耳式耳機。 由於是每天「粗用」,兼且聆聽環境一般都在上下班的路途上,所以我不會選擇太貴的耳機,原則是「夠用」就好,目前使用的,是一對一千港元左右的AKG K-370。 我有位在Logitech工作的朋友,知我終日音樂不離耳,又喜歡在做運動時聽音樂,於是便給我送來了這對UE 700型號的入耳式耳機,讓我試試。 UE 700並非高階型號,造價大概港幣千二左右,較諸市面上最流行的UE TripleFi 10(在我的辦公室內,起碼有超過5位同事擁有),平宜了一千多,所以相信是屬於UE「非客製化」耳機中的中級型號吧。 隨機附送四對不同尺碼的矽膠耳塞,以及兩對記憶綿耳塞,記憶綿壓縮後能自動膨脹,佩戴時便能達到更貼耳、抗噪更佳的效果。 再看看她的基本規格: Frequency response: 20Hz–20 kHz Impedance: 40 Ohms, 1 kHz Sensitivity: 113 dB SPL/mW at 1kHz Weight: 0.41 ounces (11.6 grams) Noise isolation: 26 dB 我是一個相信音樂的直覺多於數字的人,但作為一對雙動鐵單元的耳機,能夠做到僅僅11.6 克的重量,的確又是令人驚訝。 拿上手的第一個感覺,我就是被它小巧的「輕量感」嚇了一跳,當我戴著她來做運動和跑步時,其體積及重量所帶來的輕鬆優點,更加是顯而易見。基本上,我覺得UE 700是一對即使長時間佩戴,也不容易感到疲累的耳機。 雖然是中階耳機,但其雙動鐵單元,的確讓此小巧耳機發揮著相當的解析能力,我將整套Brahms交響曲rip成WAV檔,放進iPod內讓她煲了超過20小時。 當我細味講求層次的管弦樂章,初步印象就是其音樂感相當強,每個聲部的動態對比清晰,沒多沒少,毫不浮誇,讓我想起當年我用B&W書架式喇叭,配搭Musical Fidelity Class A擴音機聽歌的日子。 「噢,太陽出來了,Brahms的樂章變得很溫暖。」 還好,此耳機亦不算「大咬」,我用iPod Classic來推,五六成音量,大小場面的音樂都應付得綽綽有餘。 尤其是,當聽大型管弦樂章時,齊奏段落的銅管樂組,音色輝煌而不火爆,更是一般入耳式耳機未必做得到的質素。 之後我再拿了好些流行曲來繼續煲機,John Mayer、玉置浩二、小田和正等等都配搭得宜,音質非常踏實,甚有書架式喇叭的「淡定」Hi-Fi味。 我的結論是,我會把此耳機定格為「溫文儒雅」型,如果你喜歡鼓音澎湃,低音粗獷的電音效果,你可能會嫌UE 700太「斯文」。 但如果你的心頭好,是編曲較為Acoustic,又或者是古典音樂為主的樂種,UE 700可能反而正合你口味,而且,你更會覺得,愈聽愈有韻味。

溫文儒雅的「輕量感」入耳式耳機–UE700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