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

富士發功,朝偉發電。

不知為何,除了當年,很多很多年前的《數碼通》廣告外,印象中,梁朝偉每次拍廣告,他的造型,尤其是他的髮型(即使那個明明是賣洗頭水的廣告),都總是有點兀突的。 梁朝偉的演技有多好,大家已不用質疑吧,但拍廣告和拍電影始終是兩回事,你要在30秒(日韓電視廣告大多只有10至15秒)內講完一個故事,又要再加上朗誦起碼兩次產品名稱,最後補多兩句「賣飛弗」之類的贊美詞,就算你是大銀幕上的最佳男主角,當起廣告片主角的時候,卻隨時變了另一個人。 (同一道理,很多電影導演以為拍30秒的廣告片易過借火,反之,也有廣告導演以為個人爐火純青的拍攝技巧已可昇華作拍攝長片,可是,原來兩者的說故事技巧迥異,不足為外人道。) 日本可能是全球廣告市場中,最愛用名人代言的國家之一吧,每年更會頒授所謂的「全年藝人廣告代言排行榜」,2010年的廣告天王,便居然不是木村拓哉,而是日本哥爾夫球界的年輕帥哥石川遼,他全年合共接拍過17支電視廣告,憑的不是比木村更好的演技或更迷人的眼神,而是一副親切得可隨時「入屋」的四萬笑容。而重點是,不管是石川也好木村也好,即使人氣再盛,一般而言,他們的廣告演出,都不會過於喧賓奪主。 說回我們的影帝梁朝偉,最近,他也遠赴東洋,為以生產辦公室專業影印機馳名的日本企業Fuji Xerox (富士施樂),拍攝了一輯新廣告,據知,這電視廣告是為宣傳該品牌新推出的家用打印機而製作,主題是環保打印技術,將會在多個國家播放。 論造型,梁朝偉依然是廣告中一貫的靚仔斯文,但不知道是否外國的月亮特別圓,朝偉哥今回算是帥得自然,髮型亦不算兀突。廣告中,我們見梁朝偉在Nat King Cole的名曲L-O-V-E襯托下,手抱着一部打印機,瀟灑地於街中漫遊,沿路上,他施展出其一貫的迷人眼神,「電」完街口的三姑,再「電」在餐廳本來愁眉苦臉的小妹妹,大小通「電」。 忽然間,全世界都因為梁朝偉的「電」眼(不,是Fuji Xerox 的環保打印機才對,有沒有人留意?有沒有人留意?),而變得美好起來,四周都是綠油油。綠色打印,由梁朝偉發電。 (原文刊登於本人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Super Bowl 超級碗 2011廣告大格鬥

每年的Super Bowl 超級碗(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的年度冠軍賽),除了足以令不少球迷茶飯不思外,更因為是美國全年最高收視的電視節目之一,亦成了廣告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將Super Bowl期間的電視廣告當作茶餘飯後話題,更加是美國人流行文化之一。近年多了互聯網這渠道,不論是重溫或討論廣告片也方便得多了。 華爾街日報便弄了一個Super Bowl 2011 Best and Worst Ads網頁,叫大家來公投,選出最好和最壞的廣告。 好壞很難講,但我覺得最好笑的,就是以下Best Buy的這一支。 廣告找來了樂壇美少男Justin Bieber搭擋樂壇甘草Ozzy Ozborne,這個組合,就真的一絕。 最後笑位,有點像high high地的Ozzy Ozborne兩公婆迷網地問:「What’s a 6G?」「What’s a Bieber?」 後面的茄里啡立即搭訕說:「I dont know, kinda looks like a girl」,指的當然是Justin Bieber啦。

對不起,多謝你。

去年年尾,第一次看到此廣告,剛好過完美國人的大節日感恩節(Thanksgiving),大家心照,這個年頭,但凡所謂的大節日,都幾乎成為商家必爭之地,感恩節當然不例外,每一年,廣告商都會千方百計,製作美侖美奐的廣告來搶消費者眼球。 在美國,這年感恩節來了位不少人也意料不到的廣告客戶,那就是一度瀕臨倒閉邊緣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由面臨破產、美國政府出手打救,以至於今年11月進行IPO(公開招股)並取得空前成功後,為答謝大眾支持,通用汽車旋即在感恩節推出了一輯長達60秒的「致謝式」電視廣告。 這輯電視廣告以純鋼琴音樂襯底,全無對白,充滿電影感的慢動作拍攝,交錯好些經典片段,手法華麗動人,其中,穿插了多個講述失敗挫折後捲土重來的小故事。 包括一名被擊倒後再站起來的拳手;升空失敗後再啟航的登月火箭;被挫敗後跌落深海,來罐大力菜後便充滿力量再來奮戰的大力水手;在1948年的選舉中,戲劇性地在最後關頭擊敗對手杜威的前美國總統杜魯門(勝出的一刻,杜魯門手上高舉《芝加哥論壇報》當時提早用上「杜威擊敗杜魯門」這標題作頭條的報紙),還有其他,恕不盡錄。 最後,廣告出現字幕:「我們都跌倒過,多謝你助我們在站起來」(We all fall down. Thank you for helping us get back up),幕幕先死而後生的史詩式譬喻,象徵通用汽車今回東山再起,意義重大,趁此感恩節日,感謝各界支持。 你感恩,我炮轟。一如所料,廣告甫一推出,大家除了O了個咀外,網民亦立即罵聲四起。 因為情況就有如,你才剛剛借錢給某某脫困,舊債未清,轉過頭來他便擺四十圍酒來答謝街坊,就算他再心存感恩,試問人家會有什麼感覺?要知道,除了製作費,播放廣告也是逐秒算錢的,60秒廣告,肯定是大豪客了。 在公眾對大企業充滿質疑的這年頭,製作為企業搽粉塗脂的廣告,即使概念再好,再未必容易湊效,廣告絕非萬能,就算幫你打造了一個100分的廣告形象,英文諺語中有句Walk the talk,說一套做一套的話,也隨時讓你形象歸零,當然,企業管理層又總愛看到這類大花筒的形象工程。 (原文刊登於本人於MetroPop週刊的「廣是廣非」專欄,本網誌版稍作修改)

解讀廣告:木村拓哉攞正牌大呼「痴乸線」?

這可能是今個星期最多朋友在Facebook轉貼的廣告片了,原因除了是有萬人迷木村拓哉的演出外,更惹人爭議的,可能是來自內裡的廣東話對白,以及那個發音啜核的產品名字「チラシ」(Chirashi),其日文發音與廣東話粗口的「痴乸線」,湊巧有九成似,究竟這是否刻意?木村又是否攞正牌爆粗? 先談談此片中的武當派祖師爺白眉道人教功夫之造型與情節,是否似曾相識?忘記了的話,就先重溫一下以上電影Kill Bill中的片段吧。 「獨自在山坡,高處未算高,命運在冷笑,暗示前無路。」 話說阿木村上了華山學藝,在叢林中巧遇白眉道人,二話不說便立即過招,木村不敵,於是唯有甘心拜師。 「後生仔,等我教下你做人道理。」 白眉道人對木村循循善誘,要他紮馬練功,然後話佢知,做人最重要就是….「痴乸線」! 「痴乸線」(Chirashi)是什麼?我才疏學淺,當然不知道啦,於是我便上Twitter向日人朋友請教,網友@tmasada,這位來自長崎的亞洲文化研究教授,居然很快就回應了我。 簡單一點說,Chirashi其實就是那些夾在報紙內厚疊疊的分類廣告,香港近年已買少見少,但在外國及尤其是日本,相信仍十分流行。 @tmasada老師真是位大好人,解釋得相當詳細,為了想更多朋友能和我一起解讀,我特別將@tmasada老師對我的回應節錄如下(想了解更多,謹記點擊連結)。 “chirashi, newspaper inserts that are a staple of Japanese retail outlets” “This video shows how chirashi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pages of a newspaper” “This CM gives a parody of typical dialogue between a kung-fu master and his disciple appearing in an old-fashioned kung-fu movie” …

解讀廣告:木村拓哉攞正牌大呼「痴乸線」? Read More »

科技關鬼你事,精彩視乎你有咩本事—-Nokia N8電視廣告

“It’s not technology, it’s what you do with it”,先不要說這個產品,但這句廣告標語,的確一矢中的,說出我的心底話。 我也同意,現代人太過份依賴手上的電子產品,滿以為手執一台哎瘋科哎劈便高人一等,聰明過人。 但其實,到頭來,我發覺香港大部份消費者對科技產品的追求,真的大多只在乎擁有,在應用的層面上,其實仍十分原始。 這個廣告,用表面上最low tech的東西做最high tech的事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廣告內容十分有趣,但現代人都是貪新鮮跟羊群,廣告打動了他們,到掏荷包那一步時,就要視乎你的真功夫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3zcJdsG0JU/

一部將我們從手機桎梏中拯救出來的手機—-Window Phone 7最新電視廣告

等了很久聽了很久也說了很久,Window Phone 7終於來了,雖然有點姍姍來遲。 廣告語是”The phone to save us from our phones”,我姑且譯為「一部將我們從手機桎梏中拯救出來的手機」,這個產品承諾很大,說得有點玄,它的電視廣告,更玄。 廣告中,我們見到多位不同的男女老幼,一律機不離手,雙眼整天也盯著機,廢寢忘餐,為他們的手機著迷,將身邊的事情置之不理。 有點浮誇,但的確寫實。 君不見我們每天在街上都見到不少埋頭埋腦望著手機的行屍走肉? 說時遲,坐在你對面是否已經有一個? 有朝一日,我不知道Window Phone 7會否真的能打救我們,脫離iPhone的桎梏,但我還是對它,又或者是其他非iPhone廠商,有多少期望的。 麻煩大家做好一點,沒有競爭,那來進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5NTQ1MDg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0MDk0ODgw.html 昨天看Bloomberg ,Betty Liu就App Race這主題,提出究竟未來的SmartPhone市場,會否決勝於手機平台所能提供的App之多寡。 http://www.bloomberg.com/video/63655204/ http://appmodo.com/15837/app-store-race-apple-blows-everyone-out-of-the-water/ 找不到最新的數據,但任誰都猜到,Apple App Store暫時依然是一支獨秀,至於Window Phone 7如果要脫穎而出,相信這會是一場硬仗。

Love Beer? 熱血最強愛「隊」啤?請舉手!

為大家推薦這系列的Sapporo黑星生啤電視廣告,不是新東東了,但見某香港100分快餐店最近的「火鍋篇」新電視廣告參考了人家這舊作,加上此廣告的導演之新電影即將上映,於是我忽發雅興,上YouTube找回這系列用高速菲林拍攝的廣告。 現在重看,感覺真的有點像少林足球,山崎努和豊川悦司這兩位著名的日劇甘草演員,其「熱血」演技又真的一絕。 「飲啤酒嗟,駛唔駛咁誇張?」(喝啤酒而已,這麼誇張干嘛?) 就是因為這麼誇張,這系列「熱血最強愛隊啤」的廣告,我很多年前看過後,至今仍過目未忘呢。 看完第一條廣告,又真的很想馬上去邊吃日式燒烤,邊來一杯冰凍入喉的Sapporo黑星生啤,大大啖大大啖喝個痛快哦。 此廣告的導演是誰?執導松隆子主演的話題新作「告白」之中島哲也。

單反電影—LUMIX ムービー 一眼

我不知道以下這三輯根本就像是家庭影片的作品,是否真的用上Panasonic LUMIX的單鏡機GH1拍攝,但無論如何,由於畫面所呈現的情感如此真摰,毫不矯揉造作,配合上優美的歌曲,要觀眾不被打動,實在太難。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1WZDxWk9V4/ 第一段片:鏡頭下,母親眼裡的寶寶,目光很溫柔,感覺上,寶寶就是她的全世界(此片是由這兩個可愛寶寶的母親拍攝)。 第二段片:攝影師浅川英郎鏡頭下,捕捉了女兒出嫁當天,那位外表冷峻的父親,眼眸裡對女兒依依不捨的慈父目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OSviAfWH-U/ 第三段片:主演的是美人阿姨樋口可南子,明明在多篇新聞稿中讀到有這版本,但我在網上找了很久,發覺都是被殺掉了的壞連結。幸好有偉大祖國的土豆網,雖然沒有高清版,但這生還版本還是值得一看的。 最後這段片,相信是去年的作品,雖然並非同一系列,但都是以慈父依依不捨地,用相機捕捉了女兒出嫁一刻這心情的故事,那位慈父的演出亦實在精湛。 三段廣告片都極其窩心動人,如果真的都採用LUMIX的單鏡機拍攝,那就是童叟無欺的產品示範了,亦正好是我經常喜歡掛在口邊的兩句「產品硬示範,情感軟演繹。」 當今廣告已成虛偽極致,假大胸大品牌動不動也大聲疾呼地叫嚷請君入甕,以上幾支廣告片,沒有刻意顛覆的創意,亦沒有賣弄任何小聰明,卻充滿大家也久違了的一股人民氣息。 看厭了下下怕你會嫌他不夠型不夠潮,開口埋口也說自己是型人潮選的數碼相機廣告,看看這大品牌所拍的小品,感覺一如清泉。

GUCCI GUILTY「原罪」香水新廣告

大概不想讓CHANEL N°5的史詩式大電影廣告專美吧,GUCCI終於也不甘示弱,找來畫而優則導的Frank Miller,拍攝其最新一輯的女性香水廣告,產品是為GUCCI GUILTY。 單單是GUILTY此命名,已擺明車馬,要語不驚人誓不休,很火很爆。 漫畫大師Frank Miller曾將其經典作Sin City搬上大銀幕,開創了別樹一格的漫畫式美學電影風格之先河,功德無量。 電影中角色一律採用藍/綠幕拍攝,然後配以大量漫畫手法繪製湊併動感澎湃的唯美背景,最後以電腦合成,功得完滿。 雖則風格略走偏鋒,但「畫功」實在令人讚嘆,美指中人,人人只有讚極少人敢彈。 Sin City後,Frank Miller亦監製了叫好叫座的戰狼300,據知,Sin City 2亦已在製作中。 由風格偏鋒的Frank Miller執導,已經不難成為話題之作,選角方面,GUCCI亦似乎勇字在心頭,女主角Evan Rachel Wood雖然絕非大紅大紫,但亦屬話題性人物。 除了身為死亡派搖滾樂手Marilyn Manson背後的女人外(二人於2010年剛剛訂婚),近年她最為人熟悉的演出,便可謂是HBO電視劇True Blood中的野艷吸血殭屍女皇。 True Blood剛播完第三季,此劇向來被批評為極盡渲染色情暴力之能事,殭屍女皇此角色亦是既咸濕又毒辣的大奸角之人,GUCCI居然看上Evan Rachel Wood作為產品代言,選擇都可謂另類兼膽色過人。 GUCCI作為如此的大品牌,有此膽色,我真心由衷佩服,世間上多幾個這類的大廣告客戶,廣告界會更有趣。 長達一分鐘的導演剪輯高清版。 國內朋友可看Youku版。 廣告內容其實亦頗走鋼線,話說Evan Rachel Wood在虛擬城市的高速天橋上,駕著她的「惹火」開蓬跑車(這開場白又讓我想起Speed Racer電影),招搖過市。 途經一酒吧,遇上俊男Chris Evans(電影Fantastic Four內的霹靂火),不見由是何,一見就撻出火,兩人立即纏綿起來。 但南柯一夢,原來剛才電光火石間所擦出的火花,都是Evan Rachel Wood被GUCCI GUILTY誘發的情慾幻想而已,罪過罪過。 可以留意一下,整支廣告的大部份背景和配角都是黑白的,只有女主角和產品,是散發著微微的金黃,作為產品暗示,這電影語言表達得清晰不過。 主題曲方面,用上了當年Depeche Mode的名作StrangeLove,由Friendly Fires這新進英倫Dance Punk樂隊重新演繹,風格迷幻,較原曲與此廣告風格更切合。 用StrangeLove此曲為此產品點題,一句”I give in to sin”,擺明道出帶罪惡感的另類愛戀,我認為此實在乃神來之筆,度得很準很到位,鼓掌。 Friendly Fires演繹StrangeLove全曲。

Kindle鬥iPad的比較式廣告,戇居又何苦?

什麼?能夠在烈日當空下用Kindle讀書,這個居然也可以成為iPad Killer的殺手鐧? 就算讀傳統書本,我也知道在烈日當空下看是一定會壞眼的,可能我見識少,但我老媽自少也是這樣教我的,所以,我一定不會左在泳池旁曝曬兼看書,如果我有小朋友,他/她這樣做的我會打鑊佢。 更何況,iPad或其他大部份的熒幕電子產品,都有不少副廠生產的防反光保護貼哦,可能美國那邊沒有先達廣場或高登吧,所以廣告中的那位iPad仁兄,只可無奈地繼續被身旁那位用Kindle的女士恥笑了。 還有,為什麼那位iPad仁兄會在泳池旁穿T-shirt?扮老套乎? 看完這個廣告,我不禁對Jeff Bezos有點失望。 言猶在耳,Jeff Bezos兩個月前在Bloomberg接受Charlie Rose訪問時,還誓神劈願地說,絕對不會把iPad當作自家Kindle的競爭對手,大家各有各做,各有各市場云云。 轉過頭來,居然有這樣垃圾的一個廣告出街,重點還要是,這回是對著iPad幹的。 基本上,但凡這類的比較式廣告,我都覺得只會是那些有著「二奶」心態的品牌才會做的,但我覺得,Amazon沒有這個必要。 學老黎話齋:「要贏人,先要贏自己。」拿一個無關痛癢的賣點來取笑人家,何苦? 以下是訪問精華片段: 想重溫整個近40分鐘的訪問,要到這裡。