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解讀

浪漫與童話之間 — 宮崎駿 三鷹美術館

原先守護著天空之城的機械人,移居在此守候,感覺依然孤獨。 小妹妹是真的,但龍貓當售票員當然是假的,因為本館不設即場售票。 俯瞰場館入口,像棵小盆栽,不壯觀,但很怡人。 與女友的自拍照,這路口遊人眾多,這張是唯一成功沒有把其他人攝入鏡頭內的照片。 多年前,許多許多年前,一齣「風之谷」,令我迷上了宮崎駿的作品,之後的「天空之城」、「幽靈公主」,以至近年的「千與千尋」和「哈爾移動城堡」,都一一成為了我的至愛影片。 宮崎老師的作品,總彌漫著一種帶點童真的浪漫色彩,深處又蘊涵著好些發人深省的哲學性話題,隨年月於不同時候欣賞,感受又可截然不同。 得知宮崎駿的三鷹美術館開幕後,一直也想到此一遊。今趟旅行,雖然來去匆匆,事前又沒有認真地計畫過甚麼行程,唯獨是這宮崎駿美術館,我卻有所準備,做好功課。 前往三鷹美術館,一定要事先預訂門票,你可以選擇先在香港透過JAL購票,或者像我一樣,在日本當地的便利店LAWSON的自動購票機Loppi訂票。 http://www.ghibli-museum.jp/ticket/english_r.html http://www.lawson.co.jp/lawson_more/ghibli/how_to_buy.html 前往的方法很簡單,乘JR至三鷹駅,從南口出發,步行15-20分鐘左右就可到達。你也可以選擇在三鷹駅乘搭循環專線巴士前往,車程大概5分鐘左右。 「大家一起來做迷路的小孩吧!」,這正是三鷹美術館的口號,不要誤以為這裡是甚麼主題公園,這裡名符其實是一個迷你美術館而已,但只要你是宮崎駿迷,參觀宮崎老師的工作室、看看他的親筆人物設定手稿及Story Board,以及那個運用了光學及立體模型技術來解說動畫原理展館,便足以令你樂透而忘返。至於那套館內限定放送的動畫短片,只可算是錦上添花而已,還是不及場館中的展覽吸引。 同場加影,就是製作Wallace & Gromit 的Aardman工作室的展覽,Aardman所有的影片,都是用稱之為Claymation的技術製作(即黏土模型加Stop Motion拍攝的Animation),場館內,便展出了好些拍攝Wallace & Gromit時所使用的模型原品。 全館的感動位,在於屹立在美術館天台,原先守護著「天空之城」的機械人Lambda,除了館外範圍,這裡便是唯一可供遊人拍照的地方,由於極受歡迎,要埋機械人身邊拍照,可想言之,真的一點也不容易。 我等了良久,才拍下了這張機械人的獨照,算是償了這趟旅程的小小心願。仰望這孤獨的機械人,屹立於四周翠綠的草叢間,我想,正在努力守護地球生態的鬥士們,又會否像這機械人般地孤獨?

飲番杯冰凍啤酒……..

來到東京,我暫且要將釣魚台、三年零八個月、南京大屠殺等等國仇家恨拋諸腦後,因為看見的諸多事物與等等細節,都一一教我立即愛上。 沒辦法,飯,還是人家的較香。 沒十年,也起碼有八載沒來過日本。我不是購物狂,也不算是哈日族,但來到日本,隨便逛逛街拍拍照,看看人家裝飾得美輪美奐的店舖,已是樂事。 五日四夜,一眨眼便過。雖然,其中有兩天也下著毛毛細雨,東京也較昔日的印象中來得擠擁繁囂,原宿街頭表演的樂與怒又不復見,但一切一切,仍覺完美。 後來我發現,其實,東京並非份外完美,只是,「心情改變一切」。 祝大家新一年,人人心情靚爆鏡。 杯酒當歌 曲:許冠傑 | 詞:黎彼得 | 編:許冠傑 我時常清風兩袖 吊兒郎當最自由 但得有三餐足夠 為人樂觀好少掛憂 咪彈人貪新厭舊 愛情如海市蜃樓 問天賜幾許佳偶 離合悲歡定必有 #飲番杯冰凍啤酒 高歌一曲器量厚 無謂再去為情悔疚 你盞心罨得個嬲 我懷疑天邊宇宙 有神靈管轄地球 實應要睇通睇透 成敗得失莫追究 大家要睇通睇透 成敗得失莫追究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餐餐有餸加」

我比較後知後覺,還是看了8月號的「誠品好讀」的香港漫畫專題,才發現了「餐餐有餸加」這本好書的。 拿著那期「誠品好讀」,到阿麥書房打聽,陰聲細氣的店長說:一早賣清光了,等第二版吧。 過了幾星期,再訪阿麥書房,見到「餐餐有餸加」,立即獻上銀兩,回家途中,已忍不住手在地鐵翻閱,開心到丫。 雖然我和作者阿拔年齡相差超過十年,我卻驚訝我可以和他的成長經歷如此有所共鳴。 這,有兩個可能,一就是我當年的腦旬遲遲未生埋,二就是作者阿拔當年人細鬼大,五歲等如我十五歲。 認真點說吧,這本書,可說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即使是出生於不同年代,其實,只要你是一個或半個香港人,你都不難有所共鳴。因為,最低限度,即使你沒有親歷其境,故事中的好些角色,都一定有一個半個,在你左近。 看完此書(其實應該稱之為comic essay.),那夜,我想起了很多人和事,想起當年住在屋村和九龍城唐樓成長的矇糊記憶、想起張學友的「月半彎」、想起當年的SARS,最後,想起了去年離開我們七兄弟姊妹的媽媽,當然還有平日為人心急,於是連上天堂也要趕著比媽媽搶先一步的老爹。 哎喲,我都想學阿拔寫番本書,來緬懷一下哦。 作者阿拔的blog,內有原作者獨家連載的making of,睇完此書未夠喉的話,一定要到那邊坐坐。 http://hk.myblog.yahoo.com/jw!eBWW3a6aGxBnOFzhOF8L2vri178M/profile 網誌日期:2006-09-28

Nike x iPod

雖然我是三間擁躉,但在廣告及Marketing上,以創新而論,我又不得不承認關刀往往稍勝。 這是關刀的最新攪作,將最人氣的隨身聽iPod Nano與其最新型號的跑鞋來個科技上的大結合。 本來,音樂加跑步這兩沒有直接關係的兩碼子事情,立即變得順理成章 (當然,跑步聽歌是不少人的習慣)。 今後,你的跑鞋會和你的iPod Nano對話,告訴它你每次的跑步紀錄,回到家,和電腦一Syn就得。 這個網站,賣的不單是產品,賣的是一種將聽歌仔跑步去的Life Style,昇華至一種態度以至是如宗教性的行為。 當中又有Lance Armstrong和Paula Radcliffe兩位知名運動員向你傳教,信不信由你。 http://www.nike.com/nikeplus

Apple Evangelist 第一人

如果你自命是Apple超級擁躉但又不知道Guy Kawasaki是誰的話,你真的好打有限。 事實上,他正是當年Macintosh誕生之時的Marketing主腦之一,他也是矽谷商界掛著Evangelist銜頭的第一人。為了宣傳Apple這個品牌,令更多軟件發展商為Mac機寫軟件,他四出演講,登門造訪。 由於Guy Kawasaki擁有三寸不爛之舌,以及過人的演說魅力(與Steve Jobs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Macintosh不僅很快便在電腦業界打響名堂,Evangelist這新進的pre-sale推廣概念,亦為日後不少高科技企業豎立了典範。 Guy Kawasaki目前正打理著他的高科技Venture Capital公司 Garage.com,同時,他亦為一名活躍的演說家和作家,閒時更會寫Blog,由矽谷的八卦新聞以至管理學、市場學等等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說起他的Blog,有著他一貫風趣灑脫的文采,一如Mac機,極之user friendly。 他又擅長以Top Ten List的形式說故事,他的最新網誌即命名為”The Top Ten Lies of Corporate Partners”,不看,是你的損失。 The Top Ten Lies of Corporate Partners

1984再不是1984 — 一個Mac頭的誕生

1984是George Orwell 1949年出版的著名小說,內容講及未來世界,人類被極權政府獨裁統治,人類的一舉一動,都備受Big Brother監視和控制。 1984亦正是Macintosh的誕生年份,廣告公司亦以此1984來暗諭彼1984,認為Macintosh的面世,將會打破好比受Big Brother (IBM)壟斷的電腦世界,此1984,從此也不會再是彼1984。 說得有點玄,但這就是當年誕生時的廣告創意大綱。這支被譽為廣告史上最經典的電視廣告,找來了當年剛拍完Blade Runner的Ridley Scott當導演,片長一分鐘,當時,只在的黃金時段播出過「一次」,但卻一出轟動。 這廣告,不僅訂立了作為一個的品牌風格,更充分反映出個人的敢言作風。

APPLE Think Different

除1984之外,這肯定是Apple最經典的另一Advertising Campaign了。 當年第一次在Apple的網站看到這電視廣告,已經覺得毛管戙。 日後,這不僅成為我個人最喜愛的廣告,當中的文案,更成為了我做人的座右銘,每次工作遇上不如意,拿這廣告出來看一遍,便又會雄心萬丈,充滿鬥志。 話說當年,Steve Jobs在1984年推出了震驚全球的Macintosh後,翌年,即因內部政治風波而被董事局踢了出局。 1997年,Steve Jobs回巢,除了矢志要令當時已一厥不振的Apple重振聲威外,深諳Marketing之道的他,立即找回了當年幫他想出1984那條絕橋的創作人Lee Clow (TBWA\Chiat Day),替他造勢,創作全新的品牌形象廣告。 廣告最終要傳達的訊息,是要告訴當時已所剩無幾的Mac Users們:嗨,雖然你們是最少數的一群,但,你是最好的。 從這裡可以下載這電視廣告:http://www.uriahcarpenter.info/think-different-one.html 電視廣告文案: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The’re not fond of rules. And they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status quo. You can …

APPLE Think Different Read More »

我係Mac友你唔係

做了Mac友十幾廿年,雖然平時上班都是被迫用PC居多,當然Mac機還是My飛弗。 喜歡Mac機,也喜歡Mac廣告,剛上Apple網站看到他們的新廣告,擺明向 PC(Bill Gates)對著幹。 賣電腦而不賣電腦Functions卻只賣形象或賣Message,以一貫人性化手法(你永遠不會見到飛來飛去的電腦特技),便顯淺地告訴你Mac的優性之處。 PC友可能看到媽媽聲或者不甚認同,但對不起,一向以來,Mac廣告的先決對象是Mac用家:要先讓本身的忠實用家覺得自己有優越感,品牌才能成功,因為他們將會為你賣廣告,這些廣告,用錢買不到。 這種品牌經營哲學,經常只顧著搶客的公司,應該參考一下。 http://www.apple.com/getamac/ads/

巴里島好味道

巴里島的Jimbaran Bay,有隨處可見的海灘海鮮餐廳,所謂的海濱餐廳,是名乎其實,近乎求其地成張枱就放了在海灘邊的餐廳,當你吃飯時,海風和沙塵就會兜口兜面吹過來,真的別有「風」味。 這裡最馳名的,是其碳燒海鮮,由於夠新鮮,味道當然不俗,剛燒好的海鮮的香味隨海風撲鼻而來,未吃已食指大動。 品嚐美味海鮮和海灘「風」味之餘,又見四人大樂隊在演奏,低音結他、Ukulele、敲擊、小提琴,為旁邊那枱日本遊客獻唱,唱的居然是Southern All Stars的Tsunami,好mood到呢,此正所謂「食氣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